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4303A - 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4303A
CN117474303A CN202311828973.XA CN202311828973A CN117474303A CN 117474303 A CN117474303 A CN 117474303A CN 202311828973 A CN202311828973 A CN 202311828973A CN 117474303 A CN117474303 A CN 117474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version
power
unit
replaced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89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74303B (zh
Inventor
李晶
谢中鹏
阳浩
杜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hoen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hoen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hoen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hoen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289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43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4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4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74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4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电柜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预先构建基础地图模型,并在其基础上构建用于反馈换电柜的换电中枢单元和用于反馈换电柜用户的电瓶车的待换电单元,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获取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和电量信息对预期范围内的各个换电柜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避免了各个换电柜使用不均衡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柜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电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换电柜是一种建立在城市道路各个位置上,为电瓶车提供电瓶更换服务的装置,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外卖行业和快递行业的发达,电瓶车的电量消耗大幅增加,对电瓶更换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若任由电瓶车驾驶员自己随意选择换电柜进行电瓶更换,容易出现一些换电柜电瓶用尽,另一些换电柜电瓶剩余较多的问题,导致换电柜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电柜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和所述预定区域中各个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根据所述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生成基础地图模型,根据各个所述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
持续对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待换电单元,通过对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的分析,生成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持续对各个换电柜的电瓶储备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生成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供给能力标签;
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的预期换电范围,并对所述预期换电范围中的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
优选地,通过对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的分析,生成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标准对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的电量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取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的换电紧急参数,根据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的位置信息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位置信息,生成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运动至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运动路径,将所述换电紧急参数与所述运动路径进行绑定,以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
根据所述待换电单元的各个所述换电路径,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将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所述预期换电参数进行叠加,以得到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优选地,根据所述待换电单元的各个所述换电路径,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换电单元的换电紧急参数作为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将所述换电路径在所述待换电单元所具有的所有换电路径中的距离顺序作为第二换电参数;
确定所述待换电单元所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直接换电状态或顺途换电状态;
当所述待换电单元处于直接换电状态时,将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和第二换电参数进行整合计算,以得到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换电参数用于生成所述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层级,所述第二换电参数用于生成所述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指数;
当所述待换电单元处于顺途换电状态时,获取所述待换电单元的目标运行路径,并对所述目标运行路径和各个所述换电路径进行重叠程度的分析,以得到第三换电参数,并将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第二换电参数以及第三换电参数进行整合计算,以得到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换电参数用于生成所述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层级,所述第二换电参数和所述第三换电参数用于生成所述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指数。
优选地,对所述预期换电范围中的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获取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和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
根据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获取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其中,各个所述换电供应层级与各个所述换电压力层级一一对应,所述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来自于所述换电中枢单元中各个电瓶的电量状况;
根据所述待换电单元的电量信息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进行对应的增加与减少,并将增加与减少后的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与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将具有最大差值的所述换电中枢单元对应的换电柜确定为所述待换电单元的最优先换电柜。
优选地,通过智能终端与待换电车辆的电连接,持续对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其中,所述待换电车辆为在所述换电柜上具有用户资格的电动车辆。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系统,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获取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和所述预定区域中各个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根据所述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生成基础地图模型,根据各个所述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
第一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持续对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各个待换电单元,通过对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的分析,生成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第二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持续对各个换电柜的电瓶储备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生成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供给能力标签;
模型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的预期换电范围,并对所述预期换电范围中的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预先构建基础地图模型,并在其基础上构建用于反馈换电柜的换电中枢单元和用于反馈换电柜用户的电瓶车的待换电单元,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获取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和电量信息对预期范围内的各个换电柜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避免了各个换电柜使用不均衡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柜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较佳实施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和预定区域中各个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根据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生成基础地图模型,根据各个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在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
S2:持续对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在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待换电单元,通过对各个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的分析,生成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S3:持续对各个换电柜的电瓶储备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生成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供给能力标签;
S4: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在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待换电单元的预期换电范围,并对预期换电范围中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以确定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
具体地,本发明是根据预定区域中的各个换电柜和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数据分析,以指引待换电车辆前往最适合的换电柜进行电瓶更换,从而达到最大化发挥各个换电柜的功能的效果,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采集多种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就包括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因此,待换电车辆需要为在换电柜上具有用户资格的电动车辆,这些车辆在运行时需要设置与待换电车辆的电连接的智能终端,以持续对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
更具体地,第一步,生成换电地图,换电地图用于反馈预定区域中各个换电柜的信息:获取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和预定区域中各个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根据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生成基础地图模型,根据各个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在基础地图上生成对应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
其中,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指代预定区域中各条道路,换电柜的规格信息用于描述换电柜储存电瓶的数量与型号。
更具体地,第二步,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信息计算各个换电柜的换电压力:持续对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在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待换电单元,通过对各个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的分析,生成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待换电车辆的运动,待换电单元也会在基础地图模型上随之运动,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也会随之变化。
更具体地,第三步,根据换电柜的信息计算各个换电柜的换电能力:持续对各个换电柜的电瓶储备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生成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供给能力标签;其中,换电供给能力标签用于反馈换电柜的电瓶更换的供给能力,这一能力与换电柜中各个电瓶的电量有关,因此,随着换电柜对电瓶的充电,还有待换电车辆对电瓶的更换,均会导致换电供给能力标签的变化。
更具体地,第四步,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在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待换电单元的预期换电范围,并对预期换电范围中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以确定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确定若干个可更换电瓶的预选换电柜,并对各个预选换电柜进行分析,来判断待换电车辆在各个预选换电柜中进行电瓶更换后,各个预选换电柜的预期换电压力与预期换电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预先构建基础地图模型,并在其基础上构建用于反馈换电柜的换电中枢单元和用于反馈换电柜用户的电瓶车的待换电单元,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获取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和电量信息对预期范围内的各个换电柜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避免了各个换电柜使用不均衡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电柜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优选地,通过对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的分析,生成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的步骤包括:
S21:根据预设标准对各个待换电单元的电量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取各个待换电单元的换电紧急参数,根据各个待换电单元的位置信息与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位置信息,生成各个待换电单元运动至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运动路径,将换电紧急参数与运动路径进行绑定,以生成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
S22:根据待换电单元的各个换电路径,生成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将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预期换电参数进行叠加,以得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具体地,当待换电单元的电量信息处于不同的等级范围中时,该待换电单元具有对应该等级范围的换电紧急参数,可以理解的是,换电紧急参数用于描述该待换电单元需要换电的紧急程度,换电紧急参数越低,代表该待换电单元需要更换电瓶的时间距离现在越长,因此该待换电单元带给换电中枢单元的压力也就是越小,反之换电紧急参数越高的待换电单元带给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压力越大。
更具体地,根据基础地图模型生成各个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各条运动路径,并将待换电单元的换电紧急参数与运动路径进行绑定,从而生成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换电路径的分析,得到换电路径对应的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预期换电参数用于描述待换电单元给予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经过上述的步骤后,在基础地图模型上各个待换电单元均具有与各个换电中枢单元之间的换电路径,反过来看待,各个换电中枢单元具有与各个待换电单元之间的换电路径,每个换电路径具有对应的待换电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因此,可以通过换电中枢单元所具有的各个换电路径,将各个待换电单元在该换电中枢单元上的所有预期换电参数进行叠加,以得到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优选地,根据所述待换电单元的各个所述换电路径,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的步骤包括:
S221:将待换电单元的换电紧急参数作为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将换电路径在待换电单元所具有的所有换电路径中的距离顺序作为第二换电参数;
S222:确定待换电单元所处状态;状态包括直接换电状态或顺途换电状态;
S223:当待换电单元处于直接换电状态时,将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和第二换电参数进行整合计算,以得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其中,第一换电参数用于生成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层级,第二换电参数用于生成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指数;
S224:当待换电单元处于顺途换电状态时,获取待换电单元的目标运行路径,并对目标运行路径和各个换电路径进行重叠程度的分析,以得到第三换电参数,并将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第二换电参数以及第三换电参数进行整合计算,以得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其中,第一换电参数用于生成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层级,第二换电参数和第三换电参数用于生成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指数。
具体地,待换电单元是待换电车辆,在预期假设的工作场景中,这些待换电车辆是从事外卖或快递行业者的电瓶车,因此待换电单元需要进行持续的电量消耗,并在电量消耗完后进行电瓶更换。
更具体地,将待换电单元的换电紧急参数作为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将换电路径在待换电单元所具有的所有换电路径中的距离顺序作为第二换电参数,可以理解的是,待换电单元的剩余电量决定了待换电单元的换电紧急参数,也就是说,待换电单元的剩余电量,决定了待换电单元可以继续工作的时间,这个时间与换电紧急参数呈反比关系,而换电路径在待换电单元所具有的所有换电路径中的距离顺序代表了该待换电单元前往此时更换电瓶的可能性的高低。
更具体地,由于待换电单元是从事外卖或快递行业者的电瓶车,因此待换电单元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直接换电状态,一种是顺途换电状态,不难理解,直接换电状态是在非工作状态下直接前往换电柜,顺途换电状态是在前往某地的途中前往换电柜,根据所处状态的不同,对待换电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和第二换电参数的计算方式也不同。
当待换电单元处于直接换电状态时,将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和第二换电参数进行整合计算,以得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其中,第一换电参数用于生成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层级,第二换电参数用于生成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指数。
当待换电单元处于顺途换电状态时,获取待换电单元的目标运行路径,并对目标运行路径和各个换电路径进行重叠程度的分析,以得到第三换电参数,并将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第二换电参数以及第三换电参数进行整合计算,以得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其中,第一换电参数用于生成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层级,第二换电参数和第三换电参数用于生成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指数。
需要说明的是,换电中枢单元,也就是换电柜中同时具有多个电瓶,且不同的电瓶所处的电量范围也不同,可以理解的是,换电柜会对电瓶持续进行充电,在当前时刻电量处于不同等级的电量范围的电瓶将在将来不同的时间段中完成充电,从而可以提供给待换电车辆进行电瓶更换,因此,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能力是分多个层级的,每个层级的预期换电能力对应未来不同时间段中能够供给的换电能力。
与之对应的,各个待换电单元的剩余电量也是不同的,不同剩余电量的待换电单元可以持续工作的时间是不同的,可以持续工作的时间不同的待换电单元即将在将来不同的时间段中进行电瓶更换,因此,待换电单元给予换单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是具有不同的换电压力层级的,这些换电压力层级分别对应着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能力的不同层级。
优选地,对所述预期换电范围中的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的步骤包括:
S41:根据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获取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和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
S42:根据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获取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其中,各个换电供应层级与各个换电压力层级一一对应,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来自于换电中枢单元中各个电瓶的电量状况;
S43:根据待换电单元的电量信息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进行对应的增加与减少,并将增加与减少后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与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将具有最大差值的换电中枢单元对应的换电柜确定为待换电单元的最优先换电柜。
具体地,根据之前的描述可以得知,换电中枢单元具有各个换电供应层级,且换电供应层级分别与待换电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一一对应,更具体地,换电中枢单元的每个换电供应层级具有对应的换电供应指数,换电供应指数来源于各个电瓶的电量状况,也就是说,换电中枢单元中各个电瓶的电量状况决定了各个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例如:电量范围A对应换电供应层级B,那么处于电量范围A中的电瓶数量就决定了换电供应层级B的换电供应指数。
更具体地,根据待换电单元的电量信息对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进行对应的增加与减少,可以理解的是,当待换电单元在换电中枢单元进行电瓶更换后,换电中枢单元的电瓶电量状况会发生变化,因此,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
更具体地,换电中枢单元改变后的各个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代表着若待换电单元在该换电中枢单元更换电瓶后的换电供应能力,将其与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值代表着换电柜对预期换电压力的承受能力,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将具有最大差值的换电中枢单元对应的换电柜确定为待换电单元的最优先换电柜。
优选地,通过智能终端与待换电车辆的电连接,持续对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其中,待换电车辆为在换电柜上具有用户资格的电动车辆。
参阅图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系统,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获取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和预定区域中各个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根据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生成基础地图模型,根据各个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在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
第一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持续对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在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各个待换电单元,通过对各个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的分析,生成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第二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持续对各个换电柜的电瓶储备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生成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供给能力标签;
模型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在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待换电单元的预期换电范围,并对预期换电范围中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以确定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
具体地,上述的各个模块均按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进行运作,在此不对其功能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和所述预定区域中各个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根据所述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生成基础地图模型,根据各个所述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
持续对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待换电单元,通过对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的分析,生成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持续对各个换电柜的电瓶储备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生成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供给能力标签;
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的预期换电范围,并对所述预期换电范围中的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的分析,生成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标准对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的电量信息进行分析,以获取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的换电紧急参数,根据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的位置信息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位置信息,生成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运动至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运动路径,将所述换电紧急参数与所述运动路径进行绑定,以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
根据所述待换电单元的各个所述换电路径,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将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所述预期换电参数进行叠加,以得到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换电单元的各个所述换电路径,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待换电单元的换电紧急参数作为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将所述换电路径在所述待换电单元所具有的所有换电路径中的距离顺序作为第二换电参数;
确定所述待换电单元所处状态;所述状态包括直接换电状态或顺途换电状态;
当所述待换电单元处于直接换电状态时,将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和第二换电参数进行整合计算,以得到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换电参数用于生成所述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层级,所述第二换电参数用于生成所述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指数;
当所述待换电单元处于顺途换电状态时,获取所述待换电单元的目标运行路径,并对所述目标运行路径和各个所述换电路径进行重叠程度的分析,以得到第三换电参数,并将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第一换电参数、第二换电参数以及第三换电参数进行整合计算,以得到所述待换电单元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换电参数用于生成所述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层级,所述第二换电参数和所述第三换电参数用于生成所述预期换电参数的换电压力指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预期换电范围中的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获取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和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
根据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获取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其中,各个所述换电供应层级与各个所述换电压力层级一一对应,所述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来自于所述换电中枢单元中各个电瓶的电量状况;
根据所述待换电单元的电量信息对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进行对应的增加与减少,并将增加与减少后的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供应层级的换电供应指数与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各个换电压力层级的换电压力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将具有最大差值的所述换电中枢单元对应的换电柜确定为所述待换电单元的最优先换电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智能终端与待换电车辆的电连接,持续对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其中,所述待换电车辆为在所述换电柜上具有用户资格的电动车辆。
6.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获取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和所述预定区域中各个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根据所述预定区域的道路交通信息生成基础地图模型,根据各个所述换电柜的位置信息与规格信息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各个换电中枢单元;
第一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持续对各个待换电车辆进行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对应的各个待换电单元,通过对各个所述待换电单元与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路径的分析,生成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
第二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持续对各个换电柜的电瓶储备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生成各个换电中枢单元的换电供给能力标签;
模型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待换电车辆的位置信息与电量信息在所述基础地图模型上生成所述待换电单元的预期换电范围,并对所述预期换电范围中的各个所述换电中枢单元的预期换电压力标签和换电供给能力标签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待换电车辆的最优先换电柜。
CN202311828973.XA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4743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8973.XA CN117474303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8973.XA CN117474303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4303A true CN117474303A (zh) 2024-01-30
CN117474303B CN117474303B (zh) 2024-03-26

Family

ID=89638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8973.XA Active CN117474303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430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9091A (zh) * 2019-08-14 2019-12-27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荐换电柜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2142455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网关、充电电源
CN114943392A (zh) * 2022-07-27 2022-08-26 深圳市盾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换电路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094538A (zh) * 2023-10-19 2023-11-21 深圳市菲尼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池分析的换电路径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9091A (zh) * 2019-08-14 2019-12-27 深圳易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荐换电柜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2142455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网关、充电电源
CN114943392A (zh) * 2022-07-27 2022-08-26 深圳市盾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换电路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094538A (zh) * 2023-10-19 2023-11-21 深圳市菲尼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池分析的换电路径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4303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ong et al. Multi-mode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driving pattern identification using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CN204870587U (zh) 一种纯电动车车载电源及车载设备的供电结构
CN110311458A (zh) 一种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459844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多模式能量管理方法
Hossain et al. Advance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i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Wu et al. Multilayer framework for vehicle-to-grid operation
CN102044889A (zh) 一种电动车辆配套充电网络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充电方法
CN112510798B (zh) 一种梯次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Göhlich et al. Conceptual design of urban e-bus systems with special focus on battery technology
CN110027440A (zh) 一种基于v2g技术负荷高峰期的分层调度方法
CN105882449A (zh) 一种基于地图导航的充电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1018374U (zh) 一种基于市电和氢燃料电池共同供电的自动储能充电系统
Małek et al. Optimization of energy management in a city bus powered by the hydrogen fuel cells
CN117094538B (zh) 一种基于电池分析的换电路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474303B (zh) 一种用于换电柜的运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633847A (zh) 一种基于模块分割式电池换电站的充电策略控制方法
CN111982531B (zh) 评估电池与整车匹配性的方法
CN102991372A (zh) 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CN109361229A (zh) 一种电池化成分容及检测系统
CN202373987U (zh) 一种充电控制器
CN114347812B (zh) 基于驾驶风格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方法
CN115642628A (zh) 用于应急电源的光储充放电站容量配置方法
CN115848217A (zh) 一种基于多能源模组的能源管理方法
Fragiacomo et al. Fuel cell-based powertrain analysis for tramway systems
CN100509472C (zh) 一种电动车整车控制的三层网络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