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62303A - 瓣膜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瓣膜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62303A
CN117462303A CN202210872445.3A CN202210872445A CN117462303A CN 117462303 A CN117462303 A CN 117462303A CN 202210872445 A CN202210872445 A CN 202210872445A CN 117462303 A CN117462303 A CN 117462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valve repair
catheter
implant
cathete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24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婧
吴旭闻
毛婷
刘世红
陈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24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623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62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23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6Deployment by retracting a sh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66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10/00Particular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10/0014Particular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using shape memory or superelastic materials, e.g. nitino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瓣膜修复系统,包括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所述递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瓣膜修复装置递送至预定位置,所述瓣膜修复装置包括植入物连接件,所述递送装置包括导管连接件,所述植入物连接件与所述导管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管连接件轴向受力后使所述导管连接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分离;所述导管连接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分离后,所述瓣膜修复装置与所述递送装置分离。如此设置,可简化瓣膜修复手术的操作过程,提高手术效率,并可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瓣膜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瓣膜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其中,二尖瓣、三尖瓣或主动脉瓣的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
而在对心脏瓣膜的修复或替换手术中,在房室瓣位置植入瓣膜修复装置已成为治疗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常用手段之一。瓣膜修复装置主要应用于经导管介入血管技术,其通过经导管实现瓣膜缘对缘修复,相对于传统手术其创伤小、恢复快,故而应用广泛。
瓣膜修复装置是一种可植入式假体,植入时需要先将瓣膜修复装置压握并装载在递送装置中,而后将递送装置穿过房间隔到达瓣叶的位置,再将瓣膜修复装置从递送装置中伸出并夹取瓣叶。传统的递送装置与瓣膜修复装置采用螺纹连接,瓣膜修复装置解脱时需要长时间旋转递送装置,才能使瓣膜修复装置与递送装置分离,如此增加了瓣膜修复手术的时间,降低了手术效率,还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膜修复系统,能够通过拉动导管连接件而实现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的分离,如此可简化手术操作过程,并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瓣膜修复系统,包括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所述递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瓣膜修复装置递送至预定位置,所述瓣膜修复装置包括植入物连接件,所述递送装置包括导管连接件,所述植入物连接件与所述导管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管连接件轴向受力后使所述导管连接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分离;所述导管连接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分离后,所述递送装置与所述瓣膜修复装置分离。
可选的,所述植入物连接件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导管连接件的远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具有弹性,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导管连接件朝近端方向被拉动时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分离。
可选的,所述瓣膜修复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连接的控制丝,所述控制丝沿轴向穿过所述递送装置至所述递送装置的近端;所述控制丝用于拉动所述导管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个设置有凸起,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限位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突伸部,所述突伸部形成有所述限位槽,所述控制丝与所述突伸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沿所述植入物连接件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配合;每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至少连接一根所述控制丝。
可选的,所述植入物连接件还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导管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导管连接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配合驱动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同步运动。
可选的,所述瓣膜修复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杆和夹取部件,所述驱动杆用于驱动所述夹取部件转动以夹取目标组织;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所述递送装置还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沿轴向穿设于所述导管连接件中,并与所述驱动杆可拆卸地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杆沿自身轴向移动和/或沿自身周向转动。
可选的,当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和所述导管连接件分离后,所述驱动杆和所述操纵杆能够通过在径向上相对移动而分离。
可选的,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第一卡钩,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第二卡钩;
当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和所述导管连接件连接时,所述第一卡钩能够与所述第二卡钩连接并锁定,以使所述操纵杆和所述驱动杆能够沿轴向同步移动和/或沿自身周向同步转动;
当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和所述导管连接件分离时,所述第一卡钩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卡钩沿所述驱动杆的径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分离。
可选的,所述递送装置还包括输送导管,所述输送导管的远端和所述导管连接件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操纵杆沿轴向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导管和所述导管连接件中。
可选的,所述递送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近端与所述输送导管的远端轴向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导管连接件的内部,并套设在所述操纵杆的外部;
所述套筒能够被拉动并相对于所述操纵杆沿轴向移动,当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和所述导管连接件连接时,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驱动杆的第一卡钩和所述操纵杆的第二卡钩的外部,以阻止所述操纵杆相对于所述驱动杆沿径向移动;当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和所述导管连接件分离时,所述套筒沿轴向移动至远离所述驱动杆的第一卡钩和所述操纵杆的第二卡钩的位置,以使所述驱动杆和所述操纵杆能够通过在径向上相对移动而分离。
可选的,所述瓣膜修复系统还包括控制丝,所述导管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控制丝的安装孔,所述控制丝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另一端在所述导管连接件的外部沿轴向延伸并进一步穿过所述安装孔到达所述导管连接件的内部,然后沿轴向从所述导管连接件和所述输送导管的内部延伸至所述输送导管的近端。
本发明提供的瓣膜修复系统包括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所述递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瓣膜修复装置递送至预定位置,所述瓣膜修复装置包括植入物连接件,所述递送装置包括导管连接件,所述植入物连接件与所述导管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管连接件能够被拉动,以使所述导管连接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在轴向上相对移动而分离;所述导管连接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分离后,所述递送装置与所述瓣膜修复装置分离。如此设置,可简化瓣膜修复手术的操作过程,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并可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处于夹合状态下的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其中,植入物连接件和导管连接件处于分离状态,驱动杆和操纵杆处于分离状态;
图2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处于夹合状态下的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植入物连接件和导管连接件处于分离状态,驱动杆和操纵杆处于分离状态;
图3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处于夹合状态下的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其中,植入物连接件和导管连接件处于分离状态,驱动杆和操纵杆处于连接状态;
图4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处于抓取状态下的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其中,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处于连接状态;
图5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处于抓取状态下的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处于连接状态;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处于夹合状态下的瓣膜修复装置和部分递送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其中,植入物连接件和导管连接件处于分离状态,驱动杆和操纵杆处于分离状态;
图8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处于压握状态下的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其中,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处于连接状态;
图9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处于压握状态下的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处于连接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瓣膜修复装置1;植入物连接件11;第一连接结构111;第一限位结构112;驱动杆12;第一卡钩121;夹取部件13;
递送装置2;导管连接件21;第二连接结构211;安装孔212;限位槽213;第二限位结构214;操纵杆22;第二卡钩221;输送导管23;套筒24;控制丝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或三个或更多个等。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远端”通常是指瓣膜修复装置中远离患者的一端;术语“近端”与“远端”相对,通常是指瓣膜修复装置中靠近患者的一端;术语“轴向”是指驱动杆的轴线方向;术语“周向”是指驱动杆的轴线的环绕方向;术语“径向”是指驱动杆垂直轴线的横截面的直径方向。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瓣膜修复系统,包括瓣膜修复装置1和递送装置2,递送装置2用于将瓣膜修复装置1递送至预定位置。所述预定位置是指输送瓣膜修复装置1到达的目标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定位置是指二尖瓣或三尖瓣所处的位置。
瓣膜修复装置1包括植入物连接件11,递送装置2包括导管连接件21,植入物连接件11与导管连接件21可拆卸地连接;导管连接件21轴向受力后使导管连接件21和植入物连接件11分离。导管连接件21和植入物连接件11分离后,递送装置2和瓣膜修复装置1即分离。如此可简化手术操作过程,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并可确保瓣膜修复装置1解脱(即瓣膜修复装置1和递送装置2的分离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1~图5所示,瓣膜修复装置1还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杆12和夹取部件13,驱动杆12用于驱动夹取部件13转动以夹取目标组织,植入物连接件11可活动地套设于驱动杆12上。具体的,驱动杆12用于沿植入物连接件11的轴向移动,以驱动夹取部件13转动,且夹取部件13转动至不同的角度时分别具有夹合状态、抓取状态和压握状态,并能够在所述夹合状态、所述抓取状态和所述压握状态之间切换。应知晓,所述目标组织是指夹取部件13植入后的夹持部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组织是指二尖瓣或三尖瓣的瓣叶。以下描述中,以瓣叶为目标组织进行示意。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夹合状态为瓣叶闭合时夹取部件13的状态。如图4~图6所示,所述抓取状态为瓣膜修复装置1抓取瓣叶时夹取部件13的状态。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压握状态为瓣膜修复装置1在递送装置2中输送时夹取部件13的状态。
以二尖瓣的植入瓣膜修复装置1为例,所述瓣膜修复装置1的植入过程为:先将夹取部件13处于压握状态的瓣膜修复装置1置于递送装置2中,并沿着递送装置2所建立的通道植入体内;当递送装置2的远端定位在预定位置后,从递送装置2的远端推出瓣膜修复装置1,使夹取部件13处于抓取状态以夹取瓣叶,夹取部件13夹持瓣叶后,夹取部件13切换至夹合状态以完成瓣叶的夹取。所述瓣膜修复装置1在植入人体内部后,可通过夹持瓣叶从而消除瓣叶闭合后的缝隙,以减少血液的反流。
进一步地,递送装置2还包括操纵杆22,操纵杆22沿轴向穿设于导管连接件21中,并与驱动杆12可拆卸地连接,以带动驱动杆12移动。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操纵杆22的远端与驱动杆12的近端可拆卸地连接,并用于带动驱动杆12沿自身轴向移动或沿自身周向转动。优选的,操纵杆22用于带动驱动杆12沿自身轴向移动并沿自身周向转动,从而使操纵杆22较易的带动驱动杆12运动。
继续参照图1所示,递送装置2还包括输送导管23,输送导管23的远端和导管连接件21的近端固定连接。输送导管23和导管连接件21优选可采用热塑、胶粘或激光熔融等方式固定连接。操作者可通过控制输送导管23而控制瓣膜修复装置1在径向或轴向上的移动,从而使瓣膜修复装置1能够被输送至预定位置。
参照图1和图6所示,植入物连接件11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111,导管连接件21的远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结构11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211。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结构111和第二连接结构211能够相互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使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可拆卸地连接。导管连接件21能够被拉动,以驱动第二连接结构211相对于第一连接结构111移动,直至植入物连接件11与导管连接件21分离。
优选的,所述瓣膜修复系统还包括与第二连接结构211相连接的控制丝3,控制丝3沿轴向穿过递送装置2至递送装置2的近端,并用于拉动导管连接件21。实际使用时,操作者可通过拉动控制丝3以驱动第二连接结构211相对于第一连接结构111沿轴向朝近端移动,直至第一连接结构111和第二连接结构211分离。控制丝3优选为柔性材料,例如采用镍钛丝、高分子丝或其他类型的丝材制作控制丝3。
导管连接件21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控制丝3的安装孔212(参阅图2和图3)。控制丝3与导管连接件21固定连接后,控制丝3用于穿过安装孔212,并用于从导管连接件21和输送导管23的内部延伸至递送装置2的近端。如此设置,操作者仅需在递送装置2的近端拉动控制丝3即可控制导管连接件21的移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控制丝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结构211连接,另一端在导管连接件21的外部沿轴向延伸并进一步穿过安装孔212到达导管连接件21的内部,然后沿轴向从导管连接件21和输送导管23的内部延伸至输送导管23的近端,以完成控制丝3在递送装置2上的安装。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211具有弹性,第二连接结构211在导管连接件21朝近端方向被拉动时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二连接结构211因为自身弹性而与第一连接结构111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导管连接件21由超弹性材料制备。应理解,所述超弹性材料是指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较大程度的弹性变形,并能够在外力撤回时恢复受力前的状态的材料。本申请对制备部分导管连接件21的具体材料不作限定,制备部分导管连接件2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镍钛合金(简称NiTi)材料。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1具有弹性,且第一连接结构111在导管连接件21朝近端方向被拉动时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一连接结构111因为自身弹性而与第二连接结构211分离。
参照图1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1设置有凸起(未标号),第二连接结构211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限位槽213。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1设置有限位槽,第二连接结构211设置有限位槽配合的凸起。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结构211为第一突伸部,所述第一突伸部形成有限位槽213,控制丝3与所述第一突伸部连接。由于第一突伸部设置在导管连接件21的远端且较容易被拉动,如此设置可在拉动控制丝3时,使限位槽213较容易的发生轴向移动并与所述凸起分离。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突伸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丝3的固定孔(未标注),控制丝3能够穿过所述固定孔并与导管连接件21连接。优选的,限位槽213沿径向贯穿第一突伸部。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槽213也可不贯穿第一突伸部,此时限位槽213为在第一突伸部内侧(朝向操纵杆22的一侧)沿径向设置的不通槽。需要说明的是,为确保限位槽213能够在被拉动时与所述凸起相分离,应使所述凸起在植入物连接件11上的突伸高度(即凸起在径向上的突伸长度)较小。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1和第二连接结构211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连接结构111沿植入物连接件11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个第一连接结构111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第二连接结构211相配合,每一个第二连接结构211至少连接一根控制丝3。如此配置,可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连接结构211限定植入物连接件11的位置,以使植入物连接件11的每个凸起能够始终位于对应的一个限位槽213内,从而确保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更加牢固的连接,还可避免植入物连接件11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径向上的移动导致的植入物连接件11与导管连接件21的分离。
较优的,植入物连接件11还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12,导管连接件21还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112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214;导管连接件21能够通过第二限位结构214和第一限位结构112的配合驱动植入物连接件11同步运动。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112和第二限位结构214的设置可使导管连接件21驱动植入物连接件11沿轴向和周向移动。
更详细的,当导管连接件21驱动植入物连接件11朝远端移动时,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可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12和第二限位结构214的配合实现轴向同步移动;当导管连接件21驱动植入物连接件11朝近端移动时,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11和第二连接结构211的配合实现轴向同步移动;当需要导管连接件21驱动植入物连接件11朝径向移动时,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可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12和第二限位结构214的配合实现径向同步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112为植入物连接件11的远端沿轴向设置的第二突伸部,第二限位结构214为导管连接件21的近端沿轴向设置的第三突伸部。当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连接时,所述第三突伸部能够匹配相邻所述第二突伸部所形成的空隙,同时,所述第一突伸部也能够匹配相邻所述第二突伸部所形成的空隙,如此构造,即可实现导管连接件21和植入物连接件在轴向和周向上的限位,并能够使导管连接件21驱动植入物连接件11沿轴向和周向移动。
进一步地,当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分离后,驱动杆12和操纵杆22能够通过在径向上相对移动而分离。
作为一优选实施例,驱动杆12上设置有第一卡钩121,操纵杆22上设置有第二卡钩221。当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连接时,第一卡钩121能够与第二卡钩221连接并锁定,以使操纵杆22和驱动杆12能够沿轴向同步移动或沿周向同步转动。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操纵杆22也可在与驱动杆12沿轴向同步移动的同时同步沿周向转动,从而使操纵杆22较易的带动驱动杆12运动。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钩121具有设置在近端的凹槽(未标号)和设置在远端的凸块(未标号),第二卡钩221具有设置在近端的凸块(未标号)和设置在远端的凹槽(未标号),且所有凹槽和所有凸块的形状均相匹配。当所述第一卡钩121和第二卡钩221连接并锁定时,第一卡钩121的凸块位于第二卡钩221的凹槽内,同时第二卡钩221的凸块位于第一卡钩121的凹槽内,如此可使驱动杆12和操纵杆22在轴向和周向上均能够同步移动,也即驱动杆12和操纵杆22连接时可通过第一卡钩121和第二卡钩221而实现互锁。本申请对所述凸块和所述凹槽的形状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块设置为圆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块也可设置为其他需要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且当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连接时,由于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的限位,使得操纵杆22和驱动杆12不能发生径向移动,此时操纵杆22能够通过推动或转动向驱动杆12传递轴向位移,并能够控制驱动杆12朝远端或近端移动。
而当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分离时,第一卡钩121能够相对于第二卡钩221沿驱动杆12的径向移动,以使第一卡钩121与第二卡钩221分离。更详细的,当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分离时,由于消除了操纵杆22和驱动杆12的径向限位,此时操纵杆22能够相对于驱动杆12进行径向移动,即第一卡钩121的凸块和凹槽能够与第二卡钩221的凹槽和凸块相分离,继而可解除第一卡钩121和第二卡钩221的锁定。故在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分离后,操纵杆22能够通过径向上相对移动而与驱动杆12自行分离,从而实现瓣膜修复装置1的解脱。
参照图7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递送装置2还包括套筒24,套筒24的近端与输送导管23的远端轴向连接,套筒24设置在导管连接件21的内部,并套设在操纵杆22的外部。具体地,导管连接件21和套筒24均与输送导管23的远端连接,且套筒24的外径小于导管连接件21的内径,以使套筒24位于导管连接件21的内部。
进一步地,套筒24能够被拉动并相对于操纵杆22沿轴向移动,当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连接时,套筒24套设在驱动杆12的第一卡钩121和操纵杆22的第二卡钩221的外部,以阻止操纵杆22相对于驱动杆12沿径向移动。当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分离时,套筒24沿轴向移动至远离驱动杆12的第一卡钩121和操纵杆22的第二卡钩221的位置,以使驱动杆12和操纵杆22能够通过在径向上相对移动而分离。更详细的,当拉动控制丝3使导管连接件21沿轴向移动并与植入物连接件11分离时,输送导管23和套筒24能够与导管连接件21同步沿轴向朝近端的方向移动,此时驱动杆12和操纵杆22能够在径向上相对移动并分离。
针对以上任意实施例,在一非限制性操作中,以二尖瓣瓣膜置换为例,瓣膜修复装置1和递送装置2的植入过程为: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瓣膜修复装置1植入人体前,先将驱动杆12和操作杆22连接,并将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连接,同时将控制丝3与导管连接件21的远端固定连接后,将控制丝3穿过安装孔212并从部分导管连接件21和输送导管23中延伸至递送装置2的近端,以而完成瓣膜修复系统的安装。
在瓣膜修复装置1植入前,拉动或转动操纵杆22以将驱动杆12移动至最近端,此时夹取部件13处于压握状态(参阅图8和图9)。而后将瓣膜修复装置1装载在递送装置2中并输送至二尖瓣位置。推动输送导管23以使瓣膜修复装置1从递送装置2中伸出。而后推动或转动操纵杆22使驱动杆12逐步朝远端的方向(即朝远离瓣膜修复装置1近端的方向)移动,直至夹取部件13到达抓取状态(参阅图4~图6),并使夹取部件13夹取瓣叶。而后继续推动或转动操纵杆22使驱动杆12继续朝远端的方向移动,直至夹取部件13到达夹合状态(参阅图3),如此完成瓣膜修复装置1在二尖瓣位置处的固定。
所述瓣膜修复装置1安装到位后,拉动控制丝3使植入物连接件11和导管连接件21脱离(参阅图3),而后操纵杆22相对于驱动杆12在径向上移动而自行脱离(参阅图1和图2),从而实现瓣膜修复装置1和递送装置2的分离。撤回递送装置2,即完成瓣膜修复装置1在二尖瓣位置的植入。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瓣膜修复系统包括瓣膜修复装置1和递送装置2,其中所述递送装置2的导管连接件21能够被拉动而移位,以使递送装置2与瓣膜修复装置1分离,如此设置可简化瓣膜修复手术操作过程,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并可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瓣膜修复系统,包括瓣膜修复装置和递送装置,所述递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瓣膜修复装置递送至预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修复装置包括植入物连接件,所述递送装置包括导管连接件,所述植入物连接件与所述导管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导管连接件轴向受力后使所述导管连接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分离;所述导管连接件和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分离后,所述递送装置与所述瓣膜修复装置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连接件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导管连接件的远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具有弹性,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导管连接件朝近端方向被拉动时发生弹性变形,以使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连接的控制丝,所述控制丝沿轴向穿过所述递送装置至所述递送装置的近端;所述控制丝用于拉动所述导管连接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个设置有凸起,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限位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突伸部,所述突伸部形成有所述限位槽,所述控制丝与所述突伸部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沿所述植入物连接件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配合;每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至少连接一根所述控制丝。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连接件还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导管连接件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导管连接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配合驱动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同步运动。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修复装置还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杆和夹取部件;所述驱动杆用于驱动所述夹取部件转动以夹取目标组织;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所述递送装置还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沿轴向穿设于所述导管连接件中,并与所述驱动杆可拆卸地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杆沿自身轴向移动和/或沿自身周向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和所述导管连接件分离后,所述驱动杆和所述操纵杆能够通过在径向上相对移动而分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第一卡钩,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第二卡钩;
当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和所述导管连接件连接时,所述第一卡钩能够与所述第二卡钩连接并锁定,以使所述操纵杆和所述驱动杆能够沿轴向同步移动和/或沿自身周向同步转动;
当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和所述导管连接件分离时,所述第一卡钩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卡钩沿所述驱动杆的径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分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递送装置还包括输送导管,所述输送导管的远端和所述导管连接件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操纵杆沿轴向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输送导管和所述导管连接件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递送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近端与所述输送导管的远端轴向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导管连接件的内部,并套设在所述操纵杆的外部;
所述套筒能够被拉动并相对于所述操纵杆沿轴向移动,当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和所述导管连接件连接时,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驱动杆的第一卡钩和所述操纵杆的第二卡钩的外部,以阻止所述操纵杆相对于所述驱动杆沿径向移动;当所述植入物连接件和所述导管连接件分离时,所述套筒沿轴向移动至远离所述驱动杆的第一卡钩和所述操纵杆的第二卡钩的位置,以使所述驱动杆和所述操纵杆能够通过在径向上相对移动而分离。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瓣膜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丝,所述导管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控制丝的安装孔,所述控制丝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另一端在所述导管连接件的外部沿轴向延伸并进一步穿过所述安装孔到达所述导管连接件的内部,然后沿轴向从所述导管连接件和所述输送导管的内部延伸至所述输送导管的近端。
CN202210872445.3A 2022-07-20 2022-07-20 瓣膜修复系统 Pending CN1174623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2445.3A CN117462303A (zh) 2022-07-20 2022-07-20 瓣膜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2445.3A CN117462303A (zh) 2022-07-20 2022-07-20 瓣膜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2303A true CN117462303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3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2445.3A Pending CN117462303A (zh) 2022-07-20 2022-07-20 瓣膜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623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6797B2 (ja) 僧帽弁逆流の直接的弁輪縫縮術処置で用いるための押し込み式リテーナシステム
JP4904361B2 (ja) 人工心臓弁の植え込み及び固定のための装置
US8808369B2 (en) Minimally invasive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EP2907485B1 (en) Prosthesis delivery system
JP2011015992A (ja) 血管外組織構造をリモデ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4596110U (zh) 一种可一体拆卸的瓣膜夹输送系统
US20230024606A1 (en) Controllable guiding device for implantable apparatus
CN113509291B (zh) 一种便于输送和拆卸的瓣膜夹输送系统
CN218045478U (zh) 瓣膜修复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
US2022012558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 defective cardiac valve
CN115252037B (zh) 封堵器插入系统
CN115363828B (zh) 心脏植入物的操作手柄、植入器械及操作方法
CN117462303A (zh) 瓣膜修复系统
CN114681181B (zh) 一种经心尖植入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
CN217366198U (zh) 一种便于输送和拆卸的瓣膜夹输送系统
EP4272702A1 (en) Fixing device for clamping tissue
CN113413240A (zh) 一种多维固定的心脏瓣膜假体
CN113425459A (zh) 一种应用在植入假体上的防脱锚定机构
CN216570345U (zh) 一种瓣膜修复系统
EP4138730B1 (en) Release mechanism for a delivery apparatus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119575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diac valve repair
US20240008985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onditions of the heart
EP4272701A1 (en) System for clamping tissue
CN117357307A (zh) 瓣膜修复装置及瓣膜修复系统
CN114099071A (zh) 一种可一体拆卸的瓣膜夹及其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