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5519A - 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5519A
CN117505519A CN202311709884.3A CN202311709884A CN117505519A CN 117505519 A CN117505519 A CN 117505519A CN 202311709884 A CN202311709884 A CN 202311709884A CN 117505519 A CN117505519 A CN 117505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matrix
damage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omin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098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希娟
刘伟鹏
杨立琼
石亚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3117098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55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5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5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B09C1/10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using fungi or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属于生态恢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取受损区域土壤富集培养筛选得到优势菌种组成功能菌剂;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分析物种多样性得到地区优势物种;将生物质、有机肥、功能菌剂和土壤混合作为基质,以所述优势物种或挑选的固土护坡植物为指标筛选得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佳改良剂组合;将改良剂和植物种子(优势植物及固土护坡植物)组合构建形成土壤生态修复基质;将生态修复基质铺设在受损土壤地块完成土壤系统的生态恢复。本发明通过基质修复以及形成的有生命力植物的根、茎(枝)或整体作为结构的主体元素,在植物群落生长和建群过程中加固和稳定土壤,实现生态修复,解决受损生境修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
技术背景
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导致的土壤结构不良、肥力降低、养分流失、盐碱化以及有害物质污染,使土壤结构受损、生态功能退化。对受损土壤系统的修复对于生态平衡和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发了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并应用于受损河岸带生境修复项目。
河岸带是指河水陆地交界处的两边,直至河水影响消失为止的地带。河岸带能够提供各种生物的栖息地、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调节河溪的微气候、稳定河岸复合生态系统等;还具有连接功能,主要表现为廊道的连接、传输、交换、源汇功能等;还通过河岸植被带的过滤、渗透、吸收、拦截来发挥涵养水源、净化水体、防控灾害的功能;并提供丰富的生物、土地以及景观观赏资源。河岸带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开放型系统,极易受到各类干扰的影响。而且河岸带生态系统处在其所连接的河流流域之中,流域范围内的人类活动诸如农业、林业活动,道路修建等对河岸带生态系统产生间接的影响。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河岸带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的干扰,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恢复方法来改善河岸土壤基质,恢复植物生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以达到受损土壤区域基质改良和修复植被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受损土壤富集培养筛选得到优势菌种组成功能菌剂;
2)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分析物种多样性得到地区优势物种;
3)将生物质、有机肥、功能菌剂和土壤混合作为基质,以所述优势物种或挑选的固土护坡植物为指标筛选得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佳改良剂组合;
4)将改良剂和植物种子组合构建形成土壤生态修复基质;
5)将生态修复基质铺设在受损土壤地块完成土壤系统的生态恢复。
优选的,所述优势菌种为黑曲霉、恶臭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优选的,所述地区优势物种为小眼子菜、菹草和马来眼子菜;所述固土护坡植物为百脉根、蛇莓委陵菜、小冠花和紫花苜蓿。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为玉米秸秆,所述有机肥为猪粪。
优选的,所述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8份玉米秸秆、1-5份功能菌剂、10-20份猪粪和900-1200份土壤。
优选的,所述植物种子为所述地区优势物种和固土护坡植物。
优选的,所述铺设方式根据实际地块的倾斜角度确定所述地块的倾斜角度小于30度时,所述生态修复基质直接铺设;所述地块的倾斜角度为30-55度时,所述生态修复基质、营养基质和功能性外加剂混合铺设;所述地块的倾斜角度为55-90度时,将所述生态修复基质装填到网状基体材料中制成生物袋进行铺设。
优选的,所述网状基体材料为可降解无纺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土壤养分调节和当地优势肥地植物/功能微生物(群)筛选为研发目标,针对土壤瘠薄生境脆弱的实际情况,从土壤改良剂、可降解无纺布袋固定基质、适宜固坡、肥地植物筛选等角度和措施,研发生态修复基质配置方法,该方法的应用通过形成的有生命力植物的根、茎(枝)或整体作为结构的主体元素,在植物群落生长和建群过程中加固和稳定土壤,控制水土流失和实现生态修复,从标准化规模化产品的角度解决受损土壤修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磷脂脂肪酸鉴定结果;
图2是有机物IBP在不同土壤中的保持和迁移;
图3是示范区域卫星遥感解译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受损土壤富集培养筛选得到优势菌种组成功能菌剂;
2)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分析物种多样性得到地区优势物种;
3)将生物质、有机肥、功能菌剂和土壤混合作为基质,以所述优势物种或挑选的固土护坡植物为指标筛选得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佳改良剂组合;
4)将改良剂和植物种子组合构建形成土壤生态修复基质;
5)将生态修复基质铺设在受损土壤地块完成土壤系统的生态恢复。
在本发明中,取受损土壤富集培养筛选得到优势菌种组成功能菌剂。所述富集培养的方法优选为:将土壤和液体培养基混合培养;所述培养在空气浴恒温摇床内进行;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LB培养基、硅酸盐细菌培养基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采用LB培养基培养时,所述空气浴恒温摇床的温度优选为20-30℃,进一步优选为22-28℃;所述空气浴恒温摇床的转速优选为170-190r/min,进一步优选为175-185r/min;所述培养时间优选为30-42h,进一步优选为32-40h;采用硅酸盐细菌培养基培养时,所述空气浴恒温摇床的温度优选为22-32℃,进一步优选为24-30℃;所述空气浴恒温摇床的转速优选为110-130r/min,进一步优选为115-125r/min;所述培养时间优选为30-42h,进一步优选为32-40h;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时,所述空气浴恒温摇床的温度优选为25-30℃,进一步优选为28-30℃;所述空气浴恒温摇床的转速优选为120-180r/min,进一步优选为170-180r/min;所述培养时间优选为24-42h,进一步优选为32-36h;所述筛选得到的优势菌种为黑曲霉、恶臭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功能菌剂中黑曲霉、恶臭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质量比优选为0.5-2:0.5-2:0.5-2,进一步优选为1:1:1。
在本发明中,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分析物种多样性得到区域优势物种。所述实地调查的方法优选为:在地块设立10-12个采样样方,设置其取样面积为2-4m×2-4m,调查每个样方中草本植物,统计每个样方内各物种的种类、频度等,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所述地区优势物种为小眼子菜、菹草和马来眼子菜。
在本发明中,将生物质、有机肥、功能菌剂和土壤作为基质,以所述优势物种或挑选的兼具改良土壤和美化景观的固土护坡植物为对象筛选得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改良剂;所述生物质优选为玉米秸秆;所述固土护坡植物为百脉根、蛇莓委陵菜、小冠花和紫花苜蓿,所述土护坡植物基于其本身的功能以及种植应用的经验进行选择;所述有机肥优选为猪粪;所述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8份玉米秸秆、1-5份功能菌剂、10-20份猪粪和900-1200份土壤;所述玉米秸秆的用量优选为3-7份;所述功能菌剂的用量优选为2-4份;所述猪粪的用量优选为12-18份;所述土壤的用量优选为950-1150份。
在本发明中,将改良剂和植物种子组合构建得到生态修复基质;所述植物种子为所述地区优势物种和固土护坡植物;所述改良剂和植物种子的组合比例根据土壤、地形和气候特点进行确定;将生态修复基质铺设在受损地块完成土壤系统生态功能修复。所述铺设方式根据地块的倾斜角度确定所述地块的倾斜角度小于30度时,所述生态修复基质直接铺设;所述地块的倾斜角度为30-55度时,所述生态修复基质、营养基质和功能性外加剂混合铺设,所述生态修复基质、营养基质和功能性外加剂的质量比优选为8-12:1-3:0.01-0.05,进一步优选为10:2:0.03;所述地块的倾斜角度为55-90度时,将所述生态修复基质装填到网状基体材料中制成生物袋进行铺设;所述网状基体材料为可降解无纺布,所述网状基体材料不仅能防止土壤及营养成分混合物等填充物的流失,还能让水分等重要组分在土壤中进行正常的迁移与交换,使得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得到有效的保持和及时的补充。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用场景为太子河上游山区段受损河岸带生境修复,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微生物群落选育:
首先,对所取河岸带土壤样品中的磷脂脂肪酸(PLFA)进行提取、处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后计算含量,研究本地微生物群落组成。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研究得知河岸带土壤微生物中细菌占绝对优势,摩尔百分数高达60%左右,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表明在上游河岸带条件下,细菌的繁殖力、竞争力、土壤养分转化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强于其他类群。
其次,取河岸带土壤富集培养筛选得到优势菌种组成功能菌剂。对河岸带土壤样品中微生物富集培养,富集培养以配备有密封橡胶塞的250ml血清瓶作为容器,以对应液体培养基于空气浴恒温摇床内进行培养,对功能微生物进行筛选,其中,对于解磷细菌的富集培养采用LB培养基于30℃下、180r/min培养36h;解钾菌的富集培养采用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于28℃、120r/min培养36h;解磷真菌的富集培养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于30℃下、180r/min培养36h。
实验结果:筛选出的优势功能菌为:具有解磷作用的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真菌黑曲霉菌以及具有解钾作用的菌恶臭假单胞菌。
实施例2
优势物种调查:
植物物种调查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等方法,首先,在河岸带目标区域共设立11个采样样方,设置其取样面积为3m×3m,调查样方中草本植物,统计样方内各物种的种类、频度等,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
调查结果:河岸带目标区域经实地调查共获得草本植物187种,分属于34科,120属,科、属、种的组成差异较大。其中菊科和禾本科物种数量较多,分别占总数的19.8%和15%,调查的11个样方中,出现频率在50%以上的物种有水蓼和金盏银盘2种,出现频率在20%以上的物种有17种;说明目标区域植物群落科属组成较为分散,农业生产、水利工程、挖沙等人为干扰影响了植物多样性变化,使植物种类减少、结构简单、多样性降低。
其次,查阅年鉴、相关文献以及地方政府提供的参考资料,获得了太子河上游山区段当地植物群落特征。
调查结果:当地植被为单一草本植被,物种数为201种,隶属36个科,主要植物组成有(按重要值为计算依据):灯心草、菵草、狭叶水蓼、野稗、水蓼、酸模、丝叶蒿、中华结缕草等。亲水优势种为小眼子菜(优势度为68.47%),菹草(优势度为13.32%)和马来眼子菜(优势度为11.81%),优势度之和为93.6%,主要群落类型为小眼子菜+菹草群落。
实施例3
河岸带土壤养分流失分析:
土壤样品采集于河岸带目标修复区域,人工添加鸡粪/猪粪肥作为有机肥,调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至3个梯度水平,将处理后土壤样品风干过2mm筛后填装土柱,通过一系列土柱迁移实验研究分析土壤化学性质(有机质含量)和物理性质(颗粒粒径、团聚体结构)对土壤养分保持的影响机制。
将河岸带研究区域土壤使用猪粪作为有机肥调节土壤有机质含量至3个水平:低有机质(有机质含量20g/kg)、中有机质(有机质含量28g/kg)和高有机质(有机质含量36g/kg)。将样品风干过2mm筛后以干法填装土柱,通过活塞泵将养分实验溶液通入土柱内,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对土壤养分保持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发现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养分在土壤中的流失速率减弱;因此确定在考虑经济性的基础上尽量提高生态修复基质中的有机质含量。
实施例4
植被优势物种培育技术:
根据筛选出的优势物种及微生物群落,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将生物质、有机肥、微生物功能菌剂(黑曲霉、恶臭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1:1:1)和土壤进行不同比例组合作为基质,以当地优势物种或挑选的兼具改良土壤和美化景观的固土护坡植物为对象,监测不同处理下种子发芽程度,植株生长情况等,筛出适宜植物生长的改良剂组合。
将玉米秸秆、猪粪、微生物功能菌剂和土壤不同比例组合,不添加物料的土壤为空白对照,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每个处理重复3次。采用直径21cm花盆,每盆内装土量为1500g,每盆播种固土护坡植物百脉根种子0.3g。监测不同处理下种子发芽程度,植株生长情况等,筛出适宜植物生长的改良剂组合。
实验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发现中水平微生物功能菌剂、低水平秸秆和高水平有机肥有利于植物生长,确定选择微生物功能菌剂3g/kg、玉米秸秆5g/kg、猪粪15g/kg为适宜物料组合。
表1正交实验设计表
表2不同处理下植株生长情况
实施例5
基于生态修复基质的河岸带生境恢复:
将实施例4筛选得到的改良剂和实施例2调查得到的适合当地生长的优势植物及固土护坡植物种子组合(每平方米混合植物种子8g)得到生态修复基质,用于验证土壤改良剂混合优势物种对植被恢复的作用。
结合河岸带受损地块实际条件完成生态修复基质铺设,修复土壤基质并恢复植被功能。针对区域差异,在比较平缓区域,倾斜度小的场地直接铺设生态修复基质,基质可加工为平面的片状、其长度和宽度依据工程施工的需求而自行剪裁,在40度左右坡度区域,将生态修复基质和营养基质层混合,加入功能性外加剂增加粘性,加水后混合成泥浆浇筑在坡体上,覆盖一层网状基体材料防止水土流失,在70度左右坡度区域,将生态修复基质装填到网状基体材料中制成生物袋,铺设在坡面上形成防护滑坡的龙骨,能加固坡面土壤基质的滑动和流失。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工程实施后物种的种类和数目也明显增多,河岸带植被覆盖率由42%提高至79.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受损土壤富集培养筛选得到优势菌种组成功能菌剂;
2)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分析物种多样性得到地区优势物种;
3)将生物质、有机肥、功能菌剂和土壤混合作为基质,以所述优势地区物种或挑选的固土护坡植物为指标筛选得到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佳改良剂组合;
4)将改良剂和植物种子组合构建形成土壤生态修复基质;
5)将生态修复基质铺设在受损土壤地块完成土壤系统的生态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势菌种为黑曲霉、恶臭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区优势物种为小眼子菜、菹草和马来眼子菜;所述固土护坡植物为百脉根、蛇莓委陵菜、小冠花和紫花苜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为玉米秸秆,所述有机肥为猪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8份玉米秸秆、1-5份功能菌剂、10-20份猪粪和900-1200份土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子为所述地区优势物种和固土护坡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方式根据实际地块的倾斜角度确定所述地块的倾斜角度小于30度时,所述生态修复基质直接铺设;所述地块的倾斜角度为30-55度时,所述生态修复基质、营养基质和功能性外加剂混合铺设;所述地块的倾斜角度为55-90度时,将所述生态修复基质装填到网状基体材料中制成生物袋进行铺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基体材料为可降解无纺布。
CN202311709884.3A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 Pending CN1175055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09884.3A CN117505519A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09884.3A CN117505519A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5519A true CN117505519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60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09884.3A Pending CN117505519A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551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5061A (zh) * 2018-08-01 2019-01-01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植生构件、边坡修复方法和绿化系统
CN109894470A (zh) * 2019-02-22 2019-06-18 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土壤生态修复方法
CN111615879A (zh) * 2020-07-04 2020-09-04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土壤种子库改良修复硬质驳岸植被的方法
CN114642134A (zh) * 2022-02-15 2022-06-21 东南大学 一种砒砂岩高陡边坡植生绿化的可持续柔性护坡方法及系统
CN115846395A (zh) * 2022-11-09 2023-03-28 山西大学 一种构建煤矿恢复区植物-微生物群落联合修复体系的方法
CN116871317A (zh) * 2023-08-07 2023-10-13 西藏柳科中新生态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的方法
CN117102234A (zh) * 2023-08-02 2023-11-24 南昌大学 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地上地下联合生态修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5061A (zh) * 2018-08-01 2019-01-01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植生构件、边坡修复方法和绿化系统
CN109894470A (zh) * 2019-02-22 2019-06-18 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土壤生态修复方法
CN111615879A (zh) * 2020-07-04 2020-09-04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土壤种子库改良修复硬质驳岸植被的方法
CN114642134A (zh) * 2022-02-15 2022-06-21 东南大学 一种砒砂岩高陡边坡植生绿化的可持续柔性护坡方法及系统
CN115846395A (zh) * 2022-11-09 2023-03-28 山西大学 一种构建煤矿恢复区植物-微生物群落联合修复体系的方法
CN117102234A (zh) * 2023-08-02 2023-11-24 南昌大学 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地上地下联合生态修复方法
CN116871317A (zh) * 2023-08-07 2023-10-13 西藏柳科中新生态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修复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Impacts of biochar addition on rice yield and soil properties in a cold waterlogged paddy for two crop seasons
CN108410470B (zh)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mitigates ammonia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in a maize field
CN104289506A (zh) 镉、锌、铅、铜离子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CN108370881A (zh) 草本植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法
CN109644609A (zh) 一种退化高寒草原生态恢复的方法
CN105601360A (zh) 微生物生态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Chukwuka et al. Soil fertility restoration potentials of Tithonia green manure and water hyacinth compost on a nutrient depleted soil in South Western Nigeria using Zea mays L. as test crop
CN101548621A (zh) 喀斯特地区快速恢复植被的方法
CN107216226A (zh) 一种用于调理镉污染富硒土壤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用途
CN105950174B (zh)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微生物土壤调理剂
CN110720371A (zh) 一种煤气化固态渣复绿沙地的方法
CN104193559A (zh) 一种滨海盐土改良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5220A (zh) 一种改良充填岛礁珊瑚砂种植百香果的栽培基质
CN111248028A (zh) 一种土壤重构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Belyuchenko Cultivated Lands of Kuban and Features of Their Development.
CN1290967C (zh) 对沙化、沙漠化土地的治理方法
CN102511278A (zh) 微生物肥沙生植物专用肥治沙技术
CN109336689A (zh) 一种蓝莓容器栽培基质
Al-tabbal et al. Effects of volcanic zeolite tuff on olive (Olea Europaea L.) growth and soil chemistry under a constant water level: five years’ monitoring experience
Ali et al. The effect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on yield and plant vegetative growth of eggplant (Solanum melongena L.)
CN105723847A (zh) 一种吉林西部退化盐碱地恢复成三江藨草湿地的方法
CN109717035A (zh) 一种党参的栽培方法
Elbashier et al. Effects of organic amendment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Melon (Cucumis melo L.) under saline irrigation
CN117505519A (zh) 一种受损土壤系统的恢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