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68510B - 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68510B
CN117468510B CN202311438498.5A CN202311438498A CN117468510B CN 117468510 B CN117468510 B CN 117468510B CN 202311438498 A CN202311438498 A CN 202311438498A CN 117468510 B CN117468510 B CN 117468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cid
blocking structure
throwing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384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68510A (zh
Inventor
刘广
刘智勇
李卓
陈巳樊
王霜
刘呈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RRC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RRC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RRC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RRC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384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68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68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8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68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8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2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4Sealing li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01G24/2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plant material
    • A01G24/25Dry fruit hulls or husks, e.g. chaff or co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B09C1/105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using fungi or pla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2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06Sealing of existing landfills, e.g. using mining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包括废渣层、氧化物层、防渗层、酸改良层和覆土层,所述氧化物层覆盖于所述废渣层上,所述防渗层覆盖于所述氧化物层上,所述酸改良层覆盖于所述防渗层上,所述覆土层覆盖于所述酸改良层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的施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自然降水与产酸层隔绝,利用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的共同作用,确保生态恢复效果可持续性,施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渣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矿山形成的堆场普遍高陡且没有进行分类堆存,边坡面积大,平台小,通常采取的覆土绿化等生态修复措施,用于酸性废石堆(废渣、尾砂堆)后,由于废石堆场土壤结构差、酸性污染严重和重金属的存在,植物很难正常生长,水土流失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而针对污染严重的矿区,国内一般按照一般固废的填埋标准,采用单层人工复合防渗层的进行阻隔,一般是压实黏土层(300-600mm)+HEDP膜+覆土绿化,在天然黏土层不存在的情况,常采用GCL防渗毯+HDPE膜+覆土绿化的防渗层,该技术需要解决客土来源的问题,同时防渗材料和施工成本较高。有鉴于此,特提出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包括废渣层、氧化物层、防渗层、酸改良层和覆土层,所述氧化物层覆盖于所述废渣层上,所述防渗层覆盖于所述氧化物层上,所述酸改良层覆盖于所述防渗层上,所述覆土层覆盖于所述酸改良层上,连接所述酸改良层和所述覆土层设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由多个固定件排布形成,所述固定件包括柔性囊袋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中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和填料,所述填料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
其采用如下施工工艺制成:
S01、利用采空区周边堆存的废渣进行采空区回填并将多余废渣堆进行地形整理,形成废渣层;
S02、在废渣层上铺设氧化物层;
S03、将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铺设于氧化物层上,形成防渗层;
S04、将石灰粉辅助微生物、聚合物固化剂、稻壳、有机肥和土壤进行混合后通过喷播于防渗层上,形成酸改良层,在喷播酸改良层的过程中,利用投放装置投放多个固定件,多个固定件排布形成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凸出于所述酸改良层,所述固定件包括柔性囊袋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中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和填料,所述填料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所述柔性囊袋由无纺布缝制形成,所述柔性囊袋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
S05、将土壤、辅助微生物菌剂、稻壳和污泥发酵有机肥混合后铺设酸改良层上,形成覆土层。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投放装置包括底座、投放料斗、电控阀、驱动电机、投料转轮和挤料槽,所述投放料斗、驱动电机和挤料槽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控阀设于所述投料料斗的出料口,所述投料转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所述投料转轮的轮周上设有多个接料扣碗,所述多个接料扣碗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接料扣碗的边沿转动连接于所述投料转轮的轮周上, 对应所述接料扣碗设有成型槽,所述投料转轮的下半部分伸入所述挤料槽中;
在投放固定件的过程中,固定件投放于投放料斗中,通过电控阀控制固定件的落下,落下的固定件落入一个所述接料扣碗中,投料转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接到固定件的所述接料扣碗在进入到挤料槽中后,由于挤料槽侧壁的挤压,所述接料扣碗闭合,与对应的所述成型槽合并,对固定件形成挤压,使得所述固定件形成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的形状,然后在该接料扣碗离开挤料槽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对应的所述固定件被投放。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渗层由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铺设形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酸改良层由石灰粉辅助微生物、聚合物固化剂、稻壳、有机肥和土壤进行混合后通过喷播形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覆土层由土壤、辅助微生物菌剂、稻壳和污泥发酵有机肥混合后铺设形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物层的厚度设置为0.4m-0.6m,所述防渗层的厚度设置为0.04m-0.06m,所述酸改良层的厚度设置为0.1m-0.2m,所述覆土层的厚度设置为0.2m-0.4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覆土层上设置多个平行设置的排水沟,相邻的所述排水沟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5m-1.5m,所述排水沟的深度设置为0.1m-0.3m,宽度设置为0.2m-0.4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废渣层按照1:1.25的比例进行放坡,坡面上每10m设置一个平台,平台宽度3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囊袋由无纺布缝制形成,所述柔性囊袋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
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01、利用采空区周边堆存的废渣进行采空区回填并将多余废渣堆进行地形整理,形成废渣层;
S02、在废渣层上铺设氧化物层;
S03、将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铺设于氧化物层上,形成防渗层;
S04、将石灰粉辅助微生物、聚合物固化剂、稻壳、有机肥和土壤进行混合后通过喷播于防渗层上,形成酸改良层,在喷播酸改良层的过程中,利用投放装置投放多个固定件,多个固定件排布形成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凸出于所述酸改良层,所述固定件包括柔性囊袋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中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和填料,所述填料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所述柔性囊袋由无纺布缝制形成,所述柔性囊袋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
S05、将土壤、辅助微生物菌剂、稻壳和污泥发酵有机肥混合后铺设酸改良层上,形成覆土层。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投放装置包括底座、投放料斗、电控阀、驱动电机、投料转轮和挤料槽,所述投放料斗、驱动电机和挤料槽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控阀设于所述投料料斗的出料口,所述投料转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所述投料转轮的轮周上设有多个接料扣碗,所述多个接料扣碗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接料扣碗的边沿转动连接于所述投料转轮的轮周上, 对应所述接料扣碗设有成型槽,所述投料转轮的下半部分伸入所述挤料槽中;
在投放固定件的过程中,固定件投放于投放料斗中,通过电控阀控制固定件的落下,落下的固定件落入一个所述接料扣碗中,投料转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接到固定件的所述接料扣碗在进入到挤料槽中后,由于挤料槽侧壁的挤压,所述接料扣碗闭合,与对应的所述成型槽合并,对固定件形成挤压,使得所述固定件形成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的形状,然后在该接料扣碗离开挤料槽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对应的所述固定件被投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自然降水与产酸层隔绝,利用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的共同作用,确保生态恢复效果可持续性,其重点对无机覆盖层和有机覆盖层材料和结构进行研究设计,对生态基质材料进行优化,提高其孔隙率、保水性、有机质含量,使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能与低渗透层紧密附着,增强植被构建层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设置中,在酸改良层和覆土层之间设置了固定层,使得处于表面的酸改良层和覆土层之间相对稳定,有利于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固定层由多个固定件组成,在铺设时,只需要在喷播酸改良层时,同步投放固定件,即可将固定件嵌入至酸改良层中,实现固定件与酸改良层的稳定结合。
固定件包括柔性囊袋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中的填充组件,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和填料,填料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当固定件投放后,遇水后水泥和石灰硬化,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支撑效果。
在设置固定层时,只需要投放固定件,不需要复杂的铺设工作,施工相对简单,固定件大致设置为水滴形,能够使得其在投放时保持相对统一的姿态,实现其稳定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在投放固定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所应用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所应用的固定件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的施工工艺中所应用的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废渣层-1;氧化物层-2;防渗层-3;酸改良层-4;覆土层-5;排水沟-6;固定件7;柔性囊袋8;塑形金属丝9;填料10;底座11;投放料斗12;电控阀13;驱动电机14;投料转轮15;接料扣碗16;成型槽17;挤料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包括废渣层1、氧化物层2、防渗层3、酸改良层4和覆土层5,所述氧化物层2覆盖于所述废渣层1上,所述防渗层3覆盖于所述氧化物层2上,所述酸改良层4覆盖于所述防渗层3上,所述覆土层5覆盖于所述酸改良层4上,连接所述酸改良层4和所述覆土层5设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由多个固定件7排布形成,所述固定件7包括柔性囊袋8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8中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9和填料10,所述填料10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
本实施例的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使自然降水与产酸层隔绝,利用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的共同作用,确保生态恢复效果可持续性,其重点对无机覆盖层和有机覆盖层材料和结构进行研究设计,对生态基质材料进行优化,提高其孔隙率、保水性、有机质含量,使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能与低渗透层紧密附着,增强植被构建层的稳定性。
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01、利用采空区周边堆存的废渣进行采空区回填并将多余废渣堆进行地形整理,形成废渣层1;
S02、在废渣层1上铺设氧化物层2;
S03、将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铺设于氧化物层2上,形成防渗层3;
S04、将石灰粉辅助微生物、聚合物固化剂、稻壳、有机肥和土壤进行混合后通过喷播于防渗层3上,形成酸改良层4,在喷播酸改良层4的过程中,利用投放装置投放多个固定件7,多个固定件7排布形成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凸出于所述酸改良层4,所述固定件7包括柔性囊袋8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8中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9和填料10,所述填料10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所述柔性囊袋8由无纺布缝制形成,所述柔性囊袋8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
S05、将土壤、辅助微生物菌剂、稻壳和污泥发酵有机肥混合后铺设酸改良层4上,形成覆土层5。
在本实施例的设置下,其使自然降水与产酸层隔绝,利用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的共同作用,确保生态恢复效果可持续性,其重点对无机覆盖层和有机覆盖层材料和结构进行研究设计,对生态基质材料进行优化,提高其孔隙率、保水性、有机质含量,使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能与低渗透层紧密附着,增强植被构建层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设置中,在酸改良层4和覆土层5之间设置了固定层,使得处于表面的酸改良层4和覆土层5之间相对稳定,有利于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固定层由多个固定件7组成,在铺设时,只需要在喷播酸改良层4时,同步投放固定件7,即可将固定件7嵌入至酸改良层4中,实现固定件7与酸改良层4的稳定结合。
固定件7包括柔性囊袋8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8中的填充组件,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9和填料10,填料10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当固定件7投放后,遇水后水泥和石灰硬化,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支撑效果。
在设置固定层时,只需要投放固定件7,不需要复杂的铺设工作,施工相对简单,固定件7大致设置为水滴形,能够使得其在投放时保持相对统一的姿态,实现其稳定设置。
进一步,所述投放装置包括底座11、投放料斗12、电控阀13、驱动电机14、投料转轮15和挤料槽18,所述投放料斗12、驱动电机14和挤料槽18设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电控阀13设于所述投料料斗的出料口,所述投料转轮15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4的驱动轴,所述投料转轮15的轮周上设有多个接料扣碗16,所述多个接料扣碗16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接料扣碗16的边沿转动连接于所述投料转轮15的轮周上,具体可以通过转轴和扭簧的配合连接,使得接料扣碗16具有打开趋势, 对应所述接料扣碗16设有成型槽17,所述投料转轮15的下半部分伸入所述挤料槽18中,所述挤料槽18的端部可以设置弧形倒角,便于接料扣碗16的进出;
在投放固定件7的过程中,固定件7投放于投放料斗12中,通过电控阀13控制固定件7的落下,落下的固定件7落入一个所述接料扣碗16中,投料转轮15在驱动电机14的驱动下转动,接到固定件7的所述接料扣碗16在进入到挤料槽18中后,由于挤料槽18侧壁的挤压,所述接料扣碗16闭合,与对应的所述成型槽17合并,对固定件7形成挤压,使得所述固定件7形成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的形状,然后在该接料扣碗16离开挤料槽18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对应的所述固定件7被投放。
通过投放装置的设置,可以实现固定件7的高效投送,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固定件7的塑形,使得固定件7在投放时,具有稳定的形状,从而实现稳定的设置,从而有助于固定件7的姿态稳定,实现良好的支撑效果。
在固定件7的结构设置中,其所述设置的塑型金属丝具有一定的塑型能力,可以设置为铁丝、钢丝或铜丝等等,金属丝杂糅在一起,在受力的情况下,被塑造成固定的形状,从而能够实现固定件7的塑形,从而使得固定件7内部既能够填充填料10,又具有较好的形态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设置中,在酸改良层4和覆土层5之间设置了固定层,使得处于表面的酸改良层4和覆土层5之间相对稳定,有利于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固定层由多个固定件7组成,在铺设时,只需要在喷播酸改良层4时,同步投放固定件7,即可将固定件7嵌入至酸改良层4中,实现固定件7与酸改良层4的稳定结合。
固定件7包括柔性囊袋8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8中的填充组件,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9和填料10,填料10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当固定件7投放后,遇水后水泥和石灰硬化,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支撑效果。
在设置固定层时,只需要投放固定件7,不需要复杂的铺设工作,施工相对简单,固定件7大致设置为水滴形,能够使得其在投放时保持相对统一的姿态,实现其稳定设置。
具体的,所述防渗层3由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铺设形成,即GCL。
具体的,所述酸改良层4由石灰粉辅助微生物、聚合物固化剂、稻壳、有机肥和土壤进行混合后通过喷播形成,组分优选设置为石灰粉辅助微生物10-50重量份、聚合物固化剂10-50重量份、稻壳10-60重量份、有机肥15-90重量份和土壤100-300重量份。
具体的,所述覆土层5由土壤、辅助微生物菌剂、稻壳和污泥发酵有机肥混合后铺设形成,组分优选为土壤200-400重量份、辅助微生物菌剂5-20重量份、稻壳40-50重量份和污泥发酵有机肥20-30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氧化物层2的厚度设置为0.4m-0.6m,所述防渗层3的厚度设置为0.04m-0.06m,所述酸改良层4的厚度设置为0.1m-0.2m,所述覆土层5的厚度设置为0.2m-0.4m。。
优选的,所述氧化物层2的厚度设置为0.5m,所述防渗层3的厚度设置为0.05m,所述酸改良层4的厚度设置为0.15m,所述覆土层5的厚度设置为0.3m。
为了实现高效有序排水,所述覆土层5上设置多个平行设置的排水沟6,相邻的所述排水沟6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5m-1.5m,优选设置为1m,所述排水沟6的深度设置为0.1m-0.3m,优选设置为0.2m,宽度设置为0.2m-0.4m,优选设置为0.3m。
进一步,所述废渣层1按照1:1.25的比例进行放坡,坡面上每10m设置一个平台,平台宽度3m。
进一步,所述柔性囊袋8由无纺布缝制形成,无纺布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和易于制造的优点,并且环境友好性较好,所述柔性囊袋8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形状类似水滴形。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01、利用采空区周边堆存的废渣进行采空区回填并将多余废渣堆进行地形整理,形成废渣层1;
S02、在废渣层1上铺设氧化物层2;
S03、将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铺设于氧化物层2上,形成防渗层3;
S04、将石灰粉辅助微生物、聚合物固化剂、稻壳、有机肥和土壤进行混合后通过喷播于防渗层3上,形成酸改良层4,在喷播酸改良层4的过程中,利用投放装置投放多个固定件7,多个固定件7排布形成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凸出于所述酸改良层4,所述固定件7包括柔性囊袋8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8中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9和填料10,所述填料10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所述柔性囊袋8由无纺布缝制形成,所述柔性囊袋8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
S05、将土壤、辅助微生物菌剂、稻壳和污泥发酵有机肥混合后铺设酸改良层4上,形成覆土层5。
在本实施例的设置下,其使自然降水与产酸层隔绝,利用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的共同作用,确保生态恢复效果可持续性,其重点对无机覆盖层和有机覆盖层材料和结构进行研究设计,对生态基质材料进行优化,提高其孔隙率、保水性、有机质含量,使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能与低渗透层紧密附着,增强植被构建层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设置中,在酸改良层4和覆土层5之间设置了固定层,使得处于表面的酸改良层4和覆土层5之间相对稳定,有利于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固定层由多个固定件7组成,在铺设时,只需要在喷播酸改良层4时,同步投放固定件7,即可将固定件7嵌入至酸改良层4中,实现固定件7与酸改良层4的稳定结合。
固定件7包括柔性囊袋8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8中的填充组件,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9和填料10,填料10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当固定件7投放后,遇水后水泥和石灰硬化,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支撑效果。
在设置固定层时,只需要投放固定件7,不需要复杂的铺设工作,施工相对简单,固定件7大致设置为水滴形,能够使得其在投放时保持相对统一的姿态,实现其稳定设置。
进一步,所述投放装置包括底座11、投放料斗12、电控阀13、驱动电机14、投料转轮15和挤料槽18,所述投放料斗12、驱动电机14和挤料槽18设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电控阀13设于所述投料料斗的出料口,所述投料转轮15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4的驱动轴,所述投料转轮15的轮周上设有多个接料扣碗16,所述多个接料扣碗16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接料扣碗16的边沿转动连接于所述投料转轮15的轮周上,具体可以通过转轴和扭簧的配合连接,使得接料扣碗16具有打开趋势, 对应所述接料扣碗16设有成型槽17,所述投料转轮15的下半部分伸入所述挤料槽18中,所述挤料槽18的端部可以设置弧形倒角,便于接料扣碗16的进出;
在投放固定件7的过程中,固定件7投放于投放料斗12中,通过电控阀13控制固定件7的落下,落下的固定件7落入一个所述接料扣碗16中,投料转轮15在驱动电机14的驱动下转动,接到固定件7的所述接料扣碗16在进入到挤料槽18中后,由于挤料槽18侧壁的挤压,所述接料扣碗16闭合,与对应的所述成型槽17合并,对固定件7形成挤压,使得所述固定件7形成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的形状,然后在该接料扣碗16离开挤料槽18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对应的所述固定件7被投放。
通过投放装置的设置,可以实现固定件7的高效投送,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固定件7的塑形,使得固定件7在投放时,具有稳定的形状,从而实现稳定的设置,从而有助于固定件7的姿态稳定,实现良好的支撑效果。
在固定件7的结构设置中,其所述设置的塑型金属丝具有一定的塑型能力,可以设置为铁丝、钢丝或铜丝等等,金属丝杂糅在一起,在受力的情况下,被塑造成固定的形状,从而能够实现固定件7的塑形,从而使得固定件7内部既能够填充填料10,又具有较好的形态稳定性。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利用采空区周边堆存的废渣进行采空区回填并将多余废渣堆进行地形整理,形成废渣层;
S02、在废渣层上铺设氧化物层;
S03、将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铺设于氧化物层上,形成防渗层;
S04、将石灰粉辅助微生物、聚合物固化剂、稻壳、有机肥和土壤进行混合后通过喷播于防渗层上,形成酸改良层,在喷播酸改良层的过程中,利用投放装置投放多个固定件,多个固定件排布形成固定层,所述固定层凸出于所述酸改良层,所述固定件包括柔性囊袋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中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和填料,所述填料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所述柔性囊袋由无纺布缝制形成,所述柔性囊袋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
S05、将土壤、辅助微生物菌剂、稻壳和污泥发酵有机肥混合后铺设酸改良层上,形成覆土层;
所述原位阻隔结构包括废渣层、氧化物层、防渗层、酸改良层和覆土层,所述氧化物层覆盖于所述废渣层上,所述防渗层覆盖于所述氧化物层上,所述酸改良层覆盖于所述防渗层上,所述覆土层覆盖于所述酸改良层上,连接所述酸改良层和所述覆土层设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由多个固定件排布形成,所述固定件包括柔性囊袋和设于所述柔性囊袋中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塑形金属丝和填料,所述填料的成分包括石灰和水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包括底座、投放料斗、电控阀、驱动电机、投料转轮和挤料槽,所述投放料斗、驱动电机和挤料槽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控阀设于所述投料料斗的出料口,所述投料转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所述投料转轮的轮周上设有多个接料扣碗,所述多个接料扣碗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接料扣碗的边沿转动连接于所述投料转轮的轮周上, 对应所述接料扣碗设有成型槽,所述投料转轮的下半部分伸入所述挤料槽中;
在投放固定件的过程中,固定件投放于投放料斗中,通过电控阀控制固定件的落下,落下的固定件落入一个所述接料扣碗中,投料转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接到固定件的所述接料扣碗在进入到挤料槽中后,由于挤料槽侧壁的挤压,所述接料扣碗闭合,与对应的所述成型槽合并,对固定件形成挤压,使得所述固定件形成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的形状,然后在该接料扣碗离开挤料槽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对应的所述固定件被投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由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铺设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改良层由石灰粉辅助微生物、聚合物固化剂、稻壳、有机肥和土壤进行混合后通过喷播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层由土壤、辅助微生物菌剂、稻壳和污泥发酵有机肥混合后铺设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层的厚度设置为0.4m-0.6m,所述防渗层的厚度设置为0.04m-0.06m,所述酸改良层的厚度设置为0.1m-0.2m,所述覆土层的厚度设置为0.2m-0.4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层上设置多个平行设置的排水沟,相邻的所述排水沟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5m-1.5m,所述排水沟的深度设置为0.1m-0.3m,宽度设置为0.2m-0.4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渣层按照1:1.25的比例进行放坡,坡面上每10m设置一个平台,平台宽度3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囊袋由无纺布缝制形成,所述柔性囊袋由其顶部向底部体积逐渐变大。
CN202311438498.5A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 Active CN117468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8498.5A CN117468510B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8498.5A CN117468510B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8510A CN117468510A (zh) 2024-01-30
CN117468510B true CN117468510B (zh) 2024-04-23

Family

ID=89630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38498.5A Active CN117468510B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6851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3937A (ja) * 1995-03-16 1996-10-01 Toko Kensetsu Kk 強酸性土壌の緑化工法
CN102972197A (zh) * 2012-12-19 2013-03-20 北京北林绿源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
CN103736720A (zh) * 2014-01-23 2014-04-23 周昱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阻隔治理方法
CN108532580A (zh) * 2018-05-31 2018-09-14 山西智德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方法
CN210439229U (zh) * 2019-08-07 2020-05-01 桐柏西金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植草型砂浆填充模袋
CN111593745A (zh) * 2020-04-20 2020-08-28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金属矿山酸性废石场生态修复的改良基质及其生态修复方法
CN113025606A (zh) * 2021-02-25 2021-06-25 浙江工业大学 用于尾矿修复的微生物胶囊及三位一体尾矿原位修复方法
JP2021130991A (ja) * 2020-02-21 2021-09-09 天龍建設株式会社 法面用植生基盤材
CN115119563A (zh) * 2022-03-25 2022-09-30 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一种硫铁矿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方法
CN115748756A (zh) * 2022-11-26 2023-03-07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硫铁矿区废石堆生态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3937A (ja) * 1995-03-16 1996-10-01 Toko Kensetsu Kk 強酸性土壌の緑化工法
CN102972197A (zh) * 2012-12-19 2013-03-20 北京北林绿源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
CN103736720A (zh) * 2014-01-23 2014-04-23 周昱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位阻隔治理方法
CN108532580A (zh) * 2018-05-31 2018-09-14 山西智德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方法
CN210439229U (zh) * 2019-08-07 2020-05-01 桐柏西金土工材料有限公司 植草型砂浆填充模袋
JP2021130991A (ja) * 2020-02-21 2021-09-09 天龍建設株式会社 法面用植生基盤材
CN111593745A (zh) * 2020-04-20 2020-08-28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金属矿山酸性废石场生态修复的改良基质及其生态修复方法
CN113025606A (zh) * 2021-02-25 2021-06-25 浙江工业大学 用于尾矿修复的微生物胶囊及三位一体尾矿原位修复方法
CN115119563A (zh) * 2022-03-25 2022-09-30 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一种硫铁矿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方法
CN115748756A (zh) * 2022-11-26 2023-03-07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硫铁矿区废石堆生态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8510A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9825B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蓄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03806454B (zh) 一种金属硫化矿固废堆场污染防治与植被恢复的方法
CN102972197B (zh) 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法
CN103821156B (zh) 一种适用于磷石膏堆场的生态防护方法
CN100460612C (zh) 处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下水的网状盲沟导排法
CN111593745A (zh) 用于金属矿山酸性废石场生态修复的改良基质及其生态修复方法
CN204741964U (zh) 一种雨水花园
CN209872521U (zh) 一种防止花管及填料堵塞的垂直潜流湿地系统
CN106906889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
CN107366251A (zh) 一种污泥塘场地原位生态修复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1593746A (zh) 一种金属矿山露天采场高陡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及其应用
CN117468510B (zh) 一种金属矿山酸性废渣的原位阻隔结构及施工工艺
CN101172285B (zh) 利用防水垫来防止填埋气漏出的垃圾填埋场
CN204875850U (zh) 一种雨水花园
CN206616665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
CN112431170A (zh) 一种河道平衡环保河堤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河堤结构
CN107321752A (zh) 一种污泥塘场地原位生态修复系统
CN218562377U (zh) 一种边坡防渗结构
CN206319379U (zh) 一种提高蓄水能力的绿地级配结构
CN213329058U (zh)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的防渗水结构
CN114960699A (zh) 一种矿山生态脆弱区边坡修复系统及方法
Frechette et al. Selection of a water balance cover over a barrier cap–a case study of the reclamation of the Mineral Hill Mine dry tailings facility
CN108174714A (zh) 生态袋、生态护坡构造及其在公路护坡工程中的应用
CN210917225U (zh) 一种阶梯状生态护坡
CN106799385A (zh) 一种城市垃圾环保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