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8902A -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8902A
CN117498902A CN202210886964.5A CN202210886964A CN117498902A CN 117498902 A CN117498902 A CN 117498902A CN 202210886964 A CN202210886964 A CN 202210886964A CN 117498902 A CN117498902 A CN 117498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book
information
network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69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秦启波
袁一凌
范利
种稚萌
韩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69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89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8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89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一码本;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与该第一码本对应,该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该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一索引;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索引,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该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该网络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本申请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能够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地切换码本,有效避免在近场下因终端设备使用DFT码本导致的失配问题,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通信新空口(5th generation new radio,5G NR)系统下,随着超大规模天线阵(extremely large antenna arrat,ELAA)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站侧的天线数量不断增加,对于能量效率及频谱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相同的载波条件下,天线阵列的物理口径的扩张会使得传播信道更容易满足近场球面波前假设。
目前,由于远场传播信道的波前符合平面波假设,在信道估计中通常使用的离散傅里叶变化(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码本作为空域基底,该DFT码本是以空域的角度信息为基底构成的,且终端设备对于网络设备的位置距离的远近并不敏感。而在近场区域,由于球面波波前假设的存在,会使得不同位置的信号相位发生部分畸变,从而使用DFT码本作为空域基底会在不同距离上的失配风险提高,即终端设备上报的PMI指示的码本的索引对应的空域方位与实际终端设备的空域方位存在误差,进而导致信道估计的准确度降低。
因此,如何在近场区域配置合适的码本以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度已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网络设备可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场码本配置在终端设备中,当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是为近场信道时,可使用该近场码本进行信道估计,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DFT码本存在的失配风险,从而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一码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与该第一码本对应,该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该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一索引;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索引,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该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该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该网络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码本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方的第一信息确定近场码本,并将现有技术中码本内的空域基底(例如DFT码本)进行替换,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近场信道中使用DFT码本存在的失配问题,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包括: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具体地,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D1<D2,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包括:天线阵列的长、宽和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网络设备可根据当前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来确定当前的区域是远场还是近场,并根据实际情况向终端设备发送当前场景下所使用的码本的标识,从而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地切换码本,有效避免在近场下因终端设备使用DFT码本导致上报的PMI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与实际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不匹配,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码本对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码本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方的第一信息确定近场码本,并将现有技术中码本内的空域基底(例如DFT码本)进行替换,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近场信道中使用DFT码本存在的失配问题,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包括: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具体地,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D1<D2,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包括:天线阵列的长、宽和高。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该网络设备的天面形态信息确定当前的区域是远场区域还是近场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向网络设备上报当前用于信道估计所使用的码本的空域基底所对应的码本的标识,从而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地切换码本,有效避免在近场下因终端设备使用DFT码本导致上报的PMI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与实际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不匹配,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同时,且终端设备无需将自身的位置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处位置信息的泄露。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索引;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可获取网络设备侧确定的近场求坐标码本,并将现有技术中码本内的空域基底(例如DFT码本)进行替换,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近场传播信道中使用DFT码本存在的失配问题。其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无需获取网络设备侧的天面形态信息,从而使得网络设备侧的天面形态信息得到有效保密。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包括: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具体地,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D1<D2,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包括:天线阵列的长、宽和高。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网络设备可根据当前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来确定当前的区域是远场还是近场,并根据实际情况向终端设备发送当前场景下所使用的码本的标识,从而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地切换码本,有效避免在近场下因终端设备使用DFT码本导致上报的PMI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与实际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不匹配,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码本,所述第一码本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码本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可获取网络设备侧确定的近场求坐标码本,并将现有技术中码本内的空域基底(例如DFT码本)进行替换,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近场传播信道中使用DFT码本存在的失配问题。其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无需获取网络设备侧的天面形态信息,从而使得网络设备侧的天面形态信息得到有效保密。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包括: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具体地,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D1<D2,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包括:天线阵列的长、宽和高。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该网络设备的天面形态信息确定当前的区域是远场区域还是近场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向网络设备上报当前用于信道估计所使用的码本的空域基底所对应的码本的标识,从而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地切换码本,有效避免在近场下因终端设备使用DFT码本导致上报的PMI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与实际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不匹配,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同时,且终端设备无需将自身的位置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处位置信息的泄露。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码本;该收发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码本对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索引;该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该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具体地,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D1<D2,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包括:天线阵列的长、宽和高。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该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码本对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该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本;该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该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具体地,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D1<D2,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包括:天线阵列的长、宽和高。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该处理单元,用于第一信息确定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该收发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索引;该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该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具体地,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D1<D2,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包括:天线阵列的长、宽和高。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该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码本,所述第一码本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码本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该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具体地,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D1<D2,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包括:天线阵列的长、宽和高。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或者数据,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当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当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其中,所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或者数据,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和第四方面以及第二方面和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当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其中,所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其中,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送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其中,该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该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其中,该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该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过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过程,接收能力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输入能力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处理器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上述第十二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芯片,或者,也可以是一个芯片系统。该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网络设备天线阵列坐标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信息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例信息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切换远程码本与近场码本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例切换远程码本与近场码本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流程框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例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流程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或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其中,5G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包括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和/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SA)。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20、终端设备21、终端设备22、终端设备23、终端设备24和终端设备25,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20~终端设备25(6个终端设备)可以发送上行数据/信号/信息给网络设备10,网络设备10可以发送下行数据/信号/信息给终端设备20~终端设备25中的任一终端设备。此外,终端设备20、终端设备21和终端设备22也可以组成一个通信系统,网络设备10可以与终端设备20、终端设备23、终端设备24、终端设备25中的任一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信号/信息,终端设备20也可以与终端设备21、终端设备22中的任一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信号/信息。各通信设备,如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均可以配置多个天线。对于该通信系统100中的每一个通信设备而言,所配置的多个天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发送信号的发射天线和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天线。因此,该通信系统100中的各通信设备之间,如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通过多天线技术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terminal)、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和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该终端设备还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该终端设备还可称为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具有通信功能的车辆、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可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流(physical,PHY)层进行通信。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网元结构包括:RRC信令交互模块、MAC信令交互模块和PHY信令及数据交互模块。其中,RRC信令交互模块是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用于发送及接收RRC信令的模块。MAC信令交互模块是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用于发送及接收MAC-CE信令的模块。PHY信令及数据交互模块是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用于发送及接收上行控制信令或下行控制信令,和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的模块。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解释。
1、预编码技术:网络设备可以在已知信道状态的情况下,借助与信道资源相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来对待发送信号进行处理,使得经过预编码的待发送信号与信道相适配,从而使得接收设备消除信道间影响的复杂度降低。因此,通过对待发送信号的预编码处理,接收信号质量(例如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等)得以提升。因此,采用预编码技术,可以实现发送设备与多个接收设备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传输,也就是实现了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MU-MIMO)。应注意,有关预编码技术的相关描述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发送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预编码。例如,在无法获知信道信息(例如但不限于信道矩阵)的情况下,采用预先设置的预编码矩阵或者加权处理方式进行预编码等。为了简洁,其具体内容本文不再赘述。
2、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可用于指示预编码矩阵。其中,该预编码矩阵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基于各个频域单元(如,一个频域单元的频域长度可以是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子带;或CQI子带的f倍,f≤1,f的取值例如可以为1或1/2;或RB)的信道矩阵确定的预编码矩阵。该信道矩阵可以是终端设备通过信道估计等方式或者基于信道互易性确定。但应理解,终端设备确定预编码矩阵的具体方法并不限于上文所述,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为了简洁,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例如,预编码矩阵可以通过对信道矩阵或信道矩阵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方式获得,或者,也可以通过对信道矩阵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eigenvalue decopomsition,EVD)的方式获得。应理解,上文中列举的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式仅为示例,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为了简洁,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反馈确定用于构建预编码向量的空域向量、频域向量以及空频向量对的空频合并系数,进而确定与各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该预编码矩阵可以直接用于下行数据传输;也可以经过一些波束成形方法,例如包括迫零(zero forcing,ZF)、正则化迫零(regularized zero-forcing,RZF)、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squared error,MMSE)、最大化信漏噪比(signal-to-leakage-and-noise,SLNR)等,以得到最终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未作出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文中所涉及的预编码矩阵均可以是指基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可以理解为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MI指示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以便于网络设备基于PMI恢复出该预编码矩阵。可以理解,网络设备基于PMI恢复出的预编码矩阵可以与上述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相同或相近。
在下行信道测量中,网络设备根据PMI确定出的预编码矩阵与终端设备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近似度越高,其确定出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也就越能够与信道状态相适配,因此也就能够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
3、预编码向量:一个预编码矩阵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向量,如列向量。一个预编码矩阵可以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预编码向量。
当传输层数为1且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向数也为1时,预编码矩阵就是预编码向量。当传输层数为多个且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向数为1时,预编码向量可以是指预编码矩阵在一个传输层上的分量。当传输层数为1且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向数为多个时,预编码向量可以是指预编码矩阵在一个极化方向上的分量。当传输层数为多个且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向数也为多个时,预编码向量可以是指预编码矩阵在一个传输层、一个极化方向上的分量。
应理解,预编码向量也可以由预编码矩阵中的向量确定,如,对预编码矩阵中的向量进行数学变换后得到。本申请对于预编码矩阵与预编码向量之间的数学变换关系不作限定。
4、天线端口:可简称端口。可以理解为被接收设备所识别的发射天线,或者在空间上可以区分的发射天线。针对每个虚拟天线可以预配置一个天线端口,每个虚拟天线可以为多个物理天线的加权组合,每个天线端口可以与一个参考信号对应,因此,每个天线端口可以称为一个参考信号的端口,例如,CSI-RS端口、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端口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端口可以是指收发单元(transceiver unit,TxRU)。
5、空域向量(spatial domain vector):或者称波束(beam)向量。空域向量中的各个元素可以表示各个天线端口的权重。基于空域向量中各个元素所表示的各个天线端口的权重,将各个天线端口的信号做线性叠加,可以在空间某一方向上形成信号较强的区域。
可选地,空域向量取自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矩阵。该DFT矩阵中的每个列向量可以称为一个DFT向量。换句话说,空域向量可以为DFT向量。该空域向量例如可以是NR协议TS 38.214版本15(release 15,R15)中类型II(type II)码本中定义的DFT向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空域向量是用于构建预编码向量的向量之一。
6、空域向量集合:可以包括多种不同长度的空域向量,以与不同的天线端口数对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构建预编码向量的空域向量可以是从空域向量集合中确定的。或者说,空域向量集合中包括多个可用于构建预编码向量的候选空域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空域向量集合可以包括Ns个空域向量,该Ns个空域向量之间可以两两相互正交。该空域向量集合中的每个空域向量可以取自二维(2dimension,2D)-DFT矩阵。其中,2D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方向,如,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若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天线端口数目分别为N1和N2,那么Ns=N1N2
该Ns个空域向量例如可以记作该Ns个空域向量可以构建矩阵Us,/>若空域向量集合中的每个空域向量取自2D-DFT矩阵,则其中DN为N×N的正交DFT矩阵,第m行第n列的元素为/>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空域向量集合可以通过过采样因子Os扩展为Os×Ns个空域向量。此情况下,该空域向量集合可以包括Os个子集,每个子集可以包括Ns个空域向量。每个子集中的Ns个空域向量之间可以两两相互正交。该空域向量集合中的每个空域向量可以取自过采样2D-DFT矩阵。其中,过采样因子Os为正整数。具体地,Os=O1×O2,O1可以是水平方向的过采样因子,O2可以是垂直方向的过采样因子。O1≥1,O2≥1,O1、O2不同时为1,且均为整数。
该空域向量集合中的第os(0≤os≤Os-1且os为整数)个子集中的Ns个空域向量例如可以分别记作则基于该第os个子集中的Ns个空域向量可以构造矩阵
7、频域单元:频域资源的单位,可表示不同的频域资源粒度。频域单元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子带(subband)、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子载波、资源块组(resourceblock group,RBG)或预编码资源块组(precoding resource block group,PRG)等。此外,一个频域单元的频域长度还可以是子带的f倍,f≤1,f的取值例如可以为1或1/2,或一个频域单元的频域长度还可以为R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指基于该频域单元上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和反馈而确定的预编码矩阵。与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用于对后续通过该频域单元传输的数据做预编码。下文中,与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向量也可以简称为该频域单元的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向量。
8、频域向量(frequency domain vector):可用于表示信道在频域的变化规律的向量。每个频域向量可以表示一种变化规律。由于信号在经过无线信道传输时,从发射天线可以经过多个路径到达接收天线。多径时延导致频率选择性衰落,就是频域信道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频域向量来表示不同传输路径上时延导致的信道在频域上的变化规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频域向量可用于和上述空域向量构建多个空域向量和频域向量的组合,或者简称空频向量对,以用于构建预编码向量。
9、频域向量集合:可以包括多种不同长度的频域向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构建预编码向量的频域向量可以是从频域向量集合中确定的。或者说,频域向量集合中包括多个可用于构建预编码向量的候选频域向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频域单元数目或频域向量长度为Nf,该频域向量集合可以包括Nf个频域向量。该Nf个频域向量之间可以两两相互正交。该频域向量集合中的每个频域向量可以取自DFT矩阵或IDFT矩阵(即DFT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
该Nf个频域向量例如可以记作该Nf个频域向量可以构建矩阵Uf,/>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频域向量集合可以通过过采样因子Of扩展为ONf个频域向量。此情况下,该频域向量集合可以包括Of个子集,每个子集可以包括Nf个频域向量。每个子集中的Nf个频域向量之间可以两两相互正交。该频域向量集合中的每个频域向量可以取自过采样DFT矩阵或过采样DFT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其中,过采样因子Of为正整数。
频域向量集合中的第of(0≤of≤Of-1且os为整数)个子集中的Nf个频域向量例如可以分别记作则基于该第of个子集中的Ns个波束向量可以构造矩阵
因此,频域向量集合中的各频域向量可以取自DFT矩阵或过采样DFT矩阵,或者取自DFT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或过采样DFT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该频域向量集合中的每个列向量可以称为一个DFT向量或过采样DFT向量。换句话说,频域向量可以为DFT向量或过采样DFT向量。
10、空频预编码矩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空频预编码矩阵可以理解为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组合成的矩阵(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矩阵拼接),用于确定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一个中间量。对于终端设备来说,空频预编码矩阵可以由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或信道矩阵确定。例如,空频预编码矩阵可以记作H,其中,w1至/>是与Nf个频域单元对应的Nf个列向量,每个列向量可以是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目标预编码矩阵,各列向量的长度均可以为Ns。该Nf个列向量分别对应Nf个频域单元的目标预编码向量。即空频矩阵可以视为将Nf个频域单元对应的目标预编码向量组合构成的联合矩阵。/>
11、双域压缩:可以包括空域压缩和频域压缩这两个维度的压缩。空域压缩具体可以是指空域向量集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来作为构建预编码向量的向量。频域压缩可以是指在频域向量集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来作为构建预编码向量的向量。其中,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所构建的矩阵例如可以称为空频分量矩阵。被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和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可以构建一个或多个空频分量矩阵。该一个或多个空频分量矩阵的加权和可用于构建与一个传输层对应的空频预编码矩阵。换句话说,空频预编码矩阵可以近似为由上述被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和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所构建的空频分量矩阵的加权和。基于一个传输层对应的空频预编码矩阵,进而可以确定该传输层上各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具体地,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可以构成空域波束基矩阵W1,其中W1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选择的一个空域向量。选择的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可以构成频域基矩阵W3,其中W3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选择的一个频域向量。空频预编码矩阵H可以表示为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与选择的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线性合并的结果其中,表示W3的共轭转置。
若采用双极化方向,每个极化方向选择L个空域向量,W1的维度为2Ns×2L。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极化方向采用相同的L个空域向量此时,W1可以表示为
其中表示选择的第i个空域向量,i=0,1,…,L-1。
举例说明,对于一个空间层,若每个空域向量选择相同的M个频域向量,则W3 H的维度为M×Nf,W3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一个频域向量,此时每个空域向量对应的频域向量均为W3中的M个频域向量。为空频合并系数矩阵,维度为2L×M。
空频合并系数矩阵中的第i行对应2L个空域向量中的第i个空域向量,空频合并系数矩阵/>中的第j列对应M个频域基向量中的第j个频域基向量。第i个空域向量对应的空频合并系数向量为空频合并系数矩阵/>中的第i个行向量,第i个空域向量对应的空频合并系数为空频合并系数矩阵/>中的第i个行向量中包含的元素。
此外,L个空域向量中的每一个空域向量也可以对应不同的频域基向量。此时,其中/>为第i个空域向量对应的Mi个频域向量构成的Mi行Nf列的矩阵。/>其中/>是第i个空域向量对应的维度是1*Mi的空频合并系数矩阵,/>中包含的空频合并系数为第i个空域向量对应的空频合并系数。
此外,空频预编码矩阵H也可以表示为此时W3中的每一个行向量对应选择的一个频域向量。
由于双域压缩在空域和频域都分别进行了压缩,终端设备在反馈时,可以将被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和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反馈给网络设备,而不再需要基于每个频域单元(如子带)分别反馈子带的空频合并系数(如包括幅度和相位)。因此,可以大大减小反馈开销。同时,由于频域向量能够表示信道在频率的变化规律,通过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的线性叠加来模拟信道在频域上的变化。因此,仍能够保持较高的反馈精度,使得网络设备基于终端设备的反馈恢复出来的预编码矩阵仍然能够较好地与信道适配。
11、空频合并系数、幅度和相位:空频合并系数也称合并系数,用于表示用于构建空频预编码矩阵的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构成的向量对所对应的权重。如前所述,空频合并系数与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构成的向量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或者说,每个空频合并系数与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对应,或者说,每个空频合并系数与一个空频向量对对应。具体地,空频合并系数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第i个空域向量与第j个频域向量构成的向量对所对应的合并系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控制上报开销,终端设备可以仅上报空频合并系数矩阵中包含的2L×M个合并系数的子集。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配置每个空间层对应的终端设备可以上报的空频合并系数的最大数目K0,其中K0≤2L×M。K0与/>中包含的合并系数总数2LM可以存在比例关系,例如K0=β·2LM,β的取值可以为{3/4,1/2,1/4}。此外,终端设备可以仅上报K1个幅度非零的空频合并系数,且K1≤K0
每个空频合并系数可以包括幅度和相位。例如,空频合并系数ae中,a为幅度,θ为相位。
在与多个空频分量矩阵对应的多个空频合并系数中,有些空频合并系数的幅度(或者说,幅值)可能为零,或者接近零,其对应的量化值可以是零。通过量化值零来量化幅度的空频合并系数可以称为幅度为零的空频合并系数。相对应地,有些空频合并系数的幅度较大,其对应的量化值不为零。通过非零的量化值来量化幅度的空频合并系数可以称为幅度非零的空频合并系数。换句话说,该多个空频合并系数由一个或多个幅度非零的空频合并系数以及一个或多个幅度为零的空频合并系数组成。
应理解,空频合并系数可以通过量化值指示,也可以通过量化值的索引指示,或者也可以通过非量化值指示,本申请对于空频合并系数的指示方式不作限定,只要让对端知道空频合并系数即可。下文中,为方便说明,将用于指示空频合并系数的信息称为空频合并系数的量化信息。该量化信息例如可以是量化值、索引或者其他任何可用于指示空频合并系数的信息。
12、传输层(layer):在MIMO中,一个传输层可以看成是一个可独立传输的数据流。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提高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个传输层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
传输层数也就是信道矩阵的秩。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信道估计所得到的信道矩阵确定传输层数。根据信道矩阵可以确定预编码矩阵。例如,可以通过对信道矩阵或信道矩阵的协方差矩阵进行SVD来确定预编码矩阵。在SVD过程中,可以按照特征值的大小来区分不同的传输层。例如,可以将最大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所确定的预编码向量与第1个传输层对应,并可以将最小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所确定的预编码向量与第R个传输层对应。即,第1个传输层至第R个传输层所对应的特征值依次减小。简单来说,R个传输层中自第1个传输层至第R个传输层强度依次递减。
应理解,基于特征值来区分不同的传输层仅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例如,协议也可以预先定义区分传输层的其他准则,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13、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与预编码参考信号:参考信号也可以称为导频(pilot)、参考序列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可以是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例如,该参考信号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CSI-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等。应理解,上文列举的参考信号仅为示例,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他参考信号以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可能。
预编码参考信号可以是对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后得到的参考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编码具体可以包括波束赋形(beamforming)和/或相位旋转。其中,波束赋形例如可以通过基于一个或多个角度向量对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来实现。相位旋转例如可以通过将一个或多个时延向量对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来实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区分和说明,将经过预编码,如波束赋形和/或相位旋转,得到的参考信号称为预编码参考信号,未经过预编码的参考信号简称为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一个或多个角度向量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也可以称为,将一个或多个角度向量加载到下行参考信号上。基于一个或多个时延向量对下行参考信号进行预编码,也可以称为将一个或多个时延向量加载到下行参考信号上。
在FDD系统中,网络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先发送用于信道测量的配置,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下发的参考信号测量信道,并向网络设备反馈的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该信道状态信息例如是CSI,CSI包括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quality information,CQI)和PMI。网络设备可以根据RI确定给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流数(或层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CQI确定给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调制阶数,及信道编码的码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PMI确定给终端设备传输数据的预编码矩阵。
在NR目前的标准协议中,R15的PMI反馈分为类型I(Type I)和类型II(Type II)两种,其中Type I码本采用的是波束选择的思想,通过空域基向量表征主特征矢量,而TypeII码本采用的是波束线性组合的思想,将主特征向量(即单用户的预编码矩阵)用若干空域基向量线性组合表征。
R15 Type II码本对各个子带单独计算组合系数,宽带反馈波束选择,子带反馈组合系数,且各个子带上的反馈相对独立,没有充分挖掘子带之间的关系。R16 Type II码本则在R15 Type II码本的基础上挖掘了频域上各子带之间的关系,增加了频域(时延)的压缩,即将主特征向量用若干空域基向量和若干频域基向量双线性组合表征,可以在减小反馈开销的同时提高码本的性能。
对于每一传输层,R16 Type II的码本结构为其中,W为该传输层的N3个待反馈的主特征向量,维度为P×1,P为网络设备(例如基站)侧的CSI-RS端口数,考虑两极化,则P=2N1*N2,其中N1为CSI-RS的水平端口数,N2为CSI-RS的垂直端口数,N3为频域单元数。W1为终端设备根据信道测量结果选出的空域DFT基向量集合,为两个极化上对应的L个维度为N1*N2×1的正交的DFT基向量。/>为终端设备根据信道测量结果选出的频域基向量集合,/>为M个维度为N3×1的正交的DFT基向量,/>为空域、频域基向量对应的个线性组合系数。
在本申请中,“*”表示乘积,“×”表示矩阵维度。
对应R16 Type II的码本结构,终端设备反馈的PMI包括空域基向量指示信息、频域基向量指示信息、非零线性组合系数及指示非零线性组合系数位置的位图(bitmap)。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反馈的PMI确定单用户的预编码矩阵(即主特征向量)。
R17增强Type II端口选择码本利用FDD系统上下行信道的部分互易性(角度、时延互易性),根据上行信道信息估计部分先验信息,该先验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角度和时延信息,然后将根据上行信道信息得到的角度和时延加载到下行导频端口上,并通知终端设备测量并反馈网络设备需要获取的角度时延对系数。最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通过上行导频测得的角度和时延信息以及终端设备反馈的角度时延对系数来重构下行信道或者预编码矩阵。R17增强Type II端口选择码本相比R16 Type II码本,终端设备无需确定空域、频域基向量,复杂度有所降低。
对于每一传输层,R17增强Type II端口选择码本的码本结构为此处的W为端口选择及所选端口对应的角度时延对的线性组合情况,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反馈的W结合自身在各端口上加载的预编码(即角度时延对)进一步确定单用户的预编码矩阵(即主特征向量)。W1是维度为P×2L的端口选择矩阵,每一列仅有一个值为1的非零元素,表示终端设备可以从P个CSI-RS端口中选择2L个端口,其中,L为一个极化方向选择的端口的个数。Wf是维度为Nf×M的频域基向量集合,包括M个维度为Nf×1的频域基向量,Nf为频域单元数。每个CSI-RS端口可对应K个角度时延对(即该端口加载了K个角度时延对),Wf的M列表征终端设备从加载的K个角度时延对选择的M个进行上报。/>的维度为2L×M,是终端设备选择的2L个端口中,每个端口被选中的M个角度时延对系数。
对应R17增强Type II端口选择码本,终端设备反馈的PMI包括频域基向量、非零角度时延对系数及指示非零角度时延对系数位置的位图。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反馈及自身加载在CSI-RS端口上的预编码(即角度时延对)恢复单用户的预编码矩阵(主特征向量)。
14、信道互易性: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模式下,上下行信道在相同的频域资源、不同的时域资源上传输信号。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如,信道传播的相干时间)之内,可以认为上、下行信道上的信号所经历的信道衰落是相同的。这就是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基于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上行参考信号,如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测量上行信道。并可以根据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确定用于下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
然而,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模式下,由于上下行信道的频带间隔远大于相干带宽,上下行信道不具有完整的互易性,利用上行信道来确定用于下行传输的预编码矩阵可能并不能够与下行信道相适配。但是,FDD模式下的上下行信道仍然具有部分的互易性,例如,角度的互易性和时延的互易性。因此,角度和时延也可以称为互易性参数。
由于信号在经过无线信道传输时,从发射天线可以经过多个路径到达接收天线。多径时延扩展导致频率选择性衰落,就是频域信道的变化。时延是无线信号在不同传输路径上的传输时间,由距离和速度决定,与无线信号的频域没有关系。因此,时延在FDD模式下的上下行信道可以认为是相同的,或者说,互易的。
此外,角度可以是指信号经由无线信道到达接收天线的到达角(angle ofarrival,AOA),也可以是指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信号的离开角(angle of departure,AOD)。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角度可以是指上行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到达角,也可以是指网络设备发射下行信号的离开角。由于上下行信道在不同频率上的传输路径的互易,所以该上行参考信号的到达角和下行参考信号的离开角可以认为是互易的。
因此可以认为,时延和角度在FDD模式下的上下行信道具有互易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角度可以通过一个角度向量来表征。每个时延可通过一个时延向量来表征。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角度向量可以表示一个角度,一个时延向量可以表示一个时延。
目前,在当前协议中进行信道估计的码本(例如,R15 TypeII码本)中的空域基底通常为DFT码本,该DFT码本是以空域的角度信息为基底构成的,而在近场区域,由于球面波波前的存在,该DFT码本会导致通信系统中不同距离上的失配风险提高,影响信道估计的准确度。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近场码本的配置方法,通过利用方位角、俯仰角和距离三个维度的信息作为空域基底,以替代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码本内的空域基底,可满足在近场区域在空域的稀疏性假设,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DFT码本在近场信道中存在的失配问题,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近场球坐标码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近场信道球坐标码本可表示如下:
F=[F1,F2,…,Fl]T (1)
其中,且公式(1)中的Fl可进一步表示为:
具体地,该且/>为该码本的导向矢量,具体可表示如下:
其中,θn,rl分别为水平维度的第m个夹角、垂直维度的第n个夹角以及第l个散射体到网络设备侧天线的距离,且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于图2中的球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俯仰角以及径向距离。且M和N分别为网络设备侧的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天线数。
具体地,rl (n,m)为天线阵列(n,m)的阵子到第l个散射体的距离,具体可表示如下:
其中,dH是天面水平维度上的阵子间距,dV是天面俯仰维度上的阵子间距,δn是天面水平维度上的第n个阵子,δm是天面俯仰维度上的第m个阵子。
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近场信道球坐标码本的离散采样准则可表示如下:
/>
其中,s表示采样数,λ表示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α是相关性系数。具体地,上述λ可表示为/>c为光速,f为天线阵列上的载波。
应理解,上述离散采样准则是为了保证各导向矢量之间的相关性最低,即可表示如下: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近场信道球坐标码本可以通过上述方位角、俯仰角和距离三个维度的信息作为空域基底,已替换现有技术中码本内的空域基底,从而可满足近场信道在空域的稀疏性假设,并避免传统DFT码本在近场信道中进行信道估计过程中存在的信道估计精度下降的问题。
图3是本申请实施提供的一例信息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300包括步骤S301至S305,下面对步骤S301至S305进行详细阐述。
S301,网络设备获取第一码本。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中的第一码本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其它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该第一码本可为本申请实施设计的近场求坐标码本,作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3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码本。
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具体地,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第一码本,该第一码本可为上述本申请所设计的近场球坐标码本。
应理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一信息可包括天面形态信息。其中,该天面形态信息可包括网络设备侧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网络设备侧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该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还可用网络设备侧天面上的阵元组成的空间坐标矩阵进行表示。例如,当网络设备采用64T MassiveMiMO天面时,该天面形态信息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dH=0.5λ,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dH=0.67λ以及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N=8,M=4,即可理解为具有8行4列的天线阵列。
在此情况下,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中的天面形态信息,该终端设备根据该天面形态信息和码本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码本。
应理解,上述码本配置信息可通过网络设备发送至终端设备,也可预先配置在终端设备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上述码本配置参数可包括不同距离的采样数量s和码本修正因子α。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向终端设备发送天面形态信息和码本配置信息,也可以同时向终端设备发送天面形态信息和码本配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一信息可包括第一码本,例如,该第一码本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场球坐标码本。
S3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码本。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出第一码本可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其一,当第一信息包括天面形态信息时,终端设备可根据该天面形态信息和预先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码本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码本。具体地,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侧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网络设备侧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与码本配置信息确定出第一码本。
其二,当第一信息包括天面形态信息和码本配置信息时,终端设备可根据该天面形态信息和码本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码本。具体地,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侧天线阵列的水平间距、网络设备侧天线阵列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与码本配置确定出第一码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进行信道测量后,确定待测的预编码矩阵,并从第一码本中查找与其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
S3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索引。
示例性地,该第一索引可以为PMI,即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PMI。
具体地,终端设备通过对下行信道进行测量可得到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该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可通过PMI向网络设备进行上报,以便于网络设备基于PMI恢复出该预编码矩阵。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基于PMI恢复出的预编码矩阵可与上述终端设备的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相同或者相似。
应理解,在下行信道测量中,网络设备根据PMI确定出的预编码矩阵与终端设备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近似度越高,其确定出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也就越能与当前的信道状态信息相适配,从而可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测量下行信道的得到信道矩阵,并根据设定在系统中的码本,从该码本中选择与当前信道条件最为匹配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号(或者该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码本中码子的索引)上报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根据该PMI或者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码本中码子的索引从预先配置的码本中查找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并与终端设备侧的待反馈的预编码矩阵进行对比。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码本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其他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对其进行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中配置的近场球坐标码本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场码本空域基底,可用于替换基于DFT基底的码本,例如,R15 TypeII中的W1矩阵(或者空域基底)或者R16的双域压缩码本中的W1矩阵(或者空域基底)等。
S305,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索引确定第一预编码矩阵。
具体地,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索引,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该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且该第一预编码矩阵是用于该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索引确定出的第一预编码矩阵与终端设备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的近似度越高,其确定出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矩阵也就越能与当前的信道状态信息相适配,从而可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侧的天面形态信息灵活确定近场码本,并将现有技术中码本内的空域基底(例如DFT码本)进行替换,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近场传播信道中使用DFT码本存在的失配问题,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图4是本申请实施提供的另一例信息传输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400包括步骤S401至S404,下面对步骤S401至S404进行详细阐述。
S401,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码本。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可包括天面形态信息,该天面形态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根据该天面形态信息确定第一码本。例如,该第一码本可为上述本申请实施例设计的近场求坐标码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还可包括码本配置信息,即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具体地,网络设备可根据天面信息和码本配置信息确定出第一码本。
S4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码本。
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码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直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码本。例如,网络设备可直接向终端设备发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近场球坐标码本,终端设备可根据该近场球坐标码本进行信道估计。同时,由于该方式不需要将网络设备侧的天面形态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从而可以使得网络设备侧的天面形态信息得到有效保密。
应理解,方法400中的S403与S404与上述方法300中的S304和S305相同或者相似,此处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场码本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可获取网络设备侧确定的近场求坐标码本,并将现有技术中码本内的空域基底(例如DFT码本)进行替换,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近场传播信道中使用DFT码本存在的失配问题。其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无需获取网络设备侧的天面形态信息,从而使得网络设备侧的天面形态信息得到有效保密。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切换远场码本与近场码本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框图。该方法500包括步骤S501至S503,下面对步骤S501至S503进行详细阐述。
S501,网络设备确定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D1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预设条件可表示为:D1<D2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确定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作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的GPS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的GPS信息确定该网络设备到该终端设备的距离D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D2可为瑞利距离门限,具体地,该瑞利距离可表示为:
其中,d与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其中,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包括:天线阵列的长、宽和高。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为光速,f为载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d可根据天线阵列的长和宽进行确定。
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根据自身的天面形态信息确定该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该网络设备的天面形态信息可包括网络设备侧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网络设备侧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该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还可用网络设备侧天面上的阵元组成的空间坐标矩阵进行表示。
S502,当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D1小于D2时,即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该终端设备处于近场区域,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近场球坐标码本的标识。该近场球坐标码本的标识表示终端设备在信道估计过程中所使用的码本的空域基底为近场球坐标码本。
S503,当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D1大于等于D2时,该终端设备处于远场区域,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DFT码本的标识。该DFT码本的标识表示终端设备在信道估计过程中所使用码本的空域基底为DFT码本。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500所涉及的DFT码本的标识或者近场球坐标码本的标识可用RRC、MAC CE、或者DCI中的1比特进行指示。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时,该指示信息可为RRC、MAC CE、或者DCI中的1比特,当该RRC、MAC CE、或者DCI中的1比特的取值为1时,表示终端设备使用DFT码本作为信道估计码本的空域基底;当该RRC、MAC CE、或者DCI中的1比特的取值为0时,表示终端设备使用近场球坐标码本作为信道估计码本的空域基底。
还应理解,上述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用于信道估计所使用的码本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其他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远场与近场码本的方法,网络设备可根据当前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来确定当前的区域是远场还是近场,并根据实际情况向终端设备发送当前场景下所使用的码本的标识,从而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地切换码本,有效避免在近场下因终端设备使用DFT码本导致上报的PMI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与实际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不匹配,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例切换远场与近场码本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框图。该方法600包括步骤S601至S603,下面对步骤S601至S603进行详细阐述。
S601,终端设备确定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D1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预设条件可表示为:D1<D2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确定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作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D2可为瑞利距离门限,具体地,该瑞利距离可用上述方法500中的公式9进行表示,即:
其中,d与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
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的天面形态信息确定该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d,该网络设备的天面形态信息可包括网络设备侧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网络设备侧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该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还可用网络设备侧天面上的阵元组成的空间坐标矩阵进行表示。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网络设备的天面形态信息,随后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天面形态信息确定瑞利距离门限D2。或者,终端设备还可根据网络设备广播的天面形态信息来确定上述瑞利距离门限D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网络设备的GPS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网络设备的GPS信息确定该网络设备到该终端设备的距离D1。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采用广播的形式通知该网络设备的GPS信息。
S602,当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D1小于D2时,即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D1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该终端设备处于近场区域,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近场球坐标码本的标识。该近场球坐标码本的标识表示终端设备在信道估计过程中所使用码本的空域基底为近场球坐标码本。
S603,当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D1大于等于D2时,该终端设备处于远场区域,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DFT码本的标识。该DFT码本的标识表示终端设备在信道估计过程中所使用码本的空域基底为DFT码本。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600所涉及的DFT码本的标识或者近场球坐标码本的标识可用RRC、MAC CE、或者DCI中的1比特进行指示。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时,该指示信息可为RRC、MAC CE、或者DCI中的1比特,当该RRC、MAC CE、或者DCI中的1比特的取值为1时,表示终端设备使用DFT码本作为信道估计过程中所使用码本的空域基底;当该RRC、MAC CE、或者DCI中的1比特的取值为0时,表示终端设备使用近场球坐标码本作为信道估计所使用的码本的空域基底。
应理解,上述方法500是通过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到的网络设备的位置信息来确定当前的区域为近区域还是远场区域,且终端设备无需将自身的位置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处位置信息的泄露。
还应理解,上述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用于信道估计的码本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其他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进行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远场码本与近场码本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该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和该网络设备的天面形态信息确定当前的区域是远场区域还是近场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向网络设备上报当前用于信道估计所使用的码本的空域基底所对应的码本的标识,从而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灵活地切换码本,有效避免在近场下因终端设备使用DFT码本导致上报的PMI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与实际的终端设备的方位信息不匹配,进而提升信道估计的准确度。同时,且终端设备无需将自身的位置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处位置信息的泄露。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700包括收发单元710和处理单元720。收发单元710可以与外部进行通信,处理单元72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收发单元71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和/或数据,处理单元72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指令或者和/或数据。
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装置7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方法300,400、500或600)中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可选的,收发单元71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操作。接收单元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而不包括接收单元。或者,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而不包括发送单元。具体可以视通信装置700执行的上述方案中是否包括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700可以为网络设备,收发单元7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接收或发送的操作,处理单元7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内部处理的操作。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700可以为包括网络设备的设备。或者,该通信装置700可以为配置在网络设备中的部件,例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这种情况下,收发单元710可以为接口电路、管脚等。具体地,接口电路可以包括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处理单元72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10用于执行步骤S302和S304的操作,可选地,处理单元720用于执行步骤S301和S305的操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10用于执行步骤S402和S403的操作,可选地,处理单元720用于执行步骤S401和S404的操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10用于执行步骤S502或S503的操作,可选地,处理单元720用于执行步骤S501的操作。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10用于执行步骤S602或S603的操作。
其中,收发单元710和处理单元720执行上述每个步骤时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方式可参考上文方法300、400、500或600中对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在另一种设计中,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7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方法300、400、500或600)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700可以为终端设备,收发单元7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接收或发送的操作,处理单元7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内部处理的操作。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700可以为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或者,该通信装置700可以为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这种情况下,收发单元710可以为接口电路、管脚等。具体地,接口电路可以包括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处理单元72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10执行步骤S302和S304的操作,处理单元720用于执行步骤S303的操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10执行步骤S402和S403的操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10用于执行步骤S502或S503的操作。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710用于执行步骤S602或S603的操作,可选地,处理单元720用于执行步骤S601的操作。
其中,收发单元710和处理单元720执行上述每个步骤时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方式可参考上文方法300、400、500或600中对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例通信装置800。该通信装置800包括处理器810,处理器810与存储器820耦合,存储器8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或者和/或数据,处理器810用于执行存储器8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者数据,使得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800包括的处理器810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如图8所示,该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20。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800包括的存储器82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820可以与该处理器810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可选地,如图8所示,该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830和/或通信接口,收发器830和/或通信接口用于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例如,处理器810用于控制收发器830和/或通信接口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
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器83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模块,将收发器83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模块,即收发器830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收发器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模块、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器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模块、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器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发射模块或者发射电路等。
作为一种方案,该通信装置80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例如,处理器8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内部执行的操作(例如步骤S301、S305、S401、S404或S501的操作),收发器83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接收或发送的操作(例如步骤S302、S304、S402、S403、S502、S503、S602或S603的操作)。
作为另一种方案,该通信装置80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操作。例如,处理器8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内部执行的操作(例如步骤S303或S601的操作),收发器83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接收或发送的操作(例如步骤S302、S304、S402、S403、S502、S503、S602或S603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900,该通信装置9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通信装置9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当该通信装置900为网络设备时,图9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网络设备包括910部分以及920部分。910部分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天线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920部分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网络设备进行控制等。910部分通常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920部分通常是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用于控制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处理操作。
可选地,可以将910部分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910部分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网络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920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为便于说明,图9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网络设备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强处理能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920部分的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方法300、400、500或600中的步骤S301、S305、S401、S404或S501的处理操作,910部分的收发单元用于执行方法300、400、500或600中的步骤S302、S304、S402、S403、S502、S503、S602或S603中的收发操作。
应理解,图9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的网络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9所示的结构。
当该通信装置9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通信装置1000,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300、400、500或600)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当该通信装置1000为终端设备时,图10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0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
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1100和处理单元1200。收发单元1100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或收发电路等。处理单元1200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
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单元110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10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10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装置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发射装置或发射电路等。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0用于执行方法300、400、500或600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操作。例如,处理单元1200用于执行步骤S303和S601中的处理步骤。收发单元1100用于执行方法300、400、500或600中终端设备侧的接收或发送动作。例如收发单元1100用于执行步骤S302、S304、S402、S403、S502、S503、S602或S603中的接收或发送操作。
应理解,图10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的终端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10所示的结构。
当该通信装置10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可以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可以包括用于直接指示和用于间接指示。例如,当描述某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1时,可以包括该指示信息直接指示1或间接指示1,而并不代表该指示信息中一定携带有1。
将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息称为待指示信息,则具体实现过程中,对待指示信息进行指示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但不限于,可以直接指示待指示信息,如待指示信息本身或者该待指示信息的索引等。也可以通过指示其他信息来间接指示待指示信息,其中该其他信息与待指示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关系。还可以仅仅指示待指示信息的一部分,而待指示信息的其他部分则是已知的或者提前约定的。例如,还可以借助预先约定(例如协议规定)的各个信息的排列顺序来实现对特定信息的指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指示开销。同时,还可以识别各个信息的通用部分并统一指示,以降低单独指示同样的信息而带来的指示开销。
此外,具体的指示方式还可以是现有各种指示方式,例如但不限于,上述指示方式及其各种组合等。各种指示方式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由上文所述可知,举例来说,当需要指示相同类型的多个信息时,可能会出现不同信息的指示方式不相同的情形。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所需的指示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选择的指示方式不做限定,如此一来,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指示方式应理解为涵盖可以使得待指示方获知待指示信息的各种方法。
此外,待指示信息可能存在其他等价形式,例如行向量可以表现为列向量,一个矩阵可以通过该矩阵的转置矩阵来表示,一个矩阵也可以表现为向量或者数组的形式,该向量或者数组可以由该矩阵的各个行向量或者列向量相互连接而成,两个向量的克罗内克尔积也可以通过一个向量与另一个向量的转置向量的乘积等形式来表现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理解为涵盖各种形式。举例来说,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部分或者全部特性,应理解为涵盖该特性的各种表现形式。
待指示信息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发送,也可以分成多个子信息分开发送,而且这些子信息的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发送方法本申请不进行限定。其中,这些子信息的发送周期和/或发送时机可以是预先定义的,例如根据协议预先定义的,也可以是发射端设备通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来配置的。其中,该配置信息可以例如但不限于包括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例如RRC信令,MAC层信令,例如MAC-CE信令,和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还应理解,在上文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例如,不同的指示信息、不同的波束等。
还应理解,在上文示出的实施例中,“预配置”可以是通过信令预先指示,也可以是通过预设规则确定,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与“预配置”相对应,“实际上报”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基于信道测量实际上报给网络设备的信息。
“预配置”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其中,“保存”可以是指,保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可以是单独的设置,也可以是集成在编码器或者译码器,处理器、或通信装置中。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也可以是一部分单独设置,一部分集成在译码器、处理器、或通信装置中。存储器的类型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存储介质,本申请并不对此限定。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或,b,或,c,或,a和b,或,a和c,或,b和c,或,a、b和c。其中a、b和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获取第一码本;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码本对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索引;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包括:
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D1<D2,
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6.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码本对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码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包括:
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D1<D2
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11.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码本,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索引;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包括:
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D1<D2,
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16.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码本,所述第一码本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码本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天线阵子的水平间距、所述天线阵子的垂直间距和天线阵列的排列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从第一码本中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包括:
确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判定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信道是否为近场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D1<D2
所述D1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D2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d与所述天线阵列的物理尺寸相关,λ为所述天线阵列上发送的信号对应的波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为近场信道时,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码本的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采样数量和码本修正因子。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每个步骤的单元。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每个步骤的单元。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逻辑电路,所述逻辑电路用于与输入/输出接口耦合,通过所述输入/输出接口传输数据,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逻辑电路,所述逻辑电路用于与输入/输出接口耦合,通过所述输入/输出接口传输数据,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86964.5A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4989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6964.5A CN117498902A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6964.5A CN117498902A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8902A true CN117498902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76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6964.5A Pending CN117498902A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89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07735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выборе под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CN111342873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125510A1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0644773B2 (en) Feedback channel information using pre-cod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047827A9 (zh) 一种指示及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和设备
CN112751592B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311431B (zh) 一种空频合并系数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20125511A1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JP6583409B2 (ja)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および送信装置
WO2022021443A1 (zh) 一种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US20230291453A1 (en) Multiple-transmission-reception-point measurement and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583501A (zh) 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600384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835390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86537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74651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12464A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757382A (zh) 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5315906A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756422A (zh) 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4598365B (zh)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43217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106246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6762284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498902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