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2691B - 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2691B
CN108702691B CN201680079493.XA CN201680079493A CN108702691B CN 108702691 B CN108702691 B CN 108702691B CN 201680079493 A CN201680079493 A CN 201680079493A CN 108702691 B CN108702691 B CN 108702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off
access
terminal equipment
basic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94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2691A (zh
Inventor
于峰
单宝堃
于光炜
于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02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2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2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04W74/0841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设备,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所述终端设备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接收接入响应消息;如果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负载控制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更高性能移动通信的追求从未停止。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5G(5-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应运而生。物联网作为5G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增长迅猛,目前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在研究基于蜂窝网络,通过设计新的空口,充分利用窄带技术的特点,来承载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业务,这一类IoT被称为NB-IoT。与传统蜂窝网络相比,NB-IoT 网络的业务和终端设备具有以下特点:业务低速率、长周期、海量连接、低成本和低功耗等要求。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终端通过MAC(Media AccessControl,媒介访问控制)层的RA(Random Access,随机接入)过程建立与网络的连接。终端可以在达到预设的资源周期时,向基站发送前导序列(可称为preamble),指示基站自己需要接入网络。此时,若基站因某些原因(网络负载过大等)需要延迟该终端接入,会在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中携带BI(Backoff Indicator,退避指示),终端可以预先存储 BI与退避时长的对应关系表,然后可以在该对比关系表中查找接收到的BI对应的退避时长,然后在达到该退避时长之后,再重新发送preamble。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不同终端的资源周期可能会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用统一的BI与退避时长的对应关系表,来控制各终端的退避接入,导致负载控制的灵活性较差。例如,终端A的资源周期为10ms(即每10ms有一次发送机会),终端B的资源周期为400ms(即每400ms有一次发送机会),最大的退避时长为320ms,终端 A退避的最大发送机会在0~32次之间变化,而对于终端B,由于最大的退避时长为320ms<400ms,因此,控制接入后终端B的处理与控制接入前的处理是相同的,不能起到控制终端B接入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终端设备在进行退避处理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各终端的退避接入,从而提高负载控制的灵活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终端设备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接收接入响应消息;
如果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其中,资源间隔周期可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即终端设备发送接入请求的发送周期,退避参数可以为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倍数。
终端可以在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然后可以用退避参数乘以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间隔周期,得到终端设备的退避时长。
结合第一方面,在该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小区对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所述小区接入信道上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其中,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
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包含在所述小区中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当中,由所述小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小区(如某蜂窝小区)可以向终端设备广播发送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有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检测所属的小区对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根据该覆盖程度确定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在上述对应关系中,查找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的具体方式为:
Backoff_Time=[0,Backoff_Value]*PeriodCEL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Backoff_Value]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PeriodCEL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退避参数,并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其中,基本退避时隙,指示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对于由频域来区分的信道,基本退避时隙的长度可以为一个典型数据包的传输时长所占的整基本时隙数。对于由时域来区分的信道,基本退避时隙可以是时域上每个覆盖范围等级或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调制和编码方案) 所对应信道的出现周期。
退避参数可以是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终端设备可以存储退避窗口,该退避窗口也可称为竞争窗口。退避窗口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该数值范围中所包含的数值可以作为退避参数,退避参数可以是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终端设备可以产生一个不大于退避窗口的正整数N,所述退避窗口可以等所述退避的初始窗口,也可以等于所述退避初始窗口与数据包已发送次数的乘积。不同MCS 或不同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退避初始窗口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退避初始窗口不同的情况,上述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覆盖范围等级与退避初始窗口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在退避窗口中,随机选取一个数值,作为退避参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该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各信道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所述基本退避时隙,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
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广播发送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有各信道与MCS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个信道上的退避参数,该退避参数可以为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另外该系统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各MCS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以及每个数据的重传次数等。或者,系统消息中也可以携带覆盖范围等级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自身对应的覆盖范围等级,将该覆盖范围等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终端设备的基本退避时隙。
对于任一信道,如果该信道对应一个MCS,则将该MCS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如果该信道对应多个MCS,则可以将多个 MCS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中,最大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的具体方式为:
Backoff_Time=[0,CW_CH]*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CW_CH]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基本退避时隙表示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处理器,用于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控制所述收发器接收接入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根据所述存储器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结合第三方面,在该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之前,根据所述小区对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所述小区接入信道上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其中,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
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包含在所述小区中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当中,由所述小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Backoff_Value]*PeriodCEL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Backoff_Value]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PeriodCEL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收发器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所述收发器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获取退避参数,并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结合第四方面,在该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之前,根据所述存储器预先存储的各信道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所述基本退避时隙,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CW_CH]*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CW_CH]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基本退避时隙表示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具体可由收发器实现,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监听模块,具体可由处理器实现,用于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控制所述收发模块接收接入响应消息;
确定模块,具体可由处理器实现,用于如果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根据所述存储器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可由处理器实现,还用于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
所述收发模块,具体可由收发器实现,还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结合第五方面,在该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之前,根据所述小区对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所述小区接入信道上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其中,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
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包含在所述小区中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当中,由所述小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Backoff_Value]*PeriodCEL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Backoff_Value]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PeriodCEL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具体可由收发器实现,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
确定模块,具体可由处理器实现,用于如果所述收发模块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所述收发器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获取退避参数,并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
所述收发模块,具体可由收发器实现,还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结合第六方面,在该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之前,根据所述存储器预先存储的各信道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所述基本退避时隙,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该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CW_CH]*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CW_CH]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基本退避时隙表示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终端设备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接收接入响应消息,如果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终端设备根据退避参数和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终端设备在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小区发送接入请求,这样,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来确定退避时长,可以有效的控制各终端的退避接入,从而可以提高负载控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适用于本申请各实施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授权频谱中,如NB-IoT系统,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框架图,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1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02。NB-IoT 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楼控系统、家庭智能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工业监测等。如图2所示,其中的冰箱、电表、汽车等均可作为NB-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102,通过基站、传输网络等(可作为NB-IoT系统中的网络设备101)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电表与汽车之间的通信等。
网络设备101可包括基站,或用于控制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设备,或包括基站和用于控制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设备;其中基站可为宏站或小站,比如:小小区(small cell)、微小区(pico cell)等,基站也可为家庭基站,比如:HNB (Home NodeB,家庭节点B)、HeNB(Home eNodeB,家庭演进节点B)等,基站也可包括中继节点(relay)等。
比如:对于TDD LTE、FDD LTE或LTE-A等LTE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101可为eNodeB(evolved NodeB,演进节点 B),终端设备102可为UE;对于TD-SCDMA系统或WCDMA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101可包括:NodeB(节点B)和/ 或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终端设备102可为UE;对于GSM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的网络设备101可包括BTS(Base TransceiverStation,基站收发台)和/或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终端设备102为MS(Mobile Station,移动台);对于WiFi系统,网络设备101可包括:AP(Access Point,接入点)和/或AC(Access Controller,接入控制器),终端设备102可为STA(STAtion,站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制式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IS-95、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2000、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D LTE(Time Division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双工-长期演进)、FDD LTE(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LTE-advanced(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长期演进-增强)、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个人手持电话系统)、WiFi(Wireless Fidelity,802.11系列协议规定的无线保真)、 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以及未来演进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终端设备102可以是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 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该网络设备101在一个小区(如某蜂窝小区)内发送系统消息,系统消息中可以包括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02可以接收网络设备101发送的系统消息。
除此之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02可以向网络设备101发送的接入请求,网络设备101针对这些接入请求,向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02发送接入响应消息,接入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允许接入标识或退避接入标识。
图3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2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 102可以包括收发器310、处理器320和存储器330,收发器310和存储器330 可以分别与处理器320连接,如图3所示。收发器310可以用于收发消息或数据,收发器3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处理器320可以是终端设备102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3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30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102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3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3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存储器330可以用于存储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330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处理器320执行存储器33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各种功能。
本实施例中,通信消息包括数据、序列信号等任意可以传输的信号,通信消息可以是接入探针信号Preamble。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发送通信消息的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1:网络设备101在小区内发送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和资源配置相关的系统消息中携带覆盖范围等级与小区接入信道上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该对应关系信息与确定退避时长有关。
其中,资源间隔周期可以是终端设备102发送接入请求的发送周期。
在实施中,系统消息可以以广播的形式进行发送,终端设备102接收到该对应关系信息后,可以对该对应关系信息进行存储,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S402:终端设备102收到该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后,获取该系统消息中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终端设备 102根据小区对终端设备102的覆盖程度,确定覆盖范围等级,并根据该对应关系信息确定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S403:终端设备102在接入信道上发送接入请求。
S404:网络设备101收到终端设备102在接入信道上发送的接入请求后,在下行控制信道上向终端设备102发送接入响应消息的调度信息,并依据该调度信息向终端设备102发送接入响应消息,其中,接入响应消息中包含退避接入标识。
S405:终端设备102收到该接入响应消息后,获取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终端设备102根据该退避接入标识确定退避参数,并进一步根据该退避参数和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102中可以预先存储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以对应关系表的形式进行存储,该对应关系表可以如下:
Figure GPA0000250273200000131
Figure GPA0000250273200000141
其中,BI可以为退避接入标识,X0、X1....可以为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该退避参数可以为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倍数。例如,X1可以表示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倍数为1,X8可以表示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倍数为8。终端设备102可以用退避参数乘以终端设备102对应的资源间隔周期,得到终端设备102的退避时长。具体的处理方式为:
根据公式(1)确定退避时长,且公式(1)为:
Backoff_Time=[0,Backoff_Value]*PeriodCEL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Backoff_Value]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PeriodCEL表示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S406:终端设备102在退避时长过后,在接入信道上发送接入请求。
在实施中,终端设备102可以在退避时长之后,且达到资源间隔周期时,在接入信道上发送接入请求。
在实现对终端设备102的退避控制时,同时根据网络设备101指示的退避接入标识和终端设备102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由于终端设备 102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和终端设备102的覆盖范围等级有关,这样,不同的覆盖范围等级的终端设备102根据同样的退避接入标识得到的退避时长不同,从而避免了网络设备101不能对不同覆盖范围等级的终端设备102进行灵活地退避控制的问题。
下面,以LTE系统为例,上述发送通信消息的处理过程可以如下:
接入过程为LTE系统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终端使用接入信道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指示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为SIB2,由基站在小区中发送。基站通过SIB2,为不同覆盖范围等级的终端配置不同的PRACH资源参数,其中包括PRACH 资源周期(即上述接入资源周期)。前述PRACH资源周期表示对于某一个覆盖范围等级的终端设备来说,两次可用的PRACH资源之间最小的时间间隔。
接入请求为接入探针信号Preamble,由终端在可用的PRACH资源上发往基站。探针信号Preamble是一个时域上的序列信号。
接入响应消息为随机接入响应协议数据单元(RAR PDU),基站可以将针对多个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组合成一个RAR PDU进行发送。在发送 RAR PDU时,基站现在PDCCH中发送RAR PDU的调度信息,再在PDSCH 中的相应调度位置上,发送RAR PDU。其中,若基站因小区负载过大等原因,想要控制终端进行退避接入,可以通过RAR PDU来进行退避指示。
接入退避标识为BI,每一个BI的值对应一个退避参数。LTE系统中,退避参数的单位为毫秒,即绝对时间,本申请中使用的单位为前述PRACH周期。
其中,采用PRACH资源周期为单位进行退避的原因是,不同覆盖范围等级的终端,由于传输性能不同,基站为其配置的PRACH资源周期不同,使用 PRACH周期为单位进行退避,则对于同样的BI指示,覆盖范围等级较高的终端退避的时间较长,覆盖范围等级较低的终端退避时长较短,可以达到对于不同覆盖范围等级终端进行灵活地退避控制的目的,避免使用绝对时间作为单位带来的部分退避参数对于部分覆盖范围等级的终端来说退避控制效果较差的问题。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PRACH中发送接入请求Preamble,通过 BI,以及终端当前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计算退避时长,从而进行退避处理的处理过程,该处理过程可以如下:
步骤一、基站在小区内发送SIB2,其中,SIB2包含基站为不同覆盖范围等级终端进行PRACH资源配置的相关参数,包括不同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PRACH周期。
步骤二、基站收到SIB2后,获取其中关于PRACH资源配置的相关参数。终端根据小区对自身覆盖程度,确定自身覆盖范围等级,SIB2中相关PRACH 配置参数,确定所在覆盖范围等级的PRACH周期。
步骤三、终端在PRACH上发送Preamble,指示基站需要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四、基站收到终端在PRACH上发送的Preamble后,在PDCCH上向终端发送RARPDU的调度信息,并在PDSCH中相应的调度资源位置上,向终端发送RAR PDU,其中,RAR PDU中包含BI。
步骤五、终端收到RAR PDU后,获RAR PDU中的BI。终端根据BI确定退避参数,并进一步根据该退避参数和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
根据公式(1)确定退避时长,且公式(1)为:
Backoff_Time=[0,Backoff_Value]*PeriodCEL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Backoff_Value]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PeriodCEL表示终端所在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PRACH周期。
步骤六、终端在退避时长过后,在PRACH上重新发送Preamble,请求接入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程可以实现支持多个覆盖范围等级的网络或小区中,基站对于不同的覆盖范围等级的终端进行灵活地退避控制,但实施例也可适用于只支持单一普通覆盖范围等级的网络和小区,提供了另一种接入优化方法,结合接入资源周期进行退避控制,可以有效地适应终端设备接入过程中的传输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终端设备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接收接入响应消息,如果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终端设备根据退避参数和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终端设备在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小区发送接入请求,这样,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来确定退避时长,可以有效的控制各终端的退避接入,从而可以提高负载控制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非授权频谱中,该系统可以参数上述说明。请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系统框架图。本实施例以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信息传输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情况与之类似,不再赘述。如图5所示,该方法的具体处理过程可以如下:
S501,基站发送系统消息。
其中,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广播发送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有各信道与MCS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个信道上的退避参数,该退避参数可以为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另外该系统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各MCS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以及每个数据的重传次数等。或者,系统消息中也可以携带覆盖范围等级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
每个信道可以对应一个MCS,也可以对应多个MCS。
S502,终端设备102接收系统消息,并获取各信道与MCS的对应关系,以及信道上的退避参数等信息,然后可以进行存储。
终端设备102根据自身选择的MCS决定在对应的信道上传输数据。
S503,终端设备102向基站发送通信消息。
该通信消息可以是接入请求,也可以是数据传输请求。
S504,基站没有成功解码终端设备102传输的数据,反馈NACK消息,或者,如果基站由于负载过重,或者,如果基站由于故障或负载过压力过重,也可以不向终端设备102发送消息。
S505,如果终端设备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终端设备接收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终端设备获取退避参数,并根据退避参数和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
在实施中,如果终端设备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终端设备接收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终端可以判定需要进行退避处理。终端设备102根据预先存储的各信道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对于任一信道,如果该信道对应一个MCS,则将该MCS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如果该信道对应多个MCS,则可以将多个MCS 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中,最大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基本退避时隙是指示终端设备102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
另外,终端设备102还可以存储退避窗口,该退避窗口也可称为竞争窗口。退避窗口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该数值范围中所包含的数值可以作为退避参数,退避参数可以是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终端设备102可以产生一个不大于退避窗口的正整数N,退避窗口可以等于退避的初始窗口,也可以等于退避初始窗口与数据包已发送次数的乘积。不同MCS或不同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退避初始窗口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退避初始窗口不同的情况,上述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覆盖范围等级与退避初始窗口的对应关系。终端设备102可以在退避窗口中,随机选取一个数值,作为退避参数,退避时长的计算方式可以如下:
Backoff_Time=[0,CW_CH]*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CW_CH]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基本退避时隙表示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对于由频域来区分的信道,基本退避时隙的长度可以为一个典型数据包的传输时长所占的整基本时隙数。假设物理层帧结构中基本时隙长度是5ms,该覆盖范围等级或者MCS下物理层的速率为100bps,典型数据包长度为 100bytes,在FDD系统中,基本退避时隙的长度可以计算为:100*8/100*5ms =40ms。在TDD系统中,退避时要把2个上行退避基本时隙之间的下行时隙的长度考虑进去。参见图6,是一种MCS与信道的映射关系示意图。其中,不同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不同。信道上的退避的基本退避时隙等于经典包长除以物理层速率或者是一个典型物理PDU(protocol data unit,物理层)大小。对于信道1、2、3,退避的基本时间单位分别为T1、T2、T3。
对于由时域来区分的信道,基本退避时隙可以是时域上每个覆盖范围等级或MCS所对应信道的出现周期。参见图7,是一种MCS与信道的映射关系示意图,其中,每个MCS对应不同的信道。不同信道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同。信道上的退避的基本时间单位等于信道出现的周期,即相邻两个信道的时间间隔。对于信道1、2、3,退避的基本时间单位分别为T1、T2、T3。
终端设备102计算出退避时长后,可以启动计时器。
S506,计时器达到退避时长,当达到该退避时长之后,终端设备102发送数据。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如果判定需要进行退避处理,则可以获取预先存储的退避参数和基本退避时隙,然后用退避参数乘以基本退避时隙,得到退避时长。由于现有技术中,不同终端设备的基本退避时隙都是一样的,所以,不同终端设备计算出的退避时长很可能出现一样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数据包发送时相互重叠,或者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如果终端设备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终端设备接收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终端设备获取退避参数,并根据退避参数和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终端设备在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小区发送接入请求,这样,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来确定退避时长,可以有效的避免终端设备的退避时长一样的情况,从而可以避免数据包发送时出现相互重叠,或者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的流程,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310、处理器320和存储器330,其中:
收发器310,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处理器320,用于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控制收发器310接收接入响应消息;
处理器320,用于如果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根据存储器 330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
处理器320,用于根据退避参数和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
收发器310,用于在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其中,资源间隔周期可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即终端设备发送接入请求的发送周期,退避参数可以为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倍数。
收发器310可以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存储器330可以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处理器320可以在该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然后可以用退避参数乘以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间隔周期,得到终端设备的退避时长。
可选的,处理器320,还用于:
在根据退避参数和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之前,根据小区对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确定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确定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小区接入信道上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其中,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指示终端设备在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
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包含在小区中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当中,由小区发送给终端设备。
小区(如某蜂窝小区)可以向终端设备广播发送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有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处理器320可以检测所属的小区对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根据该覆盖程度确定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在上述对应关系中,查找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可选的,处理器320,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Backoff_Value]*PeriodCEL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Backoff_Value]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PeriodCEL表示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终端设备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接收接入响应消息,如果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终端设备根据退避参数和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终端设备在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小区发送接入请求,这样,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来确定退避时长,可以有效的控制各终端的退避接入,从而可以提高负载控制的灵活性。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的流程,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310、处理器320,其中:
所述收发器310,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
所述处理器320,用于如果所述收发器310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所述收发器310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获取退避参数,并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
所述收发器310,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退避参数可以是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存储器330可以存储退避窗口,该退避窗口也可称为竞争窗口。退避窗口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该数值范围中所包含的数值可以作为退避参数,退避参数可以是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终端设备可以产生一个不大于退避窗口的正整数N,所述退避窗口可以等所述退避的初始窗口,也可以等于所述退避初始窗口与数据包已发送次数的乘积。不同 MCS或不同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退避初始窗口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退避初始窗口不同的情况,上述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覆盖范围等级与退避初始窗口的对应关系。处理器320可以在退避窗口中,随机选取一个数值,作为退避参数。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存储器330,所述处理器320,还用于:
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之前,根据所述存储器330预先存储的各信道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所述基本退避时隙,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
其中,所述基本退避时隙,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
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广播发送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有各信道与MCS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个信道上的退避参数,该退避参数可以为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另外该系统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各MCS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以及每个数据的重传次数等。或者,系统消息中也可以携带覆盖范围等级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处理器320可以确定自身对应的覆盖范围等级,将该覆盖范围等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终端设备的基本退避时隙。
对于任一信道,如果该信道对应一个MCS,则处理器320可以将该MCS 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如果该信道对应多个MCS,则处理器320可以将多个MCS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中,最大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20,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CW_CH]*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CW_CH]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基本退避时隙表示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如果判定需要进行退避处理,则可以获取预先存储的退避参数和基本退避时隙,然后用退避参数乘以基本退避时隙,得到退避时长。由于现有技术中,不同终端设备的基本退避时隙都是一样的,所以,不同终端设备计算出的退避时长很可能出现一样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数据包发送时相互重叠,或者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退避参数,并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这样,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来确定退避时长,可以有效的避免终端设备的退避时长一样的情况,从而可以避免数据包发送时出现相互重叠,或者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的流程,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810,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监听模块820,用于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控制所述收发模块接收接入响应消息;
确定模块830,用于如果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根据所述存储器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
所述确定模块830,还用于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
所述收发模块810,还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其中,资源间隔周期可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即终端设备发送接入请求的发送周期,退避参数可以为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倍数。
确定模块830可以在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接收到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然后可以用退避参数乘以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间隔周期,得到终端设备的退避时长。收发模块810可以通过上述收发310来实现,监听模块820和确定模块830可以通过上述处理器320和存储器330实现。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830,还用于:
在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之前,根据所述小区对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所述小区接入信道上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其中,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
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包含在所述小区中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当中,由所述小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小区(如某蜂窝小区)可以向终端设备广播发送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有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确定模块830可以检测所属的小区对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根据该覆盖程度确定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在上述对应关系中,查找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830,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Backoff_Value]*PeriodCEL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Backoff_Value]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PeriodCEL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终端设备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接收接入响应消息,如果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终端设备根据退避参数和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终端设备在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小区发送接入请求,这样,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来确定退避时长,可以有效的控制各终端的退避接入,从而可以提高负载控制的灵活性。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图4所示实施例的流程,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910,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
确定模块920,用于如果所述收发模块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所述收发器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获取退避参数,并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
所述收发模块910,还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其中,基本退避时隙,指示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对于由频域来区分的信道,基本退避时隙的长度可以为一个典型数据包的传输时长所占的整基本时隙数。对于由时域来区分的信道,基本退避时隙可以是时域上每个覆盖范围等级或MCS所对应信道的出现周期。
退避参数可以是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终端设备可以存储退避窗口,该退避窗口也可称为竞争窗口。退避窗口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该数值范围中所包含的数值可以作为退避参数,退避参数可以是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终端设备可以产生一个不大于退避窗口的正整数N,所述退避窗口可以等于所述退避的初始窗口,也可以等于所述退避初始窗口与数据包已发送次数的乘积。不同 MCS或不同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退避初始窗口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于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退避初始窗口不同的情况,上述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覆盖范围等级与退避初始窗口的对应关系。确定模块910可以在退避窗口中,随机选取一个数值,作为退避参数。收发模块910可以通过上述收发器310实现,确定模块920可以通过上述处理器320和存储器330实现。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920,还用于:
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之前,根据所述存储器预先存储的各信道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所述基本退避时隙,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
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广播发送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可以携带有各信道与MCS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个信道上的退避参数,该退避参数可以为基本退避时隙的倍数。另外该系统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各MCS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以及每个数据的重传次数等。或者,系统消息中也可以携带覆盖范围等级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模块920可以确定自身对应的覆盖范围等级,将该覆盖范围等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终端设备的基本退避时隙。
对于任一信道,如果该信道对应一个MCS,则确定模块920将该MCS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如果该信道对应多个MCS,则确定模块920可以将多个MCS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中,最大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该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920,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CW_CH]*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CW_CH]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基本退避时隙表示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如果判定需要进行退避处理,则可以获取预先存储的退避参数和基本退避时隙,然后用退避参数乘以基本退避时隙,得到退避时长。由于现有技术中,不同终端设备的基本退避时隙都是一样的,所以,不同终端设备计算出的退避时长很可能出现一样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数据包发送时相互重叠,或者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退避参数,并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这样,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来确定退避时长,可以有效的避免终端设备的退避时长一样的情况,从而可以避免数据包发送时出现相互重叠,或者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终端设备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接收接入响应消息;
如果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小区对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所述小区接入信道上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其中,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包含在所述小区中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当中,由所述小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其中,所述退避时长为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倍数,且大于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覆盖范围等级高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退避时长,大于覆盖范围等级低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退避时长;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的具体方式为:
Backoff_Time=[0,Backoff_Value]*PeriodCEL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Backoff_Value]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PeriodCEL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3.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所述终端设备获取退避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各信道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将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并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其中,所述基本退避时隙,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在所述对应关系中,对于任一信道,如果所述信道对应一个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则将所述MCS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所述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如果所述信道对应多个MCS,则可以将多个MCS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中,最大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所述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的具体方式为:
Backoff_Time=[0,CW_CH]*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CW_CH]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基本退避时隙表示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所述处理器,用于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控制所述收发器接收接入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根据所述存储器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根据所述小区对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所述小区接入信道上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其中,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包含在所述小区中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当中,由所述小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其中,所述退避时长为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倍数,且大于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覆盖范围等级高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退避时长,大于覆盖范围等级低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退避时长;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Backoff_Value]*PeriodCEL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Backoff_Value]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PeriodCEL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收发器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所述收发器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获取退避参数;根据预先存储的各信道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将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并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其中,所述基本退避时隙,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在所述对应关系中,对于任一信道,如果所述信道对应一个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则将所述MCS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所述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如果所述信道对应多个MCS,则可以将多个MCS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中,最大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所述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CW_CH]*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CW_CH]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基本退避时隙表示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下行控制信道,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度信息控制所述收发模块接收接入响应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退避接入标识,则根据预先存储的退避接入标识与退避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接入响应消息中的退避接入标识对应的退避参数;根据所述小区对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程度,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所述小区接入信道上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其中,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接入信道上发送两次接入请求可用的接入资源在时间上的最小间隔;覆盖范围等级与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信息,包含在所述小区中指示物理信道资源配置的系统消息当中,由所述小区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确定退避时长,其中,所述退避时长为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的倍数,且大于所述接入资源间隔周期,覆盖范围等级高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退避时长,大于覆盖范围等级低的终端设备对应的退避时长;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Backoff_Value]*PeriodCEL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Backoff_Value]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PeriodCEL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等级对应的接入资源间隔周期。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所属的小区发送通信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收发模块在发送通信消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响应消息,或者,接收到所述小区发送的携带有退避传输标识的响应消息,则获取退避参数;根据预先存储的各信道与基本退避时隙的对应关系,确定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将所述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并根据所述退避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确定退避时长,其中,所述基本退避时隙,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退避时的最小时长单位,在所述对应关系中,对于任一信道,如果所述信道对应一个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则将所述MCS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所述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如果所述信道对应多个MCS,则可以将多个MCS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中,最大的基本退避时隙作为所述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退避时长之后再次向所述小区发送接入请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Backoff_Time=[0,CW_CH]*基本退避时隙
其中,Backoff_Time表示退避时长,[0,CW_CH]中选取的任一数值为退避参数,基本退避时隙表示待使用的第一信道对应的基本退避时隙。
CN201680079493.XA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702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8402 WO2017166324A1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2691A CN108702691A (zh) 2018-10-23
CN108702691B true CN108702691B (zh) 2020-12-01

Family

ID=59962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9493.XA Active CN108702691B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发送通信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7827B2 (zh)
EP (1) EP3429273B1 (zh)
CN (1) CN108702691B (zh)
ES (1) ES2784395T3 (zh)
WO (1) WO20171663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46532B1 (en) * 2016-04-22 2020-1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 access point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accessing a resource unit
CN113238881B (zh) * 2021-05-28 2024-01-3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846A (zh) * 2010-06-2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实现随机接入的系统
CN102387538A (zh) * 2010-09-02 2012-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竞争方法和站点
CN104115542A (zh) * 2012-02-15 2014-10-22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接入方法及其装置
CN104160756A (zh) * 2012-03-06 2014-11-1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支持无线通信中的大量设备
CN105103584A (zh) * 2014-01-26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免授权频段的信道竞争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51360A (zh) * 2014-09-26 2016-03-30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配置随机接入响应窗的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6145662A1 (zh) * 2015-03-19 2016-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用户接入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1281B1 (en) * 1999-06-18 2004-04-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access and backoff mechanism
US7733896B2 (en) * 2002-08-19 2010-06-08 Alcatel-Lucent Usa Inc. Dynamic access priority scheme
US8077670B2 (en) * 2009-04-10 2011-12-13 Jianke Fa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ponse handling with aggregated component carriers
EP2566277B1 (en) * 2010-04-28 2020-09-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732753B2 (ja) * 2010-06-23 2015-06-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20033613A1 (en) * 2010-08-04 2012-02-09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nhanced rach design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CN103081379B (zh) * 2010-08-27 2016-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针对大型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访问类禁止和退避控制的mac pdu信号传递和操作方法
US20120195268A1 (en) * 2011-01-31 2012-08-0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US8958342B2 (en) * 2012-04-17 2015-02-1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CN102883461B (zh) 2012-09-21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节点
CN104756586B (zh) * 2012-10-23 2018-11-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退避的方法和设备
US10098156B2 (en) * 2013-12-30 2018-10-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MTC device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ccording to plurality of parameter set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846A (zh) * 2010-06-2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实现随机接入的系统
CN102387538A (zh) * 2010-09-02 2012-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竞争方法和站点
CN104115542A (zh) * 2012-02-15 2014-10-22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接入方法及其装置
CN104160756A (zh) * 2012-03-06 2014-11-1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支持无线通信中的大量设备
CN105103584A (zh) * 2014-01-26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免授权频段的信道竞争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451360A (zh) * 2014-09-26 2016-03-30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配置随机接入响应窗的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6145662A1 (zh) * 2015-03-19 2016-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用户接入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RAR and Paging for MTC enhancement;ZTE;《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1》;20150524;第2.2节 *
Summary of the Coexistence Evaluation Results for DL-only LAA and DL-only Wi-Fi;Ericss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1 》;20150823;第3.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87827B2 (en) 2021-01-05
EP3429273A4 (en) 2019-01-30
WO2017166324A1 (zh) 2017-10-05
EP3429273B1 (en) 2020-02-05
CN108702691A (zh) 2018-10-23
ES2784395T3 (es) 2020-09-25
US20190037478A1 (en) 2019-01-31
EP3429273A1 (en)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5932B1 (en) Beam management methods,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US10555346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hysical channel,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1937324B2 (en) Data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23981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17528082A (ja) Lte−uにおける媒体アクセス制御
EP3751881A1 (en) Beam management method,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MX2014010061A (es) Control, dependiente del tiempo de procesamiento, de transmision de bloques de datos.
US1161662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EP386333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dcch monitoring
JP7250038B2 (ja) 早期データ送信のためのトランスポートブロックサイズ選択
US118713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nd determining paging opportunities and system
CN113271683A (zh) 一种基于ue能力进行通信的方法和ue及网络侧设备
WO2019191949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WO2014101895A1 (zh) 功率控制的方法和基站
CN112997433B (zh) 用于harq传输的方法以及通信设备
US10887827B2 (en) Communication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backoff duration
WO2020248143A1 (zh) 监听控制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771270B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021023A1 (zh) 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2753273B (zh) 测量信道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24548A1 (zh) 时频资源确定方法、装置、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TW202007215A (zh) 波束故障恢復實現方法、裝置、晶片及電腦程式
CN114828112B (zh) 服务可靠性的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30179337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operation with sidelink unlicensed
WO202315091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