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59537B - 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59537B
CN117459537B CN202311766368.4A CN202311766368A CN117459537B CN 117459537 B CN117459537 B CN 117459537B CN 202311766368 A CN202311766368 A CN 202311766368A CN 117459537 B CN117459537 B CN 117459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instruction
server
cloud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663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59537A (zh
Inventor
邓龙
张远辉
陈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zh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zh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zh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zh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663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59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59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9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59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9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21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client or server lo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1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network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数字信息传输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指令生成控件采集到的触发信息,确定指令详情以及目标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并确定所述坐标数据对应的待选节点以及待选服务器;基于所述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以及所述待选节点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节点,下发所述目标指令至所述目标设备。所以,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备所在区域对应的云端信号覆盖不佳,导致指令下发延迟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指令下发延迟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字信息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和工程巡检等实际场景中,通过云端向设备下发控制指令是一项关键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云端向设备发送控制指令通常通过HTTP请求或MQTT消息实现。但是,这些方法在处理跨区域云端指令下发的延迟问题上存在一些困难。这是因为云端的地理位置和网络拓扑结构会影响控制指令的传输延迟。而在具体的工程巡检场景中,通常需要多台设备同步反馈数据,保证反馈的时间点尽可能接近。
若设备当前所在区域的云端信号覆盖不佳时,导致指令下发存在较大延迟,进而影响任务执行的协调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备所在区域对应的云端信号覆盖不佳,导致指令下发延迟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指令下发延迟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包括:
基于指令生成控件采集到的触发信息,确定指令详情以及目标设备;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并确定所述坐标数据对应的待选节点以及待选服务器;
基于所述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以及所述待选节点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节点,下发所述目标指令至所述目标设备。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以及所述待选节点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待选服务器和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关联数量,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一权重;
根据所述负载情况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二权重;
基于所述坐标数据以及所述待选节点的历史传输数据,确定所述模拟延迟;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以及所述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目标节点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具有调用关系。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坐标数据以及所述待选节点的历史传输数据,确定所述模拟延迟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选节点与所述坐标数据对应地理区域的历史传输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传输数据确定传输延迟、传输路径以及干扰参数;
基于所述传输延迟、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路径损耗,以及所述干扰参数,基于预设延迟模型确定所述模拟延迟。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以及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权重,以及所述待选服务器对应的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三权重;
基于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第三权重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目标权重;
根据所述目标权重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之前,包括:
确定指令生成控件对应的业务平台,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适配参数;
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适配参数;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所述第一适配参数以及所述第二适配参数,生成所述适配层。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所述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云端指令,其中所述云端指令是从所述指令生成控件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基于所述云端指令和所述适配层,生成所述目标指令。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节点,下发所述目标指令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所述目标指令下发后超过预设时间段,所述指令生成控件未收到所述目标设备基于所述目标指令反馈的响应消息,判定所述目标设备处于异常连接状态;
获取所述坐标数据对应预设范围内的相邻设备;
对所述相邻设备下发中转指令以及所述目标指令;
控制所述相邻设备根据所述中转指令调用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目标设备转发所述目标指令。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相邻设备下发中转指令以及所述目标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相邻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传输协议不同时,确定所述相邻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协议转换函数;
基于所述协议转换函数对所述目标指令进行封装,以使得封装后的所述目标指令被所述相邻设备接收。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基于指令生成控件采集到的触发信息,确定指令详情以及目标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并确定所述坐标数据对应的待选节点以及待选服务器;基于所述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以及所述待选节点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节点,下发所述目标指令至所述目标设备。所以,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备所在区域对应的云端信号覆盖不佳,导致指令下发延迟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指令下发延迟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实施例二中步骤S210-S240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实施例二中步骤S214-S244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实施例涉及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相关技术中,云端的地理位置和网络拓扑结构会影响控制指令的传输延迟。而在具体的工程巡检场景中,通常需要多台设备同步反馈数据,保证反馈的时间点尽可能接近。若设备当前所在区域的云端信号覆盖不佳时,导致指令下发存在较大延迟,进而影响任务执行的协调性。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基于业务平台的指令生成控件采集到的触发信息,确定目标设备,并根据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选取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和目标节点,其中目标服务器对应不同的云端,进而通过选择的目标服务器以及目标节点,将触发信息对应的指令详情,生成目标设备能够接收并执行的目标指令。从而实现了自适应选择云端以及节点来传输指令,降低指令传输延迟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能够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参照图1,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包括:
步骤S110,基于指令生成控件采集到的触发信息,确定指令详情以及目标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指令生成控件是业务平台的一个组件。通过业务平台的指令生成控件采集用户的触发信息,可以是输入信息也可以是点按操作。业务平台确定需要发送的指令以及选定的设备,经过确定的服务器和节点发送至设备。其中每个服务器对应于一种云端,云端可以是私有云也可以是公有云,私有云是自行搭建的云服务。公有云是第三方云服务,例如华为云和阿里云等。即业务平台可自适应配置云服务器,进而通过云服务器下发指令给选定的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业务平台的指令生成控件采集的触发信息,确定需要发送的指令详情以及选定的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至少为一个。
在业务平台上设置指令生成控件,该控件可以接收用户的操作触发信息,例如按钮点击、语音指令等。根据用户的操作触发信息,确定生成的指令详情,包括指令类型、参数设置等,并选择目标设备。
步骤S120,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并确定所述坐标数据对应的待选节点以及待选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坐标数据是目标设备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真实物理坐标。待选节点是网络传输节点,用于与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待选服务器是该坐标数据下对应的地理区域,覆盖的云端服务器。一种服务器对应一种云端。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并确定所述坐标数据对应的待选节点以及待选服务器,目标设备通过内置的定位传感器或者GPS模块获取其坐标数据,例如经纬度信息。根据获取的坐标数据,确定目标设备所在的位置区域,进而确定该位置区域关联的待选节点以及待选服务器。
步骤S130,基于所述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以及所述待选节点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云服务器是不间断处理请求,云服务器针对不同位置区域的负载情况是不同的。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所述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以及所述待选节点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通过监控系统实时获取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包括CPU利用率、内存占用率、网络流量等信息。同时,根据待选节点至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可以通过网络模拟工具进行模拟),确定最适合的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这可以通过负载均衡算法来实现,确保指令下发的效率和稳定性。
步骤S140,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云服务器使用的数据格式可能并不相同,为了兼容不同的数据格式,在业务平台至云服务器,以及云服务器至设备,都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因此预先构造适配层,用于数据转换。目标指令是指令详情通过适配层进行数据转换生成目标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在目标服务器上建立适配层,该适配层负责接收生成的指令详情,并根据目标设备的通讯协议、数据格式等特性,生成对应的目标指令。适配层可以根据具体的通讯协议进行数据封装、加密解密等处理,确保生成的目标指令符合目标设备的通讯规范。
步骤S150,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节点,下发所述目标指令至所述目标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服务器是选定的云端,目标节点是选定的传输节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节点,下发所述目标指令至所述目标设备,通过已确定的目标服务器和目标节点,将生成的目标指令下发至目标设备。这可以通过网络通讯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确保目标指令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输到目标设备,完成设备交互过程。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基于指令生成控件采集到的触发信息,确定指令详情以及目标设备;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并确定所述坐标数据对应的待选节点以及待选服务器;基于所述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以及所述待选节点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节点,下发所述目标指令至所述目标设备。所以,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备所在区域对应的云端信号覆盖不佳,导致指令下发延迟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指令下发延迟的技术效果。
基于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二提出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参照图2,步骤S130包括:
步骤S210,根据所述待选服务器和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关联数量,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一权重。
在本实施例中,待选服务器关联至少一个待选节点。同一个待选节点可以关联多个待选服务器。第一权重是用于衡量待选服务器传输能力的第一个权重。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根据待选服务器和每个待选节点的关联数量,确定待选服务器的第一权重,对于每个待选服务器,统计其关联的待选节点数量,根据其关联的待选节点的数量与全部待选节点的数量的比值,作为第一权重的值。这样可以确保选择的目标服务器能够覆盖尽可能多的待选节点,提高指令下发的效率。
步骤S220,根据所述负载情况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二权重。
在本实施例中,负载情况是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数据。第二权重是用于衡量待选服务器传输能力的第二个权重。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根据负载情况确定待选服务器的第二权重,对于每个待选服务器,实时监控其负载情况,包括CPU利用率、内存占用率、网络流量等信息。根据监控数据,计算出待选服务器的第二权重。例如,可以采用负载均衡算法,根据当前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权重值,确保选择的目标服务器负载均衡。
示例性的,确定待选服务器正在使用的节点数量,与待选节点数量的节点占用比值,根据待选服务器的CPU利用率、内存占用率以及网络流量,代入负载量化函数,确定负载数据;再基于节点占用比值以及负载数据,归一化后确定第二权重。即根据第一权重以及第二权重,综合了待选服务器中,每个待选服务器的相对负载能力,以及其自身的绝对负载能力,提高了待选服务器以及待选节点选择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选择效率。
步骤S230,基于所述坐标数据以及所述待选节点的历史传输数据,确定所述模拟延迟。
在本实施例中,待选节点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与待选节点关联的区域内,历史传输数据,根据历史传输数据对应的设备的历史坐标地址,模拟出本次传输的坐标地址对应的模拟延迟。模拟延迟是模拟的延迟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坐标数据以及待选节点的历史传输数据,确定模拟延迟,根据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确定目标设备所在的位置区域。对于每个待选节点,统计其历史传输数据的延迟情况,例如平均延迟、最大延迟等。根据目标设备所在位置区域与待选节点的距离,以及待选节点的历史传输延迟情况,计算出模拟延迟值。这样可以确保选择的目标节点与目标设备之间的通讯效率最高。
步骤S240,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以及所述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目标节点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具有调用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调用关系是指目标服务器调用目标节点来下发指令,即目标服务器可调用目标节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根据第一权重、第二权重以及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根据待选服务器的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以及待选节点到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计算出每个待选节点和待选服务器的综合权重值。选择综合权重最高的节点和服务器作为目标节点和目标服务器。这样可以确保选择的目标节点和目标服务器具有最佳的通讯效率和稳定性。
可选地,步骤S230包括:
步骤S231,获取所述待选节点与所述坐标数据对应地理区域的历史传输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获取待选节点与坐标数据对应地理区域的历史传输数据,对于每个待选节点,记录其与目标设备之间的历史通讯数据,包括传输时间、传输速率等信息。根据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确定目标设备所在的地理区域。从所有与该地理区域相关的待选节点中,获取其历史传输数据。
步骤S232,根据所述历史传输数据确定传输延迟、传输路径以及干扰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根据历史传输数据确定传输延迟、传输路径以及干扰参数,对于每个待选节点,根据历史传输数据,计算出其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同时,考虑到通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例如信号衰减、多径效应等,对传输延迟进行修正,计算出最终的传输延迟和传输路径。
步骤S233,基于所述传输延迟、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路径损耗,以及所述干扰参数,基于预设延迟模型确定所述模拟延迟。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传输延迟、传输路径对应的路径损耗,以及干扰参数,基于预设延迟模型确定模拟延迟,根据传输路径的长度和路径损耗,计算出传输的时间延迟。同时,考虑到干扰因素的影响,例如信号衰减、多径效应等,对传输延迟进行修正。根据预设的延迟模型,将修正后的传输延迟转化为模拟延迟。例如,可以采用经验公式或者机器学习算法,根据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模型预测出模拟延迟。这样可以确保模拟延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神经网络或随机森林,将传输路径长度、路径损耗、干扰参数等作为输入特征,将实际传输延迟作为输出标签,通过训练模型来预测模拟延迟。这样就可以根据历史传输数据和预设延迟模型来确定模拟延迟,从而选择最佳的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参照图3,步骤S240包括:
步骤S241,基于所述第一权重,以及所述待选服务器对应的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三权重。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第一权重和待选服务器对应的每个待选节点的模拟延迟,确定待选服务器的第三权重,对于每个待选服务器,我们根据第一权重和其对应的每个待选节点的模拟延迟计算出其第三权重。第三权重可以作为待选服务器的综合权重,反映了其与每个待选节点之间的传输性能。
步骤S242,基于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第三权重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目标权重。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第二权重和第三权重确定待选服务器的目标权重,我们利用第二权重和第三权重来计算待选服务器的目标权重。目标权重可以反映待选服务器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和性能表现。
步骤S243,根据所述目标权重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根据目标权重确定目标服务器,我们根据待选服务器的目标权重来选择最佳的目标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应该具有较高的目标权重,以确保其在整个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步骤S244,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每个待选节点的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对于每个目标服务器,我们根据其对应的每个待选节点的模拟延迟来确定最佳的目标节点。目标节点应该具有较低的模拟延迟,以确保其与目标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性能良好。
示例性的,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待选服务器的第三权重和目标权重。对于每个待选服务器,根据其对应的每个待选节点的模拟延迟和第一权重计算出其第三权重,然后利用第二权重和第三权重来计算其目标权重。根据目标权重选择最佳的目标服务器,然后根据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每个待选节点的模拟延迟选择最佳的目标节点。
由于采用了根据所述待选服务器和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关联数量,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一权重;根据所述负载情况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二权重;基于所述坐标数据以及所述待选节点的历史传输数据,确定所述模拟延迟;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以及所述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目标节点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具有调用关系。所以,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备所在区域对应的云端信号覆盖不佳,导致指令下发延迟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指令下发延迟的技术效果。
基于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三提出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步骤S140之前,包括:
步骤S310,确定指令生成控件对应的业务平台,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适配参数。
步骤S320,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适配参数。
步骤S330,基于每个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所述第一适配参数以及所述第二适配参数,生成所述适配层。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指令生成控件对应的业务平台,对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适配参数,首先,确定指令生成控件所在的业务平台,这可以是一个软件系统、一个网络平台或者一个硬件设备。然后,根据业务平台和目标服务器的特性,确定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适配参数,这些参数可能包括通讯协议、数据格式、安全认证等。确定目标服务器对目标设备的第二适配参数,接下来,确定目标服务器对目标设备的第二适配参数,这些参数描述了目标服务器生成的指令对目标设备的适配要求。包括目标设备的通讯接口、数据格式、指令协议等。
基于每个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适配参数以及第二适配参数,生成适配层,最后,根据每个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第一适配参数和第二适配参数来生成适配层。适配层可以是一个软件组件、一个中间件系统或者一个硬件设备,其作用是将指令生成控件所在的业务平台与目标设备进行适配。根据第一适配参数和第二适配参数的要求,适配层可以对指令进行格式转换、协议转换、安全认证等操作,以确保指令能够被目标设备正确接收和执行。
示例性的,在一个物联网系统中生成目标指令,首先确定指令生成控件对应的物联网平台,然后根据目标服务器的通讯协议、数据格式等参数确定第一适配参数,再根据目标服务器对目标设备的通讯接口、数据格式等确定第二适配参数,最后基于这些参数生成适配层,确保指令能够正确地传输和执行。
可选地,步骤S140包括:
步骤S340,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所述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云端指令,其中所述云端指令是从所述指令生成控件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指令详情对应的云端指令,其中云端指令是从指令生成控件到目标服务器的,首先,根据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将指令详情转换为云端指令。这可能涉及将指令进行格式转换、加密解密、协议转换等操作,以确保指令能够在云端传输到目标服务器。
步骤S350,基于所述云端指令和所述适配层,生成所述目标指令。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云端指令和适配层,生成目标指令,接下来,利用云端指令和适配层,生成最终的目标指令。这一步可能包括将云端指令再次转换为目标服务器所需的格式、协议和数据结构,以确保目标服务器能够正确解析和执行指令。
示例性的,一个物联网系统中需要将指令从指令生成控件传输到目标服务器,并最终发送给目标设备执行,首先根据目标服务器的适配层将指令详情转换为云端指令,然后利用云端指令和适配层生成最终的目标指令,确保指令能够正确地传输和执行。
基于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四提出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步骤S150之后,包括:
步骤S410,当所述目标指令下发后超过预设时间段,所述指令生成控件未收到所述目标设备基于所述目标指令反馈的响应消息,判定所述目标设备处于异常连接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在接收到目标指令后,会根据执行情况生成对应的响应信息,反馈至指令生成控件。异常连接状态是指设备的通信模块损毁,或者通信信号不佳。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当目标设备处于异常连接状态时,获取坐标数据对应预设范围内的相邻设备,并通过中转指令将目标指令传递给相邻设备,以便相邻设备通过近场通信模块转发目标指令给目标设备。目标指令下发后超过预设时间段,指令生成控件未收到目标设备基于目标指令的响应消息,判定目标设备处于异常连接状态。
步骤S420,获取所述坐标数据对应预设范围内的相邻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坐标数据对应预设范围内的相邻设备,通过物联网系统的定位功能或者其他位置服务,获取目标设备周围的相邻设备的坐标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根据近场通信技术,例如蓝牙、无线局域网或者基于蓝牙改进的自有通信网络,确定预设范围内的相邻设备。
步骤S430,对所述相邻设备下发中转指令以及所述目标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对相邻设备下发中转指令以及目标指令,指令生成控件根据预设的中转规则,生成中转指令和目标指令。中转指令包含转发目标指令的指令内容和目标设备的地址信息。
步骤S440,控制所述相邻设备根据所述中转指令调用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目标设备转发所述目标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相邻设备根据中转指令调用近场通信模块,向目标设备转发目标指令,相邻设备接收到中转指令后,根据指令内容调用近场通信模块,将目标指令转发给目标设备。
可选地,步骤S430包括:
步骤S431,当所述相邻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传输协议不同时,确定所述相邻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协议转换函数;
步骤S432,基于所述协议转换函数对所述目标指令进行封装,以使得封装后的所述目标指令被所述相邻设备接收。
在本实施例中,当相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传输协议相同时,即目标节点能够直接向相邻设备发送目标指令,相邻设备在接收到目标指令后,向目标设备转发目标指令。若相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传输协议不相同时,由于选择的是与目标设备配套的目标服务器以及目标节点,即目标节点向相邻设备发送目标指令可能出错,导致指令缺失。为了避免重新选择服务器以及节点,预先适配好协议转换函数,目标节点在确定相邻节点之后,基于协议转换函数对目标指令进行封装,保证传输过程中目标指令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相邻设备在接收到封装后的目标指令后,基于预先适配的设备间传输协议,对目标指令进行封装,并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向目标设备转发封装后的目标指令。实现了在通过相邻设备进行指令传输中继时,不会出现指令缺失的情况。
由于采用了当所述目标指令下发后超过预设时间段,所述指令生成控件未收到所述目标设备基于所述目标指令反馈的响应消息,判定所述目标设备处于异常连接状态;获取所述坐标数据对应预设范围内的相邻设备;对所述相邻设备下发中转指令以及所述目标指令;控制所述相邻设备根据所述中转指令调用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目标设备转发所述目标指令。所以,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备所在区域对应的云端信号覆盖不佳,导致指令下发延迟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指令下发延迟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可选地,存储器1005与处理器1001电性连接,处理器1001可用于控制存储器1005的运行,还可以读取存储器1005中的数据以实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
可选地,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存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
可选地,在图4所示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申请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中。
如图4所示,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的相关步骤操作:
基于指令生成控件采集到的触发信息,确定指令详情以及目标设备;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并确定所述坐标数据对应的待选节点以及待选服务器;
基于所述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以及所述待选节点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节点,下发所述目标指令至所述目标设备。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待选服务器和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关联数量,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一权重;
根据所述负载情况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二权重;
基于所述坐标数据以及所述待选节点的历史传输数据,确定所述模拟延迟;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以及所述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目标节点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具有调用关系。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待选节点与所述坐标数据对应地理区域的历史传输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传输数据确定传输延迟、传输路径以及干扰参数;
基于所述传输延迟、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路径损耗,以及所述干扰参数,基于预设延迟模型确定所述模拟延迟。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第一权重,以及所述待选服务器对应的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三权重;
基于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第三权重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目标权重;
根据所述目标权重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指令生成控件对应的业务平台,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适配参数;
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适配参数;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所述第一适配参数以及所述第二适配参数,生成所述适配层。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所述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云端指令,其中所述云端指令是从所述指令生成控件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基于所述云端指令和所述适配层,生成所述目标指令。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目标指令下发后超过预设时间段,所述指令生成控件未收到所述目标设备基于所述目标指令反馈的响应消息,判定所述目标设备处于异常连接状态;
获取所述坐标数据对应预设范围内的相邻设备;
对所述相邻设备下发中转指令以及所述目标指令;
控制所述相邻设备根据所述中转指令调用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目标设备转发所述目标指令。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相邻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传输协议不同时,确定所述相邻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协议转换函数;
基于所述协议转换函数对所述目标指令进行封装,以使得封装后的所述目标指令被所述相邻设备接收。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任一实施例的相关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包括:
基于指令生成控件采集到的触发信息,确定指令详情以及目标设备;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坐标数据,并确定所述坐标数据对应的待选节点以及待选服务器;
根据所述待选服务器和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关联数量,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一权重;
根据所述待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二权重;
获取所述待选节点与所述坐标数据对应地理区域的历史传输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传输数据确定传输延迟、传输路径以及干扰参数;
基于所述传输延迟、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路径损耗,以及所述干扰参数,基于预设延迟模型确定所述待选节点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模拟延迟;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其中,所述目标节点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具有调用关系;
确定指令生成控件对应的业务平台,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第一适配参数;
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对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适配参数;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所述第一适配参数以及所述第二适配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节点,下发所述目标指令至所述目标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模拟延迟确定目标节点以及目标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权重,以及所述待选服务器对应的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第三权重;
基于所述第二权重以及所述第三权重确定所述待选服务器的目标权重;
根据所述目标权重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器;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每个所述待选节点的所述模拟延迟,确定所述目标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目标指令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对应的所述适配层,生成所述指令详情对应的云端指令,其中所述云端指令是从所述指令生成控件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基于所述云端指令和所述适配层,生成所述目标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节点,下发所述目标指令至所述目标设备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所述目标指令下发后超过预设时间段,所述指令生成控件未收到所述目标设备基于所述目标指令反馈的响应消息,判定所述目标设备处于异常连接状态;
获取所述坐标数据对应预设范围内的相邻设备;
对所述相邻设备下发中转指令以及所述目标指令;
控制所述相邻设备根据所述中转指令调用近场通信模块,向所述目标设备转发所述目标指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相邻设备下发中转指令以及所述目标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相邻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传输协议不同时,确定所述相邻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协议转换函数;
基于所述协议转换函数对所述目标指令进行封装,以使得封装后的所述目标指令被所述相邻设备接收。
6.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所述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的步骤。
CN202311766368.4A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459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6368.4A CN117459537B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6368.4A CN117459537B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9537A CN117459537A (zh) 2024-01-26
CN117459537B true CN117459537B (zh) 2024-03-19

Family

ID=89589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6368.4A Active CN117459537B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5953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158A (zh) * 2011-12-15 2012-06-2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权重的元数据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方法
CN115150592A (zh) * 2022-09-02 2022-10-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传输方法、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18982A (zh) * 2023-08-24 2023-11-24 杭州博盾习言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原生多集群的消息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36220B2 (en) * 2019-05-02 2021-03-02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Locality aware load balancing of IO paths in multipathing softwa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158A (zh) * 2011-12-15 2012-06-2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权重的元数据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方法
CN115150592A (zh) * 2022-09-02 2022-10-0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传输方法、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18982A (zh) * 2023-08-24 2023-11-24 杭州博盾习言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原生多集群的消息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9537A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66116A (ko) 웹 서비스 정보 처리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웹 서비스 조합 방법 및 장치
US10594614B2 (en) Context aware routing
CN109995839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系统及负载均衡器
CN107317764A (zh) 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系统
CN108139920A (zh) 在动态条件及变约束下用于基于信息中心联网(icn)的代理服务器管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198332A (zh) 内容分发网络节点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731376A (zh) 堆叠设备上链路汇聚根端口选择的方法及系统
JP2005204001A5 (zh)
JP587584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における通信影響
CN111405531A (zh) 一种提高通信质量的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CN117459537B (zh) 一种基于多云端的设备交互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06299B (zh) 一种基于组网的网络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0708293B (zh) 多媒体业务的分流方法和装置
CN114500546B (zh) 基于负载均衡集群的通信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685402A (zh) 远程控制资源的方法、服务器和任务发起设备
KR20190114126A (ko) 메시지의 처리 완료 지연 시간을 기초로 스위치로의 메시지 송신을 제어하는 sdn 컨트롤러 및 그 방법
JP2019012947A (ja) 中継装置、伝送処理プログラム
KR101997986B1 (ko) 상호 작용하는 IoT 어플리케이션을 위한 클라우드-포그-클라이언트 삼각 컴퓨팅 방법 및 장치
US10177929B1 (en)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data to multiple devices
CN108259527B (zh) 基于代理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Kuntke et al. Rural Communication in Outage Scenarios: Disruption-Tolerant Networking via LoRaWAN Setups
KR20090042542A (ko) 더미 메시지를 이용하여 웹 서비스의 품질 데이터를추출하는 방법
CN117041139B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65805B (zh) 基于调用的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KR101627796B1 (ko) 네트워크 기반 av 시스템에서 디바이스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