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5984A - 斜锯 - Google Patents

斜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5984A
CN117505984A CN202210893092.5A CN202210893092A CN117505984A CN 117505984 A CN117505984 A CN 117505984A CN 202210893092 A CN202210893092 A CN 202210893092A CN 117505984 A CN117505984 A CN 117505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handle
locking mechanism
state
miter s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30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方勇
甘行年
张长宁
陈智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30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598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8210 priority patent/WO20230878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5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59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5/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or with friction saw discs
    • B23D45/14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or with friction saw discs for cutting otherwise tha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stock, e.g. for making a mitred c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7/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斜锯,包括:一种斜锯,包括:工作台,切割机构,切割机构相对于工作台以第一直线为轴转动;支撑座,设置在工作台的第一端;第一锁定机构,至少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第一锁定机构包括:操作手柄,设置在工作台的第二端,用于供操作以切换第一锁定机构的状态;操作手柄至少包括对应第一状态的第一位置、对应第二状态的第二位置和对应第三状态的第三位置;操作手柄通过沿以第一方向的往复运动以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切换。本申请的斜锯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斜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斜锯。
背景技术
斜锯是台型工具的一种,能够进行一定倾斜角度的切割作业,通常包括能够转动倾斜的切割系统和能够旋转的工作台。上述旋转或转动动作都需要进行一定控制,现有技术中,一方面,对于旋转或转动的控制不够精细,会影响斜锯的作业精度,另一方面,现有的控制结构较为复杂,使用繁琐,在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对于现有的斜锯操作的快捷和准确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工具,一种操作方便快捷、锁定效率高的斜锯。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锯,包括: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切割机构,用于完成对工件的切割作业;切割机构相对于工作台以第一直线为轴转动;支撑座,连接切割机构和工作台;支撑座设置在工作台的第一端;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第一锁定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锁定机构锁紧切割机构相对于工作台以第一直线为轴的转动;第一锁定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锁定机构允许切割机构相对于工作台的转动;第一锁定机构处于第三状态时,切割机构沿一个预设方向转动至设定位置,在第一锁定机构离开第三状态时,第一锁定机构限制切割机构继续沿预设方向运动而超过设定位置;第一锁定机构包括:操作手柄,设置在工作台的第二端,用于供操作以切换第一锁定机构的状态;操作手柄至少包括对应第一状态的第一位置、对应第二状态的第二位置和对应第三状态的第三位置;操作手柄通过沿以第一方向的往复运动以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提供锁定切割机构和工作台相对转动的锁紧力;止动组件,提供多个预设位置并通过操作手柄选择设定位置后限制切割机构继续沿预设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形成或连接于操作手柄,驱动组件分别连接锁定组件和止动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或形成于操作手柄的第一驱动杆、连接锁定组件的第二驱动杆和连接止动组件的第一传动部,其中,第二驱动杆连接或形成于第一驱动杆,第一传动部连接或形成于第一驱动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与第二驱动杆的末端活动连接,且第一固定件与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与第二驱动杆的末端连接;锁紧片,被第二驱动杆贯穿,且设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第一弹性件,设置在锁紧片与第二固定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止动组件包括:定位块,与切割机构连接,定位块上设置有多个配合部;定位销,连接第一传动部,定位销与任一配合部连接后,限制切割机构继续旋转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手柄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传动部带动定位销与配合部脱离;操作手柄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传动部驱动定位销与配合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部包括偏心块,偏心块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定位销连接,偏心块的一端连接第一驱杆,另一端连接柔性连接件,偏心块以偏心轴线为轴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与三位置之间,第二位置为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手柄的数量为一个。
本申请提供一种斜锯,方便对切割机构转动运动锁紧、定位的操作,多种功能集合于同一操作件,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用户使用效率和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3是图1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一部分部件的结构图;
图5是图4中的一部分部件的俯视视角的结构图;
图6是图4中的一部分部件的仰视视角的结构图;
图7是图4中的局部的结构图,图中操作手柄在第二位置;
图8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图,图中操作手柄在第二位置;
图9是图8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图,图中操作手柄在第一位置;
图11是图10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的结构图,图中操作手柄在第三位置;
图13是图12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实施例中离合部的结构图;
图16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实施例中工作台、底座、锁定机构、定位机构和操作机构的结构图;
图17是图16的爆炸图;
图18是图16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的A-A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8中的B-B的剖视图;
图21是图16中锁定机构、定位机构和操作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第一板柄显示部分内部结构,图中,第一板柄为第二位置,第二板柄为第三位置;
图22是图16中锁定机构、定位机构和操作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第一板柄显示部分内部结构,图中,第一板柄为第二位置,第二板柄为第四位置;
图23是图16中锁定机构、定位机构和操作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第一板柄显示部分内部结构,图中,第一板柄为第一位置,第二板柄为第四位置;
图24是图16中第一操作部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中的第二实施例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的结构图;
图26是图25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7是图25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28是图25第一板柄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9是图25中的部分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中的第三实施例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的部分爆炸图;
图31是图30中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32是本申请中的第四实施例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的结构图;
图33是图32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35是本申请中的第五实施例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的结构图;
图36是图35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37是本申请中的第六实施例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的结构图;
图38是图37的另一个视角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39是本申请中的第七实施例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的结构图;
图40是图39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41是本申请中的第八实施例第二传动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具体的介绍。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为了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说明书附图中定义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
如图1至图24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斜锯100。斜锯100包括底座11、工作台12、切割机构13、支撑机构14和电源机构70。
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11用于支撑工作台12,可以理解的,底座11用于支撑整个斜锯100。斜锯100可以通过底座11平稳的放置于地面或者是操作平面上。具体的,底座11位于工作台12的下方,切割机构13位于工作台12的上方。
切割机构13包括切割件131和电机132,切割件131用于实现斜锯100的切割功能,其具体为圆锯片,电机132用于提供动力来源,能驱动切割件131在一个切割平面S内旋转,从而实现切割件131对放置于工作台12上的工件进行切割。
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机构14包括机架141和导轨组件142。切割机构13还包括一个连接切割机构13和导轨组件142的连接件133。导轨组件142设置在机架141的上,导轨组件142包括滑轨1421。连接件133形成有供导轨组件142穿过的通孔1331,滑轨1421穿过上述通孔1331设置,通孔1331具有一定深度,导轨组件142可以在通孔1331内沿前后方向运动。导轨组件142一端设有止挡件1422,防止导轨组件142脱离通孔1331。切割机构13可枢接至该连接件133处,即切割机构13能绕工作轴线104转动。通过使切割机构13绕工作轴线104转动,以使切割件131逐渐靠近工件进行切割作业或在切割作业完成时逐渐远离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切割机构13还包括:至少部分覆盖切割件131的护罩134。可以理解的,护罩134也可以固定连接至连接件133,为满足安全需要,护罩134还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护罩1341和相对于连接件133转动的第二护罩1342。其中,第一护罩1341始终包围至少部分切割件131,在未切割状态下,第二护罩1342能包围至少部分切割件131并避免切割件131暴露在用户能直接触碰到的范围内。当用户操作把手135,切割机构13围绕工作轴线104转动并使切割件131逐渐靠近工件进行切割作业时,随使用者操作把手135使切割件131逐渐深入工件,第二护罩1342可逐渐朝远离工作台12或者远离切割件131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切割件131能对工件进行切割。护罩134下端与工作台12接触之处还设有行走轮1343,以辅助切割机构13在工作台12的前后移动。
电源机构70用于为斜锯100提供电能。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机构70为电池包,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机构70安装在支撑机构14上。其他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也放置在切割机构13上。可以理解的,电源机构70的安装位置并不影响本申请的方案的保护范围,其他替换实施中,在没有其他创造性劳动时,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电池包配合相应的电源电路,为斜锯100内的相应部件供电。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电源机构70并不限于使用电池包的场景,还可通过市电、交流电源,配合相应的整流、滤波和调压电路,实现对机内的相应部件供电。
如图2和图4至图5所示,工作台12上还形成有一个沿上下方向贯穿自身的第一通道121,第一通道121在前后方向延伸。第一通道的第一端121a位于工作台12的内部,第一通道的第二端121b延伸至工作台12的外部,该外部即切割机构13的前端。该第一通道121可供切割件131切破工件时通过并至少部分容纳至第一通道121内部形成第一容纳腔1211内。工作台12和第一通道的第二端121b为护罩134的行走轮1343提供支撑,行走轮1343在第一容纳腔1211两侧运动。
在工作台12位于第一通道的第一端121a的之后为工作台的第一端12a。支撑座15设置在工作台的第一端12a,即该支撑座15设于切割机构13的后端。具体的,支撑座15枢转连接机架141,且机架141能够支撑并带动切割机构13相对于工作台12绕第一直线101转动。当切割机构13以第一直线101为轴相对于工作台12进行转动时,可以实现对工件的实现在竖直位置上的倾斜切割,即是说,在切割机构13沿第一直线101为轴相对于工作台12进行转动时,切割件131形成的切割平面S与上下方向形成的平面倾斜。
进一步地,第一直线101位于切割平面S内,切割平面S也以第一直线101为轴转动。工作台12、第一通道121以及支撑座15结构均相对于第一直线101基本对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21也沿该第一直线101方向延伸。
如图1至图13所示,斜锯100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16。第一锁定机构16至少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第一锁定机构16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锁定机构16锁紧切割机构13相对于工作台12以第一直线101为轴的转动;第一锁定机构16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锁定机构16允许切割机构13相对于工作台12的转动;第一锁定机构16处于第三状态时,切割机构13可以被操作而选择一个沿一个预设方向的转动的设定位置,而当第一锁定机构16离开第三状态时,切割机构13沿一个预设方向转动至该设定位置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16限制切割机构13继续沿预设方向运动而超过设定位置。即是说,第一锁定机构16为第三状态时,能对切割机构13的转动进行定位。换句话说,第一锁定机构16为第三状态时,切割机构13与支撑座15为自由旋转状态,操作者可以操作切割机构13至一个设定位置后,操作第一锁定机构16离开第三状态,第一锁定机构16对切割机构13的转动定位完成。在本实施例中,切割机构13能在设定位置被限位不能沿另一方向转动。在其他可替换实施例中,可沿另一方向继续运动,具体与第一锁定机构16的结构有关。该被限位的“设定位置”可以为点即定位点,或者切割机构13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此时具有两个相接近的定位点,设定位置即在两个定位点之间。“预设方向”根据操作者的实际需求可以是以第一直线101轴顺时针旋转,也可以是以第一直线101的逆时针旋转。
第一锁定机构16包括:操作手柄160,其设置在工作台的第二端12b,用于供操作以切换第一锁定机构16的状态。可以理解的,“工作台的第二端12b”是指与工作台的第一端12a不相同或不同侧的一端,并不限定“工作台的第二端12b”为与“工作台的第一端12a”正相对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操作手柄160设置在工作台的第二端12b的一个侧面12b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16整体基本沿第一直线101延伸。
操作手柄160至少包括对应第一状态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二位置和对应第三状态的第三位置;操作手柄160通过沿以第一方向F1的往复运动以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切换。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手柄160以第二直线102为轴沿第一方向F1进行往复转动以切换第一锁定机构16的状态。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直线102与第一直线101平行或重合。当然,第二直线102与第一直线101也可以相交。在其他替换实施例中,操作手柄160也可以沿第一方向F1进行直线往复移动,即平移滑动。将操作手柄160在切换第一锁定机构16的至少三个工作状态的运动限制在一个方向内,方便操作者的操作,切换动作更加连续和简单。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一个操作手柄160进行三个状态的切换,更加有利于操作者单手操作。为了提高操作者的切换的舒适性,操作手柄160在三个位置切换时,操作手柄160的边缘不超过底座11的底面。这样使得操作者在使用操作手柄160时不会与放置面或地面发生干涉碰撞。
操作手柄160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运动,如图7至图12所示。其中,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而且第二位初始位置。应当注意的是,上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并不一定仅限制为图中所示的位置,图中所示的位置为本实施例中实现第一锁定机构16状态的极限或临界位置,只要当第一锁定机构16能够实现上述状态所描述的功能时,即可认为其已经到达相应位置,该位置也可能为图中所示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之间的位置。
第一锁定机构16,还包括:锁定组件161和止动组件163。其中,锁定组件161提供锁定切割机构13和工作台12相对转动的锁紧力。锁定组件161包括提供锁定切割机构13和工作台12相对转动的锁紧力的工作状态和释放锁定切割机构13和工作台12相对转动的锁紧力的释放状态。其中,第一锁定机构16的第一状态即是操作手柄160在第一位置时,锁定组件161处于工作状态。第一锁定机构16的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即是操作手柄160在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锁定组件161处于释放状态。止动组件163,提供多个预设位置并通过操作手柄160选择设定位置后限制切割机构13继续沿预设方向运动。止动组件163包括可以在多个预设位置中进行选择的定位状态,此时切割机构13可以旋转以及限制切割机构13继续沿预设方向运动超过选择的设定位置的限制状态。第一锁定机构16的第三状态即是操作手柄160在第三位置时,止动组件163为定位状态。在第一锁定机构16离开第三状态即是操作手柄160离开第三位置时,止动组件163限制切割机构13继续沿预设方向运动,止动组件为限制状态。
第一锁定机构16,还包括:驱动组件162,形成或连接于操作手柄160,驱动组件162分别连接锁定组件161和止动组件163。
其中,驱动组件162包括,连接或形成于操作手柄160的第一驱动杆1621、连接锁定组件161的第二驱动杆1622和连接止动组件163的第一传动部1623,其中,第二驱动杆1622连接或形成于第一驱动杆1621,第一传动部1623连接或形成于第一驱动杆1621。进一步的,为实现一个操作手柄160进行三个状态的切换,更加有利于操作者单手操作。可以理解的,一个操作手柄160驱动第一驱动杆1621,而第一驱动杆1621分别通过第二驱动杆1622和第一传动部1623对锁定组件161和止动组件163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杆1621与操作手柄160直接连接,进而第一驱动杆1621与操作手柄160均以第二直线102为轴进行转动。当然可以理解的,第一驱动杆1621可以与操作手柄160为同一部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杆1621与第二驱动杆1622也均第二直线102为轴进行转动。
支撑座15与工作台12固定连接,机架141与支撑座15枢转连接。其中,机架141依次包括相互连续的枢转部1411、延伸部1412和连接部1413,枢转部1411与支撑座15枢接并传递机架141的转动,延伸部1412相对于工作台12向上方延伸,连接枢转部1411和连接部1413,连接部1413与连接件133连接。枢转部1411和支撑座15可以连通一个容纳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此空间为第二容纳空间14a。可以理解的,切割机构13相对于工作台12绕第一直线101的转动,是通过机架141相对支撑座15绕第一直线101的转动而实现的。同时,锁定组件161与止动组件163基本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4a内。
如图8至图15所示,锁定组件161包括:第一固定件1611,其与第二驱动杆162活动连接,且第一固定件1611与支撑座15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1612,与第二驱动杆1622的末端连接。锁紧片1613,被第二驱动杆1622贯穿,且设于第一固定件1611和第二固定件1612之间。第一弹性件1614,设置在所述锁紧片1613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612之间。进一步的,第二驱动杆1622远离第一驱动杆1621的末端为第二端1622b,第二端1622b设置有螺纹段。第一固定件1611及锁紧片1613与支撑座15的壳体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1612与第二驱动杆1622的第二端1622b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1614设于第二固定件1612和锁紧片1613之间,支撑座15和机架141的部分壳体设于第二固定件1612和锁紧片1613之间。当第二驱动杆1622被操作手柄160带动以第二直线102为轴转动,即是操作手柄160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驱动杆1622沿第二直线102向斜锯100的前方运动,第二固定件1612挤压第一弹性件1614并进而挤压锁紧片1613和支撑座15壳体至第一固定件1611,使得锁定组件161锁定支撑座15和机架141的转动,锁定组件161处于工作状态,第一锁定机构16达到第一状态。当第二驱动杆1622被操作手柄160带动以第二直线102为轴沿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即是操作手柄160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驱动杆1622沿第二直线102向斜锯100的后方运动,在第一弹性件1614的复原力作用下第二驱动杆1622更快速的带动第二固定件1612远离锁紧片1613,完成对锁定组件161的解锁,锁定组件161处于释放状态,切割机构13的转动运动的释放,此时第一锁定机构16可进入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
锁定组件161还包括,连接第一驱动杆1621和第二驱动杆1622的离合部1615,离合部1615进一步用于限制第一驱动杆1621沿第二直线102方向向斜锯100后方的运动,即限制释放过程的进一步运动。如图X所示,离合部1615包括第一离合件1615a和第二离合件1615b,第一离合件1615a和第二离合件1615b分别具有一个相互啮合的表面。具体的,第一离合件1615a固定在第二驱动杆1622上同时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2下方的壳体上,第二离合件1615b与第一驱动杆1621固定连接,第一离合件1615a和第二离合件1615b均具有供第一驱动杆1621贯穿的通孔。进一步的,第一离合件1615a朝向第二离合件1615b的表面设有阶梯状的台阶1615c,台阶1615c沿第二直线102方向依次增高,达到一定高度后,形成一个断面。第二离合件1615b朝向第一离合件1615a的表面上也具有与第一离合件1615a相啮合的形状。上述两表面至少具有两个台阶1615c结构。第二离合件1615b中心设有异形孔1615d,该异形孔1615d是不同于圆孔的通孔,相应的第一驱动杆1621上设有凸块,能够卡合至该异形孔中,完成第二离合件1615b和第一驱动杆1621的固定连接。具体的,当第一离合件1615a和第二离合件1615b啮合后,由于两断面的限制,第一驱动杆1621沿第二直线102的反方向的转动被离合结构所限制。
锁定组件161还包括设于第二离合件1615b前方的第二连接件1616,第二连接件1616和第二离合件1615b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617,第二弹性件1617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件1616和第二离合件1615b。第二连接件1616套设在第一驱动杆1621上,并与第一驱动杆1621活动连接,第一驱动杆1621可在第二连接件1616内滑动及转动,第二连接件1616还与工作台12壳体固定连接。当第一驱动杆1621绕第二直线102转动时,第一驱动杆1621沿第二直线102向斜锯100的前方运动,锁定组件161完成锁紧的同时第二离合件1615b在第一驱动杆1621的带动下沿台阶1615c运动,直至在第二弹性件1617的带动下与第一离合件1615a相互分离。当第一驱动杆1621沿相反的方向绕第二直线102转动时,第一驱动杆1621沿第二直线102向斜锯100的后方运动,第二离合件1615b在第一驱动杆1621的带动下与第一离合件1615a相互接近,当接近到两表面相啮合并挤压第二弹性件1617时,两表面的断面相卡和,使得第二离合件1615b不能进一步运动,从而限制第一驱动杆1621进一步运动,此时到达解锁后的临界状态,保证解锁后切割系统可以完成运动。
止动组件163包括:定位块1631和定位销1632。其中,定位块1631设于机架141内即是间接与切割机构13连接,可以理解,定位块1631可以直接连接在切割机构13上。定位块1631上设置有多个配合部1631a,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部1631a为上若干定位孔,每一个定位孔的位置对应机架141旋转到不同角度。定位销1632连接第一传动部1623,定位销1632基本沿平行于第二直线102的方向往复运动,定位销1632与任一配合部1631a连接后,限制切割机构13继续旋转运动。定位销1632至少部分与支撑座15的壳体相连,使定位销1632只能沿与第二直线102平行的方向运动。
第一传动部1623包括偏心块1623a、柔性连接件1624和第一传动块1626。其中,偏心块1623a连接第一传动块1626和柔性连接件1624。第一传动块1626连接在第一驱动杆1621上,具体的,第一传动块1626套设在第一驱动杆1621上,当第一驱动杆1621旋转时,第一传动块1626与第一驱动杆1621同步旋转。第一传动块1626沿径向延长设置有第一延长部1626a。偏心块1623a的旋转轴1623b连接在工作台12上,以使偏心块1623a的旋转轴1623b只能以偏心轴线1623c为轴摆动,其中,偏心轴线1623c平行于第二直线102。偏心块1623a的旋转轴1623b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偏心部1623d和第二偏心部1623e的长度方向是在左右方向的平面内的。其中,第一偏心部1623d和第二偏心部1623e均沿垂直于第二直线102的方向延伸,即是说,第一偏心部1623d与第二偏心部1623e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第二偏心部1623e连接柔性连接件1624,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1624为钢丝绳。第一偏心部1623d与第一延长部1626a选择性连接。第一延长部1626a与偏心块1623a改变第一驱动杆1621的传动方向。柔性连接件1624通过多个第一固定结构1625将其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2上,具体的安装在第一通道121的一侧。柔性连接件1624的一端连接第二偏心部1623e,另一端连接定位销1632。
当第一锁定机构16的第三状态即是操作手柄160在第三位置时,止动组件163处于定位状态。第一驱动杆1621旋转使第一传动块1626与第一驱动杆1621同步旋转。第一延长部1626a下压第一偏心部1623d使偏心块1623a旋转。进而第二偏心部1623e向上转动,第二偏心部1623e带动柔性连接件1624向后滑动,柔性连接件1624带动定位销1632沿第二直线102平行的方向向后运动,定位销1632与定位块1631脱离。此时,操作切割机构13运动,即是操作定位块1631旋转。当操作切割机构13旋转至所需角度时,使操作手柄160反向运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延长部1626a反向运动进而不再下压第一偏心部1623d,偏心块1623a复位旋转,第二偏心部1623e向下转动,定位销1632沿第二直线102平行的方向向前运动,定位销1632与定位块1631连接,从而定位销1632进入定位块1631上之一的定位孔内,由于定位销1632至少部分与支撑座15连接,则可通过定位销1632将切割机构13定位至设定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可以为弧形孔等异形长孔,该孔的两端分别对应特定的切割角度,使得定位销1632能够在一定设定范围内转动,即使得切割机构13能够在一定设定范围内转动,在转动到两端部时,分别对应两个设定角度,操作者不需要去斜锯100后方确认刻度即可快速确定所需求的角度范围。
如图1至图2和图16至图24所示,斜锯100除了切割机构13能够相对于工作台12转动外,其工作台12也能相对于底座11旋转,其目的是为在工件上形成斜切口。工作台12相对于底座11的旋转轴线为斜切轴线103,在本实施例中,斜切轴线103沿上下方向延伸,具体的,斜切轴线103垂直于第一直线101。
如图16至图24所示,斜锯100还包括:斜切角的锁定机构、定位机构18和操作机构19。其中,斜切角的锁定机构,提供锁定底座11和工作台12相对转动的锁紧力,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区分斜切角的锁定机构为第二锁定机构17。定位机构18,提供多个预设位置并可选择的将工作台12相对于底座11限制在所选择的预设位置。操作机构19,供握持及操作以使工作台12相对于底座11转动。其中,操作机构19包括:第一操作部19a,通过第一传动组件192驱动第二锁定机构17提供锁紧力。第一操作部19a,包括:对应锁定底座11和工作台12相对转动的第一位置和对应释放底座11和工作台12相对转动的第二位置。第二操作部19b,位于与第一操作部19a可单手同时操作的范围内;通过第二传动组件194驱动定位机构18,以释放工作台12与底座11之间在预设位置的限制。第二操作部19b相对于第一操作部19a包括:对应将工作台12与底座11限制在预设位置的第三位置和对应释放定位机构18对工作台12与底座11限制的第四位置。其中,“可单手同时操作的范围”为:操作者握持并可以向第一操作部19a施加操作力时或后,第二操作部19b在同一只手的至少手指可以触及到并施加操作力的范围。如此,将第一操作部19a和第二操作部19b均设于单手可操作范围内后,便可通过握持操作机构19的单手触及并操作操作机构19上的第一操作部19a和第二操作部19b,不需要通过另一只手配合,可以实现单手即可以控制工作台12相对于底座11的旋转,操作较为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部19a和第二操作部19b连接为一个整体部件,但第一操作部19a和第二操作部19b通过两个传动组件控制第二锁定机构17和定位机构18,传动组件不相互干扰,通过相互独立的两个传动组件分别控制工作台12与底座11转动的锁定和定位,控制更加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17、定位机构18和操作机构19也均基本沿第一通道121的长度方向延伸。具体的,沿平行于第一直线101方向延伸。第二锁定机构17、定位机构18、第一传动组件192和第二传动组件194的大部分均设置在工作台12的下方。第一操作部19a和第二操作部19b连接在工作台的第二端12b的前侧12b2,即是说,第一操作部19a和第二操作部19b与操作手柄相对于工作台12设置在同一端。而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第一操作部19a和第二操作部19b与操作手柄相对于工作台12设置在同一端的不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部19a,包括:第一板柄191,在具体操作时,操作者握持第一板柄191,并使第一板柄191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第二操作部19b,包括:第二板柄193,设置在第一板柄191上,在具体操作时,操作者握持第二板柄193并使第二板柄193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运动。具体的,第一板柄191以第三直线105为转轴旋转连接在工作台的第二端12b的壳体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直线105与第一直线101垂直或相交。第一板柄191整体呈偏平板状,其尺寸适合成年人单手握持。第一板柄191中部形成第三容纳空间191a,第二板柄193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191a中。第二板柄193以平行于第三直线105的第四直线106为转轴旋转。第二板柄193设置在第一板柄191手掌相对的面上,可以理解的,当操作者握持第一板柄191时,第二板柄193同时被操作者握持在手中。所以,第一板柄191被操作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时,第二板柄193由于在第一板柄191上,所以也会与第一板柄191共同在运动。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板柄191运动时必然会带动第二板柄193一同运动。第二板柄193可以相对于第一板柄191运动,即第二板柄193以第四直线106为轴运动,以使第二板柄193相对于第一板柄191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间切换。
如图21所示,当第一板柄191在第二位置时,第一板柄191为初始位置。此时,第二锁定机构17释放底座11和工作台12相对转动的第二位置。第二板柄193的初始位置为第三位置,具体的,第二板柄193相对第一板柄191的第三位置为第二板柄193超出第一板柄191,即是说,第二板柄193更靠近操作者手的握持位置。第二板柄193的第四位置相对于第三位置,第二板柄193更靠近第一板柄191。为方便操作者操作,第四位置是第二板柄193与第一板柄191相对手握持的面平齐,此时释放定位机构18对工作台12与底座11相对旋转的限制。
所以当操作者握持操作机构19时,即握持第一板柄191时,会先将第二板柄193由第三位置切换至第四位置。如图22所示,此时第一板柄191处于第二位置,第二板柄193处于第四位置,那么对应第二锁定机构17处于释放锁紧力同时定位机构18处于释放定位限制的状态。操作者即可以通过操作机构19旋转工作台12,使工作台12相对于底座11旋转。当旋转至适当位置时进而需要将工作台12和底座11在此位置进行限制,操作者在握持动作时稍微放松握持以释放第二板柄193,以使第二板柄193超出第一板柄191,此时第二板柄193处于第三位置,定位机构18将工作台12与底座11限制在预设位置。可以理解的,定位机构18提供的限制力不足以保证工作台12与底座11在切割工作时不发生相对运动。当需要将工作台12与底座11的相对旋转锁紧时,操作第一板柄191使其运动到第一位置,如图23所示。第二锁定机构17提供锁紧力,将工作台12和底座11的相对旋转锁紧。此时第二板柄193处于的位置并不影响第二锁定机构17提供锁紧力。
为使第一板柄191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第一操作部19a还包括形成或连接在所述第一板柄191上的第一限位结构1912。第一限位结构1912为凸轮结构,设置在第一板柄旋转轴1911的后方。此凸轮结构一方面利用凸轮结构上最远端向近端运动时需要外力作用而可以形成止点D进行限位,另一方面利用凸轮可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组件192控制第二锁定机构17。可以理解的,此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具体结构只要可以实现必须在外力作用在可以将第一板柄191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将第一板柄19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往复运动皆可以理解为与本申请相似的实施方式。同时,以上两种功能可以由一个部件实现也可以由两个部件分别实现。
第一传动组件192包括第一驱动部1921和第一传动杆1922。其中,第一驱动部1921与第一限位结构1912可选择性接触,第一传动杆1922连接在第一驱动部1921上。第一驱动部1921将第一板柄191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一传动杆1922的往复移动。第一传动杆1922连接第二锁定机构17,第一传动杆1922为刚性结构并能在第一操作部19a和第二锁定机构17之间往复移动,进而驱动第二锁定机构17提供锁定力。第一驱动部1921为弹性变形部件,具体的,第一驱动部1921为弹性片体。第一驱动部1921沿垂直与第一直线101方向安装在第一板柄191后侧。第一驱动部1921安装在工作台12上,其安装点可以作为其弹性形变的参考点。当第一板柄191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结构1912的凸轮结构与第一驱动部1921的接触由小直径位置变为大直径位置,第一驱动部1921沿第一直线101向后变形,带动第一传动杆1922向后移动。当第一板柄191至第一位置时,凸轮结构的最远端与第一驱动部1921接触且接触面更靠近位于最远端运动下游侧的小直径面。即是说,当第一板柄191至第一位置时,凸轮结构与第一驱动部1921的接触在凸轮结构的止点D的后方,所以第一板柄191保持在第一位置,持续使第一驱动部1921保持在沿第一直线101向后变形的状态,所以第二锁定机构17持续提供锁紧工作台12和底座11的锁紧力。当第一板柄191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时,第一限位结构1912的凸轮结构与第一驱动部1921的接触由大直径位置变为小直径位置,或由接触变为不接触,此时第一驱动部1921弹性复位,向前复位运动,带动第一传动杆1922向前移动。第二锁定机构17释放锁紧工作台12和底座11的锁紧力,进而解锁工作台12与底座11的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1922沿第一直线101方向往复运动。第一传动杆1922连接在工作台12上,进而限制第一传动杆1922沿上下方向的运动,减少第一传动杆1922的运动分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17由第一传动杆1922与底座11组成。第二锁定机构17需要提供锁紧力时,第一传动杆1922沿第一直线101方向抵紧底座11,通过二者之间的摩擦力限制底座11。在其他替换实例中,可以通过与第二锁定机构17连接以及底座11连接的两个部件组成第二锁紧机构。由于第二锁紧机构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只揭示其中一种,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传动组件194包括第二传动部1941,第二操作部19b的驱动力通过第二传动部1941带动定位机构18发生形变。第二传动部1941至少部分包括柔性结构,以使第二传动部1941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部1941为钢丝绳,或第二传动部1941的部分由钢丝绳组成。使用柔性结构使得第二传动部1941在连接第二操作部19b和定位机构18时装配不受限制。柔性结构可以根据装配路径进行形变对装配的精度要求降低。第二传动部194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板柄193的后端。具体的,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二板柄193的后端之后固定。第二传动部1941的另一端连接定位机构18。
定位机构18包括调节件181。调节件181为弹性结构,调节件181连接在第二传动部1941的另一端,具体的,设于第二传动部1941的下方。调节件的第一端181a通过第二固定结构183和工作台12的壳体连接,使其可以将第二固定结构183的连接处作为弹性变形运动的参考点。调节件的第二端181b位于底座11的调节部111的上方,该调节部111设有调节工作台12在水平方向转动所需的刻度。进一步的,调节件的第二端181b设有定位件182,在调节部111上设有若干定位槽1112,若干定位槽1112对应不同的工作台12和切割机构13的旋转角度。具体的,定位件182向下侧凸起,凸起的形状与定位槽1112的形状一致。
如图16至图17和如图21所示,当第二板柄193处于第三位置时,定位件182连接至定位槽1112中,或定位件182接触调节部111而在定位槽1112附近,继续旋转工作台12,定位件182即可进入定位槽1112中。当第二板柄193处于第三位置时,调节件181不发生弹性形变或即是发生弹性形变但形变量不足以使定位件182离开定位槽1112。如图22所示,当第二板柄193由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切换时,第二板柄193以第四直线106为转轴旋转,进而带动第二传动部1941向远离底座11的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柄193的在连接第二传动部1941的位置设置有凸轮结构,进而在第二板柄193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二传动部1941的直线往复运动。通过第二固定结构183的引导,第二传动部1941连接调节件181第二端的部分基本垂直于调节件的第二端181b,并位于调节件的第二端181b的上方。第二传动部1941向远离底座11方向运动时,第二传动部1941连接调节件181第二端的部分向上运动,带动调节件181第二端向上发生形变,定位件182离开定位槽1112,进而调节组件离开底座11,此时进入释放状态,工作台12可相对于底座11旋转。当操作者释放对第二板柄193的握持时,为使第二板柄193能从第四位置自动复位到第三位置,第二操作部19b设置有偏压元件,向第二板柄193提供从第四位置复位至第三位置的偏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偏压元件(图中未示出)为连接第一板柄191和第二板柄193上的扭簧。在其他可替换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偏压元件,靠调节件181的弹性复位力将第二板柄193驱动由第四位置回到第三位置。
操作机构19,还包括:限位组件195,用于使第二板柄193保持在第四位置。可以理解的,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将定位机构18的限制功能暂时取消的情况。此时,使用限位组件195将第二板柄193保持在第四位置,就可以使定位机构18的限制被保持释放。限位组件195包括,设置在第二操作部19b上的第一限位部1951和与第一限位部1951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一操作部19a的第二限位部19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951为设置在第二板柄193上侧壁上的槽或者卡扣,第二限位部1952为设置第一板柄191侧壁上与卡扣相配合的槽或者卡扣。当需要将第二板柄193保持在第四位置时,就继续按压第二板柄193,第一限位部1951与第二限位部1952相互卡合,将第二板柄193锁定。此时第二板柄193位于低于第四位置的第五位置。当需要解除限位时,反向拨动第二板柄193,第一限位部1951与第二限位部1952的卡合松开,限位解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951与第二限位部1952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卡扣限位,只要可以相互配合从而限制相对运动并可通过外力解除即可。
为了时第二传动部1941更方便安装,选取第二传动部1941的长度时,第二传动部1941连接第二板柄193与调节件181所用的长度大于第二板柄193与调节件181之间的实际长度。通过设置在第二传动部1941一端的张紧调节部196来调节第二传动部1941位于第二板柄193与调节件181之间的长度。可以理解的,张紧调节部196通过调节第二传动部1941用于连接第二板柄193与调节件181的长度,进而调节第二传动部1941的张紧程度,进而可以调节第二板柄193驱动定位机构18的难易程度。另一方面,有利于第二传动部1941的使用寿命的延长。在本实施例中,张紧调节部196设置在第二板柄193侧。在其他可替换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在调节件181侧。张紧调节部196设置在第一板柄191上,包括设置有两个通孔1962主体件1961和设置在两个通孔1962之间的可拆卸的紧固件1963。第二传动部1941从一个通孔1962中穿入,从另一个通孔1962穿出主体件1961。紧固件1963旋入主体件1961后顶端抵压住第二传动部1941,将第二传动部1941固定在主体件1961上。当需要调节时,旋松紧固件1963,紧固件1963不再抵压第二传动部1941,即可调节第二传动部1941的张紧程度。
如图25至图39所示,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斜锯,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或名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本实施例的斜锯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第一操作部29a和第二操作部29b的具体结构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部29a,包括:第一板柄291,在具体操作时,操作者握持第一板柄291,并使第一板柄291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第一板柄291以第三直线205为转轴旋转连接在工作台的第二端的壳体上。第一板柄291整体呈偏平板状,其尺寸适合成年人单手握持。
第二操作部29b,包括:第二板柄293,设置在第一板柄291上。第二板柄293在第一板柄291上以第四直线206为轴往复摆动。第四直线206垂直于第三直线205。具体的,第四直线206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具体操作时,操作者握持第一板柄291并用拇指拨动第二板柄293在第三和第四位置间运动。可以理解的,当操作者握持第一板柄291时,第二板柄293在第一板柄291上同时被操作者握持在手中。所以,第一板柄291被操作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时,第二板柄293由于在第一板柄291上,所以也会与第一板柄291共同在运动。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板柄291运动时必然会带动第二板柄293一同运动。第二板柄293可以相对于第一板柄291运动,即第二板柄293以第四直线206为轴运动,以使第二板柄293相对于第一板柄291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间切换。
第一板柄291中部形成第三容纳空间291a,第二传动部1941穿入第三容纳空间291a中。第一板柄291设置有一个滑槽2913,通过滑槽2913将第三容纳空间291a与外界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柄293与第二传动部1941之间设置有第三传动部2942,第三传动部2942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291a内。第三传动部2942的通过滑槽2913形成或连接于第二板柄293,第二传动部1941连接在第三传动部2942上。其中,第三传动部2942通过旋转轴2943连接在第一板柄291上,第三传动部2942以第四直线206为轴转动。第二传动部1941连接在第三传动部2942的偏心位置2944上。第二传动部1941进入第三容纳空间291a部分被第三固定结构2945连接在第一板柄291上。第三固定结构2945将第二传动部1941以第四直线206为圆心线设置成圆弧形。圆弧形的一端连接在第三传动部2942上,另一端伸出第三容纳空间291a。滑槽2913的为圆弧形,滑槽2913上依次设置有第三位置、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295为一个台阶限位面。从第三位置到第四位置之间的第一板柄291,其在第三容纳空间291a内设置凸起部2951,凸起部2951在第三传动部2942和第一板柄291之间。在第四位置至第五位置时,凸起部2951取消,所以此部分与凸起部2951形成了一个凹槽2952。第二板柄293运动超过第四位置向第五位置时,第三传动部2942进入凹槽2952,即被限位在凹槽2952中,无法复位至第四位置。需要操作者按压第二板柄293使第三传动部2942脱离凹槽2952后继续向第四位置拨动第二板柄293,使第二板柄293复位至第四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张紧调节部296设置在第三传动部2942上。其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如图30至图31所示,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斜锯,其中与实施例二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二相应的附图标记或名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点。本实施例的斜锯与实施例二不同的第一板柄391与第二操作部39b的具体结构等。
第一板柄391上不设置有滑槽。第二操作部39b包括:第二板柄393与第三传动部3942。其中,第二板柄393与第三传动部3942的连接处和第三传动部3942的旋转轴3943重合。第三传动部3942以第四直线306为轴旋转连接在第一板柄391上。第三传动部3942包括第一限位部3944,在第一板柄391上连接有第二限位部3912,第二限位部3912设置有凸起面3912a。第二板柄393从第三位置到第四位置运动时,第一限位部3944在第二限位部3912的上游低面3912b上滑动,当第二板柄393第四位置到第五位置运动时,第一限位部3944通过凸起面3912a。所以第二限位部3912件第一限位部3944限制,第二板柄393无法从第五位置自动复位至第四位置。需要操作者推动第二板柄393由第五位置向第四位置运动,第一限位部3944再次滑过凸起面3912a进入上游低面3912b,使第二板柄393复位至第四位置。
如图32至图34所示,为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斜锯,其中与实施例三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三相应的附图标记或名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区别点。本实施例的斜锯与实施例三不同的第二操作部的具体结构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柄493通过线轴部4931旋转连接在第一板柄491上。第二板柄493以第四直线406为轴旋转。第二传动部1941绕在线轴部4931外周,第二板柄493旋转第二传动部1941的绕在线轴部4931上的长度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对定位机构的控制。
张紧调节部496设置在线轴部4931上,包括设置有两个通孔4962的主体件4961和设置在两个通孔4962件的紧固件4963。主体件4961套设在线轴部4931外。第二传动部1941从一个通孔4962中穿入,从另一个通孔4962穿出主体件4961。第二传动部1941先经过张紧调节部496后再缠绕入线轴部4931。紧固件4963旋入主体件4961后顶端抵压住第二传动部1941,将第二传动部1941固定在主体件4961上。当需要调节时,旋松紧固件4963,紧固件4963不再抵压第二传动部1941,即可调节第二传动部1941的张紧程度。
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部4951和第二限位部4952。其中,第一限位部4951为设置在第二板柄493上底部的槽,第二限位部4952为设置第一板柄491上侧臂的卡扣。
如图35至图36所示,为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斜锯,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或名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本实施例的斜锯与实施例一不同的第一操作部59a与第二操作部59b的具体结构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部59a包括第一板柄591、第一限位结构5912和第一连接部592。其中,第一连接部592设置在第一板柄591和第一限位结构5912之间,第一连接部592可以为单独的部件,连接在第一板柄591和第一限位结构5912之间。在其他可替换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92与第一板柄591或第一连接部592与第一限位结构5912形成一个部件后进行连接。
第一板柄591以第三直线505为轴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直线505与第一直线垂直或相交。
第二操作部59b包括第二套筒594和第一拨杆595。第二套筒594套设在第一连接部592外侧,第二套筒594以第四直线506为转轴旋转,且第一板柄591以第四直线506基本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直线506垂直于第三直线505,第四直线506平行于第一直线。可以理解的,当操作者握持第一板柄591时,拇指或拇指和食指可以对第二套筒594进行旋拨操作。
第二传动部1941连接在第一拨杆595上。第一拨杆595沿垂直于第四直线506的方向设置。第二套筒594内侧壁沿径向设置有第一狭槽5941,第一狭槽5941的宽度与第一拨杆595的直径相适应。具体的,第一狭槽5941的宽度稍大于第一拨杆595的直径,以使第一拨杆595的端部可以插入第一狭槽5941,以符合装配需求。第一狭槽5941沿第二套筒594的轴线延伸,可以理解的,第一狭槽5941的长度方向与第四直线506方向平行或重合。第一连接部592内部中空设置,其外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593连通第一连接部592的内部与外界。第一拨杆595连接第二传动部1941的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592的内部。第一拨杆595至少一端从第二滑槽593伸出第一连接部592后嵌入第一狭槽5941。第二滑槽593包括靠近第一板柄591的第一止位5931以及靠近第一限位结构5912的第二止位5932。可以理解的,第一止位5931位于第二止位5932的前方。当第一拨杆595滑动到第一止位5931时,第二传动部1941向前运动,即可带动调节件发生变形。当第一拨杆595滑动到第二止位5932时,第二传动部1941处于复位或向后运动,调节件不发生形变。所以,当第一拨杆595在第一止位5931时,第二套筒594对应为第四位置或第五位置,当拨杆在第二止位5932时,第二套筒594对应为第三位置。由于第二套筒594驱动第一拨杆595在第二滑槽593内滑动,所以沿第二套筒594的旋转方向,第一止位5931和第二止位5932依次设置。即是说,当第二套筒594向右旋转时,第二止位5932设置在第一止位5931的右后方。如果第二套筒594向左旋转时,第二止位5932设置在第一止位5931的左后方。第一止位5931和第二止位5932之间设置过渡段5933,使第一拨杆595能被第二套筒594顺滑波动。第一止位5931与过渡段5933之间设置有止位段5934,使第一拨杆595需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一止位5931经过止位段5934进入过渡段5933。其中,止位段5934为基本平行于第三直线505的平直段。
如图37至图38所示,为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斜锯,其中与实施例五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五相应的附图标记或名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的区别点。本实施例的斜锯与实施例五不同的第一操作部69a与第二操作部69b的具体结构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部69a包括第一板柄691、第一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和第一驱动环692。其中,第一驱动环692设置在第一板柄691和第一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之间。第一板柄691以第三直线605为轴旋转,其中,第三直线605平行于第一直线。第一板柄691的一端通过第四固定结构693固定在工作台上。其中,第一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为第四固定结构693连接处设置的螺纹结构。当旋转第一板柄691,第一板柄691沿第三直线605前后运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杆1922前后运动。
第二操作部69b包括第二套筒694和第一拨杆695。第二套筒694设置在第一板柄691的下方,第二套筒694以第四直线606为轴转动。其中,第四直线606与第三直线605平行设置。
在第一板柄691后端套设有第一驱动环692。第一驱动环692以第三直线605为转动。第一驱动环692上设置有第一外齿轮6921。第二套筒694上设置有与第一外齿轮6921相啮合的第二外齿轮6942。在本实施例中,当操作者握持第一板柄691时,拇指或拇指和食指可以对第一驱动环692进行旋拨操作,第一驱动环692通过齿轮传动驱动第二套筒694旋转。
第二操作部69b还包括,第二内筒696。第二套筒694套设在第二内筒696外侧,第二内筒696部分伸出第二套筒694后,其通过第五固定结构698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传动部1941连接在第一拨杆695上。第一拨杆695沿垂直于第四直线606的方向设置。第二套筒694内侧壁沿径向设置有第一狭槽6941,第一狭槽6941的宽度与第一拨杆695的直径相适应。具体的,第一狭槽6941的宽度稍大于第一拨杆695的直径,以使第一拨杆695的端部可以插入第一狭槽6941,以符合装配需求。第一狭槽6941沿第二套筒694的轴线延伸,可以理解的,第一狭槽6941的长度方向与第四直线606方向平行或重合。第二内筒696内部中空设置,其外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连通第二内筒696的内部与外界。第一拨杆695连接第二传动部1941的部分位于第二内筒696的内部。第一拨杆695至少一端从第二滑槽伸出第二内筒696后嵌入第一狭槽6941。第二滑槽包括第一止位6971以及第二止位6972,第一止位6971位于第二止位6972之前。
当第一拨杆695滑动到第一止位6971时,第二传动部1941向前运动,即可带动调节件发生变形。当第一拨杆695滑动到第二止位6972时,第二传动部1941处于复位或向后运动,调节件不发生形变。所以,当第一拨杆695在第一止位6971时,第二套筒694对应为第四位置或第五位置,当第一拨杆695在第二止位6972时,第二套筒694对应为第三位置。由于第二套筒694驱动第一拨杆695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所以沿第二套筒694的旋转方向,第一止位6971和第二止位6972依次设置。即是说,当第二套筒694向右旋转时,第二止位6972设置在第一止位6971的右后方。如果第二套筒694向左旋转时,第二止位6972设置在第一止位6971的左后方。第一止位6971和第二止位6972之间设置过渡段6973,使第一拨杆695能被第二套筒694顺滑拨动。第一止位6971与过渡段6973之间设置有止位段6974,使拨杆需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一止位6971经过止位段6974进入过渡段6973。其中,止位段6974为基本平行于第三直线605的平直段。
如图39至图40所示,为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的一种斜锯,其中与实施例五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五相应的附图标记或名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五的区别点。本实施例的斜锯与实施例五不同的第一操作部79a与第二操作部79b的具体结构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部79a包括第一板柄791、第一连接部792和第二离合部793。第二操作部79b包括第二套筒794和第二拨杆795。其中,第二套筒794旋转套设在第一连接部792外侧。第一板柄791和第二套筒794均以第三直线705为轴旋转,其中,第三直线705与第一直线平行。第二拨杆795沿垂直与第三直线705的方向设置。第二传动部连接在第二拨杆795上。第二拨杆795形成或连接与第二套筒794上。
第一连接部792伸出第二套筒794部分与第二离合部793连接。第二离合部793包括第三离合件7931和第四离合件7932。第三离合件7931选择性连接第一传动杆,第四离合件7932与第一连接部792连接。其中,第四离合件7932被工作台限制以第三直线705为轴的旋转运动,允许沿第三直线705往复运动。第三离合件7931通过销轴796与第一连接部792形成同步旋转且被限制沿第三直线705的往复运动。
第三离合件7931和第四离合件7932分别具有一个相互啮合的表面,第三离合件7931朝向第四离合件7932的表面设有阶梯状的台阶,台阶沿第三直线705方向依次增高,达到一定高度后,形成一个断面。第四离合件7932朝向第三离合件7931的表面上也具有与第三离合件7931相啮合的形状。
当第一板柄791以第三直线705为轴旋转,即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第一板柄791带动第三离合件7931以第三直线705为轴旋转,第四离合件7932与第三离合件7931的相互啮合表面变化,进而第三离合件7931推动第四离合件7932沿第三直线705方向向后运动,推动第一传动杆抵紧底座,第二锁定机构锁定工作台和底座间的转动。
当第二套筒794以第三直线705为轴旋转,第二拨杆795也第三直线705为轴旋转,进而第二传动部沿第三直线705方向移动,带动调节件形变。
如图41所示,为本申请的第八实施例的一种斜锯,其中与实施例七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七相应的附图标记或名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八与实施例七的区别点。本实施例的斜锯与实施例七不同的第二传动组件894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894,包括翻板8942和第二传动部(图中未示出)。其中,翻板的第一端8942a与第二拨杆895连接,翻板的第二端8942b连接第二传动部(图中未示出),第二传动部(图中未示出)连接在调节件181上。翻板的第一端8942a与翻板的第二端8942b之间通过翻板旋转轴8942c与工作台连接。翻板旋转轴8942c的轴线809垂直于第三直线805。翻板8942以翻板旋转轴8942c的轴线809为转轴摆动。可以理解,当翻板的第一端8942a与翻板8942的翻板的第二端8942b沿垂直于第三直线805方向做相反的运动。即是说,翻板的第一端8942a向下运动时,翻板8942的翻板的第二端8942b向上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翻板8942位于第二套筒894的下方,第二拨杆895至少部分向下延伸抵接翻板8942。当第二套筒896处于第三位置时,翻板8942不驱动调节件变形,调节件与底座保持接触。可以理解,此时翻板的第一端8942a高于翻板的第二端8942b或翻板的第一端8942a与翻板的第二端8942b平齐或者翻板的第一端8942a略低于翻板的第二端8942b。当第二套筒896继续旋转至第四位置,第二拨杆895向翻板8942第一端运动,第二拨杆895推动翻板的第一端8942a,翻板的第一端8942a向下运动,翻板的第二端8942b向上运动,带动第二传动部(图中未示出)向上以使调节件发生形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申请,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斜锯,包括:
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
切割机构,用于完成对所述工件的切割作业;所述切割机构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以第一直线为轴转动;
支撑座,连接所述切割机构和所述工作台;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第一端;
其特征在于,
第一锁定机构,至少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机构锁紧所述切割机构相对于所述工作台以第一直线为轴的转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允许所述切割机构相对于所述工作台的转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切割机构沿一个预设方向转动至设定位置,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离开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机构限制所述切割机构继续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而超过所述设定位置;
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操作手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第二端,用于供操作以切换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的状态;所述操作手柄至少包括对应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一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二位置和对应所述第三状态的第三位置;所述操作手柄通过沿以第一方向的往复运动以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还包括:
锁定组件,提供锁定所述切割机构和所述工作台相对转动的锁紧力;
止动组件,提供多个预设位置并通过所述操作手柄选择所述设定位置后限制所述切割机构继续沿所述预设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还包括:
驱动组件,形成或连接于所述操作手柄,所述驱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锁定组件和所述止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或形成于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驱动杆、连接所述锁定组件的第二驱动杆和连接所述止动组件的第一传动部,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杆连接或形成于所述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传动部连接或形成于所述第一驱动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驱动杆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驱动杆的末端连接;锁紧片,被所述第二驱动杆贯穿,且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锁紧片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组件包括:
定位块,与所述切割机构连接,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多个配合部;定位销,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所述定位销与任一所述配合部连接后,限制所述切割机构继续旋转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部带动所述定位销与所述配合部脱离;所述操作手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部驱动所述定位销与所述配合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偏心块,所述偏心块通过柔性连接件与所述定位销连接,所述偏心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所述偏心块以偏心轴线为轴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三位置之间,所述第二位置为初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的数量为一个。
CN202210893092.5A 2021-11-22 2022-07-27 斜锯 Pending CN1175059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3092.5A CN117505984A (zh) 2022-07-27 2022-07-27 斜锯
PCT/CN2022/118210 WO2023087872A1 (zh) 2021-11-22 2022-09-09 斜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3092.5A CN117505984A (zh) 2022-07-27 2022-07-27 斜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5984A true CN117505984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49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3092.5A Pending CN117505984A (zh) 2021-11-22 2022-07-27 斜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59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80711A1 (en) Jigsaw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imparting scrolling, orbital and reciprocating movement
US8151471B2 (en) Control handle of a bush cutter and a bush cutter therewith
AU2008207516B2 (en) Power tool
CN102886566B (zh) 切割机
US7526867B2 (en) Tool with clamping apparatus and an improved scrolling mechanism
US20070050991A1 (en) Power tool with interchangeable blades
US10011009B2 (en) Guide foot for an oscillating power tool
EP3028798B1 (en) Power saw tool with pivotable shoe assembly
EP1736267A1 (en) Reciprocating tool
US9242390B2 (en) Powered circular saw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107552872B (zh) 切割工具
EP3512671B1 (en) A hair cutting device
JP2012000051A (ja) 手押式芝刈機
CN117505984A (zh) 斜锯
CN117505983A (zh) 斜锯
US9421625B2 (en) Reciprocating saw with adjustable shoe
EP1514626B1 (en) Shoe assembly for power tool and power tool incorporating such assembly
CN217098112U (zh) 斜锯
CN102658398B (zh) 电动工具
WO2023087872A1 (zh) 斜锯
CA2491681C (en) Handheld power tool with a detachable handle
CN217412670U (zh) 一种轨道锯调节深浅的定位装置
CN210337399U (zh) 一种削笔器的笔芯粗细调节结构及其削笔器
EP4129547A1 (en) Electric tool
CN116787383A (zh) 手持式电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