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2497A - 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2497A
CN117492497A CN202311503348.8A CN202311503348A CN117492497A CN 117492497 A CN117492497 A CN 117492497A CN 202311503348 A CN202311503348 A CN 202311503348A CN 117492497 A CN117492497 A CN 117492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umidity
storage area
setting range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033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剑
王振球
李广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u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u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u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u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033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24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2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2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温湿度控制方法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调节所述储存区的腔内温度达到温度设定范围;同时,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和所述加湿装置调节所述储存区的腔内湿度达到湿度设定范围。本技术方案提出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将温度调节系统和除湿系统进行结构合并,有利于简化养护储存盒的结构组成,解决现有多系统储藏盒存在的体积较大、内部储存空间较小且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养护储存盒的便携性;同时通过合并后的温度调节系统和除湿系统实现对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保证养护储存盒恒温恒湿功能的正常实现。

Description

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食烟草制品的人群数量越来越多,而烟草制品一般包括雪茄烟和香烟,本文以雪茄烟为例进行说明。
一般而言,雪茄烟的储存和养护需要放置在特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普遍来讲,雪茄烟的储存和养护条件是温度要求在16℃~20℃之间,湿度要求在60%~70%之间。目前,雪茄烟大部分是储存在木制的雪茄盒或红酒柜中,而现有的雪茄盒或红酒柜并不能很好地对盒内或柜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和调节,达不到长时间储存和养护雪茄烟的目的。
为了对雪茄烟进行长期保存,市面上陆续出现了专门对雪茄烟进行养护和储存的储藏盒,其一般包括独立运行的温度调节系统、除湿系统和加湿装置。由于独立运行的功能系统需要配置相应的器件结构,因此导致储藏盒的体积较大、内部储存空间较小且重量较重,尤其对于一些以便携小巧作为吸引点的储藏盒产品,上述体积较大、内部储存空间较小且重量较重的缺陷对其更是致命的打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将温度调节系统和除湿系统进行结构合并,有利于简化养护储存盒的结构组成,解决现有多系统储藏盒存在的体积较大、内部储存空间较小且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养护储存盒的便携性;同时通过合并后的温度调节系统和除湿系统实现对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保证养护储存盒恒温恒湿功能的正常实现。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应用于养护储存盒,且所述养护储存盒包括储存盒本体、控温除湿系统和加湿装置,所述储存盒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藏品的储存区;
所述控温除湿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第一传导组件和第二传导组件,所述第一传导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和所述第二传导组件由内至外依次安装于所述储存盒本体,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包括第一工作端面和第二工作端面,所述第一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一传导组件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二传导组件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一传导组件朝向所述储存区,所述第二传导组件朝向所述储存盒本体的外部;
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所述储存区的温度设定范围和湿度设定范围;
S2、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调节所述储存区的腔内温度达到温度设定范围;
S3、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湿度和湿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和所述加湿装置调节所述储存区的腔内湿度达到湿度设定范围。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导组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风扇、导流板和第一传导块,且所述导流板、所述第一传导块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第一工作端面依次贴合;
步骤S2包括:
S21、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判断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是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不符合温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22;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23;
S22、根据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判断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制冷动作或执行加热动作;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大于温度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则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制冷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当前的腔内温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执行步骤S23;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小于温度设定范围的下限值,则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加热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当前的腔内温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执行步骤S23;
S23、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第一工作端面调整为冷端面,获取保温功率和保温转速,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运行功率调整为保温功率,同时将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转速调整为保温转速。
优选的,步骤S3包括:
S31、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判断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是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不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32;
S32、根据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和湿度设定范围,判断执行加湿动作或执行除湿动作;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大于湿度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则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除湿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当前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小于湿度设定范围的下限值,则所述加湿装置执行加湿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当前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
优选的,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除湿动作,包括:
获得除湿转速,且除湿转速小于保温转速;
将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转速调整至除湿转速;
步骤S32还包括: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大于湿度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则执行除湿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当前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后,将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转速调整为保温转速。
优选的,所述加湿装置执行加湿动作,包括:
所述加湿装置启动,并按照预设加湿参数,执行加湿动作。
优选的,步骤S31还包括: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21。
优选的,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制冷动作,包括:
获取所述养护储存盒的外部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外部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得到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制冷功率;调整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第一工作端面为冷端面,并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运行功率调整为制冷功率,将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转速调整为制冷转速,且制冷转速大于保温转速。
优选的,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加热动作,包括:
获取所述养护储存盒的外部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外部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得到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加热功率;调整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第一工作端面为热端面,并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运行功率调整为加热功率,将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转速调整为加热转速,且加热转速大于保温转速。
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应用于养护储存盒,且所述养护储存盒包括储存盒本体、控温除湿系统和加湿装置,所述储存盒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藏品的储存区;
所述控温除湿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第一传导组件和第二传导组件,所述第一传导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和所述第二传导组件由内至外依次安装于所述储存盒本体,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包括第一工作端面和第二工作端面,所述第一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一传导组件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二传导组件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一传导组件朝向所述储存区,所述第二传导组件朝向所述储存盒本体的外部;
包括获取模块、温度调节模块和湿度调节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存区的温度设定范围和湿度设定范围;
温度调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调节所述储存区的腔内温度达到温度设定范围;
湿度调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湿度和湿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和所述加湿装置调节所述储存区的腔内湿度达到湿度设定范围。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将温度调节系统和除湿系统进行结构合并,有利于简化养护储存盒的结构组成,解决现有多系统储藏盒存在的体积较大、内部储存空间较小且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养护储存盒的便携性;同时通过合并后的温度调节系统和除湿系统实现对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保证养护储存盒恒温恒湿功能的正常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所适用的养护储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所适用的养护储存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所适用的养护储存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所适用的养护储存盒的剖视图。
其中,储存盒本体1、储存区101、控温除湿系统2、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第一传导组件22、第一风扇221、导流板222、第一传导块223、第二传导组件23、加湿装置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应用于养护储存盒,且所述养护储存盒包括储存盒本体1、控温除湿系统2和加湿装置3,所述储存盒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藏品的储存区101;
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包括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第一传导组件22和第二传导组件23,所述第一传导组件22、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和所述第二传导组件23由内至外依次安装于所述储存盒本体1,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包括第一工作端面和第二工作端面,所述第一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一传导组件22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二传导组件23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一传导组件22朝向所述储存区101,所述第二传导组件23朝向所述储存盒本体1的外部;
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所述储存区101的温度设定范围和湿度设定范围;
S2、获取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调节所述储存区101的腔内温度达到温度设定范围;
S3、获取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湿度和湿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和所述加湿装置3调节所述储存区101的腔内湿度达到湿度设定范围。
现有的雪茄储藏盒一般包括独立运行的温度调节系统、除湿系统和加湿装置。由于独立运行的功能系统需要配置相应的器件结构,因此导致储藏盒的体积较大、内部储存空间较小且重量较重,尤其对于一些以便携小巧作为吸引点的储藏盒产品,上述体积较大、内部储存空间较小且重量较重的缺陷对其更是致命的打击。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多系统储藏盒存在的体积较大、内部储存空间较小且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以便于进一步提升养护储存盒的便携性,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养护储存盒,其将温度调节系统和除湿系统进行结构合并,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同时实现储存区101的加热、制冷和除湿,在保证养护储存盒能实现恒温恒湿的前提下,有利于简化养护储存盒的结构组成,有效简化结构和压缩体积,且安全可靠,方便实用,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具体地,如图2-5所示,本方案的养护储存盒包括储存盒本体1、控温除湿系统2和加湿装置3;其中,控温除湿系统2用于对储存区101的温度进行升温和降温,便于对养护储存盒的内部温度进行适应性调节,同时,控温除湿系统2还用于降低储存区101的内部湿度,其与用于增加储存区101内部湿度的加湿装置3共同作用,便于对养护储存盒的内部湿度进行适应性调节。
更具体地,本方案的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利用帕尔帖效应制成,帕尔帖效应是指当直流电流通过两种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电偶时,电偶一端吸热、一端放热的现象;换言之,半导体制冷器片21由两种半导体材料制成,形成热端和冷端,冷端持续吸热,实现制冷;热端持续放热,实现制冷。
当需要对储存区101进行制冷时,可通过调节与半导体制冷器片21相连的直流电流方向,使半导体制冷器片21的冷端面与第一传导组件22相贴,此时半导体制冷器片21的热端面与第二传导组件23相贴。储存区101的空气进入控温除湿系统2,在第一传导组件22的作用下携带冷量后,冷空气再回流至储存区101,实现制冷目的。
当需要对储存区101进行加热时,可通过调节与半导体制冷器片21相连的直流电流方向,使半导体制冷器片21的热端面与第一传导组件22相贴,此时半导体制冷器片21的冷端面与第二传导组件23相贴。储存区101的空气进入控温除湿系统2,在第一传导组件22的作用下携带热量后,热空气再回流至储存区101,实现加热目的。
当需要对储存区101进行除湿时,可通过调节与半导体制冷器片21相连的直流电流方向,使半导体制冷器片21的冷端面与第一传导组件22相贴,此时半导体制冷器片21的热端面与第二传导组件23相贴。储存区101的待除湿空气进入控温除湿系统2,待除湿空气遇到低温的第一传导组件22后冷却,而使其中的水汽冷凝为液珠并从空气中分离,然后除湿后的干燥空气再回流至储存区101,实现除湿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的加湿装置3可通过现有的超声波雾化片实现加湿目的,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为了提升养护储存盒的储存养护效果,本方案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上述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中,控温除湿系统2用于对储存区101的腔内温度进行升温、降温和除湿,加湿装置3用于增加储存区101的腔内湿度。
在普遍情况下,储存区101的腔内温度与腔内湿度(即储存区101内部的相对湿度)两个参数存在相互关联性,即温度调节会影响湿度变化,因此温度调节优先于湿度控制,即先完成温度调节,使储存区101的腔内温度控制在温度设定范围;当储存区101的腔内温度已满足要求,再完成湿度控制,这样湿度调节(加湿/除湿)不对储存区101的腔内温度产生影响或影响最小。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中包括储存区101的温度设定范围和湿度设定范围的获取,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设定范围和湿度设定范围可以是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的默认范围,其通常为养护储存盒产品的出厂设定;也可以由用户通过控制面板、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输入并设定,本控制方法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传导组件2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风扇221、导流板222和第一传导块223,且所述导流板222、所述第一传导块223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第一工作端面依次贴合;
步骤S2包括:
S21、获取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判断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是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
若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不符合温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22;
若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23;
S22、根据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判断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执行制冷动作或执行加热动作;
若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大于温度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则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执行制冷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101当前的腔内温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执行步骤S23;
若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小于温度设定范围的下限值,则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执行加热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101当前的腔内温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执行步骤S23;
S23、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第一工作端面调整为冷端面,获取保温功率和保温转速,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运行功率调整为保温功率,同时将所述第一风扇221的运行转速调整为保温转速。
在步骤S21中,先对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是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进行判断;若其不符合温度设定范围,则根据需求,控温除湿系统2执行温度调节过程中步骤S22的制冷动作或加热动作,使储存区101内的腔内温度可以快速、精准地达到温度设定范围,然后进入温度调节过程中步骤S23的保温阶段;若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则直接进入温度调节过程中步骤S23的保温阶段,控温除湿系统2执行保温动作。
在储存区101的腔内温度达到温度设定范围时,若此时停止控温除湿系统2的运行,那么储存区101的腔内温度会以一定的升温速率(或降温速率)进行变化,最后达到与养护储存盒的外部环境温度相似的温度范围。因此,本控制方法中的保温阶段需要控温除湿系统2的持续运行,以确保腔内温度得以维持。
进一步地,由于经过步骤S22之后,储存区101的腔内温度已经达到养护储存盒的所需储存温度范围,且养护储存盒的外部环境温度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或产生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变化,因此,本控制方法在步骤S23的保温阶段中,令控温除湿系统2的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在一个较低的保温功率下持续运行,同时令第一风扇221在一个较低的保温转速下持续运行,以使储存区101的实时腔内温度维持在温度设定范围,既能满足雪茄烟的储存温度条件,又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控制方法中保温阶段的保温功率和保温转速,可以是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的默认范围,其通常为养护储存盒产品的出厂设定;也可以由温湿度控制系统计算得出,本控制方法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说明,步骤S3包括:
S31、获取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判断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是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
若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不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32;
S32、根据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和湿度设定范围,判断执行加湿动作或执行除湿动作;
若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大于湿度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则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执行除湿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101当前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
若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小于湿度设定范围的下限值,则所述加湿装置3执行加湿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101当前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
在步骤S31中,先对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是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进行判断;若其不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则根据需求,控温除湿系统2执行除湿动作或加湿装置3执行加湿动作,使储存区101内的腔内湿度可以快速、精准地达到湿度设定范围。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执行除湿动作,包括:
获得除湿转速,且除湿转速小于保温转速;
将所述第一风扇221的运行转速调整至除湿转速;
步骤S32还包括:
若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大于湿度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则执行除湿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101当前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后,将所述第一风扇221的运行转速调整为保温转速。
由于本方案的控制方法利用同一个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对储存区101内的温度和湿除进行调节,而基于半导体制冷方式的使用特性,当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制冷温度与储存区101当前的腔内温度要达到一定的温差时,才能实现冷凝除湿。因此,当需要利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执行除湿动作时,首先要打破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制冷温度与储存区101当前的腔内温度之间的平衡,并使其产生一定的温差。
但由于本方法在对储存区101的湿度进行调节之前,已对其温度进行调节,因此,为了避免过度影响控温除湿系统2的温度调节结果,在执行除湿动作时仅将第一风扇221的运行转速进行降速除湿(即调整至除湿转速),直至储存区101当前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后,再将第一风扇221的运行转速进行升速保温保湿(即调整至保温转速),从而使储存区101达到恒温恒湿状态。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加湿装置3执行加湿动作,包括:
所述加湿装置3启动,并按照预设加湿参数,执行加湿动作。
进一步地,在本控制方法所适用的养护储存盒中,加湿装置3可以为超声波雾化器,其运行参数可按照温湿度控制系统中的默认参数进行设定,仅通过开启和关闭加湿装置3,以实现加湿动作的执行和停止,逻辑简单,性能可靠。
更进一步地,在本控制方法所适用的养护储存盒中,加湿装置3包括湿水海绵和加湿风扇,储存区101中的空气在加湿风扇的带动下,经过湿水海绵的湿润后再回流至储存区101,从而实现空气的加湿,其可通过开启和关闭加湿风扇,以实现加湿动作的执行和停止,结构简单,成本低。
更进一步说明,步骤S31还包括:
若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21。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执行制冷动作,包括:
获取所述养护储存盒的外部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外部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得到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制冷功率;调整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第一工作端面为冷端面,并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运行功率调整为制冷功率,将所述第一风扇221的运行转速调整为制冷转速,且制冷转速大于保温转速。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执行加热动作,包括:
获取所述养护储存盒的外部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外部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得到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加热功率;调整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第一工作端面为热端面,并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的运行功率调整为加热功率,将所述第一风扇221的运行转速调整为加热转速,且加热转速大于保温转速。
由于本控制方法的步骤S22中,其目的在于快速、精准地使储存腔101内的腔内温度达到温度设定范围,因此,在半导体制冷制热件21的制冷功率和加热功率的获得阶段,只需要考虑到储存腔101内外的温差以及温度设定范围即可。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快控温除湿系统2的温度调节速度,本方案还通过调整第一风扇221的运行转速,以使控温除湿系统2在温度调节阶段进行全速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案中的除湿转速、制冷转速、加热转速、制冷功率和加热功率可以是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的默认范围,其通常为养护储存盒产品的出厂设定;也可以由用户通过控制面板、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输入并设定,本控制方法在此不作限定。
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应用于养护储存盒,且所述养护储存盒包括储存盒本体1、控温除湿系统2和加湿装置3,所述储存盒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藏品的储存区101;
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包括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第一传导组件22和第二传导组件23,所述第一传导组件22、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和所述第二传导组件23由内至外依次安装于所述储存盒本体1,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21包括第一工作端面和第二工作端面,所述第一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一传导组件22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二传导组件23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一传导组件22朝向所述储存区101,所述第二传导组件23朝向所述储存盒本体1的外部;
包括获取模块、温度调节模块和湿度调节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存区101的温度设定范围和湿度设定范围;
温度调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温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调节所述储存区101的腔内温度达到温度设定范围;
湿度调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存区101初始的腔内湿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湿度和湿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2和所述加湿装置3调节所述储存区101的腔内湿度达到湿度设定范围。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养护储存盒,且所述养护储存盒包括储存盒本体、控温除湿系统和加湿装置,所述储存盒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藏品的储存区;
所述控温除湿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第一传导组件和第二传导组件,所述第一传导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和所述第二传导组件由内至外依次安装于所述储存盒本体,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包括第一工作端面和第二工作端面,所述第一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一传导组件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二传导组件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一传导组件朝向所述储存区,所述第二传导组件朝向所述储存盒本体的外部;
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所述储存区的温度设定范围和湿度设定范围;
S2、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调节所述储存区的腔内温度达到温度设定范围;
S3、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湿度和湿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和所述加湿装置调节所述储存区的腔内湿度达到湿度设定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组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风扇、导流板和第一传导块,且所述导流板、所述第一传导块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第一工作端面依次贴合;
步骤S2包括:
S21、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判断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是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不符合温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22;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23;
S22、根据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判断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制冷动作或执行加热动作;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大于温度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则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制冷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当前的腔内温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执行步骤S23;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小于温度设定范围的下限值,则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加热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当前的腔内温度符合温度设定范围,执行步骤S23;
S23、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第一工作端面调整为冷端面,获取保温功率和保温转速,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运行功率调整为保温功率,同时将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转速调整为保温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S31、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判断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是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不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32;
S32、根据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和湿度设定范围,判断执行加湿动作或执行除湿动作;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大于湿度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则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除湿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当前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小于湿度设定范围的下限值,则所述加湿装置执行加湿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当前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除湿动作,包括:
获得除湿转速,且除湿转速小于保温转速;
将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转速调整至除湿转速;
步骤S32还包括: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大于湿度设定范围的上限值,则执行除湿动作,直至所述储存区当前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后,将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转速调整为保温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执行加湿动作,包括:
所述加湿装置启动,并按照预设加湿参数,执行加湿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还包括:
若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符合湿度设定范围,则执行步骤S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制冷动作,包括:
获取所述养护储存盒的外部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外部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得到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制冷功率;调整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第一工作端面为冷端面,并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运行功率调整为制冷功率,将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转速调整为制冷转速,且制冷转速大于保温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除湿系统执行加热动作,包括:
获取所述养护储存盒的外部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外部环境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得到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加热功率;调整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第一工作端面为热端面,并将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运行功率调整为加热功率,将所述第一风扇的运行转速调整为加热转速,且加热转速大于保温转速。
9.一种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养护储存盒,且所述养护储存盒包括储存盒本体、控温除湿系统和加湿装置,所述储存盒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储存藏品的储存区;
所述控温除湿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第一传导组件和第二传导组件,所述第一传导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和所述第二传导组件由内至外依次安装于所述储存盒本体,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包括第一工作端面和第二工作端面,所述第一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一传导组件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工作端面与所述第二传导组件相互贴合,且所述第一传导组件朝向所述储存区,所述第二传导组件朝向所述储存盒本体的外部;
包括获取模块、温度调节模块和湿度调节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存区的温度设定范围和湿度设定范围;
温度调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温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温度和温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调节所述储存区的腔内温度达到温度设定范围;
湿度调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存区初始的腔内湿度,根据初始的腔内湿度和湿度设定范围,通过所述控温除湿系统和所述加湿装置调节所述储存区的腔内湿度达到湿度设定范围。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311503348.8A 2023-11-10 2023-11-10 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4924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03348.8A CN117492497A (zh) 2023-11-10 2023-11-10 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03348.8A CN117492497A (zh) 2023-11-10 2023-11-10 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2497A true CN117492497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72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03348.8A Pending CN117492497A (zh) 2023-11-10 2023-11-10 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24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4047B (zh) 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及其湿度控制方法
CN103471205B (zh) 一种室内温度调节方法及双温度控制阀
CN208365626U (zh) 一种热泵采暖变频系统
CN107421074A (zh) 空调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104790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US5056328A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ual evaporator, dual fan refrigerator with independent temperature controls
CN106196472A (zh) 空调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375684A (zh) Pid控制方法
CN113854612B (zh) 一种烘干机组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烘干机组
CN107560049B (zh) 加湿空调及加湿空调的加湿盘水温控制方法
WO2019034124A1 (zh) 自动调温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208750870U (zh) 降温加湿的空气调节设备
CN112178886A (zh) 空调通入新风的控制方法、空调、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61260A (zh) 制冷设备的湿度控制方法
CN109463941A (zh) 恒温恒湿系统
WO2021223530A1 (zh) 变频空调的控制方法
WO2022127108A1 (zh) 空调器及其温湿度调控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92497A (zh) 单系统养护储存盒的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03163092U (zh) 带除湿功能的空调
CN205245359U (zh) 人工气候室及制冷装置
CN110006103B (zh) 一种温湿度调节方法
CN110887293A (zh) 一种恒温恒湿冷藏柜
CN111076316A (zh) 一种湿度控制方法
CN103398419A (zh) 新型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机
CN114001433B (zh) 新风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