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0743A - 一种结扎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扎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0743A
CN117530743A CN202311783595.8A CN202311783595A CN117530743A CN 117530743 A CN117530743 A CN 117530743A CN 202311783595 A CN202311783595 A CN 202311783595A CN 117530743 A CN117530743 A CN 117530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lip
clamping
positioning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835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飞
王趁心
袁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rightness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rightness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rightness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rightness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835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07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0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07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831Material proper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25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for clipping and cutting in a single op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扎夹,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结扎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第一连接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夹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能与第一夹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夹臂沿Z方向的两侧或第二夹臂沿Z方向的两侧或第二夹臂上背离第一夹臂的一侧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能够限制第二夹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沿Z方向的移动。该结扎夹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二夹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沿Z方向的定位;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向的两侧面对夹持对象的顺利夹持,避免出现夹持对象影响定位件定位的情况,同时避免定位件对夹持对象的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结扎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扎夹。
背景技术
结扎夹主要用于手术中闭合血管、胆囊管等管道组织,结扎夹的作用机制与外科结扎或缝合血管类同,是一种物理机械方法,利用器械闭合力,将出血血管残端、或其他管状残端及其周围组织同时夹闭,以闭合残端、阻断血流;组织既不发生凝固,亦不会变性或坏死,出血病灶愈合也不受影响。血管和管状组织经夹闭后,待生理愈合后会自然闭合,结扎夹将不再发挥其机械闭合作用。相对于传统手工缝合,结扎夹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大大节省血管和管腔结扎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降低并发症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防脱结扎夹,防脱结扎夹包括V型夹体,V型夹体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相互连接,第一夹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向内侧弯折的锁钩,锁钩端部设置有切割部,第一夹臂上靠近自由端设置有凸出于臂体两侧的第一施夹柱,第二夹臂的远端设置有圆弧部,第二夹臂上靠近远端设置有凸出于臂体两侧的第二施夹柱,第二夹臂的内侧上表面设置有挡片,第一夹臂与挡片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与挡片相配合的挡槽。在上述防脱结扎夹的使用过程中,第一施夹柱和第二施夹柱与施夹钳配合进行施夹,切割部与圆弧部相配合以进行组织切割,挡片插设于挡槽内,以保证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不会发生左右滑动,避免出现脱夹的情况。
然而,在上述结构中,挡片和挡槽设置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的夹持面上,在实际手术操作过程中,夹持对象例如血管处于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的夹持面之间,可能会出现血管阻挡挡片插入挡槽内部的情况,难以保证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的夹持稳定性,出现脱夹的情况,即使挡片插入挡槽内部,也有可能出现损伤血管甚至夹断血管的风险。
因此,亟需研究一种结扎夹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扎夹,既能保证结扎夹对夹持对象的稳定夹持,又能避免结扎夹对夹持对象的损伤。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扎夹,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结扎夹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二夹臂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整体形成V字型结构;
所述第二夹臂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夹臂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夹臂或所述第二夹臂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能够限制所述第二夹臂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沿Z方向的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件设置为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夹臂的一侧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定位块,所述第一夹臂的另一侧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均凸出于所述第一夹臂朝向所述第二夹臂的侧面,所述定位块上相向的侧面和所述第一夹臂上朝向所述第二夹臂的侧面形成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夹臂能够嵌合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平面,所述第一定位平面用于提高所述定位块在施夹钳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定位平面平行于X方向和Y方向形成的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臂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于所述第一夹臂上朝向所述第二夹臂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设置有切割部,所述切割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部分所述第一夹臂形成C字型结构,所述C字型结构内部形成夹持凹槽,所述第二夹臂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能够处于所述夹持凹槽内部;
所述定位件设置为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背离所述第一夹臂的一侧,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具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沿Z方向相对设置,定义所述切割部上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为切割端,所述切割端能够夹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平面,所述第二定位平面用于提高所述定位座在施夹钳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定位平面平行于X方向和Y方向形成的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臂朝向所述第二夹臂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夹臂朝向所述第一夹臂的一侧设置有防滑棱。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呈圆弧结构设置,定义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夹角小于180°的一侧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定义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夹角大于180°的一侧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定义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的侧面圆弧为第一圆弧,定义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的侧面圆弧为第二圆弧,定义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为第一圆心,定义所述第二圆弧的圆心为第二圆心,所述第一圆心与所述第二圆心之间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臂处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的侧面为第一平面,定义经过所述第一平面的侧边的直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于Y方向,所述第一圆心与所述第二圆心所确定的直线为第二直线,定义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偏移角,所述偏移角的大小在40°-60°之间。
作为优选,定义所述第一圆心与所述第二圆心沿所述第二直线上的间距为偏移量,所述偏移量的大小在0.5mm-0.8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在0.2mm-0.3mm之间,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角在130°-150°之间;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在1.0mm-1.6mm之间,所述第二圆弧的圆心角在80°-100°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扎夹通过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向的两侧面进行夹持,当结扎夹处于夹持状态时,第二夹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夹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向的两侧面对夹持对象进行夹持。本发明通过设置定位件来限制第二夹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沿Z方向的移动,防止结扎夹出现脱夹情况,相较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中的结扎夹将定位件设置于第一夹臂沿Z方向的两侧或者第二夹臂沿Z方向的两侧或者第二夹臂上背离第一夹臂的一侧,定位件设置于上述位置,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二夹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沿Z方向的定位,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向的两侧面对夹持对象的顺利夹持,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夹持对象影响定位件定位的情况,同时避免定位件对夹持对象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扎夹的第一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扎夹的第二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扎夹的侧视图。
图中:
1、第一夹臂;11、第二连接部;12、切割部;13、夹持凹槽;
2、第二夹臂;
3、第一连接部;
4、定位件;41、定位块;411、第一定位平面;42、第一定位槽;43、定位座;431、第二定位槽;4311、第一限位面;4312、第二限位面;432、第二定位平面;44、防滑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扎夹,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二夹臂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在夹持凹槽内部的定位,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向的两侧面对夹持对象的顺利夹持,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夹持对象影响定位件定位的情况,同时避免定位件对夹持对象的损伤。
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扎夹包括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和第一连接部3,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通过第一连接部3连接,结扎夹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与第一连接部3整体形成V字型结构。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能够与第一夹臂1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夹臂1沿Z方向的两侧或第二夹臂2沿Z方向的两侧或第二夹臂2上背离第一夹臂1的一侧设有定位件4,定位件4能够限制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沿Z方向的移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扎夹通过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相向的两侧面进行夹持,当结扎夹处于夹持状态时,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与第一夹臂1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连接,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相向的两侧面对夹持对象进行夹持。本发明通过设置定位件4来限制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沿Z方向的移动,防止结扎夹出现脱夹情况,相较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中的结扎夹将定位件4设置于第一夹臂1沿Z方向的两侧或者第二夹臂2沿Z方向的两侧或者第二夹臂2上背离第一夹臂1的一侧,定位件4设置于上述位置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沿Z方向的定位,另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相向的两侧面对夹持对象的顺利夹持,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夹持对象影响定位件4定位的情况,同时避免定位件4对夹持对象的损伤。
在本发明中,与第一夹臂1上的切割部12相对应的,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于朝向第一夹臂1的一侧形成圆弧部,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于背离第一夹臂1的一侧形成平面部。通过上述圆弧部与切割部12的相对对应,能够完成对夹持对象的顺利夹持。
在一种实施例中,定位件4设置为定位块41,定位块41至少设置两个,第一夹臂1的一侧至少设置一个定位块41,第一夹臂1的另一侧也至少设置有一个定位块41,定位块41均凸出于第一夹臂1朝向第二夹臂2的侧面,定位块41上相向的侧面和第一夹臂1上朝向第二夹臂2的侧面形成第一定位槽42,第二夹臂2能够嵌合于第一定位槽42内部。当结扎夹处于夹持状态,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处于夹持凹槽13内部,同时由于第一夹臂1的两侧设置定位块41并形成第一定位槽42,第二夹臂2也处于第一定位槽42内部,第二夹臂2的两侧分别与定位块41的侧面相抵接,以此来限制第二夹臂2与第一夹臂1之间的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定位块41设置于第一夹臂1上靠近第二连接部11的位置,即在夹持凹槽13的两侧开口处设置定位块41以形成第一定位槽42。通过上述设置,相当于当结扎夹处于夹持状态时,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同时由夹持凹槽13和第一定位槽42定位,能够提高对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的定位稳定性。
对于定位块41的设置方式还有其余实施方式,一种实施方式为定位块41设置于第二夹臂2的两侧,在第二夹臂2的两侧形成第一定位槽42,第一夹臂1能够嵌合于第一定位槽42内部。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在第一夹臂1上的一侧设置定位块41,在第二夹臂2的另一侧也设置定位块41,当结扎夹处于夹持状态时,一个定位块41与第一夹臂1抵接,另一侧定位块41与第二夹臂2抵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对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之间相对位移的限定。
此外,为了便于结扎夹与施夹钳的配合使用,定位块4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平面411,第一定位平面411平行于X方向和Y方向形成的平面,施夹钳能够通过第一定位平面411对定位块41进行夹持,第一定位平面411用于提高定位块41在施夹钳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施夹钳与结扎夹配合使用时,第一定位平面411的设置,能够实现施夹钳与结扎夹之间的稳定接触,提高定位块41在施夹钳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1于第一夹臂1上朝向第二夹臂2的一侧弯折,第二连接部11远离第一夹臂1的一端设置有切割部12,切割部12、第二连接部11和部分第一夹臂1形成C字型结构,C字型结构内部形成夹持凹槽13,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能够处于夹持凹槽13内部。定位件4设置为定位座43,定位座43设置于第二夹臂2背离第一夹臂1的一侧,定位座43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431,第二定位槽431具有第一限位面4311和第二限位面4312,第一限位面4311和第二限位面4312沿Z方向相对设置,定义切割部12上远离第二连接部11的一端为切割端,切割端能够夹设于第一限位面4311和第二限位面4312之间。当结扎夹处于夹持状态,第二夹臂2远离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处于夹持凹槽13内部,同时切割端也处于第二定位槽431内部,切割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限位面4311和第二限位面4312相抵接,以此来限制第二夹臂2与第一夹臂1之间的相对移动。
此外,定位座43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平面432,第二定位平面432平行于X方向和Y方向形成的平面,施夹钳通过第二定位平面432对定位座43进行夹持,第二平面用于提高定位座43在施夹钳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施夹钳与结扎夹配合使用时,第二定位平面432的设置,能够实现施夹钳与结扎夹之间的稳定接触,提高定位块41在施夹钳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结扎夹上设置有辅助定位块,辅助定位块上设置第三定位平面,第三定位平面与第一定位平面或第二定位平面平行,夹钳通过第三定位平面对辅助定位块进行夹持,第三平面用于提高辅助定位块在施夹钳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完成结扎夹的夹持。
为了提高结扎夹对于夹持对象的稳定性,第一夹臂1朝向第二夹臂2的一侧和/或第二夹臂2朝向第一夹臂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棱44,防滑棱44用于提高第一夹臂1朝向第二夹臂2的一侧和/或第二夹臂2朝向第一夹臂1的一侧在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滑棱44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夹臂1朝向第二夹臂2的一侧和/或第二夹臂2朝向第一夹臂1的一侧的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第一夹臂1朝向第二夹臂2的一侧和/或第二夹臂2朝向第一夹臂1的一侧与夹持对象之间发生滑动的概率,提高结扎夹对于夹持对象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夹臂2形成的V字结构的夹角角度在80°到100°之间。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结扎夹能够较为便利的与施夹钳进行配合,完成对夹持对象的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结扎夹的材质包括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聚乙醇酸PGA、聚丙交酯PLA、聚己内酯PCL等可降解聚合物。上述聚合物生物相容性好,在人体内降解后的产物能够经代谢排除人体外,对人体无危害性及毒副作用。
为了提高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呈圆弧结构设置,定义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之间的夹角小于180°的一侧为第一连接部3的内侧,定义第一夹臂1与第二夹臂2之间的夹角大于180°的一侧为第一连接部3的外侧,定义第一连接部3的内侧的侧面圆弧为第一圆弧,定义第一连接部3的外侧的侧面圆弧为第二圆弧,定义第一圆弧的圆心为第一圆心,定义第二圆弧的圆心为第二圆心,第一圆心与第二圆心之间偏离设置。
第二夹臂2处于第一连接部3的外侧的侧面为平面,定义第二夹臂2处于第一连接部3的外侧的侧面的边线为第一直线,第一圆心与第二圆心所确定的直线为第二直线,定义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偏移角,偏移角的大小在40°-6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处于第一连接部3的外侧的侧面也设置为平面。图3中,L1为第一直线,L2为第二直线,a为偏移角。
定义第一圆心与第二圆心沿第二直线上的间距为偏移量,偏移量的大小在0.5mm-0.8mm之间。图3中,h为偏移量。
第一圆弧的半径在0.2mm-0.3mm之间,第一圆弧的圆心角在130°-150°之间;第二圆弧的半径在1.0mm-1.6mm之间,第二圆弧的圆心角在80°-100°之间。
对于上述结构的结扎夹,一方面,将结扎夹夹持预设尺寸的硅胶管,然后将硅胶管放置于生理盐水溶液中,将生理盐水溶液的温度控制在37℃,观察结扎夹是否断裂,得到相应的力学性能维持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结扎夹的夹持闭合后的应力应变分布,得出相应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和塑性应变。
设定,第一圆弧的半径在0.2mm-0.3mm之间,第一圆弧的圆心角在130°-150°之间;第二圆弧的半径在1.0mm-1.6mm之间,第二圆弧的圆心角在80°-100°之间;偏移量为0.3mm。当偏移角为25°时,得出,相应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为295.6MPa,相应的塑性应变为0.29,力学性能维持时间为22天。当偏移角为45°时,得出,相应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为271.3MPa,相应的塑性应变为0.21,力学性能维持时间为34天。当偏移角为65°时,得出,相应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为279.3MPa,相应的塑性应变为0.26,力学性能维持时间为25天。设定,第一圆弧的半径在0.2mm-0.3mm之间,第一圆弧的圆心角在130°-150°之间;第二圆弧的半径在1.0mm-1.6mm之间,第二圆弧的圆心角在80°-100°之间;偏移量为0.6mm时。当偏移角为25°时,得出,相应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为270.2MPa,相应的塑性应变为0.25,力学性能维持时间为35天。当偏移角为45°时,得出,相应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为261.9MPa,相应的塑性应变为0.19,力学性能维持时间为40天。当偏移角为65°之间时,得出,相应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为267.7MPa,相应的塑性应变为0.22,力学性能维持时间为26天。上述结果的相关结构参数和力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结扎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和第一连接部(3),所述第一夹臂(1)与所述第二夹臂(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连接,所述结扎夹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夹臂(1)、所述第二夹臂(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整体形成V字型结构;
所述第二夹臂(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夹臂(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夹臂(1)沿Z方向的两侧或所述第二夹臂(2)沿Z方向的两侧或所述第二夹臂(2)上背离所述第一夹臂(1)的一侧设置有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能够限制所述第二夹臂(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沿Z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设置为定位块(41),所述定位块(41)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夹臂(1)的一侧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定位块(41),所述第一夹臂(1)的另一侧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定位块(41),所述定位块(41)均凸出于所述第一夹臂(1)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的侧面,所述定位块(41)上相向的侧面和所述第一夹臂(1)上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的侧面形成第一定位槽(42),所述第二夹臂(2)能够嵌合于所述第一定位槽(4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4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平面(411),所述第一定位平面(411)用于提高所述定位块(41)在施夹钳夹持过程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定位平面(411)平行于X方向和Y方向形成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1),所述第二连接部(11)于所述第一夹臂(1)上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二连接部(11)远离所述第一夹臂(1)的一端设置有切割部(12),所述切割部(12)、所述第二连接部(11)和部分所述第一夹臂(1)形成C字型结构,所述C字型结构内部形成夹持凹槽(13),所述第二夹臂(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一端能够处于所述夹持凹槽(13)内部;
所述定位件(4)设置为定位座(43),所述定位座(43)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2)背离所述第一夹臂(1)的一侧,所述定位座(43)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431),所述第二定位槽(431)具有第一限位面(4311)和第二限位面(4312),所述第一限位面(4311)和所述第二限位面(4312)沿Z方向相对设置,定义所述切割部(12)上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11)的一端为切割端,所述切割端能够夹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面(4311)和所述第二限位面(43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43)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平面(432),所述第二定位平面(432)用于提高所述定位座(43)在施夹钳夹持过程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定位平面(432)平行于X方向和Y方向形成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1)朝向所述第二夹臂(2)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夹臂(2)朝向所述第一夹臂(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棱(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呈圆弧结构设置,定义所述第一夹臂(1)与所述第二夹臂(2)之间的夹角小于180°的一侧为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内侧,定义所述第一夹臂(1)与所述第二夹臂(2)之间的夹角大于180°的一侧为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外侧,定义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内侧的侧面圆弧为第一圆弧,定义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外侧的侧面圆弧为第二圆弧,定义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为第一圆心,定义所述第二圆弧的圆心为第二圆心,所述第一圆心与所述第二圆心之间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臂(2)处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的外侧的侧面为第一平面,定义经过所述第一平面的侧边的直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平行于Y方向,所述第一圆心与所述第二圆心所确定的直线为第二直线,定义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为偏移角,所述偏移角的大小在40°-6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圆心与所述第二圆心沿所述第二直线上的间距为偏移量,所述偏移量的大小在0.5mm-0.8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的半径在0.2mm-0.3mm之间,所述第一圆弧的圆心角在130°-150°之间;所述第二圆弧的半径在1.0mm-1.6mm之间,所述第二圆弧的圆心角在80°-100°之间。
CN202311783595.8A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结扎夹 Pending CN1175307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3595.8A CN117530743A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结扎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3595.8A CN117530743A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结扎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0743A true CN117530743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83595.8A Pending CN117530743A (zh) 2023-12-22 2023-12-22 一种结扎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07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74800C (en) Surgical hemostatic clip
US7326223B2 (en) Ligating clip with integral cutting guide
US5409499A (en) Biocompatible suture knot clip
JPH05176936A (ja) 内視鏡手術における縫合糸クリツプ
DK156758B (da) Haemostatisk klemme
CN105105815B (zh) 一种医用结扎夹
CN204072210U (zh) 可降解止血夹
CN117530743A (zh) 一种结扎夹
CN109646072B (zh) 一种止血夹
CN208876737U (zh) 一种具有精准夹持功能的单侧滴水电凝镊
CN212996610U (zh) 能够可靠夹持的标记钛夹及钛夹组件
CN110680449A (zh) 基于倒刺连接的分离式血管止血铗
CN216570088U (zh) 带加强型结构的结扎夹
CN109875623B (zh) 一种医用针
CN211460364U (zh) 基于倒刺连接的分离式血管止血铗
CN217548139U (zh) 一种新型结扎夹
CN217510545U (zh) 一种结扎夹
US955479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T-shaped surgical clip
CN217548138U (zh) 一种防脱结扎夹
CN219846700U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血管夹持钳
CN21935413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术电极
CN211131238U (zh) 一次性组织闭合夹
CN219557450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止血夹
CN210784510U (zh) 一种腹腔镜用血管离断器
CN213606647U (zh) 一种改良腔镜下使用的血管阻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