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2247A - 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2247A
CN117442247A CN202311749341.4A CN202311749341A CN117442247A CN 117442247 A CN117442247 A CN 117442247A CN 202311749341 A CN202311749341 A CN 202311749341A CN 117442247 A CN117442247 A CN 117442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core
instrument
suction val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493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42247B (zh
Inventor
周震华
莫文军
张翔
唐鹏
周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493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2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42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2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42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2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04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ody liq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5Control of fluid supply or evacu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2010/009Various features of diagnostic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吸引阀包括阀体、启闭组件、捕捉组件、阻尼组件和器械栓,阀体具有相贯通的阀芯通道和器械通道,启闭组件与阀体相连使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捕捉组件与启闭组件相连,并用于在吸引阀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的过程中捕捉阻尼组件,延缓吸引阀向关闭状态切换的复位速度,阀芯上设置有贯穿阀芯的器械穿孔,在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器械穿孔才与器械通道导通以方便插入处置器械,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吸引阀的延迟关闭,以将器械管内残留的组织液吸取干净,并且只有在吸引阀关闭时才能插入处置器械,避免处置器械在负压吸取过程中阻塞器械管。

Description

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包括操作部和插入部,其插入部可经人体腔道或手术切口进入人体内,通过拨动操作部上的拨杆能够带动插入部远端的主动弯曲段进行姿态调节,插入部远端的摄像模组能对人体的内部组织进行观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体内的病变位置及病变位置的组织结构特征。
在相关技术中,操作部上通常设置有吸引阀,可以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抽取人体病变部位的组织液样本,现有的吸引阀通常采取按压开启、释放关闭的方式,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吸引阀在释放时瞬间关闭,被负压抽取的部分组织液可能会残留在器械管内,后续如果采集其他部位的组织液样本时,残留在器械管内的组织液会率先被抽取,可能会对其他部位的病情分析造成影响,影响取样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组织液样本残留在器械管内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吸引阀,应用于内窥镜,吸引阀包括阀体、启闭组件、捕捉组件、阻尼组件和器械栓,其中:
所述阀体具有相贯通的阀芯通道和器械通道,所述启闭组件与所述阀体相连,使所述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启闭组件具有可移动设于所述阀芯通道内的阀芯,所述捕捉组件与所述阀芯相连,所述捕捉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吸引阀由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捕捉所述阻尼组件,以延缓所述吸引阀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切换的复位速度,且在所述吸引阀切换至关闭状态之前,所述捕捉组件被配置为释放所述阻尼组件;
器械栓,所述器械栓连接在所述器械通道的一端以封堵所述器械通道;
所述阀芯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阀芯的器械穿孔,在所述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器械穿孔与所述器械通道同轴导通,在所述吸引阀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器械穿孔与所述器械通道相错位。
进一步地,所述启闭组件还包括阀帽和弹性复位件,其中,所述阀帽设于所述阀体外,所述阀帽与所述阀芯相连,所述阀帽被配置为在受到按压力时,使所述吸引阀由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切换,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阀帽和所述阀芯中的一者相连,使所述吸引阀由开启状态复位向关闭状态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组件包括端盖、第一轴杆、锥形限位件、第一弹性件和锥形活动件;其中,所述端盖与所述阀体相连、并封堵所述阀芯通道,所述第一轴杆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相连,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锥形限位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锥形活动件均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杆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锥形活动件和所述锥形限位件之间,所述锥形限位件的锥面与所述锥形活动件的锥面相背设置,且所述锥形限位件的端面与所述锥形活动件的端面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限位件和所述锥形活动件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捕捉组件包括捕捉件、第二弹性件、导向基座和限位基座;其中,所述导向基座和所述限位基座固定设于所述阀芯,所述捕捉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捕捉部、第二轴杆和限位部,所述第二轴杆活动穿设于导向基座和所述限位基座,且所述捕捉部与所述导向基座导向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杆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捕捉部与所述限位基座之间;
所述捕捉部具有相邻近的止抵面和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分布在所述止抵面的远端,且所述止抵面与所述导向面之间弧形过渡,所述止抵面垂直于所述启闭组件的移动方向,所述导向面相对于所述启闭组件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的远端设置有避让腔,所述捕捉组件设于所述避让腔的开口边缘处,所述避让腔用于避让所述阻尼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芯通道相连通的负压嘴和大气通孔,所述阀芯上设置有连通腔,在所述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负压嘴和所述大气通孔均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在所述吸引阀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阀芯遮蔽所述大气通孔,所述负压嘴与所述器械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嘴、所述大气通孔和所述器械栓分布在所述阀芯通道的同侧,且所述负压嘴分布在所述大气通孔的近端,所述阀芯上还设置有连通腔,在所述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负压嘴和所述大气通孔均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的近端面倾斜设置,所述阀芯的近端侧的近端靠近负压嘴,所述阀芯的远端侧靠近所述器械通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操作部,操作部包括前述的吸引阀。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内窥镜包括前述的操作部。
本申请的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在按压吸引阀使其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时,阀芯通过捕捉组件与阻尼组件相连,在撤销掉施加于启闭组件的按压时,阀芯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阻尼组件介入阀芯的复位过程,延缓阀芯的复位速度,增加吸引阀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切换的时间,如此能够使得吸引阀在吸引过程中能够将残留在器械管内的组织液更彻底的吸出,在后续采集人体其他部位的组织液样品时,能够避免收集到前一次残留在器械管内的组织液,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准确分析;
与此同时,在吸引阀由开启状态完全切换至关闭状态时,阀芯上的器械穿孔才与器械通道相导通,操作人员才可向器械管内伸入处置器械,由此能够避免操作人员在吸引阀未完全关闭时就插入处置器械,导致处置器械阻塞器械管使组织液无法被抽离干净的问题,进一步避免因操作人员操作的不规范性存在的组织液残留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吸引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吸引阀的剖切示意图之一;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捕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吸引阀的剖切示意图之二;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吸引阀的剖切示意图之三;
图8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00、阀体;110、阀芯通道;120、器械通道;130、负压嘴;140、大气通孔;200、启闭组件;210、阀芯;211、器械穿孔;212、避让腔;213、连通腔;220、阀帽;221、避让孔;230、弹性复位件;300、捕捉组件;310、捕捉件;311、捕捉部;311a、止抵面;311b、导向面;312、第二轴杆;313、限位部;320、第二弹性件;330、导向基座;340、限位基座;400、阻尼组件;410、端盖;420、第一轴杆;430、锥形限位件;440、第一弹性件;450、锥形活动件;451、容纳腔;500、器械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发明中,“近端”和“远端”是本结构在使用环境下,相对于人体操作的远近位置,以方便对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同时方便理解;“近端”和“远端”是相对而言的位置关系,而非绝对的。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8,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吸引阀,应用于内窥镜,具体地,吸引阀包括阀体100、启闭组件200、捕捉组件300、阻尼组件400和器械栓500,其中,阀体100为吸引阀的基础构件,能够为启闭组件200、捕捉组件300、阻尼组件400和器械栓500提供安装基础。
具体地,阀体100具有相互贯通的阀芯通道110和器械通道120,阀芯通道110将器械通道120分隔为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其中,器械通道120的远端部分安装在操作部上、并用于与器械管相对接,器械通道120的近端部分与器械栓500相连,器械栓500用于封堵器械通道120的近端部分,处置器械可经器械通道120插入器械管内,并伸入人体内的病变部位,进行手术操作或钳取人体内的病变组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启闭组件200包括阀芯210、阀帽220和弹性复位件230,其中,阀芯210可移动地设于阀芯通道110内,阀帽220设于阀体100的外部、并与阀芯通道110内的阀芯210相连,阀帽220在受到按压力时,即操作人员在按压阀帽220时,可推动阀芯210在阀芯通道110内移动,弹性复位件230连接阀体100和阀帽220,在阀帽220受压而移动时,弹性复位件230发生弹性变形,在撤销掉施加于阀帽220的按压力时,弹性复位件230可驱动阀帽220复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阀体100上还设置有与阀芯通道110相连通的负压嘴130和大气通孔140,负压嘴130与外部负压装置相连接保持负压抽吸状态,在初始状态下,也即是未向阀帽220施加按压力时,负压嘴130与大气通孔140相连通,阀芯210位于阀芯通道110和器械通道120的贯通处,阀芯210遮蔽器械通道120而使负压嘴130无法通过器械通道120的远端部分与器械管相连通,负压嘴130通过大气通孔140抽吸空气,也即是说,此时的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按压阀帽220时,阀芯210移动避让出器械通道120的远端部分,负压嘴130与器械通道120的远端部分相连通,此时的吸引阀处于开启状态,负压嘴130可通过器械通道120的远端部分和器械管抽吸人体内的组织液进行样本采集。
请继续参见图2,阀芯210上设置有贯穿阀芯210的器械穿孔211,在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器械穿孔211与器械通道120同轴导通,仅在此种情况下,处置器械才可经器械栓500、器械穿孔211、器械通道120和器械管伸入人体内的病变组织处,而在吸引阀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阀芯120的器械穿孔211与器械通道120相错位,此时经器械栓500伸入器械通道120内的处置器械被阀芯210阻挡而无法进一步伸入器械管内。
请参见图2和图3,阻尼组件400设于阀芯通道110内,且阻尼组件400设于阀芯210背向阀帽220的一侧,阀芯210在背向阀帽220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捕捉组件300,在按压阀帽220使阀芯210在阀芯通道110内移动的过程中,捕捉组件300捕捉阻尼组件400,使得阀芯210在弹性复位件230的驱动下复位移动时,能够延缓阀芯210的复位移动速度,进而延缓吸引阀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切换的复位速度,并且,由于仅需阻尼组件400介入阀芯210的复位过程,在吸引阀完全切换至关闭状态之前,捕捉组件300还被配置为释放阻尼组件400,以在下一次按压吸引阀时能够被捕捉组件300抓取。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按压吸引阀使其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时,阀芯210通过捕捉组件300与阻尼组件400相连,在撤销掉施加于启闭组件200的按压时,阀芯210在弹性复位件230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阻尼组件400介入阀芯210的复位过程,延缓阀芯210的复位速度,增加吸引阀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切换的时间,如此能够使得吸引阀在吸引过程中能够将残留在器械管内的组织液更彻底的吸出,在后续采集人体其他部位的组织液样品时,能够避免收集到前一次残留在器械管内的组织液,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准确分析。
与此同时,在吸引阀由开启状态完全切换至关闭状态时,阀芯210上的器械穿孔211才与器械通道120相导通,操作人员才可向器械管内伸入处置器械,由此能够避免操作人员过早的插入处置器械导致残留的组织液无法被彻底抽离干净的技术问题,进一步避免了器械管内存在组织液残留的情况。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阻尼组件400可以包括端盖410、第一轴杆420、锥形限位件430、第一弹性件440和锥形活动件450,其中,端盖410与阀体100相连、并封堵阀芯通道110背向阀帽220的一端,第一轴杆420的一端与端盖410相连,第一轴杆420的另一端与锥形限位件430相连,锥形限位件430的锥面朝向阀芯210。
第一弹性件440和锥形活动件450活动套设在第一轴杆420上,第一弹性件440位于锥形活动件450和锥形限位件430之间,锥形活动件450的锥面与锥形限位件430相背设置,且锥形活动件450的端面与锥形限位件430的端面相适配,在锥形活动件450发生朝向锥形限位件430的移动时,第一弹性件440能够被压缩,产生阻尼。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锥形限位件430和锥形活动件450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容纳腔451,第一弹性件440设于容纳腔451内,在锥形活动件450发生朝向锥形限位件430的移动时,第一弹性件440压缩并能完全容置于容纳腔451内,使锥形限位件430的端面与锥形活动件450的端面能够完全贴合。需要说明的是,在锥形限位件430的端面与锥形活动件450的端面完全贴合时,弹性复位件230的弹力仍然大于第一弹性件440的弹力,从而确保阀芯210仍然保持移动复位的趋势。
能够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捕捉组件300应该与阻尼组件400相适配,以能够捕捉阻尼组件400,也能够释放阻尼组件400。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捕捉组件300包括捕捉件310、第二弹性件320、导向基座330和限位基座340,其中,导向基座330和限位基座340固定设于阀芯210,且沿阀芯210的径向分布,导向基座330设于阀芯210的径向内侧,限位基座340设于阀芯210的径向外侧,导向基座330和限位基座340能够为捕捉件310提供安装基础,捕捉件310活动支撑于导向基座330和限位基座340。
具体地,捕捉组件310包括依次连接的捕捉部311、第二轴杆312和限位部313,第二轴杆312活动穿设于导向基座330和限位基座340,且捕捉部311与导向基座330导向配合,第二弹性件320套设在第一轴杆420上,且第二弹性件320位于捕捉部311与限位基座340之间,当捕捉件310受到径向推力而沿径向移动时,捕捉部311压缩第二弹性件320,当该径向推力消失时,第二弹性件320推动捕捉件310复位,限位部313与限位基座340限位配合,能够避免捕捉件310脱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捕捉部311具有相邻近的止抵面311a和导向面311b,导向面311b分布在止抵面311a的远端,且止抵面311a与导向面311b之间弧形过渡,止抵面311a垂直于阀芯210的移动方向,导向面311b相对于阀芯210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
基于前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捕捉组件300捕捉阻尼组件400的具体过程如下:在初始状态下,请参见图2~图4,捕捉组件300位于锥形限位件430的近端,当按压阀帽220将吸引阀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时,捕捉部311通过其导向面311b与锥形限位件430的滑动配合,在此过程中捕捉部311挤压压缩第二弹性件320,直至捕捉部311越过锥形限位件430的端面;在捕捉部311越过锥形限位件430后,请参见图4~图5,继续按压阀帽220,捕捉部311经过第一弹性件440所在的区域,直至捕捉部311越过锥形活动件450的端面、并与锥形活动件450的锥面相抵,此时,捕捉组件300完成对阻尼组件400的捕捉。
当吸引阀完成抽吸动作时,操作人员撤销施加于阀帽220的按压力,阀芯210在弹性复位件230的作用下开始复位移动,捕捉部311与锥形活动件450的锥面相抵,能够带动锥形活动件450向靠近锥形限位件43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440受压,并能增加阀芯210复位受到的阻力,以减缓阀芯210的复位速度,也即是说在此过程中,吸引阀受阻尼组件400的阻尼作用而延迟关闭。
请参见图7~图8,当锥形活动件450移动至其端面与锥形限位件430的端面相贴合时,受锥形限位件430的限位作用,锥形活动件450无法进一步移动,在弹性复位件230的复位弹力下,捕捉部311相对锥形活动件450的锥面滑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320,直至捕捉部311完全越过锥形活动件450和锥形限位件430的端面的衔接处,此时,捕捉组件300完成对阻尼组件400的释放,并使阀芯210能够正常复位。
在前述方案中,在阀芯210的复位移动过程中,通过捕捉件310捕捉锥形活动件450,使锥形活动件450在跟随阀芯210移动的过程中压缩第一弹性件440,从而延缓阀芯210的复位速度,使吸引阀延迟关闭;而在阀芯210完全复位之间,通过锥形限位件430的阻挡使捕捉件310释放锥形活动件450,在保证阀芯210能够正常复位的同时,阻尼组件400中的第一弹性件440和锥形活动件450也能复位,从而便于捕捉件310下一次捕捉锥形活动件450。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阀芯210的远端设置有避让腔212,捕捉组件300设于避让腔212的开口的边缘处,在按压阀帽220使阀芯210移动时,避让腔212可以避让阻尼组件400,使阀芯210具有足够的行程切换至开启状态,并且,通过在阀芯210上设置避让腔212,能够有效减少阀体100在阀芯210移动方向上的空间占用,有利于整个吸引阀的小型化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见图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器械通道120的近端部分用于安装器械栓,器械通道120的远端部分用于安装在操作部上并与器械管相对接,因此,负压嘴130在与器械通道120的远端部分相连通时,吸引阀处于开启状态。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负压嘴130、大气通孔140和器械栓500分布在阀芯通道110的同侧,且负压嘴130分布在大气通孔140的近端,器械通道120的远端部分布在阀芯通道110的另一侧,以便于吸引阀安装于操作部时负压嘴130不会与操作部发生干涉。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请参见图1,阀帽220上设置有避让负压嘴130的避让孔221,当按压阀帽220时,该避让孔221避让负压嘴130,通过在阀帽220上设置避让孔221,能够缩减整个吸引阀在阀芯通道110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吸引阀的小型化发展。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阀芯210上设置有连通腔213,在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负压嘴130和大气通孔140均与连通腔213连通,负压嘴130通过连通腔213和大气通孔140抽吸外部空气。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请参见图2和图5,阀芯210的近端面倾斜设置,且阀芯210的近端面的远端侧靠近器械通道120,阀芯210的近端面的近端侧靠近负压嘴130,这样的话,在阀芯210在阀芯通道110内移动时,阀芯210失去对负压嘴130的遮蔽作用,负压嘴130通过部分阀芯通道110的区域与器械通道120的远端部分相导通,而大气通孔140仍然处于被阀芯210遮蔽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操作部,所公开的操作部包括前述的吸引阀。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内窥镜,所公开的内窥镜包括前述的操作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引阀,应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0)、启闭组件(200)、捕捉组件(300)、阻尼组件(400)和器械栓(500),其中:
所述阀体(100)具有相贯通的阀芯通道(110)和器械通道(120),所述启闭组件(200)与所述阀体(100)相连,使所述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启闭组件(200)具有可移动设于所述阀芯通道(110)内的阀芯(210),所述捕捉组件(300)与所述阀芯(210)相连,所述捕捉组件(300)被配置为在所述吸引阀由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切换的过程中捕捉所述阻尼组件(400),以延缓所述吸引阀由开启状态向关闭状态切换的复位速度,且在所述吸引阀切换至关闭状态之前,所述捕捉组件(300)被配置为释放所述阻尼组件(400);
器械栓(500),所述器械栓(500)连接在所述器械通道(120)的一端以封堵所述器械通道(120);
所述阀芯(210)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阀芯(210)的器械穿孔(211),在所述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器械穿孔(211)与所述器械通道(120)同轴导通,在所述吸引阀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器械穿孔(211)与所述器械通道(120)相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组件(200)还包括阀帽(220)和弹性复位件(230),其中,所述阀帽(220)设于所述阀体(100)外,所述阀帽(220)与所述阀芯(210)相连,所述阀帽(220)被配置为在受到按压力时,使所述吸引阀由关闭状态向开启状态切换,所述弹性复位件(230)与所述阀帽(220)和所述阀芯(210)中的一者相连,使所述吸引阀由开启状态复位向关闭状态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400)包括端盖(410)、第一轴杆(420)、锥形限位件(430)、第一弹性件(440)和锥形活动件(450);其中:
所述端盖(410)与所述阀体(100)相连、并封堵所述阀芯通道(110),所述第一轴杆(420)的一端与所述端盖(410)相连,所述第一轴杆(4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锥形限位件(430);
所述第一弹性件(440)和所述锥形活动件(450)均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杆(420)上,所述第一弹性件(440)位于锥形活动件(450)和所述锥形限位件(430)之间,所述锥形限位件(430)的锥面与所述锥形活动件(450)的锥面相背设置,且所述锥形限位件(430)的端面与所述锥形活动件(450)的端面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限位件(430)和所述锥形活动件(450)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容纳腔(451),所述第一弹性件(440)位于所述容纳腔(4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组件(300)包括捕捉件(310)、第二弹性件(320)、导向基座(330)和限位基座(340);其中:
所述导向基座(330)和所述限位基座(340)固定设于所述阀芯(210),所述捕捉件(310)包括依次连接的捕捉部(311)、第二轴杆(312)和限位部(313),所述第二轴杆(312)活动穿设于导向基座(330)和所述限位基座(340),且所述捕捉部(311)与所述导向基座(330)导向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320)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杆(420)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320)位于所述捕捉部(311)与所述限位基座(340)之间;
所述捕捉部(311)具有相邻近的止抵面(311a)和导向面(311b),所述导向面(311b)分布在所述止抵面(311a)的远端,且所述止抵面(311a)与所述导向面(311b)之间弧形过渡,所述止抵面(311a)垂直于所述启闭组件(200)的移动方向,所述导向面(311b)相对于所述启闭组件(200)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10)的远端设置有避让腔(212),所述捕捉组件(300)设于所述避让腔(212)的开口边缘处,所述避让腔(212)用于避让所述阻尼组件(4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芯通道(110)相连通的负压嘴(130)和大气通孔(140),所述阀芯(210)上设置有连通腔(213),在所述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负压嘴(130)和所述大气通孔(140)均与所述连通腔(213)相连通,在所述吸引阀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阀芯(210)遮蔽所述大气通孔(140),所述负压嘴(130)与所述器械通道(120)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嘴(130)、所述大气通孔(140)和所述器械栓(500)分布在所述阀芯通道(110)的同侧,且所述负压嘴(130)分布在所述大气通孔(140)的近端,所述阀芯(210)上还设置有连通腔(213),在所述吸引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负压嘴(130)和所述大气通孔(140)均与所述连通腔(213)相连通;
所述阀芯(210)的近端面倾斜设置,所述阀芯(210)的近端侧的近端靠近负压嘴(130),所述阀芯(210)的远端侧靠近所述器械通道(120)。
9.一种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吸引阀。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部。
CN202311749341.4A 2023-12-19 2023-12-19 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 Active CN117442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49341.4A CN117442247B (zh) 2023-12-19 2023-12-19 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49341.4A CN117442247B (zh) 2023-12-19 2023-12-19 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2247A true CN117442247A (zh) 2024-01-26
CN117442247B CN117442247B (zh) 2024-03-15

Family

ID=89595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49341.4A Active CN117442247B (zh) 2023-12-19 2023-12-19 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224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1726A (en) * 1987-11-11 1990-10-09 Siegfried Richter Breast milk pump
SU1629605A1 (ru) * 1989-03-16 1991-02-23 Моско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Нефти И Газа Им.И.М.Губкина Скважинна гидроштангова насосна установка
US6012553A (en) * 1997-04-11 2000-01-11 Inventio Ag Mount for a lift cage safety device
CN101828875A (zh) * 2010-04-14 2010-09-15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烤面包炉滑架的阻尼装置和方法
CN206723477U (zh) * 2017-04-24 2017-12-08 黄河科技学院 一种便于更换阀芯的自动关闭水龙头
CN210904309U (zh) * 2019-09-04 2020-07-03 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 一种肝胆外科用引流袋
CN213870719U (zh) * 2020-10-09 2021-08-03 嘉善县中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开闭缓冲功能的铰接机构
WO2021253924A1 (zh) * 2020-06-15 2021-12-23 陈奎宏 一种用于管中管的延迟出水阀及其热水排放系统
CN217354975U (zh) * 2022-04-25 2022-09-02 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 先导缓冲阀、液压控制回路和工程机械
CN217885961U (zh) * 2022-06-30 2022-11-25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N116350342A (zh) * 2021-12-28 2023-06-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外科手术器械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1726A (en) * 1987-11-11 1990-10-09 Siegfried Richter Breast milk pump
SU1629605A1 (ru) * 1989-03-16 1991-02-23 Моско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Нефти И Газа Им.И.М.Губкина Скважинна гидроштангова насосна установка
US6012553A (en) * 1997-04-11 2000-01-11 Inventio Ag Mount for a lift cage safety device
CN101828875A (zh) * 2010-04-14 2010-09-15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烤面包炉滑架的阻尼装置和方法
CN206723477U (zh) * 2017-04-24 2017-12-08 黄河科技学院 一种便于更换阀芯的自动关闭水龙头
CN210904309U (zh) * 2019-09-04 2020-07-03 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 一种肝胆外科用引流袋
WO2021253924A1 (zh) * 2020-06-15 2021-12-23 陈奎宏 一种用于管中管的延迟出水阀及其热水排放系统
CN213870719U (zh) * 2020-10-09 2021-08-03 嘉善县中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开闭缓冲功能的铰接机构
CN116350342A (zh) * 2021-12-28 2023-06-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外科手术器械
CN217354975U (zh) * 2022-04-25 2022-09-02 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 先导缓冲阀、液压控制回路和工程机械
CN217885961U (zh) * 2022-06-30 2022-11-25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2247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88118A (en) Automatic biopsy instrument with independently actuated stylet and cannula
RU234383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надреза кожи ланцетом, способ вскрытия места выполнения надреза
EP1839582B1 (en) Devic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tissue removal
US6080173A (en) Tissue punching instrument
US5282476A (en) Biopsy apparatus with tapered vacuum chamber
US9504490B2 (en) Ear pressure equalizing tube and insertion device
US5249583A (en) Electronic biopsy instrument with wiperless position sensors
EP0817593B1 (en) Endoscopic multiple sample bioptome with enhanced biting action
US5183052A (en) Automatic biopsy instrument with cutting cannula
US7985239B2 (en) Medical instrument
US20100286627A1 (en) Biopsy Site Marker Deployment Device
US20040064067A1 (en) Fluid pressure-actuated medical device
JP2005520617A (ja) 生検針
JP2004504094A (ja) 人間或いは動物の臓器から別のサンプルを採取するバイオプシー型の針
EP3407799B1 (en) Biopsy syringe
EP0497520A1 (en) Electronic biopsy instrument
CN106377304B (zh) 一种按钮驱动式自动移动保护穿刺针
CA3006664A1 (en) Jaw assembly for surgical tool and biopsy sample collection member
JP3661470B2 (ja) 組織採取装置
CN117442247B (zh) 一种吸引阀、操作部及内窥镜
US10285672B2 (en) Adjustable throw percutaneous needle
US20080214954A1 (en) Biopsy Device
KR20220061068A (ko) 절단 생검 기구
EP1712184B1 (en) Obtained tissue extractor and biopsy forceps
CA3039377A1 (en) Jaw assembly for surgical tool and biopsy sample collection me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