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23041A - 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23041A CN117523041A CN202410008868.XA CN202410008868A CN117523041A CN 117523041 A CN117523041 A CN 117523041A CN 202410008868 A CN202410008868 A CN 202410008868A CN 117523041 A CN117523041 A CN 1175230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rks
- overlapping
- configuring
- model
- ma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845 search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68 ge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41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22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907 gl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70 ref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3—Drawing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图上多个重叠的注记;按照注记的重叠数量将各个注记划分为对应的重叠种类模型;确定每个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并在候选配置位置配置对应注记;根据各个候选配置位置对每个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注记配置引线。本申请可以针对不同重叠种类模型的各个注记确定对应的候选配置位置,进而配置注记,再根据候选配置位置对需要配置引线的注记配置相应引线,无需人工手动处理,优化了各个重叠的注记,提高了去除重叠注记的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地图注记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图注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注记配置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地图的生产速度,为减少生产地图过程中所需大量的人工干预,需不断提高自动制图软件的自动注记水平,促进注记的配置方法从人工交互向自动配置转变。注记自动配置研究的关键难点就是如何能更合理、更迅速的自动选择并定位到注记的最佳位置,利用计算机手段编制好的程序和算法进行逻辑推理来解决注记的自动配置难题,不断优化注记自动配置的准确性,能够提高注记配置的速度和制图效率。
目前自动配置的注记仍会产生重叠注记,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人工手动优化的方式去除重叠注记,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高效地对重叠注记配置引线,并达到去除重叠注记的目的。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地图上多个重叠的注记;
按照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将各个所述注记划分为对应的重叠种类模型;
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并在所述候选配置位置配置对应所述注记;
根据各个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可选地,所述获取目标地图上多个重叠的注记,包括:
获取经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所述目标地图注记后产生的多个重叠的注记。
可选地,所述按照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将各个所述注记划分为对应的重叠种类模型,包括:
将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为2的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划分为第一冲突模型;
将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为3的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划分为第二冲突模型;
将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大于或等于4的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划分为第三冲突模型。
可选地,所述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包括:
确定各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对应的外扩矩形范围,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均完全处于对应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
将各个所述外扩矩形范围以对应大小的单元格进行网格划分;各个所述单元格根据对应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所述注记的文字的单位大小确定;
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位移尺度;一个所述单元格的步长作为一个所述位移尺度;
在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按照所述位移尺度配置得到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存在所述候选配置位置超出对应所述外扩矩形的范围,则以一个所述单元格扩充对应所述外扩矩形的范围;
执行所述在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按照所述位移尺度配置得到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的步骤,以使所有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均处于对应所述外扩矩形的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以对应所述注记的初始位置作为引线起点,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作为引线末端点配置引线;
针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将所述候选配置位置确定为对应所述注记的最终配置位置。
可选地,所述针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以对应所述注记的初始位置作为引线起点,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作为引线末端点配置引线,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冲突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对其中一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针对所述第二冲突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对与其余两个所述注记均存在重叠的所述注记配置引线或对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针对所述第三冲突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先对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重叠个数最多的注记集合进行配置引线;再确定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剩余的各个所述注记是否包括所述第一冲突模型或所述第二冲突模型;若存在则针对所述第一冲突模型,对其中一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针对所述第二冲突模型对与其余两个所述注记均存在重叠的所述注记配置引线或对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若不存在,则对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剩余的各个所述注记中重叠个数最多的注记集合进行配置引线,直至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不存在重叠的所述注记。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地图上多个重叠的注记;
第二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将各个所述注记划分为对应的重叠种类模型;
第三单元,用于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并在所述候选配置位置配置对应所述注记;
第四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前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前述的方法。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前述的方法。
本申请获取目标地图上多个重叠的注记;按照注记的重叠数量将各个注记划分为对应的重叠种类模型;确定每个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并在候选配置位置配置对应注记;根据各个候选配置位置对每个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注记配置引线。本申请可以针对不同重叠种类模型的各个注记确定对应的候选配置位置,进而配置注记,再根据候选配置位置对需要配置引线的注记配置相应引线,无需人工手动处理,优化了各个重叠的注记,提高了去除重叠注记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注记横纵坐标方向位移优先级模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2冲突模型位移优先顺序规则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冲突模型位移优先顺序规则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5冲突模型在最小外扩矩形范围内遍历候选配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六象限空间布局策略配置注记的引线末端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自动引线配置方法得到的局部地图注记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的示例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解释:
目前,引用改进的人工智能全局搜索算法在配置点注记或基于重心点定位的面要素注记均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优越性,如回溯算法、模拟退火法、随机算法、爬山法、神经网络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其中,模拟退火法、神经网络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表现出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对复杂系统的优化有明显的优势,已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领域中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
但上述方法仍有两个方面不足:(1)人工智能全局搜索算法应用于注记自动配置是求取达到全局的近似最优解,还存在一定数量规模的注记未达到位置最优,存在不被允许的一种情况就是注记重叠(注记重叠又可称为注记冲突),现有技术通常利用手工的方式来解决,工序繁琐,且仍可对遗留重叠注记寻求局部优化配置;(2)人工智能全局搜索算法配置方式上往往注重注记模型和配置规则改进,少有参考手动高质量注记习惯去优化重叠注记的自动配置算法,比如采用引线式注记方法在解决此类问题上具有充分适用性。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可以用于解决人工智能全局搜索算法应用于基于重心点定位的面要素注记自动配置后,遗留重叠注记寻求局部优化配置的问题。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包括步骤S100至步骤S130,具体如下:
S100:获取目标地图上多个重叠的注记。
具体地,目标地图是需要处理重叠注记的地图,该目标地图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地图,例如海域图、城市地图或山地地图等。
各个注记的文字框或文字有相交部分即可认为存在重叠,重叠的各个注记也可以称作冲突的注记。
进一步地,S100可以包括:
获取经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所述目标地图注记后产生的多个重叠的注记。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采用模拟退火法、神经网络优化算法、遗传算法或蚁群算法等其中的一种智能全局搜索算法,将通过重心点定位方式生成的注记采用水平放置,生成待定位注记,生成待定位注记中可以包括多个重叠的注记。进而可以设计注记配置规则和质量评价模型,根据质量评价模型从多个候选配置位置选择最优的位置配置重叠的注记,以实现近似最优解的注记位置配置。
S110:按照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将各个所述注记划分为对应的重叠种类模型。
具体地,因注记存在相交重叠部分而连接起来的各个注记可以作为一种重叠种类模型,而根据重叠注记的数量的不同,本实施例对重叠种类模型的处理方式可以不相同,因此S110可以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为2的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划分为第一冲突模型;
将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为3的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划分为第二冲突模型;
将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大于或等于4的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划分为第三冲突模型。
具体地,将已经构建好的重叠种类模型按照存在的冲突注记数目的进行种类划分,判断注记文字的外框矩形相交关系,以计算机编程中二维表(List)或数组(Array)来记录存在邻接关系的冲突数目和注记编码,根据冲突数目情况将重叠种类模型分解为:2冲突模型(即第一冲突模型)、3冲突模型(即第二冲突模型)和N冲突模型(N大于或等于4,即第三冲突模型)三种。其中,2冲突模型表示只存在两个注记冲突情况;3冲突模型表示存在一个注记与另外两个相邻注记发生冲突情况,包括只有一个注记与周围两个注记发生冲突且余下两个注记互不冲突(简称“232”模型)、三个注记互相冲突两种情形(简称“333”模型);N冲突模型则表示存在大于或等于4个注记同时互相冲突的情况。
S120: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并在所述候选配置位置配置对应所述注记。
具体地,由于每个重叠种类模型中的各个注记因为连接在一起而处于某个区域范围,本实施例可以在该区域范围内确定各个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进而再在对应的候选配置位置配置相应的注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将该区域范围作为各个重叠注记的外扩区域范围,外扩区域范围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例如圆形、矩形或不规则形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以外扩矩形范围进行说明,其他形状的外扩区域范围参照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S120中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这一步骤,可以包括S121~S124:
S121:确定各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对应的外扩矩形范围,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均完全处于对应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
S122:将各个所述外扩矩形范围以对应大小的单元格进行网格划分;各个所述单元格根据对应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所述注记的文字的单位大小确定。
S123: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位移尺度;一个所述单元格的步长作为一个所述位移尺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确定外扩矩形范围和位移尺度可以用于确定目标注记更多的候选位置,其中,目标注记是各个重叠注记中的任意一个注记,以外扩矩形范围和位移尺度为依据快速搜索局部最优解。
首先建立每个冲突模型中各个重叠注记的外扩矩形范围作为局部候选范围,按照注记字符中单个文字的单位大小对外扩矩形范围进行格网划分,外扩矩形范围大小根据重叠种类模型而定,外扩矩形范围的具体配置方案如下:
若重叠种类模型为2冲突模型,则矩形外扩范围的长度取两个相交注记的重叠长度占单位汉字长度的取整大小,宽度取一个单位汉字宽度。
若重叠种类模型为3冲突模型(“232”模型),则矩形外扩范围的长度取两组相交注记的重叠长度的最大值占单位汉字长度的取整大小,宽度取一个单位汉字宽度。
若重叠种类模型为3冲突模型(“333”模型)和N冲突模型,则采用设定的通用原则建立外扩矩形范围,具体为矩形外扩范围的长度取冲突模型中最长注记的长度(单位汉字长度的整数),宽度取目标注记与具有最大(或最小)纵坐标值的注记的纵坐标差的绝对值占单位汉字宽度的取整大小。
S124:在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按照所述位移尺度配置得到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
考虑到可能存在某个注记在外扩矩形范围内找不到合适的候选配置位置,因此,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S125:若存在所述候选配置位置超出对应所述外扩矩形的范围,则以一个所述单元格扩充对应所述外扩矩形的范围。
S126:执行所述在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按照所述位移尺度配置得到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的步骤,以使所有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均处于对应所述外扩矩形的范围内。
具体地,针对S124的配置过程中,顾及引线过长,影响注记与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而造成引线压盖注记等情况,当存在某个注记在已建立的外扩矩形范围内找不到合适候选位置时,本实施例可以每次配置采取仅对外扩矩形范围小幅度扩大,按外扩矩形范围的长和宽分别以一个单位格子的长度和宽度逐级递增,然后重复执行S124至S126,直至所有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均处于对应外扩矩形的范围内。
S130:根据各个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的候选配置位置确定是否对注记配置引线。
进一步地,S130可以包括S131和132:
S131:针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以对应所述注记的初始位置作为引线起点,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作为引线末端点配置引线。
考虑到不同的重叠种类模型需要配置合适的引线配置策略,因此,进一步地,S131可以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冲突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对其中一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针对所述第二冲突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对与其余两个所述注记均存在重叠的所述注记配置引线或对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针对所述第三冲突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先对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重叠个数最多的注记集合进行配置引线;再确定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剩余的各个所述注记是否包括所述第一冲突模型或所述第二冲突模型;若存在则针对所述第一冲突模型,对其中一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针对所述第二冲突模型对与其余两个所述注记均存在重叠的所述注记配置引线或对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若不存在,则对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剩余的各个所述注记中重叠个数最多的注记集合进行配置引线,直至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不存在重叠的所述注记。
S132:针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将所述候选配置位置确定为对应所述注记的最终配置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对划分后的重叠种类模型逐类提出具体配置方案,将重叠种类模型按引线部分注记和非引线部分注记进行注记配置,非引线部分注记保持默认注记配置,引线部分注记采用引线注记原理实施配置。
首先,对非引线部分注记进行说明。
将重叠的各个注记中的其中一个注记作为目标注记,若候选配置位置在目标注记所属面域内,则本实施例可以采用穷举法或遍历法配置非引线候选位置,即通过细化冲突模型分解的类别,穷举出简单冲突模型的候选位置解决方案,对较复杂冲突类型,在构建外扩矩形范围的基础上,采取局部遍历方法确定目标注记的最佳候选位置。
在目标注记候选配置位置的配置方法上,由于不同冲突注记中注记文字长短差异,直接影响目标注记的外扩矩形范围大小也不尽相同,所以本实施例采用“5位置注记优先级模型”进行配置(如图2所示),设计目标注记的横坐标X、纵坐标Y方向位移优先级顺序确定备选位置,针对横、纵坐标的位移优先级分别考虑,横坐标X位移优先级依次取:0、-1、1;纵坐标Y位移优先级依次取:0、-1、1。其中,0表示默认位置;-1和1分别代表水平(竖直)向左(向下)、向右(向上)位移一个格子长度(宽度)。
依照不同冲突模型的具体情况确定候选配置位置的位移顺序规则:
针对2冲突模型所处冲突类别中,假定相交注记长度差占单位汉字长度的大小均为一个格子(汉字)长度,“1”代表冲突类别中当前目标注记,“2”代表与之冲突注记;、/>分别表示横纵坐标轴位移优先级顺序(从左至右),针对2冲突模型中不同类别对应位移优先顺序规则如图3所示。
针对3冲突模型(“232”模型)所处冲突类别中,假定相交注记长度差占单位汉字长度的大小均为一个格子(汉字)长度,“2”代表冲突类别中当前目标注记,“1”和“3”代表与之冲突注记;、/>分别表示横纵坐标轴位移优先级顺序(从左至右),针对3冲突模型(“232”模型)中不同类别对应位移优先顺序规则如图4所示。
针对3冲突模型(“333”模型)和N冲突模型(N大于或等于4)情形,采用通用的局部遍历法,在预先设定的最小外扩矩形范围的格网中逐行逐列搜索,每行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每次移动一个格子(汉字)范围,以此方式来设置目标注记的候选位置优先级。具体配置策略如图5所示,一个“5冲突模型”中,构建最小外包络矩形格网14×3格子;注记“A”为目标注记,“B”~“E”为邻接注记,以左上角小矩形格子作为一个位移单位。
然后,对引线部分注记进行说明。
具体地,在引线部分注记配置上,若候选配置位置不在目标注记所属面域内,对引线部分注记进行引线注记配置。针对不同重叠种类模型的具体情况确定引线规则:
若重叠种类模型为2冲突模型,则只需将其中一个注记采用引线注记配置,另一个不做引线处理。
若重叠种类模型为3冲突模型,则针对“232”模型,只需将其中存在三个注记冲突的注记采用引线注记配置,另外两个不做引线处理;针对“333”模型,可将其中任意两个注记采用引线注记配置,另一个不做引线处理。
若重叠种类模型为N冲突模型,则采用模型降级分解原则,由繁入简,首先从N冲突模型中每次抽取一个冲突个数最多的注记,对其采取引线配置;然后对余下N-1冲突模型进行判定,若N-1模型存在2冲突模型或3冲突模型,采用与之对应的冲突模型引线实施规则直接配置;若N-1模型存在不与任何注记冲突的自由注记,保持默认注记位置。反之,继续沿用上述方法分解模型,直至模型中余下冲突模型分解完毕。
接下来,对配置引线的具体策略作详细说明。
具体地,配置引线是指用直线连接要素和注记文字的一种标注方法,由于冲突注记周围环境相对复杂,引线和注记可利用空间有限,要求确定引线末端注记位置要更加精确、严谨。通过规划注记引线段方向和候选位置空间布局,从而构建引线末端注记候选位置模型,确定引线方向和引线末端注记位置。
其中,引线方向是利用向量叉积计算方法判断待注记点位置与引线段的相对方向,是以引线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θ)为基准,采用直角坐标轴将平面划分四个象限方向:-45°~45°(右方向)、45°~135°(上方向)、135°~225°(左方向)以及225°~315°(下方向)四个范围。根据注记分布在不同方向象限,采取不同的配置原则确定注记候选位置。其中,针对上方向(下方向),注记候选位置的排列规则遵循:先在水平方向排列,若出现水平方向排列前后受阻,就在当前基准注记的竖直上方(竖直下方)相隔一个注记汉字格子宽度放置;针对右方向(左方向),注记候选位置的排列规则遵循:先在竖直方向排列,若出现竖直方向排列上下受阻,就在当前基准注记的水平右方(水平左方)相隔前一个注记汉字格子长度放置。
其中,引线末端注记位置是选取注记矩形框的一个顶点或矩形框水平边上的中点作为目的点位。按照正常读图习惯设计引线末端注记位置,在普通直角坐标系中,采用“六象限”空间布局策略设计(如图6所示),首先0°~45°范围内,选取注记矩形框的左下顶点;45°~135°范围内,选取注记矩形框的最下方水平边上的中点;135°~180范围内,选取注记矩形框的右下顶点;180°~225°范围内,选取注记矩形框的右上顶点;225°~315°范围内,选取注记矩形框的最上方水平边上的中点;315°~360°范围内,选取注记矩形框的左上顶点。
在确定各个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和引线的配置策略后,接下来对配置各个注记的引线的方法流程进行描述:
S1.依次遍历各冲突模型,根据冲突组(/>)模型类别获取当前目标注记的局部最佳注记位置/>;
S2.判断位置是否在目标注记所属面域V(/>)内,若在面域内,则点/>即为当前目标注记的最佳位置,按非引线部分注记组实施配置;若在面域外,则以/>点作为为引线末端点实施引线注记,采用图6所示空间布局策略确定引线末端点位置实施引线连接,其中引线起点为面状要素初始注记点位置,引线末端点位置为采用/>点注记矩形框上距离初始点最近的顶点;
S3.判断冲突组所有冲突是否优化完毕,若还存在多个冲突模型,则继续执行步骤1至S2的迭代配置;直至M中所有冲突组符合预期值,即执行完毕。示例性地,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引线配置方法对面状要素地图的注记进行改进,得到的效果局部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的各个矩形框即为各个注记。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基于智能算法配置遗留重叠注记再优化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引线式配置方法,首先通过对人工智能全局搜索算法预处理配置结果计算注记的冲突模型,获取遗留的重叠注记点位和注记文字为初始注记点集合,通过分解各个冲突模型,设计被优化的目标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逐类确定各个冲突注记的候选位置配置方法和引线实施策略,对引线部分注记采用引线注记原理实施配置,对非引线部分注记保持默认最佳位置配置,直至新生成剩余重叠注记点集合符合预期值,即达到局部最优配置结束。
为了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接下来将以一个完整的可选示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
参照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的示例流程图。
S1,采用人工智能全局搜索算法对基于重心点定位的面要素注记进行全局的近似最优注记位置配置,并对处理结果计算注记的冲突模型,获取遗留的重叠注记点位和注记文字的集合;
S2,将已存在重叠注记的注记点集合按照存在的冲突个数的种类分解模型,对划分好的不同子模型,通过设计每个冲突组中目标注记的外扩矩形范围和位移尺度,逐类构建各个冲突注记的候选位置配置策略,确定引线末端注记位置和引线方向;
S3,根据S2获得的最佳候选配置位置是否在目标注记所属面域内部,来决定是否实施引线注记。若最佳候选配置位置不在目标注记所属面域内,以最佳候选配置位置点作为引线末端点实施引线注记,其中面状初始注记点为引线起点;反之,若最佳候选配置位置在目标注记所属面域内,则最佳候选配置位置即为目标注记的最佳配置位置。每轮引线配置结束后重新计算注记的冲突模型,直至剩余重叠注记点集合符合预期值,则配置结束。
参照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地图上多个重叠的注记;
第二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将各个所述注记划分为对应的重叠种类模型;
第三单元,用于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并在所述候选配置位置配置对应所述注记;
第四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该引线配置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引线配置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引线配置方法。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是用户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以计算机设备是用户终端为例,具体如下:
如图10所示,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0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20、输入单元1030、显示单元1040、传感器1050、音频电路1060、短距离无线传输模块10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080、以及电源10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RF电路10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1080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0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0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0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10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0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080和输入单元1030对存储器1020的访问。虽然图10示出了RF电路101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设备10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输入单元10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030可包括触敏表面1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32。触敏表面10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1031上或在触敏表面10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1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080,并能接收处理器10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1031。除了触敏表面1031,输入单元10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0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控制10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1040可包括显示面板10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103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1041之上,当触敏表面10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0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0中,触敏表面1031与显示面板10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1031与显示面板10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计算机设备10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设备10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设备10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060、扬声器1061,传声器1062可提供用户与设备10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061,由扬声器10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0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080处理后,经RF电路1010以发送给另一控制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10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设备1000的通信。
短距离无线传输模块1070可以是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蓝牙模块或红外线模块等。设备1000通过短距离无线传输模块1070可以与对战设备上设置的无线传输模块进行信息的传输。
处理器1080是设备10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控制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数据,执行设备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控制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0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可选的,处理器10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50中。
设备10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0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引线配置方法。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
在一些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在方框图中提到的功能/操作可以不按照操作示图提到的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操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方框实际上可以被大体上同时地执行或所述方框有时能以相反顺序被执行。此外,在本申请的流程图中所呈现和描述的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被提供,目的在于提供对技术更全面的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不限于本文所呈现的操作和逻辑流程。可选择的实施例是可预期的,其中各种操作的顺序被改变以及其中被描述为较大操作的一部分的子操作被独立地执行。
此外,虽然在功能性模块的背景下描述了本申请,但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相反说明,所述的功能和/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集成在单个物理装置和/或软件模块中,或者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或特征可以在单独的物理装置或软件模块中被实现。还可以理解的是,有关每个模块的实际实现的详细讨论对于理解本申请是不必要的。更确切地说,考虑到在本文中公开的装置中各种功能模块的属性、功能和内部关系的情况下,在工程师的常规技术内将会了解该模块的实际实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普通技术就能够在无需过度试验的情况下实现在权利要求书中所阐明的本申请。还可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特定概念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案的全部范围来决定。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地图上多个重叠的注记;
按照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将各个所述注记划分为对应的重叠种类模型;
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并在所述候选配置位置配置对应所述注记;
根据各个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地图上多个重叠的注记,包括:
获取经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所述目标地图注记后产生的多个重叠的注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将各个所述注记划分为对应的重叠种类模型,包括:
将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为2的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划分为第一冲突模型;
将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为3的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划分为第二冲突模型;
将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大于或等于4的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划分为第三冲突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包括:
确定各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对应的外扩矩形范围,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均完全处于对应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
将各个所述外扩矩形范围以对应大小的单元格进行网格划分;各个所述单元格根据对应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所述注记的文字的单位大小确定;
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位移尺度;一个所述单元格的步长作为一个所述位移尺度;
在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按照所述位移尺度配置得到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存在所述候选配置位置超出对应所述外扩矩形的范围,则以一个所述单元格扩充对应所述外扩矩形的范围;
执行所述在所述外扩矩形范围内按照所述位移尺度配置得到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的步骤,以使所有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均处于对应所述外扩矩形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以对应所述注记的初始位置作为引线起点,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作为引线末端点配置引线;
针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将所述候选配置位置确定为对应所述注记的最终配置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以对应所述注记的初始位置作为引线起点,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作为引线末端点配置引线,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冲突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对其中一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针对所述第二冲突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对与其余两个所述注记均存在重叠的所述注记配置引线或对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针对所述第三冲突模型,若所述候选配置位置不在对应所述注记的所属面域内部,则先对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重叠个数最多的注记集合进行配置引线;再确定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剩余的各个所述注记是否包括所述第一冲突模型或所述第二冲突模型;若存在则针对所述第一冲突模型,对其中一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针对所述第二冲突模型对与其余两个所述注记均存在重叠的所述注记配置引线或对其中任意两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若不存在,则对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剩余的各个所述注记中重叠个数最多的注记集合进行配置引线,直至所述第三冲突模型中不存在重叠的所述注记。
8.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地图上多个重叠的注记;
第二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注记的重叠数量将各个所述注记划分为对应的重叠种类模型;
第三单元,用于确定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的候选配置位置,并在所述候选配置位置配置对应所述注记;
第四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候选配置位置对每个所述重叠种类模型中各个所述注记配置引线。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08868.XA CN117523041B (zh) | 2024-01-04 | 2024-01-04 | 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08868.XA CN117523041B (zh) | 2024-01-04 | 2024-01-04 | 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23041A true CN117523041A (zh) | 2024-02-06 |
CN117523041B CN117523041B (zh) | 2024-04-30 |
Family
ID=89755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08868.XA Active CN117523041B (zh) | 2024-01-04 | 2024-01-04 | 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2304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58949A1 (en) * | 2004-09-10 | 2006-03-16 | Telmap Ltd. | Placement of map labels |
CN102024376A (zh) * | 2010-10-27 | 2011-04-20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地图标记冲突避让方法及系统 |
CN104699822A (zh) * | 2015-03-30 | 2015-06-10 | 武汉大学 | 一种地图点要素注记自动配置方法 |
CN114996385A (zh) * | 2022-06-24 | 2022-09-02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地图数据融合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5908637A (zh) * | 2022-11-25 | 2023-04-04 | 中南大学 | 一种地图要素注记多候选位置生成方法和装置 |
CN116595120A (zh) * | 2023-07-19 | 2023-08-15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基于遗传算法的地图面要素注记自动配置方法 |
-
2024
- 2024-01-04 CN CN202410008868.XA patent/CN1175230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58949A1 (en) * | 2004-09-10 | 2006-03-16 | Telmap Ltd. | Placement of map labels |
CN102024376A (zh) * | 2010-10-27 | 2011-04-20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电子地图标记冲突避让方法及系统 |
CN104699822A (zh) * | 2015-03-30 | 2015-06-10 | 武汉大学 | 一种地图点要素注记自动配置方法 |
CN114996385A (zh) * | 2022-06-24 | 2022-09-02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地图数据融合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5908637A (zh) * | 2022-11-25 | 2023-04-04 | 中南大学 | 一种地图要素注记多候选位置生成方法和装置 |
CN116595120A (zh) * | 2023-07-19 | 2023-08-15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 | 基于遗传算法的地图面要素注记自动配置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赵变利 等: "面向自动制图的地图符号拓扑冲突处理方法", 《时空信息学报》, no. 3, 25 December 2023 (2023-12-25), pages 516 - 52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23041B (zh) | 2024-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07451B2 (en) | File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 |
US974067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generating a webpage from an original design file comprising layers | |
CN102714884B (zh) | 对联系人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US10956783B2 (en)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3198234A (zh) | 一种寻路方法和装置 | |
CN104599247B (zh) | 图像校正方法及装置 | |
CN103472998B (zh) | 一种选取文字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08931246B (zh) | 一种检测未知位置的障碍物存在概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796725A (zh) | 一种数据渲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WO2018214825A1 (zh) | 一种检测未知位置的障碍物存在概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874936B (zh) | 图像传播监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6961710A (zh)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 |
CN116050338A (zh) | 非通流铜皮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2541489A (zh) | 图像检测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209449A (zh) | 一种游戏中光标定位方法和装置 | |
CN112562372B (zh) | 一种轨迹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
CN117523041B (zh) | 一种对重叠注记的引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3455588A (zh) | 一种进行图像索引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981798B (zh) | 文件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640272B (zh) | 一种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741813A (zh) | 一种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1459356A (zh) | 界面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717486B (zh) | 文本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7734049B (zh) | 网络资源的下载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12985373B (zh) | 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