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3612A -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3612A
CN117503612A CN202311449170.3A CN202311449170A CN117503612A CN 117503612 A CN117503612 A CN 117503612A CN 202311449170 A CN202311449170 A CN 202311449170A CN 117503612 A CN117503612 A CN 117503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fixedly connected
collecting
pip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491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英娜
康晓菲
张卫芳
郭凯丽
杨常栓
孔祥永
夏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14491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36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3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36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9/00Feeding-bottles in general
    • A61J9/06Holders for bott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属于新生儿喂养技术领域。包括喂养管和软管,喂养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杆,软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喂养头,喂养头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组件,喂养管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负压组件,喂养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存储罐的内表面设置有下料组件;通过设置收集组件、负压组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会让推杆发生间歇性滑动,推杆间歇性滑动不仅可以防止新生儿口中流食过多被呛到,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喂养新生儿时的安全性。收集组件配合负压组件不仅可以让支管内部的流食流向收集罐内,而且可以快速对收集罩收集到的流食及时进行抽吸,防止流食在收集罩和支管内发生阻塞。

Description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生儿喂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是专门用于监护和治疗出生后需要特殊护理的新生儿的医疗区域,在这个病区里,医护人员提供全天候的专业护理,包括监测新生儿的体征、提供呼吸支持、调整药物治疗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内操作人员会经常使用到新生儿喂养装置,这是一种用于给新生儿提供食物和营养的设备,在新生儿出生后,如果不能通过自然的方式进行喂养,医护人员可能会使用各种喂养装置来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
在新生儿刚出生后的早期阶段,流食喂养是常见的喂养方法,一般情况下操作人员在操作流食喂养装置时需要双手配合操作,因为新生儿的嘴巴比较小,而且新生儿在喂养过程中自身是没有意识的,因此新生儿可能会本能的出现啼哭和吐舌的现象,新生儿在啼哭和吐舌的过程中流食会从新生儿的口中流出,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大多数操作人员会在新生儿的下巴处放置一层餐布,这样掉落下来的流食会滴落在餐布上,喂养结束后把餐布取下来即可,但是在喂养过程中餐布可能会因为新生儿晃动发生掉落,因此操作人员需要重新放置餐布的位置,进而影响操作人员喂养新生儿的进度,而且餐布在使用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清理,如果直接扔掉会造成资源浪费,还有一些操作人员会在喂养头的外表面设置一种收集结构,但是收集结构也只能对流食起到收集的作用,一旦收集结构内部的流食过多,操作人员还需要对收集结构进行清洗或更换,这样会耽搁操作人员喂养新生儿的进程,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通过设置收集组件、负压组件、驱动组件和下料组件,下料组件不仅可以打开存储罐下表面的流食通道让流食进入喂养管内,而且可以防止存储罐内的流食在进入喂养管时出现结块和阻塞的现象。驱动组件会让推杆在齿轮和推板的配合作用下发生间歇性滑动,推杆间歇性滑动的设置不仅可以防止流食一直流动导致新生儿口中流食过多被呛到,而且可以防止因为操作人员操作不及时导致流食的速度没有及时得到调整的现象出现,进而进一步提高在喂养新生儿时的安全性。收集组件配合负压组件的设置,可以让支管内部的流食流向收集罐内,这样的设置可以快速对收集罩收集到的流食及时进行抽吸,不仅可以防止流食在收集罩和支管内发生阻塞,而且负压式的设置无需增加额外的驱动结构,通过以上的设置可以解决,新生儿在喂养过程中流食流出嘴外,进而导致流食浪费和喂养进度受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包括喂养管和软管,所述喂养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存储罐,所述存储罐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盖子,所述喂养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喂养管的外表面开设有探槽,所述喂养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贴合面,所述喂养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软管和所述输液管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软管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喂养头,所述喂养头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用于收集从新生儿口中或从所述喂养头处流出的流食,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喂养头相连接,所述喂养管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用于负压抽吸所述收集组件收集的流食,所述负压组件与所述喂养管相连接,所述喂养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杆在所述喂养管的内表面自由滑动,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喂养管和所述推杆相连接,所述存储罐的内表面设置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存储罐内部的流食进入到所述喂养管的内部,所述下料组件与所述存储罐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喂养头外表面的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的内表面开设有引流槽,所述收集罩的下表面插设有支管。
优选地,所述收集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喂养头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喂养头和所述收集罩之间通过所述插块和所述插槽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集罩的外表面设置有佩戴环,所述收集罩的外表面对称安装有卡环,所述佩戴环和所述收集罩之间通过所述卡环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集罩是贴合新生儿面部形状的弧形结构设置,所述收集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圈,所述隔圈安装在所述收集罩和所述支管的连接缝隙处,所述喂养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负压组件与所述支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喂养管下表面的收集罐,所述收集罐的外表面设置有气阀,所述收集罐的表面插设有负压管,所述收集罩和所述收集罐之间通过所述支管连接,所述支管和所述负压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收集罐的下表面设置有底盖,所述收集罐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槽口,所述收集罐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流板。
优选地,所述收集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喂养管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
优选地,所述底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内盖,所述底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收集罐的下表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底盖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盖,所述滑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底盖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喂养管外表面的第二马达,所述喂养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机罩,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平滑面,所述齿轮的内表面插设有驱轴,所述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喂养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存储罐外表面的第一马达,所述存储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机罩,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阀桨,所述阀桨的数量为五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收集组件、负压组件、驱动组件和下料组件,通过设置下料组件,不仅可以打开存储罐下表面的流食通道让流食进入喂养管内,而且可以防止存储罐内的流食在进入喂养管时出现结块和阻塞的现象。
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会让推杆在齿轮和推板的配合作用下发生间歇性滑动,推杆间歇性滑动的设置不仅可以防止流食一直流动导致新生儿口中流食过多被呛到,而且可以防止因为操作人员操作不及时导致流食的速度没有及时得到调整的现象出现,进而进一步提高在喂养新生儿时的安全性。
通过设置收集组件,喂养过程中从新生儿嘴角和下巴处的流食会进入引流槽内,引流槽内部的流食会自动流动到支管内部,再配合负压组件的设置,支管内部的流食会流向收集罐内,这样的设置可以快速对收集罩收集到的流食及时进行抽吸,不仅可以防止流食在收集罩和支管内发生阻塞,而且负压式的设置无需增加额外的驱动结构。
由于支管和负压管都是通过插设的方式与其他结构相连接的,而且收集罩和收集罐均可以从装置上取出,因此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快速对收集组件和负压组件进行拆装处理。
附图说明
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公开。
图1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驱动组件处配合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驱动组件处配合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软管和收集组件处配合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收集组件处配合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下料组件处配合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喂养管和负压组件处配合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图9中B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喂养管和负压组件处配合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1中C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收集罐和喂养管处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收集罐处配合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喂养管;2、存储罐;3、盖子;4、第一马达;5、第一转轴;6、阀桨;7、第一机罩;8、探槽;9、输液管;10、推杆;11、密封塞;12、第二马达;13、第二转轴;14、齿轮;15、平滑面;16、驱轴;17、推板;18、支撑架;19、第二机罩;20、贴合面;21、连接管;22、软管;23、喂养头;24、收集罩;25、佩戴环;26、支管;27、插块;28、卡块;29、插槽;30、卡环;31、引流槽;32、密封圈;33、隔圈;34、固定架;35、收集罐;36、滑块;37、凹槽;38、滑槽;39、凸块;40、气阀;41、隔板;42、槽口;43、导流板;44、底盖;45、密封垫;46、内盖;47、密封槽;48、滑盖;49、滑板;50、限位槽;51、负压管。
如图所示,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定在该特定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所进行的调整或者修改仍然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指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其它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应在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通常,可以至少部分从上下文中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取决于上下文,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另外,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不一定旨在传达一组排他性的因素,而是可以替代地,至少部分地取决于上下文,允许存在不一定明确描述的其他因素。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之上”和“在……上方”的含义应当以最宽方式被解读,以使得“在……上”不仅表示“直接在”某物“上”而且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之上”或“在……上方”不仅表示“在”某物“之上”或“上方”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包括其“在”某物“之上”或“上方”且其间没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
此外,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部”、“在…之上”、“上部”等空间相关术语在本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如在附图中示出的。空间相关术语旨在涵盖除了在附图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在设备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设备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被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可以类似地被相应解释。
如图1-图14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包括喂养管1和软管22,喂养管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存储罐2,存储罐2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盖子3,喂养管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塞11,喂养管1的外表面开设有探槽8,喂养管1的外表面开设有贴合面20,喂养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液管9,软管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1,软管22和输液管9之间通过连接管21连接,软管22远离连接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喂养头23,喂养头23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组件,收集组件用于收集从新生儿口中或从喂养头23处流出的流食,收集组件与喂养头23相连接,喂养管1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负压组件,负压组件用于负压抽吸收集组件收集的流食,负压组件与喂养管1相连接,喂养管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推杆10在喂养管1的内表面自由滑动,驱动组件分别与喂养管1和推杆10相连接,存储罐2的内表面设置有下料组件,下料组件用于控制存储罐2内部的流食进入到喂养管1的内部,下料组件与存储罐2相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5-图7所示,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插设在喂养头23外表面的收集罩24,收集罩24的内表面开设有引流槽31,收集罩24的下表面插设有支管26,由于收集罩24设置在喂养头23的外表面,而且收集罩24弧形结构的设置可以与新生儿的面部和嘴部的轮廓相贴合,因此当流食从新生儿口中流出后,嘴角和下巴处的流食会进入引流槽31内,由于引流槽31自带倾斜角度,因此引流槽31内部的流食会自动流动到支管26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所述收集罩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27,插块2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28,喂养头23的表面开设有插槽29,喂养头23和收集罩24之间通过插块27和插槽29配合连接,插块27不仅可以插设在插槽29内,而且在卡块28的限位作用下可以让插块27和插槽29自动锁死,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操作人员拆装收集罩24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收集罩24的外表面设置有佩戴环25,收集罩24的外表面对称安装有卡环30,佩戴环25和收集罩24之间通过卡环30连接,操作有人可以通过卡环30选择性的把佩戴环25佩戴到收集罩24的外表面,佩戴环25是自带弹性的软带,当佩戴环25佩戴完毕后,弹性结构的佩戴环25可以对收集罩24起到拉紧的效果,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喂养过程中收集罩24与新生儿面部贴合不稳定牢固,如果喂养的新生儿情绪比较稳定,那么操作人员可以把佩戴管从收集罩24上取。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收集罩24是贴合新生儿面部形状的弧形结构设置,收集罩2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圈33,隔圈33安装在收集罩24和支管26的连接缝隙处,喂养管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4,负压组件与支管26相连接,隔圈33底部的表面积略大于支管26的表面积,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止流食发生回流的现象。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9-图14所示,所述负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喂养管1下表面的收集罐35,收集罐35的外表面设置有气阀40,收集罐35的表面插设有负压管51,收集罩24和收集罐35之间通过支管26连接,支管26和负压管5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2,收集罐35的下表面设置有底盖44,收集罐3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41,隔板41的表面开设有槽口42,收集罐35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流板43,当气阀40被打开后,支管26与收集罐35之间就会保持气压上的联通,此时在负压作用下支管26内部的流食会流向收集罐35内,流入收集罐35内的流食会在隔板41和槽口42的引导作用下进入到导流板43的上表面,最后流食停留在导流板43和底盖44的上表面,这样的设置可以快速对收集罩24收集到的流食及时进行抽吸,不仅可以防止流食在收集罩24和支管26内发生阻塞,而且负压式的设置无需增加额外的驱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图12所示,所述收集罐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36,滑块36的表面开设有凹槽37,喂养管1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38,滑槽3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39,滑块36不仅可以在滑槽38内滑动,而且滑槽38可以对其进行限位,这样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对收集罐35进行拆装,当滑块36滑动到滑槽38的末端后,凸块39会顺势卡接在凹槽37内,这样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收集罐35在喂养管1的下表面出现滑脱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底盖4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内盖46,底盖4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45,收集罐35的下表面开设有密封槽47,底盖4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盖48,滑盖4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49,底盖44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0,密封垫45和密封槽47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底盖44和收集罐35之间的密封性,由于底盖44和滑盖48之间通过限位槽50和滑板49连接,因此滑盖48可以在底盖44的上表面自由滑动,当滑盖48从底盖44表面滑出一端距离后,操作人员就可以利用滑盖48把底盖44从收集罐35上取出了。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图4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喂养管1外表面的第二马达12,喂养管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机罩19,第二马达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3,第二转轴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4,齿轮14的外表面设置有平滑面15,齿轮14的内表面插设有驱轴16,推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板17,喂养管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8,操作人员操控驱动组件时,第二马达12转动,第二马达12转动的过程中会驱动第二转轴13旋转,第二转轴13转动的过程中会驱动齿轮14发生旋转,齿轮14旋转的过程中会配合推板17表面的齿槽带动推板17滑动,当齿轮14表面的平滑面15接触到推板17时,推板17不会继续受到齿轮14的作用力,进而会停止滑动,直到齿轮14表面的齿槽再次接触到推板17时,推板17才会继续滑动,推板17滑动的过程中支撑架18可以对推板17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进而大大提高推板17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存储罐2外表面的第一马达4,存储罐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机罩7,第一马达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阀桨6,操作人员操控下料组件时,第一马达4启动,第一马达4输出端转动的过程中会驱动第一转轴5旋转,第一转轴5旋转的过程中阀桨6会跟随第一转轴5一起转动,阀桨6转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开存储罐2下表面的流食通道让流食进入喂养管1内,而且阀桨6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流食起到搅拌的作用,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存储罐2内的流食在进入喂养管1时出现结块和阻塞的现象,而且旋转式的进料方式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把控流食进入到喂养管1内的流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集组件、负压组件、驱动组件和下料组件,使用时,先转动打开存储罐上方的盖子,把需要喂养的流食注入存储罐内,流食添加完毕后,重新盖上盖子,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下料组件让存储罐内部的流食进入到喂养管内部,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喂养时,操作人员的一只手握住喂养管,另一只手拿取软管末端的喂养头,然后通过握住喂养管的手,控制驱动组件让推杆向输液管方向推进,此时位于喂养管内部的流食就会顺着输液管进入到软管内,待软管内部的流食快到达喂养头处时把喂养头放入到新生儿的口中,这样流食就会进入到新生儿口中,待喂养管内部的流食全部流尽后,操作人员需要先把喂养头从新生儿口中取出,然后再次控制驱动组件让推杆向输液管相反的方向滑动,待推杆移动到初始位置后操作人员可以重新控制下料组件让存储罐内部的流食进入到喂养管内部,流食进入到喂养管内后操作人员可以继续操作装置对新生儿进行喂养,待喂养结束后,操作人员把喂养头从新生儿口中取出后装置结束使用。
下料组件设置在存储罐的内表面,操作人员操控下料组件时,第一马达启动,第一马达输出端转动的过程中会驱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旋转的过程中阀桨会跟随第一转轴一起转动,阀桨转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开存储罐下表面的流食通道让流食进入喂养管内,而且阀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流食起到搅拌的作用,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防止存储罐内的流食在进入喂养管时出现结块和阻塞的现象,而且旋转式的进料方式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把控流食进入到喂养管内的流量。
操作人员操控驱动组件时,第二马达转动,第二马达转动的过程中会驱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转动的过程中会驱动齿轮发生旋转,齿轮旋转的过程中会配合推板表面的齿槽带动推板滑动,当齿轮表面的平滑面接触到推板时,推板不会继续受到齿轮的作用力,进而会停止滑动,直到齿轮表面的齿槽再次接触到推板时,推板才会继续滑动,因此往复推杆会在齿轮和推板的配合作用下发生间歇性滑动,推杆间歇性滑动设置的好处是,推杆间歇性滑动的过程中会间歇性的推动喂养管内部的流食发生间歇性的流动,这样流淌到新生儿口中的流食不会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流食间歇停流的时间可以给新生儿吞咽和反应的时间,进而防止流食一直流动导致新生儿口中流食过多被呛到,这样的设置也是在模拟新生儿吸吮母乳时的情景,新生儿在吸吮母乳时就是一停一吸的间歇式吸吮方式,因此间歇式喂养流食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在吞咽流食时的舒适性和亲切感,而且间歇式滑动的推杆可以给操作人员更多反应和操作的时间去调整流食流动的速度,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因为操作人员操作不及时导致流食的速度没有及时得到调整的现象出现,进而进一步提高在喂养新生儿时的安全性。
操作人员喂养新生儿时,流食从喂养头处流出,由于新生儿在喂养过程中自身是没有意识的,因此新生儿可能会本能的出现啼哭和吐舌的现象,新生儿在啼哭和吐舌的过程中流食会从新生儿的口中流出,由于收集罩设置在喂养头的外表面,而且收集罩弧形结构的设置可以与新生儿的面部和嘴部的轮廓相贴合,因此当流食从新生儿口中流出后,嘴角和下巴处的流食会进入引流槽内,由于引流槽自带倾斜角度,因此引流槽内部的流食会自动流动到支管内部,支管和收集罩的连接缝隙处设置了隔圈,隔圈底部的表面积略大于支管的表面积,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止流食发生回流的现象,除此之外,收集罩的外表面还设置了卡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佩戴环通过卡环选择性的佩戴到收集罩的外表面,佩戴环是自带弹性的软带,当佩戴环佩戴完毕后,弹性结构的佩戴环可以对收集罩起到拉紧的效果,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喂养过程中收集罩与新生儿面部贴合不稳定牢固,如果喂养的新生儿情绪比较稳定,那么操作人员可以把佩戴管从收集罩上取下。
驱动组件推动推杆在喂养管内滑动的过程中,会在喂养管的内部形成负压腔,这个负压腔会随着推杆的滑动变得越来越大,收集罐表面的负压管就插设在喂养管内部的负压腔内,当操作人员驱动推杆滑动喂养新生儿时,负压腔也会在喂养管内随之形成,喂养过程中被收集罩收集的流食会流淌到支管内部,操作人员可以打开收集罐内部的气阀让支管与收集罐保持气压上的联通,此时在负压作用下支管内部的流食会流向收集罐内,流入收集罐内的流食会在隔板和槽口的引导作用下进入到导流板的上表面,最后流食停留在导流板和内盖的上表面,这样的设置可以快速对收集罩收集到的流食及时进行抽吸,不仅可以防止流食在收集罩和支管内发生阻塞,而且负压式的设置无需增加额外的驱动结构。
由于支管和负压管都是通过插设的方式与其他结构相连接的,而且收集罩和收集罐均可以从装置上取出,因此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快速对收集组件和负压组件进行拆装处理,拆卸下来的收集组件可以直接进行清洗消毒,收集罐被拆卸下来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滑动底盖外表面的滑盖,让滑盖滑出底盖一端距离,然后操作人员利用滑出的滑盖,把底盖从收集罐的下表面取出,底盖取出后,操作人员不仅可以对收集罐内部收集的流食进行集中处理,而且流食处理完成后收集罐清理起来也方便很多。
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包括喂养管和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养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存储罐,所述存储罐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盖子,所述喂养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喂养管的外表面开设有探槽,所述喂养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贴合面,所述喂养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软管和所述输液管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软管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喂养头;
所述喂养头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用于收集从新生儿口中或从所述喂养头处流出的流食,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喂养头相连接;
所述喂养管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用于负压抽吸所述收集组件收集的流食,所述负压组件与所述喂养管相连接;
所述喂养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杆在所述喂养管的内表面自由滑动,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喂养管和所述推杆相连接;
所述存储罐的内表面设置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存储罐内部的流食进入到所述喂养管的内部,所述下料组件与所述存储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喂养头外表面的收集罩,所述收集罩的内表面开设有引流槽,所述收集罩的下表面插设有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喂养头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喂养头和所述收集罩之间通过所述插块和所述插槽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的外表面设置有佩戴环,所述收集罩的外表面对称安装有卡环,所述佩戴环和所述收集罩之间通过所述卡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罩是贴合新生儿面部形状的弧形结构设置,所述收集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圈,所述隔圈安装在所述收集罩和所述支管的连接缝隙处,所述喂养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负压组件与所述支管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喂养管下表面的收集罐,所述收集罐的外表面设置有气阀,所述收集罐的表面插设有负压管,所述收集罩和所述收集罐之间通过所述支管连接,所述支管和所述负压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收集罐的下表面设置有底盖,所述收集罐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槽口,所述收集罐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流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喂养管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内盖,所述底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收集罐的下表面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底盖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盖,所述滑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底盖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喂养管外表面的第二马达,所述喂养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机罩,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表面设置有平滑面,所述齿轮的内表面插设有驱轴,所述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喂养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存储罐外表面的第一马达,所述存储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机罩,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阀桨,所述阀桨的数量为五组。
CN202311449170.3A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 Pending CN1175036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9170.3A CN117503612A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9170.3A CN117503612A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3612A true CN117503612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61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49170.3A Pending CN117503612A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36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7795B (zh) 自动喂食/抽痰装置
CN111407666A (zh) 一种儿科护理安全喂药器
CN215133709U (zh) 一种重症护理的流食喂养装置
CN117503612A (zh)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喂养装置
CN206518705U (zh) 一种重症室用病患喂药器
CN209577404U (zh) 一种免清洗过滤装置
CN206852844U (zh) 新型吸奶器
CN212439412U (zh) 一种消化内科专用的进食装置
CN208552647U (zh) 一种可直接喂奶的吸奶器
CN209033207U (zh) 奶瓶盖及包括该奶瓶盖的奶瓶
CN215133705U (zh) 一种营养物输注组件
CN220327689U (zh) 一种重症病人用流食喂养器
CN208274759U (zh) 一种医疗用喂食器
CN217313636U (zh) 一种用于兽医药物配比捣碎装置
KR20100134493A (ko) 모유와 우유를 동시에 수유 가능한 젖병
CN211863361U (zh) 一种新型心血管病人护理用喂食器
CN219090301U (zh) 一种消化科辅助喂食导管
CN219001243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吊筒
CN113730259A (zh) 一种用于吞咽障碍的预防误吸自动喂饭机
CN214859353U (zh) 一种急危重症病人饮用流食装置
CN212308457U (zh) 一种消化科用进食装置
CN214762267U (zh) 一种新生儿护理喂药装置
CN220213442U (zh) 乳头引流型亲密保护罩
CN218529313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病人口部护理架
CN112370360B (zh) 一种吞咽障碍患者使用的具有加热功能的定量喂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