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4827A - 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4827A
CN117544827A CN202311426622.6A CN202311426622A CN117544827A CN 117544827 A CN117544827 A CN 117544827A CN 202311426622 A CN202311426622 A CN 202311426622A CN 117544827 A CN117544827 A CN 117544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interval
transmission time
jitter
time
adjustment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266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雨晴
余丹
郑涵
邢智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266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48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4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4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H04N21/6437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04N21/440281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temporal resolution, e.g. by frame ski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 H04N21/6373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for rate control, e.g. request to the server to modify its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Addressing
    • H04N21/6408Unica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04N21/64746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network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the client
    • H04N21/64761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network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 H04N21/64769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network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for rat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包括: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作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将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方法步骤对应的模块。

Description

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属于数据传播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RTP单播传输的情况下,当上一次发送的RTCP包为常规包后,RTP接收方发现了一个单包丢包事件,会无抖动直接发送包含RTPFB包的早期RTCP包来请求重传。然后之后的多个丢包信息只能累计到RTCP常规包发送时再反馈。首先两个RTCP早期反馈之间必须有一个或者多个RTCP常规反馈。早期反馈可以在丢包时候无抖动立即汇报一个丢包信息,而早期反馈包之后的常规反馈包需要等待一个发送间隔时间再发送,因此在这期间可能会产生多个丢包信息,甚至有一部分包可能因为该发送间隔时间而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能会产生多个丢包信息,甚至有一部分包可能因为该发送间隔时间而失效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包括:
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作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用于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用于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将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
进一步地,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提取当前RTP单播的数据类型,作为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
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可用带宽参数,作为第二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可用带宽参数包括上传速度、下载速度和数据传输速率;
提取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通过所述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获取最大允许延时,作为第三数据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第二数据信息和第三数据信息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1=0.5,或者,通过第一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
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T1,其中,T1=S1×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1=[1+(V01-V1)/V01-(V02-V2)/V02]×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2=0.25,或者,通过第二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
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T2,其中,T2=S2×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2=[1+[(V01-V1)/V01-(V02-V2)/V02]×e(V03-V3/V03)-1]×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V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V0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阈值。
进一步地,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将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包括:
提取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
提取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执行早期反馈包的发送。
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系统,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系统包括:
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作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第一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用于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第二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用于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时间点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将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提取当前RTP单播的数据类型,作为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
第二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可用带宽参数,作为第二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可用带宽参数包括上传速度、下载速度和数据传输速率;
第三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提取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通过所述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获取最大允许延时,作为第三数据信息;
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第二数据信息和第三数据信息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基准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1=0.5,或者,通过第一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
第一发送时间间隔设置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T1,其中,T1=S1×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1=[1+(V01-V1)/V01-(V02-V2)/V02]×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包括:
第二基准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2=0.25,或者,通过第二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
第二发送时间间隔设置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T2,其中,T2=S2×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2=[1+[(V01-V1)/V01-(V02-V2)/V02]×e(V03-V3/V03)-1]×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V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V0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时间点配置模块包括:
第一抖动时间提取模块,用于提取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
第二抖动时间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
时间点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执行早期反馈包的发送。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通过早期反馈包的发送不再是0抖动时间,而是使用比组播抖动时间更短的时间来延迟发送。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为0.5倍的常规包发送间隔,因此调整单播模式为0.25倍的常规包发送间隔。早期反馈包使用上述的抖动时间后,将抖动时间内的丢包信息一并发送到发送方,而这部分包也是最有可能因为实时性要求导致重传失效的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实时性要求下的可靠性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包括:
S1、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作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S2、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用于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S3、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用于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S4、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将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S1):首先,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这是指数据包发送之间的时间间隔。
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为适应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这个系数可能会基于网络条件和传输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将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应用于基准发送时间间隔,以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
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3):为适应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与步骤2类似,这个系数也可以根据网络条件和传输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将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应用于基准发送时间间隔,以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
延迟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S4):基于组播模式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需要,延迟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以确保它们到达时包含了关于抖动的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增强可靠性:通过根据不同的传输模式(组播和单播)和抖动时间来调整发送时间间隔,该方法可以增强RTP单播传输的可靠性。这有助于确保数据包按时到达接收方,减少丢包的可能性。
适应性:该方法的动态调整系数允许根据网络条件和传输需求进行实时适应,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要求。
减少抖动影响:通过延迟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可以更好地处理抖动,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和一致性。
总之,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旨在提供更加可靠的RTP单播传输,适应不同的传输条件和模式,以提高音频和视频数据的传输质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S101、提取当前RTP单播的数据类型,作为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
S102、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可用带宽参数,作为第二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可用带宽参数包括上传速度、下载速度和数据传输速率;
S103、提取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通过所述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获取最大允许延时,作为第三数据信息;
S104、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第二数据信息和第三数据信息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提取数据类型(步骤S101):首先,确定当前RTP单播传输的数据类型。这可以是音频数据或视频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可能对延时要求不同。
确定可用带宽参数(步骤S102):测量和确定当前RTP单播传输的可用带宽参数,包括上传速度、下载速度和数据传输速率。这些参数将用于评估可用的网络资源,以便为传输做出决策。
提取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步骤S103):根据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获取最大允许的延时。应用需求可能会要求低延时,而性能目标可能会设置延时的上限。
确定发送时间间隔(步骤S104):结合数据类型、可用带宽参数和应用需求,以及性能目标,确定当前RTP单播传输的发送时间间隔。这个发送时间间隔决定了数据包发送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满足应用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带宽。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更好的适应性:该方法允许动态地确定发送时间间隔,以适应不同数据类型和网络条件。这提高了传输的适应性,使其能够在不同情况下表现良好。
满足应用需求:通过根据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来确定发送时间间隔,该方法有助于确保传输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如低延时或稳定性。
最大化带宽利用:根据可用带宽参数,该方法可以调整发送时间间隔,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带宽,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总之,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旨在更好地满足RTP单播传输的需求,通过动态调整发送时间间隔来适应不同的条件,确保数据传输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S201、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S202、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1=0.5,或者,通过第一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
S203、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T1,其中,T1=S1×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1=[1+(V01-V1)/V01-(V02-V2)/V02]×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提取基准发送时间间隔(步骤S201):首先,从先前的设置或测量中提取基准发送时间间隔(T0)。
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步骤S202):这一步骤确定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S1可以采用固定值(如S1=0.5)或者通过模型计算获得。模型计算S1的方式是根据上传速度(V1)和下载速度(V2)以及它们与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V01)和下载速度阈值(V02)之间的关系。
计算第一发送时间间隔(步骤S203):使用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T0)来计算第一发送时间间隔(T1)。T1的计算方式为T1=S1×T0。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动态调整发送时间间隔:通过根据网络条件的变化和数据传输需求,动态调整发送时间间隔,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带宽适应性:通过考虑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与其对应的阈值,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可以更好地适应可用带宽。如果带宽变化,S1将调整以反映这些变化,从而保持传输的效率。
最大化传输性能:通过动态调整发送时间间隔,该方法旨在最大化数据传输的性能,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和网络条件。
总之,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效果旨在提高RTP单播传输的可靠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条件和数据需求。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S301、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S302、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2=0.25,或者,通过第二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
S303、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T2,其中,T2=S2×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2=[1+[(V01-V1)/V01-(V02-V2)/V02]×e(V03-V3/V03)-1]×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V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V0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阈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提取基准发送时间间隔(步骤S301):首先,从先前的设置或测量中提取基准发送时间间隔(T0)。
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步骤S302):这一步骤确定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S2可以采用固定值(如S2=0.25)或者通过模型计算获得。模型计算S2的方式是根据上传速度(V1)和下载速度(V2)与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V01)和下载速度阈值(V02)之间的关系,以及数据传输速率(V3)与其对应的阈值(V03)之间的关系。
计算第二发送时间间隔(步骤S303):使用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T0)来计算第二发送时间间隔(T2)。T2的计算方式为T2=S2×T0。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动态调整发送时间间隔:通过根据网络条件和数据传输需求,动态调整第二发送时间间隔,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带宽适应性: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可以更好地适应可用带宽的变化。如果带宽发生变化,S2将根据上传速度、下载速度以及数据传输速率的变化进行调整,以保持数据传输的效率。
最大化传输性能:通过动态调整第二发送时间间隔,该方法旨在最大化数据传输的性能,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和网络条件。
总之,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效果旨在提高RTP单播传输的可靠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条件和数据需求。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将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包括:
S401、提取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
S402、提取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
S403、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执行早期反馈包的发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提取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步骤S401):首先,从组播模式的设置或测量中提取抖动时间。抖动时间是指在组播传输中,不同数据包之间的时间变化或延迟的范围。
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步骤S401):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相对于基准发送时间的延迟,将这个时间点标记为第一时间点。
提取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步骤S402):同样地,从单播模式的设置或测量中提取抖动时间,单播模式下的抖动时间可能不同于组播模式。
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步骤S402):根据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相对于基准发送时间的延迟,将这个时间点标记为第二时间点。
执行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步骤S403):根据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安排早期反馈包的发送。这可以确保在不同模式下发送的反馈包在适当的时间点到达,以满足网络要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网络适应性:通过在不同模式下调整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该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组播模式和单播模式下的不同网络条件和要求。
实时性:确保早期反馈包在组播和单播模式下都按时到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
传输可靠性:通过调整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减少了因网络不稳定性引起的数据包丢失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总之,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效果旨在在不同传输模式下提供更可靠和适应性更强的RTP单播传输,以满足不同网络和应用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系统包括:
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作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第一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用于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第二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用于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时间点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将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首先,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这是指数据包发送之间的时间间隔。
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适应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这个系数可能会基于网络条件和传输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将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应用于基准发送时间间隔,以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
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适应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与步骤2类似,这个系数也可以根据网络条件和传输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将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应用于基准发送时间间隔,以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
延迟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基于组播模式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需要,延迟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以确保它们到达时包含了关于抖动的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增强可靠性:通过根据不同的传输模式(组播和单播)和抖动时间来调整发送时间间隔,该方法可以增强RTP单播传输的可靠性。这有助于确保数据包按时到达接收方,减少丢包的可能性。
适应性:该方法的动态调整系数允许根据网络条件和传输需求进行实时适应,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要求。
减少抖动影响:通过延迟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可以更好地处理抖动,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和一致性。
总之,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旨在提供更加可靠的RTP单播传输,适应不同的传输条件和模式,以提高音频和视频数据的传输质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提取当前RTP单播的数据类型,作为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
第二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可用带宽参数,作为第二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可用带宽参数包括上传速度、下载速度和数据传输速率;
第三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提取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通过所述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获取最大允许延时,作为第三数据信息;
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第二数据信息和第三数据信息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提取数据类型:首先,确定当前RTP单播传输的数据类型。这可以是音频数据或视频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可能对延时要求不同。
确定可用带宽参数:测量和确定当前RTP单播传输的可用带宽参数,包括上传速度、下载速度和数据传输速率。这些参数将用于评估可用的网络资源,以便为传输做出决策。
提取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根据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获取最大允许的延时。应用需求可能会要求低延时,而性能目标可能会设置延时的上限。
确定发送时间间隔:结合数据类型、可用带宽参数和应用需求,以及性能目标,确定当前RTP单播传输的发送时间间隔。这个发送时间间隔决定了数据包发送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满足应用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带宽。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更好的适应性:该方法允许动态地确定发送时间间隔,以适应不同数据类型和网络条件。这提高了传输的适应性,使其能够在不同情况下表现良好。
满足应用需求:通过根据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来确定发送时间间隔,该方法有助于确保传输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如低延时或稳定性。
最大化带宽利用:根据可用带宽参数,该方法可以调整发送时间间隔,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带宽,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总之,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旨在更好地满足RTP单播传输的需求,通过动态调整发送时间间隔来适应不同的条件,确保数据传输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基准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1=0.5,或者,通过第一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
第一发送时间间隔设置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T1,其中,T1=S1×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1=[1+(V01-V1)/V01-(V02-V2)/V02]×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提取基准发送时间间隔:首先,从先前的设置或测量中提取基准发送时间间隔(T0)。
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这一步骤确定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S1可以采用固定值(如S1=0.5)或者通过模型计算获得。模型计算S1的方式是根据上传速度(V1)和下载速度(V2)以及它们与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V01)和下载速度阈值(V02)之间的关系。
计算第一发送时间间隔:使用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T0)来计算第一发送时间间隔(T1)。T1的计算方式为T1=S1×T0。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动态调整发送时间间隔:通过根据网络条件的变化和数据传输需求,动态调整发送时间间隔,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带宽适应性:通过考虑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与其对应的阈值,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可以更好地适应可用带宽。如果带宽变化,S1将调整以反映这些变化,从而保持传输的效率。
最大化传输性能:通过动态调整发送时间间隔,该方法旨在最大化数据传输的性能,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和网络条件。
总之,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效果旨在提高RTP单播传输的可靠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条件和数据需求。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包括:
第二基准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2=0.25,或者,通过第二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
第二发送时间间隔设置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T2,其中,T2=S2×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2=[1+[(V01-V1)/V01-(V02-V2)/V02]×e(V03-V3/V03)-1]×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V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V0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阈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提取基准发送时间间隔:首先,从先前的设置或测量中提取基准发送时间间隔(T0)。
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这一步骤确定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S2可以采用固定值(如S2=0.25)或者通过模型计算获得。模型计算S2的方式是根据上传速度(V1)和下载速度(V2)与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V01)和下载速度阈值(V02)之间的关系,以及数据传输速率(V3)与其对应的阈值(V03)之间的关系。
计算第二发送时间间隔(步骤S303):使用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T0)来计算第二发送时间间隔(T2)。T2的计算方式为T2=S2×T0。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动态调整发送时间间隔:通过根据网络条件和数据传输需求,动态调整第二发送时间间隔,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带宽适应性: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可以更好地适应可用带宽的变化。如果带宽发生变化,S2将根据上传速度、下载速度以及数据传输速率的变化进行调整,以保持数据传输的效率。
最大化传输性能:通过动态调整第二发送时间间隔,该方法旨在最大化数据传输的性能,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和网络条件。
总之,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效果旨在提高RTP单播传输的可靠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条件和数据需求。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时间点配置模块包括:
第一抖动时间提取模块,用于提取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
第二抖动时间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
时间点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执行早期反馈包的发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提取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首先,从组播模式的设置或测量中提取抖动时间。抖动时间是指在组播传输中,不同数据包之间的时间变化或延迟的范围。
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相对于基准发送时间的延迟,将这个时间点标记为第一时间点。
提取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同样地,从单播模式的设置或测量中提取抖动时间,单播模式下的抖动时间可能不同于组播模式。
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根据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相对于基准发送时间的延迟,将这个时间点标记为第二时间点。
执行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根据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安排早期反馈包的发送。这可以确保在不同模式下发送的反馈包在适当的时间点到达,以满足网络要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网络适应性:通过在不同模式下调整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该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组播模式和单播模式下的不同网络条件和要求。
实时性:确保早期反馈包在组播和单播模式下都按时到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
传输可靠性:通过调整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减少了因网络不稳定性引起的数据包丢失的可能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总之,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效果旨在在不同传输模式下提供更可靠和适应性更强的RTP单播传输,以满足不同网络和应用需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包括:
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作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用于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用于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将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提取当前RTP单播的数据类型,作为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
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可用带宽参数,作为第二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可用带宽参数包括上传速度、下载速度和数据传输速率;
提取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通过所述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获取最大允许延时,作为第三数据信息;
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第二数据信息和第三数据信息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1=0.5,或者,通过第一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
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T1,其中,T1=S1×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1=[1+(V01-V1)/V01-(V02-V2)/V02]×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包括:
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2=0.25,或者,通过第二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
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T2,其中,T2=S2×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2=[1+[(V01-V1)/V01-(V02-V2)/V02]×e(V03-V3/V03)-1]×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V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V0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将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包括:
提取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
提取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执行早期反馈包的发送。
6.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系统包括:
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作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第一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时间间隔用于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第二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并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时间间隔用于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对应的数据发送时间间隔;
时间点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和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将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包括:
第一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提取当前RTP单播的数据类型,作为第一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
第二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可用带宽参数,作为第二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可用带宽参数包括上传速度、下载速度和数据传输速率;
第三数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提取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通过所述应用需求和性能目标获取最大允许延时,作为第三数据信息;
发送时间间隔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第二数据信息和第三数据信息确定当前RTP单播的发送时间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基准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1=0.5,或者,通过第一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
第一发送时间间隔设置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一发送时间间隔T1,其中,T1=S1×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1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1=[1+(V01-V1)/V01-(V02-V2)/V02]×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参数设置模块包括:
第二基准发送时间间隔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为S2=0.25,或者,通过第二系数确定模型获取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
第二发送时间间隔设置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结合基准发送时间间隔设置第二发送时间间隔T2,其中,T2=S2×T0,且,T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2通过如下公式获取:
S2=[1+[(V01-V1)/V01-(V02-V2)/V02]×e(V03-V3/V03)-1]×S0
其中,S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系数;S0表示基准发送时间间隔对应系数,S0=1;V1和V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V01和V02分别表示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对应的上传速度阈值和下载速度阈值;V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V03表示数据传输速率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添加RTCP抖动时间来增强RTP单播可靠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点配置模块包括:
第一抖动时间提取模块,用于提取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组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一时间点;
第二抖动时间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根据所述单播模式的抖动时间确定早期反馈包的发送时间延迟到相应的时间点,作为第二时间点;
时间点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执行早期反馈包的发送。
CN202311426622.6A 2023-10-31 2023-10-31 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7544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6622.6A CN117544827A (zh) 2023-10-31 2023-10-31 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6622.6A CN117544827A (zh) 2023-10-31 2023-10-31 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4827A true CN117544827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7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26622.6A Pending CN117544827A (zh) 2023-10-31 2023-10-31 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482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993A (zh) * 2011-11-02 2012-03-28 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VoIP网络中基于语音编码自动调整提高RTP流质量的方法
CN202841192U (zh) * 2012-09-01 2013-03-27 林宏刚 一种支持广域网的高速、可靠的单向传输系统
CN103875225A (zh) * 2011-10-14 2014-06-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显示设备的反馈信道
US20160056927A1 (en) * 2013-03-29 2016-02-25 Vid Scale, Inc. Early packet loss detection and feedback
CN114125508A (zh) * 2021-10-22 2022-03-01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域内视频组播的可靠性保障方法
CN115189813A (zh) * 2021-03-22 2022-10-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Ott组播方法、系统、装置、组播代理和组播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5225A (zh) * 2011-10-14 2014-06-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显示设备的反馈信道
CN102394993A (zh) * 2011-11-02 2012-03-28 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VoIP网络中基于语音编码自动调整提高RTP流质量的方法
CN202841192U (zh) * 2012-09-01 2013-03-27 林宏刚 一种支持广域网的高速、可靠的单向传输系统
US20160056927A1 (en) * 2013-03-29 2016-02-25 Vid Scale, Inc. Early packet loss detection and feedback
CN115189813A (zh) * 2021-03-22 2022-10-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Ott组播方法、系统、装置、组播代理和组播服务器
CN114125508A (zh) * 2021-10-22 2022-03-01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域内视频组播的可靠性保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5326A (zh) 一种基于拥塞程度因子的速率下降参数优化方法
US9143418B2 (en) Network transmission capacity measurement
US20150236966A1 (en) Control of congestion window size of a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CN106330757B (zh) 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039832B1 (en) Http streaming client adap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proportional-integral control
EP1667351A1 (en) Transmission parameter control device
US20030037158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14345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with the transmission of TCP packets
CN101938414B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269260A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06658223B (zh) 一种长期演进lte网络下的视频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599965B (zh) 基于测量的自适应高速信息传输方法
RU2005123415A (ru) Адаптивный способ оценивания скорости передачи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ых данных
US20120317300A1 (en) Multipath rate adaptation
JPWO2006054442A1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2790913B (zh) 一种基于3g网络音视频传输方法
CN106385374A (zh) 一种局域网发送端的缓解网络拥塞的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17516336A (ja) 拡張された伝送制御機能性を実施するトランスポートアクセラレータ
CN102281283B (zh) 通信处理设备、通信处理系统、通信处理方法及程序
US6563822B1 (en) Data Transferring method
US20160088038A1 (en) Adaptive pacing of media content delivery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CN110072254B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3891172B (zh) 一种适于无线Mesh网络的基于RTT的自适应码率控制方法
CN117544827A (zh) 基于添加抖动时间来增强单播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10620939B (zh) 一种网络状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