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3627B - 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43627B CN117543627B CN202410020451.5A CN202410020451A CN117543627B CN 117543627 B CN117543627 B CN 117543627B CN 202410020451 A CN202410020451 A CN 202410020451A CN 117543627 B CN117543627 B CN 1175436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ubly
- energy
- voltage
- port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02J3/241—The oscillation concerning frequenc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2/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 G01R22/06—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3/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frequencies; Arrangements for analysing frequency spectra
- G01R23/16—Spectrum analysis; Fourier analysi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3/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frequencies; Arrangements for analysing frequency spectra
- G01R23/16—Spectrum analysis; Fourier analysis
- G01R23/165—Spectrum analysis; Fourier analysis using fil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6—Matrix or vector computation, e.g. matrix-matrix or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 matrix factoriz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9/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02P9/007—Control circuits for doubly fed gene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1/00—Special adaptation of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ors
- H02P2101/15—Special adaptation of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ors for wind-driven turbin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振荡过程中的暂态能量(即能量流分量)的计算,分析元件暂态能量的变化以及消耗的能量,从而得到元件的阻尼特性,揭示次/超同步振荡机理。此外,当双馈风电并网系统含有多种振荡模式时,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和滤波提取不同频率下的分量,利用Teager能量算子对信号变换高度敏感的特点,有效筛选出主导振荡频率,及时反映宽频振荡信息,有助于挖掘次/超同步振荡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高比例的新能源接入导致电力系统格局发生变化,系统电力电子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的过程中,新型振荡问题引发了广泛学者的关注。对于受变流器控制的风电并网系统而言,风机受扰后易与同步发电机、弱电网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产生多形态的交互,具有多时间尺度的特征,易激发从机电暂态到电磁暂态的宽频振荡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风电并网系统发生振荡时,如何有效地对扰动源进行精准定位,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典型的风电并网系统宽频振荡分析方法包括频域下的特征值分析法、阻抗分析法,以及时域下的仿真分析法、能量函数分析法等。对于较复杂的高阶控制系统,特征值分析法可能导致维数灾的问题;阻抗分析法通过对比风机端口和网侧阻抗的特性来判断中高频段系统的稳定性,无法解释振荡发生过程中各控制环节之间的作用机理;时域仿真法侧重于信号的分析,难以揭示振荡发展的物理本质;传统的能量函数分析法通过构造具有能量属性的表达式,能够反应振荡发生过程中各控制环节的交互作用,对探究振荡源的定位问题具有深刻的物理优势,但在振荡频率的分析方面还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包括:围绕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构造动态能量函数。
在风电并网系统运行时,采集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包括:各元件端口的电压和电流以及相角量。
对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波形分析,提取得到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与所述电压分量对应的频率以及与所述电流分量对应的频率。
将同一频率下的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带入所述动态能量函数,得到同一频率下的能量流分量。
确定不同频率下能量流分量的Teager能量算子,并将最大Teager能量算子所对应的能量流分量的频率作为主导频率。
确定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是否为正;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正时,判定元件具有正阻尼特性;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负时,判定元件具有负阻尼特性。
将具有负阻尼特性的元件确定为风电并网系统的振荡扰动源。
可选地,所述动态能量函数为:。
式中,为总动态能量,/>为发电机动态能量,/>为输电线路动态能量,/>为负荷侧动态能量。
可选地,发电机动态能量为:/>。
输电线路动态能量为:/>。
负荷侧动态能量为:/>。
式中,表示取复数的虚部,/>表示节点/>注入电流行向量,/>表示共轭,/>为节点/>注入电流列向量,/>为节点/>的电压幅值,/>为节点/>的电压幅值,/>为节点个数,为母线电压列向量,/>为系统导纳矩阵,/>为导纳矩阵中的元素,/>,/>为电导矩阵/>中第/>行、第/>列的元素,/>为电纳矩阵/>中第/>行、第/>列的元素,/>为复数中的虚部单位。
可选地,在围绕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构造动态能量函数的过程中,将发电机动态能量中的状态变量在时域中进行拓展,得到xy坐标系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为:。
式中,为xy坐标系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表示取复数的虚部,Re表示取复数的实部,/>为x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y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x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为y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
将xy坐标系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进行坐标转换,得到dq轴坐标系下的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为:
。
式中,为dq轴坐标系下的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为xy轴坐标系和dq轴坐标系之间的夹角,/>为双馈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
确定振荡过程中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的变化量为:。
式中,为振荡过程中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的变化量,/>为双馈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量,/>为锁相角误差代替,/>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变化量,/>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变化量,/>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变换量,/>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变换量。
可选地,对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波形分析,提取得到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与所述电压分量对应的频率以及与所述电流分量对应的频率,具体包括:对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坐标变化,在dq轴下进行波形分析,并利用傅里叶变换提取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与所述电压分量对应的频率以及与所述电流分量对应的频率。
可选地,在确定不同频率下能量流分量的Teager能量算子的过程中,连续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为:。
离散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为:。
式中,为连续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为连续时间信号,/>为的一阶导数,/>为/>的二阶导数,/>为时间,/>为离散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为离散信号,/>为离散信号/>的前一个样本点,/>为离散信号/>的后一个样本点,/>为任意时刻中的第k个采样点。
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系统,用于实施上述提供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动态能量函数构建模块、电气量信息采集模块、分量和频率提取模块、能量流分量确定模块、主导频率确定模块、阻尼特性确定模块和振荡扰动源确定模块。
动态能量函数构建模块,用于围绕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构造动态能量函数。
电气量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在风电并网系统运行时,采集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包括:各元件端口的电压和电流以及相角量。
分量和频率提取模块,用于对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波形分析,提取得到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与所述电压分量对应的频率以及与所述电流分量对应的频率。
能量流分量确定模块,用于将同一频率下的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带入所述动态能量函数,得到同一频率下的能量流分量。
主导频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不同频率下能量流分量的Teager能量算子,并将最大Teager能量算子所对应的能量流分量的频率作为主导频率。
阻尼特性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是否为正;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正时,判定元件具有正阻尼特性;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负时,判定元件具有负阻尼特性。
振荡扰动源确定模块,用于将具有负阻尼特性的元件确定为风电并网系统的振荡扰动源。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调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施上述提供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振荡过程中的暂态能量(即能量流分量)的计算,分析元件暂态能量的变化以及消耗的能量,从而得到元件的阻尼特性,揭示次/超同步振荡机理。此外,当双馈风电并网系统含有多种振荡模式时,可以通过坐标变换和滤波提取不同频率下的分量,利用Teager能量算子对信号变换高度敏感的特点,有效筛选出主导振荡频率,及时反映宽频振荡信息,有助于挖掘次/超同步振荡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双馈风电并网机组的结构及能量支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利用Teager能量算子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在时域仿真法和能量函数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Teager能量算子,能够高效地识别主导振荡频率和振荡元件,从而实现振荡源的快速定位,并且,能够得到元件的阻尼特性,揭示次/超同步振荡机理,且能够有效筛选出主导振荡频率,及时反映宽频振荡信息。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围绕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构造动态能量函数。基于这一动态能量函数可以计算并验证振荡过程中系统各部分端口动态能量的守恒性。
具体的,基于节点电流方程,对任意系统的节点电流方程取虚部并积分,可构造一种能量保守系统。
如图2所示,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系统中,共包含三部分能量:发电机动态能量、输电线路动态能量/>以及负荷侧动态能量/>。基于此,构造的动态能量函数为:。发电机动态能量既可以用于传统同步机,也可以用于双馈风电机组。
其中,。
式中,为总动态能量,/>表示取复数的虚部,/>表示节点/>注入电流行向量,/>表示共轭,/>为节点/>注入电流列向量,/>为节点/>的电压幅值,/>为节点/>的电压幅值,/>为节点个数,/>为母线电压列向量,/>为系统导纳矩阵,/>为导纳矩阵中的元素,,/>为电导矩阵/>中第/>行、第/>列的元素,/>为电纳矩阵/>中第/>行、第/>列的元素,/>为复数中的虚部单位。
进一步,考虑到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中,线路电阻远小于线路电抗,因此,忽略线路电阻影响,构造输电线路的能量表达式为:。
式中,分别为节点1和节点2的电压时域量,/>为节点1和节点2的电压相角差。
进一步,由于宽频振荡的频率范围较宽,采用工频量难以适用于次/超同步振荡等场景,因此,将发电机动态能量中的状态变量在时域中进行拓展,得到xy坐标系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为:/>。
式中,为xy坐标系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表示取复数的虚部,Re表示取复数的实部,/>为x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y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x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为y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
由于双馈风机控制环节均建立在dq坐标系下,为了便于后续分析,将xy坐标系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进行坐标转换,得到dq轴坐标系下的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为:。
式中,为dq轴坐标系下的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为xy轴坐标系和dq轴坐标系之间的夹角,/>为双馈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
进一步,为降低稳态分量的影响,将式各变量用相对于稳态值的变化量表示,计算振荡过程中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的变化量为:。
式中,为振荡过程中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的变化量,/>为双馈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量,/>为锁相角误差代替,/>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变化量,/>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变化量,/>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变换量,/>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变换量。
S2:在风电并网系统运行(此处是指稳定运行)时,采集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包括:各元件端口的(三相)电压和电流以及相角量。
进一步,为了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在电气量信息信息的采集过程中,预设时间不宜过短。当采用离散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设置合理的采样窗口长度和采样频率。
S3:对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波形分析,提取得到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与电压分量对应的频率以及与电流分量对应的频率。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采集到的电气量信息应先进行坐标变化,然后在dq轴下进行波形分析。利用傅里叶变换(FFT)提取出基频分量、次同步分量、超同步分量以及相应的频率值、/>、/>。此后,为消除稳态分量的影响,计算风电机组端口电气量的各频率分量相对于基频的变化量。
具体的,将不同频率下的电压分量值和电流分量值带入所构造动态能量函数,获得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同频率下的能量流分量。
S4:将同一频率下的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带入动态能量函数,得到同一频率下的能量流分量。该步骤实质是根据所采集的电气量以及所构造的动态能量函数,获得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流。
S5:确定不同频率下能量流分量的Teager能量算子,并将最大Teager能量算子所对应的能量流分量的频率作为主导频率。进行这一步骤的处理,是因为由于Teager能量算子具有提取信号瞬时能量简单、跟踪信号变换迅速、时间分辨率高的优点,故将其应用于动态能量函数的分析。其中,经Teager能量算子处理后得到瞬时能量,该值与能量流的幅值和频率均有关,局部特性明显,可快速进行主导频率的筛选。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非线性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定义为:。
当信号为连续信号时,Teager能量算子定义为:。
非线性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与离散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之间的映射为:/>。
式中,为连续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为连续时间信号,/>为的一阶导数,/>为/>的二阶导数,/>为时间,/>为离散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为离散信号,/>为离散信号/>的前一个样本点,/>为离散信号/>的后一个样本点,/>为任意时刻中的第k个采样点,/>为两采样点时间间隔。
若所提取的电压故障分量为离散信号,可用离散后向差分方程代替时间变量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即有:。
式中,为在第k个采样点处所提取的电压分量,/>为在第k-1个采样点所提取的电压分量,/>为在第k-2个采样点所提取的电压分量。
如图3所示,经采样电气量后,利用Teager能量算子,获得主导振荡频率后进行各元件的动态能量分析,实现系统振荡源辨识。
S6:确定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是否为正。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正时,判定元件具有正阻尼特性。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负时,判定元件具有负阻尼特性。
该步骤中,分析主导频率下元件的能量流时,若注入能量流为正,则代表元件吸收能量,具有正阻尼特性。反之代表元件发出能量,具有负阻尼特性。
S7:将具有负阻尼特性的元件确定为风电并网系统的振荡扰动源。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建立了双馈风电并网系统动态能量模型,构造了输送线路端口动态能量函数和双馈风电机组端口动态能量函数。将动态能量分析法应用于双馈风电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分析,有助于挖掘次/超同步振荡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揭示次/超同步振荡机理。
本发明考虑到Teager能量算子对信号变换高度敏感的特点,利用该算子迅速提取各振荡频率分量下的瞬时能量。当系统发生振荡时,通过比较Teager能量算子所提取的瞬时能量可有效筛选出主导振荡频率,及时反映宽频振荡信息。
本发明所提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不需加入任何硬件设备投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针对不同实际工程需要,结合实际数据,可进一步探究振荡关联信息,提高对负阻尼设备检查的关注。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系统,用于实施上述提供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包括:动态能量函数构建模块、电气量信息采集模块、分量和频率提取模块、能量流分量确定模块、主导频率确定模块、阻尼特性确定模块和振荡扰动源确定模块。
动态能量函数构建模块,用于围绕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构造动态能量函数。
电气量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在风电并网系统运行时,采集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包括:各元件端口的电压和电流以及相角量。
分量和频率提取模块,用于对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波形分析,提取得到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与电压分量对应的频率以及与电流分量对应的频率。
能量流分量确定模块,用于将不同频率下的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带入动态能量函数,得到不同频率下的能量流分量。
主导频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不同频率下能量流分量的Teager能量算子,并将最大Teager能量算子所对应的能量流分量的频率作为主导频率。
阻尼特性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是否为正。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正时,判定元件具有正阻尼特性。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负时,判定元件具有负阻尼特性。
振荡扰动源确定模块,用于将具有负阻尼特性的元件确定为风电并网系统的振荡扰动源。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调取并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施上述提供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围绕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构造动态能量函数;
在风电并网系统运行时,采集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包括:各元件端口的电压和电流以及相角量;
对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波形分析,提取得到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与所述电压分量对应的频率以及与所述电流分量对应的频率;
将同一频率下的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带入所述动态能量函数,得到同一频率下的能量流分量;
确定不同频率下能量流分量的Teager能量算子,并将最大Teager能量算子所对应的能量流分量的频率作为主导频率;
确定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是否为正;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正时,判定元件具有正阻尼特性;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负时,判定元件具有负阻尼特性;
将具有负阻尼特性的元件确定为风电并网系统的振荡扰动源;
在围绕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构造动态能量函数的过程中,将发电机动态能量中的状态变量在时域中进行拓展,得到xy坐标系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为:
;
式中,为xy坐标系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表示取复数的虚部,Re表示取复数的实部,/>为x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y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x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为y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
将xy坐标系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进行坐标转换,得到dq轴坐标系下的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为:
;
式中,为dq轴坐标系下的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为xy轴坐标系和dq轴坐标系之间的夹角,/>为双馈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
确定振荡过程中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的变化量为:
;
式中,为振荡过程中双馈风电机组的端口动态能量的变化量,/>为双馈风电机组输出有功功率的变化量,/>为锁相角误差代替,/>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变化量,/>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流变化量,/>为q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变换量,/>为d轴双馈风机中元件端口的电压变换量;
在确定不同频率下能量流分量的Teager能量算子的过程中,连续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为:
;
离散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为:
;
式中,为连续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为连续时间信号,/>为/>的一阶导数,/>为/>的二阶导数,/>为时间,/>为离散信号的Teager能量算子,为离散信号,/>为离散信号/>的前一个样本点,/>为离散信号/>的后一个样本点,/>为任意时刻中的第k个采样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能量函数为:
;
式中,为总动态能量,/>为发电机动态能量,/>为输电线路动态能量,/>为负荷侧动态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电机动态能量为:
;
输电线路动态能量为:
;
负荷侧动态能量为:
;
式中,表示取复数的虚部,/>表示节点/>注入电流行向量,/>表示共轭,/>为节点/>注入电流列向量,/>为节点/>的电压幅值,/>为节点/>的电压幅值,/>为节点个数,/>为母线电压列向量,/>为系统导纳矩阵,/>为导纳矩阵中的元素,/>,/>为电导矩阵/>中第/>行、第/>列的元素,/>为电纳矩阵/>中第/>行、第/>列的元素,/>为复数中的虚部单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波形分析,提取得到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与所述电压分量对应的频率以及与所述电流分量对应的频率,具体包括:
对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坐标变化,在dq轴下进行波形分析,并利用傅里叶变换提取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与所述电压分量对应的频率以及与所述电流分量对应的频率。
5.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动态能量函数构建模块,用于围绕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构造动态能量函数;
电气量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在风电并网系统运行时,采集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各元件端口的电气量信息包括:各元件端口的电压和电流以及相角量;
分量和频率提取模块,用于对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波形分析,提取得到电压分量、电流分量、与所述电压分量对应的频率以及与所述电流分量对应的频率;
能量流分量确定模块,用于将同一频率下的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带入所述动态能量函数,得到同一频率下的能量流分量;
主导频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不同频率下能量流分量的Teager能量算子,并将最大Teager能量算子所对应的能量流分量的频率作为主导频率;
阻尼特性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是否为正;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正时,判定元件具有正阻尼特性;当主导频率对应的能量流分量为负时,判定元件具有负阻尼特性;
振荡扰动源确定模块,用于将具有负阻尼特性的元件确定为风电并网系统的振荡扰动源。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调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施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20451.5A CN117543627B (zh) | 2024-01-08 | 2024-01-08 | 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20451.5A CN117543627B (zh) | 2024-01-08 | 2024-01-08 | 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43627A CN117543627A (zh) | 2024-02-09 |
CN117543627B true CN117543627B (zh) | 2024-04-02 |
Family
ID=8979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20451.5A Active CN117543627B (zh) | 2024-01-08 | 2024-01-08 | 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43627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2823A (zh) * | 2011-02-23 | 2011-07-13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电力系统振荡扰动源定位的方法 |
CN102170126A (zh) * | 2011-04-06 | 2011-08-31 |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及预警方法 |
CN102650666A (zh) * | 2012-04-10 | 2012-08-29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二次差分法判别负阻尼振荡与强迫振荡的方法 |
CN104977505A (zh) * | 2015-06-25 | 2015-10-14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基于综合振荡指标的电网扰动源定位方法 |
CN105891625A (zh) * | 2016-01-26 | 2016-08-24 | 清华大学 | 基于能量流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扰动源辨别方法 |
CN108303609A (zh) * | 2018-01-19 | 2018-07-2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次同步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
CN109217362A (zh) * | 2018-08-22 | 2019-01-15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双馈风机并网系统低频振荡扰动源定位系统及方法 |
CN110350588A (zh) * | 2019-07-30 | 2019-10-18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双馈风机并网系统动态能量稳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
US11176442B1 (en) * | 2021-02-11 | 2021-11-16 |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 Fast power system disturbance identification using enhanced LSTM network with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
CN114050568A (zh) * | 2021-11-09 | 2022-02-15 | 东北电力大学 | 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15622086A (zh) * | 2022-11-29 | 2023-01-17 |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 考虑暂态能量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自适应阻尼抑制方法 |
CN116384067A (zh) * | 2023-03-03 | 2023-07-04 | 河海大学 | 基于能量函数分析的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扰动源判定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59574B (zh) * | 2021-06-02 | 2024-08-06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并网直驱风电机组振荡主动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 |
-
2024
- 2024-01-08 CN CN202410020451.5A patent/CN1175436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2823A (zh) * | 2011-02-23 | 2011-07-13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电力系统振荡扰动源定位的方法 |
CN102170126A (zh) * | 2011-04-06 | 2011-08-31 |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及预警方法 |
CN102650666A (zh) * | 2012-04-10 | 2012-08-29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二次差分法判别负阻尼振荡与强迫振荡的方法 |
CN104977505A (zh) * | 2015-06-25 | 2015-10-14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基于综合振荡指标的电网扰动源定位方法 |
CN105891625A (zh) * | 2016-01-26 | 2016-08-24 | 清华大学 | 基于能量流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扰动源辨别方法 |
CN108303609A (zh) * | 2018-01-19 | 2018-07-2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次同步振荡在线监测及扰动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
CN109217362A (zh) * | 2018-08-22 | 2019-01-15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双馈风机并网系统低频振荡扰动源定位系统及方法 |
CN110350588A (zh) * | 2019-07-30 | 2019-10-18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种双馈风机并网系统动态能量稳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
US11176442B1 (en) * | 2021-02-11 | 2021-11-16 |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 Fast power system disturbance identification using enhanced LSTM network with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
CN114050568A (zh) * | 2021-11-09 | 2022-02-15 | 东北电力大学 | 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15622086A (zh) * | 2022-11-29 | 2023-01-17 |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 考虑暂态能量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自适应阻尼抑制方法 |
CN116384067A (zh) * | 2023-03-03 | 2023-07-04 | 河海大学 | 基于能量函数分析的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扰动源判定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7)
Title |
---|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 by Using Discrete Teager Energy Operator in the PV-Based DC Microgrid》;Kanche Anjaiah等;《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Advances in Power, Sign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SIT)》;20211221;1-6 * |
《Noise and disturbance caused by vehicles crossing cattle grids: Comparison of installations》;Greg Watts等;《Applied Acoustics》;20170115;第116卷;87-93 * |
《Novel method based on Teager Energy Operator for online tracking of 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Ali Karimian等;《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20220911;第213卷;1-15 * |
《利用暂态能量流的次同步强迫振荡扰动源定位及阻尼评估》;陈磊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1010;40(19);第1-8页 * |
《基于WAMS 量测数据的低频振荡机理分析》;杨东俊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210;第33卷(第23期);24-28 * |
《振荡能量分析和特征值分析的联系及发电机阻尼评估》;陈磊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1010;第37卷(第19期);31-45 * |
次同步振荡中暂态能量流与电功率和阻尼转矩的关系;任怡娜;陈磊;闵勇;李莹;李文锋;;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0510(第22期);74-86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43627A (zh) | 2024-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hair et al. | Modeling and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s for investigating sub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 in large-scale wind power systems | |
CN112636341B (zh) | 基于多新息辨识的电力系统惯量空间分布估计方法及装置 | |
Wang et al. | Identifying sources of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using wide-area phasor measurements | |
Mai et al. | A dynamic synchrophasor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online application | |
Abasi et al. | Fault location determination in three-terminal transmission lines connected to industrial microgrids without requiring fault classification data and independent of line parameters | |
CN107069800A (zh) | 一种双馈风电场短路电流模型的建立方法 | |
Shair et al. | Monitoring of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in a series‐compensated wind power system using an adaptiv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 |
Yang et al. | Automation of impedance measurement for harmonic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MMC-HVDC systems | |
CN106897514B (zh) | 一种全功率变换型新能源场站的短路电流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 | |
CN114301055B (zh) | 基于宽频量测的电力系统间谐波潮流获取方法与系统 | |
Wang et al. | From event data to wind power plant DQ admittance and stability risk assessment | |
Zhang et al. | Dynamic state estimation of a grid-connected converter of a renewable generation system using adaptive cubature Kalman filtering | |
Karrari et al. | Identification of Heffron-Phillips model parameters for synchronous generators using online measurements | |
Yang et al. | A novel detection method for supersynchronous resonance from synchrophasor data | |
Abdelkader | Online Thevenin’s equivalent using local PMU measurements | |
CN117543627B (zh) | 一种双馈风机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
Yin | Research on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method of doubly-fed wind turbines considering rotor dynamic process | |
Huang et al. | Investigation on SSCI between PMSGs‐based wind farm and AC network | |
CN114792984B (zh) | 一种次/超同步振荡源的快速定位方法 | |
Chen et al. | Online SSO stability analysis-based oscilla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in converter-tied grids | |
CN115792601A (zh) | 基于间谐波潮流计算的火电机组轴系扭振溯源定位方法与系统 | |
CN112688321B (zh) | 大电网次/超同步振荡路径获取方法及系统 | |
Angel et al. | Dynamic State Esti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Using Kalman Filtering Techniques | |
Gao et al. | Improved extended kalman filter based dynamic equivalent method of DFIG wind farm cluster | |
Seyedi et al. | Fast detection of SSR for wind parks connected to series-compensated transmission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