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9334A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9334A
CN117479334A CN202210841423.0A CN202210841423A CN117479334A CN 117479334 A CN117479334 A CN 117479334A CN 202210841423 A CN202210841423 A CN 202210841423A CN 117479334 A CN117479334 A CN 117479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anchor
anchor point
network equipment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14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珍珠
周化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14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93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7677 priority patent/WO20240171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9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9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bstract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随机接入方法包括: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时,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有效降低非锚点网络设备的静态能耗。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进一步演进,提升网络能效成了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网络设备能耗在网络能耗中占比较高,如何提高网络设备的能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网络中,为了保证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网络设备通常处于工作状态或者半睡眠状态,难以完全关闭或者进入深度睡眠模式。网络设备的能耗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静态功耗和动态功耗。静态功耗主要包括静态接收功耗以及静态发送功耗静态接收功耗主要包含网络在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上接收随机接入请求消息(Msg1),静态发送功耗主要包括同步信号块的发送、寻呼消息的发送、系统信息的发送等。
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的静态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是网络设备的静态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者接收到触发指示时,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承载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采用锚点载波上配置的第一随机接入时机,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可选的,在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特定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从所述系统消息中获取所述特定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可选的,在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从所述系统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范围;或者,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号集合。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包括:在锚点载波上,接收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
可选的,所述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锚点同步信号块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为锚点载波同步信号块或锚点小区同步信号块。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中,选择与所述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包括: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的信号质量,选择信号质量最大的前K个锚点同步信号块作为所述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1≤K≤M,M为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的总个数。
可选的,所述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利用周期性上行资源,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利用周期性上行资源,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从所述系统消息中获取所述周期性上行资源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周期性上行资源的配置信息为第二随机接入时机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时机用于发送所述指示信息,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时机为部分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随机接入时机。
可选的,所述利用周期性上行资源,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利用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时机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为任意进行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可选的,所述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周期性上行资源与锚点同步信号块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为锚点载波同步信号块或锚点小区同步信号块。
可选的,所述利用周期性上行资源,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从所述周期性上行资源中,选择与所述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目标上行资源;利用所述目标上行资源,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包括: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的信号质量,选择信号质量最大的前K个锚点同步信号块作为所述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1≤K≤M,M为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的总个数。
可选的,所述触发条件包括:在锚点载波上连续N次随机接入失败。
可选的,所述接收到触发指示,包括:通过接收寻呼下行控制信息获取所述触发指示;或,通过接收寻呼提前指示获取所述触发指示;或,通过接收寻呼消息获取所述触发指示。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采用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随机接入资源,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在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后,推迟X个时间单元,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可选的,所述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包括:通过Xn接口触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可选的,所述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发送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以下任一种: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周期性上行资源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系统消息,包括:在锚点载波上,发送所述系统消息。
可选的,所述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锚点同步信号块之间的关联关系;或,发送所述周期性上行资源与锚点同步信号块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为锚点载波同步信号块或锚点小区同步信号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者接收到触发指示时,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非锚点网络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触发单元,用于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者接收到触发指示时,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锚点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后,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之后,终端设备向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接入非锚点网络设备。由于非锚点网络设备在被触发之后才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故可以有效降低非锚点网络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现有的一种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网络节能(network energy savings,network power saving)是移动运营商和设备商比较关心的问题。网络节能对降低运营成本和绿色环保都是很有好处的。在5G网络中,由于频谱资源较多,如1GHz、2GHz、4GHz、6GHz和26GHz等频带(band),在网络负载较低时,一些频带(例如4GHz、6GHz或26GHz等)对应的载波(carrier)或小区(cell)可以尽量关闭,并按需打开,来达到网络节能的目的。
也就是说,网络负载较低时,一些载波或小区不需要承载数据。一般来说,通过某些载波的开关可以达到网络节能的目的,但这一般是需要在网络负载较低时才能实现。
对于能够按需开启的载波或小区,可以称为非锚点载波(non-anchor carrier)或非锚点小区(non-anchor cell)。相对地,不关闭的载波或小区可以称为锚点载波(anchorcarrier)或锚点小区(non-anchor cell)。通常来说,非锚点小区部署在锚点小区覆盖区域之内,锚点载波提供大范围的覆盖,而非锚点载波覆盖范围较小并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服务,非锚点载波受网络控制的,可以按需打开的,如下图2所示。参照图2,给出了现有的一种通信场景示意图。图2中,锚点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存在多个非锚点小区。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对于网络设备而言,需要在配置的RO(PRACH Ocassion)资源上不停的检测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Msg1),以保证能够及时地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Msg1)。在网络负载较低的情况下,网络设备需在配置的RO资源上不停的检测终端设备发送的Msg1,导致网络设备的功耗较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者接收到触发指示时,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锚点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后,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之后,终端设备向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接入非锚点网络设备。由于非锚点网络设备在被触发之后才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故可以有效降低非锚点网络设备的功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部分名词进行解释,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工业控制终端设备、UE单元、UE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可以支持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例如LTE、新空口(new radio,NR)等。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车载终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移动陆地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具有收发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其中,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它分立器件。
2、网络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是一种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也可称之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或接入网网元等。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支持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例如LTE、NR等。示例的,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5G)中的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接收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 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接收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ized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者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移动通信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接入网设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为具有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示例的,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它分立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进行通信,例如因特网(internet),私有的IP网,或其他数据网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参照图1,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述步骤101~步骤102对应的随机接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中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芯片所执行,或者由终端设备中包括上述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芯片的芯片模组所执行。以下以终端设备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介绍。
步骤101,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接收到触发指示时,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接收。
也就是说,锚点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后,可以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PRACH接收。
在具体实施中,非锚点网络设备可以为非锚点小区或非锚点载波对应的网络设备,锚点网络设备可以为锚点小区或锚点载波对应的网络设备。通常而言,锚点载波或者锚点小区可以提供大范围的覆盖,非锚点载波或者非锚点小区能够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非锚点载波或者非锚点小区的覆盖区域通常小于非锚点载波或非锚点小区的覆盖范围。非锚点载波或者非锚点小区的覆盖区域,可以在锚点载波或者锚点小区的覆盖区域之内。
在具体实施中,锚点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例如Xn接口),与非锚点网络设备进行交互。锚点网络设备可以触发其覆盖范围内所有的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PRACH接收。
也就是说,若一个锚点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存在多个非锚点网络设备,则该锚点网络设备可以触发上述的多个非锚点网络设备均启动PRACH接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满足触发条件,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在锚点载波上连续N次随机接入失败,N≥2。也就是说,当终端设备在锚点载波上连续多次随机接入失败,则可以确定终端设备满足触发条件。终端设备在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后,即可向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发指示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触发指示还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通过非锚点载波进行随机接入。
在具体实施中,触发指示可以承载在寻呼消息中,终端设备在锚点载波上接收到承载触发指示的寻呼消息,即可确定接收到触发指示。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示后,也可以向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触发指示也可以承载在寻呼下行控制信息(Paging DCI)中。终端设备在锚点载波上接收到Paging DCI,从Paging DCI中获取触发指示。
具体地,在Paging DCI中,可以设置专用比特域,通过专用比特域的取值来表征触发指示,专用比特域的长度可以为1比特。
例如,终端设备接收到Paging DCI中,检测到Paging DCI中专用比特域的取值为1,则确定接收到触发指示。
在具体实施中,触发指示也可以承载在寻呼提前指示(Paging massage)中。终端设备在锚点载波上接收到Paging massage,从Paging massage中获取触发指示。
具体地,在Paging massage中,可以设置专用比特域,通过专用比特域的取值来表征触发指示,专用比特域的长度可以为1比特。
例如,终端设备接收到Paging massage中,检测到Paging massage中专用比特域的取值为1,则确定接收到触发指示。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Paging DCI或Paging massage中专用比特域的长度也可以为2比特或者更多个比特。将专用比特域的长度设置为1比特,可以节省下行开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应地,表征存在触发指示的专用比特域的取值也可以为其他值。例如,专用比特域的长度为1比特,则也可设定专用比特域的取值为0时,表征存在触发指示。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所承载。换言之,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表征。当锚点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时,即可确定接收到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可以采用锚点载波上配置的第一随机接入时机(RO),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锚点网络设备(也即为锚点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锚点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在系统消息中承载所配置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锚点网络设备可以在锚点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
终端设备可以在锚点载波上接收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从中获取锚点网络设备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地址范围;或者,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号集合。
可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实质上可以用于指示哪些随机接入前导码为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例如,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包括索引号集合{1,2},则确定随机接入前导码1、随机接入前导码2为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具体实施中,锚点网络设备可以从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中选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也可以从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中选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锚点网络设备可以随机从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或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中选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也可以根据预设的选取规则从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或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中选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例如,锚点网络设备从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中,随机选取2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分别为随机接入前导码1和随机接入前导码3,则随机接入前导码1与随机接入前导码3即为上述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又如,锚点网络设备从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中,按照预设的规则选取2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分别为随机接入前导码2和随机接入前导码4,则随机接入前导码2与随机接入前导码4即为上述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也可以在周期性上行资源上,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锚点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周期性上行资源的配置信息,在锚点载波上通过系统消息将周期性上行资源的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锚点载波上接收系统消息,从而获取锚点载波上的周期性上行资源的配置信息,进而确定周期性上行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锚点载波上的周期性上行资源可以包括第二随机接入时机,第二随机接入时机用于发送指示信息。此时,周期性上行资源的配置信息即为第二随机接入时机的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或者承载于其他类型的序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随机接入时机(RO)而言,RO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RO的周期、一个PRACH周期内时域上的RO个数、频率上复用的RO个数(msg1-FDM),以及,RO关联的同步信号块(ssb-perRACH-occasion)等。
当终端设备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接收到触发指示时,终端设备可以利用第二随机接入时机,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锚点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二随机接入时机承载的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后,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RACH接收。
步骤102,向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在利用锚点载波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后,可以利用非锚点载波上配置的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即Msg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随机接入资源,可以包括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随机接入时机。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随机接入资源,配置在非锚点载波上。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第二随机接入时机,配置在锚点载波上。
也就是说,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与上述的第一接入前导码不同;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请求的随机接入时机可以与上述的第二随机接入时机不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利用锚点载波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之后,也可以延迟X个时间单元,再利用非锚点载波上配置的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随机接入资源发送Msg1。时间单元的单位可以为符号、时隙、ms等。X的取值可以由网络配置,或者为协议预先设定。
在具体实施中,非锚点网络设备在被锚点网络设备触发后,启动PRACH接收。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RRACH接收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期间非锚点网络设备不会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若终端设备在发送完指示信息之后,立即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则会导致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不被非锚点网络设备接收,造成功耗的浪费。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延迟X个时间单元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确保非锚点网络设备能够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消息,避免终端设备功耗的浪费。
综上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接收到触发指示时,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锚点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后,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之后,终端设备向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以接入非锚点网络设备。由于非锚点网络设备在被触发之后才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故可以有效降低非锚点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锚点载波/锚点小区多波束的应用场景,锚点网络设备还可以配置每个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锚点同步信号块的关联关系。锚点同步信号块可以为锚点载波上传输的同步信号块或锚点小区传输的同步信号块。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之后,从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中,选择与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也就是说,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是从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中选取的,且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个数不大于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个数。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可以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
此时,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即由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所承载。换言之,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表征。当锚点网络设备接收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时,即可确定接收到指示信息。
换言之,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表征。当锚点网络设备接收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时,即可确定接收到指示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锚点同步信号块的信号质量,选择信号质量最大的前K个锚点同步信号块作为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1≤K≤M,M为锚点同步信号块的总个数。
在具体实施中,锚点网络设备可以直接配置每个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同步信号块之间的关联关系。
例如,锚点载波上传输4个同步信号块,依次为SSB1、SSB2、SSB3以及SSB4,锚点网络设备通过系统信息指定锚点载波对应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为{Preamble1,Preamble2},Preamble1对应SSB1与SSB2,preamble2对应SSB3与SSB4。当终端设备在锚点载波上连续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大于N,或者接收到触发指示,则根据锚点载波上SSB信号质量(RSRP/RSRQ)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SSB。
设定SSB1对应的信道质量最好,则终端设备根据SSB与Preamble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为SSB1对应的Preamble1。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Preamble1,Preamble1用于指示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PRACH接收。
锚点网络设备也可以配置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同步信号块的映射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映射率,按照预设的规则将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同步信号块进行关联。
例如,锚点载波上传输4个同步信号块,依次为SSB1、SSB2、SSB3以及SSB4。锚点网络设备配置映射率为2,也即一个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两个SSB。终端设备在将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同步信号块进行关联时,可以按照SSB索引号升序的方式,将Preamble1与SSB1、SSB2关联,将Preamble2与SSB3、SSB4关联。
在具体实施中,锚点网络设备还可以配置周期性上行资源与锚点同步信号块的关联关系。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之后,从周期性上行资源中,选择与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目标上行资源。终端设备可以利用目标上行资源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也就是说,目标上行资源可以是从周期性上行资源中选取的,且目标上行资源的个数不大于周期性上行资源的个数。
此时,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即由目标上行资源所承载。换言之,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目标上行资源所表征。当锚点网络设备接收到目标上行资源时,即可确定接收到指示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锚点同步信号块的信号质量,选择信号质量最大的前K个锚点同步信号块作为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1≤K≤M,M为锚点同步信号块的总个数。
在具体实施中,锚点网络设备可以直接配置每个周期性上行资源与同步信号块之间的关联关系。
例如,锚点载波上传输4个同步信号块,依次为SSB1、SSB2、SSB3以及SSB4,锚点网络设备通过系统信息指定锚点载波对应的周期性上行资源1与SSB1、SSB2关联,周期性上行资源2与SSB3、SSB4关联。
当终端设备在锚点载波上连续随机接入失败的次数大于N,或者接收到触发指示,则根据锚点载波上SSB信号质量(RSRP/RSRQ)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SSB。
设定SSB1对应的信道质量最好,则终端设备根据SSB与周期性上行资源的关联关系,确定目标上行资源为周期性上行资源1。终端设备通过周期性上行资源1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锚点网络设备也可以配置周期性上行资源与同步信号块的映射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映射率,按照预设的规则将周期性上行资源与同步信号块进行关联。
例如,锚点载波上传输4个同步信号块,依次为SSB1、SSB2、SSB3以及SSB4。锚点网络设备配置映射率为2,也即一个周期性上行资源对应两个SSB。终端设备在将周期性上行资源与同步信号块进行关联时,可以按照SSB索引号升序的方式,将周期性上行资源1与SSB1、SSB2关联,将周期性上行资源2与SSB3、SSB4关联。
参照图3,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述步骤301~步骤302对应的随机接入方法可以由锚点网络设备中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芯片所执行,或者由锚点网络设备中包括上述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芯片的芯片模组所执行。以下以锚点网络设备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介绍。
步骤301,接收指示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在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接收到触发指示时,可以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PRACH接收。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所满足的触发条件,或者终端设备接收到触发指示的具体形式,可以对应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所承载。换言之,终端设备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由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表征。当锚点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时,即可确定接收到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可以采用锚点载波上配置的第一随机接入时机(RO),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锚点网络设备(也即为锚点小区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锚点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在系统消息中承载所配置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锚点网络设备可以在锚点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系统消息。
终端设备可以在锚点载波上接收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从中获取锚点网络设备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地址范围;或者,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号集合。
在具体实施中,锚点网络设备可以从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中选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也可以从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中选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锚点网络设备可以随机从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或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中选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也可以根据预设的选取规则从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或非竞争随机接入前导码子集中选取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锚点网络设备还可以配置每个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锚点同步信号块的关联关系。终端设备根据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从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中选择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由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承载指示信息。
锚点网络设备还可以配置周期性上行资源与锚点同步信号块的关联关系。终端设备根据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从周期性上行资源中选择目标上行资源,在目标上行资源上发送指示信息。
步骤302,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锚点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后,可以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PRACH接收。
在具体实施中,锚点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例如Xn接口),与非锚点网络设备进行交互。锚点网络设备可以触发其覆盖范围内所有的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PRACH接收。
也就是说,若一个锚点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存在多个非锚点网络设备,则该锚点网络设备可以触发上述的多个非锚点网络设备均启动PRACH接收。
由此可见,由于非锚点网络设备在被触发之后才启动PRACH接收,故可以有效降低非锚点网络设备的功耗。
参照图4,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40,包括:第一发送单元401以及第二发送单元402,其中:
第一发送单元401,用于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者接收到触发指示时,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第二发送单元402,用于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第一发送单元401以及第二发送单元402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对应参照步骤101~步骤102,此处不做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的随机接入装置40可以对应于终端设备中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或者对应于终端设备中包括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终端设备。
参照图5,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随机接入装置50,包括:接收单元501以及触发单元502,其中: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触发单元502,用于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接收单元501以及触发单元502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对应参照步骤301~步骤302,此处不做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的随机接入装置50可以对应于网络设备中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或者对应于网络设备中包括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网络设备。
在具体实施中,关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装置、产品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其可以是软件模块/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模块/单元,或者也可以部分是软件模块/单元,部分是硬件模块/单元。
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终端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终端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步骤101~步骤102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或者执行步骤301~步骤302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步骤101~步骤102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或者执行步骤301~步骤302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者接收到触发指示时,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承载所述指示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包括:
采用锚点载波上配置的第一随机接入时机,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
从所述系统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范围;或者,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索引号集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包括:
在锚点载波上,接收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锚点同步信号块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为锚点载波上传输的同步信号块或锚点小区传输的同步信号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
从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中,选择与所述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
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随机接入前导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包括:
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的信号质量,选择信号质量最大的前K个锚点同步信号块作为所述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1≤K≤M,M为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的总个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利用周期性上行资源,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周期性上行资源,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的系统消息;
从所述系统消息中获取所述周期性上行资源的配置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上行资源的配置信息为第二随机接入时机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时机用于发送所述指示信息,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时机为部分用于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随机接入时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周期性上行资源,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时机发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为任意进行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周期性上行资源与锚点同步信号块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为锚点载波上传输的同步信号块或锚点小区传输的同步信号块。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周期性上行资源,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
从所述周期性上行资源中,选择与所述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目标上行资源;
利用所述目标上行资源,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包括:
根据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的信号质量,选择信号质量最大的前K个锚点同步信号块作为所述目标锚点同步信号块;1≤K≤M,M为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的总个数。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包括:在锚点载波上连续N次随机接入失败。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到触发指示,包括:
通过接收寻呼下行控制信息获取所述触发指示;或,
通过接收寻呼提前指示获取所述触发指示;
或,通过接收寻呼消息获取所述触发指示。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
采用用于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的随机接入资源,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包括:
在向所述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后,推迟X个时间单元,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2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包括:
通过Xn接口触发覆盖范围内的所有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以下任一种: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配置信息;周期性上行资源的配置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系统消息,包括:
在锚点载波上,发送所述系统消息。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所述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与锚点同步信号块之间的关联关系;或,发送所述周期性上行资源与锚点同步信号块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锚点同步信号块为锚点载波同步信号块或锚点小区同步信号块。
26.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检测到满足触发条件或者接收到触发指示时,向锚点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非锚点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
27.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锚点网络设备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触发单元,用于触发非锚点网络设备启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接收。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29.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或者,执行权利要求21~25任一项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CN202210841423.0A 2022-07-18 2022-07-18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479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1423.0A CN117479334A (zh) 2022-07-18 2022-07-18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3/107677 WO2024017182A1 (zh) 2022-07-18 2023-07-17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1423.0A CN117479334A (zh) 2022-07-18 2022-07-18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9334A true CN117479334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17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1423.0A Pending CN117479334A (zh) 2022-07-18 2022-07-18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9334A (zh)
WO (1) WO202401718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723B (zh) * 2011-06-23 2017-09-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传输的方法、系统及锚点网元
WO2018142240A1 (en) * 2017-02-01 2018-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messages on non-anchor carriers
CN112753273B (zh) * 2018-09-27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信道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35447A1 (zh) * 2019-08-23 2021-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7182A1 (zh)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03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2771959B (zh) 资源集合监听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634049B1 (e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134514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100491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10298092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16010682A1 (en) Clear-to-send signaling to limit wifi interferenc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21016967A1 (zh) 随机接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027488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836689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12087810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211892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resource re-evaluation
US2020011294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2041798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117005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702691B (zh) 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7479334A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79335A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57352A (zh) 一种配置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EP4243476A1 (en)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EP402500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7098186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WO2018202048A1 (zh) 随机接入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7015059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CN118042620A (zh) 上行调度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