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5032A - 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5032A
CN117435032A CN202311236518.0A CN202311236518A CN117435032A CN 117435032 A CN117435032 A CN 117435032A CN 202311236518 A CN202311236518 A CN 202311236518A CN 117435032 A CN117435032 A CN 117435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service
target
hard
servic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65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瀚达
王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365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50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5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50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8Power saving in hard disk dr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领域,公开了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需求信息包括业务量、业务类型以及业务响应时间;基于业务量以及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基于业务响应时间确定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基于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目标节能模式,对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该方法通过减少处于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且依据业务响应时间确定目标节能模式,实现在保证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目标服务器的功耗。

Description

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存储服务器中,为了获得较好的响应时间,存储服务器中的所有硬盘全部处理工作模式。但是对于一些业务场景而言,其并不会用到存储服务器中的所有硬盘,若所有硬盘均处于工作模式将会导致存储服务器的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服务器的功耗较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硬盘管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所述需求信息包括业务量、业务类型以及业务响应时间;
基于所述业务量以及所述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所述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
基于所述业务响应时间确定所述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
基于所述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节能模式,对所述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硬盘管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需求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所述需求信息包括业务量、业务类型以及业务响应时间;
硬盘数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量以及所述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所述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
节能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响应时间确定所述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
硬盘管控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节能模式,对所述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硬盘管控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硬盘管控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硬盘管控方法,由于不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访问频率不同,基于此,通过业务量以及业务类型确定各个硬盘状态所需的硬盘数量,其中,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将访问频率低的硬盘设置为节能模式,减少处于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再结合业务响应时间确定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从而保证即使是处于节能模式其响应时间仍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即,该方法通过减少处于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且依据业务响应时间确定目标节能模式,实现在保证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目标服务器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服务器内硬盘温度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硬盘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硬盘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目标服务器内硬盘温度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硬盘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硬盘管控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相关技术中,服务器中的所有硬盘全部处于工作模式。其中,为了保证服务器的散热,将所有硬盘中最高温度的硬盘作为风扇调速点,当有硬盘温度达到调速点(例如,50℃),风扇会增加转速,以达到让硬盘温度低于50℃的目的。
以一台存储服务器为例,若硬盘的满载功耗为10W,如图1所示,该存储服务器的左侧为进风口,右侧为出风口。从左往右一共6列,每列包含12块硬盘。图1中的每个硬盘上的数字为硬盘工作温度。当硬盘一直处于工作模式时,硬盘功耗基本接近满载功耗,左侧硬盘功耗对右侧硬盘有一定的预热作用,导致越靠近出风口侧的硬盘工作温度越高。风扇会根据存储服务器中最高温度的硬盘来调整风扇转速,一旦有一块硬盘的温度达到50℃,风扇会提高转速以达到降低硬盘温度的目的。
然而,在图1中所有硬盘均为工作模式,导致进风口侧与出风口侧硬盘温差很大,造成右侧硬盘很容易达到50℃。在存储服务器中,越远离进风口位置的硬盘,受到前置硬盘的预热作用,温度会更高,更容易触发风扇调速,会导致出风口侧硬盘温度与进风口硬盘温度差接近20℃,进而风扇需要工作在一个较高的转速以达到对存储服务器降温的目的。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提供一种硬盘管控方法,基于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确定各个硬盘的硬盘状态,降低目标服务器以及风扇功耗,节约电力。相应地,在通过硬盘状态的管控,优化硬盘使用温度,增加硬盘可靠性、使用寿命,降低硬盘故障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硬盘管控方法,可以用于对一台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也可以是对服务器集群中的硬盘进行管控,在此对其并不做任何限定,具体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例如,若对于当前业务仅需要部署一台服务器,则即可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该服务器内的硬盘进行管控;若对于当前业务需要部署服务器集群,则利用该方法对集群中服务器的硬盘进行管控。当然,对于服务器集群,可以是对集群中所有服务器的硬盘进行管控,也可以是集群中部分服务器的硬盘进行管控,具体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
在部署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之后,实际业务处理之前,需要针对即将要处理的业务对硬盘进行管控,或者,也可以认为是对硬盘状态进行初始化,其目的是减少处于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以减少功耗。当然,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硬盘状态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管控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硬盘管控方法,可用于上述的计算机设备,如目标服务器等,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硬盘管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
其中,需求信息包括业务量、业务类型以及业务响应时间。
当前业务为目标服务器要处理的业务,在处理当前业务之前,需要基于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对目标服务器中硬盘的硬盘状态进行初始化。当前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某项目的数据备份,某工程的数据处理等等,具体对其并不做任何限定,
其中,需求信息中包括的业务类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对于当前业务而言,其既包括业务类型A又包括业务类型B,每种业务类型均有对应的业务量。例如,对于某工程的数据处理,既包括高频的数据访问,又包括冷归档等等。对于不同的业务类型,其对硬盘的访问频率不同,基于此,就可以对硬盘的硬盘状态进行初始化。即,对于访问频率较低的硬盘,可以将其设置为节能模式,而无需一直处于工作模式。
如上文所述,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量不同,业务量的大小确定了其在处理业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硬盘数量。因此,利用业务量可以确定处于不同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
业务响应时间为当前业务对硬盘唤醒恢复的时间需求,业务响应时间越长表示对唤醒恢复的时间需求不高,业务响应时间越短表示对唤醒恢复的时间需求越高。因此,后续在设置节能模式时,需要结合业务响应时间确定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
步骤S202,基于业务量以及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
其中,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
业务类型对应确定的是硬盘状态,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量确定的是硬盘状态所需要的硬盘数量。若业务类型对应的是硬盘访问频率较高,则将该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状态设置为工作模式;若业务类型对应的是硬盘访问频率较低,则将该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状态设置为节能模式。
如上文所述,不同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量不同,而业务量的不同其所需的硬盘数量也就不同,因此,结合业务类型的业务量能够确定对应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例如,可以结合硬盘的容量,计算不同业务量对应的硬盘数量。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冗余设计,可以在上述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值将其作为最终的硬盘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硬盘数量的确定方式并不限于上文所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通过事先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硬盘数量等等,在此对其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做任何限定。
节能模式对应的功耗小于工作模式对应的功耗,若硬盘处于工作模式,其功耗为10W,而节能模式的功耗小于10W,例如,5W,1W等等,节能模式的具体功耗是与节能模式的具体形式有关。例如,第一节能模式的功耗为5W,第二节能模式的功耗为3W,第三节能模式的功耗为1W。
步骤S203,基于业务响应时间确定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
如上文所述,业务响应时间是用于确定节能模式的具体形式的,不同形式的节能模式除了功耗不同,其对应的唤醒恢复的时间不同。其中,唤醒恢复的时间越长,功耗越低;唤醒恢复的时间越短,功耗越高。
例如,不同节能模式的相应内容如下表所示:
如上表所示,若业务响应时间为3S,则对应的节能模式可以是Idle_B,也可以是Idle_A。其中,若满足业务相应时间的节能模式有两种及以上,可以优先选择功耗较低的节能模式。例如,继续沿用上述实例,由于Idle_B的功耗小于Idle_A,因此,选择Idle_B作为目标节能模式。
步骤S204,基于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目标节能模式,对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
在确定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目标节能模式之后,可以先对工作模式的硬盘进行初始化,将对应数量硬盘的硬盘状态设置为工作模式;再进行目标节能模式的硬盘的设置。
由于各个硬盘在目标服务器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基于位置信息确定硬盘数量。例如,硬盘在目标服务器中的排列为:一共6列,每列有12个硬盘。若确定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为30,则依据列数的由小到大,由上至下确定30个硬盘,将这些硬盘的硬盘状态设置为工作模式;继续再确定目标节能模式的硬盘,将其硬盘状态设置为目标节能模式。
对于硬盘状态的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执行对应的管控命令,或通过定时器设置等等,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做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硬盘管控方法,由于不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访问频率不同,基于此,通过业务量以及业务类型确定各个硬盘状态所需的硬盘数量,其中,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将访问频率低的硬盘设置为节能模式,减少处于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再结合业务响应时间确定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从而保证即使是处于节能模式其响应时间仍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即,该方法通过减少处于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且依据业务响应时间确定目标节能模式,实现在保证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减少目标服务器的功耗。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硬盘管控方法,可用于上述的计算机设备,如目标服务器等,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硬盘管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
其中,需求信息包括业务量、业务类型以及业务响应时间。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2,基于业务量以及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
其中,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
具体地,上述步骤S302包括:
步骤S3021,基于业务类型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进行业务划分,得到硬盘业务区。
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不同硬盘业务区,即业务类型A,对应于硬盘业务区a;业务类型B,对应于硬盘业务区b。在对硬盘状态进行初始化之前,先基于业务类型的数量,确定需要划分出的硬盘业务区的数量。当然,硬盘业务区也不一定需要与业务类型一一对应,可以是几种业务类型对应一个硬盘业务区。进一步地,在确定硬盘业务区时,可以设置一个访问频率阈值,将大于访问频率阈值的业务类型划分为一类,小于或等于访问频率阈值的业务类型划分为一类,则这两类分别对应两个硬盘业务区。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硬盘业务区的划分,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此对其并不做任何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以及第二业务类型,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大于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为靠近风扇进风口的区域,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为靠近风扇出风口的区域。
由于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大于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同样的硬盘在处理第一业务类型的任务时产生的热量大于处理第二业务类型的任务时产生的热量。对于产生热量较大的硬盘,为了保证其散热效果,将其划分在靠近风扇进风口的区域;相应地,将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划分在靠近风扇出风口的区域。
具体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称之为第一硬盘业务区,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称之为第二硬盘业务区。其中,第一硬盘业务区靠近风扇进风口的区域,第二硬盘业务区靠近风扇出风口的区域。
将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设置在靠近风扇出风口的区域,由于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较少,其对硬盘的访问频率较低,硬盘产生的热量较低,同时由于出风口附近的硬盘温度是受上游硬盘温度的影响的,在降低出风口的硬盘温度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目标存储器的最高温度,使得目标服务器内硬盘温度更加平均,从而能够增加硬盘的可靠性,提高寿命,节约成本,通过更低的风扇转速即可保证目标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从而进一步节约功耗。
步骤S3022,基于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量,确定对应的硬盘业务区内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
硬盘业务区中所包括的硬盘数量是基于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量确定的,业务量越大所包括的硬盘数量越多,业务量越小所包括的硬盘数量越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3022包括:
步骤a1,基于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确定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
步骤a2,基于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确定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节能模式的硬盘数量。
对于第一硬盘业务区而言,该区域内硬盘的硬盘状态主要为工作模式,这是由于第一硬盘业务区内的硬盘处理的是第一业务类型的任务,且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较大,为了避免硬盘的频繁唤醒,直接将其硬盘状态设置为工作模式。
对弈第二硬盘业务区而言,该区域内硬盘的硬盘状态主要为节能模式,进一步地,主要为目标节能模式,这是由于第二硬盘业务区内的硬盘处理的是第二业务类型的任务,且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较小,为了减少硬盘的功耗,将硬盘状态设置为目标节能模式。
基于此,基于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确定的是第一硬盘业务区内处于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基于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确定的是第二硬盘业务区内处于目标节能模式的硬盘数量。
对于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而言,由于其对应的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较大,利用其业务量确定的处于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以保证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的正常处理。同时,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确定的是节能模式的硬盘数量,由于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较少,对于其对应的硬盘将其硬盘状态设置为节能模式,能够减低硬盘功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状态还包括睡眠模式,基于此,上述步骤S302还包括:
步骤b1,基于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节能模式的硬盘数量,确定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的剩余硬盘。
步骤b2,将剩余硬盘的硬盘状态确定为睡眠模式。
对于第二硬盘业务区内的硬盘而言,可能仅需要用到其中的部分硬盘,因此,就将这部分硬盘的硬盘状态确定为目标节能模式,而第二硬盘业务区内的剩余硬盘暂时无需使用,将其硬盘状态确定为睡眠模式。
对于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除节能模式的硬盘以外的剩余硬盘,其硬盘状态设置为睡眠模式,以进一步减少硬盘功耗。
例如,图4示出了目标服务器内硬盘业务区的划分示意图,在靠近风扇进风区域为第一硬盘业务区,靠近风扇出风区域为第二硬盘业务区。在第二硬盘业务区中包括节能模式的硬盘以及睡眠模式的硬盘,在图4中线条填充的硬盘为节能模式的硬盘,非线条调整的硬盘为睡眠模式的硬盘。第一硬盘业务区中的硬盘可以全部都是工作模式,也可以是部分为工作模式,剩余部分为睡眠模式等等。
图4中硬盘上的数字为硬盘温度,通过与图1所示的硬盘温度对比可知,在靠近风扇出风区域的硬盘温度有所降低,相应地,风扇功耗降低。
步骤S303,基于业务响应时间确定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4,基于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目标节能模式,对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4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硬盘管控方法,针对业务类型对目标服务器内的硬盘进行业务划分,便于对硬盘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针对各个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确定相应硬盘业务区内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使得硬盘状态对应的硬盘数量是与业务量相关的,从而实现在保证满足正常处理业务的情况下,节约功耗。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硬盘管控方法,可用于上述的计算机设备,如目标服务器等,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硬盘管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获取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
其中,需求信息包括业务量、业务类型以及业务响应时间。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2,基于业务量以及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
其中,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详细请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302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3,基于业务响应时间确定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详细请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2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4,基于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目标节能模式,对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
具体地,步骤S504包括:
步骤S5041,获取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的位置。
如上文所述,各个硬盘在目标服务器中的位置是固定的,硬盘在目标服务器中是依据相应的规律排布的,依据该排布规律即可确定各个硬盘的唯一位置。例如,用硬盘对应的行列号表示,或者,用唯一标识表示等等。对于硬盘位置的表示形式并不做任何限定。
步骤S5042,基于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目标节能模式,确定各个位置的硬盘的硬盘状态。
在上述步骤中确定出的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目标节能模式,结合硬盘业务区的划分,能够确定各个硬盘业务区对应的业务类型,相应地,确定各个硬盘业务区对应硬盘的硬盘状态。且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确定,则对于各个硬盘业务区,能够确定其所包括的硬盘对应的硬盘状态。而各个硬盘的位置又是固定的,那么,就可以确定各个位置的硬盘的硬盘状态。
步骤S5043,基于各个位置的硬盘的硬盘状态,向硬盘发送对应的管控命令,以对硬盘的硬盘状态进行设置。
管控命令用于设置硬盘状态,不同硬盘状态对应的管控命令不同。在确定出各个位置的硬盘状态之后,向对应位置的硬盘发送相应的管控命令,以对硬盘的硬盘状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硬盘管控方法,利用硬盘的位置、各个硬盘数量以及目标节能模式,得到各个硬盘的硬盘状态,基于此,向硬盘发送对应的管控命令,通过统一管理的方式实现硬盘状态的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硬盘管控方法还包括:
步骤c1,获取待处理任务以及待处理任务的业务类型。
步骤c2,基于业务类型确定待处理任务对应的目标硬盘。
步骤c3,基于目标硬盘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
在目标服务器内硬盘的硬盘状态初始化之后,即可利用该目标服务器进行任务处理。相应地,获取到待处理任务之后,对其进行解析得到待处理任务的业务类型。由于在上文中已经描述到了,业务类型是与硬盘业务区对应的。因此,解析得到待处理任务的业务类型的作用是为了确定待处理任务对应的目标硬盘。
在确定目标硬盘之后,即可利用该目标硬盘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其中,待处理任务可以是数据写入任务,也可以是数据读取任务。若为数据写入任务,可以依据硬盘状态进行数据写入,选择处于工作模式或处于节能模式的硬盘进行数据写入;若为数据读取任务,由于数据读取任务中是包括有目标硬盘的信息的,则对从目标硬盘中进行数据读取。
在硬盘状态设置完成之后,针对不同业务类型的待处理任务,先确定涉及到的目标硬盘,再利用目标硬盘对其进行处理,保证了待处理任务的准确处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c3包括:
步骤c31,若业务类型为第二业务类型且待处理任务为数据写入任务,唤醒处于节能模式的目标硬盘。
步骤c32,将待处理任务中的数据写入目标硬盘,并记录数据与目标硬盘的关系。
若业务类型为第二业务类型,由于第二业务类型中的硬盘状态包括节能模式以及睡眠模式,基于此,在数据写入任务处理时,将节能模式的目标硬盘唤醒,并将待处理任务中的数据写入到目标硬盘中。相应地,记录数据与目标硬盘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后续利用该对应关系进行数据读取。
对应第二业务类型的写入任务,将其写入节能模式而并非睡眠模式的目标硬盘,能够减少唤醒时长,保证在业务需求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写入。同时,在数据写入之后记录数据与目标硬盘的关系,以便后续进行数据的读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c3包括:
步骤c33,若待处理任务为数据读取任务,获取目标硬盘的位置。
步骤c34,基于目标硬盘的位置确定目标硬盘的硬盘状态。
步骤c35,若目标硬盘的硬盘状态为非工作模式,唤醒目标硬盘,并从唤醒后的目标硬盘中读取待处理任务对应的数据。
若待处理任务为数据读取任务,从待处理任务中确定出目标硬盘的位置,再利用目标硬盘的位置进行硬盘状态的查询,得到目标硬盘的硬盘状态。若目标硬盘的硬盘状态为工作模式时,则直接从目标硬盘中读取数据;若目标硬盘的硬盘状态为非工作模式,则需要先唤醒目标硬盘,再从唤醒后的目标硬盘中读取数据。
对于数据读取任务,先要确定目标硬盘的位置,再结合目标硬盘的硬盘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唤醒,只有在处于工作模式的目标硬盘才能进行数据读取,以保证数据读取任务的正常处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硬盘管控方法还包括:
步骤d1,查询目标服务器中是否存在已写满硬盘。
步骤d2,若存在已写满硬盘,将已写满硬盘的硬盘状态设置为睡眠模式,并确定已写满硬盘对应的业务类型。
步骤d3,基于已写满硬盘对应的业务类型,从业务类型对应的处于非工作模式的硬盘中确定待唤醒硬盘。
步骤d4,将待唤醒硬盘的硬盘状态设置为工作模式。
对于目标服务器中是否存在已写满硬盘的确定,可以是定时查询,也可以是在每次写入数据之后进行查询的,等等,在此对其并不做任何限定。若存在已写满硬盘的情况下,将已写满硬盘的硬盘状态设置为睡眠模式。
为了保证后续任务的正常处理,在将已写满硬盘设置为睡眠模式之后,需要唤醒其余非工作状态的硬盘,将其硬盘状态设置为工作模式。具体地,获取已写满硬盘对应的业务类型,用以确定已写满硬盘对应的硬盘业务区。在确定硬盘业务区之后,查询该硬盘业务区内处于非工作模式的硬盘,在查询到的硬盘中确定待唤醒硬盘,并将其硬盘状态设置为工作模式。
其中,待唤醒硬盘的确定方式,可以是交替间隔唤醒,也可以是依次唤醒。例如,如图4所示,交替间隔唤醒为唤醒4列的第1、3、5、7、9以及11个硬盘,唤醒第5列的第2、4、6、8、10个硬盘。依次唤醒为先唤醒第4列,再唤醒第5列。
需要说明的是,待唤醒硬盘的确定方式并不限于上文所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此对其并不做任何限定。
在存在已写满硬盘的情况下,将其硬盘状态设置为睡眠模式,减少功耗;同时,从已写满硬盘对应的业务类型对应的处于非工作模式的硬盘中确定出待唤醒硬盘,将其硬盘状态设置为工作模式,即,设置睡眠模式的硬盘之后,需要唤醒对应的硬盘,以保证后续业务的正常处理。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实施例,若当前业务主要以冷归档业务为主,只会偶尔写入数据,几乎不读取数据,同时对读取业务时的响应时间无苛刻要求。那么,可以根据业务类型,让第二硬盘业务区的硬盘分别进入不同的节能模式,以达到降低第二硬盘业务区的整体功耗的目的。例如,对于冷归档存储,大部分是写入需求,可以减少工作模式的硬盘的数量,让大部分硬盘进入睡眠模式,部分硬盘进入Idle A模式。当一旦有写入数据时,可以做到及时响应。而读取数据响应时间宽泛,此时再次唤醒进入睡眠模式硬盘,读取相应的数据,依然能满足业务需求。对于低频访问业务,可以让第二硬盘业务区的部分硬盘进入Idle A/Idle B模式,区别在于Idle B模式的唤醒响应时间在1.5S,Idle A无需唤醒,且两者节约的功耗有差别。
上述的硬盘管控方法除了能够节约功耗以外,还能够优化的读写性能。例如,在进行读写性能测试时,目标服务器中具有72个硬盘,该设备的读写瓶颈主要在主机总线适配器的吞吐能力,单盘大概时190-200MB/s。若所有硬盘全部处于工作模式时,由于主机总线适配器吞吐能力的限制,导致无法达到最大读写速率,反而是45个硬盘处于工作模式时,整体速率达到11575MB/s,单盘可以达到理论值257MB/s。因此,通过减少处于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不仅不会降低读写性能,反而对读写性能有一定的提升。
该方法根据业务类型的不同,通过优化第二硬盘业务区的整体功耗,进一步降低第二硬盘业务区硬盘的最高温度,让硬盘整体温度趋近,从而降低风扇转速优化风扇调速策略,降低整机风扇功耗。由于优化了硬盘的温度,使得目标服务器中最高温的硬盘温度降低,整机硬盘的最大温差降低,可以使得硬盘工作在更低的温度下,获得更好的可靠性、寿命以及降低故障率,即,硬盘随着温度降低,会增加硬盘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硬盘管控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硬盘管控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需求信息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需求信息包括业务量、业务类型以及业务响应时间。
硬盘数量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业务量以及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
节能模式确定模块603,用于基于业务响应时间确定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
硬盘管控模块604,用于基于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目标节能模式,对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数量确定模块602包括:
业务划分单元,用于基于业务类型对目标服务器的硬盘进行业务划分,得到硬盘业务区。
硬盘数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量,确定对应的硬盘业务区内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以及第二业务类型,所述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大于所述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为靠近风扇进风口的区域,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为靠近风扇出风口的区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数量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硬盘数量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确定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
第二硬盘数量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确定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节能模式的硬盘数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状态还包括睡眠模式,硬盘数量确定单元还包括:
剩余硬盘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节能模式的硬盘数量,确定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的剩余硬盘。
睡眠模式确定子单元,用于将剩余硬盘的硬盘状态确定为睡眠模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硬盘管控模块604包括:
硬盘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的位置。
硬盘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目标节能模式,确定各个位置的硬盘的硬盘状态。
管控命令发送单元,用于基于各个位置的硬盘的硬盘状态,向硬盘发送对应的管控命令,以对硬盘的硬盘状态进行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任务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任务以及待处理任务的业务类型。
目标硬盘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业务类型确定待处理任务对应的目标硬盘。
任务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硬盘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任务处理模块包括:
目标硬盘唤醒单元,用于若所述业务类型为第二业务类型且所述待处理任务为数据写入任务,唤醒处于所述节能模式的目标硬盘;
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处理任务中的数据写入所述目标硬盘,并记录所述数据与所述目标硬盘的关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目标服务器中是否存在已写满硬盘。
睡眠模式确定模块,用于若存在已写满硬盘,将已写满硬盘的硬盘状态设置为睡眠模式,并确定已写满硬盘对应的业务类型。
待唤醒硬盘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已写满硬盘对应的业务类型,从业务类型对应的处于非工作模式的硬盘中确定待唤醒硬盘。
硬盘状态设置模块,用于将待唤醒硬盘的硬盘状态设置为工作模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任务处理模块包括:
硬盘位置获取单元,用于若待处理任务为数据读取任务,获取目标硬盘的位置。
硬盘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目标硬盘的位置确定目标硬盘的硬盘状态。
数据读取单元,用于若目标硬盘的硬盘状态为非工作模式,唤醒目标硬盘,并从唤醒后的目标硬盘中读取待处理任务对应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硬盘管控装置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是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定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上述各个模块和单元的更进一步的功能描述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具有上述图6所示的硬盘管控装置。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公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存储器20,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通信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计算机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计算机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7中以一个处理器10为例。
处理器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或其组合。其中,处理器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或其组合。上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通用阵列逻辑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所述存储器20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10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执行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存储器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计算机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存储器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该计算机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30,用于该计算机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记录在存储介质,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的存储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随机存储记忆体、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等;进一步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当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本公开各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之前,均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恰当的方式对本公开所涉及个人信息的类型、使用范围、使用场景等告知用户并获得用户的授权。
例如,在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主动请求时,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以明确地提示用户,其请求执行的操作将需要获取和使用到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来自主地选择是否向执行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操作的电子设备、应用程序、服务器或存储介质等软件或硬件提供个人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但非限定性的实现方式,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主动请求,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弹窗的方式,弹窗中可以以文字的方式呈现提示信息。此外,弹窗中还可以承载供用户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向电子设备提供个人信息的选择控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知和获取用户授权过程仅是示意性的,不对本公开的实现方式构成限定,其它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也可应用于本公开的实现方式中。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硬盘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所述需求信息包括业务量、业务类型以及业务响应时间;
基于所述业务量以及所述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所述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
基于所述业务响应时间确定所述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
基于所述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节能模式,对所述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业务量以及所述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包括: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对所述目标服务器的硬盘进行业务划分,得到硬盘业务区;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量,确定对应的所述硬盘业务区内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类型包括第一业务类型以及第二业务类型,所述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大于所述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为靠近风扇进风口的区域,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为靠近风扇出风口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量,确定对应的所述硬盘业务区内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所述工作模式的硬盘数量;
基于所述第二业务类型的业务量,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所述节能模式的硬盘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状态还包括睡眠模式,所述基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量,确定对应的所述硬盘业务区内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所述节能模式的硬盘数量,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类型对应的硬盘业务区中的剩余硬盘;
将所述剩余硬盘的硬盘状态确定为所述睡眠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节能模式,对所述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服务器中各个所述硬盘的位置;
基于所述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节能模式,确定各个位置的硬盘的所述硬盘状态;
基于各个位置的硬盘的所述硬盘状态,向所述硬盘发送对应的管控命令,以对所述硬盘的硬盘状态进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处理任务以及所述待处理任务的业务类型;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确定所述待处理任务对应的目标硬盘;
基于所述目标硬盘对所述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硬盘对所述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包括:
若所述业务类型为第二业务类型且所述待处理任务为数据写入任务,唤醒处于所述节能模式的目标硬盘;
将所述待处理任务中的数据写入所述目标硬盘,并记录所述数据与所述目标硬盘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目标服务器中是否存在已写满硬盘;
若存在已写满硬盘,将所述已写满硬盘的硬盘状态设置为睡眠模式,并确定所述已写满硬盘对应的业务类型;
基于所述已写满硬盘对应的业务类型,从所述业务类型对应的处于非工作模式的硬盘中确定待唤醒硬盘;
将所述待唤醒硬盘的硬盘状态设置为所述工作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硬盘对所述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包括:
若所述待处理任务为数据读取任务,获取所述目标硬盘的位置;
基于所述目标硬盘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硬盘的硬盘状态;
若所述目标硬盘的硬盘状态为非工作模式,唤醒所述目标硬盘,并从唤醒后的目标硬盘中读取所述待处理任务对应的数据。
11.一种硬盘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需求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业务的需求信息,所述需求信息包括业务量、业务类型以及业务响应时间;
硬盘数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量以及所述业务类型确定目标服务器中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所述硬盘状态包括工作模式以及节能模式;
节能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响应时间确定所述节能模式的硬盘对应的目标节能模式;
硬盘管控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各个硬盘状态的硬盘数量以及所述目标节能模式,对所述目标服务器中的硬盘进行管控。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管控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管控方法。
CN202311236518.0A 2023-09-22 2023-09-22 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4350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6518.0A CN117435032A (zh) 2023-09-22 2023-09-22 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6518.0A CN117435032A (zh) 2023-09-22 2023-09-22 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5032A true CN117435032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52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6518.0A Pending CN117435032A (zh) 2023-09-22 2023-09-22 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503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10669B2 (en) Power management of a storage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processing cores
US832717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storage device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US8443221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for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SATA)-based storage devices
US9405356B1 (en)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in data storage device
US20060075185A1 (en) Method for caching data and power conservation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201500956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ower of a storage system
US20110047316A1 (en) Solid state memory device power optimization
US105648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power states in storage devices
CN101872288A (zh) 固态硬盘驱动器以及操作频率控制方法
US8495400B2 (en) Energy-efficient transitioning among device operating modes
US789078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power for data storage devices
US93110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ystem memory save in tiered/cached storage
US11709539B2 (en) Low power state staging
US20130110308A1 (e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Storage Devi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ccess
US10489072B2 (en) Activity based device initiated state transitions
US11500555B2 (en) Volatile memory to non-volatile memory interface for power management
CN111142644A (zh) 一种硬盘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CN112506427A (zh) 一种降低固态硬盘功耗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4572511A (zh) 具有混合架构的存储装置和计算机系统
CN111580639A (zh) Ssd自适应负载时钟的调节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10404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分布式存储系统
EP3736683B1 (en) Solid-state drive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solid-state drive
CN206331414U (zh) 一种固态硬盘
CN117435032A (zh) 硬盘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20185713A1 (en) Server,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leep and wakeup function of the ser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