CN117559377A - 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59377A
CN117559377A CN202210933290.XA CN202210933290A CN117559377A CN 117559377 A CN117559377 A CN 117559377A CN 202210933290 A CN202210933290 A CN 202210933290A CN 117559377 A CN117559377 A CN 117559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ontactor
voltage
fault
adjustable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32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勇
姜淼
侯炜
陈俊
姜磊
董凯达
王栎涛
李宇琦
曾先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32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593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1619 priority patent/WO202402716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559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93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6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8Limitation or suppression of earth fault currents, e.g. Petersen coil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所述消弧系统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第一可调电抗器、第二可调电抗器和选线消弧装置,其中:所述选线消弧装置的输入端输入母线三相电压、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所述选线消弧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开断与闭合;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的分压系数,使得所述消弧系统输出指定的电压幅值与相位。

Description

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3kV-66kV小电流接地系统,又称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是较为常见的故障类型。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线电压依旧对称;在此状态下,因接地电流很小,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可允许运行1-2h。但是由于非故障相弧光过电压,易引起绝缘薄弱部分击穿、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系统过电压,以及故障相弧光烧毁电缆、引发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等问题,因此在单相接地后需要及时隔离故障相的单相接地故障,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供电可靠性。
负荷电流及线路阻抗导致母线与故障点之间存在消弧系统在不知道故障点距离及负荷电流的情况下无法知道/>的值,因此只能将故障相在母线处电压降到0附近,对于重载长线路末端单相接地,如线路末端与母线处电压差可能会达到600V,在末端发生经100Ω过渡电阻接地故障时,如仅将母线处电压补偿至0,故障点残流会达到6A。
现有全补偿技术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利用电力设备作为注入源,注入的电流及电压相位及幅值平滑可调,可实现接地点电流精确补偿,但是成本太高不利于推广。另外一种是基于接地变压器绕组分档调压干预,设置数个固定档位,实现接地点电流的非线性的调节,调节精度取决于档位设置的密度,但是,档位过多时成本上升,调节速度过慢;档位少时调节精细度低。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可以解决全补偿方法成本高或者重载长线路末端单相接地不能精确补偿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全补偿消弧系统,所述消弧系统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第一可调电抗器、第二可调电抗器和选线消弧装置,其中:
所述选线消弧装置的输入端输入母线三相电压、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
所述选线消弧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开断与闭合;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的分压系数,使得所述消弧系统输出指定的电压幅值与相位。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入端并联连接后,接入站用变电源或入系统母线。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消弧系统还包括第一单相变压器、第二单相变压器,其中:
所述第一单相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单相变压器的一次侧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的一端;
所述第一单相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单相变压器的二次侧的非极性端串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所述消弧系统的中性点;
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的另一端设为a端,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的另一端设为c端,所述第一单相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单相变压器的输入公共端设为b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和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出端。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入端均包括A相、B相、C相,所述第一接触器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b端、所述a端、所述c端;所述第二接触器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a端、所述b端、所述c端;所述第三接触器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c端、所述a端、所述b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全补偿消弧方法,用于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包括:
向所述全补偿消弧系统的中性点注入第一电压,测量系统参数;
在所述全补偿系统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系统参数计算获得第一故障点残流和故障相别;
根据所述故障相别合闸对应相接触器,注入第二电压,计算第二故障点残流;
根据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调整所述第二电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向所述全补偿消弧系统的中性点注入第一电压,测量系统参数包括:
分别合闸所述接触器中的任意两个,计算系统参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系统参数包括支路对地容抗。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系统参数计算获得第一故障点残流和故障相别包括:
所述第一故障点残流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为故障点残流,/>为零序电压,/>为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为所述对地容抗。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调整所述第二电压包括:
调整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和第二可调电抗器的分压系数,以调整所述第二电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调整所述第二电压还包括:
在改变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变小的情况下,原向调整所述第二电压;
在改变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变大的情况下,反向调整所述第二电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调整所述第二电压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调整结束。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在使用成本远低于以往柔性源的可调电抗器情况下,将残流及故障点对地电压控制在0附近,实现精确消弧技术,防止接地后继续运行过程中弧光过电压、电缆烧毁及人身伤亡等事故,解决了在故障线路负荷较大,接地电阻较小的情况下,投入故障转移装置可能增大故障电流,给电网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示意图;
图2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接地故障时注入电压向量示意图;
图4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接地故障时注入电压逐步逼近示意图;
图5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单相接地故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组元、材料、装置等。在这些情况下,将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消弧方法,解决目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接地点电流无法精确补偿的问题,其针对的对象为3kV-66kV小电流接地系统。
图1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示意图。
如图1所示,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包括选线消弧装置101;3个接触器1071、1072、1073;2个可调电抗器1031、1302;2个单相变压器1051、1052;选线消弧装置101的输入端输入母线三相电压、零序电压以及各支路零序电流,选线消弧装置101的输出端控制3个接触器1071、1072、1073及2个可调电抗器1031、1302;使得系统可输出指定的电压幅值及相位。
如图1所示,3个接触器1071、1072、1073输入端A、B、C并联,可选地,接入400V站用变电源或直接接入系统母线;单相变压器1051和单相变压器1052的一次侧串联后,一端连接可调电抗器1031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可调电抗器1032的一端,可调电抗器1031的另一端定为a端,可调电抗器1032的另一端定为c端,单相变压器1051和单相变压器1052的输入公共端定为b端,接触器1071、1072、1073的输入端均包括A相、B相、C相,接触器1071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分别连接至图中b端、a端、c端,接触器1072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图中a端、b端、c端,接触器1073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图中c端、a端、b端,单相变压器1051和单相变压器1052的二次侧的非极性端串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消弧系统的中性点。
图2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方法流程图。
S201,合上接触器,注入电压,测量系统参数。
根据示例实施例,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依次合上三个接触器中的任意两个,向系统中性点注入电压测量系统参数。
根据示例实施例,系统参数包括各支路对地容抗。
根据示例实施例,在未发生接地故障时,调节可调电抗器电抗后,在电抗对称的情况下,只需要合上其中一个接触器,向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注入一个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零序电压各支路因为零序电压/>而出现零序电流/>n为支路号,各支路对地容抗的计算公式是:/>
S202,计算获得故障相别和故障点残流。
根据示例实施例,当判断发生接地故障时,根据系统参数计算得到故障相别及故障点残流
根据示例实施例,发生接地故障后故障点残流计算方法为
其中,为故障点残流,/>为零序电压,/>为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为述对地容抗。
根据示例实施例,根据故障点残流判断故障相别。
如图5所示,C相发生接地故障,故障点残流为
S203,合上接触器,注入电压。
根据示例实施例,根据不同的故障相合上对应的接触器,向小电流接地系统注入母线处故障时需注入的电压,A相接地时合上接触器A,B相接地时合上接触器B,C相接地时合上接触器C,并实时计算注入后故障点残流
S204,调整电压注入值。
根据示例实施例,根据故障点残流的变化,调整2个可调电抗器以调整电压的注入值,如果注入后/>变小,则在原方向上继续调整注入值;如果/>变大,则反方向调整注入值。
根据示例实施例,设置门槛值,若故障点残流幅值大于门槛值,则继续调整注入值;若故障点残流/>幅值小于门槛值,则结束调整,维持当前注入值。
根据示例实施例,2个单相变压器1051、1052变比为n,一次侧经两个可调电抗器1031、1032分压系数分别为n1’和n2’,n1’、n2’均小于等于1。
根据示例实施例,可调电抗器1031、1032感抗调节在0附近时,n1’=n2’=1。
在A相接地时,合接触器1071,及/>电压接入单相变一次侧,两个单相变压器1051、1052二次侧串联后输出至注入中性点的电压为
n1’=n2’=1时,/>
在B相接地时,合接触器1072,及/>电压接入单相变一次侧,两个单相变压器1051、1052二次侧串联后输出至注入中性点的电压为
n1’=n2’=1时,/>
在C相接地时,合接触器1073,及/>电压接入单相变一次侧,两个单相变压器1051、1052二次侧串联后输出至注入中性点的电压为/>n1’=n2’=1时,/>
其中,为A、B、C相至中性点电势,不随单相接地而改变。
根据示例实施例,2个单相变压器1051、1052的一次侧与2个可调电抗器1031、1032串联,通过调节两个可调电抗器1031、1032的电抗值,线性控制单相变压器输出的电压的幅值,达到调节注入系统的的幅值及相位,实现单相接地故障完全补偿。
如图3所示,当发生A相接地故障时,调节图1中可调电抗器1031时,可以调节输出的幅值大小,调节图1中可调电抗器1032时,可以调节输出的/>幅值大小。同时调节可调电抗器1与可调电抗器2幅值时,可以调节/>输出在图3中/>及/>为边构成的四边形阴影的任意位置。通过设置2个单相变压器1051、1052变比n,使得母线处故障时,完全补偿需要输出的/>在阴影内部,保证变压器接近中性点接地或线路末端接地时均能实现完全补偿。
如图3所示,当发生B相接地故障时,调节图1中可调电抗器1031时,可以调节输出的幅值大小,调节图1中可调电抗器1032时,可以调节输出的/>幅值大小。同时调节可调电抗器1与可调电抗器2幅值时,可以调节/>输出在图3中/>及/>为边构成的四边形阴影的任意位置。通过设置2个单相变压器1051、1052变比n,使得母线处故障时,完全补偿需要输出的/>在阴影内部,保证变压器接近中性点接地或线路末端接地时均能实现完全补偿。
如图3所示,当发生C相接地故障时,调节图1中可调电抗器1031时,可以调节输出的幅值大小,调节图1中可调电抗器1032时,可以调节输出的/>幅值大小。同时调节可调电抗器1与可调电抗器2幅值时,可以调节/>输出在图3中/>及/>为边构成的四边形阴影的任意位置。通过设置2个单相变压器1051、1052变比n,使得母线处故障时,完全补偿需要输出的/>在阴影内部,保证变压器接近中性点接地或线路末端接地时均能实现完全补偿。
根据一些实施例,设置单相变压器1051、1052的变比n=2,输出最大为1.5倍相电压,母线处故障时,完全补偿需要输出的/> 或/>或/>在最大值的2/3处。
根据一些实施例,设定系统经消弧线圈补偿后残流为2A,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线路采用YJV22-120型号电缆,单位长度电阻0.196Ω/km,电抗0.102Ω/km,线路长度10km,负荷电流200A,由负荷电流引起的母线到线路末端压差ΔU为441.9V。
根据示例实施例,线路末端发生A相经100Ω过渡电阻接地,A相故障点对地电流及电压分别为1.9988A及199.88V。如直接将A相母线处电压补偿到0,故障点对地的电压为441.9V,电流为4.419A,比不补偿时还增大。
注入系统后改变/>大小及方向,一般选取按/>方向的调整轨迹来调整/>调整的幅值/>一般取一次值100V,第一次调整后,/>电流变小,第二次按轨迹继续调整,直至调整至/>方向变为反方向,此时按轨迹反方向调整的幅值/>降为50V,如/>方向未变,继续调整,若/>方向变化,按照/>幅值减半25V反方向调整,直至/>小于0.1A时停止调整。
如图4所示,在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后,bO为注入前cb为调整/>cO为补偿后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申请以可调电抗器加单相变压器的组合为例,可以更换为可调电容器加单相变压器,或可线性调节二次电压输出的单相自耦变等其他方式,实现同样的电压幅值输出线性调节,实现注入电压幅值及相位任意调节的效果,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根据示例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方法,在使用成本远低于以往柔性源的可调电抗器情况下,将残流及故障点对地电压控制在0附近,实现精确消弧技术,防止接地后继续运行过程中弧光过电压、电缆烧毁及人身伤亡等事故,解决了在故障线路负荷较大,接地电阻较小的情况下,投入故障转移装置可能增大故障电流,给电网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
应清楚地理解,本申请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申请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申请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1)

1.一种全补偿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系统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第一可调电抗器、第二可调电抗器和选线消弧装置,其中:
所述选线消弧装置的输入端输入母线三相电压、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
所述选线消弧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开断与闭合;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的分压系数,使得所述消弧系统输出指定的电压幅值与相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入端并联连接后,接入站用变电源或入系统母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系统还包括第一单相变压器、第二单相变压器,其中:
所述第一单相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单相变压器的一次侧串联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的一端;
所述第一单相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单相变压器的二次侧的非极性端串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所述消弧系统的中性点;
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的另一端设为a端,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的另一端设为c端,所述第一单相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单相变压器的输入公共端设为b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和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入端均包括A相、B相、C相,所述第一接触器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b端、所述a端、所述c端;所述第二接触器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a端、所述b端、所述c端;所述第三接触器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c端、所述a端、所述b端。
5.一种全补偿消弧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所述全补偿消弧系统的中性点注入第一电压,测量系统参数;
在所述全补偿系统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系统参数计算获得第一故障点残流和故障相别;
根据所述故障相别合闸对应相接触器,注入第二电压,计算第二故障点残流;
根据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调整所述第二电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全补偿消弧系统的中性点注入第一电压,测量系统参数包括:
分别合闸所述接触器中的任意两个,计算系统参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参数包括支路对地容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参数计算获得第一故障点残流和故障相别包括:
所述第一故障点残流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为故障点残流,/>为零序电压,/>为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为所述对地容抗。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调整所述第二电压包括:
调整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和第二可调电抗器的分压系数,以调整所述第二电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调整所述第二电压还包括:
在改变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变小的情况下,原向调整所述第二电压;
在改变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变大的情况下,反向调整所述第二电压。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调整所述第二电压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故障点残流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调整结束。
CN202210933290.XA 2022-08-04 2022-08-04 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75593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3290.XA CN117559377A (zh) 2022-08-04 2022-08-04 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PCT/CN2023/081619 WO2024027163A1 (zh) 2022-08-04 2023-03-15 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3290.XA CN117559377A (zh) 2022-08-04 2022-08-04 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9377A true CN117559377A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1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3290.XA Pending CN117559377A (zh) 2022-08-04 2022-08-04 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59377A (zh)
WO (1) WO202402716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5171A (zh) * 2011-12-22 2012-07-04 江苏宏安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绕组可调电抗器及其单相接地故障切除方法
CN107147096B (zh) * 2017-07-06 2018-07-03 长沙理工大学 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相主动降压安全处理方法
CN108258674A (zh) * 2018-04-10 2018-07-06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消弧系统及方法
CN111756030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小电流接地系统无功补偿及单相接地故障消弧系统及方法
CN112152194A (zh) * 2020-09-24 2020-12-29 湖南大学 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707158U (zh) * 2021-01-08 2021-11-12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消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7163A1 (zh)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enna et al. Petersen coil regulators analysis using a real-time digital simulator
Tran-Quoc et al. An efficient non linear transforme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ferroresonance study
CN110571778A (zh) 一种自产供电相电源的接地故障电流补偿系统及方法
Wang et al. Control method of an arc suppression device based on single-phase inverter
Hughes Distance relay performance as affected by 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s
CN117559377A (zh) 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CN116995633A (zh) 一种配电网经电压消弧线圈的接地方法及系统
CN109599854B (zh) 一种无电感补偿的可控电压源接地故障全补偿电路和方法
Liu et al. Fault current limiting by phase shifting angle control of TCPST
Su et al. Research on loop closing operation in 10 kV arc suppression coil ground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Yuan et al. Small-disturbance line selection method applied to turn-adjusting arc suppression coil
Chunbao et al. A study on factors influencing ferroresonance in distribution system
Ma et al. System studies of voltage dips resulting from energization of mv wind turbine transformers
CN109802368B (zh) 一种带电感补偿的可控电压源接地故障全补偿电路及方法
Li et 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500kV main transformer single-phase replacement on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Wenxia et al. Cancellation of Closing Resistance of Extra-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in Hydro-power Station and Analysis of Closing Over-voltage in Alternatives
Liu et al. Effects and measurements of current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for transmission line with transformer type controllable shunt reactor
Rioual et al. Energization of a no-load transformer for power restoration purposes: modeling and validation by on site tests
Shirkovets et al. Conditions for effective ground fault suppression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capacitive current compensation
Brilinskiy et al. Investigation of causes of dry-type transformer on-load tap-changer insulation
CN114759537A (zh) 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精确消弧方法
Ciprian et al. Case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newable Sources in the Medium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Zhan et al. Analysis on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rc Suppression Device for Grounding Phase Voltage Actively Reduced Based on Phase Power Supply Feedback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Zeng et al. Modeling of UHV power transformer and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Xu et al. Analysis of converter ins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election of restraint resis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