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3833B -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3833B
CN117433833B CN202311764895.1A CN202311764895A CN117433833B CN 117433833 B CN117433833 B CN 117433833B CN 202311764895 A CN202311764895 A CN 202311764895A CN 117433833 B CN117433833 B CN 117433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annular groove
inner cylinder
outer cylinder
contro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648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33833A (zh
Inventor
赵海军
刘如昊
王会玲
陈磊磊
李想
周建川
周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Ze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Ze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Ze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zhou Zeshu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648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3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3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3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33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3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04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solid state, e.g. by cutting
    • G01N1/08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solid state, e.g. by cutting involving an extracting tool, e.g. core b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包括机架、外筒、上控制环、内筒和上封堵环,机架内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能够接收来自外界的气体,外筒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内筒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内筒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内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内筒用以取样滩涂的土壤;内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气体进入第一环槽中,气体带动外筒转动,外筒通过上控制环带动上连接绳移动,上连接绳带动第一隔挡布展开能够使得内筒内的滩涂的土壤一分为二并相互隔绝开。通过设置上封堵环,对取样的滩涂土壤的下端进行分隔,防止滩涂土壤掉落,保证取样完整和检测结果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背景技术
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滩涂地带通常由介于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沙、泥、石等松散物质组成,是水生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滩涂资源来说,由于围垦造田、油气生产等多种人类经营项目的开发,给滩涂带来了自净能力下降、污染严重等影响,甚至已经产生了永久性的破坏。故及时的检测滩涂的土壤状况,了解其开发及污染的情况对滩涂的发展及治理非常关键。
相关技术中,常通过取样器对滩涂土壤进行勘探,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849094B的中国文献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滩涂地质取样器,该取样器采用取样器护架固定连接刀口与护顶,取样器护架的空心管道下口在刀口处,上口露出在地面之上,弹簧花瓣的花瓣弹性片连接空心圆柱体,花瓣弹性片的顶部相对,空心圆柱体分别与存样衬管和刀口可拆卸的密封配合,存样衬管的上端在护顶的内孔中,护顶与顶帽可拆卸连接,存样衬管连通大气与刀口。
上述取样器虽然能够对滩涂进行取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负压;但是该取样器在提起时会使得部分样本掉落,使样本的成分不能真实反应当前深度的土壤沉积情况,影响土壤的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取样器所存在的样本易掉落、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用以取样滩涂的土壤,所述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能够接收来自外界的气体;
外筒,所述外筒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上控制环,所述上控制环能够沿轴向滑动地套接在所述外筒内;
内筒,所述内筒能够沿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内筒套接在所述上控制环内,所述内筒用以取样所述滩涂的土壤;
上封堵环,所述上封堵环设置在所述内筒的侧壁内部,所述上封堵环下端圆周方向上间隔环绕有至少三组上连接绳,所述上连接绳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上控制环上;
第一隔挡布,所述第一隔挡布一端与所述连接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封堵连接;
所述内筒具有两种工作状态,所述内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外筒插入地面指定深度,滩涂的土壤进入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气体进入所述第一环槽中,所述气体带动所述外筒转动,所述外筒通过所述上控制环带动所述上连接绳移动,所述上连接绳带动所述第一隔挡布展开,所述第一隔挡布展开将所述内筒内的滩涂的土壤在竖直方向上一分为二并相互隔绝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槽内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外筒的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将所述第一环槽分隔为两个容积可变的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二环槽和连通所述第二环槽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环槽连通;所述地质勘察取样设备还包括下控制环和下封堵环,所述下控制环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下封堵环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下封堵环一端设置有至少三组下连接绳,所述下连接绳一端设置在所述下控制环上,所述下封堵环上收卷有第二隔挡布,所述第二隔挡布一端设置在所述下连接绳上;所述内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外筒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气体从所述第一环槽进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中,再从所述第一连接孔进入所述第二环槽中,所述气体带动所述下控制环转动,所述下控制环带动所述下连接绳移动,所述下连接绳带动所述第二隔挡布展开;所述下控制环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气体从所述第二环槽进入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再从所述第二连接孔进入所述第一隔挡布和所述第二隔挡布之间,所述气体带动所述内筒沿着所述机架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下封堵环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够使得所述下封堵环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设置为一端设置在所述下控制环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封堵环上的扭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槽内设置有第三凸块,所述下控制环的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第四凸块,所述第三凸块和所述第四凸块将所述第二环槽分隔为两个容积可变的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绳为弹性的。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内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内筒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能够沿所述导向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深度刻度线,所述深度刻度线的零刻度标记在所述上封堵环的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地质勘察取样设备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气泵用以向所述第一环槽充入所述外界的气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包括机架、外筒、上控制环、内筒和上封堵环,机架内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能够接收来自外界的气体,外筒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内筒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内筒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内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内筒用以取样滩涂的土壤;内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气体进入第一环槽中,气体带动外筒转动,外筒通过上控制环带动上连接绳移动,上连接绳带动第一隔挡布展开能够使得内筒内的滩涂的土壤一分为二并相互隔绝开。通过设置上封堵环,对取样的滩涂土壤的下端进行分隔,防止滩涂土壤掉落,保证取样完整和检测结果准确。
进一步的,采用充气顶压的方式,能够省力地提取样本,防止采样员陷入更深的滩涂淤泥中,且能够加快采样效率;在第一隔挡布和第二隔挡布展开的情况下,保证样品的完整性。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内筒,将滩涂土壤取样后直接储存在内筒内,到达指定地点后再分离,保证了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所示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的上控制环、下控制环、上封堵环和下封堵环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的下封堵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的第二隔挡布展开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
100、气泵;110、气管;
200、机架;201、第一凸块;210、把手;220、导向轨;230、第一环槽;
300、外筒;301、第二凸块;302、第三凸块;303、第一连接孔;310、第二环槽;320、第二连接孔;330、导向槽;
400、内筒;410、第一导向块;
500、上控制环;510、第二导向块;
600、下控制环;610、第四凸块;
700、上封堵环;710、上连接绳;
800、下封堵环;810、下连接绳;820、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用以取样滩涂的土壤;在本实施例中,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包括机架200、外筒300、内筒400、上控制环500和上封堵环700,机架200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开设的通孔,该通孔的圆周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环槽230;外筒300的形状为上下端部均开口且中空的圆柱体,外筒300穿过机架200的通孔且能够转动地设置在第一环槽230处,外筒300的轴线和第一环槽230的轴线重合。
内筒400的形状为上下端部均开口且中空的圆柱体,内筒400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地套接在外筒300内,内筒400的轴线和外筒300的轴线重合。
上控制环500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地套接在外筒300内,上控制环500能够相对于内筒400转动的套接在内筒400的外部,上控制环500和内筒400能够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上控制环500的轴线和外筒300的轴线重合。
上封堵环700设置在内筒400的内部且上封堵环700与内筒400固定连接,上封堵环700的轴线和内筒400的轴线重合,上封堵环700的下端圆周方向上均匀地环绕有至少三组上连接绳710,上连接绳710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控制环500上;上封堵环700上收卷有第一隔挡布,第一隔挡布一端固定连接在上连接绳710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封堵环700上;初始时,上连接绳710环绕在上封堵环700的外圆周方向上,第一隔挡布堆积在内筒400的侧壁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隔挡布的数量可以为三块,也可以为一块;当第一隔挡布的数量为三块时,第一隔挡布与上连接绳710一一对应;当第一隔挡布的数量为一块时,第一隔挡布沿一端环绕在上封堵环700的外圆周,另一端与上连接绳710连接。
内筒400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内筒4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手动带动机架200沿竖直方向插入地面,使得外筒300插入地面指定深度,外筒300插入地面时内筒400内部连续填充滩涂的土壤;内筒4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气体首先进入第一环槽230中,随着气体的充入,第一环槽230内的气压增大进而带动外筒300转动,外筒300带动上控制环500同步转动,上控制环500带动上连接绳710沿着上封堵环700的圆周方向移动,上连接绳710带动第一隔挡布展开,进而将内筒400内的滩涂的土壤沿竖直方向一分为二且相互隔绝开;手动将内筒400和上控制环500从机架200内取出,换上新的内筒400和上控制环500,即可前往下一个取样点继续取样。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滩涂可能存在较为干旱的情况,为使得外筒300能够顺利插入土质较为紧实的土壤,外筒300的下端部可以设置为由具有较大硬度的材料做成的环状刀片,如45号钢或不锈钢等。
通过设置上封堵环700、上连接绳710和第一隔挡布,对取样的滩涂土壤的下端进行分隔,防止滩涂土壤掉落,保证取样完整和检测结果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使得气体能够推动外筒300转动,如图5所示,在第一环槽230的圆周壁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块201,第一凸块201的高度与第一环槽230的高度相等,第一凸块201抵接在外筒300的外圆周壁面上;外筒300的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第二凸块301,第二凸块301的高度与第一环槽230的高度相等,第二凸块301抵接在第一环槽230的圆周壁面上,第一凸块201和第二凸块301将第一环槽230分隔为两个容积可变的腔室,为便于描述,将第一凸块201右侧的第一环槽230和外筒300围成的腔室命名为第一腔室,将第一凸块201左侧的第一环槽230和外筒300围成的腔室命名为第二腔室;当内筒4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气体首先进入第一环槽230中,随着气体的充入,第一腔室的容积增大,第二腔室的容积减小,气体通过第二凸块301带动外筒30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使得内筒400能够克服负压并自动脱离外筒300,在外筒300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03、连通第一连接孔303的第二环槽310和连通第二环槽310的第二连接孔320,第一连接孔303与第一环槽230连通,第二环槽310的轴线和外筒300的轴线重合;地质勘察取样设备还包括下控制环600和下封堵环800,下控制环600能够转动地套接在外筒300内,下控制环600的轴线和外筒300的轴线重合,下控制环600位于上控制环500的下方。
下封堵环800设置在外筒300的内部且下封堵环800与外筒300固定连接,下封堵环800的轴线和外筒300的轴线重合,下封堵环800位于上封堵环700的正下方,下封堵环800的上端圆周方向上均匀地环绕有至少三组下连接绳810,下连接绳810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控制环600上;下封堵环800上收卷有第二隔挡布,第二隔挡布一端固定连接在下连接绳810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封堵环800上;初始时,下连接绳810环绕在下封堵环800的外圆周方向上,第二隔挡布堆积在内筒400的侧壁内部。
下封堵环800和上封堵环700的结构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隔挡布的数量可以为三块,也可以为一块;当第二隔挡布的数量为三块时,第二隔挡布与下连接绳810一一对应;当第二隔挡布的数量为一块时,第二隔挡布沿一端环绕在下封堵环800的外圆周,另一端与下连接绳810连接。
内筒4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外筒300转动到设定位置时,气体从第一环槽230进入到第一连接孔303内,再从第一连接孔303进入到第二环槽310内,随着气体的充入,第二环槽310内的气压增大进而带动下控制环600转动,下控制环600带动下连接绳810沿着下封堵环800的圆周方向移动,下连接绳810带动第二隔挡布展开,进而将内筒400内靠下位置的滩涂的土壤和第一隔挡布分隔开,第一隔挡布和第二隔挡布之间形成间隙;当下控制环600转动到设定位置时,气体从第二环槽310内进入到第二连接孔320内,再从第二连接孔320进入到第一隔挡布和第二隔挡布之间的间隙中,随着气体的充入,第一隔挡布和第二隔挡布之间的间隙内的气压增大进而带动内筒400沿着机架200竖直向上移动,当内筒400脱离机架200时,停止向第一环槽230内充气;手动带动机架200沿竖直方向远离地面;换上新的内筒400和上控制环500,即可前往下一个取样点继续取样。
采用充气顶压的方式,能够省力地提取样本,防止采样员陷入更深的滩涂淤泥中,且能够加快采样效率;在第一隔挡布和第二隔挡布展开的情况下,保证样品的完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地质勘察取样设备还包括气泵100,气泵1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机架200上,气泵100通过气管110与第一环槽230连通,气泵100用以将外界的气体通入到第一环槽23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封堵环800的下端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使得下封堵环800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为扭簧820,扭簧820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控制环600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封堵环800上,扭簧820用以提供下控制环600复位的驱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使得气体能够推动下控制环600转动并带动内筒400移动,如图6所示,在第二环槽310的圆周壁面上设置有第三凸块302,第三凸块302的高度与第二环槽310的高度相等,第三凸块302抵接在下控制环600的外圆周壁面上;下控制环600的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第四凸块610,第四凸块610的高度与第二环槽310的高度相等,第四凸块610抵接在第二环槽310的圆周壁面上,第三凸块302和第四凸块610将第二环槽310分隔为两个容积可变的腔室,为便于描述,将第三凸块302下方的第二环槽310和下控制环600围成的腔室命名为第三腔室,将第三凸块302上方的第二环槽310和下控制环600围成的腔室命名为第四腔室;当内筒4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气体通过第一连接孔303进入到第二环槽310中,随着气体的充入,气体通过第四凸块610带动下控制环60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第三腔室的容积减小,使得第四腔室的容积增大;当第四凸块610转动到设定位置时,第二连接孔320与第三腔室连通,气体通过第二连接孔320进入到第一隔挡布和第二隔挡布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连接绳710具有弹性,使得当上连接绳710移动时,上连接绳710始终处于绷紧状态,进而能够更好的将土壤分隔开。
在其他实施例中,下连接绳810具有弹性,使得当下连接绳810移动时,下连接绳810始终处于绷紧状态,进而能够更好的将土壤分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使得内筒400能够沿机架200滑动,在机架200内的通孔的圆周壁面上均匀地设置有多组导向轨220,内筒400的靠近机架200的一端的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有多组第一导向块410,第一导向块410和导向轨220的数量相同,第一导向块410和导向轨220配合使得内筒400能够相对于机架200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内筒400,将滩涂土壤取样后直接储存在内筒400内,到达指定地点后再分离,保证了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使得上控制环500能够沿着外筒300滑动,在外筒300内均匀地设置有多组导向槽330,上控制环500的外圆周壁面上均匀地设置有多组第二导向块510,第二导向块510和导向槽330的数量相同,第二导向块510和导向槽330配合使得上控制环500能够相对于外筒300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观察,在外筒300的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深度刻度线,且深度刻度线的零刻度标记在上封堵环700的远离机架200的一端;通过设置深度刻度线,不仅能够方便的知道内筒400取样的土壤的高度,还能够在多次取样过程中保持每次取样的土壤的高度一致,从而减小检测误差。
在其他实施例中,机架200上设置有把手210,把手210的设置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采用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或矩形布点法等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布点法确定采样点。
在其中一个采样点采集土壤时,手动将机架200沿竖直方向插入地面,使得外筒300插入地面指定深度,可通过外筒300上的深度刻度线判断外筒300的插入深度,外筒300插入地面时内筒400内部连续填充滩涂的土壤。
启动气泵100,气体首先通过气管110进入第一环槽230中,随着气体的充入,气体通过第二凸块301带动外筒30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外筒300带动上控制环500同步转动,上控制环500带动上连接绳710沿着上封堵环700的圆周方向移动,上连接绳710带动第一隔挡布展开,进而将内筒400内的滩涂的土壤沿竖直方向一分为二且相互隔绝开;当外筒300转动到第一连接孔303越过第一凸块201时,气体从第一环槽230进入到第一连接孔303中,再从第一连接孔303进入到第二环槽310内,随着气体的充入,气体通过第四凸块610带动下控制环60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下控制环600带动下连接绳810沿着下封堵环800的圆周方向移动,下连接绳810带动第二隔挡布展开,进而将内筒400内靠下位置的滩涂的土壤和第一隔挡布分隔开,第一隔挡布和第二隔挡布之间形成间隙;当第四凸块610转动到设定位置时,气体从第二环槽310内进入到第二连接孔320内,再从第二连接孔320进入到第一隔挡布和第二隔挡布之间的间隙中,随着气体的充入,第一隔挡布和第二隔挡布之间的间隙内的气压增大进而带动内筒400沿着机架200竖直向上移动,当内筒400脱离机架200时,停止向第一环槽230内充气。
手动带动机架200沿竖直方向脱离地面,在扭簧820的作用下使得下控制环600复位,下控制环600带动下连接绳810复位,使得第二隔挡布重新收卷在下封堵环800上;换上新的内筒400和上控制环500,即可前往下一个的取样点继续取样。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以取样滩涂的土壤,所述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能够接收来自外界的气体;
外筒,所述外筒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上控制环,所述上控制环能够沿轴向滑动地套接在所述外筒内;
内筒,所述内筒能够沿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内筒套接在所述上控制环内,所述内筒用以取样所述滩涂的土壤;
上封堵环,所述上封堵环设置在所述内筒的侧壁内部,所述上封堵环下端圆周方向上间隔环绕有至少三组上连接绳,所述上连接绳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上控制环上;
第一隔挡布,所述第一隔挡布一端与所述连接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封堵环连接;
所述内筒具有两种工作状态,所述内筒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外筒插入地面指定深度,滩涂的土壤进入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气体进入所述第一环槽中,所述气体带动所述外筒转动,所述外筒通过所述上控制环带动所述上连接绳移动,所述上连接绳带动所述第一隔挡布展开,所述第一隔挡布展开将所述内筒内的滩涂的土壤在竖直方向上一分为二并相互隔绝开;
所述第一环槽内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外筒的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将所述第一环槽分隔为两个容积可变的腔室;
所述第一凸块右侧的第一环槽和所述外筒围成的腔室为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凸块左侧的第一环槽和所述外筒围成的腔室为第二腔室;当所述内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气体首先进入所述第一环槽中,随着气体的充入,所述第一腔室的容积增大,所述第二腔室的容积减小,气体通过所述第二凸块带动所述外筒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二环槽和连通所述第二环槽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环槽连通;所述地质勘察取样设备还包括下控制环和下封堵环,所述下控制环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下封堵环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下封堵环一端设置有至少三组下连接绳,所述下连接绳一端设置在所述下控制环上,所述下封堵环上收卷有第二隔挡布,所述第二隔挡布一端设置在所述下连接绳上;所述内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外筒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气体从所述第一环槽进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中,再从所述第一连接孔进入所述第二环槽中,所述气体带动所述下控制环转动,所述下控制环带动所述下连接绳移动,所述下连接绳带动所述第二隔挡布展开;所述下控制环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气体从所述第二环槽进入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再从所述第二连接孔进入所述第一隔挡布和所述第二隔挡布之间,所述气体带动所述内筒沿着所述机架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堵环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够使得所述下封堵环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为一端设置在所述下控制环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封堵环上的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槽内设置有第三凸块,所述下控制环的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第四凸块,所述第三凸块和所述第四凸块将所述第二环槽分隔为两个容积可变的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绳为弹性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内筒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能够沿所述导向轨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圆周壁面上设置有深度刻度线,所述深度刻度线的零刻度标记在所述上封堵环的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察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勘察取样设备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气泵用以向所述第一环槽充入所述外界的气体。
CN202311764895.1A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Active CN117433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4895.1A CN117433833B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4895.1A CN117433833B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3833A CN117433833A (zh) 2024-01-23
CN117433833B true CN117433833B (zh) 2024-02-27

Family

ID=8954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4895.1A Active CN117433833B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3833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30762U (zh) * 2015-05-12 2015-09-09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便携式滩涂地质取样器
CN207516059U (zh) * 2017-11-10 2018-06-19 董硕 一种地质勘测用土壤取样器
CN113295458A (zh) * 2021-05-27 2021-08-24 广东粤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地质勘测用勘测设备及勘测方法
CN113567176A (zh) * 2021-07-21 2021-10-29 珠海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岩土工程物探的勘察装置及其勘察方法
CN217304512U (zh) * 2022-01-12 2022-08-26 湛江市广智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监测分层取样器
CN115420546A (zh) * 2022-09-23 2022-12-02 宛阳 一种环境监测用具有调节功能的土壤取样装置
CN115436100A (zh) * 2022-09-28 2022-12-06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泥沙取样装置及工艺
CN116047026A (zh) * 2022-12-31 2023-05-0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一种土壤微生物呼吸用连续测定装置
CN116183283A (zh) * 2022-12-08 2023-05-30 吉林大学 一种农业土壤采样用多点取样设备
CN116380539A (zh) * 2023-02-23 2023-07-04 王侨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CN116539356A (zh) * 2023-06-21 2023-08-04 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质构造的勘察装置
CN116539362A (zh) * 2023-05-13 2023-08-04 杭州古伽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取样船自动取样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7035A1 (zh) * 2013-07-18 2015-01-22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淤泥质浮泥采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30762U (zh) * 2015-05-12 2015-09-09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便携式滩涂地质取样器
CN207516059U (zh) * 2017-11-10 2018-06-19 董硕 一种地质勘测用土壤取样器
CN113295458A (zh) * 2021-05-27 2021-08-24 广东粤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地质勘测用勘测设备及勘测方法
CN113567176A (zh) * 2021-07-21 2021-10-29 珠海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岩土工程物探的勘察装置及其勘察方法
CN217304512U (zh) * 2022-01-12 2022-08-26 湛江市广智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监测分层取样器
CN115420546A (zh) * 2022-09-23 2022-12-02 宛阳 一种环境监测用具有调节功能的土壤取样装置
CN115436100A (zh) * 2022-09-28 2022-12-06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泥沙取样装置及工艺
CN116183283A (zh) * 2022-12-08 2023-05-30 吉林大学 一种农业土壤采样用多点取样设备
CN116047026A (zh) * 2022-12-31 2023-05-0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一种土壤微生物呼吸用连续测定装置
CN116380539A (zh) * 2023-02-23 2023-07-04 王侨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CN116539362A (zh) * 2023-05-13 2023-08-04 杭州古伽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取样船自动取样系统
CN116539356A (zh) * 2023-06-21 2023-08-04 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质构造的勘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3833A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osenberry et al. Use of monitoring wells, portable piezometers, and seepage meters to quantify flow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 water
Terhune The Mark VI groundwater standpipe for measuring seepage through salmon spawning gravel
Minello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edge for natant macrofauna in a created salt marsh
Taylor et al. Temporal variation in tributary and mainstem fish assemblages in a Great Plains stream system
KR101383387B1 (ko) 진공 흡인식 갯벌 퇴적물 채취기
CN107966316B (zh) 一种液压固定式取样器及其取样方法
Gnanamoorthy et al.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 in natural and restored mangrove forests in Pichavaram south-east coast of India
CN117433833B (zh) 一种地质勘察取样设备
CN105758995A (zh) 用于沉水植物培育和根际微区dgt测试的根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53525U (zh) 一种潮滩潮水水样定点采集和潮高监测装置
CN113888383A (zh) 滨海生态系统碳库估算方法
CN108196036A (zh) 一维海岛地下水淡化模拟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203639894U (zh) 工程监理用软土地基淤泥厚度检测取样器
CN204855213U (zh) 定深活塞式水样采集器
CN203858127U (zh) 一种半自动旋转密封新型分层采水器
Walker A modified Vallentyne mud sampler
CN208223886U (zh) 一种水利检测装置用取样装置
CN212206762U (zh) 一种河流中采集水样的装置
CN105091856B (zh) 一种浅流域河床微地形量测装置
CN208013213U (zh) 一维海岛地下水淡化模拟试验装置
CN209673409U (zh) 一种分层式微量土壤样品采样器
CN210834298U (zh) 一种海洋污染取样设备
CN209027865U (zh) 一种深水取样设备
CN208476608U (zh) 一种水质检测污水取样器
US6470967B1 (en) Sampl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