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9052A - 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9052A
CN117479052A CN202210873465.2A CN202210873465A CN117479052A CN 117479052 A CN117479052 A CN 117479052A CN 202210873465 A CN202210873465 A CN 202210873465A CN 117479052 A CN117479052 A CN 117479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dn
optical cable
conne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34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彪
吴丹
邓秀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34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905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8882 priority patent/WO202401687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9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90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04Q2011/0081Fault tolerance; Redundancy; Recovery; Reconfigur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所述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OND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及光缆的光缆标识;以及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和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本申请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有利于避免ODN设备与光缆连接错误,还有利于在光网络系统的后续维护过程中追踪ODN设备与光缆。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Description

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该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应用的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在接入网中应用广泛。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是接入网的一种方式,其不仅能提供更大的通信带宽,而且放宽了对环境和供电等要求,降低了建设成本,简化了维护要求。
FTTH主要采用PON技术,由数十、上百个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共用一个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常见的PON组网包括等比分光和不等比分光两大类型,其中不等比分光场景下包括连接于主干线缆的多级级联的光纤盒。每个光纤盒将一部分光功率(例如70%)沿主干线缆输出至下一级,并将另一部分光功率(例如30%)输出至用户终端。这种不等比分光方式使得不同级数的入户端口功率存在差异,靠前级数入户端口功率较大,靠后级数入户端口功率较小,也即带来了入户端口光功率分配不均的问题。且越靠后级数光功率损耗越大,限制了总用户的数量和网络规划时可用的最长覆盖距离。
为了解决不同级数入户端口光功率分配不均的问题,可设置靠前级数的光纤盒的分光比差距较大(例如90:10),靠后级数的光纤盒的分光比差距较小(例如60:40)。但这种方式使得组网需要多种型号的光纤盒。但各种型号的光纤盒外形差别较小,在安装光纤盒时容易装错,在连接光缆与光纤盒时,也容易连接错误端口,并且,光纤盒安装错误和端口连接错误都难以在后续维护过程中进行校验和定位。
发明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所述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ND)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及光缆的光缆标识;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
在一包括多个ODN设备和多个光缆的光网络系统中,每一ODN设备包括多个输入端口,每一光缆连接至少一ODN设备。ODN设备上配置有设备标识,ODN设备的每一输入端口配置有端口标识,且每一光缆上还配置有光缆标识。预存一组网模型,该组网模型包括光网络系统中各个ODN设备的每一输入端口与各个光缆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关的数据。上述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中,获取设备标识、端口标识及光缆标识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包括设备标识、端口标识和光缆标识,同识别上述第一图像中的各个标识,可以根据预设组网数据库中存储的连接方式相关的数据,判断光缆与ODN设备的连接端口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因此,本申请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有利于避免光缆与ODN设备连接错误,也即有利于避免光缆连接到ODN设备的错误连接端口上,有利于降低施工员的安装难度和出错概率,提升施工作业效率。并且,通过设备标识、端口标识及光缆标识,也有利于在后续维护光网络系统过程中方便地校验光缆与ODN设备的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定位追踪连接错误的光缆与ODN设备。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和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根据所述级数从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信息;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实际连接信息与所述预设连接信息是否匹配。
在该些实施例中,实际连接信息包括已经相互连接的ODN设备与光缆的对应连接关系,也即用于指示光缆具体连接于ODN设备的哪个连接端口。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所应用的光网络系统包括多级级联的ODN设备,预设组网数据中存储了对应每一级ODN设备的预设连接数据,通过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确定当前所连接的ODN设备所处的级数和实际连接信息,通过对比实际连接信息与预设连接信息即可判断当前的ODN设备与光缆12是否连接正确。具体的,当实际连接信息与预设连接信息匹配时判断ODN设备与光缆12连接正确,当实际连接信息与预设连接信息不匹配时判断ODN设备与光缆12连接错误。
于一些实施例中,若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连接正确,存储所述实际连接信息至实际组网数据库。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图像中的信息获取ODN设备与光缆的实际连接数据,若判断当前的ODN设备与光缆连接正确,可以将实际连接数据进行存储,所有的实际连接数据构成实际组网数据库。一方面,实际组网数据库使得在后续维护光网络系统时定位、最终各个ODN设备和光缆,另一方面,可以从实际组网数据库中查找每一光缆对应连接的上一级ODN设备,从而确认当前的ODN设备的级数。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包括:识别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所述光缆标识以获取光缆ID,在所述实际组网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光缆ID对应的ODN设备从而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
在该些实施例中,光缆的两端都设置有光缆标识,光缆两端的光缆标识携带相同的光缆ID,可以根据其中一端的光缆标识追溯到另一端的光缆标识携带的光缆ID,如此,便可从实际组网数据库中查找每一光缆对应连接的上一级ODN设备,从而确认当前的ODN设备的级数。
于一些实施例中,若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连接不正确,根据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生成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方式。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在该些实施例中,由于判断ODN设备于光缆连接不正确,为了尽快纠正连接方式,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第一提示信息进行展示,指示施工员正确连接ODN设备与光缆,有利于减少错误率,提升施工效率。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包括光缆的光缆标识;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信息和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生成第二提示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之间的预设连接方式。
在该些实施例中,在连接ODN设备与光缆之前,先在预设组网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预设连接信息,获取第二提示信息,再根据提示来连接ODN设备与光缆,而并不是先连接ODN设备与光缆后再校验。这使得施工员在施工之前即可获取正确的连接方式,有利于提升施工可靠性,提升施工效率。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信息和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生成第二提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信息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根据所述级数从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信息;根据所述预设连接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在该些实施例中,光缆的两端都设置有光缆标识,光缆两端的光缆标识携带相同的光缆ID,可以根据其中一端的光缆标识追溯到另一端的光缆标识携带的光缆ID,如此,便可从实际组网数据库中查找每一光缆对应连接的上一级ODN设备,从而确认当前的ODN设备的级数。根据当前的ODN设备的级数,可从预设组网数据库中查找其对应的预设连接信息,服务器可生成第二提示信息以指示该预设连接信息,使得施工员可以获知应该如何连接ODN设备与光缆。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ODN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和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包括: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及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及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包括: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根据所述级数从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实际连接信息与所述预设连接信息是否匹配。
在该些实施例中,预设组网数据库中还存储有各级ODN设备的位置信息(例如经纬度),通过终端设备获取ODN设备的位置信息,可以直接从预设组网数据库中查找位置信息匹配的ODN设备所处的级数,即为当前的ODN设备的级数。并且,根据ODN设备的级数,可以获取对应的预设连接信息,以校验ODN设备与光缆是否连接正确。
于一些实施例中,若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连接正确,则存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连接信息。
在该些实施例中,还将各级ODN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行存储,有利于进一步定位、追踪ODN设备和光缆。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包括光缆的光缆标识;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信息和预设组网数据库生成第二提示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缆与ODN设备的连接端口之间的预设连接方式。
本申请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上述服务器,可实现如前述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的所有有益效果。
本申请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光网络系统,包括:ODN设备,所述ODN设备具有设备标识,所述ODN设备包括多个连接端口和一一对应所述多个连接端口的多个光通道,每一所述连接端口具有一端口标识;以及光缆,所述光缆用于连接其中一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光缆具有光缆标识,所述光缆用于通过所述连接端口传输光信号至对应的光通道;所述设备标识、所述端口标识及所述光缆标识用于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ND设备是否连接正确。
上述光网络系统包括多个ODN设备和多个光缆,每一ODN设备包括多个输入端口,每一光缆连接至少一ODN设备。ODN设备上配置有设备标识,ODN设备的每一输入端口配置有端口标识,且每一光缆上还配置有光缆标识。上述设备标识、端口标识及光缆标识用于标识特定的ODN设备、特定的光缆及特定的连接端口。当获取到设备标识、端口标识及光缆标识时,可以根据设备标识、端口标识及光缆标识建立起ODN设备的连接端口与光缆的连接关系(或对应关系)。而在连接ODN设备与光缆之前,会预先规划光网络系统ODN设备与光缆的连接方式,也即规划好光网络系统中每一级的ODN设备应通过哪一连接端口来连接光缆。上述设备标识、端口标识及光缆标识所建立起的ODN设备的连接端口与光缆的连接关系(或对应关系),可以用于与预先规划好的连接方式作对比。从而判断ODN设备与光缆是否连接正确。因此,本申请的光网络系统,有利于避免光缆与ODN设备连接错误,也即有利于避免光缆连接到ODN设备的错误连接端口上,有利于降低施工员的安装难度和出错概率,提升施工作业效率。并且,通过设备标识、端口标识及光缆标识,也有利于在后续维护光网络系统过程中方便地校验光缆与ODN设备的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定位追踪连接错误的光缆与ODN设备。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光通道中至少一光通道的光信号用于光通信;或/和,所述多个光通道中至少一光通道的光信号用于光传感。
在该些实施例中,各个光通道中的光信号功能不同(用于光通信或光传感),使得ODN设备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光通道中的至少两个光通道的光信号用于光通信,且所述至少两个光通道具有不同的分光比。
在该些实施例中,光通道具有不同的分光比,当光网络系统包括多级ODN设备时,可以设置不同级的ODN设备通过不同的光通道连接光缆,光信号传输时会有损耗,到达级数越靠后的ODN设备损耗越大,因此该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级的ODN设备通过不同的光通道连接光缆,平衡光信号的光损耗,从而使得各级ODN设备获得的光信号的能量更加均衡。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缆具有相同的两个光缆标识,所述两个光缆标识分别位于所述光缆的两端,所述两个光缆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光缆相匹配的ODN设备在预设组网数据库中所处的级数。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光缆标识确定与光缆匹配的ODN设备的级数,从而确定光缆具体应该连接至ODN设备的哪个连接端口。
于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依次级联的多个ODN设备,最后一级的ODN设备与其他ODN设备的结构不同,且所述其他ODN设备的结构相同。
在该些实施例中,最后一级的ODN设备无需输出光信号至下一级ODN设备,只需输出光信号入户,而其他级的ODN设备中的光信号要一部分输出至下一级另一部分入户,因此通过设置最后一级ODN设备的结构不同于其他级的ODN设备,有利于使得光网络系统更适用于实际的组网模型,有利于降低光信号损耗。
于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依次级联的多个ODN设备,所述多个ODN设备的结构相同。
在该些实施例中,光网络系统中ODN设备的型号归一,有利于简化施工过程,提升施工效率。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适配器主体;至少两个输入端口,形成于所述适配器主体上,所述光纤适配器可拆卸地装配于ODN设备时,所述至少两个输入端口连通所述ODN设备的不同光通道;以及至少两个端口指示构件,所述至少两个端口指示构件形成于所述适配器主体上,与所述至少两个输入端口一一对应。
上述光纤适配器,设置多个输入端口,可通过旋转所匹配的光纤连接器使得光纤连接器以不同的角度与光纤适配器连接,从而使得光纤连接器上的纤芯插入光纤适配器上不同的输入端口,使得光信号被传输至光纤适配器所装配的ODN设备的不同连接端口和光通道。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输入端口在一圆周上间隔排列。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输入端口在一圆周上间隔排列,当光纤适配器与匹配的光纤连接器发生相对旋转时,即可改变光纤适配器与光纤连接器连接的输入端口。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上形成有至少两个连接器标识;以及纤芯,形成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每一所述连接器标识用于指示与所述纤芯所匹配的光纤适配器的输入端口。
上述光纤连接器,其所连接的光纤适配器上设置有多个输入端口,可通过旋转光纤连接器使得光纤连接器以不同的角度与光纤适配器连接,从而使得光纤连接器上的纤芯插入光纤适配器上不同的输入端口,使得光信号被传输至光纤适配器所装配的ODN设备的不同连接端口和光通道。通过在光纤连接器上设置多个连接器标识(也即前述实施例中的光缆标识),当光纤连接器以不同角度与光纤适配器连接时,不同的连接器标识可被终端设备拍摄到,从而可以建立起光缆与ODN设备上连接端口的对应连接关系。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器标识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外周沿间隔排列。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器标识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外周沿间隔排列,当光纤连接器与匹配的光纤适配器发生相对旋转时,即可改变纤芯插入的光纤适配器的输入端口。
于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形成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的纤芯指示构件,所述纤芯指示构件用于指示所述纤芯的位置。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纤芯指示构件指示纤芯的位置,有利于辅助对准纤芯与光纤适配器的输入端口,还有利于通过纤芯指示构件与端口指示构件紧固光纤适配器与光纤连接器。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光纤适配器,包括适配器主体和形成于所述适配器主体上的至少两个输入端口;以及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形成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的纤芯,所述纤芯用于插接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其中一输入端口;所述适配器主体上还形成有至少两个端口指示构件,所述连接器主体上还形成有至少两个连接器标识,每一所述端口指示构件和每一所述连接器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光纤适配器的一输入端口。
上述连接组件、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在光纤适配器上设置多个输入端口,可通过旋转光纤连接器使得光纤连接器以不同的角度与光纤适配器连接,从而使得光纤连接器上的纤芯插入光纤适配器上不同的输入端口,使得光信号被传输至光纤适配器所装配的ODN设备的不同连接端口和光通道。通过在光纤连接器上设置多个连接器标识(也即前述实施例中的光缆标识),当光纤连接器以不同角度与光纤适配器连接时,不同的连接器标识可被终端设备拍摄到,从而可以建立起光缆与ODN设备上连接端口的对应连接关系。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适配器与所述光纤连接器相插接的端面为圆形端面。
在该些实施例中,使得光纤适配器与光纤连接器相插接的端面形状匹配,有利于光纤适配器与光纤连接器更好地固定连接。
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形成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的纤芯指示构件,所述纤芯指示构件用于指示所述纤芯的位置;所述纤芯插入一所述输入端口时,所述输入端口对应的端口指示构件与所述纤芯指示构件相固定。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纤芯指示构件指示纤芯的位置,一方面可以辅助纤芯与光纤适配器上的输入端口对阵,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纤芯指示构件与光纤适配器上对应的端口指示构件相互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一-三级ODN设备与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四级ODN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服务器与终端设备的一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服务器与终端设备的另一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变更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与终端设备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服务器与终端设备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服务器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四的光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五的连接组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五的连接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的一变更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的另一变更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网络系统。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光网络系统1包括多个ODN设备11和多个光缆12。多个ODN设备11级联,也即多个ODN设备11依次连接以形成多级的结构,每相邻两级ODN设备11之间连接有至少一光缆12,每一光缆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ODN设备11。光网络系统1还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设备13,OLT设备13连接于第一级ODN设备11之前,用于输出光信号。光网络系统1通过ODN设备11和光缆12,将光信号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分发。
请一并参阅图1和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每一ODN设备11具有设备标识111。每一ODN设备11包括多个连接端口112和与连接端口112一一对应的多个光通道113。每一连接端口112具有一端口标识114。每一光通道113用于传输光信号,各个光通道113中传输的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用于光通信、用于光传感等),或各个光通道113中传输的光信号被以不同的分光比进行分配。
每一光缆12连接其中一连接端口112,每一光缆12具有光缆标识121。光缆12用于传输光信号,还用于通过连接端口112传输光信号至对应的光通道113。
设备标识111、端口标识114及光缆标识121用于判断ODN设备11与光缆12是否连接正确,当光缆12与ODN设备11的连接端口112连接正确时,相应的设备标识111、端口标识114及光缆标识121之间具有唯一匹配的关系。也即,根据设备标识111、端口标识114及光缆标识121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判断光缆12是否连接到正确的ODN设备11上的正确的连接端口112上。上述的设备标识111、端口标识114及光缆标识121包括但不限于为一维码、二维码、彩色码等可读取图形码。
ODN设备11包括如下设备中的至少一种:光纤分纤箱(Fiber Access Terminal,FAT),光缆接头盒(Splitting and Splicing Closure,SSC),光纤终端盒(AccessTerminal Box,ATB),或者光配线架(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ODF)。其中,光配线架例如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光纤分纤箱则可应用于光接入网络中的用户接入点,实现配线光缆与入户光缆的接续、光纤的直通、分歧和保护功能,内部可以设置分光器等。光缆接头盒可以为支持人/手孔安装的户外型产品,主要应用于光接入网络的用户接入点,实现光缆的接续与分支及用户端入户光缆的引入等功能。光纤终端盒是用来连接入户光缆与户内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的无源设备,可安装在用户的内墙,为户内ONT提供光纤插口。本申请中,ODN设备11不限于上述几种。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以光网络系统1为四级系统、ODN设备11为ATB进行举例说明。也即,本实施例的光网络系统1包括四级ODN设备11,各级ODN设备11依次连接。且本实施例中,第一-三级的ODN设备11的结构基本相同,第四级的ODN设备11的结构不同于前面三级的ODN设备11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ODN设备11的结构相同或不同,主要指的是ODN设备11中的光通道113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三级的ODN设备11分别包括四个连接端口112和两个光通道113。四个连接端口包括两个输入端口A、B和两个输出端口A’、B’。输入端口A与输出端口A’对应,输入端口B与输出端口B’对应。两个光通道113与两个输入端口A、B一一对应。也即,从输入端口A输入的光信号会经由其中一光通道从输出端口A’输出,从输入端口B输入的光信号会经由另一光通道从输出端口B’输出。
第一-三级的ODN设备11中,不同的光通道113传输光信号时具有不同的分光比。每一光通道113包括一条主干光路径115和多个入户路径116。主干光路径115用于将光信号传输至下一级的ODN设备11,每一入户路径116用于将光信号传输至户内ONT。本实施例中,连通输入端口A和输出端口A’的光通道113的分光比为7:3。也即,光信号从输入端口A输入之后,有70%的光信号沿着主干路径115继续传输至下一级ODN设备11,而有30%的光信号会沿着各条入户路径116被分配至多个ONT(本实施例中为8个,每个入户路径116上的光信号为20%的八分之一)。类似的,连通输入端口B和输出端口B’的光通道113的分光比为8:2。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第四级的ODN设备11作为光网络系统1中最后一级ODN设备11,其输出的光信号都会被分配至入户OTN,无需再传输至下一级ODN设备11。因此第四级的ODN设备11只包括一个输入端口C用于连接光缆12,从输入端口C输入的光信号被平均地分配给8个入户路径116以传输至8个入户OTN。
由于光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会不断被损耗(可能是传输的光缆、设备间接口等引起的损耗,也包括光信号入户引起的损耗),靠后级数的ODN设备11获取的光信号能量要低于靠前级数的ODN设备11,因此在光网络系统1中,连接靠前级数的ODN设备11的光缆12需要连接输入端口A,而连接靠后级数的ODN设备11的光缆12需要连接输入端口B,从而使得靠后级数的ODN设备11内的主干路径115能获得更高比例的光信号,以弥补光信号传输至靠后级数的ODN设备11时的损耗,平衡各级入户ONT获得的光信号的能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二级的ODN设备11的输入端口A用于连接光缆12,而第三级的ODN设备11的输入端口B用于连接光缆12。
由此可见,位于各级的ODN设备11用于连接光缆12的连接端口113并不完全相同。也即,光网络系统1中,各个ODN设备11与各条光缆12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多样化的。这造成ODN设备11与光缆12易连接错误,且在维护光网络系统1的过程中,也难以定位连接错误的ODN设备11与光缆1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和应用于该服务器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用于配合前述的设备标识111、端口标识114以及光缆标识121,以解决上述光网络系统1中可能存在的ODN设备11与光缆12易连接错误、维护过程中难以校验和定位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用于在ODN设备11与光缆12连接完成后,校验OND设备11与光缆12是否连接正确。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1,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OND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及光缆的光缆标识;以及
步骤S12,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和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服务器2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者有线网络与终端设备3进行通信,以实现上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可为智能手机、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具有摄像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3用于获取ODN设备11和光缆12的图片或影像,也即步骤S11中的第一图像。获取第一图像的方式例如为拍摄、扫描等,本实施例中以拍摄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终端设备3所拍摄的图片或影像中,包括ODN设备11上的设备标识111、连接端口112的端口标识114、以及光缆12的光缆标识121的图像。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为一图片。
终端设备3拍摄得到上述第一图像后,将第一图像上传至服务器2。服务器2从终端设备3处获取到第一图像后,识别第一图像中的设备标识111、端口标识114以及光缆标识121,以从设备标识111、端口标识114以及光缆标识121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于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终端设备3识别第一图像中的设备标识111、端口标识114以及光缆标识121。
本实施例的步骤S11中,第一图像中的设备标识111、端口标识114以及光缆标识121,为已经被相互连接的ODN设备11与光缆12上的标识。终端设备3用于对相互连接的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连接处进行拍照,使得拍摄得到的第一图像可包括光缆12的光缆标识121、光缆12所连接的ODN设备11的设备标识111、以及光缆12所连接的输入端口(A或B)的端口标识114。
本实施例中,设备标识111携带有ODN设备11的设备ID,光缆标识121携带有光缆12的光缆ID,端口标识114携带有端口ID。
在步骤S12中,服务器2将识别第一图像中的设备标识111、端口标识114及光缆标识121以获取相关的信息,与一预设组网数据库中的信息作对比,从而判断ODN设备11与光缆12是否连接正确。
请继续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步骤S12包括:
步骤S121,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
步骤S122,根据所述级数从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信息;
步骤S123,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实际连接信息与所述预设连接信息是否匹配。
施工员在铺设光网络系统1时,通常是从第一级ODN设备11开始逐级安装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每当施工员完成一级的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连接,都会存储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实际连接信息至实际组网数据库中,实际连接信息包括ODN设备11上的连接端口112与光缆12的对应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级ODN设备11,其相关的实际连接信息可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也即,表一显示第一级ODN设备11的输入端口A连接了光缆ID为“Fiber 1”的光缆12,、输出端口A’连接了光缆ID为“Fiber 2”的光缆12,而输入端口B和输出端口B'未连接光缆12。
本实施例中,每一光缆12上形成有两个光缆标识121。每一光缆12具有两端,两个光缆标识121分别位于光缆12的两端。同一光缆12两端上的光缆标识121携带相同的光缆ID。在安装光网络系统1时,位于不同级的ODN设备11相隔距离可能较远。光缆12的一端往往连接上一级ODN设备11的输出端口(A’或B’),另一端连接本级ODN设备11的输入端口(A或B)。
步骤S121中,通过识别第一图像中的光缆标识121,可以根据光缆12的一端的光缆标识121追溯至光缆12的另一端所连接的ODN设备11,从而确定当前所要安装的ODN设备11的级数。
例如在步骤S121中,服务器2根据当前第一图像中的光缆标识121获取到光缆12的光缆ID为“Fiber 2”,服务器2在实际组网数据库中可以查找到光缆ID为“Fiber 2”的光缆12的另一端是连接到的第一级ODN设备11的输出端A’的,如此便可以确定当前连接的ODN设备11处于第二级,也即可获得当前ODN设备11的级数为2。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2还存储有预设组网数据库。预设组网数据库中包括预设连接信息。本实施例中,预设连接信息包括各级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预设连接方式。也即,预设连接信息包括各级ODN设备11上各个连接端口112与光缆12的预设的对应连接关系。
在光网络系统1铺设之前,会根据光网络系统1的应用场景预先规划组网模型,该组网模型包括光网络系统1具体有多少级的ODN设备11、各个ODN设备11选用何种结构、每一级的ODN设备11与光缆12如何连接等信息。服务器2中存储的预设组网数据库包括根据上述组网模型存储的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预设连接信息。
例如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级ODN设备11,在组网模型中第二级ODN设备11选用具有两个光通道113的ATB,第二级ODN设备11具有两个输入端口A、B和两个输出端口A’、B’,一光缆12连接第二级ODN设备11的输入端口A,另一光缆12连接第二级ODN设备11的输出端口A’。
根据该组网模型,服务器2的预设组网数据中会针对第二级ODN设备11存储以下预设连接信息:
表二
本申请不限定预设连接信息的具体表现方式,可以指示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正确连接方式即可。
本实施例的步骤S122中,服务器2获取到当前ODN设备11的级数为2,可在预设组网数据库中查找级数为2的ODN设备11的哪个连接端口112用于连接光缆,从而获取跟级数为2的ODN设备11相关的预设连接信息。
服务器2获取到第一图像后,会识别第一图像中的端口标识114、光缆标识121以及设备标识111,建立端口标识114、光缆标识121以及设备标识111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实际连接信息。
步骤S123中,服务器2将获取到的实际连接信息与预设组网数据库中的预设连接信息进行比对,判断ODN设备11与光缆是否连接正确。例如,在预设组网数据库中,预设连接数据存储的是级数为2的ODN设备11的输入端口A连接光缆12,而实际连接信息为级数为2的ODN设备11的输入端口B连接了光缆12,则服务器2判断ODN设备11与光缆12连接不正确。若实际连接信息为级数为2的ODN设备11确实是输入端口A连接了光缆12,则服务器2判断ODN设备11与光缆12连接正确。
请继续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若判断光缆12与ODN设备11的连接端口112连接正确,还包括:步骤S13,存储所述实际连接信息。
若服务器2在步骤S123中判断光缆12与ODN设备11连接正确,则执行步骤S13,将此时的ODN设备11与光缆的实际连接方式存储至实际组网数据库,这一方面有利于在后续维护光网络系统1的过程中定位、追踪各个ODN设备11与光缆12,另一方面实际组网数据库可以供连接下一级ODN设备11与光缆12时查找光缆12对应练级的上一级ODN设备11。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若判断光缆12与ODN设备11的连接端口112连接不正确,还包括:
步骤S14,根据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生成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方式。
步骤S15,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若服务器2在步骤S123中判断光缆12与ODN设备11连接不正确,则执行步骤S14和步骤S15,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并下发第一提示信息至终端设备3。终端设备3用于将该第一提示信息展示给现场施工员。
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文字,提示施工员将光缆12连接至ODN设备11的相应连接端口112。例如终端设备3输出文字:连接Fiber 2至第二级ODN设备11的输入端口A。第一提示信息也可以是图片,例如终端设备3显示第二级ODN设备11的示意图,并以红色框警告连接错误的连接端口112,以绿色箭头指示应该正确连接的连接端口112。第一提示信息也可以是语音,例如终端设备3直接播报如何连接ODN设备11与光缆12。施工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3上展示的第一提示信息,将光缆12与ODN设备11重新连接。
请参阅图7,于一变更实施例中,服务器2可直接通过ODN设备11的位置信息获取当前连接的ODN设备11的级数。该变更实施例中,预设组网数据库中还存储有每一级ODN设备11的位置信息,该实施例中,位置信息例如包括ODN设备11的经纬度。在该实施例中,施工员到达施工场地后,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进行定位,获取当前位置信息。终端设备3将获取到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
该变更实施例中,步骤S121为: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也即,服务器2根据接收到的当前位置信息,与预设组网数据库中各级ODN设备11的位置信息进行比对,该当前位置信息与哪一级ODN设备11的位置信息匹配即可确定当前所在位置的ODN设备11的级数。
由于终端设备3定位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该实施例中,“匹配”包括位置信息相同,或者位置信息的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例如当位置信息为经纬度时,在该经纬度的一个预设范围内,都可以认为位置信息是相互匹配的。
在该变更实施例中,若判断ODN设备11与光缆12连接正确,存储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实际连接信息和ODN设备11的位置信息。
如上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施工员连接ODN设备11与光缆12之后,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拍摄已经连接的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第一图像,其中第一图像中包括ODN设备11的设备标识111、光缆12的光缆标识121、以及ODN设备11的连接端口112的端口标识114,服务器2从终端设备3处获取上述第一图像,可以根据设备标识111、光缆标识121以及端口标识114建立起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连接关系(即光缆12具体连接ODN设备11的哪个连接端口111),获取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实际连接信息,其中服务器2上还存储有预设组网数据库,预设组网数据库中包括预先规划好的ODN设备与光缆的预设连接信息,服务器2用于比对实际连接信息与预设连接信息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判断此时ODN设备11与光缆12连接错误,若相同,则判断此时ODN设备11与光缆连接正确。当服务器2判断ODN设备11与光缆12连接正确时,存储此时获取的实际连接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光网络系统1中的各个ODN设备11和各条光缆12。当服务器2判断ODN设备11与光缆连接错误时,会生成第一提示信息并下发至终端设备3以展示给施工员,指示施工员正确的连接方式,有利于避免ODN设备11与光缆12连接错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和服务器,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在连接ODN设备11与光缆12之前,先从服务器2获取第二提示信息,再根据第二提示信息来连接ODN设备11与光缆12。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21,获取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包括光缆的光缆标识;
步骤S22,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信息和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生成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之间的预设连接方式;
步骤S11,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OND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及光缆的光缆标识;以及
步骤S12,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和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
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中,通过服务器2与终端设备3通信以实现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
终端设备3用于拍摄光缆12得到第二图像,并上传第二图像至服务器2。其中,第二图像中包括光缆12上的光缆标识121。
步骤S22中,服务器2可以识别第二图像中的光缆标识121获取光缆ID,根据预设组网数据中存储的预设组网信息生成第二提示信息提示施工员如何连接ODN设备11与光缆12。
请继续参阅图9,本实施例中,步骤S22包括:
步骤S221,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
步骤S222,根据所述级数从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信息;
步骤S223,根据所述预设连接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第二图像中包括光缆标识121,如前述的,光缆12的两端都具有一光缆标识121,两个光缆标识121携带相同的光缆ID,且光缆12的两端都连接一ODN设备11。因此,通过光缆12其中一端的光缆标识121即可关联到另一端的光缆标识121,而根据另一端的光缆标识121所连接的ODN设备11的级数,即可确定此时的ODN设备11的级数。
步骤S222可参实施例一中步骤S122,不再赘述。
步骤S223中,服务器2根据前述获取的预设连接信息,生成第二提示信息,并下发第二提示信息给终端设备3,终端设备3将该第二提示信息进行展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施工员如何连接光缆12与ODN设备11。本实施例中,第二提示信息可为文字、图片、语音等,具体可参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提示信息,不再赘述。
在施工员根据前述的第二提示信息连接好光缆12与ODN设备11之后,通过终端设备3拍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包括此时已经连接好的ODN设备11的设备标识111、光缆12的光缆标识121以及连接端口112的端口标识114。
终端设备3将获取到的第一图像上报至服务器2,服务器2依次执行上述步骤S11和步骤S12,步骤S11和步骤S12如实施例一中所述。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光缆12与ODN设备11之前,先获取第二图像上传至服务器2,使得服务器2生成第二提示信息,再根据第二提示信息来连接光缆12与ODN设备11,这使得在连接之前即可获得正确的连接方式,有利于提升连接的准确性。并且,在根据第二提示信息连接完ODN设备11与光缆12,还是会再获取第一图像,以供服务器2校验此时是否连接正确,这有利于避免在第二提示信息的提示下也连接错误的情况。并且,通过获取第一图像,可以获取并存储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实际连接信息,有利于后续在维护光网络系统1的过程中追踪ODN设备11与光缆12。
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ODN设备11与光缆12连接错误,需要将光缆12从ODN设备11上拔下来再插入正确的连接端口11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前先生成第二提示信息,有利于使得施工员一开始就连接正确,减少光缆12与ODN设备11的拔插次数,尤其是在ODN设备11的连接端口较多时,可以大幅度减少施工时间,提升施工效率。
本实施例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和服务器,同样可适用于实施例一中的光网络系统1。
对于前述的服务器2执行的方法,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上述服务器2与终端设备3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2包括:处理器21(例如CPU)和存储器22。存储器22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22中可以存储各种指令,以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一和二中的所有方法步骤。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服务器2还可以包括电源2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21执行指令时,指令使处理器2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服务器2的处理动作。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第一方面无线通信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凡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功能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相应的硬件来实现,而且,用来实现同一功能的具体硬件结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专用电路等。但是,对本申请而言更多情况下软件程序实现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光网络系统4,与实施例一中的光网络系统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各级ODN设备11的结构都相同。
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中,光网络系统4也为四级光网络系统,也即,光网络系统4包括四级ODN设备41。本实施例中,各级ODN设备41具有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每一ODN设备11具有一设备标识111,每一ODN设备11包括三个连接端口112,三个连接端口112分别为输入端口A、B以及输出端口A’。每一ODN设备11包括两个光通道113。两个光通道113与两个输入端口A和B一一对应。对应输入端口A的光通道包括一主干路径115和多个分支路径116,对应输入端口B的光通道113包括多个分支路径116。每一ODN设备11还包括多个入户端口,多个分支路径116与多个入户端口一一对应,从而实现光信号入户,而在主干路径115中传输的光信号会被传输至下一级的ODN设备11。
本实施例中,光网络系统4的第一-三级的ODN设备11都通过输入端口A连接光缆12,而第四级(也即最后一级)的ODN设备11由于已经无需传输光信号至下一级,其通过输入端口B来连接光缆12。
本实施例中的光网络系统4,可以实现如实施例一中光网络系统1的所有的有益效果。在此基础上,由于光网络系统4中所有ODN设备11的结构相同,整个光网络系统4采用相同型号的ODN设备11,有利于简化施工过程。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的任意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同样适应于本实施例的光网络系统4。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的光网络系统5,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光网络系统5中,ODN设备11包括至少两个光通道113,各个光通道113的功能不同。
本实施例中,ODN设备11包括三个光通道113,其中一个光通道中传输的光信号用于光通信,另外两个光通道113中传输的光信号用于光传感。且本实施例中,用于传输实现光传感的两个光通道113可以用作不同的传感方式,例如温度传感、振动传感等。
本实施例中,ODN设备11包括六个连接端口,分别为三个输入端口A、B、C和三个输出端口A’、B’、C'。输入端口A对应输出端口A’,输入端口B对应输出端口B’,输入端口C对应输出端口C’。三个光通道113分别对应三个输入端口A、B、C。
也即,从输入端口A输入的光信号经过其中一光通道113中,经过光通道113进行分配,70%的光信号用于通过输出端口A’传输至下一级ODN设备11,30%的光信号平均分配给8个入户ONT。输出端口B’用于连接至温度传感器(图未示),从输入端口B输入的光信号经过一光通道113从输出端口B’输出至该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根据该光信号检测温度信息。输出端口C’用于连接至振动传感器(图未示),从输入端口C输入的光信号经过一光通道113从输出端口C’输出至该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用于根据该光信号检测振动信息。
上述ODN设备11的结构,可以适用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中所述的任意光网络系统中。本实施例中的ODN设备11所应用的光网络系统可实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所述的任意有益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部分光通道113用于光传感,可以获取温度信息、振动信息等,有利于监测光网络系统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进行故障预警和故障排查。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3,实施例的连接组件6包括光纤适配器61和光纤连接器62。
光纤适配器61用于可拆卸地被装配于ODN设备11的连接端口112,光纤连接器62用于固定于光缆12的一端。在光网络系统中,通常光缆12的两端都可拆卸地装配有光纤连接器62。当光缆12需要连接至ODN设备11的连接端口112时,光纤连接器62与光纤适配器61连接固定以使得ODN设备11与光缆12连接固定,从而实现ODN设备11与光缆12之间的光通信。
光纤适配器61包括适配器主体611和形成于适配器主体611上的至少两个输入端口612。
本实施例中,适配器主体611整体为一圆柱状结构,光纤适配器61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端口612,每个输入端口612为开设于适配器主体611上的插槽。每一输入端口612的一端用于连通ODN设备11上的其中一连接端口,另一端用于连接光纤连接器62。每一输入端口612用于提供一通道,从而建立起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连接。光纤适配器61上的输入端口612的数量与光纤适配器61所装配的ODN设备11的输入端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光纤适配器61包括两个输入端口612。两个输入端口612沿圆周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其中一输入端口612位于0°方位上,另一输入端口612位于180°方位上。
光纤适配器61还包括形成于适配器主体611上的至少两个端口指示构件613。端口指示构件613的数量与输入端口6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一端口指示构件613位于其所对应的输入端口612处,用于指示输入端口612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光纤适配器61包括两个端口指示构件613,每一端口指示构件613位于其对应的输入端口612的外围。
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4,图14为光纤连接器62在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光纤连接器62包括连接器主体621、形成于连接器主体621中的一纤芯622以及至少两个连接器标识623。
本实施例中,连接器主体621为大致的圆柱状,其包括相对且平行设置的底面S1和顶面S2,还包括连接于顶面S1与底面S2之间的侧面S3。纤芯622从顶面S1朝向远离底面S2的方向凸伸出。当光纤连接器62与光纤适配器61连接固定时,纤芯622插入光纤适配器61的其中一输入端口612内。
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62的顶面S1与光纤适配器61接触,这使得光纤连接器62与光纤适配器61连接的端面都是圆形的,其形状匹配,有利于两者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62上的连接器标识623的数量与其所要连接的光纤适配器61上的输入端口612的数量相同,且连接器标识623与输入端口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62上的连接器标识623为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所述的光缆标识121。当光缆12的一端或两端固定有光纤连接器62时,光缆12的光缆标识121可以被设置于光纤连接器62上,也即作为前述的连接器标识623。
纤芯622用于传输光信号,纤芯622通过插入光纤适配器61上相应的输入端口612,可以将光信号传输至ODN设备11上对应的连接端口112。
光纤适配器61装配于ODN设备11时,不同的输入端口612对应不同的连接端口112设置。光纤连接器62上的连接器标识623位于连接器主体621的侧面S3上,且各个连接器标识623在侧面S3均匀地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器标识623分别位于0°方向和180°方向上。
本实施例中输入端口612、纤芯622以及连接器标识623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三所示:
表三:
也即,假设施工员在连接光纤适配器61与光纤连接器62时视角的方位不变(例如始终处于从左往右看)。则当纤芯622插入位于0°方向上的输入端口612(输入端口D)时,位于0°方向上的连接器标识623(Code 0)可被观察到。当纤芯622插入位于180°方向上的输入端口612(E)时,位于180°方向上的连接器标识623(Code 180)可被观察到。
也即,定义一旋转轴,该旋转轴垂直于底面S1和顶面S2,通过绕着该旋转轴旋转光纤连接器62时,可以改变纤芯622所插入的输入端口612,从而改变可被观察到的连接器标识623,可被观察到的连接器标识623也即可被终端设备3拍摄到的连接器标识623。换句话说,根据当前可被观察到的连接器标识623,或可被拍摄到的连接器标识623,也可判断此时纤芯622插入了哪个输入端口612。
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62还包括至少两个纤芯指示构件624。纤芯指示构件624与连接器标识62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一纤芯指示构件624位于连接器主体621上与其相对应的连接器标识623处,用于指示纤芯622的位置(或称指示纤芯622所插入的输入端口612)
当光纤适配器61与光纤连接器62相互插接时,光纤适配器61上插接有纤芯622的输入端口612处的端口指示构件613与光纤连接器61上相应位置的纤芯指示构件624相互扣合以使得光纤适配器61与光纤连接器62相互固定。
指示构件613与纤芯指示构件624设置为可相互配合以紧固的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口指示构件613为一插槽而纤芯指示构件624为一凸起,或者于另一实施例中,端口指示构件613为一凸起而纤芯指示构件624为一插槽。本申请不限定指示构件613和纤芯指示构件624的具体结构。
并且,光纤适配器61上的端口指示构件613与光纤连接器62上的纤芯指示构件624还可用于辅助输入端口612与纤芯622对准。
于其他变更实施例中,光纤适配器61上输入端口612的数量可不同,光纤连接器62上连接器标识623的数量可不同。
例如,请参阅图15,在本实施例的一变更实施例中,光纤适配器61包括三个输入端口612,光纤连接器62包括三个连接器标识623(图15中以加粗的轮廓线表示出连接器标识623的位置,在实际的产品中连接器标识623可不为图示之结构)。三个输入端口612沿圆周方向均匀地间隔排列,三个连接器标识623在侧面S3上均匀地间隔排列。也即,三个输入端口612分别位于0°、120°、240°的角度方向上,对应的三个连接器标识623分别位于0°、120°、240°的角度方向上。在该变更实施例中,光纤适配器61适用于装配至具有三个输入端口的ODN设备11上。
该变更实施例中输入端口612、纤芯622以及连接器标识623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四所示:
表四:
也即,假设施工员在连接光纤适配器61与光纤连接器62时视角的方位不变。则当纤芯622插入位于0°方向上的输入端口612(输入端口D)时,位于0°方向上的连接器标识623(Code 0)可被观察到。当纤芯622插入位于120°方向上的输入端口612(E)时,位于120°方向上的连接器标识623(Code 120)可被观察到。当纤芯622插入位于240°方向上的输入端口612(F)时,位于240°方向上的连接器标识623(Code 240)可被观察到。
例如请参阅图16,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变更实施例中,光纤适配器61包括四个输入端口612,光纤连接器62包括四个连接器标识623(图16中以加粗的轮廓线表示出连接器标识623的位置,在实际的产品中连接器标识623可不为图示之结构)。四个输入端口612沿圆周方向均匀地间隔排列,四个连接器标识623在侧面S3上均匀地间隔排列。也即,四个输入端口612分别位于0°、120°、240°的角度方向上,对应的四个连接器标识623分别位于0°、120°、240°的角度方向上。在该变更实施例中,光纤适配器61适用于装配至具有四个输入端口的ODN设备11上。
该变更实施例中输入端口612、纤芯622以及连接器标识623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五所示:
表五:
也即,假设施工员在连接光纤适配器61与光纤连接器62时视角的方位不变。则当纤芯622插入位于0°方向上的输入端口612(输入端口D)时,位于0°方向上的连接器标识623(Code 0)可被观察到。当纤芯622插入位于90°方向上的输入端口612(E)时,位于90°方向上的连接器标识623(Code 90)可被观察到。当纤芯622插入位于180°方向上的输入端口612(F)时,位于180°方向上的连接器标识623(Code 180)可被观察到。当纤芯622插入位于270°方向上的输入端口612(G)时,位于270°方向上的连接器标识623(Code 270)可被观察到。
本实施例中,如图13-15所示的的连接组件6、光纤适配器61及光纤连接器62,可应用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所述的任意光网络系统中,用于建立ODN设备11与光缆12的连接,实现ODN设备11与光缆12之间的光通信。
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6、光纤适配器61及光纤连接器62,在光纤适配器61上设置多个输入端口612,可通过旋转光纤连接器62使得光纤连接器62以不同的角度与光纤适配器61连接,从而使得光纤连接器62上的纤芯622插入光纤适配器61上不同的输入端口612,使得光信号被传输至光纤适配器61所装配的ODN设备11的不同连接端口611和光通道613。通过在光纤连接器62上设置多个连接器标识623(也即前述实施例中的光缆标识121),当光纤连接器62以不同角度与光纤适配器61连接时,不同的连接器标识623可被终端设备3拍摄到,从而可以建立起光缆12与ODN设备11上连接端口112的对应连接关系。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OND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端口标识及光缆的光缆标识;以及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和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
根据所述级数从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信息;
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实际连接信息与所述预设连接信息是否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连接正确,存储所述实际连接信息至实际组网数据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所述光缆标识以获取光缆ID,在所述实际组网数据库中查找所述光缆ID对应的ODN设备从而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连接不正确,根据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生成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方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包括光缆的光缆标识;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信息和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生成第二提示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之间的预设连接方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信息和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生成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信息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
根据所述级数从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连接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ODN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和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及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及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是否连接正确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ODN设备的级数;
根据所述级数从所述预设组网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预设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信息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的实际连接信息与所述预设连接信息是否匹配。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DN设备的连接端口连接正确,则存储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实际连接信息。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ODN设备,所述ODN设备具有设备标识,所述ODN设备包括多个连接端口和一一对应所述多个连接端口的多个光通道,每一所述连接端口具有一端口标识;以及
光缆,所述光缆用于连接其中一所述连接端口,所述光缆具有光缆标识,所述光缆用于通过所述连接端口传输光信号至对应的光通道;
所述设备标识、所述端口标识及所述光缆标识用于判断所述光缆与所述OND设备是否连接正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通道中至少一光通道的光信号用于光通信;或/和
所述多个光通道中至少一光通道的光信号用于光传感。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通道中的至少两个光通道的光信号用于光通信,且所述至少两个光通道具有不同的分光比。
16.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具有相同的两个光缆标识,所述两个光缆标识分别位于所述光缆的两端,所述两个光缆标识用于确定与所述光缆相匹配的ODN设备在预设组网数据库中所处的级数。
17.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级联的多个ODN设备,最后一级的ODN设备与其他ODN设备的结构不同,且所述其他ODN设备的结构相同。
18.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级联的多个ODN设备,所述多个ODN设备的结构相同。
CN202210873465.2A 2022-07-22 2022-07-22 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Pending CN1174790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3465.2A CN117479052A (zh) 2022-07-22 2022-07-22 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PCT/CN2023/098882 WO2024016878A1 (zh) 2022-07-22 2023-06-07 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3465.2A CN117479052A (zh) 2022-07-22 2022-07-22 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9052A true CN117479052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16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3465.2A Pending CN117479052A (zh) 2022-07-22 2022-07-22 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9052A (zh)
WO (1) WO202401687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1611A1 (ja) * 2013-07-02 2015-01-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ネットワーク構築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465528B (zh) * 2016-06-03 2022-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分配网络odn资源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
EP3731437A4 (en) * 2019-02-25 2021-01-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OPOLOGY PROCESSING PROCESS, DEVICE AND SYSTEM
WO2020172774A1 (zh) * 2019-02-25 2020-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网络设备
CN110996195A (zh) * 2019-12-16 2020-04-10 上海欣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Odn设备端子使用状态的识别系统、方法、装置、终端、介质
CN111754443B (zh) * 2020-05-18 2024-02-06 大唐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信息的整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878A1 (zh)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03283B1 (en) Rfid-bas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formation
US9620941B2 (en) Intelligent telecommunications patching system
US105091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fiber distribution
JP2002521649A (ja) 通信回線の接続の識別及びトラッキングを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2852095B1 (en) Optical distribu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5847051A (zh) 用于通信的系统、连接器组件、以及用于通信的设备
JP2008141785A (ja) 電子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ネットワーク・ドキュメンテ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EP4191300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y, label system, label modul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EP4191299A1 (en) Label system, insertion fram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US20200137918A1 (en) Circuit Management Systems
CN106681942B (zh) 提供可连接设备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信息的信息系统及方法
CN114465661A (zh) 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79052A (zh) 光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光网络系统
EP3920437B1 (en) Optical network device
EP2816742A1 (en) Optical port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flange, fibre jumper and optical network device
CN105656648A (zh) Odn资源梳理方法及系统
US652243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tical loss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fibers in an optical fiber network
RU2556886C1 (ru) Модуль сплиттерный
US1005070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organizing resources of optical fiber cabinet and optical fiber cabinet
CN104796189B (zh) 分光器施工方法及管理终端
CN115333616B (zh) 光纤错连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314159B (zh) 机柜与设置于机柜中电子装置的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EP4307708A1 (en) Identificat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WO2016169405A1 (zh) 无源光网络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330318B (zh) 一种光纤通信配准方法、装置和光纤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