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29203A -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9203A
CN117429203A CN202311739988.9A CN202311739988A CN117429203A CN 117429203 A CN117429203 A CN 117429203A CN 202311739988 A CN202311739988 A CN 202311739988A CN 117429203 A CN117429203 A CN 117429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brake
connecting strip
strip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399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29203B (zh
Inventor
王文忠
赖振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sh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nsh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nsh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nsh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399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29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29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9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29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9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00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 B60B3/002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dis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5/00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涉及汽车轮毂技术领域。该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包括筒体;筒体的内壁通过固定条与轴承的侧面连接,每条固定条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聚风孔和通风孔,每条固定条的两侧按通风孔的纵向轴线对称分布有一根支撑件,支撑件为Y形;聚风孔的底部通过通风管连通有储风盒,储风盒连通有分风盒,每个分风盒靠近筒体轴线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两条第一通道和一条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用于将风导向制动片,第二通道用于将风导向制动盘。该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通过在肋条上开设合适的通风管道,并利用压差增加内流的风速,使肋条外的风直接流向制动钳内部,并对制动片和制动盘进行有效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安全系数等不同要求,轮毂的种类繁多。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制动片的作用是在车辆制动时,将摩擦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制动盘,以保证车辆能平稳地停住。如果制动片、制动盘过热,轻则会导致制动效果差,重则会出现制动失灵等情况,因此需要及时对制动片和制动盘进行有效的散热。
制动盘上开设有众多通孔,利用热对流的方式对制动盘内腔进行散热,维持制动盘的吸热能力。制动片的外罩有制动钳,制动钳的顶部和底部留有开口,但制动钳远离车轮外侧,制动钳开口处的气体流动慢,因此制动片的热量多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进行散热。
已知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肋条上开孔的面积和肋条间的通风面积来增加流向制动盘的风量,提高制动盘的散热效率,但肋条的强度会减弱。且通过肋条内流的气体无法直接进入制动钳内,制动片周围空间内的气体流动速度慢,制动片的散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通过在肋条上开设合适的通风管道,并利用压差增加内流的风速,使肋条外的风直接流向制动钳内部,并对制动片和制动盘进行有效散热。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包括:
筒体;
所述筒体的内壁通过固定条与轴承的侧面连接,所述固定条共若干条,若干条所述固定条按筒体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每条所述固定条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聚风孔和通风孔,每条所述固定条的两侧按通风孔的纵向轴线对称分布有一根支撑条,所述固定条通过支撑条与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条为Y 形;
所述聚风孔的底部通过通风管连通有储风盒,所述储风盒靠近筒体轴线的一侧连通有分风盒,每个所述分风盒靠近筒体轴线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两条第一通道和一条第二通道,两条所述第一通道按分风盒的横向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储风盒的内侧设置有制动钳,所述制动钳两侧的内壁通过制动片连接有制动盘,所述第一通道用于将风导向制动片,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将风导向制动盘。
优选地,所述通风孔与聚风孔的宽度相同,所述通风孔的长度大于聚风孔的长度,所述通风孔、聚风孔均位于制动钳的同一侧,所述通风孔与聚风孔均沿筒体的轴线方向收窄。
优选地,所述通风孔的长度长于制动盘的径向长度,所述制动盘外侧距轴承轴线的间距小于通风孔靠近筒体内壁一侧距轴承轴线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制动钳外侧距轴承轴线的间距小于聚风孔远离筒体内壁一侧距轴承轴线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一端与固定条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第二连接条与固定条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远离连接片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连接片通过第三连接条与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靠近连接片的一端与连接片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中任两个均可形成类三角结构,所述分风盒、储风盒、通风管均为铝合金材质、塑料材质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分风盒的一端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通过支撑板与筒体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靠近分风盒一侧通过第二支撑条与储风盒远离筒体轴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形成三角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的底面积相等,所述支撑板远离筒体一侧的面积是第一支撑条的底面积的 2-3 倍,所述支撑板靠近筒体一侧的面积是第一支撑条的底面积的 3-5 倍。
优选地,所述分风盒的内壁紧邻制动钳的外壁,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内的风通过制动钳外壁的开口进入制动钳内,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口形状、高度与制动片相适配,所述制动盘内开设有散热腔,所述第二通道的开口形状、高度与散热腔相适配。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肋条上开设聚风孔、通风孔,并利用压差增加内流的风速,使肋条外的风直接流向制动钳内部,对制动盘的散热腔、制动片进行直接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2、通过聚风孔与通风孔引导风的流向,聚风孔将风引导向制动钳的内腔中,对制动片和制动盘进行直接降温,通风孔正对制动盘侧面,对制动盘表面进行降温,并将一部分风吹入制动盘内并对制动盘内部进行散热。
3、通过支撑条对固定条进行支撑并提升固定条的稳定性,通过第一支撑条、支撑板、第二支撑条对储风盒、分风盒进行固定。
4、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中任两个均可形成类三角结构,通过三角支撑结构提升支撑效果,提高固定板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除车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图3去除筒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肋条件和储风盒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爆炸图。
图8为肋条件的爆炸图。
图9为固定条的正视剖视图。
图10为储风盒与分风盒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后视图。
图12为分风盒与制动钳、制动盘所在部分的爆炸图。
图13为分风盒与制动钳的正视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1筒体、12轴承;
2肋条件、21固定条、22聚风孔、23通风孔、24支撑件、241第一连接条、242连接片、243第二连接条、244第三连接条;
31储风盒、32分风盒、33顶孔、34第一支撑条、35支撑板、36第二支撑条、37第一通道、38第二通道;
4制动钳、5制动片、6制动盘、7散热腔、8通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解决了通过增加肋条上开孔的面积和肋条间的通风面积来增加流向制动盘的风量,提高制动盘的散热效率,但肋条的强度会减弱。且通过肋条内流的气体无法直接进入制动钳内,制动片周围空间内的气体流动速度慢,制动片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在使用时,实现了通过在肋条上开设合适的通风管道,并利用压差增加内流的风速,使肋条外的风直接流向制动钳内部,并对制动片和制动盘进行有效散热。
已知的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制动盘依靠热对流散热,通过对肋条的数目和形状的设计使轮胎外侧的气体内流,成为制动盘散热的主要手段,虽然轮毂的设计可以增加轮胎内流的气体,加快制动盘内腔的散热速度,但能够直接作用于散热片上或是带动制动钳开口处气体流动速度的气体数量少,当制动片过热后,制动效果差甚至导致制动失灵,此时车辆极易产生事故,轮毂也易于毁坏;
已知的现有技术中,也可通过对轮毂的外形进行设计从而提升进入轮胎内侧的气流量,但是进入气流的方向是混乱的,无法直接作用在制动片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通过在肋条上开设有聚风孔和通风孔,使轮胎外内流的风通过聚风孔依次流向制动钳内部并对制动钳内的制动片进行直接散热,使轮胎外内流的风通过通风孔流经制动钳并进入制动盘内,加快制动盘的散热速度,提高制动盘的冷却速度,保持制动盘对制动片良好的导热能力。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13,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包括:
筒体11;
筒体11的内壁通过固定条21与轴承12的侧面连接,固定条21共若干条,若干条固定条21按筒体11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每条固定条2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聚风孔22和通风孔23,每条固定条21的两侧按通风孔23的纵向轴线对称分布有一根支撑件24,固定条21通过支撑件24与筒体11的内壁连接;
由于固定条21上开设有聚风孔22和通风孔23,固定条21开孔处的刚性降低,通过支撑件24对固定条21的两侧进行支撑,提升固定条21的稳定性;
支撑件24为Y 形,支撑件24靠近固定条21的两端,可设置在正对聚风孔22和通风孔23中部的位置,对固定条21刚性较低的部位进行支撑;
聚风孔22的底部通过通风管8连通有储风盒31,储风盒31靠近筒体11轴线的一侧连通有分风盒32,每个分风盒32靠近筒体11轴线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两条第一通道37和一条第二通道38,两条第一通道37按分风盒32的横向轴线对称分布,储风盒31的内侧设置有制动钳4,制动钳4两侧的内壁通过制动片5连接有制动盘6,第一通道37用于将风导向制动片5,第二通道38用于将风导向制动盘6。
分风盒32、储风盒31、通风管8均为铝合金材质、塑料材质的任一种,铝合金材质相比于塑料材质,更为稳固,不易变形,耐腐蚀,使用寿命高,塑料材质相较于铝合金材质质量更轻;
在进一实施例中,通风孔23与聚风孔22的宽度相同,通风孔23的长度大于聚风孔22的长度,通风孔23、聚风孔22均位于制动钳4的同一侧,通风孔23与聚风孔22均沿筒体11的轴线方向收窄。
通风孔23与聚风孔22均为增加通向制动盘6的风量;
通风孔23的面积大于聚风孔22的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通风孔23的风量大于聚风孔22的风量,通风孔23的风直径吹向制动盘6靠近车体轴线的制动盘6一侧,提高制动盘6的散热效率;
聚风孔22与通风孔23沿筒体11的轴线方向收窄,聚风孔22与通风孔23外侧口径大,聚风孔22与通风孔23内侧与空气的口径小,聚风孔22与通风孔23内侧的风速流动速度快于聚风孔22与通风孔23外侧的风速流动速度,增加气体流动速度,提高对制动盘6和制动片5的散热效率;
聚风孔22与通风孔23还可对风向起到引导作用,聚风孔22将风引导向制动钳4的内腔中,对制动片5和制动盘6进行直接降温,通风孔23正对制动盘6侧面,对制动盘6表面进行降温,并将一部分风吹入制动盘6内并对制动盘6内部进行散热;
聚风孔22连接分风盒32、储风盒31、通风管8,分风盒32、储风盒31、通风管8的材质的硬度低,因此抗风压能力有限,聚风孔22的面积不能过大;
在进一实施例中,通风孔23的长度长于制动盘6的径向长度,制动盘6外侧距轴承12轴线的间距小于通风孔23靠近筒体11内壁一侧距轴承12轴线的间距。
通风孔23正对制动盘6,通风孔23的长度长于制动盘6的长度,保证通风孔23吹出的风可以吹到制动盘6表面的每一个部分,减少死角;
在进一实施例中,制动钳4外侧距轴承12轴线的间距小于聚风孔22远离筒体11内壁一侧距轴承12轴线的间距。
聚风孔22所在的通道位于制动钳4外侧,聚风孔22依次与通风管8、储风盒31、分风盒32连通,使得分风盒32设置在制动钳4的外侧,且分风盒32靠近制动钳4,便于分风盒32将风引导到制动钳4内的空腔中;
在进一实施例中,支撑件24包括第一连接条241,第一连接条241的一端与固定条21一侧连接,第一连接条24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片242,连接片242通过第二连接条243与固定条21一侧连接,第一连接条241与第二连接条243远离连接片242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连接片242通过第三连接条244与筒体11的内壁连接,第一连接条241、第二连接条243、第三连接条244靠近连接片242的一端与连接片242一体成型。
第一连接条241、第二连接条243、第三连接条244与连接片242一体成型,强度高;
在进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条241、第二连接条243、第三连接条244中任两个均可形成类三角结构。
第一连接条241、第二连接条243与固定板一侧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第一连接条241、第三连接条244与筒体11内壁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第二连接条243、第三连接条244、筒体11内壁、固定板一侧形成三角支撑结构,通过三角支撑结构提升支撑效果,提高固定板整体的稳定性;
在进一实施例中,分风盒32的一端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条34,第一支撑条34通过支撑板35与筒体11内壁连接,支撑板35靠近分风盒32一侧通过第二支撑条36与储风盒31远离筒体11轴线的一侧连接,第一支撑条34与第二支撑条36形成三角结构。
在进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条34与第二支撑条36的底面积相等,支撑板35远离筒体11一侧的面积是第一支撑条34的底面积的 2-3 倍,支撑板35靠近筒体11一侧的面积是第一支撑条34的底面积的 3-5 倍。
当支撑板35远离筒体11一侧的面积是第一支撑条34的底面积的2倍时,支撑板35内侧一端的面积小,耗费的材料少,质量轻;
当支撑板35远离筒体11一侧的面积是第一支撑条34的底面积的3倍时,支撑板35与第一支撑条34的接触面积大,对第一支撑条34的支撑角度大,支撑效果更好;
当支撑板35靠近筒体11一侧的面积是第一支撑条34的底面积的3倍时,支撑板35外侧一端的面积小,节省物料,质量轻;
当支撑板35靠近筒体11一侧的面积是第一支撑条34的底面积的5倍时,支撑板35外侧一端与筒体11内壁的接触面积大,支撑效果更好;
在进一实施例中,分风盒32的内壁紧邻制动钳4的外壁,第一通道37与第二通道38内的风通过制动钳4外壁的开口进入制动钳4内,第一通道37的开口形状、高度与制动片5相适配,制动盘6内开设有散热腔7,第二通道38的开口形状、高度与散热腔7相适配。
在使用过程中,轮胎外侧的风通过聚风孔22依次进入通风管8、储风盒31、分风盒32内,分风盒32内的风分别从第一通道37和第二通道38进入制动钳4的空腔内,两条第一通道37正对着两块制动片5,第一通道37吹出的风直接对制动片5进行散热,当制动片5进行制动时,制动片5夹紧制动盘6,此时风直接对制动片5远离制动盘6的一侧进行散热,通过热对流的方式将制动片5上的热量带走,提高制动片5的散热效率;
当制动片5结束制动后,制动片5与制动盘6分离,此时制动盘6与制动片5间间隙增大,第一通道37内的风直接对制动片5的两侧以及制动盘6的内侧进行散热,增强散热片和制动盘6的散热效率,可在连续刹车的路段,通过短暂的刹车间隙,提升刹车片的降温效果,使得刹车片的温度不至于过高,提升刹车片的使用安全性,减小刹车片因持续高温造成的损耗,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
当制动片5制动时,制动片5上大量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到制动盘6上,制动盘6温度不断升高,制动盘6上开设有众多的散热孔,风通过第二通道38、制动钳4的内腔吹向制动盘6并进入制动盘6的散热腔7中,加快散热腔7中的气体流动,流动的气体可通过热对流将散热腔7内的温度从散热孔中带出,提升制动盘6的散热效率,使散热盘的温度下降的更快,维持散热盘对制动片5持续的导热能力,防止制动片5温度过高,减低制动失灵的可能性;
随着车速的提升,风速加快,固定条21所受压力增大,为了提高轮毂的通风效果,固定条21上开设有聚风孔22和通风孔23,固定条21开孔处的刚性降低,通过支撑件24对固定条21的两侧进行支撑,提升固定条21的稳定性。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肋条上开设聚风孔22、通风孔23,并利用压差增加内流的风速,使肋条外的风直接流向制动钳4内部,对制动盘6的散热腔7、制动片5进行直接散热,提高散热效率;通过聚风孔22与通风孔23引导风的流向,聚风孔22将风引导向制动钳4的内腔中,对制动片5和制动盘6进行直接降温,通风孔23正对制动盘6侧面,对制动盘6表面进行降温,并将一部分风吹入制动盘6内并对制动盘6内部进行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1);
所述筒体(11)的内壁通过固定条(21)与轴承(12)的侧面连接,所述固定条(21)共若干条,若干条所述固定条(21)按筒体(11)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每条所述固定条(2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聚风孔(22)和通风孔(23),每条所述固定条(21)的两侧按通风孔(23)的纵向轴线对称分布有一根支撑件(24),所述固定条(21)通过支撑件(24)与筒体(11)的内壁连接,所述支撑件(24)为Y 形;
所述聚风孔(22)的底部通过通风管(8)连通有储风盒(31),所述储风盒(31)靠近筒体(11)轴线的一侧连通有分风盒(32),每个所述分风盒(32)靠近筒体(11)轴线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两条第一通道(37)和一条第二通道(38),两条所述第一通道(37)按分风盒(32)的横向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储风盒(31)的内侧设置有制动钳(4),所述制动钳(4)两侧的内壁通过制动片(5)连接有制动盘(6),所述第一通道(37)用于将风导向制动片(5),所述第二通道(38)用于将风导向制动盘(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23)与聚风孔(22)的宽度相同,所述通风孔(23)的长度大于聚风孔(22)的长度,所述通风孔(23)、聚风孔(22)均位于制动钳(4)的同一侧,所述通风孔(23)与聚风孔(22)均沿筒体(11)的轴线方向收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23)的长度长于制动盘(6)的径向长度,所述制动盘(6)外侧距轴承(12)轴线的间距小于通风孔(23)靠近筒体(11)内壁一侧距轴承(12)轴线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钳(4)外侧距轴承(12)轴线的间距小于聚风孔(22)远离筒体(11)内壁一侧距轴承(12)轴线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4)包括第一连接条(241),所述第一连接条(241)的一端与固定条(21)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条(24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片(242),所述连接片(242)通过第二连接条(243)与固定条(21)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条(241)与第二连接条(243)远离连接片(242)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连接片(242)通过第三连接条(244)与筒体(11)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条(241)、第二连接条(243)、第三连接条(244)靠近连接片(242)的一端与连接片(242)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条(241)、第二连接条(243)、第三连接条(244)中任两个均可形成类三角结构,所述分风盒(32)、储风盒(31)、通风管(8)均为铝合金材质、塑料材质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盒(32)的一端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条(34),所述第一支撑条(34)通过支撑板(35)与筒体(11)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板(35)靠近分风盒(32)一侧通过第二支撑条(36)与储风盒(31)远离筒体(11)轴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34)与第二支撑条(36)形成三角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条(34)与第二支撑条(36)的底面积相等,所述支撑板(35)远离筒体(11)一侧的面积是第一支撑条(34)的底面积的 2-3 倍,所述支撑板(35)靠近筒体(11)一侧的面积是第一支撑条(34)的底面积的 3-5 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盒(32)的内壁紧邻制动钳(4)的外壁,所述第一通道(37)与第二通道(38)内的风通过制动钳(4)外壁的开口进入制动钳(4)内,所述第一通道(37)的开口形状、高度与制动片(5)相适配,所述制动盘(6)内开设有散热腔(7),所述第二通道(38)的开口形状、高度与散热腔(7)相适配。
CN202311739988.9A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 Active CN117429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9988.9A CN117429203B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39988.9A CN117429203B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9203A true CN117429203A (zh) 2024-01-23
CN117429203B CN117429203B (zh) 2024-03-08

Family

ID=89553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39988.9A Active CN117429203B (zh) 2023-12-18 2023-12-18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2920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8441A (ja) * 2005-06-01 2007-01-18 Trywin:Kk ホイールインナーダストカバー
JP2009179074A (ja) * 2008-01-29 2009-08-13 Toyota Motor Corp 車輪構造体
CN102180063A (zh) * 2011-04-21 2011-09-14 钟英明 车轮散热器
CN203126365U (zh) * 2012-12-25 2013-08-14 长安大学 一种引风散热车轮
EP3293409A1 (de) * 2016-09-09 2018-03-14 Gigant-Trenkamp & Gehle GmbH Radnabenflansch mit daran befestigter bremsscheibenanordnung
CN207889444U (zh) * 2017-12-28 2018-09-21 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 用于商用车的销轴式轮毂
US20180320777A1 (en) * 2014-11-25 2018-11-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Wheel hub transmission
CN111391648A (zh) * 2020-03-13 2020-07-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一体式电动轮毂
CN213383717U (zh) * 2020-08-05 2021-06-08 台州星能机械有限公司 全包围型散热轮毂
DE102020101833A1 (de) * 2020-01-27 2021-07-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leitvorrichtung für ein Neigefahrzeug
CN115674951A (zh) * 2022-12-29 2023-02-03 江苏彼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导向散热的汽车轮毂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8441A (ja) * 2005-06-01 2007-01-18 Trywin:Kk ホイールインナーダストカバー
JP2009179074A (ja) * 2008-01-29 2009-08-13 Toyota Motor Corp 車輪構造体
CN102180063A (zh) * 2011-04-21 2011-09-14 钟英明 车轮散热器
CN203126365U (zh) * 2012-12-25 2013-08-14 长安大学 一种引风散热车轮
US20180320777A1 (en) * 2014-11-25 2018-11-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Wheel hub transmission
EP3293409A1 (de) * 2016-09-09 2018-03-14 Gigant-Trenkamp & Gehle GmbH Radnabenflansch mit daran befestigter bremsscheibenanordnung
CN207889444U (zh) * 2017-12-28 2018-09-21 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 用于商用车的销轴式轮毂
DE102020101833A1 (de) * 2020-01-27 2021-07-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uftleitvorrichtung für ein Neigefahrzeug
CN111391648A (zh) * 2020-03-13 2020-07-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一体式电动轮毂
CN213383717U (zh) * 2020-08-05 2021-06-08 台州星能机械有限公司 全包围型散热轮毂
CN115674951A (zh) * 2022-12-29 2023-02-03 江苏彼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导向散热的汽车轮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9203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60089B1 (ko) 통기성 브레이크 디스크
US6536564B1 (en) Vented disc brake rotor
US9783000B2 (en) Wheel hub for vehicle axle
CN110848293B (zh) 一种适用于跑车的快速冷却均温刹车盘
CN112549872A (zh) 实心轮胎
JP2018533706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キャリパー本体
US20140138194A1 (en) Braking systems with cooling
CN117429203B (zh)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锻造汽车轮毂
US20220333656A1 (en) Brake disk unit for railway vehicle
WO2019189487A1 (ja) 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KR20160133715A (ko) 브레이크 디스크 공기 냉각 장치
CN214727971U (zh) 实心轮胎
CN113795685B (zh) 制动鼓
EP1533538A1 (en) A caliper body for a disk brake
WO2022210474A1 (ja) 鉄道車両用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US3187851A (en) Railway wheel and brake disc
KR101921994B1 (ko) 자동차 브레이크용 디스크 로터
CN217502379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制动盘
WO2022210475A1 (ja) 鉄道車両用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CN215970930U (zh) 一种轮辐和车轮
CN209067715U (zh) 一种汽车制动盘
CN21116623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用轮毂降温装置
CN116771825A (zh) 制动盘
CZ303320B6 (cs) Brzdový kotouc s vnitrním chlazením
KR19980038416U (ko) 자동차의 디스크 브레이크 냉각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