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26490A - 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26490A
CN117526490A CN202310576380.2A CN202310576380A CN117526490A CN 117526490 A CN117526490 A CN 117526490A CN 202310576380 A CN202310576380 A CN 202310576380A CN 117526490 A CN117526490 A CN 117526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charging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63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峥峥
耿正
鲁志健
伯曼科里
肖怡文
童佳俊
黄河
张月祥
曹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3/0988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027334A1/zh
Priority to EP23185967.9A priority patent/EP4325690A1/en
Priority to US18/354,939 priority patent/US20240047975A1/en
Priority to US18/521,281 priority patent/US20240097456A1/en
Priority to US18/521,180 priority patent/US2024009745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526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26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至少一个第一适配器和至少一个第二适配器。第一适配器包括机壳;至少一个结合部,用于安装储能装置,第一适配器能够给安装在结合部的储能装置充电;电能输入端口,用于连接充电器;电能输出端口,用于连接第二适配器。第二适配器包括机壳;至少一个结合部,用于安装储能装置,第二适配器能够给安装在结合部的储能装置充电。电能输入端口用于连接第一适配器。充电器输出的电流流经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以使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执行充电功能,同时充电器还能给电动工具充电。采用以上方案可以提供一种适用于多个储能装置进行便捷充电的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还能够给电动工具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组和用于为多个电池组充电的充电器。充电器包括多个电池接口,每个电池接口连接一个电池组,因此可以对多个电池组充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简单且方便地为多个电池组充电的充电系统的改进技术,该充电系统一方面能够连接充电器以为电池包充电,另一方面还能用于给电动工具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至少一个第一适配器和至少一个第二适配器,第一适配器包括:机壳;至少一个结合部,用于安装储能装置,适配器能够给安装至结合部的储能装置充电;电能输入端口,用于连接充电器;电能输出端口,用于连接第二适配器;第二适配器包括:机壳;至少一个结合部,用于安装储能装置,适配器能够给安装至结合部的储能装置充电;电能输入端口,用于连接第一适配器;充电器输出的电流流经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以使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执行充电功能,充电器还能给电动工具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器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2000W;充电器包括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充电器输出的电流是直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适配器还包括电能输出端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器包括输出端口,用于与第一适配器的电能输入端口连接,输出端口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的电能输出端口和第二适配器的电能输入端口连接时,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适配器部分损坏时,充电器输出的电流流经第二适配器,以使第二适配器执行充电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工具是骑乘式车辆。
在一些实施例中,骑乘式车辆包括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被配置为与第一适配器的电能输出端口或第二适配器的电能输出端口电连接;骑乘式车辆与电能输出端口的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无线连接和硬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充电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充电系统的适配器与储能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充电系统的适配器与储能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充电系统的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适配器安装储能装置后的立体图;
图6是作为具体实施例的另一种充电系统的立体图;
图7是图1中的充电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充电系统中的适配器与储能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9a是图8中的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9b是图8中的适配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0是作为具体实施例的另一种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1是作为具体实施例的又一种充电系统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的充电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13是图12中的充电系统的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电路拓扑图;
图14a是图13中的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处于模态A时的电路图;
图14b是图13中的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处于模态B时的电路图;
图14c是图13中的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处于模态C时的电路图;
图14d是图13中的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处于模态D时的电路图;
图15是图13中的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控制时序图和电感电流以及输出电流的波形图;
图16是作为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双向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作为具体实施例的电能转换设备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中的电能转换设备中作为具体实施例的户外行走设备的充放电原理图;
图19a是双向逆变模块安装在户外行走设备内部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19b是双向逆变模块安装在户外行走设备外部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20是电能转换装置为交流-直流充电器时的供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1是电能转换装置为直流-直流充电器时的供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2是供电系统给家庭电网供电的控制原理图;
图23是远程设备与供电系统和家庭电网通信连接的示意图;
图24是适配器安装至电动行驶设备的示意图;
图25是充电设备的立体图;
图26是图25中的充电设备的固定装置、锁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7是图26中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8是图25中的充电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9是多个充电设备与电缆的连接关系图;
图30是作为又一种实施例的充电设备的立体图;
图31是图30中的充电设备与储能装置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32是图30中的充电设备的电路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33是图30中的充电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4是多个充电设备按照第一方式进行堆叠的示意图;
图35是多个充电设备按照第二方式进行堆叠的示意图;
图36是具有拉杆和轮子的充电设备的示意图;
图37是具有拉杆和轮子的充电设备多个堆叠后的示意图;
图38是多个充电设备放置于可移动的柜子的示意图;
图39是多个充电设备按照第三方式进行堆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结合数量或条件使用的相对术语(例如,“约”,“大约”,“大体上”“基本”等)为包括所述值并且具有上下文所指示的含义(例如,该术语至少包括与特定值的测量相关的误差程度,与特定值相关的公差(例如制造,组装,使用)等)。这种术语也应被视为公开了由两个端点的绝对值限定的范围。相对术语可指代所指示的值的加或减一定百分比(例如1%,5%,10%或更多)。当然,未采用相对术语的数值,也应该被揭示为具有公差的特定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系统100至少包括适配器10、储能装置20以及充电器30。其中,储能装置20可拆卸地连接至电动工具或者适配器10,以便向电动工具提供存储的电能,或接收并存储充电器30中输出的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系统100用于向电动工具提供能量。
具体地,充电器30包括壳体34、交流输入电源线31、设置在壳体34内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及输出端口33。其中,交流输入电源线31用于将接入的市电或其他形式的交流电。交流-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将接入的市电或其他形式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包括AC-DC转换电路,例如逆变电路。其中,AC-DC转换电路可以选用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端口33与适配器10电连接,以为安装在适配器10上的储能装置20提供充电电压。本实施例中,充电器3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2000W。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器30还能用于给电动工具充电。其中,电动工具为骑乘式车辆。具体地,骑乘式电动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骑乘式割草机以及骑乘式扫雪机、全地形车、电动摩托车等。
适配器10包括机壳11、至少一个结合部12以及供用户握持的把手1111。其中,结合部12设置于机壳11上,用于安装多个储能装置20。适配器10能够给安装在结合部12上的储能装置20充电。具体地,储能装置20包括电池包。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储能装置20可以是相同类型的电池包,也可以是包括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电池包。例如,具有不同的容量、不同的额定(标称)电压等。适配器1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2000W。
定义如图3和图5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其中,左右方向定义为适配器10的机壳11的延伸方向。适配器10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大致呈现L型。储能装置20能够沿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可拆卸地结合至适配器10的结合部12。当其中一个储能装置20的充电完成时,用户可以卸下充满电的储能装置20并立即使用,而无需等待其他储能装置20的充电完成。
把手1111设置在适配器10的机壳11的上部,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1111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1大于等于70mm。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1111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1大于等于80mm。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当用户握持把手1111从而提拎起适配器10时,适配器10的重心G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落在适配器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内。上述的水平面可以理解为地面或地平面。具体地,适配器10的重心G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把手1111的下方。参见图5所示,当适配器10的至少一个结合部12安装有储能装置20时,适配器的重心G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把手1111的前侧。
这样,不管适配器10上是否安装有储能装置20,当用户提拎起适配器10上的把手1111时,适配器或适配器与储能装置作为整体的重心均能够靠近把手1111,使得用户在提拎适配器或储能装置时能够更加省力,体验感更好。
适配器10还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第一端口用于电连接并通信连接第一充电设备,第二端口用于电连接并通信连接第二充电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设备为充电器,第二充电设备为适配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设备为第一适配器,第二充电设备为不同于第一适配器的第二适配器。可以理解,用户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适配器10将多个储能装置20同时进行安装并充电。充电后,用户可选地将其中一个或多个储能装置20从适配器10上拆下。因此,可以轻松方便地对两个或多个储能装置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系统包括级联的多个设备。级联的多个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充电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设备。其中,第一充电设备包括:机壳;多个容纳部,设置于机壳,用于安装储能装置。第一充电设备能够给安装至容纳部的储能装置充电。第一充电设备还包括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第二充电设备或第一充电设备。第二充电设备包括:机壳;多个容纳部,设置于机壳,用于安装储能装置。第二充电设备能够给安装至容纳部的储能装置充电。第二充电设备还包括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第一充电设备或第二充电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充电设备的多个容纳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容纳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容纳部。具体地,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形状或尺寸不同。其中,上述的连接端口可以是第一端口,也可以是第二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设备的容纳部与第二充电设备的第一容纳部或第二容纳部的尺寸相同。上述的级联可以理解为多个充电设备结构上首尾依次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系统包括级联的多个设备,级联的多个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充电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充电设备。其中,第一充电设备包括机壳;至少一个第一容纳部,设置于机壳,用于安装第一储能装置。第一充电设备能够给安装至第一容纳部的第一储能装置充电。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第二充电设备或第一充电设备。第二充电设备包括:机壳;至少一个第二容纳部,设置于机壳,用于安装第二储能装置。第二充电设备能够给安装至第二容纳部的第二储能装置充电。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第一充电设备或第二充电设备。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形状或尺寸不同。上述的级联可以理解为多个充电设备结构上首尾依次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部被配置为安装第一储能装置,第二容纳部被配置为安装第二储能装置。其中,第一储能装置的容量大于第二储能装置的容量。第一储能装置的包括多个第一储能单元,第二储能装置包括多个第二储能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单元和第二储能单元的化学性质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单元是磷酸铁锂电芯。第二储能单元是三元锂电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设备和第二充电设备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设备和第二充电设备不同。可选地,第一充电设备或者第二充电设备可以是功率适配器、直流-直流充电器中的一种。可选地,第二充电设备还可以是具备充电功能的骑乘式割草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可以进行互换。可以理解为,第一端口既可以用于连接第一充电设备,也可以用于连接第二充电设备。同样地,第二端口既可以用于连接第一充电设备,也可以用于连接第二设备。
图6示出了一个作为具体实施例的充电系统100。适配器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适配器10a和至少一个第二适配器10b(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适配器10b为两个)。第一适配器10a和一个或多个第二适配器10b串联连接。充电系统100可以通过串联连接更多数量的第一适配器10a和第二适配器10b为更多数量的储能装置20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适配器10b与第一适配器10a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适配器10b与第一适配器不同。
具体地,第一适配器10a具有第一端口111和第二端口112。第二适配器10b具有第一端口111和第二端口112。其中,第一适配器10a的第一端口111用于连接充电器30的输出端口33。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器30的输出端口33可以移动。第一适配器10a的第二端口112用于连接第二适配器10b的第一端口111。第二适配器10b的第二端口112用于连接串联在之后的适配器的第一端口。按照上述的连接方式,充电器30依次电连接第一适配器10a、第二适配器10b,从而对安装在第一适配器10a或第二适配器10b上的储能装置20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10a的第一端口111为电能输入端口,第一适配器10a的第二端口112为电能输出端口。第二适配器10b的第一端口111为电能输入端口,第二适配器10b的第二端口112为电能输入端口。其中,第一适配器10a与第二适配器10b通过电能输出端口和电能输入端口实现电连接。充电器30输出的电流流经第一适配器10a和第二适配器10b,以使第一适配器10a和第二适配器10b执行充电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器30还能用于给电动工具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工具包括骑乘式车辆。具体地,骑乘式车辆包括骑乘式割草机、站立式割草机、全地形车以及电动摩托车。当然,电动工具还可以是扫雪机或台型工具。当第一适配器10a的第二端口112(电能输出端口)与第二适配器10b的第一端口(电能输入端口)电连接时,第一适配器10a和第二适配器10b的相对位置可调节。具体地,第一适配器10a的第一端口111和第二端口112设置在第一适配器10a的机壳11外。第二适配器10b的第一端口111和第二端口112设置在第二适配器10b的机壳11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10a的第二端口112通过导线延伸至第一适配器10a的机壳11外,且第一适配器10a的第二端口112能够相对第一适配器10a的机壳11移动。第二适配器10b的第一端口111和第二端口112同样均通过导线延伸至第二适配器10b的机壳11外,且第二适配器10b的第一端口111和第二端口112能够相对第二适配器10b的机壳11移动。上述的导线可以理解为电缆。上述介绍了第一适配器10a与第二适配器10b之间的电连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二适配器10b或多个第二适配器10a之间也是采用类似的连接方式实现电力传输的。
这样,设置第一适配器10a和第二适配器10b之间采用电缆实现电连接以及信号连接,能够提高第一适配器以及第二适配器在安装时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能够有利于适配器以及储能装置在充电过程进行散热,从而提高适配器以及储能装置的寿命以及充电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器10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将适配器10固定安装至其他物体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器10能够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墙体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组件可以为不需要工具即可以拆除的固定结构,例如卡扣结构。当然,可以选用需要工具拆除的固定结构,例如螺钉和螺栓。这样,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将适配器10固定装置在墙上或工作面上,能够便于用户在使用或闲置适配器时对其进行收纳和管理以及节约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器10还包括支撑组件,用于实现多个适配器之间进行堆叠。具体地,支撑组件用于将第一适配器10a和第二适配器10b之间或多个第二适配器10b之间进行堆叠。这样,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将多个适配器进行堆叠,在用户使用较多的适配器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时,或者当适配器闲置时,能够节约空间以及便于收纳管理。
接下来,下文将介绍充电系统100的各种功能的代表性电路。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储能装置20设置为电池包。电池包具有多个电芯单元21、至少一个电池控制器22、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电池存储器24。本实施例中的电芯单元21为锂离子电池。多个电芯单元21连接到电池正极端子20a和电池负极端子20b。电池控制器22连接到电芯单元21,并且可以检测多个电芯单元21的电参数。例如,电芯单元的电压、电流等。此外,电池控制器22可以基于检测到的电芯单元21的电压来估计电芯单元21的充电水平和内阻。温度传感器布置在多个电芯单元21附近,并检测多个电芯单元21的温度。温度传感器连接到电池控制器22,电池控制器22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电芯单元21的温度。电池控制器22连接电池通信端子20c。
电池存储器24用于存储储能装置的电池信息。电池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储能装置20的单个标识码;储能装置20的型号代码;储能装置20的额定电压;储能装置20的额定电流;储能装置20的最大允许温度;储能装置20经历的最大电流;储能装置20经历的最高温度;储能装置20的使用开始日期;储能装置20的总充电计数;储能装置20的总放电计数;储能装置20的总放电时间;以及储能装置20的管理员。存储器24连接到电池控制器22。电池控制器22可以读取、更新、覆盖和删除存储在存储器24中的电池信息。
第一适配器10a和第二适配器10b各自包括充电电路14和至少一个控制电路13。充电器30通过交流输入电源线31连接到外部交流电源。充电器30中的交流-直流转换模块将外部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变换或转换为直流电。充电器30输出的直流电提供给第一适配器10a和第二适配器10b的每个充电电路14。每个充电电路14连接到一个相应的电池接口15,并控制从该电池接口15提供给相应储能装置20的充电电流。具体地,在第一适配器10a的第一端口111和每个充电电路14之间提供开关141。每个开关141由相应的控制电路13控制。当其中一个储能装置20连接到相应的电池接口15时,控制电路13控制相应的开关141闭合,从而对储能装置20进行充电。当该储能装置20与电池接口15分离时,或当该储能装置20的充电完成时,控制电路13断开开关14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被配置为传输电信号或通讯信号。
当储能装置20电连接到电池接口15时,适配器中的控制电路13连接到对应的电池控制器22,以便启用它们之间的通信。控制电路13从每个电池控制器22获取存储在相应电池存储器24中的电池信息。此外,控制电路13可以从每个电池控制器22获取相应储能装置20的状态指示。例如,每个储能装置20的状态指示包括以下各项的至少一项或两项或多项的任意组合:储能装置20的充电水平;储能装置20的输出电压;储能装置20的内阻;储能装置20的温度和储能装置20的充电时间。控制电路13将获取的电池信息和每个储能装置20的状态指示存储在存储器中。每个储能装置20的电池信息和状态指示与连接该储能装置20的电池接口15的接口标识信息一起存储在相应的存储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10a还包括通信电路(图中未示出)。具体地,通信电路连接到控制电路13。通信电路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连接到远程设备,以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控制电路13可以经由通信电路向远程设备发送和接收信息或信号。本文提及的远程设备可以是上述任何远程设备,例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或一些其他(例如便携式)计算机设备。
接下来,下文将介绍充电系统100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根据适配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中的至少一个所接收的信息控制是否通过充电电路14对安装至适配器10上的储能装置20进行充电。具体地,控制电路至少用于控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充电电流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控制充电电路14同时给容纳于多个结合部的多个储能装置充电。具体地,当多个储能装置安装至适配器需要进行充电时,控制电路14控制对应的开关141闭合,以使充电器输出的直流电流经充电电流,从而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可以理解,当充电器同时连接有多个第一适配器以及第二适配器时,也可以采用上述的控制方法对安装在适配器上的多个储能装置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3控制充电电路14给容纳于多个结合部的多个储能装置中剩余电量最多的储能装置优先充电。具体地,当多个储能装置安装至适配器时,储能装置的电池通信端子20c与适配器的电池接口15中的通信端子连接,控制电路13与电池控制器22连接以获取当前多个储能装置中剩余电量,控制剩余电量最多的储能装置所对应的开关141闭合以为对应的储能装置进行优先充电。当上述的储能装置充电完成后,控制电路13再一次对当前剩余电量对多的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按此循环,直至安装至适配器上的所有的储能装置均完成充电。这样的好处在于,当用户急需充满电的储能装置时,适配器能够最大化地将功率分配给当前剩余电量最多的储能装置进行充电,以尽快满足用户的需求。可以理解,当充电器同时连接有第一适配器以及多个第二适配器时,也可以采用上述的控制方法对安装在适配器上的多个储能装置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系统还包括操作件,控制电路13控制充电电路14根据操作件设定的顺序给容纳于多个结合部的多个储能装置充电。具体地,操作件可设置为安装在适配器的机壳上的开关。操作件还可以设置为无线装置。当用户需要对多个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时,控制操作件给指定的储能装置进行充电。这样的好处在于,适配器的可操作性强,充电灵活性高,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设定需要优先充电的储能装置。可以理解,当充电器同时连接有第一适配器以及多个第二适配器时,也可以采用上述的控制方法对安装在适配器上的多个储能装置进行充电。
具体地,适配器可以被配置为从操作件接收操作指令信号。操作指令信号可以是充电开始信号或充电停止信号,用于指示适配器执行各种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指令信号最好与作为该操作指令信号的目标的电池接口15的接口标识信息一起接收。根据这种配置,用户可以指定(选择)特定的电池接口15,并启动或停止该电池接口15的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充电器同时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适配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适配器时, 可以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执行充电。具体地,第一适配器上的储能装置优先充电。具体地,第二适配器上的储能装置优先充电。其中,预设顺序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当然,预设顺序可以是出厂时预先规定适配器之间的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器输出的电流流经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以使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执行充电功能。控制电路在第一适配器部分损坏时,控制充电器输出的电流流经第二适配器,以使第二适配器执行充电功能。
上面讨论的充电系统1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适配器10a和至少一个第二适配器10b,并且配置为使第一适配器10a和第二适配器10b电连接。然而,本申请中的充电系统100的适用的适配器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图8示出了本申请中的适配器的另一种配置。本实施例中的适配器既可以作为充电器也可以作为适配器使用。
现在将参考图8至图13来介绍另一种配置的适配器。
充电系统100还包括适配器10c,适配器10c包括机壳11、多个结合部12以及供用户握持的把手1111。其中,多个结合部12设置于机壳11上,用于安装多个储能装置。结合部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结合部121和至少一个第二结合部122。其中,把手1111与机壳11一体成型。当然,把手1111也设置为通过装配的方式固定安装至机壳11。本实施例中,适配器10c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2000W。
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器10c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结合部122。多个第二结合部122沿平行于把手1111的延伸方向的呈直线排列。其中,第一结合部121和第二结合部122的接口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121和第二结合部122的不同。具体地,第一结合部121和第二结合部122的接口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至适配器10c上的储能装置可以具有不同特性。具体地,储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储能装置20a和至少一个第二储能装置20b。其中,第一储能装置20a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二储能装置20b的容量的两倍。第一储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芯单元,第二储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芯单元,第一电芯单元的容量至少是第二电芯单元的容量的四倍。第一储能装置20a安装至第一结合部121,第二储能装置20b安装至第二结合部122。本实施例中,第一储能装置20a具有第一特性,第二储能装置20b具有与第一特性不同的第二特性。第一特性和第二特性是物理尺寸、形状、化学性质和操作特性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储能装置20a包括磷酸铁锂电芯,第二储能装置20b包括三元锂电芯。第一储能装置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LFP,钠离子,固态/半固态,21700电池,40135电池, 4680电池,46950电池,46120电池,3518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装置20a的高度大于第二储能装置20b的高度。第一储能装置20a安装在适配器10c上的高度大于第二储能装置20b安装在适配器10c上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安装第一储能装置20a或第二储能装置20b的第一结合部121或第二结合部122布置在适配器10c的前后两侧。可以理解为,第一结合部121和第二结合部122背对背设置。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当安装至适配器10c上的第一储能装置20a和第二储能装置20b的重量以及体积不同时,安装有储能装置的适配器放置时能够更加平稳。另一方面,这样设计,整体的重心能够更加接近把手的附近,用户在提拎把手1111时能够更加省力。
本实施例中,定义如图8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其中,左右方向定义为适配器10c的机壳11的延伸方向。适配器10c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大致呈现T型。参见图8至于图9b所示,第一储能装置20a和第二储能装置20b能够沿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可拆卸地结合至适配器10c的第一结合部121或者第二结合部122。把手1111设置在适配器10c的机壳11的上部,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a所示,把手1111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2与适配器10c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L3的比值大于等于0.7且小于等于1。
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1111在适配器10c的底面的投影位于第一结合部121在适配器10c的底面的投影和第二结合部122在适配器的底面的投影之间。具体地,第二结合部122的在适配器10c的底面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结合部121在适配器10c的底面的投影面积。
本实施例中,适配器10c具有第一端口111和第二端口112。其中,第一端口111作为电能输入端口,第二端口112作为电能输出端口,用于连接第二充电设备。具体地,当第一端口111未与外部电源连接时,第一储能装置20a给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当第一端口111与外部电源连接时,充电电路使用外部电源给第一储能装置20a或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当第一端口111与外部电源连接时,充电电路使用外部电源同时给第一储能装置20a和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电路还被配置为使用第一储能装置给两个第二储能装置中剩余电量最多的第二储能装置充电。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外部电源可以为充电器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外部直流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电源为交流电源。充电器还包括逆变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是高功率充电器输出的直流电源。上述的高功率充电器可以理解为充电系统100中的充电器30。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器10c包括固定组件和支撑组件。上文已介绍了固定组件以及支撑组件的结构和作用,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介绍当适配器10c电连接至充电器30的工作原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示,充电系统100包括充电器30、第一适配器10a、第二适配器10b以及适配器10c。具体地,适配器10c的第一端口111连接第二适配器10b的第二端口112,从而接收来自充电器30输出的直流电,以同时为第一储能装置20a和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需要说明的是,适配器10c还可以连接在第一适配器10a之后,第二适配器10b之间。可以理解为第一适配器10a、第二适配器10b以及适配器10c的连接顺序并非固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示,充电系统100包括充电器30和适配器10c。其中,适配器10c的第一端口111与充电器30的输出端口33电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充电器30输出的直流电以为安装至适配器10c上的储能装置20a或20b充电。
以上实施例中,适配器10c电连接至充电器30,用于给安装至其上的储能装置提供充电电压。本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10a、第二适配器10b以及适配器10c上的储能装置按照预设顺序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器10c作为充电器使用。与上述的两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是,适配器10c不必电连接充电器30,就能实现对第二储能装置20b进行充电。可以理解,安装在适配器10c上的第一储能装置20a对安装在适配器10c上的第二储能装置20b进行充电。其中,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当第一储能装置20a的操作参数大于等于预设值时,控制第一储能装置20a给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其中,操作参数包括但不限制于第一储能装置20a的荷电状态、健康状态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装置20a同时给安装至适配器10c上的多个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装置20a优先给多个第二储能装置20b中剩余电量最多的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装置20a按照预设顺序给多个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
本实施例中的适配器10c的第二充电电路14c与上述的第一适配器10a和第二适配器10b中的充电电路14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充电电路14c还包括直流-直流转换电路142。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14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2000W。
接下来,结合图12介绍本实施例中的适配器10c的工作方式。
当适配器10c电连接至充电器30上后,控制电路13控制开关141闭合。充电器30输出的直流电的一部分通过充电电路14对第一储能装置20a充电。充电器30输出的直流电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充电电路14c对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
当适配器10c未连接至充电器30时,控制电路13控制开关141闭合,第一储能装置20c输出的直流电通过第二充电电路14c对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适配器10c未连接至充电器30时,第一储能装置20a能够给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的同时,还能够给电连接至充电器30上的其余适配器上的储能装置充电。具体地,参见图10所示,当适配器10c未连接至充电器30时,第一储能装置20a还能给安装至第一适配器10a或安装至第二适配器10b上的储能装置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器30输出的直流电的一部分通过充电电路14对第一储能装置20a充电。充电器30输出的直流电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充电电路14c对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注意,上述的直流电并不经过直流-直流转换电路142。当适配器10c未连接至充电器30时,第一储能装置20a输出的直流电通过包含有直流-直流转换电路142的第二充电电路14c对第二储能装置20b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直流转换电路142采用如图13所示的拓扑结构,将充电器30输出的直流电或第一储能装置20a输出的直流电U1转换成直流电U2,以为第二储能装置20b提供充电电压。直流-直流转换电路142至少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以及开关管Q4,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感L。其中,控制电路13分别与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以及开关管Q4的栅极连接,用于控制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以及开关管Q4的导通和关断,从而实现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电压转换功能。本实施例中直流-直流转换电路142可以理解为四开关Buck-Boost电路(Four Switch Buck-Boost,FSBB)。采用上述的FSBB电路能够实现软开关从而提高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的转换效率。
接下来,结合图13至图15具体介绍上述的FSBB电路的拓扑以及其控制方法。
具体地,如图14a和图15所示,控制电路在T1时段内控制开关管Q1和Q4导通,开关管Q2和Q3关断,电感电压为U1,电感电流iL上升的斜率为U1/L,输出电流io为0。上述过程称为FSBB电路处于工作模态A。如图14b和图15所示,控制装置在T2时段内控制开关管Q1和Q2导通,开关管Q3和Q4关断,电感电压为U1-U2,电感电流iL上升的斜率为U1-U2/L,输出电流io等于电感电流iL。上述过程称为FSBB电路处于工作模态B。如图14c和图15所示,控制装置在T3时段内控制开关管Q2和Q3导通,开关管Q1和Q4关断,电感电压为U2,电感电流iL上升的斜率为-U1/L, 输出电流io等于电感电流iL。上述过程称为FSBB电路处于工作模态C。如图14d和图15所示,控制装置在T4时段内控制开关管Q3和Q4导通,开关管Q1和Q2关断,电感电压为0,电感电流iL的斜率为0,输出电流io等于0。上述过程称为FSBB电路处于工作模态D。在一个周期内电感电流的方向变化两次,存在一个负电流Id来实现开关管Q1和Q4的零电压开通。
上述的四种工作模态可以组成FSBB电路的不同工作模式。例如,模态A和模态B可以等效为Boost工作模式,模态B和模态C可以等效为Buck工作模式。模块D的电感电压为O,可以通过增大或者减小D模态的时长来维持电路工作频率的大小。
参见图16和图18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供电系统200,具体为一种交直流双向供电系统。供电系统200包括电源210、电能转换设备220以及电能接收设备230。其中,电能转换设备220被配置为与电源210电连接并将从电源210中获取的电流的特征进行转换。多个电能接收设备230与电能转换设备220电连接以获取电源210中的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W且小于等于10KW。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W且小于等于250W。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250W且小于等于550W。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10KW。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00W且小于等于10KW。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KW且小于等于3KW。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3KW且小于等于5KW。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5KW且小于等于7KW。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7KW且小于等于10KW。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的输出功率还可以包括10W,50W,100W,200W,500W,800W,1KW,1.5KW,2KW,2.5KW,3KW,3.5KW,4KW,4.5KW,5KW,5.5KW,6KW,6.5KW,7KW,7.5KW,8KW,8.5KW,9KW,9.5KW,10KW。
电源210来源包括太阳能板211、电车充电桩212、车内点烟器213、市电插口214或电池包215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太阳能板211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0W。当然,太阳能板211可以具有大功率输出的能力,其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00W。电车充电桩212的输出通过电能转换设置220给充电系统200中的电能接收设备100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车充电桩212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00W。车内点烟器213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0W。当然,车内点烟器213还可以具有大功率输出的能力,其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00W。在一些实施例中,车内点烟器213可以与直流-直流充电器连接,从而将车载电源中的电能输出,以为电连接在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或直流电器供电。电池包215可以为外置的电池包,当然也可以为骑乘式车辆的内置电池包。上述的电池包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LFP,钠离子,固态/半固态,21700电池,40135电池, 4680电池,46950电池,46120电池,35184。
电能转换设备220包括交流-直流充电器、双向电源、直流-直流充电器和骑乘式车辆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交流-直流充电器至少用于将从市电插口接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从而供电能接收设备230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流-直流充电器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0W。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流-直流充电器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210W。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流-直流充电器还具有较大的功率输出能力,其输出功率大于等于1000W。直流-直流充电器至少用于将从太阳能板、EV充电、车内点烟器或电池包中的直流电转换成与电能接收设备适配的直流电。骑乘式车辆作为电能转换设备220时,其内置的电池包可以作为电源,将储能装置中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出。
电能接收设备230包括安装有电池包的设备和交流电器235中的至少一个。交流电器可以为电视或烧烤炉等生活家电,电源210通过电能转换装置220输出交流电以为电视或烧烤炉提供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有电池包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直流-直流充电器、功率适配器或骑乘式车辆或户外行走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直流-直流充电器和所述骑乘式车辆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设备230可以包括多个顺序连接的安装电池包的设备。电能接收设备被配置为可拆卸地安装多个储能装置。多个储能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当电源通电时,电源为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充电;当电源断电时,第一储能装置给第二储能装置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安装有电池包的设备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功率适配器231、第二功率适配器232、直流-直流充电器233以及骑乘式车辆234。当然,也可以按照第一功率适配器231、直流-直流充电器233以及第二功率适配器232以及骑乘式车辆234的顺序连接。电能转换设备220与第一功率适配器231、第二功率适配器232以及直流-直流充电器233之间采用功率载波通讯或无线通讯的方式交互控制信息和其他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至少包括一个电芯单元,电能接收设备230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实现电芯单元的充电倍率大于等于8C。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设备230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实现电芯单元的充电倍率大于等9C。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接收设备230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实现电芯单元的充电倍率大于等10C。
具体地,第一功率适配器231用于安装第一电池包231a。第二功率适配器232用于安装第二电池包232a。其中,第一电池包231a或第二电池包232a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第一电池包231a或第二电池包232a的类型、化学参数以及特性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直流-直流充电器23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直流-直流充电器233用于安装第一储能装置233a或第二储能装置233b。当直流-直流充电器233电连接至充电系统200上后,能够接收电能转换设备220输出的电能,以为连接在上的第一储能装置233a或第二储能装置233b充电。当直流-直流充电器233不能从供电系统200中获取电能时,可以通过第一储能装置233a对第二储能装置233b进行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装置233a能够同时给安装至直流-直流充电器233上的多个第二储能装置233b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装置安装至第一直流-直流充电器,第二储能装置安装至第二直流-直流充电器。其中,第一储能装置能够给第二储能装置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能装置安装至骑乘式车辆,第二储能装置安装至直流-直流充电器。第一储能装置给所述第二储能装置充电。
双向充电系统还包括与远程设备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远程设备输出的信号以控制第一储能装置给第二储能装置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远程设备输出的信号以控制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第一储能装置或骑乘式车辆上的第一储能装置给第二储能装置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设备被配置为获取无线通信模块输出的信号以为显示剩余充电时间或者充电故障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骑乘式车辆或户外行走设备能够接收电能转换设备220输出的直流电,以为内置在其中的电池包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骑乘式车辆还能够输出直流电以为连接在电能转换设备220上其他电能接收设备230供电。骑乘式车辆包括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被配置为与第一适配器的电能输出端口或第二适配器的电能输出端口电连接。骑乘式车辆与电能输出端口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有线连接、无线连接和硬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供电系统中的电能转换设备220设置为骑乘式车辆时。电源210为设置在骑乘式车辆的电池包。本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为双向逆变模块。电池包中的电能可以通过双向逆变模块输出交流电供电视、烧烤炉使用,以及输出直流电供安装至第一适配器或第二适配器以及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使用。骑乘式车辆还能够输出交流电,以直接为电视机或烧烤炉的生活家电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骑乘式车辆还能够输出适配手机或4G网关的直流电,以为其进行充电。
具体地,骑乘式车辆或户外行走设备包括主机;行走轮组,包括支撑所述主机的行走轮;驱动组件,安装至所述主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的电机;储能装置,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主机,所述储能装置设置为至少给所述电机供电;所述户外行走设备还包括双向逆变模块,所述双向逆变模板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储能装置电连接,所述双向逆变模块将所述储能装置的电能以交流电的形式输出。
参见图19a和图19b所示,骑乘式车辆234连接或内置有双向逆变模块234a,用于对电能进行转换。双向逆变模块设置于主机内,或者双向逆变模块独立于主机并可拆卸地与储能装置连接234b。其中,骑乘式车辆234包括与双向逆变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接口2341、第二接口2342以及第三接口2343。其中,第一接口2341用于从供电系统中接入电能或输出电能至所述供电系统。具体地,第一接口2341用于接收电能转换装置220输出的直流电,以为内置储能装置进行充电。当然,第一接口2341还能够输出直流电,以为充电系统200中的其他电能接收设备230提供电能。第二接口2342用于储能装置中的电能以交流电的形式输出,以为电视或烧烤炉等生活家电供电。第三接口2342用于输出直流电以为手机或4G网关等充电。上述的第三接口可以为USB接口,具体可以为Type-A或Type-C。上述的骑乘式车辆内的储能装置可以包括同一类型的多个电池包,也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电池包。例如,储能装置包括电芯为磷酸铁锂的电池包以及电芯为三元锂的电池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0所示,当供电系统中的电能转换设备220设置为交流-直流充电器时,电源210中的电能能够传输至第一功率适配器231、第二功率适配器232、直流-直流充电器233以及骑乘式车辆234。当然,也可以传输至生活家电,如电视、烧烤炉等。其中,电源210可以为太阳能板211、电车充电桩212、车内点烟器213、市电插口21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交流-直流充电器还有具有一个直流输入口,用于接入直流电并进行电压转化后输出与电能接收装置适配的直流电。当然,上述的交流-直流充电器也可以不具有直流输入口,那么能接入的电源则为市电插口2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1所示,当供电系统中的电能转换设备220设置为直流-直流充电器时,电源210中的电能能够传输至电连接在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第一储能装置和第二储能装置以及骑乘式车辆234。其中,电源210可以为太阳能板211、电车充电桩212、车内点烟器213。需要说明的是,电源210还可以为具体为电池包。上述的电池包可以为第一储能装置、第二储能装置或骑乘式车辆上的电池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供电系统中的电能转换设备220设置为双向电源时,电源210中的电能能够传输至第一功率适配器231、第二功率适配器232、直流-直流充电器233以及骑乘式车辆234。其中,电源210可以为太阳能板211、电车充电桩212、车内点烟器213、市电插口214。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包也可以作为电源,其电池包的电能经过双向电源后,转换成交流电以供交流电器使用。上述的电池包可以是安装在第一适配器、第二适配器、直流-直流充电器或骑乘式车辆上的电池包。
参见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能转换设备220还包括交流电输出口221。当电源接入后,电能能够通过交流电输出口221给连接在其上的交流电器235供电。当电源断电时,电能接收设备上安装的多个储能装置的电能经由交流电输出口221以交流电的形式输出。交流电输出口221包括市电双头或者三头插口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系统为交流电器提供电能,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当市电接口无法接入市电的工况下,充电系统中的电池包进行放电,以保证交流电器的正常使用。其中,上述的电池包包括安装在第一适配器、第二适配器、直流-直流充电以及骑乘式车辆上的电池包。具体地,双向电源将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与交流电器相适配的交流电。当然,供电系统的放电功率取决于电池包的类型和数量。用户通过远程设备可设置充电系统中的多个电池包的放电顺序,并提示放电倒计时,即剩余续航时间。当市电接口能接入市电的工况下,充电系统对通过双向电源、电车充电桩对交流电器进行放电,以保证交流电器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交流电器较多,所需要的功率较大时,电能接收设备中的电池包可以通过双向电源对交流电器进行供电。
本申请中的充电系统还具有边充电边放电的功能。例如,电能转换装置接收市电接口接入的市电,并将接收的电能传输至适配器、直流-直流充电器以及骑乘式车辆,以为其上的电池包进行充电。与此同时,电能装换装置还将接收到的市电输出以供交流电器使用。例如,电能转换装置接收太阳能板或者电车充电桩输出的电能,并将接收的电能传输至适配器、直流-直流充电器以及骑乘式车辆,以为其上的电池包进行充电。与此同时,电池包给外围设备放电。例如,电能转换装置接收电车充电桩输出的电能,并将电能传输至安装在适配器、直流-直流充电器以及骑乘式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充电。与此同时,电池包给外围设备放电。例如,太阳能板输出电能至适配器或直流-直流充电器,以为电连接在它们上的多个电池包充电。与此同时,电连接在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第一储能装置能够给第二储能装置充电。
参见图22所示,交流电输出口221能够接入家庭电网300以给家庭电网300供电。家庭电网300具有用于连接交流输出口221的交流电输入接口310、56V电源母线22、用于连接交流电设备131的交流设备接口13以及用于连接直流电设备143或储能装置142的直流设备接口14。其中,直流设备接口14包括电源转换器或双向直流转换器141。家庭电网300还包括双向逆变装置15,与市电接口11电连接,用于将从市电接口11接入的市电进行处理。具体地,双向逆变装置15为双向逆变器,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或将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家庭电网300还包括与电源母线22电连接的太阳能接口16。
参见图23所示供电系统200还包括与远程设备400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240,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家庭电网通信连接。远程设备能够记录所述家庭电网通过所述交流电输入接口获取电能的次数和时长。远程设备被配置为供用户设置所述家庭电网中优先供电的电路。其中,远程设备400可以为手机、电脑、平板或其他设备。
本申请中,供电系统还可以由远程设备控制。用户能够通过远程设备控制供电系统的运行。具体地,供电系统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与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通信连接,当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远程设备的信号时,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根据信号设定的顺序给安装至第一适配器的储能装置和安装至第二适配器的储能装置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能够通过远程设备控制供电系统中的电能接收设备的充放电的顺序。具体地,电能接收设备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适配器以及直流-直流充电器。其中,适配器以及直流-直流充电器上安装有电池包。示例性地,充电系统中的顺序连接的适配器的数量为3,直流-直流充电器的数量为2。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充电的策略,设定适配器的编号依次为1号、2号、3号。直流-直流充电器的编号为1号、2号。电源10接入后,用于可以在远程设备上选择不同的充电模式,例如顺序充电模式、轮流充电模式。
在顺序充电模式下,用于可以选择单个顺序充电模式或者组合顺序充电模式。当用户选择单个顺序充电模式后,电源10提供的电能首先给1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当1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满电后,再给2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当2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满电后,再给3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当3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满电后,再给1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电,当1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满电后,再给2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电,直至2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满电。当用户选择组合顺序充电模式后,电源10提供的电能首先同时给1号适配器和2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然后再给3号适配器和1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电,最后再给2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电。当然,用户也可以自行设置上述的充电组合,例如先给1号适配器、2号适配器和3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然后再给1号直流-直流充电器和2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电。
在轮流充电模式下,用于可以选择单个轮流充电模式或者组合轮流充电模式。当用户选择单个轮流充电模式后,电源10中的电能在给1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预设时间后停止充电,然后给2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预设时间后停止充电,再给3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预设时间后停止充电,再给1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预设时间后停止充电,再给2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预设时间后停止充电,然后继续再给1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预设时间后停止充电,继续给2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预设时间后停止充电,依次循环,直至供电系统中的所有电池包都充满电。当用户选择组合轮流充电模式后,电源10中电能首先给1号适配器、2号适配器以及3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预设时间后停止充电,然后给1号直流-直流充电器和2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预设时间后停止充电,再继续给1号适配器、2号适配器以及3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预设时间后停止充电,依次循环,直至所有的电池包满电。当然,用户也可以自行设置上述的充电组合,例如先给1号适配器、2号适配器上的电池包充电,然后再给3号适配器、1号直流-直流充电器和2号直流-直流充电器上的电池包充电。采用上述的组合轮流充电模式对电池包进行充电,能够提高供电系统的充电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远程设备设置充电功率的模式。具体地,可以选择快充模式或者慢充模式。当然,还根据需求设置充电功率。例如,用户可以设置充电功率的挡位,例如,用户可以选择一挡、二挡、三挡或其他挡位,不同挡位对应着不同的充电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通过远程设备设置电池包的寿命模式。具体地,用户可以寿命模式为100%、90%或80%。可以理解,当电池包的寿命模式设置为80%后,电池包在电量达到80%便不再接受电能的输入。当然,寿命模式还可以包括其他挡位,例如70%或其他。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远程设备设置电池包的充电百分比提醒。例如,用户希望在电池包的电量达到50%的时,能够收到远程设备的提醒。当然,上述的百分比只是示意性地设置为50%,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远程设备上合理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通过远程设备进行预约充电设置或定时充电设置。例如,用户可以在远程设备上预约1小时后对预设电池包或供电系统中的电能接收设备进行充电。当然,用户还可以在远程设备上对供电系统进行定时充电设置,这样能够避免用户重复进行操作,提高整个供电系统的便利性和智能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设备内置有控制器和存储器,用于存储并计算供电系统中每天、每周、以及每月或每年的总充电功率。用户能够通过远程设备查看上述的总充电功率,了解整个供电系统的工作状况。另外,远程设备还能够显示由太阳能板输出的充电功率在总充电功率中的占比,以分析太阳能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通过远程设备选择优先充电的电能接收设备。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远程设备设置电量最多的电池包优先充电。当然,用户还可以设置供电系统中用户最方便拿取的电池包优先充电。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远程设备自定义电能接收设备的充电顺序,或选择对部分电池包进行充电。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以及提高供电系统的智能化,供电系统还有满电提醒和故障提醒的功能。具体地,当供电系统中的电能接收设备充满电后,用户能够通过远程设备接收到对应的电能接收设备的满电提醒。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远程设备会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异常问题,并发送消息或来电或发生警报以提醒用户。
参见图24所示,适配器234c可拆卸地安装至设置有储能装置234b的电动行驶设备234。具体地,适配器234c包括交流输入接口2341c、交流输出接口2342c、储能装置接口2343c以及双向逆变模块234a。其中,交流输入接口2341c被配置为输入交流电;交流输出接口2342c被配置为输出交流电;储能装置接口2343c被配置为与储能装置234b电连接;双向逆变模块234a与交流输入接口2341c、交流输出接口2342c和储能装置接口2343c电连接,双向逆变模板234a被配置为能够使用交流输入接口2341c输入的交流电给储能装置234b充电和使用交流输出接口2342c将储能装置234b的电能输出。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流输入接口2341c是品字口。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流输出接口2342c是三头插座或两头插座。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器234c还包括用于能够给手机或4G网关供电的USB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234b包括至少一个可拆卸地连接至电动行驶设备的电池包。本实施例中,适配器234c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2000W。储能装置的总能量大于等于0.5kW·h且小于等于6kW·h。电动行驶设备可以为骑乘式车辆,如骑乘式割草机、全地形车辆。当然,电动行驶设备还可以为手推式扫雪机或割草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动行驶设备还可以为电动电摩、UTV、摩托艇、无人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电动行驶设备之间可以互充电。电动行驶设备包括主机;行走轮组,包括支撑主机的行走轮;驱动组件,安装至主机,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行走轮转动的电机;储能装置,可拆卸地安装至主机,储能装置设置为至少给电机供电;直流电接口,与储能装置电连接,直流电接口被配置为在连接至外部电源时给储能装置充电;直流电接口还被配置为输出直流电,使用所述储能装置的电能给其他电动行驶设备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是其他电动行驶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电源是充电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电接口还能给其他设备充电。其他设备是手机、照明装置或风扇等。
本申请中的充电设备具有较强的带载能力的同时还对安装至充电设备上的电池包进行防盗设计以及监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包括壳体;电池包接口,设置于壳体,电池包接口被配置为能够与电池包耦合;充电设备还包括防盗装置,防盗装置包括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防盗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电池包被限制在充电设备的第一距离内;当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电池包能够从充电设备上移除。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盗装置是锁链。防盗装置的一端连接至电池包,一端连接至充电设备。其中,第一距离小于等于1米。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距离小于等于0.5米。防盗装置的解锁方式还可以是指纹识别、机械锁、声控、人脸识别以及远程解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防盗装置被配置为对安装至所述电池包接口的多个电池包逐一解锁或锁定。所述防盗装置被配置为对安装至所述电池包接口的多个电池包同时解锁或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5至图27所示,充电设备500包括壳体510,电池包接口511,设置于壳体510,电池包接口511被配置为能够与电池包520耦合。固定装置530,被配置为供用户操作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固定装置530处于第一状态时,电池包520被固定在充电设备500上,当固定装置530处于第二状态时,电池包520能够相对于充电设备500自由移动。充电设备500还包括锁定装置540,锁定装置540包括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锁定装置540处于锁定状态时,固定装置530被限制在第一状态;当锁定装置540处于解锁状态时,固定装置530能够被用户操作切换至第二状态。
具体地,固定装置530上形成有限位部531,锁定装置540上设置有棘爪541。当锁定装置540处于锁定状态时,限位部531与棘爪541相抵,固定装置530无法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当用户操作锁定装置540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时,限位部531与棘爪541不接触,固定装置530可以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当锁定装置540处于解锁状态时,用户操作锁定装置540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动时,限位部531与棘爪541相抵,固定装置530不能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装置540是闩。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装置530是卡扣。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装置的解锁方式还可以是指纹识别、机械锁、声控、人脸识别以及远程解锁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装置或固定装置被配置为对安装至电池包接口的多个电池包逐一解锁或锁定。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装置或固定装置被配置为对安装至电池包接口的多个电池包同时解锁或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8和图29所示,充电设备500包括壳体510;至少一个电池包接口511,设置于壳体510,电池包接口511被配置为能够与电池包520耦合;第一端口512,设置于壳体510,第一端口512用于输入电流或输出电流;第二端口513,设置于壳体510,第二端口513用于输出电流或输入电流;第一端口512和第二端口513能够互换使用;当第一端口512被配置为输入电流时,第二端口513被配置为输出电流;且当第二端口513被配置为输入电流时,第一端口512被配置为输出电流。具体地,第一端口512和第二端口513的外型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口512和第二端口513对称设置在充电设备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口512和第二端口513设置在壳体510的上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口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分,第二端口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口512和第二端口513的电压基本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口512用于连接第一充电设备500a。第二端口513用于连接第二充电设备500b。第一端口512和第二端口513的结构相同且能够在不同时间分别接受电流输入。第一端口512和第二端口513关于充电设备500的中分面501对称设置。第一端口512和第二端口513位于充电设备500的上部。其中,第一端口512和第二端口513通过电缆连接其他设备。具体地,电缆550包括直角转弯连接头551和电线552。具体地,电缆550包括连接在电线的两端的2个直角转弯接头。采样上述这样的电缆550能够节约两个充电设备连接时的安装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500还包括固定组件560,固定组件560用于将充电设备500固定于其他物体上。在一些实施例总,固定组件560可拆卸地安装至壳体510。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组件560是快夹。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包括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第一适配器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容纳部,用于安装储能装置,第一适配器能够给安装至容纳部的储能装置充电;第一端口,设置于机壳,用于连接第二适配器;第二适配器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容纳部,用于安装储能装置,第二适配器能够给安装至容纳部的储能装置充电;第二端口,设置于机壳,用于连接第一适配器;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结构相同,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采用电缆连接。电缆可以被配置为不同长度。电缆的至少一头被配置为直角转弯连接头。电缆的一端可以从第一端口拆卸。电缆的一端可以从第二端口拆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适配器和第二适配器不同。第一适配器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能够支撑第二适配器。第一适配器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将第一适配器固定于其他物体上。第一端口设置于第一适配器的壳体的上部。
这样,通过设置充电设备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外观相同且可互换使用,能够提高用户体验,使充电设备能适配更多的空间应用场景,便于用户安装和接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0和图31所示,充电设备500包括壳体510;第一容纳部514,设置于壳体510,配置为安装第一储能装置521;至少两个第二容纳部515,设置于壳体510,第二容纳部515配置为安装第二储能装置522。其中,第一储能装置521的体积大于第二储能装置522的体积;第一容纳部514和至少两个第二容纳部515分别设置于一个分隔面502的两侧。当所述第二容纳部均安装有第二储能装置,所述第一容纳部安装有第一储能装置时,所述第一储能装置在所述分隔面上的投影宽度与全部所述第二储能装置在所述分隔面上的投影宽度基本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500包括壳体510,第一容纳部514,设置于壳体510,用于安装第一储能装置521;第二容纳部515,设置于壳体510,用于安装第二储能装置522,第一储能装置521的重量大于第二储能装置522的重量。当充电设备500放置在平面503上时,第一储能装置521沿第一直线504的方向插入第一容纳部514,第一直线504与平面503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6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直线504与平面503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45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直线504与平面503形成的夹角等于15度。充电设备500放置在平面503上时,第一储能装置52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储能装置522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2所示,充电设备5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510内的电路板570,电路板570基本平行于充电设备510的底面。具体地,电路板570在上下方向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容纳部514和第二容纳部515的下方。壳体510内还形成有散热气流,散热气流基本沿电路板570的长端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500包括壳体510;至少一个电池包接口511,设置于壳体510,电池包接口511被配置为能够与电池包耦合。充电设备500还包括框架580,壳体容纳于框架580定义的长方体的内部。具体地,框架包括或形成有供用户提拎的把手。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为塑料材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为金属材质。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被配置为能够从框架580定义的长方体的外部插入至长方体内部,以结合至电池包接口511。具体地,框架包括横杆581,横杆设置在分隔面502附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本申请中的支撑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2和图33所示,充电设备500包括壳体510;至少一个电池包接口511,设置于壳体510,电池包接口511被配置为与电池包耦合;多个充电设备500能够以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堆叠,其中,第一方式中多个充电设备的放置方向和第二方式中多个充电设备的放置方向不同。充电设备还包括框架,壳体容纳于框架580定义的长方体的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包括或形成有供用户提拎的把手。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580的顶角形成突出部583或凹陷部582,框架580在堆叠时,突出部和凹陷部件能配合固定。具体地,充电设备按照如图34所示的第一方向堆叠时,所有电池包可拿取。充电设备按照如图35所示第二方向堆叠时,至少部分电池包不可拿取。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按照如图39所示的第三方向堆叠时,只有最上方的充电设备上的电池包可以拿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500还具有电量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安装在其上的电池包的电量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500包括壳体510;第一容纳部514,设置于壳体510,用于安装第一储能装置521,第一储能装置521包括多个第一电芯;第二容纳部515,设置于壳体510,用于安装第二储能装置522,第二储能装置522包括多个第二电芯;第一电芯的体积大于第二电芯的体积。参见图35所示,多个充电设备能够堆叠摆放,且当多个充电设备堆叠摆放于平面503时,第一电芯基本平行于平面50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储能装置522延第二直线505的方向插入第二容纳部515,其中,第二直线505与平面503形成的夹角β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等于8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直线505与平面503形成的夹角β大于等于50度且小于等于7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直线505与平面503形成的夹角β可以是45°,50°,55°,60°,65°,70°,,75°,8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6和37所示,充电系统包括多个充电设备,多个充电设备500能够通过框架580进行堆叠。具体地,框架580能可拆卸地安装轮子584和拉杆585。当需要移动多个充电设备500时,将轮子和拉杆安装至最下层的充电设备的框架580上,则能够很轻松地移动充电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8所示,充电系统包括多个充电设备500,以及用于摆放多个充电设备的柜子500c。该柜子500c具有方便移动的轮子。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器、至少一个第一适配器和至少一个第二适配器,所述第一适配器包括:
机壳;
至少一个结合部,用于安装储能装置,所述适配器能够给安装至所述结合部的所述储能装置充电;
电能输入端口,用于连接所述充电器;
电能输出端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适配器;
所述第二适配器包括:
机壳;
至少一个结合部,用于安装储能装置,所述适配器能够给安装至所述结合部的所述储能装置充电;
电能输入端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适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器输出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一适配器和所述第二适配器,以使所述第一适配器和所述第二适配器执行充电功能,所述充电器还能给电动工具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的输出功率大于等于500W且小于等于2000W;所述充电器包括交流-直流转换模块,所述充电器输出的电流是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适配器还包括电能输出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适配器和所述第二适配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适配器和所述第二适配器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输出端口,用于与所述第一适配器的电能输入端口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可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适配器的电能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适配器的电能输入端口连接时,所述第一适配器和所述第二适配器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适配器部分损坏时,所述充电器输出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二适配器,以使所述第二适配器执行充电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是骑乘式车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骑乘式车辆包括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适配器的电能输出端口或所述第二适配器的电能输出端口电连接;所述骑乘式车辆与所述电能输出端口的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无线连接和硬连接。
CN202310576380.2A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系统 Pending CN1175264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098852 WO2024027334A1 (zh) 2022-08-05 2023-06-07 充电系统
EP23185967.9A EP4325690A1 (en) 2022-08-05 2023-07-18 Charging system
US18/354,939 US20240047975A1 (en) 2022-08-05 2023-07-19 Charging system
US18/521,281 US20240097456A1 (en) 2022-08-05 2023-11-28 Charging system
US18/521,180 US20240097455A1 (en) 2022-08-05 2023-11-28 Charging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6594 2022-08-05
CN2022109365941 2022-08-05
CN2023100765252 2023-01-18
CN202310076525 2023-01-18
CN202310257943 2023-03-16
CN2023102579431 2023-03-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26490A true CN117526490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512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5299.6U Active CN220368486U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设备
CN202310571904.9A Pending CN117526486A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设备
CN202310569121.7A Pending CN117526484A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器
CN202310576380.2A Pending CN117526490A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系统
CN202321228935.6U Active CN220368483U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系统
CN202310571863.3A Pending CN117526485A (zh) 2022-08-05 2023-05-19 供电系统
CN202310574674.1A Pending CN117526489A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系统
CN202321238513.7U Active CN220368485U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设备
CN202310573987.5A Pending CN117526487A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系统
CN202321234158.6U Active CN220368484U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系统
CN202310574003.5A Pending CN117526488A (zh) 2022-08-05 2023-05-19 适配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5299.6U Active CN220368486U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设备
CN202310571904.9A Pending CN117526486A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设备
CN202310569121.7A Pending CN117526484A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28935.6U Active CN220368483U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系统
CN202310571863.3A Pending CN117526485A (zh) 2022-08-05 2023-05-19 供电系统
CN202310574674.1A Pending CN117526489A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系统
CN202321238513.7U Active CN220368485U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设备
CN202310573987.5A Pending CN117526487A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系统
CN202321234158.6U Active CN220368484U (zh) 2022-08-05 2023-05-19 充电系统
CN202310574003.5A Pending CN117526488A (zh) 2022-08-05 2023-05-19 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1) CN22036848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26485A (zh) 2024-02-06
CN220368486U (zh) 2024-01-19
CN220368483U (zh) 2024-01-19
CN117526489A (zh) 2024-02-06
CN220368484U (zh) 2024-01-19
CN117526488A (zh) 2024-02-06
CN220368485U (zh) 2024-01-19
CN117526486A (zh) 2024-02-06
CN117526484A (zh) 2024-02-06
CN117526487A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6528B2 (en) Adaptor and power station
JP7317846B2 (ja) 電池収蔵システム
CN108407644B (zh) 多电源电气车辆
US7825615B2 (en) Intelligent motorized appliances with multiple power sources
US20110234150A1 (en) Battery charging apparatus
US20110055037A1 (en) Stored energy and charging appliance
CN115498743A (zh) 电能提供装置
EP3116739B1 (en) Portable bi-directional multiport ac/dc charging cable system
JP5990786B2 (ja) 充放電システム
JP2015211614A (ja) 電池パック、充電装置、電池パック搭載車両のレンタルシステム
CN112838656A (zh) 骑乘式割草机及其充电方法
CN220368485U (zh) 充电设备
CN112886672A (zh) 一种可移动智能充电柜及其控制系统
WO2024027334A1 (zh) 充电系统
CN115441723A (zh) 电源转换装置
WO2023208163A1 (zh) 充电装置及储能式充电装置
CN221067790U (zh) 一种电池储能装置
CN220856804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储能电池
WO2024033536A1 (en) Mobile charging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in a mobile manner
CN87213840U (zh) 电动螺丝刀及其外接充供电器
CN115395626A (zh) 充放一体的缆上控制连接电路及其适配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