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83533A - 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83533A
CN117483533A CN202410006646.4A CN202410006646A CN117483533A CN 117483533 A CN117483533 A CN 117483533A CN 202410006646 A CN202410006646 A CN 202410006646A CN 117483533 A CN117483533 A CN 117483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urvature
female die
blank hold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066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树来
李进
于弘喆
桑悦诚
张艳峰
马江泽
马淮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iandu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iandu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iandu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iandua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066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83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83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83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6/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otherwise than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or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i.e.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or magnetic forces
    • B21D26/02Shaping without cutting otherwise than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or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i.e.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or magnetic forces by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 B21D26/021Deforming sheet bodies
    • B21D26/027Means for controlling fluid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6/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otherwise than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or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i.e.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or magnetic forces
    • B21D26/02Shaping without cutting otherwise than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or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i.e.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or magnetic forces by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 B21D26/021Deforming sheet bodies
    • B21D26/031Mould constr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6/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otherwise than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or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i.e.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or magnetic forces
    • B21D26/02Shaping without cutting otherwise than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or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i.e.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or magnetic forces by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 B21D26/033Deforming tubular bodies
    • B21D26/041Means for controlling fluid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6/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otherwise than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or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i.e.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or magnetic forces
    • B21D26/02Shaping without cutting otherwise than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or yieldable or resilient pads, i.e.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or magnetic forces by applying fluid pressure
    • B21D26/033Deforming tubular bodies
    • B21D26/047Mould constr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21D28/28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in tubes or other hollow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8Removing material by boring or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包括:步骤S1,按照设定的尺寸对板料进行激光切割,以获得所需的板材坯料;步骤S2,对获得的板材坯料进行初充液拉深,以形成预设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步骤S3,在获得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冲上用于在下一步骤中对其进行定位的定位孔;步骤S4,对获得的带定位孔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进行终充液拉深,以形成预设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步骤S5,对获得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进行多余材料的切除,以获得所需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本发明采用大包小的工艺成形思路,运用初终两次充液拉深成形使得制成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精度高、稳定性好、表面质量好,能满足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压力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主要采用刚性模拉深工艺的制得。由于刚性模拉深工艺制得的零件不仅拉深回弹较大,使得需人工敲修整形以便后续焊接,而且为防止起皱,制得的零件整体的变形量较大,从而不仅导致人力成本高,而且导致成形精度和稳定性较差,后续破裂可能性较大,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按照设定的尺寸对板料进行激光切割,以获得所需的板材坯料;
步骤S2,对获得的板材坯料进行初充液拉深,以形成预设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3,在获得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冲上用于在下一步骤中对其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步骤S4,对获得的带定位孔的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进行终充液拉深,以形成预设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5,对获得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进行多余材料的切除,以获得所需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
其中,步骤S2和步骤S4中充液拉深成形工艺中的相关参数计算方法如下:
F拉深=F变形+F液压;其中,F拉深—成型时拉深所需的压力,T;
F变形—材料变形产生的变形抗力,T;F液压—拉深抵抗液压的反向作用力,T;
F变形=k×L×t×σb;其中:k—系数(由拉深系数决定),在0 .4~1之间;L—板材坯料变形横截面周边的长度,mm;t—板材坯料厚度,mm;σb—板材坯料抗拉强度 ,MPa;
F液压=P液×S;其中:P液—液压强,MPa;S—液体与板材坯料接触面积,mm2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需要根据大曲率半弯管零件及小曲率半弯管零件的尺寸和轮廓,确定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和充液拉深终成形模具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包括第一凸模、第一凹模和第一压边圈,所述第一凸模的尺寸和轮廓与所述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尺寸和轮廓一致,所述第一凹模的型腔以所述第一凸模为基准向外偏移1.25倍板材坯料厚度得到,所述第一压边圈压放在所述第一凹模上,且其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模的顶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凸模滑动穿套在所述第一压边圈内并与所述第一凹模的型腔的中部相对,所述第一凹模的侧壁上具有与其型腔相连通的第一充液接口;所述充液拉深终成形模具包括第二凸模、第二凹模和第二压边圈,所述第二凸模的尺寸和轮廓与所述小曲率半弯管零件的尺寸和轮廓一致,所述第二凹模的型腔以所述第二凸模为基准向外偏移1.05倍板材坯料厚度得到,所述第二压边圈压放在所述第二凹模上,且其底面与所述第二凹模的顶面相适配,所述第二凸模滑动穿套在所述第二压边圈内并与所述第二凹模的型腔的中部相对,所述第二凹模的侧壁上具有与其型腔相连通的第二充液接口。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将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的第一凸模和第一压边圈的顶面对应与双动压力机的内滑块和外滑块相连;
步骤S22,将板材坯料置于第一凹模的顶面上;
步骤S23,充液系统连接第一充液接口向第一凹模的型腔内注满液体传力介质;
步骤S24,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先带动第一压边圈下行,下行至第一压边圈压于板材坯料上后停止,再控制外滑块使第一压边圈增压至指定压力;
步骤S25,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带动第一凸模下行,使板材坯料向第一凹模的型腔内运动进行初拉深,在初拉深的同时,按照计算好的压力曲线调节充液系统以使第一凹模的型腔内的压力满足设定压力;
步骤S26,待形成预设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后,同步卸载第一凸模和第一凹模的型腔压力;
步骤S27,卸压完成后,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和外滑块依次向上移动,以先后带动第一凸模和第一压边圈移离大曲率半弯管零件。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将相应数量的冲孔销安装在第一压边圈的底面上,安装后冲孔销与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需冲孔位置一一对应;
步骤S32,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带动第一压边圈下行,第一下压边圈下行带动其上的冲孔销在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上冲上定位孔;
步骤S33,冲孔完成后,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压边圈移离带定位孔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34,充液系统通过第一充液接口向第一凹模的型腔增压,以使带定位孔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从第一凹模的型腔内飘起,待大曲率半弯管零件飘起后,将其取出即可。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将充液拉深终成形模具的第二凸模和第二压边圈的顶面对应与双动压力机的内滑块和外滑块相连;
步骤S42,将带定位孔的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定位置于第二凹模的顶面上;
步骤S43,充液系统连接第二充液接口向第二凹模的型腔内注满液体传力介质;
步骤S44,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先带动第二压边圈下行,下行至第二压边圈压于带定位孔的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上后停止,再控制外滑块使第二压边圈增压至指定压力;
步骤S45,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带动第二凸模下行,使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在第二凹模的型腔内继续向下运动进行终拉深,在终拉深的同时,按照计算好的压力曲线调节充液系统以使第二凹模的型腔内的压力满足设定压力;
步骤S46,待形成预设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后,同步卸载第二凸模和第二凹模的型腔压力;
步骤S47,卸压完成后,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和外滑块依次向上移动,以先后带动第二凸模和第二压边圈移离小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48,充液系统通过第二充液接口向第二凹模的型腔增压,以使小曲率半弯管零件从第二凹模的型腔内飘起,待小曲率半弯管零件飘起后,将其取出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大包小的工艺成形思路,运用初终两次充液拉深成形工艺提高材料的成形极限,不仅使得制得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稳定性好、后续破裂可能性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还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成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成形方法中板材坯料至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变化示意图;
图3是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充液拉深终成形模具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凸模,2、第一凹模,3、第一压边圈,4、第二凸模,5、第二凹模,6、第二压边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关于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针对现有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采用刚性模进行拉深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按照设定的尺寸对板料进行激光切割,以获得所需的板材坯料;
步骤S2,对获得的板材坯料进行初充液拉深,以形成预设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3,在获得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冲上用于在下一步骤中对其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步骤S4,对获得的带定位孔的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进行终充液拉深,以形成预设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5,对获得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进行多余材料的切除,以获得所需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
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需要根据大曲率半弯管零件及小曲率半弯管零件的尺寸和轮廓,确定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和充液拉深终成形模具的结构。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包括第一凸模1、第一凹模2和第一压边圈3,所述第一凸模1的尺寸和轮廓与所述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尺寸和轮廓一致,所述第一凹模2的型腔以所述第一凸模1为基准向外偏移1.25倍板材坯料厚度得到,所述第一压边圈3压放在所述第一凹模2上,且其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模2的顶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凸模1滑动穿套在所述第一压边圈3内并与所述第一凹模2的型腔的中部相对,所述第一凹模2的侧壁上具有与其型腔相连通的第一充液接口。
如图5所示,所述充液拉深终成形模具包括第二凸模4、第二凹模5和第二压边圈6,所述第二凸模4的尺寸和轮廓与所述小曲率半弯管零件的尺寸和轮廓一致,所述第二凹模5的型腔以所述第二凸模4为基准向外偏移1.05倍板材坯料厚度得到,所述第二压边圈6压放在所述第二凹模5上,且其底面与所述第二凹模5的顶面相适配,所述第二凸模4滑动穿套在所述第二压边圈6内并与所述第二凹模5的型腔的中部相对,所述第二凹模5的侧壁上具有与其型腔相连通的第二充液接口。
其中,步骤S2和步骤S4中充液拉深成形工艺中的相关参数计算方法如下:
F拉深=F变形+F液压;其中,F拉深—成型时拉深所需的压力,T;
F变形—材料变形产生的变形抗力,T;F液压—拉深抵抗液压的反向作用力,T;
F变形=k×L×t×σb;其中:k—系数(由拉深系数决定),在0 .4~1之间;L—板材坯料变形横截面周边的长度,mm;t—板材坯料厚度,mm;σb—板材坯料抗拉强度 ,MPa;
F液压=P液×S;其中:P液—液压强,MPa;S—液体与板材坯料接触面积,mm2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将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的第一凸模1和第一压边圈3的顶面对应与双动压力机的内滑块和外滑块相连;
步骤S22,将板材坯料置于第一凹模2的顶面上;
步骤S23,充液系统连接第一充液接口向第一凹模2的型腔内注满液体传力介质;
步骤S24,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先带动第一压边圈3下行,下行至第一压边圈3压于板材坯料上后停止,再控制外滑块使第一压边圈3增压至指定压力;
步骤S25,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带动第一凸模1下行,使板材坯料向第一凹模2的型腔内运动进行初拉深,在初拉深的同时,按照计算好的压力曲线调节充液系统以使第一凹模2的型腔内的压力满足设定压力;
步骤S26,待形成预设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后,同步卸载第一凸模1和第一凹模2的型腔压力;
步骤S27,卸压完成后,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和外滑块依次向上移动,以先后带动第一凸模1和第一压边圈3移离大曲率半弯管零件。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将相应数量的冲孔销安装在第一压边圈3的底面上,安装后冲孔销与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需冲孔位置一一对应;
步骤S32,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带动第一压边圈3下行,第一下压边圈下行带动其上的冲孔销在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上冲上定位孔;
步骤S33,冲孔完成后,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压边圈3移离带定位孔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34,充液系统通过第一充液接口向第一凹模2的型腔增压,以使带定位孔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从第一凹模2的型腔内飘起,待大曲率半弯管零件飘起后,将其取出即可。
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将充液拉深终成形模具的第二凸模4和第二压边圈6的顶面对应与双动压力机的内滑块和外滑块相连;
步骤S42,将带定位孔的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定位置于第二凹模5的顶面上;
步骤S43,充液系统连接第二充液接口向第二凹模5的型腔内注满液体传力介质;
步骤S44,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先带动第二压边圈6下行,下行至第二压边圈6压于带定位孔的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上后停止,再控制外滑块使第二压边圈6增压至指定压力;
步骤S45,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带动第二凸模4下行,使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在第二凹模5的型腔内继续向下运动进行终拉深,在终拉深的同时,按照计算好的压力曲线调节充液系统以使第二凹模5的型腔内的压力满足设定压力;
步骤S46,待形成预设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后,同步卸载第二凸模4和第二凹模5的型腔压力;
步骤S47,卸压完成后,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和外滑块依次向上移动,以先后带动第二凸模4和第二压边圈6移离小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48,充液系统通过第二充液接口向第二凹模5的型腔增压,以使小曲率半弯管零件从第二凹模5的型腔内飘起,待小曲率半弯管零件飘起后,将其取出即可。
经检验,采用本发明方法成形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成形精度高、稳定性好、表面质量好、后续破裂可能性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该方法也大幅度地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按照设定的尺寸对板料进行激光切割,以获得所需的板材坯料;
步骤S2,对获得的板材坯料进行初充液拉深,以形成预设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3,在获得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冲上用于在下一步骤中对其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步骤S4,对获得的带定位孔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进行终充液拉深,以形成预设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5,对获得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进行多余材料的切除,以获得所需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和步骤S4中充液拉深成形工艺中的相关参数计算方法如下:
F拉深=F变形+F液压;其中,F拉深—成型时拉深所需的压力,T;
F变形—材料变形产生的变形抗力,T;F液压—拉深抵抗液压的反向作用力,T;
F变形=k×L×t×σb;其中:k—系数(由拉深系数决定),在0 .4~1之间;L—板材坯料变形横截面周边的长度,mm;t—板材坯料厚度,mm;σb—板材坯料抗拉强度 ,MPa;
F液压=P液×S;其中:P液—液压强,MPa;S—液体与板材坯料接触面积,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需要根据大曲率半弯管零件及小曲率半弯管零件的尺寸和轮廓,确定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和充液拉深终成形模具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包括第一凸模、第一凹模和第一压边圈,所述第一凸模的尺寸和轮廓与所述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尺寸和轮廓一致,所述第一凹模的型腔以所述第一凸模为基准向外偏移1.25倍板材坯料厚度得到,所述第一压边圈压放在所述第一凹模上,且其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模的顶面相适配,所述第一凸模滑动穿套在所述第一压边圈内并与所述第一凹模的型腔的中部相对,所述第一凹模的侧壁上具有与其型腔相连通的第一充液接口;所述充液拉深终成形模具包括第二凸模、第二凹模和第二压边圈,所述第二凸模的尺寸和轮廓与所述小曲率半弯管零件的尺寸和轮廓一致,所述第二凹模的型腔以所述第二凸模为基准向外偏移1.05倍板材坯料厚度得到,所述第二压边圈压放在所述第二凹模上,且其底面与所述第二凹模的顶面相适配,所述第二凸模滑动穿套在所述第二压边圈内并与所述第二凹模的型腔的中部相对,所述第二凹模的侧壁上具有与其型腔相连通的第二充液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将充液拉深初成形模具的第一凸模和第一压边圈的顶面对应与双动压力机的内滑块和外滑块相连;
步骤S22,将板材坯料置于第一凹模的顶面上;
步骤S23,充液系统连接第一充液接口向第一凹模的型腔内注满液体传力介质;
步骤S24,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先带动第一压边圈下行,下行至第一压边圈压于板材坯料上后停止,再控制外滑块使第一压边圈增压至指定压力;
步骤S25,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带动第一凸模下行,使板材坯料向第一凹模的型腔内运动进行初拉深,在初拉深的同时,按照计算好的压力曲线调节充液系统以使第一凹模的型腔内的压力满足设定压力;
步骤S26,待形成预设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后,同步卸载第一凸模和第一凹模的型腔压力;
步骤S27,卸压完成后,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和外滑块依次向上移动,以先后带动第一凸模和第一压边圈移离大曲率半弯管零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将相应数量的冲孔销安装在第一压边圈的底面上,安装后冲孔销与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需冲孔位置一一对应;
步骤S32,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带动第一压边圈下行,第一下压边圈下行带动其上的冲孔销在大曲率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上冲上定位孔;
步骤S33,冲孔完成后,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压边圈移离带定位孔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34,充液系统通过第一充液接口向第一凹模的型腔增压,以使带定位孔的大曲率半弯管零件从第一凹模的型腔内飘起,待大曲率半弯管零件飘起后,将其取出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将充液拉深终成形模具的第二凸模和第二压边圈的顶面对应与双动压力机的内滑块和外滑块相连;
步骤S42,将带定位孔的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定位置于第二凹模的顶面上;
步骤S43,充液系统连接第二充液接口向第二凹模的型腔内注满液体传力介质;
步骤S44,双动压力机控制外滑块先带动第二压边圈下行,下行至第二压边圈压于带定位孔的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的上端面上后停止,再控制外滑块使第二压边圈增压至指定压力;
步骤S45,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带动第二凸模下行,使大曲率的半弯管零件在第二凹模的型腔内继续向下运动进行终拉深,在终拉深的同时,按照计算好的压力曲线调节充液系统以使第二凹模的型腔内的压力满足设定压力;
步骤S46,待形成预设的小曲率半弯管零件后,同步卸载第二凸模和第二凹模的型腔压力;
步骤S47,卸压完成后,双动压力机控制内滑块和外滑块依次向上移动,以先后带动第二凸模和第二压边圈移离小曲率半弯管零件;
步骤S48,充液系统通过第二充液接口向第二凹模的型腔增压,以使小曲率半弯管零件从第二凹模的型腔内飘起,待小曲率半弯管零件飘起后,将其取出即可。
CN202410006646.4A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 Pending CN117483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6646.4A CN117483533A (zh)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6646.4A CN117483533A (zh)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83533A true CN117483533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06646.4A Pending CN117483533A (zh)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83533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36962A (ja) * 2012-08-10 2014-02-27 H One:Kk 液圧成形方法および液圧成形装置
CN107755511A (zh) * 2016-08-19 2018-03-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针对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的胀压复合成形方法
CN109954783A (zh) * 2019-04-10 2019-07-02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双台阶筒形件二次拉深数值模拟方法
CN110014065A (zh) * 2019-04-03 2019-07-16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张口薄壁弯曲半管零件的复合成形模具及方法
CN110576088A (zh) * 2019-08-29 2019-12-17 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口径薄管的压弯成型方法及压弯装置
CN110899501A (zh) * 2019-11-22 2020-03-24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发动机环形唇口的整体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CN111085595A (zh) * 2019-12-13 2020-05-01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环绕深筋结构薄壁加强面板零件的橡皮成形方法
CN112439825A (zh) * 2020-10-30 2021-03-05 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镍基高温合金c250钢薄壁椭球体冷态成形方法
CN113385605A (zh) * 2021-05-10 2021-09-14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弓高多型腔薄壁开孔内蒙皮的充液成形方法
CN113751569A (zh) * 2021-08-20 2021-12-07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舱盖蒙皮充液成形方法
CN116329383A (zh) * 2023-04-03 2023-06-27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曲双向凹陷不锈钢对接蒙皮的拉深成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36962A (ja) * 2012-08-10 2014-02-27 H One:Kk 液圧成形方法および液圧成形装置
CN107755511A (zh) * 2016-08-19 2018-03-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针对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的胀压复合成形方法
CN110014065A (zh) * 2019-04-03 2019-07-16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张口薄壁弯曲半管零件的复合成形模具及方法
CN109954783A (zh) * 2019-04-10 2019-07-02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双台阶筒形件二次拉深数值模拟方法
CN110576088A (zh) * 2019-08-29 2019-12-17 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口径薄管的压弯成型方法及压弯装置
CN110899501A (zh) * 2019-11-22 2020-03-24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发动机环形唇口的整体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CN111085595A (zh) * 2019-12-13 2020-05-01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环绕深筋结构薄壁加强面板零件的橡皮成形方法
CN112439825A (zh) * 2020-10-30 2021-03-05 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镍基高温合金c250钢薄壁椭球体冷态成形方法
CN113385605A (zh) * 2021-05-10 2021-09-14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弓高多型腔薄壁开孔内蒙皮的充液成形方法
CN113751569A (zh) * 2021-08-20 2021-12-07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舱盖蒙皮充液成形方法
CN116329383A (zh) * 2023-04-03 2023-06-27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曲双向凹陷不锈钢对接蒙皮的拉深成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现代液压成形技术 第2版》", 31 October 2016, 国防工业出版社, pages: 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7362B (zh) 一种降低大尺寸板材构件充液拉深力的装置及方法
CN105562516B (zh) 一种变截面异形管件充液压制成形方法
CN104607524B (zh) 一种大型曲面件的拼焊板整体拉深成形装置及方法
CN102921790B (zh) 磁致介质加压的板材充液拉深成形装置及方法
CN107214232A (zh) 一种具有小圆角特征的铝合金薄板零件的加工工艺
CN103861927A (zh) 一种板材多点凸模充液拉深成形装置及方法
CN109692911B (zh) 一种大型环壳零件整体成形装置和方法
CN101823096A (zh) 汽车桥壳类件的半滑动式液压胀形工艺及其模具
CN106424355A (zh) 薄壁环形件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CN101244439B (zh) 一种机械-液压反拉深模具
CN111408660B (zh) 薄壁金属钣金构件的无法兰边成形方法
CN111745026A (zh) 一种深拉深特征钣金零件的橡皮成形方法
CN107755511A (zh) 一种针对薄壁零件小圆角特征的胀压复合成形方法
CN113523104B (zh) 一种提高深凹底型件贴模精度的刚柔复合成形装置及方法
CN109647962B (zh) 一种零件液压拉伸成形方法
CN111438276A (zh) 一种汽车用高强钢板材成型翻孔模及其翻孔工艺
CN113523148B (zh) 一种复杂双曲度蒙皮零件成形方法
CN109454144A (zh) 一种用于火箭储油箱零件的充液成形工艺
CN104014605B (zh) 等边三爪法兰滑套反向反挤工艺及反向反挤模具
CN109127851A (zh) 一种基于液压的铝合金薄板零件的成形方法
CN110014065A (zh) 一种张口薄壁弯曲半管零件的复合成形模具及方法
CN106311856A (zh) 一种液压成形模具及用其制造复杂板材零件的方法
CN106238551A (zh) 一种基于在普通液压机上实现板材液压成形的装置及方法
CN113560414A (zh) 一种防止拉伸件破裂的拉伸方法
CN110434217B (zh) 一种提高复杂薄壁件充液成形中局部反胀高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