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8938A -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58938A
CN117558938A CN202210944067.5A CN202210944067A CN117558938A CN 117558938 A CN117558938 A CN 117558938A CN 202210944067 A CN202210944067 A CN 202210944067A CN 117558938 A CN117558938 A CN 117558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heat exchanger
generation system
ai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40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赵琪
高云庆
周百慧
陈勇刚
卢明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noh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noh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noh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noh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40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589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58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89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01Temperature
    • H01M8/04708Temperature of fuel cell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01M8/04097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with recycling of the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53Pressure; Flow of fuel cell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6Combination of fuel cell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reactants or for treatment of residues
    • H01M8/0606Combination of fuel cell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reactants or for treatment of residue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01M8/0656Combination of fuel cell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reactants or for treatment of residue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船用发动机包括排气管,所述发电系统包括电堆、制氢组件以及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空压机、进气通道、第一换热器、加热器以及透氧膜装置,排气管与第一换热器连通;制氢组件氮气通道和甲醇制氢反应器;甲醇制氢反应器包括与电堆连通的氢气出口;透氧膜装置包括与电堆连通的氧气出口和与氮气通道连通的氮气出口;本发明通过将主机产生的尾气热量由第一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器进一步将空气加热到透氧膜工作温度,分离氧气的氮气能够对甲醇制氢反应器加热催化,甲醇制氢反应器实现加热催化制氢,分离的氧气能够提高发电效率,为船舶用电设备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与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水的同时输出电能的装置,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小、比能量高、噪音低等优点,在新能源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船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船舶通常有两种发动机,一种用于动力输出(主机),另一种用于系统供电。动力输出发动机尾气达到在400℃以上,甚至可以超过500℃,该部分的能量都是直接排入大气的,且这部分能量能够占到燃油热量的三分之一,造成能源的浪费;如果能够对这部分能量进行利用,能够降低船舶油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船舶主机的高温尾气进行利用进而发电满足部分或全部船舶用电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船用发动机包括排气管,所述发电系统包括电堆、制氢组件以及辅助组件;
所述电堆包括空气侧入口和氢气侧入口;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第一空压机、进气通道、第一换热器、加热器以及透氧膜装置,所述排气管与第一换热器连通;
所述制氢组件氮气通道和甲醇制氢反应器;所述甲醇制氢反应器包括氢气出口,所述氢气出口与氢气侧入口连通;
所述透氧膜装置包括空气进口、氧气出口和氮气出口;所述氮气出口与氮气通道连通,所述氮气通道穿过甲醇制氢反应器实现加热催化制氢;
所述第一空压机通过进气通道穿过第一换热器、加热器、空气进口、氧气出口后与空气侧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氮气通道在甲醇制氢反应器内的通道呈迂回弯折结构分布。
优选地,所述电堆还包括分水器、排气阀以及排水阀,所述分水器包括排水口、排氢口和排气口,所述电堆还包括氢气侧出口,所述分水器连接在氢气侧出口上,所述排氢口与氢气侧入口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排水阀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排气阀连通。
优选地,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尾排;
所述排气管与尾排连通;
所述电堆还包括空气侧出口,所述空气侧出口与尾排连通;
所述排气阀以及排水阀与尾排连通;
所述氮气通道穿过甲醇制氢反应器后与尾排连通。
优选地,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空气侧入口前方的进气通道上;
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与第二换热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电堆还包括冷却侧入口和冷却侧出口;
所述船舶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通道和水阀,所述冷却通道与冷却侧入口、冷却侧出口以及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水阀设置在冷却通道上。
优选地,加热器前后的进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换热器前后的进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二空压机、节流阀以及管道,所述第二空压机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换热器前方的进气通道上;
所述节流阀连接在进气通道上;
所述第一空压机上连接有第一空滤,所述第二空压机上连接有第二空滤;
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
所述第二换热器前方的进气通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涡轮、发电机以及蓄电池;
所述氧气出口、涡轮以及第二换热器连通;
所述涡轮带动发电机转动;所述蓄电池与发电机、电堆电性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舶,包括上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主机产生的尾气热量通过第一换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并通过加热器进一步将空气加热到透氧膜工作温度(700℃左右),通过透氧膜装置,将空气中的氧气进行透过,使得进入到电堆的气体为高浓度氧气,同时分离出气高温高浓度氮气,能够对甲醇制氢反应器进行加热催化,甲醇制氢反应器实现加热催化制氢,氢气能够进入电堆内进行发电;且高浓度氧气能够提高发电效率,为船舶用电设备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主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的系统框图;
标号说明:1、发动机;201、第一空滤;202、第二空滤;301、第一空压机;302、第二空压机;4、节流阀;501、第一流量计;502、第二流量计;601、第一换热器;602、第二换热器;701、第一温度传感器;702、第二温度传感器;703、第三温度传感器;704、第四温度传感器;8、电加热器;9、透氧膜装置;10、涡轮;11、发电机;12、蓄电池;13、电堆;14、尾排;15、水阀;16、甲醇制氢反应器;17、分水器;18、排水阀;19、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船用发动机1包括排气管,所述发电系统包括电堆13、制氢组件以及辅助组件;
所述电堆13包括空气侧入口和氢气侧入口;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第一空压机301、进气通道、第一换热器601、加热器以及透氧膜装置9,所述排气管与第一换热器601连通;
所述制氢组件氮气通道和甲醇制氢反应器16;所述甲醇制氢反应器16包括氢气出口,所述氢气出口与氢气侧入口连通;
所述透氧膜装置9包括空气进口、氧气出口和氮气出口;所述氮气出口与氮气通道连通,所述氮气通道穿过甲醇制氢反应器16实现加热催化制氢;
所述第一空压机301通过进气通道穿过第一换热器601、加热器、空气进口、氧气出口后与空气侧入口连通。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主机产生的尾气热量通过第一换热器601对空气进行加热,并通过加热器进一步将空气加热到透氧膜工作温度(700℃左右),通过透氧膜装置9,将空气中的氧气进行透过,使得进入到电堆13的气体为高浓度氧气,同时分离出气高温高浓度氮气,能够对甲醇制氢反应器16进行加热催化,甲醇制氢反应器16实现加热催化制氢,氢气能够进入电堆13内进行发电;且高浓度氧气能够提高发电效率,为船舶用电设备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氮气通道在甲醇制氢反应器16内的通道呈迂回弯折结构分布。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迂回弯折的氮气通道,能够大大地增加接触面积,提升甲醇制氢反应器16的受热面积,提升反应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电堆13还包括分水器17、排气阀19以及排水阀18,所述分水器17包括排水口、排氢口和排气口,所述电堆13还包括氢气侧出口,所述分水器17连接在氢气侧出口上,所述排氢口与氢气侧入口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排水阀18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排气阀19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尾排14;
所述排气管与尾排14连通;
所述电堆13还包括空气侧出口,所述空气侧出口与尾排14连通;
所述排气阀19以及排水阀18与尾排14连通;
所述氮气通道穿过甲醇制氢反应器16后与尾排14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器602,设置于空气侧入口前方的进气通道上;
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与第二换热器602相连通。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采用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可以是船舶上的冷却系统,以起到节省空间的作用,通过采用第二换热器602,能够实现对入堆的高温氧气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电堆13还包括冷却侧入口和冷却侧出口;
所述船舶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通道和水阀15,所述冷却通道与冷却侧入口、冷却侧出口以及第二换热器602连通,所述水阀15设置在冷却通道上。
进一步的,加热器前后的进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0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02;
所述第二换热器602前后的进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70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704。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70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02能够根据需要控制加热器的功率;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70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704,能够控制船舶冷却系统对第二换热器602的冷却,保证入堆气体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二空压机302、节流阀4以及管道,所述第二空压机302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换热器602前方的进气通道上;
所述节流阀4连接在进气通道上;
所述第一空压机301上连接有第一空滤201,所述第二空压机302上连接有第二空滤202;
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501;
所述第二换热器602前方的进气通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流量计502。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二空压机302的设置,能够保证进堆的气体的比例符合要求;通过第一流量计501和第二流量计502的设置,系统能够根据流量计的反馈对进堆气体的比例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涡轮10、发电机11以及蓄电池12;
所述氧气出口、涡轮10以及第二换热器602连通;
所述涡轮10带动发电机11转动;所述蓄电池12与发电机11、电堆13电性连接。
所述透氧膜装置含有透氧膜,所述透氧膜为钡钙钛矿材质的透氧膜,含有钡钙钛矿材质的透氧膜原理为高温富氧条件下,含钡(Ba)材料表面析出的BaO/BaO2纳米粒子对氧活化具有超高的活性,是氧交换反应的活性位点,因此含Ba钙钛矿氧化物表面高温氧活化和输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申请的透氧膜装置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透氧膜装置或采用其他种类的透氧膜。
一种船舶,包括上述的船用发动机1尾气发电系统。
实施例一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船用发动机包括排气管,所述发电系统包括电堆、制氢组件以及辅助组件;
所述电堆包括空气侧入口和氢气侧入口;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第一空压机、进气通道、第一换热器、加热器以及透氧膜装置,所述排气管与第一换热器连通;
所述制氢组件氮气通道和甲醇制氢反应器;所述甲醇制氢反应器包括氢气出口,所述氢气出口与氢气侧入口连通;
所述透氧膜装置包括空气进口、氧气出口和氮气出口;所述氮气出口与氮气通道连通,所述氮气通道穿过甲醇制氢反应器实现加热催化制氢;
所述第一空压机通过进气通道穿过第一换热器、加热器、空气进口、氧气出口后与空气侧入口连通。
所述氮气通道在甲醇制氢反应器内的通道呈迂回弯折结构分布。
所述电堆还包括分水器、排气阀以及排水阀,所述分水器包括排水口、排氢口和排气口,所述电堆还包括氢气侧出口,所述分水器连接在氢气侧出口上,所述排氢口与氢气侧入口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排水阀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排气阀连通。
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尾排;
所述排气管与尾排连通;
所述电堆还包括空气侧出口,所述空气侧出口与尾排连通;
所述排气阀以及排水阀与尾排连通;
所述氮气通道穿过甲醇制氢反应器后与尾排连通。
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空气侧入口前方的进气通道上;
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与第二换热器相连通。
所述电堆还包括冷却侧入口和冷却侧出口;
所述船舶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通道和水阀,所述冷却通道与冷却侧入口、冷却侧出口以及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水阀设置在冷却通道上。
加热器前后的进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换热器前后的进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
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二空压机、节流阀以及管道,所述第二空压机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换热器前方的进气通道上;
所述节流阀连接在进气通道上;
所述第一空压机上连接有第一空滤,所述第二空压机上连接有第二空滤;
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
所述第二换热器前方的进气通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流量计。
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涡轮、发电机以及蓄电池;
所述氧气出口、涡轮以及第二换热器连通;
所述涡轮带动发电机转动;所述蓄电池与发电机、电堆电性连接。
实施例二
一种船舶,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船用发动机包括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包括电堆、制氢组件以及辅助组件;
所述电堆包括空气侧入口和氢气侧入口;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第一空压机、进气通道、第一换热器、加热器以及透氧膜装置,所述排气管与第一换热器连通;
所述制氢组件氮气通道和甲醇制氢反应器;所述甲醇制氢反应器包括氢气出口,所述氢气出口与氢气侧入口连通;
所述透氧膜装置包括空气进口、氧气出口和氮气出口;所述氮气出口与氮气通道连通,所述氮气通道穿过甲醇制氢反应器实现加热催化制氢;
所述第一空压机通过进气通道穿过第一换热器、加热器、空气进口、氧气出口后与空气侧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通道在甲醇制氢反应器内的通道呈迂回弯折结构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还包括分水器、排气阀以及排水阀,所述分水器包括排水口、排氢口和排气口,所述电堆还包括氢气侧出口,所述分水器连接在氢气侧出口上,所述排氢口与氢气侧入口连通,所述排水口与排水阀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排气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尾排;
所述排气管与尾排连通;
所述电堆还包括空气侧出口,所述空气侧出口与尾排连通;
所述排气阀以及排水阀与尾排连通;
所述氮气通道穿过甲醇制氢反应器后与尾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器,设置于空气侧入口前方的进气通道上;
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与第二换热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还包括冷却侧入口和冷却侧出口;
所述船舶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通道和水阀,所述冷却通道与冷却侧入口、冷却侧出口以及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水阀设置在冷却通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器前后的进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换热器前后的进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第二空压机、节流阀以及管道,所述第二空压机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换热器前方的进气通道上;
所述节流阀连接在进气通道上;
所述第一空压机上连接有第一空滤,所述第二空压机上连接有第二空滤;
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
所述第二换热器前方的进气通道上还设置有第二流量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涡轮、发电机以及蓄电池;
所述氧气出口、涡轮以及第二换热器连通;
所述涡轮带动发电机转动;所述蓄电池与发电机、电堆电性连接。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
CN202210944067.5A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 Pending CN1175589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4067.5A CN117558938A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4067.5A CN117558938A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8938A true CN117558938A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13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4067.5A Pending CN117558938A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589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5166B (zh) 一种混合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和方法
CN112713295B (zh) 一种蛇形气道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
CN114361505B (zh) 三流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元结构及电池堆
WO2024017053A1 (zh) 船舶二氧化碳尾气处理系统
CN1405911A (zh)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其废热循环冷却系统
CN212011147U (zh) 一种混合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CN203242705U (zh) 小型制氢发电设备
CN117558938A (zh)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发电系统以及船舶
CN217300714U (zh) 一种甲醇燃料双路发电装置及其换热系统
CN108155402B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电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CN117558949A (zh) 一种主机尾气再利用系统以及船舶
CN117558952A (zh) 一种对主机尾气重复利用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船舶
CN100444440C (zh) 一种可以平行运行的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CN117558936A (zh) 一种船用燃料电池系统以及船舶
CN117558950A (zh) 一种船用发动机尾气辅助发电制氮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船舶
CN218241898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CN201048143Y (zh) 一种冷却流体喷头装置
CN217062188U (zh) 一种氢循环燃料电池系统
CN117558932A (zh) 一种基于主机尾气与透氧膜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船舶
CN100536208C (zh) 一种集成式燃料电池堆进出管道的设计
CN218568896U (zh) 一种航空燃料电池系统以及航空器
CN112397743A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
CN112397751B (zh) 一种甲醇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18498107U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
CN219892210U (zh) 一种燃料电池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