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87587A - 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87587A
CN117487587A CN202210878593.6A CN202210878593A CN117487587A CN 117487587 A CN117487587 A CN 117487587A CN 202210878593 A CN202210878593 A CN 202210878593A CN 117487587 A CN117487587 A CN 117487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heating
inlet
heavy hydrocarb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85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细藕
吴德飞
范传宏
林江峰
王子宗
赵永华
白飞
邵晨
肖佳
石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8785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8758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9009 priority patent/WO202402230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487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87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55/0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by at least one refining process and at least one cracking process
    • C10G55/02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by at least one refining process and at least one cracking process plural serial stages only
    • C10G55/04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by at least one refining process and at least one cracking process plural serial stages only including at least one thermal cracking step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及系统,使重质烃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分离,将分离得到的第一液相物料与稀释蒸汽混合加热后再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第二气相物料用于蒸汽裂解,产生包括烯烃的裂解产物,实现了对重质烃中不同馏分的有效细分,可以灵活的将重质烃用来直接裂解生产烯烃,大幅度地减少了传统炼油装置中所设置的重质烃前处理用生产装置,以较短的流程,更大限度地生产烯烃。

Description

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裂解原料相比,重质烃(原油等)用作蒸汽裂解炉原料时,存在终沸点高(大于520℃)、含有胶质、沥青质等杂质,不易汽化以及易造成结焦等问题,因此在裂解炉的设计以及生产工艺流程上需要做相应的处理与改进以适用重质烃(原油等)的特性。
CN111196936A公开了一种原油裂解生产烯烃的组合加工方法及装置,其先采用脱盐脱水等前处理脱除杂质,然后送入乙烯裂解对流段进行加热,加热后的进料送入气液分离器中,分出较轻的柴油以及更轻的组分送入对流段以及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反应以产生烯烃。而气液分离器出来的液相含常压渣油等组分,送入加氢单元进一步处理后返回回到对流段及辐射段。该方法可利用的原油组分较少。
CN107001955A公开了一种在热解反应器中热裂化原油和重质进料以生成烯烃的方法。该方法阐述了裂解炉对流段和多级(最多为3级)分离器或者与分馏塔结合的方案,该方法可将原油与蒸汽的混合物进行多次气液分离,并将不同重度的混合物送入不同的辐射段炉管进行裂解。该方法提到了当需要气化更重的馏分时,原油在进入裂解炉对流段之前在外部换热器进行预热,但是没有说明换热来源。该方法通过多级分离器、分馏塔对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及不同的辐射炉管裂解不同的馏分,只适用于将分离的轻组分进行裂解,而无法满足为下游处理装置提供原料的要求。
CN100564484A公开了一种裂解重质烃原料的方法,其中,重质烃原料主要包括:原油、石脑油、瓦斯油、燃料油、天然汽油(凝析油)、渣油等,该方法中阐述了闪蒸气化分离过程,但是仅通过简单闪蒸,很难将气液组分很好的分离开,只适用于将分离的轻组分进行裂解,而无法满足为下游处理装置提供原料的要求。
CN101528894A和CN101778929A中介绍了用原油/凝析油裂解制乙烯的工艺技术。CN101528894A介绍了原油/凝析油在对流段预热后,分离出的轻组分进入裂解炉对流段过热后进入辐射段裂解,重组分送到常压塔和/或减压塔进行进一步分离,CN101778929A介绍了原料中混有30重量%的重质原料如原油或凝析油在对流段预热后进入分离装置的上部分离出保护石脑油及较轻的组分,分离出的液相进入下面的填料塔进一步分离,分离出的重组分如何处理未介绍,这两个专利的蒸发单元采用的含填料或塔盘的汽提塔,其中上部的蒸发区含气液分离器,可实现气液分离。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型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通过多种方法来控制闪蒸气化率恒定,采用特殊闪蒸设备来实现尽可能多的闪蒸,以及将分离出的气相进入辐射段进行裂解和将分离出的液相组分进行进一步的分离,而没有对分离出的气相进行进一步分离并送入下游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及系统,简化了传统方法及系统中的常减压装置,操作简单,实现了对重质烃的灵活切割,兼顾了乙烯裂解装置和炼油相关处理装置如重整装置的原料供应,气液分离方法高效,可以有效解决气液分离过程的重组分中的杂质夹带问题,实现裂解炉长周期运行,进一步降低了乙烯装置的能耗。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
S2、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液相物料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裂解产物;使至少部分的第一气相物料送至分离塔进行第二分离,得到第三轻组分、第一中间组分和第三重组分,对所述第一中间组分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不包括蒸汽裂解。
所述重质烃为宽馏分的混合烃,其终馏点温度为540℃以上。例如,重质烃为初馏点温度15℃、终馏点温度750℃以上的重质烃,或者重质烃为含有在裂解炉操作条件下易结焦组分的烃类混合物。
可选地,步骤S2中还包括:
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液相物料与一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使所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第一加热后与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使所述第二混合物料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进行第三分离,得到第二气相物料和第二液相物料;
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进行第二加热后进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裂解产物。
可选地,步骤S1中,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温度为200-400℃,优选为240-370℃;
可选地,所述第一气相物料包含第一轻组分,所述第一液相物料包含第一重组分;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的气化率为20-65%,优选为30-50%。
可选地,步骤S2中,所述第一液相物料与所述一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1-0.5),优选为1:(0.2-0.4);
可选地,所述后处理包括重整处理、炼油的油品加工处理、正异构分离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2中,使至少部分的所述一次稀释蒸汽进入第三加热段进行加热,得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使所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与所述第一液相物料进行第一混合;所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180-400℃,优选为200-350℃;
可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150-350℃,优选为190-300℃;
可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第一加热后的温度为400℃以下,优选为250-350℃;
可选地,所述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400-630℃,优选为450-600℃;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相物料与所述二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2-0.8);优选为1:(0.3-0.65)。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相物料包含携带的蒸汽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液相物料包含第二重组分;所述第二轻组分的终馏点温度为330-480℃;所述第二重组分的初馏点温度不高于所述第二轻馏分的终馏点;
可选地,步骤S2中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重组分中引入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三重组分和/或冷却助剂;
可选地,将至少部分的第三重组分和/或冷却助剂引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液相空间并与所述第一重组分接触,以控制第四加热段的出口换热管内壁温度;
将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三重组分和/或分离助剂引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气相空间并与所述第二气相物料逆流接触,以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中携带的杂质被洗涤或冷凝;
使至少部分的第三重组分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产物;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相混合物料与所述第三重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2),优选为1:(0.05-0.15);
可选地,所述冷却助剂选自液态烃和/或水中的一种或两种;
可选地,所述分离助剂选自液态烃和/或水中的一种或两种;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相混合物料与所述水的重量比为1:(0.01-0.2),优选为1:(0.05-0.15);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相混合物料与所述液态烃的重量比为1:(0.01-0.2),优选为1:(0.05-0.15);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分离助剂引入方式选自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沿第二气液分离器轴向方向,水的引入位置在液态烃引入位置的上方;或者沿第二气液分离器轴向方向,水的引入位置在液态烃引入位置的下方;或者沿第二气液分离器轴向方向,水的引入位置与液态烃引入位置基本位于同一平面。
可选地,所述蒸汽裂解装置包括对流段和辐射段;沿所述蒸汽裂解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对流段包括第一加热段、任选的重质烃预热段、任选的第二加热段、第三加热段、第四加热段、第五加热段和第六加热段;
可选地,步骤S1还包括:
使待预热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加热段进行第一预热,得到第一预热重质烃;将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预热重质烃和换热介质分别进入换热器进行换热,得到第二预热重质烃;然后使所述第二预热重质烃作为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换热介质包括经加热器加热后的蒸汽,或者经所述第二加热段加热后的蒸汽,或者来自蒸汽源的蒸汽;可选地,所述蒸汽的温度为250-450℃;或者,
将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预热重质烃引入加热器进行加热,得到第三预热重质烃;然后使所述第三预热重质烃作为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或者,
将至少部分的来自所述第一加热段的第一预热重质烃进入所述重质烃预热段进行加热,得到第四预热重质烃;使所述第四预热重质烃作为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
可选地,使所述第一预热重质烃进行脱盐处理后再进行换热和/或加热,或者,使所述待预热的重质烃进行脱盐处理后再进行第一预热。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蒸汽裂解装置、分离塔和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蒸汽裂解装置包括对流段和辐射段;
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被构造为使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其中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
所述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被构造为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液相物料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裂解产物;
所述分离塔被构造为使至少部分的第一气相物料送至分离塔进行第二分离,得到至少包含第三轻组分、第一中间组分和第三重组分;
所述系统还包括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第一中间组分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装置不包括蒸汽裂解装置。
可选地,所述对流段设置有原料加热进口和原料加热出口;所述辐射段设置有蒸汽裂解入口和裂解产物出口;
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上设置有气液分离进口、任选的第三重组分回流进口、任选的冷却助剂进口、第一气相物料出口和第一液相物料出口;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进口与所述对流段的原料加热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与所述辐射段的蒸汽裂解装置入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冷却助剂进口包括液态烃进口和/或水进口;
所述分离塔设置有第一气相物料进口,以及沿分离塔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三轻组分出口、第一中间馏分出口和第三重组分出口;所述分离塔的第一气相物料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一气相物料出口连通。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第二气液分离器;
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上设置有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第二气相物料出口和第二液相物料出口、任选的第三重组分进口以及任选的分离助剂进口;
所述分离助剂进口包括液态烃进口和/或水进口;
沿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轴向方向,所述分离助剂进口位于所述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二混合物料进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二混合物料进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之间的连通管线上设置有一次稀释蒸汽进口和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口;沿物料的流动方向,所述一次稀释蒸汽进口设置于所述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口的上游;可选地,所述分离塔的第三重组分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三重组分回流进口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三重组分进口连通;
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二气相物料的出口与所述蒸汽裂解进口相连通。
可选地,沿所述蒸汽裂解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对流段包括第一加热段、任选的重质烃预热段、任选的第二加热段、第三加热段、第四加热段、第五加热段和第六加热段;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段的加热进口用于引入待预热重质烃;所述第一加热段的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进口的引入管线上设有压力调节阀,用以控制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重质烃的预热温度;可选地,所述第一气相物料出口的引出管线上设有压力调节阀,用以进一步控制气化率;
所述第四加热段的加热进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经由第一管线连通;所述第三加热段的加热进口与一次蒸汽源连通;所述第三加热段的加热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一管线;
所述第四加热段的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经由第二管线连通;所述第五加热段的加热进口与二次蒸汽源连通;所述第五加热段的加热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管线;
所述第六加热段的加热进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二气相物料出口连通;所述第六加热段的加热出口与所述辐射段的蒸汽裂解进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第二液相物料出口可用于与加氢裂化或催化裂解装置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内部设置有塔盘、旋液分离器或二者组合的结构。
所述系统还包括重质烃预热单元,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包括重质烃加热进口和重质烃加热出口;所述重质烃加热进口与所述第一加热段的加热出口连通,所述重质烃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包括换热器和任选的加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重质烃第一加热进口、换热介质进口、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和换热后换热介质出口;所述重质烃第一加热进口形成为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进口,所述重质烃第一加热进口与所述第一加热段的加热出口连通;所述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形成为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出口,所述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所述加热器包括换热介质第一加热进口和换热介质第一加热出口;所述第二加热段包括换热介质第二加热进口和换热介质第二加热出口;所述换热介质第一加热进口和换热介质第二加热进口分别用于与蒸汽源连通;
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进口与所述加热器的换热介质第一加热出口连通,或者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进口与所述第二加热段的换热介质第二加热出口连通;或者所述换热器的换热介质进口与蒸汽源连通;
或者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重质烃第二加热进口和重质烃第二加热出口;所述重质烃第二加热进口形成为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进口,所述重质烃第二加热进口与所述第一加热段的加热出口连通;所述重质烃第二加热出口形成为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出口,所述重质烃第二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段的加热出口与所述重质烃预热段的加热进口连通;所述重质烃预热段的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进口经由第三管线连通;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或加热器连接至第三管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及系统,有益效果至少包括:(1)设置第一气液分离器,对重质烃进行初分,可以在第一气相物料进一步分离时减小分离装置的尺寸并降低分离所消耗的能量;(2)设置两级分离,对重质烃适应范围广,可以根据重质烃不同馏程组分的性质来进行切割,以实现对重质烃不同馏程组分进行高效裂解,烯烃收率高且可更大限度应用现有的蒸汽裂解技术,技术成熟,操作简单;(3)设置分离塔可以进一步分离得到所需馏程范围的馏分并确保满足其他处理装置的要求,为下游装置提供原料,灵活设置下游分离装置和进行适宜的切割,以实现“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实现与现有炼化一体化装置的提质增效,也可用于新的炼化一体化装置生产烯烃。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一种示例性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一种示例性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一种示例性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一种示例性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一种示例性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第一加热段;BFW-锅炉给水预热段;1B-重质烃预热段;2-第二加热段;3A-第三加热段;4-第四加热段;VHS-超高压蒸汽过热段;3B-第五加热段;5-第六加热段;6A-换热器;6B-加热器;7-分离塔;8-第一气液分离器;9-第二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词仅用于区分不同部件而不含有前后连接顺序等实际含义。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指装置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上和下,顶和底。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一次稀释蒸汽”、“二次稀释蒸汽”等词仅用于在不同步骤中区分引入的蒸汽,而不含有蒸汽自身性质等实际含义。
本公开中采用的各装置均为本领域常规选择的结构。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质烃裂解生产烯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8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
S2、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液相物料进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裂解产物;使至少部分的第一气相物料送至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得到第三轻组分、第一中间组分和第三重组分,对所述第一中间组分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不包括蒸汽裂解。
本公开中所述后处理为重整等其它不包括蒸汽裂解的处理方式,可以将芳烃含量高的重质烃进行有效分离。所述重质烃包括宽馏分的混合烃,其终馏点为540℃以上。比如所述重质烃可以为初馏点温度为15℃、终馏点温度在750℃以上的重质烃,或者是含有在裂解炉操作条件下易结焦的组分的烃类混合物。
本公开中所使用的重质烃原料包含以下原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石蜡基原油、中间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凝析油、炼厂经过常减压、重整、催化、焦化等炼油装置加工后的汽油、煤油、柴油、尾油、燃料油、重整油等。
本公开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重质烃(包括原油等)本身特性复杂(比如含有终馏点高的馏分、胶质和沥青质等杂质),在进行直接裂解过程中存在不易汽化以及易造成结焦,需要对裂解炉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上做相应的处理与改进以适用重质烃本身特性。可选地,需要对重质烃中不适合裂解的10-30重量%的重质馏分(不同重质烃含量不同)进行脱除,其中有效的脱除方式之一即对重质烃进行气液分离。本公开在进行气液分离之前还进一步地对重质烃进行预热,控制其在裂解炉对流段的预热温度和气化率,以进一步控制对流段的管壁温度,防止管壁温度和气化率过高导致未气化的重质烃中更重的组分碳化而结焦。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及系统,将预热后的重质烃在第一气液分离器8中进行第一分离,分离后的第一液相物料送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实现了不同馏程组分的细分,对重质烃适用范围广,分离出的馏分可以灵活利用,更大限度地应用现有的蒸汽裂解技术。
本公开根据重质烃性质及其它裂解炉蒸汽裂解原料或下游炼油装置(如重整等)的油品性质所需,对重质烃进行馏分或气化率切割/分离;第一气相物料进口位于沿分离塔7轴向方向的中部或下方,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分离出多种馏分,实现与现有炼化一体化装置的提质增效。
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还包括: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液相物料与一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使所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第一加热后与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使所述第二混合物料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9进行第三分离,得到第二气相物料和第二液相物料;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进行第二加热后进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裂解产物。
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重组分引入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三重组分和/或冷却助剂;
可选地,将至少部分的第三重组分和/或冷却助剂引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液相空间并与所述第一重组分接触,以控制第四加热段4的内管排壁温;
将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三重组分和/或分离助剂引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气相空间并与所述第二气相物料接触,以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中携带的重组分进入所述第三重组分和/或分离助剂;或者,使至少部分的第三重组分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产物。本公开通过上述方法,采用第三重组分控制对流段管内壁温进而防止在气化过程中出现结焦,并通过引入分离助剂对气相物料中的重组分进行洗涤等可以避免所夹带的重组分进入辐射段而引起结焦。
系统中设置分离塔7,可以将第一气相物料送入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分离得到的第三重组分和/或分离助剂引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气相空间并与其中的第二气相物料接触,当温度高于一定范围和气化率达到一定值后,第三重组分作为气液分离的回流或洗涤,可以有效防止重馏分的夹带,避免杂质进入辐射段引起炉管结焦等现象;杂质包括胶质、沥青质、金属杂质、硫、氧、氮和重质组分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公开采用的分离塔7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分离装置,其中包括常规冷凝器、再沸器等结构,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助剂选自液态烃和/或水中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离助剂选自液态烃和/或水中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相混合物料与所述第三重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2),优选为1:(0.05-0.15)。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相混合物料与所述水的重量比为1:(0.01-0.2),优选为1:(0.05-0.15);或者,所述第二气相混合物料与所述液态烃的重量比为1:(0.01-0.2),优选为1:(0.05-0.15)。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分离助剂引入方式选自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沿第二气液分离器9轴向方向,水的引入位置在液态烃引入位置的上方;或者沿第二气液分离器9轴向方向,水的引入位置在液态烃引入位置的下方;或者沿第二气液分离器9轴向方向,水的引入位置与液态烃引入位置位于同一平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温度为200-400℃,优选为240-370℃;
所述第一气相物料包含第一轻组分,所述第一液相物料包含第一重组分;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的气化率为20-65%,优选为30-50%。
本公开中对重质烃进行预热并控制其在蒸汽裂解装置对流段的预热温度及气化率,进而控制对流段的管壁温度。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还包括:使待预热的重质烃进入第一加热段1A进行第一预热,得到第一预热重质烃;将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预热重质烃和换热介质分别进入换热器6A进行换热,得到第二预热重质烃;然后使所述第二预热重质烃作为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其中所述换热介质包括经加热器6B加热后的蒸汽,或者经所述第二加热段2加热后的蒸汽,或者来自蒸汽源的蒸汽;或者,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预热重质烃引入加热器6B进行加热,得到第三预热重质烃;然后使所述第三预热重质烃作为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或者,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至少部分的来自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第一预热重质烃进入所述重质烃预热段1B进行加热,得到第四预热重质烃,使所述第四预热重质烃作为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或者,可选地,使至少部分的来自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第一预热重质烃进入所述重质烃预热段1B后再经过换热器6A和/或加热器6B进行换热和/或加热,得到第四预热重质烃,使所述第四预热重质烃作为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或者,使至少部分的来自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第一预热重质烃进入所述重质烃预热段1B,得到第四预热重质烃,使另一部分的来自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第一预热重质烃进入换热器6A和/或加热器6B进行换热和/或加热后与所述第四预热重质烃混合,使混合后的重质烃作为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具体地,可根据蒸汽裂解系统实际需要的热量选择重质烃预热方式。
本公开所述换热介质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任意换热介质,并不局限于列举的所述蒸汽。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还包括:使所述第一预热重质烃进行脱盐处理后再进行换热和/或加热,以利用脱盐预处理获得的烟气对第一预热重质烃进一步加热;或者,使所述待预热的重质烃进行脱盐处理后再进入第一加热段1A进行第一预热。本公开将蒸汽裂解装置与电脱盐装置进行耦合并增加外加热器和换热器,有利于能量的综合利用、降低能耗和增加对重质烃的适用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第一液相物料与所述一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1-0.5),优选为1:(0.2-0.4);
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后处理包括重整处理、炼油的油品加工处理、正异构分离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2中,使至少部分的所述一次稀释蒸汽进入第三加热段3A进行加热,得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使所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与所述第一液相物料进行第一混合;所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180-400℃,优选为200-350℃;
所述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150-350℃,优选为190-300℃。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第一加热后的温度为400℃以下,优选为250-350℃;
所述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400-630℃,优选为450-600℃;
所述第一液相物料与所述二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2-0.8);优选为1:(0.3-0.65)。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相物料包含携带的蒸汽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液相物料包含第二重组分;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相物料包含携带的蒸汽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液相物料包含第二重组分。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轻组分占重质烃总重量的30-40重量%,所述第一轻组分初馏点温度≤270℃,终馏点温度为265-275℃之间;所述第一重组分与所述第一轻组分相平衡;所述第二轻组分的终馏点温度为330-480℃;所述第二重组分与所述第二轻组分相平衡;所述第三轻组分主要包括C1-C6组分,终馏点温度≤90℃,送去其它裂解炉裂解;所述第一中间馏分主要包括C6-C10组分,馏程为80-170℃,送去重整装置;所述第三重组分的馏程为180-380℃,主要包括C11及以上组分,返回本台裂解炉裂解。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各馏分的初馏点或终馏点均为范围值,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为范围值内的任意温度。并且本公开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分离的馏分进行选择。本公开所述第一中间组分中芳烃含量较高,不宜送去蒸汽裂解,可以灵活送至重整等炼油装置做原料,做到宜芳则芳,宜烯则烯,宜油则油。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汽裂解装置包括由上至下的对流段和辐射段;沿所述蒸汽裂解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对流段包括第一加热段1A、任选的重质烃预热段1B、任选的第二加热段2、第三加热段3A、第四加热段4、第五加热段3B和第六加热段5;
该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第一混合物料进入第四加热段4进行第一加热,然后与经过第五加热段3B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进入第六加热段5进行第二加热后进入所述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
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系统,系统包括蒸汽裂解装置、分离塔7、第一气液分离器8;蒸汽裂解装置包括由上至下的对流段和辐射段;
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被构造为使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其中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
所述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被构造为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液相物料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裂解产物;
所述分离塔7被构造为使至少部分的第一气相物料送至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得到至少包含第三轻组分、第一中间组分和第三重组分;
系统还包括后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第一中间组分进行后处理,后处理装置不包括蒸汽裂解装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流段设置有原料加热进口和原料加热出口;辐射段设置有蒸汽裂解入口和裂解产物出口;
第一气液分离器8上设置有气液分离进口、任选的第三重组分回流进口、任选的冷却助剂进口、第一气相物料出口和第一液相物料出口;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与对流段的原料加热出口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与辐射段的蒸汽裂解入口连通;分离塔7设置有第一气相物料进口,以及沿分离塔7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三轻组分出口、第一中间馏分出口和第三重组分出口;分离塔7的第一气相物料的进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气相物料出口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助剂进口包括液态烃进口和/或水进口;可选地,所述冷却助剂进口包括多个,其中至少一个冷却助剂进口为水入口,至少一个冷却助剂进口为液态烃进口。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二气液分离器9;
第二气液分离器9上设置有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第二气相物料出口和第二液相物料出口、任选的第三重组分进口以及任选的分离助剂进口;
所述分离助剂进口包括液态烃进口和/或水进口;
可选地,所述分离助剂进口包括多个,其中至少一个分离助剂进口为水入口,至少一个分离助剂进口为液态烃进口;
沿第二气液分离器9轴向方向,所述分离助剂进口位于所述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的上方;
其中,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混合物料进口连通;并且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混合物料进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之间的连通管线上设置有一次稀释蒸汽进口和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口;沿物料的流动方向,一次稀释蒸汽进口设置于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口的上游;可选地,分离塔7的第三重组分的出口分别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三重组分回流进口和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三重组分进口连通;
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气相物料的出口与辐射段的蒸汽裂解入口相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沿蒸汽裂解装置的高度方向,对流段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段1A、任选的锅炉给水预热段BFW、任选的重质烃预热段1B、任选的第二加热段2、第三加热段3A、第四加热段4、任选的超高压蒸汽过热段VHS、第五加热段3B和第六加热段5;
其中,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进口用于引入待预热重质烃;第一加热段1A的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的引入管线上设有压力调节阀,用以控制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重质烃的预热温度;可选地,第一气相物料出口的引出管线上设有压力调节阀,用以进一步控制气化率;
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与第四加热段4的加热进口经由第一管线连通;第三加热段3A的加热进口与一次蒸汽源连通;第三加热段3A的加热出口连接至第一管线;
第四加热段4的加热出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经由第二管线连通;第五加热段3B的加热进口与二次蒸汽源连通;第五加热段3B的加热出口连接至第二管线;
第六加热段5的加热进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气相物料出口连通;第六加热段5的加热出口与辐射段的蒸汽裂解进口连通;
可选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液相物料出口可用于与加氢裂化或催化裂解装置连通;
可选地,第二气液分离器9内部设置有塔盘、旋液分离器或二者组合的结构。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系统还包括重质烃预热单元,该重质烃预热单元用于对来自第一加热段1A的第一预热重质烃进行进一步换热,以控制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重质烃温度;
重质烃预热单元包括重质烃加热进口和重质烃加热出口;重质烃加热进口与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连通,重质烃加热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重质烃预热单元包括换热器6A和任选的加热器6B;换热器6A包括重质烃第一加热进口、换热介质进口、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和换热后换热介质出口;重质烃第一加热进口形成为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进口,与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连通;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形成为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出口,所述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加热器6B包括换热介质第一加热进口和换热介质第一加热出口;第二加热段2包括换热介质第二加热进口和换热介质第二加热出口;换热介质第一加热进口和换热介质第二加热进口分别用于与蒸汽源连通;
换热器6A的换热介质进口与加热器6B的换热介质第一加热出口连通;
或者,换热器6A的换热介质进口与第二加热段2的换热介质第二加热出口连通;或者换热器6A的换热介质进口与蒸汽源连通;
或者,重质烃预热单元包括加热器6B;加热器6B包括重质烃第二加热进口和重质烃第二加热出口;重质烃第二加热进口形成为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进口,重质烃第二加热进口与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连通;重质烃第二加热出口形成为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第二加热出口,重质烃第二加热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或者,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与重质烃预热段1B的加热进口连通,重质烃预热段1B的加热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经由第三管线连通;可选地,所述换热器6A或加热器6B连接至第三管线。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系统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系统包括:
蒸汽裂解装置、重质烃预热单元、分离塔7、第一气液分离器8和第二气液分离器9;重质烃预热单元包括换热器6A、加热器6B;
蒸汽裂解装置包括对流段和辐射段;沿蒸汽裂解装置的高度方向,对流段由上至下一次设置有第一加热段1A、锅炉给水预热段BFW、第三加热段3A、第四加热段4、第五加热段3B和第六加热段5;辐射段包括蒸汽裂解进口和裂解产物出口;
换热器6A包括重质烃第一加热进口、换热介质进口、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和换热后换热介质出口;
分离塔7上设置有第一气相物料进口,以及沿分离塔7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彼此独立的第三轻组分出口、第一中间馏分出口和第三重组分出口;第一气液分离器8上设置有气液分离进口、第三重组分回流进口、第一气相物料出口和第一液相物料出口;第二气液分离器9上设置有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第二气相物料出口和第二液相物料出口、以及第三重组分进口和分离助剂进口;其中,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进口用于引入待预热重质烃;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与换热器6A的重质烃第一加热进口连通;换热器6A的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加热器6B的换热介质第一加热进口与蒸汽源连通,加热器6B的换热介质第一加热出口与换热器6A的换热介质进口连通;
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与第四加热段4的加热进口经由第一管线连通;第三加热段3A的加热进口与一次蒸汽源连通;第三加热段3A的加热出口连接至第一管线;
第四加热段4的加热出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经由第二管线连通;第五加热段3B的加热进口与二次蒸汽源连通;第五加热段3B的加热出口连接至第二管线;
第六加热段5的加热进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气相物料出口连通;第六加热段5的加热出口与辐射段的蒸汽裂解进口连通;
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气相物料出口与分离塔7的第一气相物料进口连通,分离塔的第三轻组分出口连接至其他裂解炉上,第一中间组分出口连接至重整装置;分离塔7的第三重组分出口分别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三重组分回流进口和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三重组分进口连通;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液相物料出口连接于加氢裂化或催化裂解装置上;
采用图1所示的系统进行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具体工艺流程包括:
S1、使待预热的重质烃进入第一加热段1A进行第一预热,得到第一预热重质烃;使来自第一加热段1A的第一预热重质烃与经过加热器6B加热后的第二蒸汽分别进入换热器6A进行换热,得到第二预热重质烃;
将第二预热重质烃作为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8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
S2、使一次稀释蒸汽进入第三加热段3A进行加热,得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液相物料与所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所述第一气相物料包含第一轻组分,所述第一液相物料包含第一重组分;使所述第一气相物料送入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得到第三轻组分、任选的第一中间组分和第三重组分;
使所述第一混合物料进入第四加热段4进行第一加热后,与经过第五加热段3B的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使所述第二混合物料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9进行第三分离,得到第二气相物料和第二液相物料;所述第二气相物料包含携带的蒸汽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液相物料包含第二重组分;
将一部分的所述第三重组分和/或冷却助剂经由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底部出口液相管线上引入所述第一重组分,以控制第四加热段4的内管排壁温;
将一部分所述第三重组分和分离助剂经由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上部和/或者中部的气相空间引入并与所述第二气相物料接触,以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中携带的重组分进入所述第三重组分和分离助剂;
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进入第六加热段5进行第二加热后进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裂解产物。
如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系统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系统与图1所示的系统不同之处在于:蒸汽裂解装置中还设置有第二加热段2,替换图1中加热器6B;第二加热段2的加热出口与换热器6A的换热介质进口连通;换热介质为经过第二加热段2加热后的第一蒸汽。
如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系统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系统与图1所示的系统不同之处在于:系统中不包括换热器6A;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与加热器6B的加热进口连通,加热器6B的加热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如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系统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系统与图1所示的系统不同之处在于:系统中不包括加热器6B;换热介质为所述第三蒸汽;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与加热器6B的加热进口连通,加热器6B的加热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如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系统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系统与图1所示的系统不同之处在于:系统中还包括重质烃预热段1B,不包括换热器6A和加热器6B;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与重质烃预热段1B的加热进口连通,重质烃预热段1B的加热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
如图5所述的示例为本公开换热单元的最优选实施方式,当蒸汽裂解装置中的热源不能支撑蒸汽裂解反应所需热量或第一加热段1A出口未设置再沸器时时,在蒸汽裂解系统中设置换热器和/或加热器,引入外部热源对反应物料进行加热。
以上操作温度均为裂解炉常规操作条件下的正常操作条件下的温度。
本公开涉及的各步骤中的参数及中参数的控制方法、技术原理等已在前述内容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公开,但是本公开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流程参见图1,采用API值为38的重质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使来自储罐的重质烃经过初步预热后通过蒸汽裂解装置对流段的第一加热段1A进行第一预热,第一预热重质烃温度为115℃;将第一预热重质烃送入换热器6A与换热介质进一步换热以提高温度,得到第二预热重质烃;换热介质为经过加热器6B进行加热的中压/低压蒸汽(温度为350℃),第二预热重质烃的温度为280℃;
将第二预热重质烃作为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8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第一气相物料包含第一轻组分,质量分数32重量%;第一液相物料包含第一重组分,质量分数68重量%;
S2、使第一气相物料送入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得到第三轻组分(终馏点温度为80℃,送到其他蒸汽裂解装置)、第一中间组分(初馏点温度80℃,终馏点温度为165℃,送入炼油装置重整)和第三重组分(初馏点温度≥165℃);
第一液相物料与经过第三加热段3A的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第一液相馏分与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25;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340℃,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260℃;
使第一混合物料进入第四加热段4进行第一加热,第一加热后的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315℃;将第一加热后的第一混合物料与经过第五加热段3B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第一液相物料与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50;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温度为560℃;
使第二混合物料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9进行第三分离,得到第二气相物料和第二液相物料;第二气相物料包含携带的蒸汽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液相物料包含第二重组分(初馏点温度≥430℃);
向第一重组分引入99重量%的第三重组分,以控制第四加热段4的内管排壁温;
将0.05重量%的第三重组分经由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上部气相空间引入并与第二气相物料逆流接触,以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中携带的杂质被洗涤或冷凝;
使第二气相物料进入第六加热段5进行第二加热后进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蒸汽裂解温度为800℃,辐射炉管停留时间为0.25s;第二气液分离器9分离得到的第二液相物料送到炼油装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流程参见图2,采用API值为38的重质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使来自储罐的重质烃经过初步预热后通过蒸汽裂解装置对流段的第一加热段1A进行第一预热,第一预热重质烃温度为120℃;将第一预热重质烃送入换热器6A与换热介质进一步换热以提高温度,得到第二预热重质烃;换热介质为经过第二加热段2加热的中压/低压蒸汽(温度为350℃),第二预热重质烃的温度为300℃;
将第二预热重质烃作为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8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第一气相物料包含第一轻组分,质量分数38重量%,第一液相物料包含第一重组分,质量分数62重量%;
S2、使所述第一气相物料送入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得到第三轻组分(终馏点温度为80℃,送到其他蒸汽裂解装置)、第一中间组分(初馏点温度80℃,终馏点温度为165℃,送入炼油装置重整)和第三重组分(初馏点温度≥165℃);
第一液相物料与经过第三加热段3A的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第一液相物料与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25;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350℃,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260℃;
使第一混合物料进入第四加热段4进行第一加热,第一加热后的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315℃;将第一加热后的第一混合物料与经过第五加热段3B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第一液相物料与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50;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温度为560℃;
使第二混合物料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9进行第三分离,得到第二气相物料和第二液相物料;第二气相物料包含携带的蒸汽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液相物料包含第二重组分(初馏点温度≥430℃);
向第一重组分引入99重量%的第三重组分,以控制第四加热段4的内管排壁温;
将0.05重量%的液态水经由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上部引入并与第二气相物料接触,以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中携带的重组分进入所述第三重组分和液态水;
使第二气相物料进入第六加热段5进行第二加热后进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蒸汽裂解温度为800℃,辐射炉管停留时间为0.25s;第二气液分离器9分离得到的第二液相物料送到炼油装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流程参见图3,采用API值为34的重质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使来自储罐的重质烃经过初步预热后通过蒸汽裂解装置对流段的第一加热段1进行第一预热,第一预热重质烃温度为114℃;将第一预热重质烃进入加热器进一步加热以提高温度,得到第二预热重质烃;换热介质为经过第二加热段2加热的中压/低压蒸汽(温度为350℃),第二预热重质烃的温度为285℃;
将第二预热重质烃作为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8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第一气相物料包含第一轻组分,质量分数34重量%,第一液相物料包含第一重组分,质量分数66重量%;
S2、使第一气相物料送入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得到第三轻组分(终馏点温度为80℃,送到其他蒸汽裂解装置)、第一中间组分(初馏点温度80℃,终馏点温度为165℃,送入炼油装置重整)和第三重组分(初馏点温度≥165℃);第一液相物料与经过第三加热段3A的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第一液相物料与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35;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340℃,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270℃;
使第一混合物料进入第四加热段4进行第一加热,第一加热后的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315℃;将第一加热后的第一混合物料与经过第五加热段3B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第一液相物料与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65;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温度为560℃;
使第二混合物料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9进行第三分离,得到第二气相物料和第二液相物料;第二气相物料包含携带的蒸汽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液相物料包含第二重组分(初馏点温度≥430℃);
向第一重组分引入99重量%的第三重组分,以控制第四加热段4的内管排壁温;
将0.05重量%的第三重组分经由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上部气相空间引入并与第二气相物料逆流接触,以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中携带的杂质被洗涤或冷凝;
使第二气相物料进入第六加热段5进行第二加热后进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蒸汽裂解温度为800℃,辐射炉管停留时间为0.25s;第二气液分离器9分离得到的第二液相物料送到炼油装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流程参见图4,采用API值为34的重质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使来自储罐的重质烃经过初步预热后通过蒸汽裂解装置对流段的第一加热段1A进行第一预热,第一预热重质烃温度为120℃;将第一预热重质烃送入换热器6A与换热介质进一步换热以提高温度,得到第二预热重质烃;换热介质为来自蒸汽源的高压蒸汽(温度为350℃),第二预热重质烃的温度为305℃;
将第二预热重质烃作为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8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第一气相物料包含第一轻组分,质量分数29重量%,第一液相物料包含第一重组分,质量分数71重量%;
S2、使第一气相物料送入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得到第三轻组分(终馏点温度为80℃,送到其他蒸汽裂解装置)、第一中间组分(初馏点温度80℃,终馏点温度为165℃,送入炼油装置重整)和第三重组分(初馏点温度≥165℃);第一液相物料与经过第三加热段3A的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第一液相物料与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3;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350℃,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270℃;
使第一混合物料进入第四加热段4进行第一加热,第一加热后的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315℃;将第一加热后的第一混合物料与经过第五加热段3B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第一液相物料与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65;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温度为570℃;
使第二混合物料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9进行第三分离,得到第二气相物料和第二液相物料;第二气相物料包含携带的蒸汽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液相物料包含第二重组分(初馏点温度≥430℃);
向第一重组分引入99重量%的第三重组分,以控制第四加热段4的内管排壁温;
将0.05重量%的液态水经由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上部气相空间引入并与第二气相物料接触,以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中携带的杂质被洗涤或冷凝;
使第二气相物料进入第六加热段5进行第二加热后进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蒸汽裂解温度为800℃,辐射炉管停留时间为0.25s;第二气液分离器9分离得到的第二液相物料送到炼油装置。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流程参见图5,采用API值为44的重质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使来自储罐的重质烃经过初步预热后通过蒸汽裂解装置对流段的第一加热段1A进行第一预热,第一预热重质烃温度为150℃;将第一预热重质烃送入重质烃预热段1B进一步加热以提高温度,得到第二预热重质烃;第二预热重质烃温度为270℃;
将第二预热重质烃作为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8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第一气相物料包含第一轻组分,质量分数42重量%,第一液相物料包含第一重组分,质量分数58重量%;
S2、使所述第一气相物料送入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得到第三轻组分(终馏点温度为80℃,送到其他蒸汽裂解装置)、第一中间组分(初馏点温度80℃,终馏点温度为165℃,送入炼油装置重整)和第三重组分(初馏点温度≥165℃);第一液相物料与经过第三加热段3A的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第一液相物料与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35;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340℃,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260℃;
使第一混合物料进入第四加热段4进行第一加热,第一加热后的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310℃;将第一加热后的第一混合物料与经过第五加热段3B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第一液相物料与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5;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温度为560℃;
使第二混合物料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9进行第三分离,得到第二气相物料和第二液相物料;第二气相物料包含携带的蒸汽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液相物料包含第二重组分(初馏点温度≥430℃);
向第一重组分引入99重量%的第三重组分,以控制第四加热段4的内管排壁温;
将0.05重量%的第三重组分经由第二气液分离器9上部引入并与第二气相物料接触,以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中携带的杂质被洗涤或冷凝;
使第二气相物料进入第六加热段5进行第二加热后进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蒸汽裂解温度为800℃,辐射炉管停留时间为0.25s;第二气液分离器9分离得到的第二液相物料送到炼油装置。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中的蒸汽裂解生产烯烃的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对比例中不设置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过程,将第一气相物料与第二气相物料一起送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运行周期会缩短5-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本公开提供的重质烃蒸汽裂解生产烯烃的方法及系统,通过选择合适的气化条件、组分切割方法可以防止或减少重组分在气相组分中的夹带,有效延长系统的运行周期,可以完整的将重质烃用来直接裂解生产烯烃,大幅度地减少了传统重质烃装置中所设置的重质烃前处理用生产装置,以较短的流程,较小的能耗,更大限度地生产烯烃。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第一气液分离器(8)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
S2、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液相物料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裂解产物;使至少部分的第一气相物料送至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得到至少包含第三轻组分、第一中间组分和第三重组分,对所述第一中间组分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不包括蒸汽裂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2中还包括:
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液相物料与一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使所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第一加热后与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使所述第二混合物料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9)进行第三分离,得到第二气相物料和第二液相物料;
使所述第二气相物料进行第二加热后进入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裂解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1中,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温度为200-400℃,优选为240-370℃;
可选地,所述第一气相物料包含第一轻组分,所述第一液相物料包含第一重组分;
可选地,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的气化率为20-65%,优选为3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2中,所述第一液相物料与所述一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1-0.5),优选为1:(0.2-0.4);
可选地,所述后处理包括重整处理、炼油的油品加工处理、正异构分离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2中,使至少部分的所述一次稀释蒸汽进入第三加热段(3A)进行加热,得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使所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与所述第一液相物料进行第一混合;
可选地,所述过热后的一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180-400℃,优选为200-350℃;
可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物料的温度为150-350℃,优选为190-300℃;
可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第一加热后的温度为400℃以下,优选为250-350℃;
可选地,所述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的温度为400-630℃,优选为450-600℃;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相物料与所述二次稀释蒸汽的重量比为1:(0.2-0.8);优选为1:(0.3-0.6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气相物料包含携带的蒸汽和第二轻组分;所述第二液相物料包含第二重组分;所述第二轻组分的终馏点温度为330-480℃;所述第二重组分的初馏点温度不高于所述第二轻馏分的终馏点;
可选地,步骤S2中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重组分中引入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三重组分和/或冷却助剂;
将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三重组分和/或分离助剂引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气相空间并与所述第二气相物料逆流接触;
可选地,使至少部分的第三重组分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产物;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相混合物料与所述第三重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2),优选为1:(0.05-0.15);
可选地,所述冷却助剂选自液态烃和/或水中的一种或两种;
可选地,所述分离助剂选自液态烃和/或水中的一种或两种;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相混合物料与所述水的重量比为1:(0.01-0.2),优选为1:(0.05-0.15);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相混合物料与所述液态烃的重量比为1:(0.01-0.2),优选为1:(0.05-0.15);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分离助剂引入方式选自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沿第二气液分离器(9)轴向方向,水的引入位置在液态烃引入位置的上方;或者沿第二气液分离器(9)轴向方向,水的引入位置在液态烃引入位置的下方;或者沿第二气液分离器(9)轴向方向,水的引入位置与液态烃引入位置位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蒸汽裂解装置包括对流段和辐射段;沿所述蒸汽裂解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对流段包括第一加热段(1A)、任选的重质烃预热段(1B)、任选的第二加热段(2)、第三加热段(3A)、第四加热段(4)、第五加热段(3B)和第六加热段(5);
可选地,步骤S1还包括:
使待预热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加热段(1A)进行第一预热,得到第一预热重质烃;将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预热重质烃和换热介质分别进入换热器(6A)进行换热,得到第二预热重质烃;然后使所述第二预热重质烃作为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
可选地,所述换热介质包括经加热器(6B)加热后的蒸汽,或者经所述第二加热段(2)加热后的蒸汽,或者来自蒸汽源的蒸汽;可选地,所述蒸汽的温度为250-450℃;或者,
将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预热重质烃引入加热器(6B)进行加热,得到第三预热重质烃;然后使所述第三预热重质烃作为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或者,
将至少部分的来自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第一预热重质烃进入所述重质烃预热段(1B)进行加热,得到第四预热重质烃;使所述第四预热重质烃作为所述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
可选地,使所述第一预热重质烃进行脱盐处理后再进行换热和/或加热,或者,使所述待预热的重质烃进行脱盐处理后再进行第一预热。
7.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蒸汽裂解装置、分离塔(7)和第一气液分离器(8);所述蒸汽裂解装置包括对流段和辐射段;
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被构造为使预热后的重质烃进入其中进行第一分离,得到第一气相物料和第一液相物料;
所述蒸汽裂解装置的辐射段被构造为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液相物料进行蒸汽裂解,得到包含烯烃的裂解产物;
所述分离塔(7)被构造为使至少部分的第一气相物料送至分离塔(7)进行第二分离,得到至少包含第三轻组分、第一中间组分和第三重组分;
所述系统还包括后处理装置,所述后处理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第一中间组分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装置不包括蒸汽裂解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对流段设置有原料加热进口和原料加热出口;所述辐射段设置有蒸汽裂解入口和裂解产物出口;
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上设置有气液分离进口、任选的第三重组分回流进口、任选的冷却助剂进口、第一气相物料出口和第一液相物料出口;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与所述对流段的原料加热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与所述辐射段的蒸汽裂解入口连通;
所述冷却助剂进口包括液态烃进口和/或水进口;
所述分离塔(7)设置有第一气相物料进口,以及沿分离塔(7)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三轻组分出口、第一中间馏分出口和第三重组分出口;所述分离塔(7)的第一气相物料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气相物料出口连通;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第二气液分离器(9);
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上设置有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第二气相物料出口和第二液相物料出口、任选的第三重组分进口以及任选的分离助剂进口;
所述分离助剂进口包括液态烃进口和/或水进口;
沿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轴向方向,所述分离助剂进口位于所述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混合物料进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混合物料进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之间的连通管线上设置有一次稀释蒸汽进口和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口;沿物料的流动方向,所述一次稀释蒸汽进口设置于所述过热后的二次稀释蒸汽进口的上游;可选地,所述分离塔(7)的第三重组分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三重组分回流进口和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三重组分进口连通;
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气相物料的出口与所述辐射段的蒸汽裂解入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沿所述蒸汽裂解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对流段包括第一加热段(1A)、任选的重质烃预热段(1B)、任选的第二加热段(2)、第三加热段(3A)、第四加热段(4)、第五加热段(3B)和第六加热段(5);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进口用于引入待预热重质烃;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的引入管线上设有压力调节阀,用以控制进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重质烃的预热温度;可选地,所述第一气相物料出口的引出管线上设有压力调节阀,用以进一步控制气化率;
所述第四加热段(4)的加热进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液相物料出口经由第一管线连通;所述第三加热段(3A)的加热进口与一次蒸汽源连通;所述第三加热段(3A)的加热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一管线;
所述第四加热段(4)的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混合物料进口经由第二管线连通;所述第五加热段(3B)的加热进口与二次蒸汽源连通;所述第五加热段(3B)的加热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管线;
所述第六加热段(5)的加热进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气相物料出口连通;所述第六加热段(5)的加热出口与所述辐射段的蒸汽裂解进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液相物料出口可用于与加氢裂化或催化裂解装置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9)内部设置有塔盘、旋液分离器或二者组合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重质烃预热单元,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包括重质烃加热进口和重质烃加热出口;所述重质烃加热进口与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连通,所述重质烃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包括换热器(6A)和任选的加热器(6B);所述换热器(6A)包括重质烃第一加热进口、换热介质进口、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和换热后换热介质出口;所述重质烃第一加热进口形成为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进口,所述重质烃第一加热进口与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连通;所述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形成为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出口,所述重质烃第一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所述加热器(6B)包括换热介质第一加热进口和换热介质第一加热出口;所述第二加热段(2)包括换热介质第二加热进口和换热介质第二加热出口;所述换热介质第一加热进口和换热介质第二加热进口分别用于与蒸汽源连通;
所述换热器(6A)的换热介质进口与所述加热器(6B)的换热介质第一加热出口连通,或者所述换热器(6A)的换热介质进口与所述第二加热段(2)的换热介质第二加热出口连通;或者所述换热器(6A)的换热介质进口与蒸汽源连通;
或者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包括加热器(6B);所述加热器(6B)包括重质烃第二加热进口和重质烃第二加热出口;所述重质烃第二加热进口形成为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进口,所述重质烃第二加热进口与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连通;所述重质烃第二加热出口形成为所述重质烃预热单元的重质烃加热出口,所述重质烃第二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段(1A)的加热出口与所述重质烃预热段(1B)的加热进口连通;所述重质烃预热段(1B)的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的气液分离进口经由第三管线连通;
可选地,所述换热器(6A)或加热器(6B)连接至第三管线。
CN202210878593.6A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7487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8593.6A CN117487587A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PCT/CN2023/109009 WO2024022308A1 (zh) 2022-07-25 2023-07-25 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8593.6A CN117487587A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87587A true CN117487587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3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8593.6A Pending CN117487587A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87587A (zh)
WO (1) WO202402230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27877B1 (en) * 2004-03-22 2012-04-04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cess for steam cracking heavy hydrocarbon feedstocks
US7247765B2 (en) * 2004-05-21 2007-07-24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Cracking hydrocarbon feedstock containing resid utilizing partial condensation of vapor phase from vapor/liquid separation to mitigate fouling in a flash/separation vessel
WO2008131336A1 (en) * 2007-04-19 2008-10-30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Process for olefin production
CN112708459B (zh) * 2019-10-27 2022-05-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与系统
CN112745957B (zh) * 2019-10-31 2024-0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原油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与系统
US11149213B2 (en) * 2019-12-27 2021-10-19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ethod to produce light olefins from crude o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2308A1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8257B2 (en) Thermal cracking of crudes and heavy feeds to produce olefins in pyrolysis reactors
US11634649B2 (en) Integrated pyrolysis and hydrocracking units for crude oil to chemicals
CN105358661A (zh) 用于将原油转化成具有改进的丙烯产率的石化品的方法和设施
WO2020190777A1 (en) Process for mixing dilution steam with liquid hydrocarbons before steam cracking
US11485918B2 (en) Process for conversion of crudes and condensates to chemicals utilizing a mix of hydrogen addition and carbon rejection
SG186168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hydrocarbon pyrolysis effluent
CN111116292A (zh) 石油烃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及装置
EP3110907B1 (en) A method for heating crude
CN111116291A (zh) 石油烃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及装置
CN117487587A (zh) 一种重质烃蒸汽裂解产生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CN112708459B (zh)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与系统
CN111117704B (zh) 石油烃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及装置
RU2786677C1 (ru) Способ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ырых нефтей и конденсатов в химические продукты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комбинации добавления водорода и удаления углерода
RU2816315C2 (ru) Объединенные установки пиролиза и гидрокрекинга для превращения сырой нефти в химические продукты
CN116144396A (zh) 一种含重质组分的宽馏分原料油裂解生产烯烃的方法及系统
RU2550690C1 (ru) Нефтехимический кластер
CN116064095A (zh) 一种裂解重质原料生产烯烃的方法及系统
CN116064093A (zh) 一种重质烃裂解生产烯烃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