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58373A - 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58373A
CN117458373A CN202311688049.6A CN202311688049A CN117458373A CN 117458373 A CN117458373 A CN 117458373A CN 202311688049 A CN202311688049 A CN 202311688049A CN 117458373 A CN117458373 A CN 117458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bevel gear
fixed mounting
box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880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龙
温建峰
沈雷
苏超
杨爱莲
殷天红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oubao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oubao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oubao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oubao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880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58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58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8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5/00Installations of bus-ba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5/00Installations of bus-bars
    • H02G5/10Cooling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输电母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解决了现有智能输电母线对接与安装时十分不便,并且散热效果不好,从而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使用寿命的问题,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中部设有底座,底座的内部设有卡接传动组件,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母线安装壳,母线安装壳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对接箱,对接箱顶部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母线安装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连接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通风箱;本智能输电母线对接与安装时十分的便捷,并且有非常好的散热效果,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输电母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
背景技术
智能母线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力设备,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输电、配电和终端用电场合;智能母线可以实现电能的传输、控制和保护,同时还可以监测和记录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现有智能输电母线对接与安装时十分不便,并且散热效果不好,从而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智能输电母线对接与安装时十分不便,并且散热效果不好,从而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使用寿命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中部设有底座,底座的内部设有卡接传动组件,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母线安装壳,母线安装壳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对接箱,对接箱顶部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母线安装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连接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通风箱,通风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盒,两个对接箱和两个固定盒的内部均设有对接传动组件,安装盒、通风箱以及连接筒的内部设有快速散热组件,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板,对接箱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对接杆,对接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对接头,对接头的中部均开设有对接孔,母线安装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智能输电母线本体,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连接槽,两个连接槽互相远离一侧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卡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对接传动组件均包括第一轴套,两个第一轴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对接箱顶部的一侧,第一轴套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手轮,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固定盒的内部并均固定安装有蜗杆,蜗杆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均与固定盒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蜗杆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蜗轮,蜗轮的顶部均与固定盒内部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蜗轮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底部均延伸至对接箱的内部并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推挤轮,推挤轮均通过转轴与对接箱的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挤轮的一侧均紧贴有接触垫,接触垫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框,移动框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两个移动板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两个对接箱内部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均分别安装在第一滑槽的内部,移动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
优选的,所述对接箱的另一侧均开设有斜槽,斜槽的内部均设有对接筒,对接筒的一端均与移动杆固定连接,对接筒的上侧均插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表面均设有弹簧,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与限位杆以及对接筒固定连接,对接筒内部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均与对接头中部的对接孔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卡接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固定安装在第一锥齿轮的底部,第三转动杆的底部均延伸至底座的内部并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两个第四锥齿轮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远离第四锥齿轮的一端均通过轴杆与底座的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的上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底座内部的顶部开设有四个第二滑槽,第二滑块均分别安装在第二滑槽的内部,螺纹套筒的下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底部均延伸至连接槽的内部,安装杆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四个卡块与四个卡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快速散热组件包括电机和第二轴套,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盒的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通风箱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吹风扇,第五锥齿轮的下侧啮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底部通过轴座与通风箱内部的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套设在连接筒的内部,第二轴套的表面环形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杆,四个连接杆远离第二轴套的一端分别与连接筒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轴套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风扇,第四转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链轮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将连接板固定连接至建筑物上,而后操作人员将两个母线安装壳内部的智能输电母线本体进行电性连接,紧接着将另一个母线安装壳上的两个对接杆和两个对接头插入本母线安装壳上的两个对接筒的内部,同时将两个对接孔套至两个限位块上,并且操作人员将安装杆插入连接槽的内部,紧接着操作人员同时转动两个手轮,手轮转动时均带动第一转动杆沿着第一轴套的内部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时均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时均通过第二转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时均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推挤轮进行转动,推挤轮转动时均通过接触垫对移动框进行推挤,移动框受到推挤时均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移动板移动时均带动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增加了移动框移动时的稳定性;
移动框移动时均通过移动杆拉动对接筒进行移动,对接筒移动时均通过限位块拉动对接头进行移动,对接筒在受到拉动移动的同时均会通过斜槽挤压限位杆向下移动并对弹簧进行挤压,限位杆下移时通过限位块的配合可以进行闭合,从而避免对接头滑脱,对接头受到拉动时可以将两个母线安装壳紧紧的对接在一起,从而快速的完成对接;
(2)、在第一锥齿轮转动的同时均会带动第三转动杆进行转动,第三转动杆转动时均会通过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转动时均会通过螺纹杆带动螺纹套筒进行移动,螺纹套筒移动时均带动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增加了螺纹套筒移动时的稳定性,螺纹套筒移动时均通过安装杆带动卡块卡入卡槽的内部进行限位,从而快速完成安装;
(3)、在使用中,操作人员启动电机带动第五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五锥齿轮转动时分别带动吹风扇和第六锥齿轮进行转动,第六锥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转动时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带动第四转动杆沿着第二轴套的内部进行转动,第四转动杆转动时带动吸风扇进行转动,吸风扇可以将母线安装壳内部的热量吸入通风箱中,并由吹风扇将热量快速吹出,从而有非常好的散热效果;
(4)、使得本智能输电母线对接与安装时十分的便捷,能够模块化进行安装,并且有非常好的散热效果,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智能输电母线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输电母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五;
图中:1、安装板;2、底座;3、母线安装壳;4、对接箱;5、固定盒;6、连接筒;7、通风箱;8、安装盒;9、连接架;10、连接板;11、对接杆;12、对接头;13、对接孔;14、智能输电母线本体;15、连接槽;16、卡槽;17、第一轴套;18、第一转动杆;19、手轮;20、链条;21、蜗杆;22、蜗轮;23、第二转动杆;24、第一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6、推挤轮;27、接触垫;28、移动框;29、移动板;30、第一滑块;31、第一滑槽;32、移动杆;33、对接筒;34、斜槽;35、限位杆;36、弹簧;37、限位块;38、第三转动杆;39、第三锥齿轮;40、第四锥齿轮;41、螺纹杆;42、螺纹套筒;43、第二滑块;44、第二滑槽;45、安装杆;46、卡块;47、电机;48、第五锥齿轮;49、吹风扇;50、第六锥齿轮;51、第一链轮;52、第二轴套;53、连接杆;54、第四转动杆;55、吸风扇;56、第二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8给出,本发明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顶部的中部设有底座2,底座2的内部设有卡接传动组件,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母线安装壳3,母线安装壳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对接箱4,对接箱4顶部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盒5,母线安装壳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6,连接筒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通风箱7,通风箱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盒8,两个对接箱4和两个固定盒5的内部均设有对接传动组件,安装盒8、通风箱7以及连接筒6的内部设有快速散热组件,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9,连接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板10,对接箱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对接杆11,对接杆1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对接头12,对接头12的中部均开设有对接孔13,母线安装壳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智能输电母线本体14,安装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连接槽15,两个连接槽15互相远离一侧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卡槽16。
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将连接板10固定连接至建筑物上,而后操作人员将两个母线安装壳3内部的智能输电母线本体14进行电性连接,紧接着将另一个母线安装壳3上的两个对接杆11和两个对接头12插入本母线安装壳3上的两个对接传动组件的内部,同时将两个对接孔13套至两个对接传动组件上,并且操作人员将卡接传动组件插入连接槽15的内部,紧接着操作人员同时转动两个对接传动组件运转,两个对接传动组件运转时会将两个对接头12限位住,从而避免对接头12滑脱,并对两个对接头12进行拉动,对接头12受到拉动时可以将两个母线安装壳3紧紧的对接在一起,从而快速的完成对接;两个对接传动组件运转的同时会带动两个卡接传动组件进行运转,两个卡接传动组件运转时会卡入卡槽16的内部进行限位,从而快速完成安装;在使用中,操作人员启动快速散热组件可以将母线安装壳3内部的热量吸入通风箱7中,并将热量快速吹出,从而有非常好的散热效果;使得本智能输电母线对接与安装时十分的便捷,能够模块化进行安装,并且有非常好的散热效果,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两个对接传动组件均包括第一轴套17,两个第一轴套1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对接箱4顶部的一侧,第一轴套17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8,第一转动杆1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手轮19,第一转动杆18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固定盒5的内部并均固定安装有蜗杆21,蜗杆21远离第一转动杆18的一端均与固定盒5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蜗杆21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蜗轮22,蜗轮22的顶部均与固定盒5内部的顶部转动连接;蜗轮2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23,第二转动杆23的底部均延伸至对接箱4的内部并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24,第一锥齿轮24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推挤轮26,推挤轮26均通过转轴与对接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推挤轮26的一侧均紧贴有接触垫27,接触垫27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框28,移动框28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29,两个移动板29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30,两个对接箱4内部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1,第一滑块30均分别安装在第一滑槽31的内部,移动板29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32;对接箱4的另一侧均开设有斜槽34,斜槽34的内部均设有对接筒33,对接筒33的一端均与移动杆32固定连接,对接筒33的上侧均插接有限位杆35,限位杆35的表面均设有弹簧36,弹簧36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与限位杆35以及对接筒33固定连接,对接筒33内部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7,限位块37均与对接头12中部的对接孔13相匹配;
操作人员同时转动两个手轮19,手轮19转动时均带动第一转动杆18沿着第一轴套17的内部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杆18转动时均通过蜗杆21带动蜗轮22转动,蜗轮22转动时均通过第二转动杆23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时均通过第二锥齿轮25带动推挤轮26进行转动,推挤轮26转动时均通过接触垫27对移动框28进行推挤,移动框28受到推挤时均带动移动板29进行移动,移动板29移动时均带动第一滑块30沿着第一滑槽31的内部进行滑动,增加了移动框28移动时的稳定性;移动框28移动时均通过移动杆32拉动对接筒33进行移动,对接筒33移动时均通过限位块37拉动对接头12进行移动,对接筒33在受到拉动移动的同时均会通过斜槽34挤压限位杆35向下移动并对弹簧36进行挤压,限位杆35下移时通过限位块37的配合可以进行闭合,从而避免对接头12滑脱,对接头12受到拉动时可以将两个母线安装壳3紧紧的对接在一起,从而快速的完成对接。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卡接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转动杆38,第三转动杆38固定安装在第一锥齿轮24的底部,第三转动杆38的底部均延伸至底座2的内部并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锥齿轮39,第三锥齿轮39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40,两个第四锥齿轮4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41,螺纹杆41远离第四锥齿轮40的一端均通过轴杆与底座2的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41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42;螺纹套筒42的上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43,底座2内部的顶部开设有四个第二滑槽44,第二滑块43均分别安装在第二滑槽44的内部,螺纹套筒42的下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45,安装杆45的底部均延伸至连接槽15的内部,安装杆4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46,四个卡块46与四个卡槽16相匹配。
在第一锥齿轮24转动的同时均会带动第三转动杆38进行转动,第三转动杆38转动时均会通过第三锥齿轮39带动第四锥齿轮40转动,第四锥齿轮40转动时均会通过螺纹杆41带动螺纹套筒42进行移动,螺纹套筒42移动时均带动第二滑块43沿着第二滑槽44的内部进行滑动,增加了螺纹套筒42移动时的稳定性,螺纹套筒42移动时均通过安装杆45带动卡块46卡入卡槽16的内部进行限位,从而快速完成安装。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快速散热组件包括电机47和第二轴套52,电机47固定安装在安装盒8的内部,电机47的输出端延伸至通风箱7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五锥齿轮48,第五锥齿轮4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吹风扇49,第五锥齿轮48的下侧啮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50,第六锥齿轮5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51,第一链轮51的底部通过轴座与通风箱7内部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二轴套52设在连接筒6的内部,第二轴套52的表面环形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杆53,四个连接杆53远离第二轴套5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筒6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轴套5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转动杆54,第四转动杆5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风扇55,第四转动杆5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56,第二链轮56和第一链轮51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20。
操作人员启动电机47带动第五锥齿轮48进行转动,第五锥齿轮48转动时分别带动吹风扇49和第六锥齿轮50进行转动,第六锥齿轮50转动时带动第一链轮51转动,第一链轮51转动时通过链条20带动第二链轮56转动,第二链轮56带动第四转动杆54沿着第二轴套52的内部进行转动,第四转动杆54转动时带动吸风扇55进行转动,吸风扇55可以将母线安装壳3内部的热量吸入通风箱7中,并由吹风扇49将热量快速吹出,从而有非常好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中部设有底座(2),底座(2)的内部设有卡接传动组件,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母线安装壳(3),母线安装壳(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对接箱(4),对接箱(4)顶部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盒(5),母线安装壳(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6),连接筒(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通风箱(7),通风箱(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盒(8),两个对接箱(4)和两个固定盒(5)的内部均设有对接传动组件,安装盒(8)、通风箱(7)以及连接筒(6)的内部设有快速散热组件,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架(9),连接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板(10),对接箱(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对接杆(11),对接杆(1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对接头(12),对接头(12)的中部均开设有对接孔(13),母线安装壳(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智能输电母线本体(14),安装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连接槽(15),两个连接槽(15)互相远离一侧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卡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对接传动组件均包括第一轴套(17),两个第一轴套(1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对接箱(4)顶部的一侧,第一轴套(17)的内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8),第一转动杆(1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手轮(19),第一转动杆(18)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固定盒(5)的内部并均固定安装有蜗杆(21),蜗杆(21)远离第一转动杆(18)的一端均与固定盒(5)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蜗杆(21)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蜗轮(22),蜗轮(22)的顶部均与固定盒(5)内部的顶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2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23),第二转动杆(23)的底部均延伸至对接箱(4)的内部并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24),第一锥齿轮(24)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推挤轮(26),推挤轮(26)均通过转轴与对接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轮(26)的一侧均紧贴有接触垫(27),接触垫(27)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框(28),移动框(28)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板(29),两个移动板(29)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30),两个对接箱(4)内部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1),第一滑块(30)均分别安装在第一滑槽(31)的内部,移动板(29)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箱(4)的另一侧均开设有斜槽(34),斜槽(34)的内部均设有对接筒(33),对接筒(33)的一端均与移动杆(32)固定连接,对接筒(33)的上侧均插接有限位杆(35),限位杆(35)的表面均设有弹簧(36),弹簧(36)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与限位杆(35)以及对接筒(33)固定连接,对接筒(33)内部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7),限位块(37)均与对接头(12)中部的对接孔(13)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转动杆(38),第三转动杆(38)固定安装在第一锥齿轮(24)的底部,第三转动杆(38)的底部均延伸至底座(2)的内部并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锥齿轮(39),第三锥齿轮(39)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40),两个第四锥齿轮(4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螺纹杆(41),螺纹杆(41)远离第四锥齿轮(40)的一端均通过轴杆与底座(2)的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41)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42)的上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43),底座(2)内部的顶部开设有四个第二滑槽(44),第二滑块(43)均分别安装在第二滑槽(44)的内部,螺纹套筒(42)的下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杆(45),安装杆(45)的底部均延伸至连接槽(15)的内部,安装杆(4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46),四个卡块(46)与四个卡槽(16)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散热组件包括电机(47)和第二轴套(52),电机(47)固定安装在安装盒(8)的内部,电机(47)的输出端延伸至通风箱(7)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五锥齿轮(48),第五锥齿轮(4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吹风扇(49),第五锥齿轮(48)的下侧啮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50),第六锥齿轮(5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链轮(51),第一链轮(51)的底部通过轴座与通风箱(7)内部的底部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套(52)设在连接筒(6)的内部,第二轴套(52)的表面环形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杆(53),四个连接杆(53)远离第二轴套(5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筒(6)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轴套(5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转动杆(54),第四转动杆(5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风扇(55),第四转动杆(5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56),第二链轮(56)和第一链轮(51)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20)。
CN202311688049.6A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 Pending CN117458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8049.6A CN117458373A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8049.6A CN117458373A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8373A true CN117458373A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87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88049.6A Pending CN117458373A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583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458373A (zh) 一种基于模块设计的风电系统用智能输电母线
CN201242250Y (zh) 一种滑动面板运动机构
CN111806644A (zh) 一种清扫机器人升降装置
CN211151094U (zh) 一种户外高压开闭所
CN111830738A (zh) 一种液晶模组表面清洁装置
CN211930010U (zh) 一种电力入户插接式供电设备
CN214849797U (zh) 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配电柜
CN212435165U (zh) 一种弱电系统智能机房精密配电柜
CN214945175U (zh) 一种基于空调电脑板控制结构的散热安装架
CN216355074U (zh) 通风窗断电离合开启装置
CN215284129U (zh) 一种投影书写多用板安装结构
CN211775356U (zh) 一种外墙干挂板安装器
CN219783283U9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环氧乙烷灭菌柜
CN220189212U (zh) 一种便捷检修和清洁的广告牌
CN112737529B (zh) 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网络信号放大器
CN216357917U (zh) 一种弱电控制箱散热机构
CN216308721U (zh) 一种导热油生产用高效换热器
CN216391908U (zh) 工业电气室内环境治理的空水冷装置
CN220253888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导轨式箱式变电站
CN218214837U (zh) 一种具有高防护性的波纹电阻柜
CN213703351U (zh) 一种不锈钢操作平台
CN219567441U (zh) 一种空调装置维护辅助定位设备
CN219478087U (zh) 一种舞台灯光音响用的移动辅助装置
CN220596296U (zh) 一种物料转移机构
CN220323107U (zh) 一种全自动母线槽铆接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