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4475A - 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4475A
CN117434475A CN202210833286.6A CN202210833286A CN117434475A CN 117434475 A CN117434475 A CN 117434475A CN 202210833286 A CN202210833286 A CN 202210833286A CN 117434475 A CN117434475 A CN 117434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able
radio frequency
line sequence
sequenc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32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德禹
明臻
侯晓刚
王磊
姜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32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44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4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44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66Testing of connections, e.g. of plugs or non-disconnectable joints
    • G01R31/67Testing the correctness of wire connections in electric apparatus or circu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应用于线序检测场景。该方法包括:线序检测设备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该目标指令用于指示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线序检测设备确定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并判断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确定目标线缆与目标端口连接,若否,则确定目标线缆未与目标端口连接。本申请基于目标端口运行后会使连接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的特性,可以检测出目标线缆是否与目标端口连接,进而可以确定射频设备和天线设备间的接线是否正确。

Description

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4发射器4接收器(4transmitter 4receiver,4T4R)多天线技术和频分双工8发射器8接收器(8transmitter 8receiver,8T8R)多天线技术逐渐成为主流。与FDD 4T4R相比,FDD 8T8R场景下射频设备与天线设备之间的连线复杂很多,且FDD 8T8R中可能还需要引入滤波器和合路器,更增加了连线的复杂度,导致经常出现线序接错的问题。而线序接错会使得FDD 8T8R的性能出现严重恶化,大大增加交付成本,因此需要使用有效的线序检测方法来保证接线正确。
对于线序检测,目前主要使用的有4T4R线序检测法、万用表检测法以及寻线仪检测法。其中,4T4R线序检测法包含“列检测,极化检测,推荐端口映射给出”三部分内容,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确定属于同一列天线的两个通道,基于隔离度的列组合检测方案以及通过天线间的隔离度确定属于同一列天线的两个通道。万用表检测法利用连接线是导体的特性,在连接线的两侧,一端使用万用表,另一端用二极管进行检测,若二极管亮,则说明线路连接正确。巡线仪检测法则是通过寻线仪中的发送端向连接线发送一个信号,连接线向外辐射这个信号,在另一侧的寻线仪的接收端寻找这个信号,从而找出正确的连接线。
但是,上述三种方法都不能应用在8T8R场景下。具体的,4T4R线序检测法是基于电调及隔离度对线序进行检测,对8T8R的天线不适用。万用表检测法中万用表线缆长度有限,只能应用于长距离检测,且万用表检测法是通过直流电进行检测,而直流电无法通过滤波器及合路器的端口,因此也不适用。而寻线仪检测法则是因为当8T8R使用同轴线缆传输数据时,发送端发送的信号无法在同轴线缆的绝缘层外检测到,也就不能对线序进行检测。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在8T8R场景下使用的线序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可以检测射频设备是否与目标线缆连接,进而可以确定射频设备和天线设备是否正确连接。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线序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线序检测设备。该方法包括:线序检测设备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该目标指令用于指示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线序检测设备确定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线序检测设备判断该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确定目标线缆与目标端口连接,若否,则确定目标线缆未与目标端口连接。
在第一方面中,线序检测设备通过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指示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目标端口运行后,会使目标端口所连接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基于此,线序检测设备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前后的磁感应强度,来判断目标线缆是否与目标端口连接。
具体的,目标线缆产生磁场的范围一般是在目标线缆接口内芯1厘米范围内,因此线序检测设备需要在此范围内测量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优选的测量方法是将线序检测设备与目标线缆的接口相接触。线序检测设备在目标端口运行前先测量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并进行记录,此时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即为环境背景的磁感应强度,线序检测设备在目标端口运行后再次测量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并通过两次的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当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则说明目标端口运行使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发生了变化,即可以确定目标线缆与目标端口连接。当变化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则认为目标线缆未与目标端口连接。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根据环境进行自定义设置,具体数值此处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线序检测设备获取目标端口运行前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也可以不是通过测量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得到,而是直接通过测量环境背景的磁感应强度得到。在此种情况下,线序检测设备可以是在目标端口运行前就测量环境背景的磁感应强度并进行记录,也可以是在目标端口运行后且测量到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后再测量环境背景的磁感应强度,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第一方面中,基于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后会使连接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的特性,可以检测出目标线缆是否与目标端口连接,进而可以确定目标端口与天线设备的对应端口间的接线是否正确,即可以确定射频设备与天线设备是否正确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线序检测设备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线序检测设备获取基站的配置文件;线序检测设备基于该配置文件确定目标线缆,该目标线缆为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线缆。
线序检测设备先获取基站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可以包括基站中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 band Unit,BBU)的数量、射频设备的类型以及数量、天线设备的类型以及数量,以及这些设备间的接线方式等。其中,射频设备可以是射频拉远单元(RemoteRadio Unit,RRU),也可以是射频单元(Radio Frequency Unit,RFU)。当射频设备是RFU时,RFU与BBU为一体化设备,BBU的数量即为RRU的数量。当射频设备是RRU时,RRU为独立设备,与BBU通过光纤连接。
线序检测设备根据配置文件确定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目标线缆,即目标线缆为设计图纸上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线缆,目标端口通过目标线缆与天线设备中对应的端口进行连接。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限定了目标线缆为设计图纸上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线缆,目标端口通过目标线缆与天线设备的对应端口进行连接,从而在判断目标线缆是否与目标端口连接后,可以快速确定目标端口与天线设备的对应端口间的接线是否正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线序检测设备基于配置文件确定目标线缆,包括:线序检测设备通过无线站点设计工具WSD对配置文件进行处理,生成基站的拓扑图,拓扑图用于指示基站的无线设备的连接关系,其中,无线设备包括射频设备以及目标线缆;线序检测设备基于拓扑图确定目标线缆。
线序检测设备部署有无线站点设计工具(Wireless Site Design Tool,WSD),线序检测设备可以将配置文件输入WSD,WSD即可生成站点内无线设备之间的连接拓扑图。其中,无线设备包括射频设备以及目标线缆,还包括BBU以及天线设备。拓扑图可以呈现与射频设备直连的线缆,包括光纤、电调线以及射频线缆,其中射频线缆可以是跳线或者是馈线。此外,拓扑图还会呈现与射频设备连接的BBU以及天线设备。查找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目标线缆的方法,可以是先确定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天线设备的端口,目标端口与天线设备的端口间的线缆即为目标线缆,也可以是根据目标线缆的编号查找目标线缆。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序检测设备通过WSD生成的拓扑图可以方便快速的确定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目标线缆。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令为人机语言MML命令。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序检测设备可以通过人机语言(man-machine language,MML)命令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扩展了方案的应用场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线序检测设备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包括:线序检测设备将拓扑图发送至无线部署工具WDT;线序检测设备将WDT与基站进行连接;线序检测设备通过WDT以及拓扑图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
线序检测设备部署有无线部署工具(Wireless Deployment Tool,WDT),WDT可以通过网络接入基站并控制基站行为。WDT只需上电并通过网络连接基站即可,无需额外进行配置。线序检测设备将生成的拓扑图发送到WDT中,WDT可以将基站内的无线设备以及线缆与拓扑图关联起来,线序检测设备选取拓扑图中的无线设备即可给该无线设备发送指令。具体的,线序检测设备可以选取拓扑图中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来向该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让该目标端口运行。线序检测设备也可以是选取与目标端口相连的目标线缆来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以使得目标端口运行。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序检测设备可以通过选取拓扑图上的设备来实现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线序检测设备判断该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之后,方法还包括:线序检测设备对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进行保存。线序检测设备在得到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后,会将判断结果记录并保存起来,以便后续进行查看。可选的,线序检测设备还可以保存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前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序检测设备会保存判断结果,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由于人工记录导致的错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线序检测设备,包括发送模块、确定模块以及判断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该目标指令用于指示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确定模块,还用于当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目标线缆与目标端口连接;确定模块,还用于当变化值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目标线缆未与目标端口连接。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序检测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的配置文件;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配置文件确定目标线缆,该目标线缆为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线缆。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WSD对配置文件进行处理,生成基站的拓扑图,拓扑图用于指示基站的无线设备的连接关系,无线设备包括射频设备以及目标线缆;基于拓扑图确定目标线缆。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指令为人机语言MML命令。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拓扑图发送至WDT;将WDT与基站进行连接;通过WDT以及拓扑图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序检测设备还包括保存模块,用于对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进行保存。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线序检测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线序检测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序检测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线序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线序检测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磁感应检测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线序检测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线序检测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线序检测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线序检测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可以检测射频设备是否与目标线缆连接,进而可以确定射频设备和天线设备是否正确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等。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根据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序检测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包括BBU101、RRU102以及天线设备103。
BBU101可以实现对RRU的控制和对RRU数据的处理,例如信道编解码、复用解复用、扩频调制解调、测量及上报、功率控制以及同步时钟提供等。RRU102负责将基带信号变换成射频信号,通过天线设备103发射出去,以及从天线设备103接收射频信号,并变换成基带信号传送给BBU。天线设备103的作用则是将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电磁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是收集无界媒介中的电磁波转化为导行电磁波。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同一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的基本特性参数是相同的。这就是天线的互易定理。
BBU101与RRU102之间采用光纤传输,RRU102再通过连接电缆(跳线或者馈线)及功分器(耦合器)等连接至天线设备103。一个BBU101可以连接多个RRU102。一个RRU102可以包括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对应天线设备103中的一个端口。天线设备103则可以包括一根或者多根天线,每根天线对应一个天线通道,也对应天线设备103中的一个端口。例如8根天线的天线设备103(即8T8R)有8个端口,则RRU102也需要有8个端口,可以是由一个8端口的RRU102与8T8R天线设备103连接,也可以是两个4端口的RRU102与8T8R天线设备连接,还可以是4个2端口的RRU102与8T8R天线设备103连接,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当天线设备103包括的天线越多时,天线设备103与RRU102之间的接线越复杂,也越容易出现线序接错的问题。特别是在8T8R场景下,还会引入滤波器和合路器等设备,更加剧了接线的复杂程度。然而目前常用的线序检测方法却不能应用于8T8R场景,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序检测方法,可以检测8T8R场景下RRU102和天线设备103之间的接线是否正确。可以理解的是,除了8T8R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序检测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数量天线的场景,例如4T4R或者2T2R,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设备除了可以是RRU外,还可以是RFU,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序检测方法除了应用在BBU结合RRU的分布式场景外,还可以应用于BBU结合RFU的一体柜式基站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BBU结合RRU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下面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序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线序检测方法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3。
201、线序检测设备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目标指令用于指示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
线序检测设备通过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指示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后,会使目标端口连接的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
202、线序检测设备确定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
线序检测设备包括终端和电磁感应检测器,终端与电磁感应检测器相连接。其中,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个人电脑,电磁感应检测器则可以用于检测磁感应强度。具体的,电磁感应检测器的检测端口先测量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其中,目标线缆产生磁场的范围一般是在目标线缆接口内芯1厘米范围内,因此电磁感应检测器需要在此范围内测量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优选的测量方法是将电磁感应检测器的检测端口与目标线缆的接口(和天线设备连接的接口)相接触。然后电磁感应检测器将测量得到的磁感应强度转化成数字信号输入到电磁感应检测器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
基于此,线序检测设备通过电磁感应检测器在目标端口运行前先测量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此时测量的磁感应强度即为环境背景的磁感应强度,MCU记录测量得到的磁感应强度。在目标端口运行后,电磁感应检测器再次测量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根据目标端口运行后测量得到的磁感应强度以及在此之前MCU记录的磁感应强度,即可确定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前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
可以理解的是,线序检测设备获取目标端口运行前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也可以不是通过测量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得到,而是直接通过测量环境背景的磁感应强度得到。在此种情况下,线序检测设备可以是在目标端口运行前就测量环境背景的磁感应强度并进行记录,也可以是在目标端口运行后且测量到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后再测量环境背景的磁感应强度,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203、线序检测设备判断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电磁感应检测器的MCU中可以预先设置磁感应强度变化值的阈值,阈值可以设置为100高斯,对应分辨率10。当确定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大于阈值时,则说明目标端口运行使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发生了变化,即可以确定目标线缆与目标端口连接,此时磁感应检测器会进行声光报警。当变化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则认为目标线缆未与目标端口连接。其中,预设的阈值可以根据环境背景的磁感应强度进行调整,具体数值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感应检测器在测量得到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前后的磁感应强度后,可以通过串口将测量得到的磁感应强度发送给终端进行保存。此外,电磁感应检测器还可以将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以及该变化值是否大于阈值的判断结果发送给终端,终端进行记录保存。
本实例中,基于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后会使连接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的特性,可以检测出目标线缆是否与目标端口连接,进而可以确定目标端口与天线设备的对应端口间的接线是否正确,即可以确定射频设备与天线设备是否正确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线缆可以是设计图纸上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线缆,且线序检测设备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通过WDT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
本实施例中,线序检测设备可以通过WDT将WSD生成的拓扑图与基站中的无线设备关联起来,通过选取拓扑图中的目标端口或者目标线缆即可以让对应的目标端口运行,下面结合图3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序检测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6。
301、线序检测设备获取基站的配置文件。
线序检测设备先获取基站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可以包括基站中BBU的数量、射频设备的类型以及数量、天线设备的类型以及数量,以及这些设备间的接线方式等。其中,射频设备可以是RRU,也可以是RFU。当射频设备是RFU时,RFU与BBU为一体化设备,BBU的数量即为RRU的数量。当射频设备是RRU时,RRU为独立设备,与BBU通过光纤连接。
302、线序检测设备基于配置文件确定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目标线缆。
线序检测设备获取配置文件后,根据配置文件确定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目标线缆,即目标线缆为设计图纸上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线缆,目标端口通过目标线缆与天线设备中对应的端口进行连接。
具体的,线序检测设备部署有WSD,可以将配置文件输入WSD,WSD即可生成站点内无线设备之间的连接拓扑图。其中,无线设备包括射频设备以及目标线缆,还包括BBU以及天线设备。拓扑图可以呈现与射频设备直连的线缆,包括光纤、电调线以及射频线缆,其中射频线缆可以是跳线或者是馈线。此外,拓扑图还会呈现与射频设备连接的BBU以及天线设备。
可选的,也可以不通过WSD生成的拓扑图来确定目标线缆,而是直接通过配置文件查找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目标线缆,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基站中查找实际目标线缆的方法,可以是先确定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天线设备的端口,该端口所连接的线缆即为目标线缆,也可以是根据目标线缆的编号查找目标线缆。
303、线序检测设备通过拓扑图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
线序检测设备还部署有WDT,WDT可以通过网络接入基站并控制基站行为。WDT只需上电并通过网络连接基站即可,无需额外进行配置。部署在线序检测设备的WSD生成基站内无线设备的连接拓扑图后,可以生成对接任务,将生成的拓扑图发送到WDT中。WDT可以将基站内的无线设备以及线缆与拓扑图关联起来,线序检测设备选取拓扑图中的无线设备即可向该无线设备发送指令。具体的,线序检测设备可以选取拓扑图中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向该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让该目标端口运行。线序检测设备也可以是选取与目标端口相连的目标线缆来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以使得目标端口运行。
304、线序检测设备确定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
线序检测设备包括终端和电磁感应检测器,终端与电磁感应检测器相连接。其中,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个人电脑,WSD与WDT安装在终端中。电磁感应检测器则可以用于检测磁感应强度。该电磁感应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结合图4进行理解。如图4所示,线序检测设备通过USB接口对电磁感应检测器供电以及进行通信。线序检测设备提供的电源通过电压转换模块供给MCU以及检测端口使用。检测端口检测得到磁感应强度后会将磁感应强度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给MCU,MCU通过USB转TTL连接线与终端进行连接,终端给电磁感应检测器提供电源。MCU中可以预先设置磁感应强度变化值的阈值。MCU还连接了一个LED灯以及扬声器,当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大于存储的预设阈值时,LED灯会亮并且扬声器会发出声音。
本实施例中,线序检测设备确定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前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的方法,与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步骤202中所述方法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305、线序检测设备判断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305与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203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306、线序检测设备保存检测结果。
电磁感应检测器在测量得到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前后的磁感应强度后,可以通过串口将测量得到的磁感应强度发送给终端中的WDT进行记录保存。此外,电磁感应检测器还可以将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以及该变化值是否大于阈值的判断结果发送给WDT,WDT进行记录保存。
本实施例中,线序检测设备可以通过选取拓扑图上的目标端口来实现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线序检测设备还可以记录并保存检测结果,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由于人工记录导致的错误。本实施例中还限定了目标线缆为设计图纸上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线缆,目标端口通过目标线缆与天线设备的对应端口进行连接,从而在判断目标线缆是否与目标端口连接后,可以快速确定目标端口与天线设备的对应端口间的接线是否正确。
上面介绍了线序检测设备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的其中一种方法,下面对另一种方法进行说明。
二、通过MML命令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
本实施例中,线序检测设备通过可以控制基站行为的MML命令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下面结合图5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序检测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括步骤501至步骤506。
501、线序检测设备获取基站的配置文件。
502、线序检测设备基于配置文件确定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目标线缆。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501和502与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01和302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503、线序检测设备通过MML命令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
线序检测设备先连接基站,并加载适配射频设备的软件版本,例如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网络版本或者新空口(New Radio,NR)网络版本。然后线序检测设备输入添加射频设备的MML命令以及定义射频设备编号的MML命令,将基站的射频设备以及射频设备的端口与软件相关联,之后线序检测设备即可通过MML命令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目标指令的示例如下,本实施例中射频设备以RRU为例进行说明,该RRU包括4个端口。
STR VSWRTEST:CN=0,SRN=60,SN=0,TXNO=0,TMODE=SINGLE_ARFCN;
STR VSWRTEST:CN=0,SRN=60,SN=0,TXNO=1,TMODE=SINGLE_ARFCN;
STR VSWRTEST:CN=0,SRN=60,SN=0,TXNO=2,TMODE=SINGLE_ARFCN;
STR VSWRTEST:CN=0,SRN=60,SN=0,TXNO=3,TMODE=SINGLE_ARFCN;
上述目标指令中,CN表示RRU的柜号,SRN表示RRU的框号,SN表示RRU的槽号,TXNO表示RRU的端口,TXN0=0对应RRU的A端口,TXN0=1对应RRU的B端口,TXN0=3对应RRU的C端口,TXN0=4对应RRU的D端口。TMODE为测试模式,SINGLE_ARFCN表示单频点离线驻波比检测。
线序检测设备向RRU分别发送上述4个目标指令,对应的目标端口会开始进行驻波比检测发功(即运行),每个目标端口运行的时长可以设置为30秒,也就是说需要在30秒内测量目标线缆的磁感应强度。当然,目标端口的运行时长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504、线序检测设备确定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
505、线序检测设备判断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506、线序检测设备保存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504至506与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304至306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线序检测设备还可以通过MML命令的方式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扩展了方案的应用场景。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序检测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序检测设备进行描述,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序检测设备一个实施例包括:
发送模块601,用于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目标指令用于指示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
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目标线缆在所述目标端口运行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
判断模块603,用于判断所述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当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目标线缆与目标端口连接。
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当变化值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目标线缆未与目标端口连接。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序检测设备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线序检测设备另一实施例包括:
发送模块701,用于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目标指令用于指示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
确定模块702,用于确定目标线缆在目标端口运行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
判断模块703,用于判断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确定模块702,还用于当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目标线缆与目标端口连接。
确定模块702,还用于当变化值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目标线缆未与目标端口连接。
可选的,线序检测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704,用于获取基站的配置文件。确定模块702,还用于基于配置文件确定目标线缆,该目标线缆为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线缆。
可选的,确定模块702具体用于通过WSD对配置文件进行处理,生成基站的拓扑图,拓扑图用于指示基站的无线设备的连接关系,无线设备包括射频设备以及目标线缆,基于拓扑图确定目标线缆。
可选的,目标指令为MML命令。
可选的,发送模块701具体用于将拓扑图发送至WDT,将WDT与基站进行连接,通过WDT以及拓扑图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
可选的,线序检测设备还包括:保存模块705,用于对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进行保存。
本实施例中,线序检测设备中的各单元执行如前述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线序检测设备的操作,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请参阅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序检测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以及总线804。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以及存储器803通过总线804相互连接。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801用于对线序检测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图2、图3以及图5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通信接口802用于支持线序检测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803,用于存储线序检测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总线8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前述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前述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5)

1.一种线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所述目标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
确定目标线缆在所述目标端口运行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
判断所述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目标线缆与所述目标端口连接;
若否,则确定所述目标线缆未与所述目标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基站的配置文件;
基于所述配置文件确定所述目标线缆,所述目标线缆为所述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配置文件确定所述目标线缆,包括:
通过无线站点设计工具WSD对所述配置文件进行处理,生成所述基站的拓扑图,所述拓扑图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无线设备的连接关系,所述无线设备包括所述射频设备以及所述目标线缆;
基于所述拓扑图确定所述目标线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指令为人机语言MML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包括:
将所述拓扑图发送至无线部署工具WDT;
将所述WDT与所述基站进行连接;
通过所述WDT以及所述拓扑图向所述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变化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进行保存。
7.一种线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所述目标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射频设备的目标端口运行;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线缆在所述目标端口运行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变化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线缆与所述目标端口连接;
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变化值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线缆未与所述目标端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序检测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的配置文件;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配置文件确定所述目标线缆,所述目标线缆为所述目标端口需要连接的线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WSD对所述配置文件进行处理,生成所述基站的拓扑图,所述拓扑图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无线设备的连接关系,所述无线设备包括所述射频设备以及所述目标线缆;
基于所述拓扑图确定所述目标线缆。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指令为MML命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拓扑图发送至WDT;
将所述WDT与所述基站进行连接;
通过所述WDT以及所述拓扑图向所述射频设备发送目标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序检测设备还包括:
保存模块,用于对所述变化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判断结果进行保存。
13.一种线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33286.6A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4344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3286.6A CN117434475A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3286.6A CN117434475A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4475A true CN117434475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4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3286.6A Pending CN117434475A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44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1385B (zh) 用于管理电缆测试设备的测试配置的基于云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03375A (zh) 移动终端天线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4811524B (zh) 一种终端射频性能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EP3323089B1 (e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layout and absolute and relative positions of element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for use of the elements for measurement
US106803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onnection line order of electrical tilting antenna
CN109788112B (zh) 5g终端抗干扰度测试方法和系统以及设备
CN106464389A (zh) 一种天线测试装置、系统、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3491565B (zh) 通信终端射频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KR20150130497A (ko)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트랜시버를 테스트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078961B (zh) 电子设备测试状态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3765604A (zh) 一种天线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62448A (zh) 一种射频测试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07283563U (zh) 蓝牙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CN113708852B (zh) 一种天线的在位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810612A (zh) 用于使用隐式同步来测试射频(rf)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CN117434475A (zh) 一种线序检测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KR20150132331A (ko)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트랜시버를 테스트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964805B (zh) 灵敏度衰减测试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541329A (zh) 一种天线测试方法及装置、天线测试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59880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power loss due to a radio frequency (RF) signal probe mismatch in conductive signal testing
CN105738738A (zh) 一种射频测试装置和系统
CN106131275B (zh) 移动终端及天线检测方法
EP3396779A1 (en) A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external antenna connected to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259605B (zh) 一种无线中继设备及其测试方法、系统
CN109428658A (zh) 蓝牙设备性能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