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8698A - 一种电池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8698A
CN117438698A CN202311676641.4A CN202311676641A CN117438698A CN 117438698 A CN117438698 A CN 117438698A CN 202311676641 A CN202311676641 A CN 202311676641A CN 117438698 A CN117438698 A CN 117438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heat exchange
interface
communicate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766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38698B (zh
Inventor
尹相柱
秦赓
李锦义
马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lian Mingha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lian Mingha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lian Minghai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lian Mingha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766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86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8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8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38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8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4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located inside the innermost case of the cells, e.g. mandrels, electrodes or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换热系统,包括:电池的内部设有流道;四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流道的一端连通;压缩机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连通;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三接口连通;节流阀的一端与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节流阀的另一端与流道的另一端连通;其中,当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通,且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时,换热介质吸附电池的热量。当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且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时,换热介质通过换热器吸收外界的热量给电池加热。本申请中,换热介质通入到电池内部,无需大范围的制冷或加热,可提高换热效率,每个电池均均采用上述方式降温,可对每个电池的温度单独进行控制,无需考虑电池间的温度差异以及电池和外界环境的温度差异。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换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组的工作对于环境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在一个特定的范围,10℃-45℃,高于或者低于此范围都影响电池工作性能,然而环境温度在不断变化,而且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对局部温度造成影响。所以,储能系统必然配备温度控制系统。能耗是另一个考虑因素,储能电源的温控系统也作为一个用电环节,其能耗等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传统的储能电源温控系统,把电池组看成一个整体实施温度调节,利用气流或者环绕的液体管道来进行热量交换,缺点是要涵盖更大范围的空间的温度,需要更大的制冷/热量,而且难以顾及每一个电池的差异温度,包括电池单体间的差异温度和单个电池芯部和外部的差异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源温控系统难以顾及各个电池间的差异温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换热系统,包括:
电池,其内部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用于流通换热介质;
四通阀,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
压缩机,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
换热器,其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
节流阀,其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节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时,所述换热介质吸附所述电池的热量,并通过所述换热器向外释放;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时,所述换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器吸收外界的热量,并给所述电池加热。
可选的,所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换热组件,所述电池本体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流道位于所述换热组件内。
可选的,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套筒、内管和导热件,所述套筒贴合所述第一收容腔的腔壁设置;所述内管收容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内管设有所述流道,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内管之间,所述导热件可被压缩。
可选的,所述导热件的材质为导热硅脂。
可选的,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伸出所述电池本体,且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管径收窄。
可选的,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延长至与所述电池本体的端部接触。
可选的,所述电池本体包括外壳、正负极绕组、正极帽和负极帽,所述外壳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正负极绕组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所述正负极绕组卷绕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正极帽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端,以封堵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一端,所述正极帽与所述正负极绕组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帽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以封堵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另一端,所述负极帽与所述正负极绕组的负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间隔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所述电池本体还包括第一绝缘密封件和第二绝缘密封件,所述第一绝缘密封件环绕所述正极帽设置,且所述第一绝缘密封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绝缘密封件环绕所述负极帽设置,且所述第二绝缘密封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可选的,所述正极帽设有第一穿孔,所述负极帽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
所述电池本体还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套设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轴套收容于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轴套套设于所述换热组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轴套收容于所述第二穿孔。
可选的,所述电池至少设有两个,各所述电池的所述流道的一端相互连通,各所述电池的所述流道的另一端相互连通,以形成至少一个电池组。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中电池换热系统包括电池、四通阀、压缩机、换热器和节流阀。电池内部设有流道,流道用于流通换热介质,换热介质用于吸收电池的热量,或者给电池加热。四通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一接口与流道的一端连通。压缩机的输入端与第二接口连通,压缩机的输出端与第四接口连通。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三接口连通。节流阀的一端与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节流阀的另一端与流道的另一端连通,以形成换热介质的循环回路。当电池需要降温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连通,且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换热介质吸附电池的热量,并通过换热器向外释放,电池内部的热量被带出电池外部。当电池需要加热时,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且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换热介质通过换热器吸收外界的热量,并给电池加热。本申请中,换热介质通入到电池内部,可精准的为各个电池加热或降温,无需大范围的制冷或加热,可提高换热效率。由于温度越高换热介质的蒸发量越大,换热介质携带的热量更多,因此,即使电池温度存在差异也能在换热介质的作用下控制到相同温度,无需考虑电池间的温度差异以及电池和外界环境的温度差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换热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电池换热系统为电池降温;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换热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电池换热系统为电池加热;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换热系统的电池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换热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电池换热系统为电池降温;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池换热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电池换热系统为电池加热。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池换热系统;
1、电池;11、电池本体;111、外壳;1111、第二收容腔;1112、第一安装槽;1113、第二安装槽;112、正负极绕组;1121、第一收容腔;113、正极帽;1131、第一穿孔;114、负极帽;1141、第二穿孔;115、第一绝缘密封件;116、第二绝缘密封件;117、第一轴套;118、第二轴套;
12、换热组件;121、套筒;122、内管;1221、流道;123、导热件;
2、换热介质;
3、四通阀;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33、第三接口;34、第四接口;
4、压缩机;
5、换热器;
6、节流阀;
1a、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换热系统100,电池换热系统100包括电池1、四通阀3、压缩机4、换热器5和节流阀6,其中,电池1内部设有流道1221,流道1221用于流通换热介质2,换热介质2用于吸收电池1的热量,或者给电池1加热。四通阀3用于控制管路的通断,四通阀3包括第一接口31、第二接口32、第三接口33和第四接口34,四通阀3处于不同的位置时,特定的接口可被连通。第一接口31与流道1221的一端连通。压缩机4用于为换热介质2的流动提供动力,压缩机4的输入端与第二接口32连通,压缩机4的输出端与第四接口34连通。换热器5用于换热,换热器5的一端与第三接口33连通。节流阀6用于控制换热介质2的流量,节流阀6的一端与换热器5的另一端连通,节流阀6的另一端与流道1221的另一端连通,以形成换热介质2的循环回路。
当电池1需要降温时,四通阀3处于一工作位置时,此时第一接口31与第二接口32连通,且第三接口33与第四接口34连通时,压缩机4推动气态的换热介质2从第四接口34进入四通阀3,从第三接口33流出四通阀3,再流入换热器5,此时高压气态换热介质2冷凝放热变成液态,液态的换热介质2经节流阀6释压后流入流道1221内吸收电池1的热量,以为电池1降温,且换热介质2由液态变为气态,气态的换热介质2通过第一接口31流入四通阀3,并从第二接口32流出四通阀3,最后进入压缩机4,完成一个循环,电池1内部的热量被带出电池1外部。在为电池1降温时,上述循环可反复进行。
请参阅图2,当电池1需要加热时,四通阀3处于另一工作位置时,此时第一接口31与第四接口34连通,且第二接口32与第三接口33连通时,压缩机4推动气态的换热介质2从第四接口34流入四通阀3,再从第一接口31流出四通阀3,再进入流道1221内以为电池1加热,气态高温换热介质2冷凝放热变成液态,并流入节流阀6释压,再流入换热器5以使换热介质2蒸发吸热变成气态,再通过第三接口33流入四通阀3,通过第二接口32流出四通阀3,最后回到压缩机4,完成一个循环,外界的热量被带入电池1内部。在为电池1加热时,上述循环可反复进行。本申请中,换热介质2通入到电池1内部,可精准的为各个电池1加热或降温,无需大范围的制冷或加热,可提高换热效率。由于温度越高换热介质2的蒸发量越大,换热介质2携带的热量更多,因此,即使电池1温度存在差异也能在换热介质2的作用下控制到相同温度,无需考虑电池1间的温度差异以及电池1和外界环境的温度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各器件的连通是指通过管道连通,示例性地,第一接口31与流道1221的一端连通,是指四通阀3的第一接口31和流道1221的一端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对于上述换热器5,换热器5的冷量和热量可由外界设备或设施提供,例如,换热器5的热量可由外界供暖设施或发热设备提供,换热器5的冷量可由外界制冷设备提供。
对于上述换热介质2,换热介质2包括但不限于制冷剂,示例性地,制冷剂可以为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包括电池本体11和换热组件12,电池本体11用于储能,其可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电池本体11设有第一收容腔1121,换热组件12设置于第一收容腔1121,流道1221位于换热组件12内,因此,当换热介质2流经换热组件12时,可为电池本体11加热或降温。
换热组件12沿电池本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使得换热组件12与电池本体11具有较大的热交换面积,可提高换热效率。换热组件12的外表面与电池本体11的内表面接触,即换热组件12的外表面与第一收容腔1121的腔壁接触,可降低换热组件12和电池本体11之间的热阻,进而可提高换热效率。
对于上述电池本体11,电池本体11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软包电池1和钢壳电池1。电池本体1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方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2包括套筒121、内管122和导热件123,套筒121大致呈筒状,套筒121长度方向的两端贯通,套筒121贴合第一收容腔1121的腔壁设置,以实现换热组件12的外表面与电池本体11的接触。内管122大致呈管状,内管122收容于套筒121内,内管122和套筒121之间具有预设空隙。内管122中空,内管122内的空间形成上述流道1221。导热件123设置于套筒121和内管122之间,导热件123用于在套筒121和内管122之间传递热量,以降低套筒121和内管122之间的热阻。导热件123可被压缩,因此,当内管122内通入压缩的气态换热介质2时,换热介质2具有脉动压力,可被压缩的导热件123可起到吸震缓冲的作用,可避免脉动压力传递到电池本体11上造成电池本体11结构损伤。
对于上述套筒121和内管122,套筒121和内管122的材质较佳为金属,以降低热阻,从而便于电池1和换热组件12换热。套筒121和内管12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铜、银和金属合金。
对于上述导热件123,导热件123未完全填充满套筒121和内管122之间的空间,即留有一定的空间余量,以为导热件123的压缩形变提供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件123的材质为导热硅脂,导热硅脂也叫散热膏、导热膏,导热硅脂是一种高导热绝缘有机硅材料。导热硅脂以有机硅酮为主要原料,添加耐热、导热性能优异的材料,制成的导热型有机硅脂状复合物,其具有高导热率,极佳的导热性,良好的电绝缘性(只针对绝缘导热硅脂),较宽的使用温度,很好的使用稳定性,较低的稠度和良好的施工性能。
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管12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伸出电池本体11,以便与管道连接,从而实现与其他组件连通。更进一步地,内管12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管径收窄,即内管122的两端相对中间部分较细,可使其尺寸与管道相适配,从而便于与管道连接。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1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延长至与电池本体11的端部接触,使得套筒121与电池本体11之间紧密连接,可避免换热介质2进入电池本体11,而且,套筒1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电池本体11的端部接触,可对电池本体11进行密封,可提高电池本体11的使用安全性。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本体11包括外壳111、正负极绕组112、正极帽113和负极帽114。外壳111大致呈圆柱状,外壳111设有第二收容腔1111,第二收容腔1111的两端具有开口。第二收容腔1111的形状与正负极绕组112的形状相适配,正负极绕组112收容于第二收容腔1111。
正负极绕组112大致呈筒状,正负极绕组112卷绕设置,使得正负极绕组112内部中空,中空部分形成上述第一收容腔1121,上述换热组件12收容于第一收容腔1121。
正负极绕组112为卷绕式结构,具体地,卷绕式电极组件通过将正极极片(图未示)、隔离膜(图未示)和负极极片(图未示)依次层叠并卷绕形成。在卷绕时,可在其内部预留出空间以形成上述第二收容腔1111。正负极绕组112的正极为正极极片,正负极绕组112的负极为负极极片。
正极帽113大致呈片状,正极帽113的材质为金属。正极帽113设置于外壳111的一端,以封堵第二收容腔1111的一端,可避免正负极绕组112受到水汽的影响。正极帽113与外壳111绝缘设置,正极帽113与正负极绕组112的正极电连接,正极帽113用于与外部用电设备电连接。
负极帽114大致呈片状,负极帽114的材质为金属。负极帽114设置于外壳111的一端,以封堵第二收容腔1111的另一端,可避免正负极绕组112受到水汽的影响。负极帽114与外壳111绝缘设置,以实现负极帽114和正极帽113之间的绝缘。负极帽114与正负极绕组112的负极电连接,负极帽114用于与外部用电设备电连接。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11的内壁设有第一安装槽1112和第二安装槽1113,第一安装槽1112位于外壳111的一端,第一安装槽1112环绕外壳111的周向设置,即第一安装槽1112呈环形。第二安装槽1113与第一安装槽1112间隔设置,第二安装槽1113位于外壳111的另一端,第二安装槽1113环绕外壳111的周向设置,即第二安装槽1113呈环形。
电池本体11还包括第一绝缘密封件115和第二绝缘密封件116,第一绝缘密封件115大致呈环形,第一绝缘密封件115环绕正极帽113设置,且第一绝缘密封件115收容于第一安装槽1112,以将正极帽113安装于外壳111的一端,同时,实现了外壳111和正极帽113之间的绝缘。第一密封件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密封圈、密封胶等。
第二绝缘密封件116大致呈环形,第二绝缘密封件116环绕负极帽114设置,且第二绝缘密封件116收容于第二安装槽1113,以将负极帽114安装于外壳111的另一端,同时,实现了外壳111和负极帽114之间的绝缘。第二密封件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密封圈、密封胶等。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帽113设有第一穿孔1131,第一穿孔1131与第一收容腔1121连通。负极帽114设有第二穿孔1141,第二穿孔1141与第一收容腔1121连通。
电池本体11还包括第一轴套117和第二轴套118。第一轴套117大致呈环状,第一轴套117套设于换热组件12的一端,具体地,第一轴套117套设于内管122的一端,且第一轴套117收容于第一穿孔1131,以固定换热组件12的一端。第一轴套117与正极帽113连接,以固定第一轴套117。第一轴套117与正极帽113之间的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粘结或卡接,当第一轴套117与正极帽113之间粘接时,在第一轴套117与正极帽113之间以及第一轴套117与内管122之间设置密封圈或涂敷密封胶,以提高密封性,从而避免换热介质2从缝隙泄漏。
第二轴套118大致呈环状,第二轴套118套设于换热组件12的另一端,具体地,第二轴套118套设于内管122的另一端,且第二轴套118收容于第二穿孔1141,以固定换热组件12的另一端。第二轴套118与负极帽114之间的连接包括但不限于粘结或卡接,当第二轴套118与负极帽114之间粘接时,在第二轴套118与负极帽114之间以及第二轴套118与内管122之间设置密封圈或涂敷密封胶,以提高密封性,从而避免换热介质2从缝隙泄漏。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至少设有两个,且四通阀3、压缩机4、换热器5和节流阀6均只设有一个,各电池1的流道1221的一端相互连通,使得各电池1的流道1221的一端均与四通阀3连通。各电池1的流道1221的另一端相互连通,使得各电池1的流道1221的另一端均与节流阀6连通。上述连接方式形成至少一个电池组1a,可实现同时给多个电池1加热或降温。具体地,当多个电池1形成至少两个电池组1a时,各电池组1a的一端均连通至四通阀3,各电池组1a的另一端均连通至节流阀6。其中,图5中电池组1a的各电池1均处于降温状态,图6中电池组1a的各电池1均处于加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至少设有两个,各电池1的流道1221的一端均与第一接口31连通,各电池1的流道1221的另一端均与节流阀6连通,其他元器件的连通方式不变,具体连接方式请参照上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至少设有两个,且各电池1均对应设置有四通阀3、压缩机4、换热器5和节流阀6,即每个电池1与电池换热系统100一一对应设置,各电池1均有专用的电池换热系统100。各电池1的流道1221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节流阀6连通,其他元器件的连通方式不变,具体连接方式请参照上文。
综上所述,电池换热系统100包括电池1、四通阀3、压缩机4、换热器5和节流阀6。电池1内部设有流道1221,流道1221用于流通换热介质2,换热介质2用于吸收电池1的热量,或者给电池1加热。四通阀3包括第一接口31、第二接口32、第三接口33和第四接口34,第一接口31与流道1221的一端连通。压缩机4的输入端与第二接口32连通,压缩机4的输出端与第四接口34连通。换热器5的一端与第三接口33连通。节流阀6的一端与换热器5的另一端连通,节流阀6的另一端与流道1221的另一端连通,以形成换热介质2的循环回路。当电池1需要降温时,第一接口31与第二接口32连通,且第三接口33与第四接口34连通,换热介质2吸附电池1的热量,并通过换热器5向外释放,电池1内部的热量被带出电池1外部。当电池1需要加热时,第一接口31与第四接口34连通,且第二接口32与第三接口33连通,换热介质2通过换热器5吸收外界的热量,并给电池1加热。本申请中,换热介质2通入到电池1内部,可精准的为各个电池1加热或降温,无需大范围的制冷或加热,可提高换热效率。由于温度越高换热介质2的蒸发量越大,换热介质2携带的热量更多,因此,即使电池1温度存在差异也能在换热介质2的作用下控制到相同温度,无需考虑电池1间的温度差异以及电池1和外界环境的温度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其内部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用于流通换热介质;
四通阀,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
压缩机,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
换热器,其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
节流阀,其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节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其中,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时,所述换热介质吸附所述电池的热量,并通过所述换热器向外释放;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时,所述换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器吸收外界的热量,并给所述电池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换热组件,所述电池本体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流道位于所述换热组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套筒、内管和导热件,所述套筒贴合所述第一收容腔的腔壁设置;所述内管收容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内管设有所述流道,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内管之间,所述导热件可被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的材质为导热硅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伸出所述电池本体,且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管径收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延长至与所述电池本体的端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包括外壳、正负极绕组、正极帽和负极帽,所述外壳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正负极绕组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所述正负极绕组卷绕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正极帽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端,以封堵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一端,所述正极帽与所述正负极绕组的正极电连接;所述负极帽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以封堵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另一端,所述负极帽与所述正负极绕组的负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间隔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所述电池本体还包括第一绝缘密封件和第二绝缘密封件,所述第一绝缘密封件环绕所述正极帽设置,且所述第一绝缘密封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绝缘密封件环绕所述负极帽设置,且所述第二绝缘密封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帽设有第一穿孔,所述负极帽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
所述电池本体还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套设于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轴套收容于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轴套套设于所述换热组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轴套收容于所述第二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至少设有两个,各所述电池的所述流道的一端相互连通,各所述电池的所述流道的另一端相互连通,以形成至少一个电池组。
CN202311676641.4A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电池换热系统 Active CN1174386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6641.4A CN117438698B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电池换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6641.4A CN117438698B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电池换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8698A true CN117438698A (zh) 2024-01-23
CN117438698B CN117438698B (zh) 2024-03-26

Family

ID=89551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76641.4A Active CN117438698B (zh) 2023-12-08 2023-12-08 一种电池换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869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39065U (zh) * 2018-06-29 2019-02-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10122926A (zh) * 2018-02-08 2019-08-16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空电池及低温烟具
CN214123966U (zh) * 2020-12-28 2021-09-03 中山市小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及电池组
CN114497832A (zh) * 2022-02-23 2022-05-1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带散热流道的圆柱电池及其散热模组
CN218123545U (zh) * 2022-08-08 2022-12-23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效加热及散热性能的圆柱电芯结构
CN116565384A (zh) * 2023-05-30 2023-08-08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2926A (zh) * 2018-02-08 2019-08-16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空电池及低温烟具
CN208539065U (zh) * 2018-06-29 2019-02-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装置、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14123966U (zh) * 2020-12-28 2021-09-03 中山市小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及电池组
CN114497832A (zh) * 2022-02-23 2022-05-1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带散热流道的圆柱电池及其散热模组
CN218123545U (zh) * 2022-08-08 2022-12-23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效加热及散热性能的圆柱电芯结构
CN116565384A (zh) * 2023-05-30 2023-08-08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8698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0154B (zh) 一种带有热管理设计电池模块、电池装置与电池系统
US20210043992A1 (en) Battery cell with integrated vapor chamber
CN105280850B (zh) 一种智能热管理防水型动力电池箱
US20240317092A1 (en) Charging terminal, charging connector, charging pile, and vehicle
CN114583324B (zh) 基于极耳散热的直冷式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JP2022542355A (ja) 電池冷却システム
CN115876019A (zh) 相变蓄热容器及其热泵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7438698B (zh) 一种电池换热系统
CN210292940U (zh) 平板蒸发器及应用该平板蒸发器的回路热管
CN110108141B (zh) 平板蒸发器及应用该平板蒸发器的回路热管
CN111370809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散热结构
WO2023066260A1 (zh) 电池壳体和方壳电池
CN113224407A (zh) 一种热量均衡的大容量电池
CN217114532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壳体结构
CN215299344U (zh) 一种热量均衡的大容量电池
CN212517313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加热装置
CN216850065U (zh) 一种中心体加热制冷结构
CN111682285B (zh) 一种温度可调式蓄电池
CN219832769U (zh) 电池包及电源装置
CN216793827U (zh) 一种电池壳体和方壳电池
CN219301044U (zh) 一种微型制冷装置
CN116190846B (zh) 一种均温储能pack包及储能设备
CN212659620U (zh) 一种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
CN113921949A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壳体结构
CN214589013U (zh) 基于两级相变换热的热管理设备、电池设备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