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9126B - 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9126B
CN117439126B CN202311388740.2A CN202311388740A CN117439126B CN 117439126 B CN117439126 B CN 117439126B CN 202311388740 A CN202311388740 A CN 202311388740A CN 117439126 B CN117439126 B CN 117439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ate
power
value
stor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887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39126A (zh
Inventor
陈俊佑
李润源
郭傅傲
贺振
赵金泉
李晓强
李超
宋红启
吴瞻
孙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to CN2023113887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9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9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9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39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9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7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 H02J3/0075Arrangements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the load or loads to one or several among a plurality of power lines or power sources for providing alternative feeding paths between load and source according to economic or energy efficiency considerations, e.g. economic dispatc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新能源汇集区域包括若干个新能源场站和若干个储能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获取每个储能系统的计划功率出力及所有储能系统的总计划功率出力;获取每个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荷电状态确定每个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在总计划功率出力为放电时,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放电;在总计划功率出力为充电时,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充电。通过综合考虑新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和储能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出基于经济性最优的共享储能调度方法,兼顾共享储能运行限制同时提出经济性最优的运行方案,充分保证储能及新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电厂的装机容量迅速增长。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性会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储能技术由于具有方便存储、响应迅速和便于布置等特点,成为了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的必要支撑技术。目前很多省份都出台了关于新型储能规划的文件,要求新建的新能源电厂必须配置储能装置。然而一些地区的新能源电厂在配置储能时没能考虑到资源特性、消纳形势、新能源电厂需求的不同,缺乏自主调用储能的市场化激励与运营机制,造成了新能源电厂配置储能装置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储能装置的利用率严重受限。研究新能源电厂配置储能装置的运营机制和配置方法符合新能源电厂配置储能装置的发展需求,新能源电厂配置储能在发电侧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依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储能可用来平滑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减小发电计划偏差、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目前大多数储能服务于单一主体,新能源配置储能装置的等效利用系数、储能装置的调用频次、利用率都比较低。发电侧共享储能为解决新能源电厂配置储能装置利用率低、经济性差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储能装置和新能源电厂协同运行的共享运营机制符合我国新能源与电网协同发展的迫切需求。共享储能模式打破了储能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绑定而带来的信息共享壁垒和能量共享壁垒。
新能源电厂在配置储能时需要考虑经济与技术指标以及储能装置不同的应用场景。目前,风光电站储能容量的配置方法主要有基于时序运行仿真的配置方法、基于确定性配置方法和基于电源侧和负荷侧出力不确定性的配置方法。例如,基于时序运行仿真的配置方法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历史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减小新能源发电的波动率,考虑相关的约束条件,得到了储能系统的时序充放电功率,最终确定出所需储能系统的最小容量;基于确定性配置方法对不同类型储能的容量进行了优化,以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内的收益最大为目标,确定出不同类型储能装置的容量;基于电源侧和负荷侧出力不确定性的配置方法考虑了可再生电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以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系统总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基于分时电价对储能进行了优化配置。利用新能源电厂及负荷功率预测模型确定储能功率和容量需求区间,然后采用分布式储能等成本微增率相等的方法对有功负荷进行了优化运行。
上述研究依据单个或多个应用场景下的指标对储能的配置进行了优化,但按照上述方法对储能进行优化配置与优化运行容易造成新能源电厂配置储能装置的经济性差,新能源电厂配置储能的利用率低。
综上,目前针对共享储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容量的分析以及运行优化技术方面,未能考虑到分布式共享储能运营机制对新能源电厂自建储能容量配置及运行的影响,不能实现共享储能的最优化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通过综合考虑新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及储能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出基于经济性最优的共享储能调度方法,在兼顾共享储能运行限制的同时提出了经济性最优的运行方案,充分保证储能及新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提升全系统的经济性,对共享储能的充分利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新能源汇集区域包括若干个新能源场站和若干个储能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计划功率出力及所有所述储能系统的总计划功率出力;
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
在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为放电时,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在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为充电时,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当所述荷电状态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比例值时,判定所述储能系统处于第一状态,其可输出功率为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当所述荷电状态值小于第二预设比例值时,判定所述储能系统处于第二状态,其可输出功率为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的负值;
当所述荷电状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值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比例值时,判定所述储能系统处于第三状态,其可输出功率的绝对值小于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其中,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只用于放电,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只用于充电,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可用于放电也可用于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包括:
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并对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当选取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之和大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之后,还包括:
如所有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之和小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则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
将选取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和所有处于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当选取的所有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有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包括:
获取所有处于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并对其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包括:
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并对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当选取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之后,还包括:
如所有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小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则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
将选取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和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和所有处于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当选取的所有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有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包括:
获取所有处于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并对其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装置,新能源汇集区域包括若干个新能源场站和若干个储能系统,包括:
计划功率计算模块,其用于分别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计划功率出力及所有所述储能系统的总计划功率出力;
可输出功率计算模块,其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
第一控制模块,其用于在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为放电时,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第二控制模块,其用于在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为充电时,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通过综合考虑新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及储能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出基于经济性最优的共享储能调度方法,在兼顾共享储能运行限制的同时提出了经济性最优的运行方案,充分保证储能及新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提升全系统的经济性,对共享储能的充分利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装置模块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输出功率计算模块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控制模块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出功率计算子模块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选取单元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控制模块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出功率计算子模块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选取单元框图。
附图标记:
1、计划功率计算模块,2、可输出功率计算模块,21、荷电状态获取子模块,22、状态判别子模块,3、第一控制模块,31、第一输出功率计算子模块,311、第一选取单元,311a、第一荷电状态获取子单元,311b、第一累加子单元,312、第一累加单元,313、第一控制单元,32、第一控制子模块,4、第二控制模块,41、第二输出功率计算子模块,411、第二选取单元,411a、第二荷电状态获取子单元,411b、第二累加子单元,411、第二选取单元,412、第二累加单元,413、第二控制单元,42、第二控制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新能源汇集区域包括若干个新能源场站和若干个储能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分别获取每个储能系统的计划功率出力及所有储能系统的总计划功率出力。
步骤S200,获取每个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荷电状态确定每个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
步骤S300,在总计划功率出力为放电时,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步骤S400,在总计划功率出力为充电时,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本发明针对共享储能的优化调度控制,提出了考虑多新能源场站共享储能的优化调度方法,以总体经济性最优为调度目标,综合考虑了新能源场站的收益、损耗损失、储能系统收益。
考虑单一新能源场站和其对应的共享储能的功率需求:
Pn=PNn-Pan
其中Pn为第n新能源场站对应的共享储能需要的功率出力,PNn为对应新能源场站所规定的额定出力,Pan是目前新能源场站能够达到的出力水平。其中,Pn为正时表示储能放电,Pn为负时表示充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S200中的获取每个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荷电状态确定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包括:
步骤S210,获取每个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步骤S220,当荷电状态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比例值时,储能系统处于第一状态,其可输出功率为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步骤S230,当荷电状态值小于第二预设比例值时,储能系统处于第二状态,其可输出功率为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的负值,即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为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步骤S240,当荷电状态值小于第一预设比例值同时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比例值时,储能系统处于第三状态,其可输出功率的绝对值小于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即其可输出功率或可输入功率小于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其中,处于第一状态的储能系统只用于放电,处于第二状态的储能系统只用于充电,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可用于放电也可用于充电。具体的,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其可输出功率为其荷电状态值与第二预设比例值的差值对应的功率值,其可输入功率为其荷电状态与第一预设比例值的差值对应的功率值。
设第n个场站对应的共享储能能够提供的功率为Psn,则Psn存在如下限制:
其中,PsNn为第n个新能源场站对应的共享储能的额定功率。通过上述能够保障该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
为了使共享储能系统和新能源场站系统的输出功率满足预期目标,即
可以通过如下公式中的方法进行调节,
通过调节功率系数Kn满足上述功率平衡关系。上述技术方案中,从优化储能运行的角度,新能源场站的功率系数Kn分别为1和0。当选择某个新能源场站进行充电或放电时,将其功率系数Kn置为1;否则,将其功率系数Kn置为0。
具体的,步骤S300中的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放电,包括:
步骤S310,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第一状态的储能系统,并对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步骤S320,当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之和大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进一步地,步骤S310中的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第一状态的储能系统之后,还包括:
步骤S311,如所有处于第一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之和小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则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
步骤S312,将选取的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和所有处于第一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步骤S313,当选取的所有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有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更进一步地,步骤S311中的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包括:
步骤S311a,获取所有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步骤S311b,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并对其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若功率的总体需求为放电,则优先选择SOC处于90%-100%的储能系统,功率系数设置为1,并按照顺序逐次相加,直到达到若满足上述条件的储能全部选择完毕仍无法满足,则从SOC 35%-90%中选择SOC最大的储能,选择功率系数为1,直至达到/>
具体的,步骤S400中的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充电,包括:
步骤S410,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第二状态的储能系统,并对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步骤S420,当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步骤S410中的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第二状态的储能系统之后,还包括:
步骤S411,如所有处于第二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小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则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
步骤S412,将选取的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和所有处于第二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步骤S413,当选取的所有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有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更进一步地,步骤S411中的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包括:
步骤S411a,获取所有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步骤S411b,按照由小至大的顺序选取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并对其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若功率的总体需求为充电,则优先选择SOC处于35%以下的储能系统,功率系数设置为1,并按照顺序逐次相加,直到达到若满足上述条件的储能全部选择完毕仍无法满足,则从SOC 35%-90%中选择SOC最小的储能,选择功率系数为1,直至达到/>
相应地,请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装置,新能源汇集区域包括若干个新能源场站和若干个储能系统,包括:
计划功率计算模块1,其用于分别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计划功率出力及所有所述储能系统的总计划功率出力;
可输出功率计算模块2,其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
第一控制模块3,其用于在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为放电时,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第二控制模块4,其用于在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为充电时,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具体的,请参照图3,可输出功率计算模块2包括:
荷电状态获取子模块21,其用于获取每个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状态判别子模块22,其用于当荷电状态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比例值时,判定储能系统处于第一状态,其可输出功率为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状态判别子模块22还用于当荷电状态值小于第二预设比例值时,判定储能系统处于第二状态,其可输出功率为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的负值;
状态判别子模块22还用于当荷电状态值小于第一预设比例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比例值时,判定储能系统处于第三状态,其可输出功率的绝对值小于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具体的,请参照图4,第一控制模块3包括:
第一输出功率计算子模块31,其用于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第一状态的储能系统,并对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第一控制子模块32,其用于当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之和大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第一输出功率计算子模块31包括:
第一选取单元311,其用于如所有处于第一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之和小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则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
第一累加单元312,其用于将选取的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和所有处于第一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第一控制单元313,其用于当选取的所有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有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更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第一选取单元311包括:
第一荷电状态获取子单元311a,其用于获取所有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第一累加子单元311b,其用于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并对其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具体的,请参照图7,第二控制模块4包括:
第二输出功率计算子模块41,其用于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第二状态的储能系统,并对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第二控制子模块42,其用于当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8,第二输出功率计算子模块41包括:
第二选取单元411,其用于如所有处于第二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小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则依次选取处于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
第二累加单元412,其用于将选取的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和所有处于第二状态的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第二控制单元413,其用于当选取的所有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有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更进一步地,请参照图9,第二选取单元411包括:
第二荷电状态获取子单元411a,其用于获取所有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第二累加子单元411b,其用于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第三状态的储能系统,并对其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保护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新能源汇集区域包括若干个新能源场站和若干个储能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获取每个储能系统的计划功率出力及所有储能系统的总计划功率出力;获取每个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荷电状态确定每个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在总计划功率出力为放电时,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放电;在总计划功率出力为充电时,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充电。上述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效果:
通过综合考虑新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及储能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出基于经济性最优的共享储能调度方法,在兼顾共享储能运行限制的同时提出了经济性最优的运行方案,充分保证储能及新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提升全系统的经济性,对共享储能的充分利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新能源汇集区域包括若干个新能源场站和若干个储能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计划功率出力及所有所述储能系统的总计划功率出力;
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
在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为放电时,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在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为充电时,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所述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当所述荷电状态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比例值时,判定所述储能系统处于第一状态,其可输出功率为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当所述荷电状态值小于第二预设比例值时,判定所述储能系统处于第二状态,其可输出功率为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的负值;
当所述荷电状态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值并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比例值时,判定所述储能系统处于第三状态,其可输出功率的绝对值小于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其中,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只用于放电,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只用于充电,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可用于放电也可用于充电;
所述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包括:
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并对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当选取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之和大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所述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包括:
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并对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当选取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之后,还包括:
如所有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之和小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则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
将选取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和所有处于第一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当选取的所有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有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包括:
获取所有处于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并对其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之后,还包括:
如所有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小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则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
将选取的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和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和所有处于第二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当选取的所有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所有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包括:
获取所有处于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按照所述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储能系统,并对其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6.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新能源汇集区域包括若干个新能源场站和若干个储能系统,包括:
计划功率计算模块,其用于分别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计划功率出力及所有所述储能系统的总计划功率出力;
可输出功率计算模块,其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依据所述荷电状态确定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
第一控制模块,其用于在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为放电时,按照第一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第二控制模块,其用于在所述总计划功率出力为充电时,按照第二预设控制策略选取一个或多个所述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可输出功率计算模块包括:
荷电状态获取子模块,其用于获取每个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值;
状态判别子模块,其用于当荷电状态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比例值时,判定储能系统处于第一状态,其可输出功率为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状态判别子模块还用于当荷电状态值小于第二预设比例值时,判定储能系统处于第二状态,其可输出功率为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的负值;
状态判别子模块还用于当荷电状态值小于第一预设比例值并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比例值时,判定储能系统处于第三状态,其可输出功率的绝对值小于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值;
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输出功率计算子模块,其用于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大至小依次选取处于第一状态的储能系统,并对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第一控制子模块,其用于当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的可输出功率值之和大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放电;
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输出功率计算子模块,其用于按照荷电状态值由小至大依次选取处于第二状态的储能系统,并对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进行累加;
第二控制子模块,其用于当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的可输入功率值与其功率调节系数之积之和大于总计划功率出力的绝对值时,控制选取的一个或多个储能系统进行充电。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
CN202311388740.2A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7439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8740.2A CN117439126B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8740.2A CN117439126B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9126A CN117439126A (zh) 2024-01-23
CN117439126B true CN117439126B (zh) 2024-04-26

Family

ID=89551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8740.2A Active CN117439126B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912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7807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锂-液流电池联合储能电站的实时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6953379A (zh) * 2017-03-30 2017-07-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并联储能电池荷电状态的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988355A (zh) * 2021-08-19 2022-01-28 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面向共享储能的虚拟电厂的风光储联调联运的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395539A (zh) * 2022-08-11 2022-11-2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一种计及定制电力服务的共享储能运行控制方法
CN115549247A (zh) * 2022-09-27 2022-12-30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混搭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454927A (zh) * 2022-01-06 2023-07-1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共享储能的电网两阶段在线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6406443A1 (en) * 2016-05-10 2018-11-15 Nec Corporation Demand and supply adjustment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4938035B (zh) * 2022-05-06 2023-06-09 合肥工业大学 考虑储能退化成本的共享储能能量调度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7807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锂-液流电池联合储能电站的实时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6953379A (zh) * 2017-03-30 2017-07-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并联储能电池荷电状态的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988355A (zh) * 2021-08-19 2022-01-28 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面向共享储能的虚拟电厂的风光储联调联运的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454927A (zh) * 2022-01-06 2023-07-1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共享储能的电网两阶段在线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5395539A (zh) * 2022-08-11 2022-11-2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一种计及定制电力服务的共享储能运行控制方法
CN115549247A (zh) * 2022-09-27 2022-12-30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混搭电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9126A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4105B (zh) 电力系统的供求控制装置、供求控制程序及其存储介质
CN110490429A (zh) 基于ssa算法智能楼宇微电网家用负荷快速调度方法
CN110046780B (zh) 基于分时电价的孤岛微电网需求响应经济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2769155A (zh) 一种面向有源智能配电网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法
CN116231765B (zh) 一种虚拟电厂出力控制方法
WO2023226368A1 (zh) 电动汽车集群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7439126B (zh) 一种新能源汇集区域共享储能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
JP6702408B2 (ja)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システム、電力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147245B (zh) 一种工业负荷参与调峰辅助服务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
CN117013597A (zh) 用于虚拟电厂的分布式资源聚合调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683211B (zh) 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波动性的虚拟发电厂组合优化方法及模型
CN111126882A (zh) 虚拟变电站调度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4142535B (zh) 一种微电网源网荷储的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5776125A (zh) 一种储能与新能源场站的协同运行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2928755B (zh) 光伏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186889A (zh) 一种综合能源服务商源荷储资源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4282780A (zh)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2906961A (zh) 储能控制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447975A (zh) 一种基于移动储能的多微电网灵活性提升方法
CN112491067A (zh) 一种基于复合储能的主动配电网容量配置方法
CN110401210A (zh) 需求响应参与下风电储能系统调度方法
CN117277444B (zh) 一种新能源基地电源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210090B (zh) 微电网经济调度方法
CN117639113B (zh) 智慧微电网智能电力分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639022B (zh) 一种储能多元复用调控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