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7215A - 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7215A
CN117497215A CN202311449882.5A CN202311449882A CN117497215A CN 117497215 A CN117497215 A CN 117497215A CN 202311449882 A CN202311449882 A CN 202311449882A CN 117497215 A CN117497215 A CN 117497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ay
tank
radioactive waste
waste liquid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498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upersen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upers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upersen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upers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498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72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7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72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0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4Treating liquids
    • G21F9/20Disposal of liquid waste
    • G21F9/22Disposal of liquid waste by storage in a tank or other container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0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4Treating liquids
    • G21F9/06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系统,包括沉淀池,多个衰变池,排水管以及智能控制装置;沉淀池和衰变池上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沉淀池进水口用于连接放射性废液排放端,沉淀池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各衰变池进水口,各衰变池出水口连接排水管,通过控制管道上设置的电动阀的开合来改变衰变池的连接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本发明能确保放射性废液中的同位素到达半衰期,确保放射性废液达标排放,减少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液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核医学与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核技术利用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越来越多的大型综合医院开始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药物进行诊断治疗,而放射诊疗设备也逐渐遍布大大小小的各级医院。从放射工作场所的X光DR、CT,到核医学科的SPECT-CT和PET-CT、I-131甲癌及甲亢治疗等,都是利用辐射装置和放射性同位素为人类造福。
目前,辐射环境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辐射泄露乃至放射源遗失事件屡屡发生,辐射安全的重要性随着放射诊疗设备的大量普及愈发显得突出,医疗辐射环境的评估、规划、论证和建设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核技术利用的同时,需要做好辐射防护工作,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在利用核技术的同时将其对人员、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实现保护环境和保护公众的目标。
医院处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废水通常采用衰变法,衰变池的应用,能够实现放射性医疗废水的有效处理并达标排放,衰变池有连续式和间歇式,最常用的是连续式。目前医疗机构普遍使用的是自流式三级串联衰变池,由于三个衰变池放射性废水的流动性,放射性废水并未完全到达同位素的半衰期就可能从污水口排出,从而造成水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使得从医院排放的放射性废水能够有效且充分地进行衰变,从而达到排放标准,减少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沉淀池,N个衰变池,排水管以及智能控制装置;
所述沉淀池具有一沉淀池进水口和一沉淀池出水口,所述放射性废液经所述沉淀池进水口流入所述沉淀池,再经所述沉淀池出水口流入所述衰变池;
所述N个衰变池两两一组设置,每组衰变池由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组成,其中所述第一衰变池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衰变池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一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衰变池的所述第二进水口均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沉淀池出水口,所述第一衰变池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衰变池的所述第三出水口均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所述第一衰变池的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衰变池的所述第三进水口;所述N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
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含传感器模块,取样监测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信息记录模块和自动报警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管道及所述排水管均采用DN75管道,所述管道上均设有电动阀。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衰变池内设置有限位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衰变池采用不锈钢槽体结构,槽体底侧板采用厚度>3mm的不锈钢,顶侧板采用厚度>1.5mm的不锈钢。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对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当温度和湿度超过设定阈值后触发所述自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取样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排水管排出的废水进行自动取样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保存至所述信息记录模块,当废水中放射性元素浓度超过设定阈值后触发所述自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授权用户进行管理,授权用户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所述智能控制装置,通过输入操作命令来查询和读取数据、接收报警信号以及手动控制所述电动阀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信息记录模块用于保存排水记录,取样记录,报警记录,用户操作记录以及每月注入所述沉淀池的放射性废液总量;
此外,所述智能控制装置还包括液晶显示屏,屏幕上显示有各所述衰变池的液位高度和各所述电动阀的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对所述排水管中的废水进行自动取样测量,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授权用户输入的操作命令进行取样测量,或按照预定周期进行自动取样测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还包括:
所述衰变池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每组衰变池中的所述第一衰变池的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衰变池的所述第三进水口之间的所述电动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沉淀池出水口和所述每组衰变池中的所述第二衰变池的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的电动阀以及所述每组衰变池中的所述第一衰变池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排水管之间的电动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系统实现,具体包括:
S1:所述放射性废液经沉淀池进水口流入沉淀池,通过铰刀泵将废液中的固体搅碎并对所述放射性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充分混合,再经所述沉淀池出水口流出;
S2:单个衰变池可存储的液体容量为M,根据所述信息记录模块保存的每月注入沉淀池的放射性废液总量预测当月产生的放射性废水总量L,若则进入步骤S3,若则进入步骤S4;
S3:将所述衰变池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经所述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所述放射性废液进入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一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该衰变池,所述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下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一直到所有所述第一衰变池均注满所述放射性废液,所述放射性废液再继续进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二衰变池,一直到所有所述第二衰变池均注满所述放射性废液;此时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已经排空所存储的所述放射性废液,则所述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依次循环;在此期间,若所述衰变池中的所述放射性废液存储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则通过排水管排出;
S4:将所述衰变池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经所述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所述放射性废液进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该衰变池,所述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下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一直到所有所述第一衰变池均注满所述放射性废液;此时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已经排空所存储的所述放射性废液,则所述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依次循环;在此期间,若所述第一衰变池中的所述放射性废液存储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则通过第二出水口排放至对应的第二衰变池中,若所述第二衰变池中的所述放射性废液存储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则通过所述排水管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需求设置衰变池的个数,满足不同规模医院的需求,通过将衰变池设置为多级并联结构,能确保每个衰变池中存放的放射性废液都能够独立衰变,进一步地,通过预测当月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废液总量,灵活切换衰变池的工作模式,既能最大限度地接收医院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又能尽可能地提高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标准,使得排放出的废水能够完全符合环保要求;此外,通过设置智能控制装置,使得用户能够对放射性废液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故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衰变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衰变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的衰变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沉淀池,多个衰变池,排水管以及智能控制装置。
参照图1,在该系统中,沉淀池具有一沉淀池进水口和一沉淀池出水口,放射性废液经沉淀池进水口流入沉淀池,再经沉淀池出水口流入衰变池;
多个衰变池两两一组设置,每组衰变池由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组成,其中第一衰变池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衰变池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一衰变池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衰变池的第二进水口均通过管道连接至沉淀池出水口,第一衰变池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衰变池的第三出水口均通过管道连接排水管的进水口,第一衰变池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衰变池的第三进水口。
具体以设置4个衰变池为例。
衰变池可以分为2组,每组2个衰变池,也即第一组的A1衰变池和A2衰变池,第二组的B1衰变池和B2衰变池。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参见图2,每组衰变池中的第一衰变池的第二出水口和第二衰变池的第三进水口之间的电动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也即沉淀池的出水口分别连通A1衰变池、A2衰变池、B1衰变池和B2衰变池的进水口,排水管的进水口分别连通A1衰变池、A2衰变池、B1衰变池和B2衰变池的出水口。经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放射性废液注入A1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A1衰变池,继续注入B1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B1衰变池,再继续注入A2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A2衰变池,最后注入B2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B2衰变池。此时,A1衰变池中存储的放射性废液已在达到预设存储时间后通过排水管排出,因此可以继续向A1衰变池中注入经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放射性废液,依次循环。
在该模式下,所有衰变池为并联结构,既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医院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液,且采用并联结构的循环处理方式能确保每个衰变池中存放的放射性废液都能够独立衰变,使得所有放射性废液在排出之前的衰变时间均能满足标准要求。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参见图3,沉淀池出水口和每组衰变池中的第二衰变池的第二进水口之间的电动阀以及每组衰变池中的第一衰变池的第一出水口和排水管之间的电动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也即沉淀池的出水口分别连通A1衰变池和B1衰变池的进水口,排水管的进水口分别连通A2衰变池和B2衰变池的出水口,A1衰变池的出水口连通A2衰变池的进水口,B1衰变池的出水口连通B2衰变池的进水口。经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放射性废液注入A1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A1衰变池,继续注入B1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B1衰变池,此时,若A1衰变池中存储的放射性废液达到预设存储时间后,则打开A1衰变池和A2衰变池之间的电动阀,使得A1中存储的放射性废液能够流入到A2衰变池进行二次衰变,在A1衰变池排空后可以继续向A1衰变池中注入经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放射性废液,此时,若B1衰变池中存储的放射性废液达到预设存储时间后,则打开B1衰变池和B2衰变池之间的电动阀,使得B1中存储的放射性废液能够流入到B2衰变池进行二次衰变,在B1衰变池排空后可以继续向B1衰变池中注入经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放射性废液,依次循环。
在该模式下,多组衰变池之间采用并联结构,而每组衰变池包含的两个衰变池之间为串联结构,在组间采用并联结构能确保每个衰变池中存放的放射性废液独立衰变,在组内采用串联结构能够在所有放射性废液的衰变时间均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其衰变时间,提高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标准。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管道及排水管均采用DN75管道,管道上均设有电动阀,电动阀根据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进行开启和关闭。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有衰变池内还设置有限位器,当衰变池中的液体达到上限位时,限位器向该衰变池中进水口处的电动阀发送关闭指令,关闭该衰变池。通常将衰变池的上限位设置为总容量的95%。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有衰变池采用不锈钢槽体结构,槽体底侧板采用厚度>3mm的不锈钢,顶侧板采用厚度>1.5mm的不锈钢。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传感器模块,取样监测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信息记录模块和自动报警模块。
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对系统所处的环境进行检测,当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超过设定阈值后触发自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以便管理员能够及时发现环境中存在的异常。
取样检测模块用于对排水管排出的废水进行自动取样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保存至信息记录模块。当废水中放射性元素浓度超过设定阈值后触发自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以便管理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中存在的异常。此外,取样检测模块进行取样测量时,可以按照预定周期进行自动取样测量,例如每隔5小时进行一次取样测量,也可以根据授权用户输入的操作命令进行取样测量,便于授权用户或监管部门能够随时了解废水的处理情况。检测合格的标准通常设置为:废水中的总α值≤1.0Bq/L,总β值≤10Bq/L。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授权用户进行管理,授权用户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智能控制装置,通过输入操作命令来查询和读取数据、接收报警信号以及手动控制所述电动阀的开启和关闭。
信息记录模块用于保存排水管的排水记录,取样检测模块的取样记录,自动报警模块的报警记录和用户管理模块的用户操作记录,便于用户查询。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控制装置还包括液晶显示屏,屏幕上显示有衰变池的液位高度和电动阀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应用于上述处理放射性废液的系统。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S1:所述放射性废液经沉淀池进水口流入所述沉淀池,通过铰刀泵将废液中的固体搅碎并对放射性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充分混合,再经沉淀池出水口流出。
在该步骤中,通过铰刀泵将废液中的固体搅碎,能够有效避免管道堵塞,同时由于对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提前进行了充分混合,可以确保不会因为固态残渣沉积的辐射剂量分布不均而导致辐射量超标。
步骤S2:单个衰变池可存储的液体容量为M,根据信息记录模块保存的每月注入沉淀池的放射性废液总量预测当月产生的放射性废水总量L,若则进入步骤S3,若则进入步骤S4。
在该步骤中,根据信息记录模块保存的历史排水记录预测当月产生的放射性废水总量L的具体方法可以是:从信息记录模块中获取前12个月中每月注入沉淀池的放射性废液总量L1,L2,…,L12,则预测当月产生的放射性废液总量
根据单个衰变池可存储的液体容量为M和当月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废液总量L预估当月所需的衰变池个数为若/>表明当月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废液较多,需占用较多的衰变池,因此可以采用第一工作模式,所有的衰变池采用并联结构,最大限度地接收放射性废液;若/>表明当月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废液较少,因此可以采用第二工作模式,每组的两个衰变池之间采用级联结构,对放射性废液进行二次衰变,进一步延长其衰变时间,提高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标准。
步骤S3:将所述衰变池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经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放射性废液进入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一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该衰变池,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下一组衰变池的第一衰变池,一直到所有第一衰变池均注满放射性废液,放射性废液再继续进入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二衰变池,一直到所有第二衰变池均注满放射性废液;此时若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一衰变池已经排空所存储的放射性废液,则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一衰变池,依次循环;在此期间,若衰变池中的放射性废液存储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则通过排水管排出;
步骤S4:将所述衰变池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经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放射性废液进入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一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该衰变池,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下一组衰变池的第一衰变池,一直到所有第一衰变池均注满放射性废液;此时若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一衰变池已经排空所存储的放射性废液,则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一衰变池,依次循环;在此期间,若第一衰变池中的放射性废液存储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则通过第二出水口排放至对应的第二衰变池中,若第二衰变池中的放射性废液存储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则通过排水管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系统及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能够根据需求设置衰变池的个数,满足不同规模医院的需求,通过将衰变池设置为多级并联结构,能确保每个衰变池中存放的放射性废液都能够独立衰变,进一步地,通过预测当月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废液总量,灵活切换衰变池的工作模式,既能最大限度地接收医院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又能尽可能地提高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标准,使得排放出的废水能够完全符合环保要求;此外,通过设置智能控制装置,使得用户能够对放射性废液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故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及功能操作的实施例可以在以下中实现:数字电子电路、有形体现的计算机软件或固件、包括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及其结构性等同物的计算机硬件、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施例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即编码在有形非暂时性程序载体上以被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或控制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可替代地或附加地,程序指令可以被编码在人工生成的传播信号上,例如机器生成的电、光或电磁信号,该信号被生成以将信息编码并传输到合适的接收机装置以由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机器可读存储基板、随机或串行存取存储器设备、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N个衰变池,排水管以及智能控制装置;
所述沉淀池具有一沉淀池进水口和一沉淀池出水口,所述放射性废液经所述沉淀池进水口流入所述沉淀池,再经所述沉淀池出水口流入所述衰变池;
所述N个衰变池两两一组设置,每组衰变池由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组成,其中所述第一衰变池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衰变池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一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衰变池的所述第二进水口均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沉淀池出水口,所述第一衰变池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衰变池的所述第三出水口均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所述第一衰变池的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所述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衰变池的所述第三进水口;所述N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
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含传感器模块,取样监测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信息记录模块和自动报警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及所述排水管均采用DN75管道,所述管道上均设有电动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变池内设置有限位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变池采用不锈钢槽体结构,槽体底侧板采用厚度>3mm的不锈钢,顶侧板采用厚度>1.5mm的不锈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对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当温度和湿度超过设定阈值后触发所述自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取样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排水管排出的废水进行自动取样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保存至所述信息记录模块,当废水中放射性元素浓度超过设定阈值后触发所述自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授权用户进行管理,授权用户可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所述智能控制装置,通过输入操作命令来查询和读取数据、接收报警信号以及手动控制所述电动阀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信息记录模块用于保存排水记录,取样记录,报警记录,用户操作记录以及每月注入所述沉淀池的放射性废液总量;
此外,所述智能控制装置还包括液晶显示屏,屏幕上显示有各所述衰变池的液位高度和各所述电动阀的工作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排水管中的废水进行自动取样测量,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授权用户输入的操作命令进行取样测量,或按照预定周期进行自动取样测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变池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每组衰变池中的所述第一衰变池的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衰变池的所述第三进水口之间的所述电动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沉淀池出水口和所述每组衰变池中的所述第二衰变池的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的电动阀以及所述每组衰变池中的所述第一衰变池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排水管之间的电动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8.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放射性废液经沉淀池进水口流入沉淀池,通过铰刀泵将废液中的固体搅碎并对所述放射性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充分混合,再经所述沉淀池出水口流出;
S2:单个衰变池可存储的液体容量为M,根据所述信息记录模块保存的每月注入沉淀池的放射性废液总量预测当月产生的放射性废水总量L,若则进入步骤S3,若/>则进入步骤S4;
S3:将所述衰变池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经所述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所述放射性废液进入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一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该衰变池,所述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下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一直到所有所述第一衰变池均注满所述放射性废液,所述放射性废液再继续进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第二衰变池,一直到所有所述第二衰变池均注满所述放射性废液;此时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已经排空所存储的所述放射性废液,则所述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依次循环;在此期间,若所述衰变池中的所述放射性废液存储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则通过排水管排出;
S4:将所述衰变池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经所述沉淀池出水口流出的所述放射性废液进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达到预设限位后关闭该衰变池,所述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下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一直到所有所述第一衰变池均注满所述放射性废液;此时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已经排空所存储的所述放射性废液,则所述放射性废液继续进入所述第一组衰变池的所述第一衰变池,依次循环;在此期间,若所述第一衰变池中的所述放射性废液存储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则通过第二出水口排放至对应的第二衰变池中,若所述第二衰变池中的所述放射性废液存储时间达到预设阈值,则通过所述排水管排出。
CN202311449882.5A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4972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9882.5A CN117497215A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9882.5A CN117497215A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7215A true CN117497215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73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49882.5A Pending CN117497215A (zh) 2023-11-02 2023-11-02 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721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23692A1 (de) * 1983-07-01 1985-01-03 Wilhelm Roediger GmbH + Co Haustechnik, 6450 Hanau Abklingbehaelter
DE3323691A1 (de) * 1983-07-01 1985-01-10 Wilhelm Roediger GmbH + Co Haustechnik, 6450 Hanau Abwasseranlage fuer radioaktiv verunreinigte medien wie zum beispiel faekalien
CN111640525A (zh) * 2020-06-08 2020-09-08 暨南大学 一种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及处理方法
CN211828164U (zh) * 2020-03-04 2020-10-30 广东创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处理低浓度放射性医疗污水的装置
CN212907118U (zh) * 2020-08-17 2021-04-06 东莞东华医院有限公司 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
CN112927833A (zh) * 2021-01-22 2021-06-08 浙江绿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系统
CN215220288U (zh) * 2020-12-16 2021-12-17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医疗放射性废水衰变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23692A1 (de) * 1983-07-01 1985-01-03 Wilhelm Roediger GmbH + Co Haustechnik, 6450 Hanau Abklingbehaelter
DE3323691A1 (de) * 1983-07-01 1985-01-10 Wilhelm Roediger GmbH + Co Haustechnik, 6450 Hanau Abwasseranlage fuer radioaktiv verunreinigte medien wie zum beispiel faekalien
CN211828164U (zh) * 2020-03-04 2020-10-30 广东创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处理低浓度放射性医疗污水的装置
CN111640525A (zh) * 2020-06-08 2020-09-08 暨南大学 一种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及处理方法
CN212907118U (zh) * 2020-08-17 2021-04-06 东莞东华医院有限公司 全自动控制医院放射性废水并联式衰变池
CN215220288U (zh) * 2020-12-16 2021-12-17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医疗放射性废水衰变池
CN112927833A (zh) * 2021-01-22 2021-06-08 浙江绿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方法、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强: "某三级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污水排放设计探究", 福建建设科技, no. 4, 31 August 2023 (2023-08-31), pages 99 - 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80740B1 (ko) 수중 방사능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06726788U (zh)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减排放装置及系统
CN209264600U (zh) 一种医疗污水的放射性活度测量系统
CN117497215A (zh) 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废液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30552A (zh) 一种医用放射性废水实时监测及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11640525A (zh) 一种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及处理方法
US9134433B2 (en) Nuclear reactor fuel integrity monitor
CN107731326B (zh) 用于测量反应堆冷却剂放射性的取样机构及测量方法
CN211375402U (zh) 污水排放监控装置
JPH09189797A (ja) 放射性廃液処理設備
CN216849347U (zh) 一种放射性废液衰变池处理系统
CN106941015B (zh)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减排放装置、系统及方法
US4446097A (en) Post accident analysis
CN219759214U (zh) 一种放射性废物衰变结构
CN212483882U (zh) 一种医用放射性废水实时监测及控制的系统
CN115575999B (zh) 医院放射性废水在线监测设备
CN212484953U (zh) 一种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
CN218117397U (zh)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槽式衰变池
CN117113545A (zh) 一种衰变池容积计算方法及废水处理系统辐射屏蔽的精确防护技术
CN212134289U (zh) 一种尿蛋白收集系统
CN108572388B (zh) 一种用于核设施液态流出物γ监测仪校准的装置及方法
CN108572386B (zh) 用于核设施液态流出物γ监测仪校准的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James Impacts of operational changes on LLW scaling factors
Roberts EFFLUENT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A POWER REACTOR DESIGN GUIDE.
Heics et al. Ontario hydro research division tritium laboratory: design and operating experi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