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5623A - 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5623A
CN117545623A CN202180098995.8A CN202180098995A CN117545623A CN 117545623 A CN117545623 A CN 117545623A CN 202180098995 A CN202180098995 A CN 202180098995A CN 117545623 A CN117545623 A CN 117545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opening
body portion
arm
support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89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科·埃罗马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45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5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4Production of other optical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B29D11/00009- B29D11/0073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7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n element with variable 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12Fluid-filled or evacuated lenses
    • G02B3/14Fluid-filled or evacuated lenses of variable focal leng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在一些示例中,提供了一种制造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方法,包括:挤压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由第一壁和通过多个支撑肋与所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限定的整体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相应的外边缘处的一对相对的外侧壁部分;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以及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一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在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柔性光学膜;在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光学盖板;在所述第二开口上方、所述第二开口上或所述第二开口内设置柔性致动器膜;在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密封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以及相对的外壁部分之间横向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

Description

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透镜架构。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用于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透镜架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学成像系统中,可以调谐光学透镜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以便能够实现聚焦。例如,可以调谐透镜的焦距,使得透镜形成待成像对象的清晰图像。也可以修改透镜光圈,使得明亮或昏暗的照明条件不会导致透镜透射的光太多或太少。
传统的透镜调谐通常通过例如用于物理移动透镜以及打开和关闭光圈,以便实现聚焦的结构来实现。通常,对于外形尺寸非常小的透镜(例如在智能手机中提供的透镜),这些结构和对应的光学元件通常制造困难或制造成本昂贵,并且通常不能满足在紧凑空间中使用同时还提供所需的成像能力的物理空间要求。
可调谐光学透镜,或液体透镜,是基于光学流体和光学膜的形状可变透镜,它们的组合充当可以调谐的透镜。膜的偏转,例如通过对膜施加压力,使得膜的形状能够改变。这种透镜结构能够在紧凑的尺寸内实现非常高的折射变化。例如,几微米的透镜半径变化可以具有与使整个传统透镜系统物理移动几厘米相同的光学效果。因此,可调谐光学透镜实现了具有低响应时间的紧凑光学系统。
可调谐透镜架构在例如结构体形状、光学液体和膜的相互集成方面存在制造和组装挑战,这可能限制技术外形尺寸和制造能力或产量并受到它们的限制,从而影响可调谐透镜单元在移动手持设备环境中使用的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与相机架构关联的制造和组装工艺,特别是适合用于如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小外形尺寸相机架构。
上述和其它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其它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挤压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由第一壁和通过多个支撑肋与所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限定的整体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相应的外边缘处的一对相对的外侧壁部分;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以及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一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在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柔性光学膜;在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光学盖板;在所述第二开口上方、所述第二开口上或所述第二开口内设置柔性致动器膜;在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密封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以及相对的外壁部分之间横向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
相机架构的挤压部分克服了将用作液体透镜组件中的基底部分的高精度和薄壁金属容器单元的当前制造(大规模生产和组装)限制。除了与生产率相关的好处(例如,更具成本效益和更快)之外,它还为成形选项带来了其它架构好处,因为可以实现许多不存在的基底部分设计,并且可以在这些设计之上生成多功能可调谐液体透镜。这些方案为例如智能手机环境中的机电架构提供了更实用的相机集成方案。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光学流体可以沉积在由所述主体部分限定的空腔中。光学流体可以是透明的。光学流体可以用于使光学膜变形。这种变形可以使通过光学膜的光例如被聚焦。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对所述第一壁和/或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部分进行扩孔或钻孔,以暴露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二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肋的暴露部分可以用作膜或盖板的支撑表面。即,例如,柔性光学膜和/或光学盖板可以被支撑或以其它方式提供在第二组支撑肋的暴露部分上。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扩大所述第二开口的一部分,以暴露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所述第一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柔性致动器膜可以支撑在第一组支撑肋的暴露部分上。可以在柔性光学膜、光学盖板和柔性致动器膜中的至少一个上提供支撑构件。例如,支撑构件可以是刚性环(ring/annulus),或多个刚性或半刚性部分,连接到柔性光学膜、光学盖板或柔性致动器膜上或与柔性光学膜、光学盖板或柔性致动器膜整体形成。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以及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三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柔性致动器膜可以设置或以其它方式提供在第三开口上方、第三开口上或第三开口内。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分还可以包括第三壁,所述第三壁设置成邻近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并通过另一组多个支撑肋与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分离,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所述主体部分中的所述第一开口延伸通过所述第三壁;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三壁和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之间的所述另一组多个支撑肋的相应部分;在所述第三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三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三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柔性光学膜;在所述第三开口上方、所述第三开口上或所述第三开口内设置柔性致动器膜;在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密封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三壁之间横向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
挤压(extruding/extrusion)可以是冲击挤压。在一个替代示例中,可以使用铸造。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包括:挤压的支撑结构,所述挤压的支撑结构包括由第一壁和通过多个支撑肋与所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限定的整体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相应的外边缘处的一对相对的外侧壁部分;在所述主体部分中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在所述主体部分中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以及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一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在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的柔性光学膜;在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的光学盖板;在所述第二开口上方、所述第二开口上或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柔性致动器膜;密封构件,用于在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密封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以及相对的外壁部分之间横向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整体主体部分可以限定第一轮廓,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彼此平行布置。所述整体主体部分可以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所述第一开口提供在所述第一臂上,所述第二开口提供在所述第二臂上。第一臂可以垂直于第二臂。第一臂可以与第二臂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角度包括锐角、钝角和优角中的一个。第一臂可以平行于第二臂,并且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可以限定角度轮廓,使得第一臂和第二臂彼此间隔提供。光学盖板可以是柔性的。光学盖板可以是透明的。
根据下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例提供的制造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2b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3a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3b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示例提供的可调谐光学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5a、图5b和图5c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10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12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13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14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充分详细地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实现本文描述的系统和过程。重要的是,理解实施例可以用许多替代形式提供,并且不应被解释为仅限于本文所述的示例。
因此,虽然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并采取各种替代形式,但其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文作为示例详细描述。不意欲受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相反,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效物和替代方案都应当包括在内。示例性实施例的各元素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在适当的情况下一致地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本文用于描述实施例的术语并不是为了限制范围。“一(个)”、“所述(该)”因具有单一指示物而为单数,但本文件中使用单数形式不应排除存在一个以上指示物。换句话说,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以单数形式提及的元素在数量上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还应了解,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说明存在所陈述特征、项目、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项目、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应解释为本领域惯用的。还应当理解,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定义,否则通常用法中的术语也应当被解释为相关领域中的习惯用法,而不应当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已知的制造和组装工艺可能限制可调谐透镜的技术外形尺寸和制造能力。在用于例如智能手机等移动手机的相机架构中,这会限制它们的适用性,特别是在例如具有直立或折叠光路的多相机和光学变焦系统的情况下。
为了克服与现有制造方法关联的限制,同时保持与使用高精度和薄壁金属容器单元关联的好处,所述高精度和薄壁金属容器单元形成用于光学元件(如膜)的支撑结构并限定用于光学流体的容器,提供了一种制造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方法,其中,可以挤压或铸造这种支撑结构。这实现了更具成本效益和更快的制造,同时也带来了在成形选项方面的架构优势,从而在例如智能手机环境中获得更多功能、更合适和更实用的相机集成方案。
图1是示例提供的制造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方法的流程图。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由第一壁和通过多个支撑肋与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限定的整体主体部分,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在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相应的外边缘处的一对相对的外侧壁部分。在框101中,挤压这种支撑结构。例如,可以推动金属材料(例如铝)等材料通过模具,该模具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口,这些孔口具有与支撑结构的所需横截面轮廓匹配的横截面或轮廓。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例如其它金属、聚合物或陶瓷。挤压可以是热挤压或冷挤压、连续或半连续的。
给定挤压物的长度,可以切割单独的支撑结构。在框103中,在支撑结构的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一开口。或者,在分离成单独的支撑结构之前,可以在挤压物的长度中形成开口。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开口延伸穿过主体部分。例如,第一开口可以延伸穿过第一壁和第二壁以及在第一开口的位置处主体部分中的任何中间支撑肋。开口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和/或轮廓(例如,圆形),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和/或轮廓。
在框105中,在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二开口。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开口延伸穿过第一壁或第二壁,以及在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一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即,虽然第一开口一直延伸穿过主体部分以形成通孔,但第二开口并不一直延伸穿过主体部分。
在框107中,柔性光学膜设置在第一壁处的第一开口上方、第一壁处的第一开口上或第一壁处的第一开口内部。在框109中,光学盖板设置在第二壁处的第一开口上方、第二壁处的第一开口上或第二壁处的第一开口内部。在框111中,柔性致动器膜设置在第二开口上方、第二开口上或第二开口内。在框113中,在主体部分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密封主体部分,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以及相对的外壁部分之间横向延伸穿过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可以用透明流体填充,例如,在膜中的最后一个膜固定就位之前,或在主体部分密封之前。例如,主体部分的两个开口侧可以使用橡胶垫圈密封,橡胶垫圈可以固定或粘附就位。因此,封闭的体积容器在内部容纳透明液体。它将透镜主体上的两个主要区域分离,一个可以施加外力的致动部分和一个执行光折射的光学部分。
图2a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该组件限定由第一壁203和通过多个支撑肋207与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205限定的整体主体部分201。主体部分201包括设置在第一壁203与第二壁205之间、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相应的外边缘之间的一对相对的外侧壁部分209、211。
图2b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图2b的组件以透视图示出,其中,可以看到由第一壁203和通过多个支撑肋207与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205限定的整体主体部分201。与图2a一样,主体部分201包括设置在第一壁203与第二壁205之间、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相应的外边缘之间的一对相对的外侧壁部分209、211。肋延伸穿过主体部分(沿组件挤压方向)。
图3a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图2a和2b的组件以平面图示出,并包括形成在支撑结构的主体部分201中的第一开口301和形成在支撑结构的主体部分201中的第二开口303。第一开口301延伸穿过第一壁203和第二壁205以及在第一开口的位置处主体部分中的任何中间支撑肋207。第二开口303延伸穿过第一壁203,但不延伸穿过第二壁205。第二开口303在第二开口的位置处延伸穿过主体部分中的任何中间支撑肋207的部分。
图3b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图3b的示例以透视图示出了组件。第一开口301和第二开口303是可见的。从图3b可以看出,第一开口301是箭头所示的贯通开口,而第二开口是终止于第二壁205处的盲开口或非贯通开口。如图所示,在制造开口301、303的过程中,肋207的一些部分被切断。但是,肋的剩余部分得到了保持,并为整个组件提供了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示例中,组件可以没有肋。在这种情况下,壁203、205和侧壁209、211形成盒子,并且剩余的两个开口侧可以以如上所述的相同方式密封。
广义上讲,参考图3b,包括第一开口301的组件的一侧限定了光学部分,而包括第二开口303的组件的另一侧限定了致动部分。这些部分可以认为是由一个或多个流动通道连接的,透明流体可以自由流动通过这些流动通道。因此,致动部分包括(盲、非贯通)开口303,在一个示例中,该开口303可以被柔性(例如弹性)膜覆盖。膜可以由致动器操作(推动、拉动),以影响主体部分内体积压力的变化。光学部分包括(贯通)开口301,该开口301可以在一侧上用透明刚性元件(例如玻璃盖)封闭,在另一侧上用柔性(例如弹性)封闭。当内部体积压力改变时,该膜可以将其形状从例如凹面改变为凸面,因此能够执行透镜相关的功能。
图4是示例提供的可调谐光学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如上所述,整体主体部分201通过挤压形成,并包括第一壁和通过多个支撑肋与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柔性光学膜403可以提供用于第一开口301,并安装在第一开口上方、第一开口上或第一开口内部。光学膜可以包括承载薄膜404的支撑环402。在图4的示例中,在第一开口301的位置处的支撑肋可以用于保持环402。肋可以通过摩擦配合将环保持在原位,和/或可以提供一系列壁架,环可以停留在其上。例如,当制造开口301时,可以使用较大直径的切割器制作第一通孔,然后进行第二部分切割,从而去除肋上方的第一壁203的一部分,同时保持一些肋完好无损,以便提供壁架。在一个替代示例中,光学膜403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开口301上方的基底部分201上。
光学盖板413可以安装在开口301的底侧上方、底侧上或底侧内,如图所示。与上文类似,开口301的底部可以被过孔,以便通过突出到开口中的肋的部分提供壁架形式的支撑区域。因此,板413可以粘附到或以其它方式安装/支撑/固定到这些支撑区域上。
柔性致动器膜405可以安装在第二开口303上方、第二开口303上或第二开口303内。膜405可以是光学透明的或不透明的。膜403和板413是光学透明的。
基底部分201的开口侧(415、417)可以通过用例如胶水密封或使用单独的例如橡胶垫圈或帽407来封闭。主体部分201可以在这些步骤中的任何一个步骤之间填充液体,从而产生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419。因此,可以提供包括致动部分421和光学部分423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
图5a至图5c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图5a、图5b和图5c中的示例表示单侧、单角组件。图5a的组件表示最简单的情况,其中,挤压的支撑结构是平面的,并且可以被分段,以便提供主体部分,如上文参考图3a和3b和图4描述的那些主体部分。在图5b中,挤压的主体部分形成有两个彼此成直角的臂。一个臂501限定组件的致动部分,而另一个臂503限定组件的光学部分。图5c所示的示例也是类似的情况,除了由组件的臂对向的角度,在图5c的情况下,该角度是钝角(或优角,取决于选择使用臂的哪一侧)。
图6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在图6的示例中,提供了双侧组件。组件600包括从组件的中心区域605垂下的两个臂601、603。臂601、603限定两个单独的致动部分,中心区域605限定光学部分。这种具有两个致动部分的双角外形尺寸提供了更高的力产生以操作单个光学变形部分605。
图7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在图7的示例中,提供了用于组件的多角外形尺寸,其中,光学部分和致动部分通过彼此成角度布置的多个臂分离。致动部分701通过臂705、707与光学部分703分离,臂705、707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连接和流体连接到部分701、703,以便使流体能够在它们之间通过。如上所述,致动部分可用于在致动部分与光学部分之间强制推动流体,从而调节柔性光学膜403的形状或轮廓。
在图7的示例中,在臂715、707与部分703和701之间限定的空间中提供光学透明(clear/transparent)的区域709。反射表面711(例如镜子)可以固定地提供在组件上,使得与反射表面713、715(可以提供在臂705、707的内表面上,如图所示)组合,形成使光能够通过光学部分703并以选定的角度(例如90度)离开组件的光学通路,从而提供折叠的光学组件。由臂705、707对向的角度可以是任何所需的角度,从而使得发射的光信号717的方向能够被调谐。在一个示例中,反射表面711、713、715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移动、旋转、平移或扫描,以便改变信号717的方向。
图8a和图8b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图8a的示例描绘了限定两个集成的液体透镜容器850、860的分层类型组件,其中,液体通过膜801(例如盖玻璃)分离。每个透镜403可以通过对应的致动部分的膜单独操作。图8a的示例描绘了直的基底部分。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也可以提供例如图8b中所示的成角度部分。在一些示例中,不同的液体或液体-气体组合可以用于液体透镜容器850、860中。
图9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图9的示例描绘了用于基底部分的三层透镜结构,其中,两个外透镜具有提供在基底部分的最外层区域上的柔性光学膜901、903,而包括柔性光学膜905的第三透镜提供在基底部分内部。可以提供覆盖膜801以流体地分离由基底部分限定的液体容器。该膜可以在例如如图所示的膜901和905之间,或在膜905和膜903之间。因此,图9的示例中的基底部分限定三个空腔结构,这些空腔结构可以支持三种不同的液体或液体-气体组合的使用。对应的致动部分被分离,并且例如中间的这种部分(用于透镜905)可以从堆叠中延伸出来,以便物理上可以接近。类似于上文的示例,图9的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成角度部分,例如,类似于图7或图8b中所示的组件。
图10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在图10的示例中,组件的基底部分(以横截面和透视图所示)在挤压方向上延伸,以用于合适的后成形(例如,切割、机械加工)操作。主体部分的该延伸部分(1001)可以包括例如致动部分,因此可以使得机电致动器更方便地放置在例如相机架构上。
图11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在图11的示例中,组件的基底部分(以多个横截面和透视图示出)包括延伸超过芯光学部分423的壳体结构1101。壳体结构1101限定细长的空腔或通道,在一个端部具有成角度的支撑件1107,以接收反射表面,例如镜子。在图11的示例中,成角度的支撑件提供在连接到光学部分423的壳体结构1101的端部。壳体结构1101的相对端部包括图像传感器的支撑件1111,该支撑件1111在图11的组件的右侧透视图中原位示出(1109)。包括例如多个传统透镜元件的光学块1105可以提供在由壳体结构1101限定的空腔中。因此,除了聚焦/变焦致动器、棱镜、镜子之外,如图像传感器板1109和主光学块1105(例如,由具有注塑透镜的透镜筒形成)等关键组件构件可以直接支撑在延伸的基底液体透镜壳体上,该延伸的基底液体透镜壳体已经通过后加工/钻孔部件方便地成形。
在图11的示例中,通过膜403进入光学部分的光可以从表面1103反射并在入射到传感器1109上之前穿过光学块1105。
图12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在图12的示例中,两个分离的液体透镜系统平行地并排布置在共享的挤压壳体上。系统的两个光学膜都可以通过分离的致动膜(例如,在主体的任一侧)操作。
图13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在图13的示例中,两个分离的液体透镜系统与相应的致动部分成直角布置,如图所示。因此,两个分离的成角度系统平行地并排布置在共享的挤压壳体上。两个光学膜都可以通过分离的致动膜操作。
图14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在图14的示例中,集成的导轨/轨道1401可以作为组件的一部分提供。这种轨道可以用作例如相机系统中的其它光学构件的线性导向器,并且可以用于实现例如聚焦和变焦功能。
虽然上文参考图1至图14描述的示例已经基于挤压来描述,其中,肋在横向方向上提供穿过基底部分,但应当理解,通过挤压过程,这些肋也可以提供成使得它们平行于基底部分的长轴延伸。
图15a和图15b是示例提供的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示意图。在图15a中,肋在横向方向上提供穿过基底部分。在图15b中,肋提供成使得它们平行于基底部分的长轴延伸。在这两种情况下,描绘了支撑结构的挤压方向。
根据一个示例,可以使用微通道挤压。这种挤压可以获得高精度尺寸,公差在例如+/–0.05mm内,材料厚度低于0.2mm。可以使用其它类似的成形技术(例如冲击挤压或铸造)代替金属挤压。
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提供的方法、设备和系统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来描述本发明。虽然上文描述的流程图示出了特定的执行顺序,但执行顺序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关于一个流程图描述的框可以与另一个流程图的框组合。在一些示例中,流程图的一些框可能不是必要的和/或可以添加其它框。应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流程和/或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流程和/或图的组合可以通过机器可读指令实现。
提供前面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的其它人能够最好地利用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本示例性描述并不意欲是详尽无遗的,也不限于所公开的任何精确形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化。本文公开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确定本发明的范围时,应参考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Claims (20)

1.一种制造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挤压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由第一壁和通过多个支撑肋与所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限定的整体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相应的外边缘处的一对相对的外侧壁部分;
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
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以及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一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
在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柔性光学膜;
在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光学盖板;
在所述第二开口上方、所述第二开口上或所述第二开口内设置柔性致动器膜;
在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密封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以及相对的外壁部分之间横向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光学流体沉积在由所述主体部分限定的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扩大所述第一壁和/或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部分,以暴露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二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柔性光学膜和/或所述光学盖板支撑在所述第二组支撑肋的暴露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扩大所述第二开口的一部分,以暴露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所述第一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柔性致动器膜支撑在所述第一组支撑肋的暴露部分上。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柔性光学膜、所述光学盖板和所述柔性致动器膜中的至少一个上提供支撑构件。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以及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三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开口上方、所述第三开口上或所述第三开口内设置柔性致动器膜。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还包括第三壁,所述第三壁设置成邻近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并通过另一组多个支撑肋与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分离,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主体部分中的所述第一开口延伸通过所述第三壁;
在所述主体部分中形成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三壁和在所述第三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之间的所述另一组多个支撑肋的相应部分;
在所述第三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三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三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柔性光学膜;
在所述第三开口上方、所述第三开口上或所述第三开口内设置柔性致动器膜;
在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密封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三壁之间横向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是冲击挤压。
12.一种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压的支撑结构,所述挤压的支撑结构包括由第一壁和通过多个支撑肋与所述第一壁分离的第二壁限定的整体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相应的外边缘处的一对相对的外侧壁部分;
在所述主体部分中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
在所述主体部分中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壁或所述第二壁,以及在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的第一组支撑肋的相应部分;
在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一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的柔性光学膜;
在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上或所述第二壁处的所述第一开口内的光学盖板;
在所述第二开口上方、所述第二开口上或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柔性致动器膜;
密封构件,用于在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密封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以及相对的外壁部分之间横向延伸穿过所述主体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主体部分限定第一轮廓,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彼此平行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其中,所述第一开口提供在所述第一臂上,所述第二开口提供在所述第二臂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垂直于所述第二臂。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成一定角度设置,所述角度包括锐角、钝角和优角中的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平行于所述第二臂,并且,所述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主体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限定角度轮廓,使得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彼此间隔提供。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盖板是柔性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谐光学透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盖板是透明的。
CN202180098995.8A 2021-08-02 2021-08-02 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 Pending CN1175456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21/071569 WO2023011698A1 (en) 2021-08-02 2021-08-02 Optically tuneable lens assembli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5623A true CN117545623A (zh) 2024-02-09

Family

ID=77358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8995.8A Pending CN117545623A (zh) 2021-08-02 2021-08-02 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55560A1 (zh)
CN (1) CN117545623A (zh)
WO (1) WO202301169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9404A (ja) * 1993-08-05 1995-02-21 Nippondenso Co Ltd 可変焦点レンズ
JP2009278040A (ja) * 2008-05-19 2009-11-26 Fujifilm Corp 電子機器の組立構造及び組立方法
US20100053911A1 (en) * 2008-08-31 2010-03-04 Motorola Inc. Extruded Housing for Hand-Held Device with a cap for covering two or more adjacent sides
JP5399318B2 (ja) * 2010-05-27 2014-01-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10286428A (zh) * 2019-06-11 2019-09-2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pdms膜的液体透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55560A1 (en) 2024-04-24
WO2023011698A1 (en)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2059B2 (en) Fluidic lens with electrostatic actuation
US20090116118A1 (en) Lens
US8947784B2 (en) Variable focus lens having two liquid chambers
JP4897680B2 (ja) 可変焦点マイクロレンズ
EP3304138B1 (en) Optical device with variable aperture
CN111965742B (zh) 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自动变焦薄膜液体透镜及制备方法
US201903693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Incorporating Liquid Lenses
JP2021521483A (ja) 光学ズーム装置
Patra et al. Membrane-less variable focus liquid lens with manual actuation
CN117545623A (zh) 光学可调谐透镜组件
Kuiper et al. Zoom camera based on liquid lenses
CN113597571A (zh) 包括具有可调焦距的透镜的光学系统
WO2015022027A1 (en) Fluidically controlled optical router
CN210572836U (zh) 一种变焦镜头及摄像机
Yang et al. Miniaturized variable-focus lens fabrication using liquid filling technique
CN114200558A (zh) 变焦透镜模块
KR20220028666A (ko) 초점면 변형이 가능한 복합 가변 렌즈
JP2012048244A (ja) 可変焦点マイクロレンズ
CZ24834U1 (cs) Membránová kapalinová čočka
CN114325895A (zh) 可调液体透镜
KR20040110258A (ko) 줌 카메라의 경통 구조 및 줌 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