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7614A -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7614A
CN117507614A CN202310963136.1A CN202310963136A CN117507614A CN 117507614 A CN117507614 A CN 117507614A CN 202310963136 A CN202310963136 A CN 202310963136A CN 117507614 A CN117507614 A CN 117507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independent
flow passage
common
by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31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部本规
塩沢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507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7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33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lm type, deformed by bending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016Structure of bubble jet print heads
    • B41J2/14032Structure of the pressure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002/14306Flow passage between manifold and cha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19Manifo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91Electrical connection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共用流道间中使液体循环的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该液体喷出头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基板,其以使与向液体施加压力的多个压力室对应的多个独立流道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而形成有多个独立流道;第二基板,其形成有与多个独立流道对应且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在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共用流道、第二共用流道和第一旁通流道,第一共用流道与多个独立流道共同连通,并向多个独立流道供给液体,第二共用流道与多个独立流道共同连通,并从多个独立流道回收液体,第一旁通流道对第一共用流道以及第二共用流道进行连接,第一基板由形成有多个压力室的压力室基板和被设置在压力室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连通板构成。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设置于喷墨打印机等液体喷出装置中并喷出油墨等液体的液体喷出头正广泛普及。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与如下的液体喷出头有关的技术,所述液体喷出头具备:多个独立流道,其与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对应地进行设置;一个共用供给流道,其与多个独立流道共同连通,并将液体向多个独立流道进行供给;一个共用排出流道,其与多个独立流道共同连通,并从多个独立流道回收液体,使液体从共用供给流道经由多个独立流道向共用排出流道循环。
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在液体喷出头所具有的多个喷嘴中存在较多不喷出油墨的喷嘴的情况下,与存在较多喷出油墨的喷嘴的情况比较,为了使液体从共用供给流道向共用排出流道循环所需要的压力有时会大幅地变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1302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基板,其以使与对液体施加压力的多个压力室对应的多个独立流道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而形成有所述多个独立流道;第二基板,其形成有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对应且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共用流道、第二共用流道和第一旁通流道,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共同连通,并向所述多个独立流道供给液体,所述第二共用流道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共同连通,并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回收液体,所述第一旁通流道对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共用流道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由形成有所述多个压力室的压力室基板和被设置在所述压力室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连通板构成。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液体喷出头;控制装置,其对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喷出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的一个示例的结构图。
图2为表示液体喷出头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液体喷出头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液体喷出头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流道形成基板26以及过滤器F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液体喷出头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
图7为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B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8为表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C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9为表示变形例3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D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各个附图中,各个部分的尺寸以及比例尺与实际的情况适当地不同。此外,由于以下所述的实施的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例,因此附加了技术上的优选的各种各样的限定,但是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特别地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含义的记载,则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方式。
A.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进行说明。
1.液体喷出装置的概要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的说明图。
液体喷出装置100为将油墨向介质PP喷出的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虽然介质PP典型地为印刷纸张,但是可以利用树脂薄膜或者布帛等任意的印刷对象来作为介质PP。另外,油墨为“液体”的一个示例。
如图1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多个液体喷出头1、控制装置7、油墨供给装置8、移动机构91和输送机构92。
控制装置7包括例如CPU或者FPGA等处理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电路,并对液体喷出装置100的各个要素进行控制。在此,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FPGA是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门阵列)的缩写。
移动机构91在由控制装置7实施的控制之下,将介质PP在沿着Y轴的Y1方向上进行输送。在下文中,将沿着Y轴的Y1方向和与Y1方向相反的Y2方向总称为Y轴方向。此外,在下文中,将沿着与Y轴交叉的X轴的X1方向和与X1方向相反的X2方向总称为X轴方向。此外,在下文中,将沿着与X轴以及Y轴交叉的Z轴的Z1方向和与Z1方向相反的Z2方向总称为Z轴方向。此外,在下文中,在以一个物体为起点而以其他的物体为终点的矢量与朝向X1方向的矢量的内积为“正”的情况下,称为以一个物体为基准而其他物体存在于“X1侧”。此外,在下文中,在以一个物体为起点而以其他的物体为终点的矢量与朝向X2方向的矢量的内积为“正”的情况下,称为以一个物体为基准而其他的物体存在于“X2侧”。对于Y1侧、Y2侧、Z1侧、以及Z2侧也是同样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设想X轴、Y轴、以及Z轴互相正交的情况来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被限定于这样的方式的发明。只要X轴、Y轴、以及Z轴互相交叉即可。
输送机构92在由控制装置7实施的控制之下,使多个液体喷出头1在X1方向以及X2方向上往复移动。输送机构92具备对多个液体喷出头1进行收纳的收纳箱921、和固定有收纳箱921的无接头带922。另外,也可以将液体容器93与液体喷出头1一起收纳在收纳箱921中。
控制装置7对于液体喷出头1,供给用于对液体喷出头1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Com和用于对液体喷出头1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SI。而且,液体喷出头1在由控制信号SI实施的控制之下,通过驱动信号Com而被驱动,从而使油墨从设于液体喷出头1上的多个喷嘴N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向Z1方向喷出。即,液体喷出头1与由移动机构91实施的介质PP的输送和由输送机构92实施的液体喷出头1的往复移动进行连动,而使油墨从多个喷嘴N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喷出,并使得该喷出的油墨喷落在介质PP的表面上,从而在介质PP的表面上形成所希望的图像。另外,利用图2以及图3,对于喷嘴N在下文中进行记述。
油墨供给装置8对油墨进行贮存。此外,油墨供给装置8基于从控制装置7供给的控制信号Ctr,将油墨供给装置8所贮存的油墨向液体喷出头1进行供给。此外,油墨供给装置8基于从控制装置7供给的控制信号Ctr,从液体喷出头1回收油墨,并使该回收的油墨回流至液体喷出头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设想油墨供给装置8对与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对应的四个种类的油墨进行贮存的情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设想液体喷出头1具备与四个种类的油墨对应的四个液体喷出头1的情况。但是,在下文中,为了简化说明,着眼于油墨供给装置8所贮存的四个种类的油墨中的一个种类的油墨来进行说明。此外,在下文中,为了简化说明,着眼于液体喷出头1所具备的四个液体喷出头1中的与一个种类的油墨对应的一个液体喷出头1来进行说明。
2.液体喷出头的概要
以下,参照图2至图6,对液体喷出头1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2为液体喷出头1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图2中的Ⅱ-Ⅱ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的Ⅲ-Ⅲ线的剖视图。
如图2至图4所示,液体喷出头1具备喷嘴基板21、由连通板22以及压力室基板23构成的头基板20、振动板24、流道形成基板26和配线基板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头基板20为“第一基板”的一个示例,喷嘴基板21为“第二基板”的一个示例,流道形成基板26为“第三基板”的一个示例。
如图2所示,喷嘴基板21为在Y轴方向上较长,且以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式而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在此,“大致平行”是指,除了完全平行的情况以外,还包括考虑误差也看做是平行的情况的概念。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平行”为包含考虑10%左右的误差也看做是平行的情况的概念。喷嘴基板21例如利用蚀刻等半导体制造技术来对硅的单晶基板进行加工而被制造出,但是喷嘴基板21的制造可以任意地采用公知的材料以及制法。
在喷嘴基板21上形成有M个喷嘴N。在此,喷嘴N是指设置在喷嘴基板21上的贯穿孔。此外,值M为满足M≥2的自然数。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M个喷嘴N在喷嘴基板21上以沿着Y轴方向而延伸的方式进行排列的情况。在下文中,有时将沿着Y轴方向而延伸的M个喷嘴N称为喷嘴列Ln。
如图2至图4所示,以喷嘴基板21为基准而在Z2侧的位置处设置有连通板22。连通板22为在Y轴方向上较长,且以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式而延伸的板状的部件。连通板22通过例如利用半导体制造技术来对硅的单晶基板进行加工而被制造出,但是连通板22的制造可以任意地采用公知的材料以及制法。
如图2至图4所示,以连通板22为基准而在Z2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压力室基板23。压力室基板23为在Y轴方向上较长,且以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式而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压力室基板23通过例如利用半导体制造技术来对硅的单晶基板进行加工而被制造出,但是压力室基板23的制造可以任意地采用公知的材料以及制法。
在连通板22以及压力室基板23上,形成有油墨的流道。
具体而言,在连通板22以及压力室基板23上,形成有一个共用流道BA1和一个共用流道BA2,共用流道BA1被设置为在Y轴方向上延伸,共用流道BA2在以共用流道BA1为基准的X1侧的位置处被设置为在Y轴方向上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共用流道BA1为“第一共用流道”的一个示例,共用流道BA2为“第二共用流道”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连通板22以及压力室基板23上,形成有与M个喷嘴N对应的M个连接流道BR1。此外,在连通板22以及压力室基板23上,形成有与M个喷嘴N对应的M个连接流道BR2。此外,在连通板22上,形成有与M个喷嘴N对应的M个喷嘴流道BN。此外,在压力室基板23上,形成有与M个喷嘴N对应的M个压力室CV。
其中,连接流道BR1与共用流道BA1连通,且在以共用流道BA1为基准的X1侧的位置处被设置为在X轴方向上延伸。连接流道BR2与共用流道BA2连通,且在以共用流道BA2为基准的X2侧的位置处被设置为在X轴方向上延伸。压力室CV在连接流道BR1以及连接流道BR2之间的位置处,与连接流道BR1以及连接流道BR2连通,并且与喷嘴流道BN连通。喷嘴流道BN被设置在以压力室CV为基准的Z1侧的位置处,且与压力室CV连通,并且与喷嘴N连通。
另外,在下文中,有时将共用流道BA1以及共用流道BA2总称为共用流道BA,并将连接流道BR1以及连接流道BR2总称为连接流道BR。
此外,在下文中,有时将连接流道BR1、与该连接流道BR1连通的压力室CV和与该压力室CV连通的连接流道BR2称为独立流道RK。此外,在下文中,有时将与M个喷嘴N中的第m个喷嘴N对应的独立流道RK称为独立流道RK[m]。在此,变量m为满足1≤m≤M的自然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与M个喷嘴N对应的M个独立流道RK[1]至RK[M]沿着Y轴方向进行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M个独立流道RK[1]至RK[M]所排列的Y1方向为“第一方向”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独立流道RK在X轴方向上进行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独立流道RK延伸的X1方向为“第二方向”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流道RK所具有的壁面除了在X轴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以外,还具有如斜面SL1以及斜面SL2那样的在与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在此,在X轴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是指具有与X轴方向正交的法线矢量的壁面。此外,在与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是指具有与和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正交的法线矢量的壁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为“在第二方向以外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部分”的一个示例。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以压力室基板23为基准的Z2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振动板24。振动板24具备振动板CPZ、振动吸收板CP1和振动吸收板CP2。振动板CPZ、振动吸收板CP1、以及振动吸收板CP2分别为在Y轴方向上较长,并以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式而延伸的板状的部件,且为能够进行弹性振动的部件。振动板CPZ、振动吸收板CP1、以及振动吸收板CP2例如分别具有由氧化硅构成的弹性膜和由氧化锆构成的绝缘体膜。
振动板CPZ被设置在以压力室CV为基准的Z2侧的位置处。在以振动板CPZ为基准的Z2侧的位置处,设置有与M个压力室CV对应的M个压电元件PZ。压电元件PZ为根据驱动信号Com的电位变化进行变形的受动元件。具体而言,压电元件PZ根据驱动信号Com的电位变化而被驱动并进行变形。振动板CPZ与压电元件PZ的变形连动而进行振动。当振动板CPZ进行振动时,压力室CV内的压力发生变动。而且,通过使压力室CV内的压力发生变动,从而使填充于压力室CV的内部的油墨经由喷嘴流道BN而从喷嘴N向Z1方向喷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N喷出油墨的Z1方向为“第三方向”的一个示例。
振动吸收板CP1被设置在以共用流道BA1为基准的Z2侧的位置处。振动吸收板CP1在流动于共用流道BA1内的油墨根据压力室CV内的压力变动而振动的情况下,对该振动进行吸收。
振动吸收板CP2被设置在以共用流道BA2为基准的Z2侧的位置处。振动吸收板CP2在流动于共用流道BA2内的油墨根据压力室CV内的压力变动而振动的情况下,对该振动进行吸收。
在下文中,有时将振动吸收板CP1以及振动吸收板CP2总称为振动吸收板CP。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吸收板CP1为“第一振动吸收部”的一个示例,振动吸收板CP2为“第二振动吸收部”的一个示例。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以压力室基板23为基准的Z2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流道形成基板26。流道形成基板26为在Y轴方向上较长,且以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式而延伸的板状的部件。流道形成基板26例如由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型而形成,但是流道形成基板26的制造可以任意地采用公知的材料以及制法。
在流道形成基板26上,形成有油墨的流道。
具体而言,在流道形成基板26上,形成有以在Y轴方向上进行延伸的方式而设置的一个共用流道BB1、和以在Y轴方向上进行延伸的方式而设置的一个共用流道BB2。其中,共用流道BB1与共用流道BA1连通,且被设置在以共用流道BA1为基准的Z2侧的位置处。共用流道BB2与共用流道BA2连通,且被设置在以共用流道BA2为基准的Z2侧且以共用流道BB1为基准的X1侧的位置处。另外,在下文中,有时将共用流道BB1以及共用流道BB2总称为共用流道BB。
在下文中,有时将共用流道BA1、和与共用流道BA1连通的共用流道BB1称为共用流道R1。此外,在下文中,有时将共用流道BA2、和与共用流道BA2连通的共用流道BB2称为共用流道R2。此外,在下文中,有时将共用流道R1以及共用流道R2总称为共用流道R。
在流道形成基板26上,设置有与共用流道BB1连通的连接口H1、和与共用流道BB2连通的连接口H2。从油墨供给装置8将油墨经由连接口H1而向包括共用流道BB1的共用流道R1进行供给。被供给至共用流道R1的油墨的一部分经由连接流道BR1而被填充到压力室CV中。而且,在压电元件PZ通过驱动信号Com而被驱动的情况下,填充于压力室CV中的油墨的一部分经由喷嘴流道BN而被从喷嘴N喷出。此外,填充于压力室CV中的油墨的一部分经由连接流道BR2而被向共用流道R2排出。贮存于包括共用流道BB2的共用流道R2中的油墨的一部分经由连接口H2而被回收至油墨供给装置8中。
在流道形成基板26上设置有贯穿孔260。贯穿孔260为,在沿Z1方向对流道形成基板26进行观察时,位于共用流道BB1以及共用流道BB2之间,且从流道形成基板26的Z1侧的面起贯穿至流道形成基板26的Z2侧的面为止的孔。在贯穿孔260中插穿有配线基板4。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压力室基板23所具有的以Z轴方向为法线方向的两个面中的Z2侧的面上,安装有配线基板4。配线基板4为用于将液体喷出头1与控制装置7电连接的部件。作为配线基板4,可以优选地采用例如FPC或者FFC等可挠性的配线基板。在此,FPC为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的缩写,此外,FFC为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的缩写。在配线基板4上安装有集成电路40。集成电路40为,在由控制信号SI实施的控制之下,对是否向压电元件PZ供给驱动信号Com进行切换的电路。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压力室基板23上形成有过滤器F1和过滤器F2。过滤器F1是指用于对共用流道BA1中的油墨内的气泡进行捕捉的结构物。过滤器F2是指用于对共用流道BA2中的油墨内的气泡进行捕捉的结构物。另外,在下文中,有时将过滤器F1以及过滤器F2总称为过滤器F。
图5为表示过滤器F以及流道形成基板26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过滤器F由在Y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突起部FT构成。而且,过滤器F通过多个突起部FT中的在Y轴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突起部FT,来对在流动于共用流道BA内的油墨中因浮力而向Z2方向浮起的气泡进行捕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设想多个突起部FT由压力室基板23形成的情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设想多个突起部FT被安装在流道形成基板26所具有的以Z轴方向为法线方向的两个面中的Z1侧的面上的情况。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连通板22上形成有一个旁通流道BP1和一个旁通流道BP2,旁通流道BP1为了对共用流道BA1以及共用流道BA2进行连接而以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进行设置,旁通流道BP2在以旁通流道BP1为基准的Y1侧的位置处为了对共用流道BA1以及共用流道BA2进行连接而以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进行设置。在下文中,有时将旁通流道BP1以及旁通流道BP2总称为旁通流道BP。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旁通流道BP被形成在连通板22上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旁通流道BP也可以形成在连通板22以及压力室基板23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旁通流道BP1为“第一旁通流道”的一个示例,旁通流道BP2为“第二旁通流道”的一个示例。
在下文中,将压力室基板23中的设置有独立流道RK的部分称为独立流道对应部分PK。此外,在下文中,将压力室基板23中的设置有旁通流道BP的部分称为旁通流道对应部分P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流道对应部分PK为“第一流道部分”的一个示例,旁通流道对应部分PB为“第二流道部分”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下文中,将在X轴方向上共用流道BA1以及压力室CV之间的区域称为区域A1,将在X轴方向上共用流道BA2以及压力室CV之间的区域称为区域A2,将在X轴方向上位于区域A1以及区域A2之间且包括压力室CV的区域称为区域A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A1为“第一区域”的一个示例,区域A2为“第二区域”的一个示例,区域A3为“第三区域”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下文中,将区域A1中的Y轴方向的范围与独立流道对应部分PK对应的区域称为区域AK1,将区域A2中的Y轴方向的范围与独立流道对应部分PK对应的区域称为区域AK2,将区域A3中的Y轴方向的范围与独立流道对应部分PK对应的区域称为区域AK3。此外,在下文中,将区域A1中的Y轴方向的范围与旁通流道对应部分PB对应的区域称为区域AB1,将区域A2中的Y轴方向的范围与旁通流道对应部分PB对应的区域称为区域AB2,将区域A3中的Y轴方向的范围与旁通流道对应部分PB对应的区域称为区域AB3。即,区域A1为包括区域AK1以及区域AB1的区域,区域A2为包括区域AK2以及区域AB2的区域,区域A3为包括区域AK3以及区域AB3的区域。
此外,在下文中,将区域AK1与共用流道BB1之间的区域称为区域EK1,将区域AK2与共用流道BB2之间的区域称为区域EK2,将区域AB1与共用流道BB1之间的区域称为区域EB1,将区域AB2与共用流道BB2之间的区域称为区域EB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EK1为“第一连接部分”的一个示例,区域EB1为“第二连接部分”的一个示例。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室基板23中的独立流道对应部分PK包括:独立部分PK1,其在区域AK1中具有预定长度Zth以上的厚度;独立部分PK2,其在区域AK2中具有预定长度Zth以上的厚度;独立部分PK3,其在区域AK3中具有与压力室CV对应的贯穿孔。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流道RK的Z2侧的壁面由独立流道对应部分PK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流道RK的Z1侧的壁面包括斜面SL1以及斜面SL2。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流道RK包括在与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独立部分PK1为“第一部分”的一个示例,独立部分PK2为“第二部分”的一个示例,独立部分PK3为“第三部分”的一个示例。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吸收板CP1被设置在区域EK1处,振动吸收板CP2被设置在区域EK2处,振动板CPZ被设置在区域AK3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独立流道对应部分PK对应的Y轴方向的区域中,振动吸收板CP1和振动吸收板CP2以相互分开的方式进行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独立流道对应部分PK对应的Y轴方向的区域中的振动吸收板CP1为“第三振动吸收部”的一个示例。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室基板23中的旁通流道对应部分PB包括:旁通部分PB1,其在区域AB1中具有预定长度Zth以上的厚度;旁通部分PB2,其在区域AB2中具有预定长度Zth以上的厚度;旁通部分PB3,其在区域AB3中具有预定长度Zth以上的厚度。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旁通流道BP的Z2侧的壁面由旁通流道对应部分PB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旁通流道BP的Z1侧的壁面被形成为平坦的形状。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独立流道RK相比,旁通流道BP在与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的面积较小。另外,虽然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例示出了旁通流道BP被构成为不具有在与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只要使旁通流道BP与独立流道RK相比较,在与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的面积较小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旁通部分PB1为“第四部分”的一个示例,旁通部分PB2为“第五部分”的一个示例,旁通部分PB3为“第六部分”的一个示例。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吸收板CP1被设置在区域EB1处,振动吸收板CP2被设置在区域EB2处,振动板CPZ被设置在区域AB3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旁通流道对应部分PB对应的Y轴方向上的区域中,振动吸收板CP1和振动吸收板CP2以相互分开的方式进行设置。
在下文中,如图3所示,将独立流道RK中的Z1方向的端部与喷嘴面NP之间的在Z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称为距离dZK。在此,喷嘴面NP是指喷嘴基板21中的Z1侧的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对独立流道RK中的Z1方向的端部进行划定的壁面由连通板22构成的情况来作为一个示例。但是,独立流道RK中的Z1方向的端部也可以由喷嘴基板21构成。
此外,在下文中,如图4所示,将独立流道RK中的Z1方向的端部与喷嘴基板21中的Z1侧的面即喷嘴面NP之间的在Z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称为距离dZ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对旁通流道BP中的Z1方向的端部进行划定的壁面由连通板22构成的情况来作为一个示例。但是,旁通流道BP中的Z1方向的端部也可以由喷嘴基板21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距离dZK以及距离dZB满足“dZK>dZB”的方式来设置独立流道RK以及旁通流道BP。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沿Y轴方向进行剖视观察时,以使旁通流道BP中的Z1方向的端部位于独立流道RK中的Z1方向的端部与喷嘴基板21中的Z1方向的端部即喷嘴面NP之间的方式来设置独立流道RK以及旁通流道BP。
图6为表示在对液体喷出头1沿Z1方向进行俯视观察时的独立流道RK以及旁通流道BP的关系的俯视图。另外,在图6中,例示出了值M为“8”的情况。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Y轴方向上的旁通流道BP的宽度dB和Y轴方向上的独立流道RK的宽度dK满足“dB>dK”的方式对独立流道RK以及旁通流道BP进行设置。
如上述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旁通流道BP的Z2侧的壁面由具有预定长度Zth的厚度的旁通部分PB1、旁通部分PB2、以及旁通部分PB3形成。相对于此,独立流道RK的Z2侧的壁面由具有预定长度Zth的厚度的独立部分PK1以及独立部分PK2和具有贯穿孔的独立部分PK3形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独立流道RK相比较,旁通流道BP的Z2侧的壁面具有平坦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旁通流道BP的Z1侧的壁面不具有在与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从而被形成为平坦的形状。相对于此,独立流道RK的Z1方向的壁面被形成为,具有如斜面SL1以及斜面SL2等那样的在与X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独立流道RK相比较,旁通流道BP的Z1侧的壁面具有平坦的形状。
此外,旁通流道BP以及独立流道RK以使距离dZB小于距离dZK的方式而被形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独立流道RK相比较,Z轴方向上的旁通流道BP的宽度较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旁通流道BP的宽度dB被形成为大于独立流道RK的宽度dK。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独立流道RK相比较,Y轴方向上的旁通流道BP的宽度较大。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独立流道RK相比较,旁通流道BP的截面面积较大。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独立流道RK相比较,能够减小旁通流道BP的流道阻力。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管来自液体喷出头1所具备的M个喷嘴N的油墨的喷出量的多少,都能够使油墨平顺地从共用流道R1经由旁通流道BP而向共用流道R2循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共用流道BA1中的与独立流道RK对应的区域EK1中设置有过滤器F1,此外,在共用流道BA2中的与独立流道RK对应的区域EK2中设置有过滤器F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共用流道BA1中的与旁通流道BP对应的区域EB1中未设置过滤器F,此外,在共用流道BA2中的与旁通流道BP对应的区域EB2中未设置过滤器F。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从共用流道R1经由独立流道RK向共用流道R2进行流动的油墨的流道相比较,能够减小从共用流道R1经由旁通流道BP向共用流道R2进行流动的油墨的流道中的流道阻力。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从共用流道R1经由独立流道RK向共用流道R2的油墨的流动相比较,能够使油墨平顺地从共用流道R1经由旁通流道BP向共用流道R2循环。
在下文中,如图6所示,将旁通流道BP与和该旁通流道BP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独立流道RK之间的间隔称为间隔dYB,将M个独立流道RK中的一个独立流道RK与和该一个独立流道RK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其他的独立流道RK之间的间隔称为间隔dYK。更加具体而言,将旁通流道BP1与独立流道RK[1]的间隔以及旁通流道BP2与独立流道RK[M]的间隔称为间隔dYB,此外,将独立流道RK[m1]与独立流道RK[m2]的间隔称为间隔dYK。在此,变量m1以及变量m2为满足“1≤m1<m2≤M”以及“1+m1=m2”的自然数。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旁通流道BP以及独立流道RK以使间隔dYB和间隔dYK满足“dYB>dYK”的方式进行设置。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间隔dYB小于间隔dYK的方式相比较,能够降低因油墨在旁通流道BP中流动而产生的振动等噪声对于在独立流道RK内流动的油墨造成的影响。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间隔dYB小于间隔dYK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减少自液体喷出头1所具备的M个喷嘴N的油墨的喷出特性的偏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旁通流道BP1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独立流道RK[1]为“第一独立流道”的一个示例,与独立流道RK[1]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独立流道RK[2]为“第二独立流道”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M个独立流道RK被设置在旁通流道BP1以及旁通流道BP2之间。更加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从M个独立流道RK中的被配置在最靠Y2方向上的独立流道RK[1]进行观察时,旁通流道BP1也被配置在更靠Y2方向,此外,即使在从M个独立流道RK中的被配置在最靠Y1方向上的独立流道RK[M]进行观察时,旁通流道BP2也被配置在更靠Y1方向。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旁通流道BP1对共用流道R1的Y2方向的端部和共用流道R2的Y2方向的端部进行连接,此外,旁通流道BP2对共用流道R1的Y1方向的端部和共用流道R2的Y1方向的端部进行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Y2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其他的示例,独立流道RK[1]为“端部独立流道”的一个示例。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旁通流道BP1以及旁通流道BP2中的一方或者双方被设置在M个独立流道RK中的两个独立流道RK之间的方式相比较,能够降低油墨滞留在共用流道R1的端部以及共用流道R2的端部处的可能性。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在共用流道R1的端部以及共用流道R2的端部处发生油墨的增粘以及油墨中的气泡的滞留等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Y轴方向上,在独立流道RK[1]与独立流道RK[M]之间设置有连接口H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Y轴方向上,在旁通流道BP1与连接口H1之间,设置有M个独立流道RK中的一个以上的独立流道RK,在旁通流道BP2与连接口H1之间,设置有M个独立流道RK中的一个以上的独立流道RK。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口H1为“供给口”的一个示例,共用流道BB1为“供给流道”的一个示例。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连接口H1相比于独立流道RK[1]而被设置在Y2方向上的方式、以及连接口H1相比于独立流道RK[M]而被设置在Y1方向上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减小为了从连接口H1对于M个独立流道RK供给油墨所需要的压力,从而能够减少与油墨供给装置8的驱动相关的电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Y轴方向上,在独立流道RK[1]与独立流道RK[M]之间设置有连接口H1,在独立流道RK[1]与独立流道RK[M]之间设置有连接口H2,此外,在旁通流道BP1以及旁通流道BP2之间设置有M个独立流道RK。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不设置多个与共用流道R1进行连接的连接口H1的条件下,也能够对共用流道R1中的油墨的滞留进行抑制,此外,在不设置多个与共用流道R2进行连接的连接口H2的条件下,也能够对共用流道R2中的油墨的滞留进行抑制。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设置多个与共用流道R1进行连接的连接口H1的方式以及设置多个与共用流道R2进行连接的连接口H2的方式相比较,能够通过更加简单的结构来抑制共用流道R1以及共用流道R2中的油墨的滞留。
3.实施方式的总结
如在上文中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的特征在于,具备:头基板20,其以使与对油墨施加压力的M个压力室CV对应的M个独立流道RK在Y1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而形成有M个独立流道RK;喷嘴基板21,其形成有与M个独立流道RK对应且喷出油墨的M个喷嘴N,在头基板20上,设置有共用流道BA1、共用流道BA2和旁通流道BP1,共用流道BA1与M个独立流道RK共同连通,并向M个独立流道RK供给油墨,共用流道BA2与M个独立流道RK共同连通,并从M个独立流道RK回收油墨,旁通流道BP1对共用流道BA1以及共用流道BA2进行连接。此外,特征在于,头基板20由形成有M个压力室CV的压力室基板23和被设置在压力室基板23以及喷嘴基板21之间的连通板22构成。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共用流道BA1以及共用流道BA2除了通过M个独立流道RK以外,还通过旁通流道BP1来连接,因此不管M个喷嘴N中的喷出油墨的喷嘴N的多少,都能够使油墨稳定地从共用流道BA1向共用流道BA2循环。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旁通流道BP1被形成在头基板20上,因此与旁通流道BP1被形成在与头基板20不同的场所、例如被形成在从头基板20进行观察时向Z2方向远离的场所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实现Z2方向上的液体喷出头1的小型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旁通流道BP1被形成在头基板20上,因此与旁通流道BP1被形成在与头基板20不同的场所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容易地形成旁通流道BP1。具体而言,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旁通流道BP1被形成在设置有M个压力室CV的头基板20上,因此能够将M个压力室CV和旁通流道BP1通过同一工艺来形成。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的特征在于,具备设置有共用流道BB1和供给口流道形成基板26,共用流道BB1对共用流道BA1供给油墨,连接口H1用于对共用流道BB1供给油墨,在Y1方向上,在共用流道BA1以及旁通流道BP1的连接部位与连接口H1之间,设置有M个独立流道RK中的一个以上的独立流道RK。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在共用流道BA1以及旁通流道BP1的连接部位与M个独立流道RK之间设置有连接口H1的方式、以及在连接口H1与M个独立流道RK之间设置有共用流道BA1以及旁通流道BP1的连接部位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减小从连接口H1对M个独立流道RK供给油墨所需要的压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旁通流道BP1的流道阻力小于独立流道RK的流道阻力。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管M个喷嘴N中的喷出油墨的喷嘴N的多少,都能够使油墨稳定地通过旁通流道BP1而从共用流道BA1向共用流道BA2进行循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旁通流道BP1在从M个独立流道RK中的位于Y2方向的端部的独立流道RK[1]进行观察时,被配置在Y2方向上。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旁通流道BP1被设置于M个独立流道RK中的两个独立流道RK之间的方式相比较,能够降低油墨滞留在共用流道BA1的端部以及共用流道BA2的端部处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在头基板20上,设置有对共用流道BA1以及共用流道BA2进行连接的旁通流道BP2,M个独立流道RK被设置在旁通流道BP1与旁通流道BP2之间。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旁通流道BP1以及旁通流道BP2中的一方或者双方被设置在M个独立流道RK中的两个独立流道RK之间的方式相比较,能够降低油墨滞留在共用流道R1的端部以及共用流道R2的端部处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独立流道RK在X1方向上进行延伸,喷嘴N向Z1方向喷出油墨,在Z1方向上,旁通流道BP1中的Z1方向的端部位于独立流道RK中的Z1方向的端部与喷嘴基板21中的Z1方向的端部之间。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独立流道RK相比能够减小旁通流道BP1的流道阻力,从而能够通过旁通流道BP1而使油墨稳定地从共用流道BA1向共用流道BA进行循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独立流道RK在X1方向上进行延伸,旁通流道BP1在X1方向上进行延伸,头基板20具备设置有M个压力室CV的压力室基板23、和被设置在喷嘴基板21以及压力室基板23之间的连通板22,压力室基板23中的与独立流道RK对应的独立流道对应部分PK具备:独立部分PK1,其在X1方向上的区域A1中,具有预定长度Zth以上的厚度;独立部分PK2,其在存在于比区域A1靠X1方向处的区域A2中,具有预定长度Zth以上的厚度;独立部分PK3,其在存在于区域A1以及区域A2之间的区域A3中,具有与压力室CV对应设置的贯穿孔,压力室基板23中的与旁通流道BP1对应的旁通流道对应部分PB具备:旁通部分PB1,其在区域A1中,具有预定长度Zth以上的厚度;旁通部分PB2,其在区域A2中,具有预定长度Zth以上的厚度;旁通部分PB3,其在区域A3中,具有预定长度Zth以上的厚度。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独立流道RK相比能够减小旁通流道BP1的流道阻力,从而能够通过旁通流道BP1使油墨稳定地从共用流道BA1而向共用流道BA2进行循环。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独立部分PK3处设置有与压力室CV对应的贯穿孔,但是本发明并非被限定于这样的方式的发明。例如,独立部分PK3也可以具备具有薄于预定长度Zth的厚度的部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在共用流道BA1中的与独立流道RK进行连接的区域EK1,设置有由多个突起部FT构成的过滤器F,在共用流道BA1中的与旁通流道BP1进行连接的区域EB1,未设置过滤器F。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从共用流道BA1经由独立流道RK而向共用流道BA2进行流动的油墨的流道相比较,能够减小从共用流道BA1经由旁通流道BP1而向共用流道BA2进行流动的油墨的流道中的流道阻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独立流道RK在X1方向上进行延伸,旁通流道BP1在X1方向上进行延伸,旁通流道BP1的壁面中的在与X1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的面积小于独立流道RK的壁面中的在与X1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壁面的面积。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独立流道RK相比,能够减小旁通流道BP1的流道阻力,从而能够通过旁通流道BP1而使油墨稳定地从共用流道BA1向共用流道BA2进行循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在旁通流道BP1以及共用流道BA1进行连接的区域EB1,设置有对油墨的振动进行吸收的振动吸收板CP1,在旁通流道BP1以及共用流道BA2进行连接的区域EB2,设置有对油墨的振动进行吸收的振动吸收板CP2。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因在旁通流道BP1中产生的油墨的振动而引起自与独立流道RK对应的喷嘴N的油墨的喷出特性发生变动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振动吸收板CP1以及振动吸收板CP2以相互分开的方式进行设置。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振动吸收板CP1以及振动吸收板CP2被一体形成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减小包括振动吸收板CP1以及振动吸收板CP2的振动板24的体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在独立流道RK以及共用流道BA1进行连接的区域EK1,设置有对油墨的振动进行吸收的振动吸收板CP1,且被设置于区域EB1的振动吸收板CP1和被设置于区域EK1的振动吸收板CP1被一体形成。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将振动吸收板CP1在区域EB1以及区域EK1单独地形成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容易地形成振动吸收板CP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中,其特征在于,M个独立流道RK包括独立流道RK[1]和独立流道RK[2],独立流道RK[1]在Y1方向上与旁通流道BP1相邻,独立流道RK[2]在Y1方向上与独立流道RK[1]相邻,旁通流道BP1以及独立流道RK[1]的间隔dYB大于独立流道RK[1]以及独立流道RK[2]的间隔dYK。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间隔dYB小于间隔dYK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减少因油墨在旁通流道BP1中进行流动而产生的振动等噪声对于在独立流道RK中进行流动的油墨造成的影响。
B.变形例
以上的例示中的各种方式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变形。在下文中例示出具体的变形的方式。从以下的例示中任意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式可以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合并。
变形例1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Z轴方向上的旁通流道BP的宽度大于独立流道RK的情况进行了例示并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被限定于这样的方式的发明。例如,Z轴方向上的独立流道RK的宽度和Z轴方向上的旁通流道BP的宽度也可以大致相同。在此,“大致相同”是指,除了完全相同的情况以外,也包含考虑误差而被看做是相同的情况的概念。在本说明书中,“大致相同”为包含考虑10%左右的误差而被看做是相同的情况的概念。
图7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B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液体喷出头1B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的不同之之处在于,代替头基板20而具备头基板20B这点。头基板20B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基板20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连通板22而具备连通板22B这点、和代替压力室基板23而具备压力室基板23B这点。连通板22B以及压力室基板23B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通板22以及压力室基板23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旁通流道BP1而形成有旁通流道BP1B这点、和代替旁通流道BP2而形成有旁通流道BP2B这点。在下文中,将旁通流道BP1B以及旁通流道BP2B总称为旁通流道BP-B。旁通流道BP-B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旁通流道BP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Z1侧的壁面为平坦的形状而具有包括斜面SL1以及斜面SL2的形状这点、代替距离dZB而将旁通流道BP-B中的Z1方向的端部与喷嘴面NP的在Z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设定为距离dZK这点、代替旁通部分PB3而使Z2侧的壁面中的区域AB3中的壁面为独立部分PK3这点。即,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B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旁通流道BP,而设置有在沿Y1方向进行剖视观察时具有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独立流道RK大致相同形状的旁通流道BP-B这点。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液体喷出头1B具有M个独立流道RK、和截面形状为与独立流道RK大致相同形状的旁通流道BP1B以及旁通流道BP2B,因此与旁通流道BP1B以及旁通流道BP2B具有与独立流道RK不同的截面形状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容易地形成液体喷出头1B。
变形例2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1中,振动吸收板CP1以及振动吸收板CP2以相互分开的方式进行设置,但是本发明并非被限定于这样的方式的发明。振动吸收板CP1以及振动吸收板CP2也可以被一体形成。
图8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C的剖视图。
如图8所示,液体喷出头1C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振动吸收板CP1而具备振动吸收板CP1C这点、和代替振动吸收板CP2而具备振动吸收板CP2C这点。振动吸收板CP1C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吸收板CP1的不同之处在于,与振动板CPZ被一体形成这点。此外,振动吸收板CP2C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吸收板CP2的不同之处在于,与振动板CPZ被一体形成这点。
如此,在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C中,其特征在于,振动吸收板CP1C以及振动吸收板CP2C被一体形成。
因此,根据本变形例,与单独地形成振动吸收板CP1C以及振动吸收板CP2C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容易地形成振动吸收板CP1C以及振动吸收板CP2C。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设为特征在于,具备包括振动板CPZ的振动板24,该振动板CPZ通过被设置在与压力室CV对应的位置处的压电元件PZ而进行振动,从而使压力室CV内的压力进行变动,振动吸收板CP1C由振动板24形成。
因此,根据本变形例,与单独地形成振动吸收板CP1C以及振动板CPZ的方式相比较,能够容易地形成振动吸收板CP1C。
变形例3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1以及变形例2中,例示出了对具备向独立流道RK供给油墨的共用流道R1和从独立流道RK回收油墨的共用流道R2的液体喷出头1、1B、1C并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被限定于这样的方式的发明。液体喷出头也可以具备向独立流道RK供给油墨的共用流道R1,而不具备从独立流道RK回收油墨的共用流道R2。
图9为本变形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D的俯视图。
如图9所示,液体喷出头1D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共用流道R2而具备共用流道R2D这点、和代替M个独立流道RK而具备M个独立流道RKD1以及M个独立流道RKD2这点。独立流道RKD1具备:压力室CV1,其对油墨施加压力,以使油墨从喷嘴N1喷出;连接流道BR1,其对共用流道R1以及压力室CV1进行连接,并从共用流道R1接受油墨的供给。独立流道RKD2具备:压力室CV2,其对油墨施加压力,以使油墨从喷嘴N2喷出;连接流道BR2,其对共用流道R2D以及压力室CV2进行连接,并从共用流道R2D接受油墨的供给。共用流道R2D将从连接口H2供给的油墨向M个独立流道RKD2进行供给。此外,在本变形例中,旁通流道BP1对共用流道R1以及共用流道R2D进行连接,此外,旁通流道BP2对共用流道R1以及共用流道R2D进行连接。
变形例4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1至变形例3中例示出了使搭载了液体喷出头的收纳箱921在X轴方向上往复移动的串行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00,但是本发明并非被限定于这样的方式的发明。液体喷出装置100也可以为多个喷嘴N跨及介质PP的整个宽度而分布的行式的液体喷出装置。
变形例5
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1至变形例4中例示出的液体喷出装置除了专用于印刷的设备以外,还可以在传真装置以及复印机等各种的设备中采用。原本,本发明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用途并不限定于印刷。例如,喷出颜色材料的溶液的液体喷出装置作为形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滤色器的制造装置而被利用。此外,喷出导电材料的溶液的液体喷出装置作为形成配线基板的配线以及电极的制造装置而被利用。
符号说明
1…液体喷出头;7…控制装置;8…油墨供给装置;20…头基板;21…喷嘴基板;22…连通板;23…压力室基板;24…振动板;26…流道形成基板;BA1…共用流道;BA2…共用流道;BP1…旁通流道;BP2…旁通流道;CV…压力室;N…喷嘴;RK…独立流道。

Claims (16)

1.一种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基板,其以使与对液体施加压力的多个压力室对应的多个独立流道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而形成有所述多个独立流道;
第二基板,其形成有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对应且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共用流道、第二共用流道和第一旁通流道,
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共同连通,并向所述多个独立流道供给液体,
所述第二共用流道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共同连通,并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回收液体,
所述第一旁通流道对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共用流道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基板由形成有所述多个压力室的压力室基板和被设置在所述压力室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连通板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有供给流道和供给口的第三基板,
所述供给流道对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供给液体,
所述供给口用于对所述供给流道供给液体,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以及所述第一旁通流道的连接部位与所述供给口之间,设置有所述多个独立流道中的一个以上的独立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旁通流道的流道阻力小于所述独立流道的流道阻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旁通流道在从所述多个独立流道中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处的端部独立流道进行观察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对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共用流道进行连接的第二旁通流道,
所述多个独立流道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旁通流道与所述第二旁通流道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流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延伸,
所述喷嘴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喷出液体,
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旁通流道中的所述第三方向的端部位于所述独立流道中的所述第三方向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基板中的所述第三方向的端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流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延伸,
所述第一旁通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进行延伸,
所述压力室基板中的与所述独立流道对应的第一流道部分具备:
第一部分,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一区域中,具有预定长度以上的厚度;
第二部分,其在从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观察时存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区域中,具有所述预定长度以上的厚度;
第三部分,其在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三区域中,具有与所述压力室对应设置的贯穿孔,
所述压力室基板中的与所述第一旁通流道对应的第二流道部分具备:
第四部分,其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具有所述预定长度以上的厚度;
第五部分,其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具有所述预定长度以上的厚度;
第六部分,其在所述第三区域中,具有所述预定长度以上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中的与所述独立流道进行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分,设置有由多个突起部构成的过滤器,
在所述第一共用流道中的与所述第一旁通流道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未设置所述过滤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流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进行延伸,
所述第一旁通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进行延伸,
所述第一旁通流道的壁面中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以外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独立流道的壁面中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以外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部分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旁通流道以及所述第一共用流道进行连接的区域,设置有对液体的振动进行吸收的第一振动吸收部,
在所述第一旁通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共用流道进行连接的区域,设置有对液体的振动进行吸收的第二振动吸收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振动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二振动吸收部以相互分开的方式进行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振动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二振动吸收部被一体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独立流道以及所述第一共用流道进行连接的区域,设置有对液体的振动进行吸收的第三振动吸收部,
所述第一振动吸收部以及所述第三振动吸收部被一体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振动板,所述振动板通过被设置在与所述压力室对应的位置处的压电元件而进行振动,从而使所述压力室内的压力进行变动,
所述第一振动吸收部由所述振动板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独立流道包括第一独立流道和第二独立流道,
所述第一独立流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旁通流道相邻,
所述第二独立流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独立流道相邻,
所述第一旁通流道与所述第一独立流道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一独立流道与所述第二独立流道的间隔。
16.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头;
控制装置,其对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出头的喷出进行控制。
CN202310963136.1A 2022-08-04 2023-08-01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Pending CN1175076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24598 2022-08-04
JP2022124598A JP2024021621A (ja) 2022-08-04 2022-08-04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7614A true CN117507614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50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3136.1A Pending CN117507614A (zh) 2022-08-04 2023-08-01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2759A1 (zh)
JP (1) JP2024021621A (zh)
CN (1) CN11750761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21621A (ja) 2024-02-16
US20240042759A1 (en)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2188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0507648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19155683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ヘッドユニット、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7009925B2 (ja) ヘッドユニット
CN112297624B (zh)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US11618265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9726328B2 (en) Flow-path forming member,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0857795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ejection head
US20200198349A1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21024082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US20180272710A1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17507614A (zh)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JP2020147016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ヘッドユニット、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US20210323303A1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1752768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1951740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EP3705296B1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24021622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CN111347784B (zh)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US11760093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7467944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20230302796A1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CN116160771A (zh) 液体喷出头
CN117429180A (zh)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6160772A (zh) 液体喷出头及喷墨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