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27152A - 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27152A
CN117527152A CN202311582015.9A CN202311582015A CN117527152A CN 117527152 A CN117527152 A CN 117527152A CN 202311582015 A CN202311582015 A CN 202311582015A CN 117527152 A CN117527152 A CN 117527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ransmission
packet
transmission
retransmission packet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20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郁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ang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ang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ang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ang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820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271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27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271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重传包的传输信息,基于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重传时效信息;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确定重传包的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结合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可以及时过滤失效重传包,并在不影响实时视频包正常发送的同时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减少重传包累积导致失效的情况,进而避免无效重传包挤占视频传输流量,提升视频传输流畅性和实时性,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视频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直播、视频通话等视频传输场景中,当传输过程中出现视频包丢失时,则会造成接收端组帧失败而影响视频播放,从而出现视频卡顿的情况。为此,发送端通常会在长时间没有收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信息(ACK),或收到了接收端的重传请求信息(NACK)后,将该视频包视为已丢失,对其进行重传以保证接收端能顺利组帧播放视频。
但是,对于重传包多次重传的情况,由于接收端音视频同步等原因,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完整的帧则会将该帧丢弃,因此部分重传包到达接收端时实际上已无效。无效重传包会挤占视频传输流量,影响后续视频包的发送,进而导致接收端后续视频播放出现卡段、延时过高等情况,影响用户的视频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通过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精准的重传控制,解决无效重传包挤占视频传输流量的技术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重传包的传输信息,基于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重传时效信息;
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
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配置为获取重传包的传输信息,基于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重传时效信息;
判断模块,配置为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
控制模块,配置为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配置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
在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含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重传包的传输信息,基于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重传时效信息;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确定重传包的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结合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可以及时过滤失效重传包,并在不影响实时视频包正常发送的同时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减少重传包累积导致失效的情况,进而避免无效重传包挤占视频传输流量,提升视频传输流畅性和实时性,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视频传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视频传输控制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本申请提供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旨在通过确定重传包的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结合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以及时过滤失效重传包,减少重传包累积导致失效的情况,提升视频传输流畅性和实时性,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相关的直播、视频通话等视频传输场景中,当传输过程中出现视频包丢失的情况,则会造成接收端组帧失败而影响视频播放,从而出现视频播放卡顿的情况。因此,对于已发出的视频包,在发送端长时间没有收到接收端反馈的确认信息(ACK)或收到了接收端的重传请求信息(NACK)后,会将该视频包视为已丢失,对其进行重传以保证接收端能顺利组帧播放。
在相关的重传方案中,重传包的发送优先级始终大于正常视频包,即当有包需要重传时,会优先重传而暂时搁置后续视频包的发送。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尽快地恢复丢失的包,但在丢包率较高或剧烈抖动的网络场景下,可能会产生大量重传包,且重传包本身也可能丢失而需要多次重传,因此会严重阻塞后续视频包的发送。而在接收端,由于音视频同步或播放设置等原因,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完整的帧则会将该帧丢弃,因此部分重传包到达接收端时实际上已为时过晚,并不能像预期的那样帮助组帧。这样的重传包称之为无效重传,无效重传包不仅不能缓解接收端当前出现的卡顿,反而会挤占流量而影响后续视频包的发送,进而使得后续的帧播放也出现卡顿或延时过高,对用户的体验带来不好的影响。
基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以解决无效重传包挤占视频传输流量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
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可以由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执行,该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理实体构成,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实体构成。一般而言,该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可以是视频发送端、视频服务器等视频传输设备
下述以该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为执行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的主体为例,进行描述。参照图1,该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S110、获取重传包的传输信息,基于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重传时效信息。
本申请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时,通过结合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精准的重传控制。其中,通过对当前重传包进行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其重传时效信息,判断其是否为无效重传包。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无效重传包对接收端进行组帧没有帮助,反而会挤占视频传输流量,影响发送端实时视频包的发送。因此本申请通过检测每一个重传包的时效性,以根据重传时效信息进行后续的无效重传包过滤。
参照图2,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传输示意图。视频传输过程中,若视频包传输失败,则会生成相应的重传包进行重传。发送端维护一个重传包队列和一个实时视频包队列。在重传包队列不存在重传包的情况下,则直接依序将实时视频包放入发送链路进行发送。在重传包队列存在重传包的情况下,则优先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判断是否将重传包放入发送链路。对于每一个重传包,在放入发送链路之前,都会进行重传时效性检测,以判断其是否为无效重传包。
具体地,本申请通过获取每一个重传包的传输信息,以基于传输信息来确定重传包的重传时效信息。其中,传输信息包括当前时间与重传包首次发送时间的时间差,以及重传包的传输时延;基于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包括:根据时间差与传输时延的比对结果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
在视频包传输过程中,从一个包的发送时间到收到这个包的确认信息(ACK)的时间间隔称之为RTT(Round-Tr ip Time,往返时延),RTT是反映网络拥塞状态和用户时延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申请通过引入RTT进行重传包时效性检测,在从重传包队列队头取包时对此包进行判断,确定其重传时效信息。可以理解的是,若根据重传时效信息确定该重传包已经无效,则认为此包重传对接收端恢复组帧的意义不大,可以将此包丢弃不发送。
本申请确定重传包的无效条件为:
Tnow-Tsend>k*RTT
其中,Tnow表示当前时间,Tsend表示此包首次发送的时间,k为可设置的系数,RTT为重传包的往返时延,即传输时延。对于实时视频通话一类对延时要求较高的场景,k可以设置得小一些,例如取k=2;对于直播一类对延时要求相对较低的场景,k可以设置大一些,例如取k=3。可选地,上述传输时延可以取视频包传输过程中的平均时延,也可以选择最近一次视频包的往返时延作为重传包的传输时延。
通过当前时间与重传包首次发送时间的时间差,以及重传包的传输时延即可确定相应的比对结果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即若时间差大于k倍的传输时延,则确定重传包无效,输出对应的重传时效信息;反之,若时间差小于或者等于k倍的传输时延,则确定重传包有效,输出对应的重传时效信息。以此通过输出相应的重传时效信息,即可用于决策后续重传包的发送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还可以通过确定重传包的首次发送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当这一时间差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时,确定重传包无效。此外,发送端还可以获取接收端实时的组帧信息,并以重传包的包序号作为传输信息进行重传时效性检测。可以理解的是,如组帧信息表示当前进行组帧的包序号已经超过重传包的包序号设定数量,则可以认为重传包无效,对组帧没有帮助,以此确定其重传时效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根据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时效性检测方式不做固定限制,在此不一一赘述。
S120、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
在重传时效性检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结合重传包的传输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可以理解的是,在重传包有效的情况下,若其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队列的第一个实时视频包,则应当先将当前重传包放入发送链路。以此通过结合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则可以精准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减少无效重传包的数量,保证后续视频包的正常发送,提高接收端用户观看直播的实时性和流畅性。
具体地,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包括:
在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的情况下,确定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指定属性信息包括重传流量占比、总体流量可用性、视频包队列长度和重传包帧类型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通过重传流量占比、总体流量可用性、视频包队列长度和重传包帧类型等指定属性信息判断重传包是否满足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若确定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则确定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优先进行实时视频包的发送。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可以在确定上述任意一种指定属性信息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时,确定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也可以综合多种指定属性信息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时,确定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的比对方式不做固定限制,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对于重传流量占比,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包括:
基于视频传输网络的丢包率和异常信息确定重传流量系数,统计设定时段内视频传输网络的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
在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系数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重传流量时,确定重传流量占比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
对于重传流量占比的比对,首先设置一个流量统计模块对过去1s内的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进行统计,分别记为Rvideo和Rresend(单位kpbs)。对于一个丢包率为L的视频传输链路而言,经过n次重传后重传包数量为视频包数量的倍。考虑到丢包率统计的波动性,此处用于计算的丢包率L使用经过指数滤波后的值,即Li=αLi-1+(1-α)Lsample。基于该过滤值Li,即可用于进行重传流量系数的计算。另外考虑到网络异常波动的情况,应对重传流量设置上下限,取重传流量系数为/>则当r(n)·Rvideo<Rresend时,认为重传包发送占比过多,重传流量占比未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反之,当r(n)·Rvideo≥Rresend时,则认为重传流量占比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其中n为可设置的系数,对于实时视频通话一类对延时要求较高的场景,n可以设置得小一些,通常取n=2;对于直播一类对延时要求相对较低的场景,n可以设置大一些,通常可取n=3或4。
对于总体流量可用性,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包括:
获取视频传输网络的可用带宽,统计设定时段内视频传输网络的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
在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之和小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确定总体流量可用性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
对于总体流量可用性的比对,通过确定当前视频传输链路探测所得的可用带宽,记为Bw。然后获取流量统计模块统计的过去1s内的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分别记为Rvideo和Rresend(单位kpbs),若Rvideo+Rresend<Bw则认为总体带宽有余,而视频包码率通常由数据源确定,可视为基本固定,因此空余的带宽可用于重传包的传输,此时不应该限制重传流量,确定总体流量可用性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反之,若Rvideo+Rresend≥Bw,则说明链路拥塞,应该减少发送数据量,确定总体流量可用性未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
对于视频包队列长度,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包括:
获取视频包队列长度,在视频包队列长度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视频包队列长度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
对于视频包队列大小的比对,通过设置相应的设定阈值进行判断。可以理解的是,若实时视频包的视频包队列堆积过多,则会影响后续视频播放的实时性,因此也需要对视频包队列大小进行判断。记当前视频包队列大小为Dvideo,设定阈值为DTh,则当Dvideo>DTh时。认为应当考虑优先发送视频包,确定视频包队列长度未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反之,当Dvideo≤DTh时,认为当前视频包队列未出现堆积情况,可以优先发送重传包,确定视频包队列长度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其中DTh为可设置的系数,对于实时视频通话一类对延时要求较高的场景,DTh可以设置得小一些;对于直播一类对延时要求相对较低的场景,DTh可以设置大一些。设定阈值DTh具体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视频传输需求适应性设置,在此不做固定限制。
对于重传包帧类型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包括:
获取重传包的帧类型,在帧类型为I帧的情况下,确定重传包帧类型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
在一个视频GOP(Group of picture,图像组)中,通常会包含I帧、P帧、B帧等不同类型的帧,其中I帧称为关键帧,I帧的丢失对视频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考虑重传优先级时加入重传包帧类型的判断,若当前重传队列队头的包为I帧包,则应该优先重传,确定重传包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反之,若为其他类型,则确定重传包帧类型未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
综上,当重传包不为I帧包且以下条件均满足时,则应限制重传包的发送,优先传输视频包:
r(n)·Rvideo<Rresend,
Rvideo+Rresend>Bw,
Dvideo>DTh
反之,则可以优先传输重传包。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引入诸如网络抖动、用户对丢帧或者延迟的自定义设置信息作为指定属性信息,并设置相应的优先级判断条件以决策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的指定属性信息及优先级判断条件不做固定限制,在此不多赘述。
S130、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
最终,基于已确定的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则可以综合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对于每一个待传输的重传包,都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以此,通过确定重传包的时效性、重传流量占比、总体流量可用性、视频包队列长度和重传包帧类型等信息,适应性对重传包发送进行限制,即可减少无效重传包的数量,减少视频传输链路的拥塞状况,避免影响后续视频包的发送。
其中,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包括:
在基于重传时效信息确定重传包失效的情况下,丢弃重传包;
在基于重传时效信息确定重传包有效,且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的情况下,发送重传包;
在基于重传时效信息确定重传包有效,且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低于实时视频包的情况下,发送实时视频包,进入重传包的下一发送控制逻辑。
参照图3,对于每一个重传包,基于已确定的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首先判断其是否为无效包,若是,则直接丢弃,不进行重传。反之若非无效包,则可以进一步结合传输优先级判断是否立即发送重传包。若当前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队列的第一个包,则优先发送重传包;若当前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低于实时视频包队列的第一个包,则优先发送实时视频包队列的第一个包,然后进入下一个重传控制逻辑,继续重传包队列第一个包的发送控制,确定其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发送控制。以此通过在视频传输过程中有效地控制重传流量,避免丢包场景下重传包过多挤占网络带宽造成更严重的延迟和卡顿,从而提升观众端视频播放的流畅性和实时性,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对于重传包的时效性判断,可以定时周期性进行重传包队列的遍历,通过重传时效性检测直接过滤掉无效包。然后在每一次准备发送重传包队列的第一个包时,通过传输优先级判断其传输优先级是否高于实时视频包队列的第一个包,进而选择将重传包队列的第一个包或者实时视频包队列的第一个包放至发送链路进行发送,然后进入下一次发送控制逻辑。以此类推,直至重传包队列为空,则直接依序发送实时视频包即可。
上述,通过获取重传包的传输信息,基于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重传时效信息;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确定重传包的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结合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可以及时过滤失效重传包,并在不影响实时视频包正常发送的同时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减少重传包累积导致失效的情况,进而避免无效重传包挤占视频传输流量,提升视频传输流畅性和实时性,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包发送控制系统具体包括:检测模块21、判断模块22和控制模块23。
其中,检测模块21配置为获取重传包的传输信息,基于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重传时效信息;
判断模块22配置为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
控制模块23配置为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
具体地,传输信息包括当前时间与重传包首次发送时间的时间差,以及重传包的传输时延;
基于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包括:
根据时间差与传输时延的比对结果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
具体地,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包括:
在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的情况下,确定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指定属性信息包括重传流量占比、总体流量可用性、视频包队列长度和重传包帧类型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其中,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包括:
基于视频传输网络的丢包率和异常信息确定重传流量系数,统计设定时段内视频传输网络的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
在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系数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重传流量时,确定重传流量占比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
获取视频传输网络的可用带宽,统计设定时段内视频传输网络的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
在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之和小于可用带宽的情况下,确定总体流量可用性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
获取视频包队列长度,在视频包队列长度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视频包队列长度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
获取重传包的帧类型,在帧类型为I帧的情况下,确定重传包帧类型满足优先级判断条件。
具体地,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包括:
在基于重传时效信息确定重传包失效的情况下,丢弃重传包;
在基于重传时效信息确定重传包有效,且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的情况下,发送重传包;
在基于重传时效信息确定重传包有效,且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低于实时视频包的情况下,发送实时视频包,进入重传包的下一发送控制逻辑。
上述,通过获取重传包的传输信息,基于传输信息进行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重传时效信息;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基于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的发送控制。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确定重传包的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结合重传时效信息和传输优先级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可以及时过滤失效重传包,并在不影响实时视频包正常发送的同时进行重传包发送控制,减少重传包累积导致失效的情况,进而避免无效重传包挤占视频传输流量,提升视频传输流畅性和实时性,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包发送控制系统可以配置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在上述实际上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参照图5,该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通信模块33、输入装置34及输出装置35。存储器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配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重传包发送控制系统中的检测模块、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通信模块配置为进行数据传输。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输入装置可配置为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上述提供的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可配置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配置为执行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或其中的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Claims (12)

1.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重传包的传输信息,基于所述传输信息进行所述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重传时效信息;
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所述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
基于所述重传时效信息和所述传输优先级进行所述重传包的发送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信息包括当前时间与所述重传包首次发送时间的时间差,以及所述重传包的传输时延;
所述基于所述传输信息进行所述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时间差与所述传输时延的比对结果进行所述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所述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包括:
在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所述优先级判断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所述指定属性信息包括重传流量占比、总体流量可用性、视频包队列长度和重传包帧类型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所述优先级判断条件,包括:
基于视频传输网络的丢包率和异常信息确定重传流量系数,统计设定时段内视频传输网络的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
在所述视频流量和所述重传流量系数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重传流量时,确定所述重传流量占比满足所述优先级判断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所述优先级判断条件,包括:
获取视频传输网络的可用带宽,统计设定时段内视频传输网络的视频流量和重传流量;
在所述视频流量和所述重传流量之和小于所述可用带宽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总体流量可用性满足所述优先级判断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所述优先级判断条件,包括:
获取视频包队列长度,在所述视频包队列长度小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视频包队列长度满足所述优先级判断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指定属性信息满足所述优先级判断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重传包的帧类型,在所述帧类型为I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重传包帧类型满足所述优先级判断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重传时效信息和所述传输优先级进行所述重传包的发送控制,包括:
在基于所述重传时效信息确定所述重传包失效的情况下,丢弃所述重传包;
在基于所述重传时效信息确定所述重传包有效,且所述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高于实时视频包的情况下,发送所述重传包;
在基于所述重传时效信息确定所述重传包有效,且所述重传包的传输优先级低于实时视频包的情况下,发送实时视频包,进入所述重传包的下一发送控制逻辑。
9.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配置为获取重传包的传输信息,基于所述传输信息进行所述重传包的重传时效性检测,确定重传时效信息;
判断模块,配置为基于设定的优先级判断条件确定所述重传包相对于实时视频包的传输优先级;
控制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重传时效信息和所述传输优先级进行所述重传包的发送控制。
10.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含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
CN202311582015.9A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271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2015.9A CN117527152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2015.9A CN117527152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27152A true CN117527152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43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2015.9A Pending CN117527152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271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2848B (zh) 一种自适应码流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377427B (zh) 一种实时视频传输方法和系统
US85265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13083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tting video data frames with priority levels
EP2529528B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sing a network abstraction-layer for reliable data communication
EP2352248B1 (en) Lost packet retransmission suppressing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system
JP2024509728A (ja) データ再送処理方法、装置、コンピュータ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4024914A (zh) 视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27185B (zh) 视频帧播放方法及系统
CN112769526B (zh) 数据包重传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163362B (zh) 一种自适应重传等待时间的视频接收方法及系统
CN110602568B (zh) 一种基于rtp的视频流传输丢包重传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CN110233856B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0022665A1 (zh) 一种实现物理层重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527152A (zh) 一种重传包发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20364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9466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3014501A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编码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083964B2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866196B (zh) 数据包重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10356A1 (zh) 视频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可移动平台和存储介质
CN114584844B (zh) 一种rtp包丢包重传方法、装置及智能机顶盒
WO2023213202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7896548A (zh) 数据帧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33498A (zh) 基于最大重传次数限制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