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26563A - 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6563A
CN117426563A CN202310180604.8A CN202310180604A CN117426563A CN 117426563 A CN117426563 A CN 117426563A CN 202310180604 A CN202310180604 A CN 202310180604A CN 117426563 A CN117426563 A CN 117426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timing
signal
reset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06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利军
赵沛杰
唐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Wenxi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Wenxi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Wenxi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Wenxia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806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265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26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65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9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其中,复位重启电路包括复位重启模块、第一开关单元和烟弹连接器,复位重启模块与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用于控制电池对微处理器供电,复位重启模块的复位输入端可以与烟弹连接器的正极柱或负极柱连接,当复位输入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复位重启模块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使电池停止向微处理器供电,在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开启以恢复电池向微处理器供电。该技术方案利用电子烟的烟弹连接器实现了对微处理器的复位重启,解决了设备无法使用的问题,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Description

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复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死机的问题,造成死机的原因之一是电子设备内的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Unit,MCU)程序运行异常,致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这时需要对电子设备执行重启或者复位等操作,电子设备重启或者复位操作时,MCU会重新加载程序,实现排除故障重启,进而恢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复位重启方式主要是插拔电池重启或者操作复位按键重启。但是,针对小型电子设备,例如,电子烟等,为了降低设备的体积和生产成本,可以将电子设备的电池内置且不设计复位按键,这时,用户则无法通过手动插拔电池和操作复位按键的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复位重启,导致设备故障时无法正常使用,用户使用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用以解决设备故障无法使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包括复位重启模块、第一开关单元和烟弹连接器;
所述复位重启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复位输入端,所述烟弹连接器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复位输入端与所述正极柱或所述负极柱连接;
当所述复位输入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所述复位重启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使电池停止向微处理器供电,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开启以恢复电池向微处理器供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所述预设次数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复位输入端与所述正极柱连接,所述正极柱通过第一电阻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当所述烟弹连接器未连接烟弹时,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或高电平信号,当所述烟弹连接器连接烟弹时,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或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复位输入端与所述负极柱连接,所述负极柱通过第二电阻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当所述烟弹连接器未连接烟弹时,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当所述烟弹连接器连接烟弹时,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或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或高电平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第一计时单元和计数单元;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复位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处于未计时状态且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者第一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所述计数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者第一电平信号时进行累加计数,所述第一边沿信号是从第二电平信号变为第一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次数,并在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开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第一计时单元、第二计时单元和计数单元;
所述第二计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计时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停止计时,所述第一边沿信号是从第二电平信号变为第一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所述第二边沿信号是从第一电平信号变为第二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
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三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二计时到达信号给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和所述计数单元;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其停止计时时,若其计时时长小于第三预设时长,则进行计时清零;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处于未计时状态且接收到所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所述计数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进行累加计数;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次数,并在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第一计时单元、第二计时单元和计数单元;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计时单元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复位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计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处于未计时状态且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所述第一边沿信号是从第二电平信号变为第一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
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停止计时,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三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二计时到达信号给所述计数单元;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其停止计时时,若计时时长小于第三预设时长,则进行计时清零,所述第二边沿信号是从第一电平信号变为第二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
所述计数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进行累加计数;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次数,并在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开启。
可选的,所述复位重启模块还包括第三计时单元,所述第三计时单元分别与所述复位输入端、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和所述计数单元连接;
所述计数单元进行累加计数后对计数进行锁定;
所述第三计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且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或第二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停止计时,所述第三计时单元在计时时长到达第四预设时长时输出解锁信号给所述计数单元,以解除所述计数单元对计数的锁定,所述第三计时单元在停止计时时,若其计时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则进行计时清零。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秒且小于或等于5秒;和/或,
所述预设次数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2次且小于或等于6次;和/或,
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范围为小于或等于300ms;和/或,
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50ms且小于或等于600ms;和/或,所述第四预设时长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50ms且小于或等于500ms。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电池保护电路;
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端、电池接地端和所述复位输入端;所述第一供电端、所述电池接地端分别对应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端或所述电池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复位重启芯片。
可选的,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位于相同的芯片上,或者,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位于相异的芯片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烟杆和烟弹,所述烟杆和烟弹可拆连接,所述烟弹包括发热元件,所述烟杆包括电池、微处理器和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及各可能设计中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
当所述烟弹插接到所述复位重启电路的烟弹连接器上时,所述发热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烟弹连接器的正极柱连接,所述发热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烟弹连接器的负极柱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经由所述复位重启电路的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池连接。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烟杆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当所述烟弹插接到所述烟弹连接器上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发热元件串联连接组成发热支路;
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包括接地端、气流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气流端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复位重启电路中的烟弹连接器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气流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烟弹是否插接在所述烟弹连接器以及用于确定所述气流传感器上是否存在气流流动;
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在确定所述烟弹插接在所述烟弹连接器且所述气流传感器上存在气流流动时,所述气流检测模块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气流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气流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所述发热支路导通或关断;或者
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在确定所述烟弹插接在所述烟弹连接器时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烟弹插接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在确定所述气流传感器上存在气流流动时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气流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烟弹插接信号和所述气流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所述发热支路导通或关断;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连接指示灯,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类型控制指示灯的显示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烟杆还包括气流传感器和雾化模块;
所述雾化模块包括接地端、气流端、输入端和雾化端,所述气流端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复位重启电路中的烟弹连接器连接,所述雾化端与所述烟弹连接器的正极柱或负极柱连接,所述雾化模块根据所述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烟弹是否插接在所述烟弹连接器上,所述雾化模块在确定所述烟弹插接在所述烟弹连接器时,所述雾化模块根据所述气流传感器上是否存在气流流动确定是否控制发热元件发热;
所述雾化模块还包括指示端,所述指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连接指示灯,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指示端的输出信号控制指示灯的亮灭。
在第二方面的再一种可能设计中,所述烟杆还包括气流传感器、气流检测模块和第二开关单元,当所述烟弹插接到所述烟弹连接器上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发热元件串联连接组成发热支路;
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包括接地端、气流端和输出端,所述气流端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在所述气流传感器上存在气流流动时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气流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包括输入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复位重启电路中烟弹连接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烟弹是否插接到所述烟弹连接器上,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烟弹是否插接到所述烟弹连接器上和所述微处理器是否接收到所述气流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所述发热支路导通或关断。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复位重启电路的烟弹连接器可以与复位重启模块的复位输入端连接,在烟弹连接器上连接烟弹与不连接烟弹时,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不同,相应的,当复位输入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复位重启模块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使电池停止向微处理器供电,在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开启以恢复电池向微处理器供电,以实现对微处理器进行复位重启操作,使得微处理器在排除故障后重启以恢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解决了设备故障无法正常使用问题,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利用电子烟原有的烟弹连接器和烟弹实现对微处理器的复位重启,无需用户拆装设备的电池,也不需要增设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的外围器件,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不会损坏外观,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一种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另一种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中复位重启模块的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3B是图3A所示复位重启模块的一种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中复位重启模块的另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4B是图4A所示复位重启模块的一种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中复位重启模块的再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5B是图5A所示复位重启模块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中复位重启模块的又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6B是图6A所示复位重启模块的一种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中复位重启模块的又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7B是图7A所示复位重启模块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A至图8D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一些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一些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10C和图10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另一些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再一种电路模块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出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并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本申请的电连接包含直接电连接和间接电连接,间接电连接是指电连接的两个元器件之间还可以存在其他电子元器件、引脚等。本申请提到的XX端可能是实际存在的端子,也可能不是实际存在的端子,例如仅仅为元器件的一端或者导线的一端。本申请提到的“和/或”包含三种情况,例如,A和/或B包含A、B、A和B这三种情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追求,电子烟成为香烟替代品让越来越多人接受。为了提高电子烟的控制精度和电子烟的性能,电子烟中可以设置微处理器以实现某些功能,例如,电子烟的雾化状态和状态指示。但是微处理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程序运行异常的问题导致电子烟无法被正常使用。
通常情况下,电子烟上可以设置能够操作的硬件复位按键或者其他复位装置以实现微处理器的复位重启,以便解决微处理器程序运行异常的问题。但是增设复位按键等外围器件的方式不利于产品体积小型化,也不利于降低成本和提升美感。因而,在实际应用中,电子烟上可能未设置可操作的硬件复位按键或者其他复位装置,这时,可能需要采用拆机返修的方式对微处理器进行复位,以修复微处理器的程序运行异常问题,这种方式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还会造成时间上的不必要浪费,导致用户使用体验差。
鉴于此,为了提升电子烟的运行可靠性,设计一种应用于电子烟的复位重启电路很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烟杆和烟弹可拆卸的电子烟,烟杆上包括烟弹连接器,这样,用户可以将烟弹插接到烟弹连接器上,以实现烟杆和烟弹的电力传输,当然也可以将烟弹从烟弹连接器上移除,而且,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当将烟弹安装到烟弹连接器上或者从烟弹连接器上移除时,烟弹连接器的极柱上的信号不同,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利用烟弹连接器的极柱上输出的信号确定是否对微处理器执行复位重启操作。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可以包括复位重启模块、第一开关单元和烟弹连接器;其中,复位重启模块与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微处理器,而且,复位重启模块包括复位输入端,烟弹连接器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复位输入端可以与正极柱或负极柱连接;相应的,当复位输入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复位重启模块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使电池停止向微处理器供电,在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开启以恢复电池向微处理器供电,其中,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预设次数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用户在烟弹连接器上连接烟弹或者从烟弹连接器上拔下烟弹时,复位重启模块的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不同,当复位重启模块检测到复位输入端在设定的时长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满足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可触发复位重启模块对连接的微处理器进行复位重启操作,使得微处理器重新加载程序,并在排除故障后重启,进而恢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解决了设备故障无法正常使用问题,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一种电路模块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另一种电路模块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烟包括电池10、复位重启电路20和微处理器30。其中,复位重启电路20是一种基于烟弹连接器实现的复位重启电路,是烟弹从烟弹连接器上插拔触发的复位重启电路。该复位重启电路20可以包括复位重启模块201、第一开关单元202和烟弹连接器203。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与第一开关单元202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202用于控制电池10是否供电给微处理器30,即,第一开关单元202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10,第一开关单元202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微处理器30,复位重启模块201包括复位输入端RST,烟弹连接器203包括正极柱HOT和负极柱GND1,该复位输入端RST与正极柱HOT或负极柱GND1连接。
可选的,当复位输入端RST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复位重启模块20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以使电池10停止向微处理器30供电,并在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第二预设时长T2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开启以恢复电池10向微处理器30供电。
可选的,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第一边沿信号是从第二电平信号变为第一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预设次数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复位重启电路20所在的电子烟由于出现微处理器30的程序异常等问题导致电子烟无法正常工作时,用户可以通过在烟弹连接器203插拔烟弹,可以改变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或负极柱GND1上输出的信号。
可选的,烟弹连接器203连接烟弹前后,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或负极柱GND1上的信号会发生变化。因而,当复位输入端RST连接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或者连接烟弹连接器203的负极柱GND1时,复位输入端RST通过烟弹连接器203接收到的信号不同。
作为一种示例,复位输入端RST与正极柱HOT连接,正极柱HOT通过第一电阻R1直接或间接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
如图1所示,当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的负极连接,且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连接,此时,正极柱HOT通过第一电阻R1直接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
可选的,当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且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连接时,正极柱HOT通过第一电阻R1间接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即,正极柱HOT通过第一电阻R1、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
在本示例中,当烟弹连接器203上未连接烟弹,正极柱HOT的电压是高电平,负极柱GND1的电压是低电平,因而,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的信号是高电平信号。可理解,当烟弹被从烟弹连接器203上拔下的瞬间,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的信号是上升沿信号。当烟弹连接器203上连接烟弹时,由于烟弹内的发热元件的阻值远小于第一电阻R1的阻值,因而正极柱HOT的电压变为低电平,相应的,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的信号从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也即,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的信号是下降沿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其中,当烟弹被插到烟弹连接器203上的瞬间,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的信号是下降沿信号。所以,在本示例中,上述第一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或低电平信号。
相应的,当复位输入端RST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接收到下降沿信号或低电平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重复插拔)时,复位重启模块201对微处理器30执行复位重启操作,即,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以使电池10停止向微处理器30供电,并在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第二预设时长T2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开启以恢复电池10向微处理器30供电,使得微处理器30在掉电第二预设时长T2后再上电,以实现对微处理器30的复位重启操作。
作为另一种示例,复位输入端RST与负极柱GND1连接,负极柱GND1通过第二电阻R2直接或间接与电池10的负极连接。
如图2所示,当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的负极连接,且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负极柱GND1连接时,负极柱GND1通过第二电阻R2间接与电池10的负极连接,即,负极柱GND1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的负极连接。
当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且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负极柱GND1连接时,负极柱GND1通过第二电阻R2直接与电池10的负极连接。
在本示例中,当烟弹连接器203上未连接烟弹,正极柱HOT的电压是高电平,负极柱GND1的电压是低电平,因而,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的信号是低电平信号。可理解,当烟弹被从烟弹连接器203上拔下的瞬间,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的信号是上升沿信号。当烟弹连接器203上连接烟弹时,由于烟弹内的发热元件的阻值远小于第二电阻R2的阻值,因而负极柱GND1的电压变为高电平,相应的,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的信号从低电平信号变为高电平信号,也即,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的信号是上升沿信号或高电平信号。其中,当烟弹被插到烟弹连接器203上的瞬间,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的信号是上升沿信号。所以,在本示例中,上述第一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或高电平信号。
相应的,当复位输入端RST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接收到上升沿信号或高电平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复位重启模块201对微处理器30执行复位重启操作,即,复位重启模块20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以使电池10停止向微处理器30供电,并在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第二预设时长T2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开启以恢复电池10向微处理器30供电,使得微处理器30在掉电第二预设时长T2后再上电,以实现对微处理器30的复位重启操作。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时长T1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秒且小于或等于5秒;和/或,预设次数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2次且小于或等于6次;和/或,第二预设时长T2的范围为小于或等于300ms。
示例性的,第一预设时长T1可以等于1秒、2秒、3秒、4秒、1.5秒、2.5秒、3.5秒、4.5秒、5秒等。预设次数的范围可以是2次、3次、4次、5次、6次等。第二预设时长T2可以是20ms,30ms,40ms、50ms、60ms、70ms、80ms、90ms、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等。可理解,第一预设时长T1和第二预设时长T2还可以是其他的取值,预设次数还可以是其他的次数,其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一预设时长T1可以为2s,预设次数可以是3次,第二预设时长T2可以是50ms。即,当复位重启模块201在2s内接收到3次或3次以上的第一信号时,复位重启模块201便可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并在50ms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开启,以实现电池10停止对微处理器30供电50ms后,再次对微处理器30进行供电。
示例性的,复位重启模块201中可以预置第一预设时长T1的范围和/或预设次数的范围和/或第二预设时长T2的范围,这样,当复位输入端RST在第一预设时长T1的范围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满足预设次数的范围要求时,复位重启模块201便可认为微处理器30满足复位重启条件,因而,复位重启模块201便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单元202对微处理器30进行复位重启,即控制电池10停止对微处理器30供电第二预设时长T2后,再恢复电池10对微处理器30的供电。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一开关单元202可以包括开关管和衬底控制电路,开关管可以为MOS管,开关管的控制端和衬底控制电路均与复位重启模块201电连接,衬底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开关管的衬底的正确偏置。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一开关单元202可以包括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其中,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均为MOS管,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分别与复位重启模块201电连接。
可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可能设计中,第一开关单元202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设计形式实现,例如,只包括一个开关管。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第一开关单元202的具体设计进行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此处不做赘述。
可理解,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以第一开关单元202连接在电池10的负极与微处理器30之间进行解释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开关单元202还可以连接在电池10的正极与微处理器30之间,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烟弹连接器的正极柱或负极柱与复位重启模块的复位输入端连接,由于烟弹连接器连接烟弹与未连接烟弹时,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不同,例如,烟弹连接器连接烟弹时,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为第一信号,因而,当复位输入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复位重启模块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使电池停止向微处理器供电,并在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开启以恢复电池向微处理器供电。该技术方案中,对于烟弹可插拔的电子烟,利用烟杆上的烟弹连接器可实现对微处理器的复位重启,不需要拆装设备的电池,也不需要增设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的外围器件,不仅解决了由于设备死机导致的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而且有利于降低成本,不会损坏外观,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上述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中复位重启模块的一种组成示意图。如图3A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包括控制单元2011、第一计时单元2012和计数单元2013。
参照图3A所示,该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一端、计数单元2013的第一端均与复位输入端RST连接,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二端、计数单元2013的第二端均与控制单元2011连接,控制单元2011还与第一开关单元202连接。
可选的,图3B是图3A所示复位重启模块的一种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3B所示,第一计时单元2012处于未计时状态且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者第一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计数单元2013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者第一电平信号时进行累加计数,其中,第一边沿信号是从第二电平信号变为第一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该第一计时单元2012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T1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控制单元2011,该控制单元2011获取计数单元2013的计数次数,并在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控制单元201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第二预设时长T2后,控制单元201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开启。
在图3B所示的示意图中,以复位输入端RST与负极柱GND1连接进行解释说明,此时,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相应的,第一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可理解,当复位输入端RST与正极柱HOT连接时,第一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相应的,第一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初始状态,烟弹连接器203上未连接烟弹,参照图3B所示,复位输入端RST未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此时,第一计时单元2012处于未计时状态,计数单元2013处于未计数状态,电池10与微处理器30之间的支路处于导通状态,即第一开关单元202处于开启导通状态,电池10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单元202为微处理器30供电。
可选的,当用户将烟弹连接到烟弹连接器203上时,复位输入端RST会首先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然后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因而,当第一计时单元2012处于未计时状态且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时,第一计时单元2012会被触发开始计时,然后对第一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长进行计时,计数单元2013处于未计数状态且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时,计数单元2013被触发累计计数。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预设时长T1等于2s,预设次数等于3次,则在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计时时长到达2s时,若计数单元2013的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此时,复位重启模块201认为满足对微处理器30进行复位重启的条件,即2s内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故控制单元2011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单元202的控制端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截止,并在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第二预设时长T2(例如,50ms)后闭合(或开启)第一开关单元202,以恢复电池10对微处理器30的供电。
可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计时单元2012在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后可进行复位清零,控制单元2011可在从计数单元2013获取计数次数后向计数单元2013发送置零信号,以使计数单元2013计数清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采用其他的清零方式对第一计时单元2012和计数单元2013进行清零,此处不做赘述。
可选的,在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还包括第一计时比较单元(未示出),该第一计时比较单元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计时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入第一预设时长T1,第一计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2011连接。第一计时比较单元可以用于对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一计时时长和第一预设时长T1进行比较,在第一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T1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控制单元2011,以使控制单元2011断开第一开关单元202。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计时单元对第一预设时长进行计时、通过计数单元对接收到的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进行计数,在第一计时单元的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时,若计数单元的计数次数到达(或者,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则控制单元便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电池与微处理器之间的通路,并在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闭合电池与微处理器之间的通路,以恢复电池对微处理器的供电。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在烟弹连接器上插拔烟弹的规律符合预置条件时,复位重启模块可实现对微处理器的复位重启,解决了由于电子设备未配置复位按键等外围器件导致的微处理器无法重启问题。
在上述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防止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的误计数,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中复位重启模块的另一种组成示意图。如图4A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包括控制单元2011、第一计时单元2012、第二计时单元2014和计数单元2013。
参照图4A所示,第二计时单元2014的第一端与复位输入端RST连接,第二计时单元201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一端和计数单元201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二端、计数单元2013的第二端均与控制单元2011连接,该控制单元2011还与第一开关单元202连接。
可选的,图4B是图4A所示复位重启模块的一种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4B所示,第二计时单元2014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停止计时,该第一边沿信号是从第二电平信号变为第一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第二边沿信号是从第一电平信号变为第二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
在图4B所示的示意图中,以复位输入端RST与负极柱GND1连接进行解释说明,此时,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相应的,第一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可理解,当复位输入端RST与正极柱HOT连接时,第一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相应的,第一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计时单元2014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三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二计时到达信号分别给第一计时单元2012和计数单元2013,并进行计时清零,或者,第二计时单元2014在其停止计时时,若计时时长小于第三预设时长,则进行计时清零;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计时单元2012处于未计时状态且接收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计数单元2013在接收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进行累加计数;第一计时单元2012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T1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控制单元2011,控制单元2011获取计数单元2013的计数次数,并在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控制单元201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计时和计数单元2013的计数都是在接收到第二计时单元2014输出的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被触发的,这样可以保证第一计时单元计时的准确性和计数单元计数的准确性,避免发生误计数现象。
可选的,在图4A所示示意图的基础上,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中复位重启模块的再一种组成示意图。如图5A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还包括第三计时单元2015,该第三计时单元分别与复位输入端RST、第二计时单元2014和计数单元2013连接。
示例性的,图5B是图5A所示复位重启模块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5B所示,计数单元2013进行累加计数后对计数进行锁定,第三计时单元2015接收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且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或第二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停止计时,第三计时单元2015在计时时长到达第四预设时长T4时输出解锁信号给计数单元2013,以解除计数单元2013对计数的锁定,第三计时单元2015在停止计时时,若其计时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T4,则进行计时清零。
可理解,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设计中,计数单元2013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锁定,具体的:计数单元2013进行累加计数后输出累加次数信号至第三计时单元2015,第三计时单元2015在接收到累加次数信号且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或第二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并向计数单元2013发出锁定信号,以对计数进行锁定。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计数单元2013锁定的方式,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此处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计数单元2013对计数进行累加后,为了降低外界因素(例如,烟弹连接不稳定)对复位输入端RST接收信号的影响,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计时单元2015以及第三计时单元2015被触发计时的条件,利用第三计时单元2015对烟弹连接器未连接烟弹的时长进行计时,当烟弹连接器未连接烟弹的时长到达第四预设时长T4,即第三计时单元2015的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长时,可以向计数单元2013发送解锁信号,以解除对计数的锁定。
在该种可能可能设计中,通过第三计时单元对烟弹连接器未连接烟弹的时长进行计时,当烟弹连接器未连接烟弹的时长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长T4时,认为计数单元是一次有效计数,避免了非人为因素造成的烟弹连接不稳定对计数次数的影响,提高了控制精度。
在上述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中复位重启模块的又一种组成示意图。如图6A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包括控制单元2011、第一计时单元2012、第二计时单元2014和计数单元2013。
参照图6A所示,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一端、第二计时单元2014的第一端均与复位输入端RST连接,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二端与控制单元2011连接,第二计时单元2014的第二端与计数单元2013的第一端连接,计数单元2013的第二端与控制单元2011连接,且,控制单元2011还与第一开关单元202连接。
可选的,图6B是图6A所示复位重启模块的一种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6B所示,第一计时单元2012处于未计时状态且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该第一边沿信号是从第二电平信号变为第一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第二计时单元2014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停止计时,第二计时单元2014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三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二计时到达信号给计数单元2013,并进行计时清零;第二计时单元2014在其停止计时时,若计时时长小于第三预设时长,则进行计时清零,第二边沿信号是从第一电平信号变为第二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
在图6B所示的示意图中,以复位输入端RST与负极柱GND1连接进行解释说明,此时,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相应的,第一边沿信号为上升沿信号。可理解,当复位输入端RST与正极柱HOT连接时,第一电平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二电平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相应的,第一边沿信号为下降沿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计数单元2013在接收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进行累加计数;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T1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控制单元2011,控制单元2011获取计数单元2013的计数次数,并在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控制单元201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计时单元2012在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计数单元2013在接收到第二计时单元2014输出的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被触发累加计数,这样可以保证计数单元计数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图6A与图4A的区别在于,第一计时单元2012第一端的连接位置不同,其开始计时的触发条件不同。在图4A中,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一端与第二计时单元2014连接,触发计时的条件是处于未计时状态且接收到第二计时单元2014输出第二计时到达信号。在图6A中,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一端与复位输入端RST连接,触发计时的条件是处于未计时状态且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
可选的,在图6A所示示意图的基础上,图7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中复位重启模块的又一种组成示意图。如图7A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还包括第三计时单元2015,该第三计时单元2015分别与复位输入端RST、第二计时单元2014和计数单元2013连接。
示例性的,图7B是图7A所示复位重启模块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7B所示,计数单元2013进行累加计数后对计数进行锁定,第三计时单元2015接收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且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或第二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在复位输入端RST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停止计时,第三计时单元2015在计时时长到达第四预设时长T4时输出解锁信号给计数单元2013,以解除计数单元2013对计数的锁定,第三计时单元2015在停止计时时,若其计时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则进行计时清零。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图5A所示的实施例类似,通过第三计时单元2015对烟弹连接器上未连接烟弹的时长进行计时,只有计时时长满足要求时,例如,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长T4,这时认定为一次有效计数,这样也可避免非人为因素造成的烟弹连接不稳定对计数次数的影响,提高了控制精度。
可选的,在图4A至图7A所示的示意图中,复位重启模块201还包括第一计时比较单元(未示出)、第二计时比较单元(未示出)和计数比较单元。
第一计时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计时单元2012连接,第一计时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预设时长T1;第一计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2011连接;第一计时比较单元用于对第一计时单元2012的第一计时时长和第一预设时长T1进行比较,在第一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T1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控制单元2011。
第二计时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计时单元2014连接,第二计时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三预设时长T3;在图4A和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二计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计数单元2013连接,在图5A和图7A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二计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计数单元2013和第三计时单元2015连接;该第二计时比较单元用于对第二计时单元2014的第二计时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T3进行比较,在第二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长T3时输出第二计时到达信号。
计数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计数单元2013连接,计数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预设次数,计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2011连接;计数比较单元用于对计数单元2013的计数次数与预设次数进行比较,在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输出计数到达信号给控制单元2011。控制单元2011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计时到达信号和计数到达信号时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
可选的,在图5A和图7A所示的示意图中,复位重启模块201还包括第三计时比较单元,第三计时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三计时单元2015连接,第三计时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四预设时长T4;第三计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计数单元2013连接;第三计时比较单元用于对第三计时单元2015的第四计时时长和第四预设时长T4进行比较,在第四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长T4时输出解锁信号给计数单元2013,以解除计数单元2013对计数的锁定。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还可以包括第四计时单元和第四计时比较单元,第四计时单元的第一端与控制单元2011连接,该第四计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四计时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四计时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预设时长T2,第四计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2011连接。该第四计时单元可以在控制单元201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时被触发开始计时,第四计时比较单元可以实时获取第四计时单元的第四计时时长,并将第四计时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T2进行比较,在第四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T2时输出第四计时到达信号给控制单元2011,也即,第四计时单元的第四计时时长到达第二预设时长T2时输出第四计时到达信号给控制单元2011,以使控制单元201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开启或导通,从而使得控制单元2011能够精确控制对微处理器30停止供电的时长,以降低在使用上的影响。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还包括基准时长产生单元(未示出)和基准计数产生单元(未示出)。其中,基准时长产生单元可以用于产生基准时长,例如,第一预设时长T1、第二预设时长T2、第三预设时长T3、第四预设时长T4等,基准计数产生单元可以用于产生预设次数等,此处不做赘述。
可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时长T1、第二预设时长T2、第三预设时长T3、第四预设时长T4可以由不同的基准时长产生单元产生或者由相同的基准时长产生单元产生,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或基准时长产生单元的端口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时长的范围为小于或等于600ms,第四预设时长的范围为小于或等于500ms。例如,第三预设时长等于100ms,第四预设时长等于100ms。
可选的,第三预设时长还可以是50ms,200ms,300ms,400ms,500ms,600ms等,第四预设时长还可以是50ms,200ms,300ms,400ms,500ms等,本申请不对其进行限定。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和第四预设时长以及预设次数的具体取值进行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设计中,图8A至图8D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一些电路模块示意图。如图8A至图8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可以包括电池保护模块201A,该电池保护模块201A包括第一供电端VDD1、电池接地端VBAT-和复位输入端RST;第一供电端VDD1、电池接地端VBAT-对应用于与电池10的正极、负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保护模块201A不包括程序,主要是由模拟电路组成,因此电池保护模块201A不存在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程序运行异常的技术问题。
作为一种示例,参照图8A和图8B所示,第一开关单元202的第一端与电池接地端VBAT-(即,电池10的负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202的第二端用于与微处理器30连接,第一开关单元202的控制端与电池保护模块201A连接。可选的,通过断开第一开关单元202可以断开电池10的负极与微处理器30之间的通路,以实现对微处理器30的掉电,通过开启第一开关单元202可以导通电池10的负极与微处理器30之间的通路,以实现对微处理器30的上电重启。
图8A和图8B的区别在于,电池保护模块201A的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连接位置不同,在图8A中,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连接,正极柱HOT通过第一电阻R1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负极柱GND1通过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的负极连接;在图8B中,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负极柱GND1连接,负极柱GND1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的负极连接,正极柱HOT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
作为另一种示例,参照图8C和图8D所示,第一开关单元202的第一端与第一供电端VDD1(即,电池10的正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202的第二端用于与微处理器30连接,第一开关单元202的控制端与电池保护模块201A连接。可选的,通过断开第一开关单元202可以断开电池10的正极与微处理器30之间的通路,以实现对微处理器30的掉电,通过开启第一开关单元202可以导通电池10的负极与微处理器30之间的通路,以实现对微处理器30的上电重启。
图8C和图8D的区别均在于,电池保护模块201A的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连接位置不同,在图8C中,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连接,正极柱HOT通过第一电阻R1、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负极柱GND1与电池10的负极连接;在图8D中,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负极柱GND1连接,负极柱GND1通过第二电阻R2与电池10的负极连接,正极柱HOT通过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
可理解,继续参见图8A至图8D所示,电池保护模块201A还包括系统端VM,该系统端VM与第一开关单元202的第二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池保护模块201A确定复位输入端RST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单元202的控制端断开电池10和微处理器30之间的通路,以使电池10停止向微处理器30供电,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第二预设时长T2后,电池保护模块201A导通电池10和微处理器30之间的通路,以恢复电池10向微处理器30供电,进而实现对微处理器30的复位重启。
可选的,当电池10出现异常需要保护时,异常例如过充电压、过放电压、过流等情形,电池保护模块201A也可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保持断开截止。也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202既可以用于复位重启,也可以用于对电池10的保护,也即第一开关单元202具有多个作用,可以降低成本。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图9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电路模块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复位重启模块201包括复位重启芯片201B。在本实施例中,复位重启芯片201B不包括程序,主要是由模拟电路组成,因此复位重启芯片201B不存在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程序运行异常的技术问题。
复位重启芯片201B在确定复位输入端RST在第一预设时长T1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可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以使电池10停止向微处理器30供电,并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第二预设时长T2后,复位重启芯片201B控制第一开关单元202开启,以恢复电池10向微处理器30供电,进而实现对微处理器30的复位重启。
继续参照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池保护电路40,该电池保护电路40与第一开关单元202连接,该电池保护电路40包括电池保护模块401和第三开关单元402,该电池保护模块401可以控制第三开关单元402开启,以控制电池10对复位重启电路20和微处理器30进行供电,也可以控制第三开关单元402断开,以控制电池10停止对复位重启电路20和微处理器30进行供电,也即,第三开关单元402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中电路的供电总开关,第一开关单元202是微处理器30或系统电路的供电开关,第三开关单元402和电池保护模块401用于对电池10进行保护,例如过充电压保护、过放电压保护、过流保护等。
可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第三开关单元402和电池保护模块401可以位于相同的芯片上,也可以位于相异的芯片上。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
此外,电池保护模块401可以包括第一供电端VDD1、电池接地端VBAT-和系统端VM,第三开关单元402可以连接在第一供电端VDD1与系统端VM之间,也可以连接在电池接地端VBAT-与系统端VM之间,其可以基于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设计中,复位重启模块201和第一开关单元202位于相同的芯片上。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复位重启模块201和第一开关单元202位于相异的芯片上,例如,复位重启模块201位于一个芯片上,第一开关单元202位于另一个芯片上。
可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复位重启模块201和第一开关单元202的具体位置关系,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对微处理器进行复位重启的实现方案。复位重启电路中的烟弹连接器上插接烟弹时,通过烟弹连接器的正极柱或负极柱输出的信号会发生变化,所以,复位重启模块在确定复位输入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可以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使电池停止向微处理器供电,并在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再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开启以恢复电池向微处理器供电。该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由于设备死机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烟杆和烟弹,烟杆和烟弹可拆连接,其中,烟弹包括发热元件,烟杆包括电池、微处理器和根据上述图1至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复位重启电路。微处理器30经由复位重启电路20的第一开关单元202与电池1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烟弹插接到复位重启电路20的烟弹连接器203上时,发热元件的一端与烟弹连接器的正极柱HOT连接,发热元件的另一端与烟弹连接器203的负极柱GND1连接。
可选的,第一开关单元202导通或开启时,电池10可以为微处理器30供电,在第一开关单元202断开时,电池10停止为微处理器30供电。
可选的,电池10可以是可充电电池,也可以是不可充电电池。电池10的容量可以为100mAh-2000mAh,例如,为100mAh、200mAh、300mAh、400mAh、500mAh、600mAh、700mAh、800mAh、900mAh、1000mAh、1100mAh、1200mAh、1300mAh、1400mAh、1500mAh、1600mAh、1700mAh、1800mAh、1900mAh、2000mAh等。
作为一种示例,电池10的容量为300mAh-800mAh。可选的,在电子烟产品中,电池10的容量可以为300-500mAH。
可选的,电池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为多个,多个电池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还可以串并联混合,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
可选的,可拆连接可以是烟弹卡合在烟杆上(例如,烟杆的顶端),也可以是烟弹套设在烟杆上,还可以是烟弹插接在烟杆上或者螺纹旋接在烟杆上等。本申请并不限定烟杆和烟弹的具体连接方式,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此处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图10A和图10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一些电路模块示意图。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烟杆还包括气流传感器60、气流检测模块501A和第二开关单元502,当烟弹插接到烟弹连接器203上时,第二开关单元502和发热元件(未示出)串联连接组成发热支路。
参照图10A和图10B所示,气流检测模块501A包括接地端GND2、气流端CAP、输入端R_IN和输出端OUT。该气流端CAP与气流传感器60的一端连接,气流传感器60的另一端与接地端GND2连接,输入端R_IN与复位重启电路20中烟弹连接器203连接,输出端OUT与微处理器30连接,微处理器30与第二开关单元502的控制端连接,该气流检测模块501A用于根据输入端R_IN接收到的信号确定烟弹是否插接在烟弹连接器203,该气流检测模块501A用于确定气流传感器60上是否存在气流流动。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设计中,气流检测模块501A在确定烟弹插接在烟弹连接器203且气流传感器60上存在气流流动时通过输出端OUT输出气流信号至微处理器30,微处理器30根据是否接收到气流信号以控制第二开关单元502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发热支路导通或关断。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气流检测模块501A在确定烟弹插接在烟弹连接器203时,通过输出端OUT输出烟弹插接信号至微处理器30,以及在气流传感器60上存在气流流动时通过输出端OUT输出气流信号至微处理器30,微处理器30根据是否接收到烟弹插接信号和气流信号以控制第二开关单元502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发热支路导通或关断。可选的,微处理器30用于连接指示灯,微处理器30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类型控制指示灯的显示方式。
可理解,输入端R_IN的作用是用于辨别烟弹连接器203上是否连接烟弹,当烟弹连接器203上连接烟弹时,输入端R_IN会接收到信号,使得气流检测模块501A确定烟弹与烟杆已连接;进一步的,气流检测模块501A还可以确定气流传感器60上是否存在气流流动。在本实施例中,气流检测模块501A并在确定烟弹插接在烟弹连接器203和/或气流传感器60上存在气流流动时,可以通过输出端OUT输出信号至微处理器,以使得微处理器30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是否控制由发热元件和第二开关单元502组成的发热支路进行导通。所以,输入端R_IN可以与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连接,也可以与烟弹连接器203的负极柱GND1连接,只要输入端R_IN能够辨别出烟弹连接器203上是否连接烟弹即可,此处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当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连接时,第二开关单元502连接在电池10的正极与正极柱HOT之间,参见图10A。作为另一种示例,当复位输入端RS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负极柱GND1连接时,第二开关单元502连接在负极柱GND1与地电位之间,参见图10B。
示例性的,当烟弹插接在烟弹连接器203时,气流检测模块501A可以通过输出端OUT输出烟弹插接信号至微处理器30,若用户抽吸电子烟,气流传感器60上会存在气流流动,这时,气流检测模块501A还会通过输出端OUT输出气流信号至微处理器30,以使微处理器30在接收到该气流信号和/或烟弹插接信号时确定是否控制第二开关单元502开启或者间歇式的开启(例如,PWM信号),以控制发热支路导通或关断。
可选的,微处理器30还可以用于连接指示灯(未示出)。作为一种示例,指示灯用于指示发热电路的导通或关断等功能,这时,在微处理器30控制第二开关单元502开启或者间歇式的开启时,微处理器30控制指示灯按照第一预设方式点亮;作为另一种示例,指示灯还用于指示烟弹是否插接在烟弹连接器上,这时,当烟弹插接在烟弹连接器上时,微处理器30控制指示灯按照第二预设方式点亮;作为再一种示例,指示灯还用于指示是否接收到气流信号,这时,当微处理器30接收到气流信号时,微处理器30控制指示灯按照第三预设方式点亮。可理解,指示灯可以配置为具有多种显示方式,其与微处理器接收到的信号类型相对应,此处不做赘述。
可选的,输出端OUT的输出信号可以是不同功能的信号,例如,可以是控制第二开关单元502的开启或关闭的控制信号。输出端OUT还可以与指示灯连接,这时输出端OUT的输出信号则是控制指示灯亮灭的控制信号。可理解,输出端OUT的输出信号还可以是用于指示气流检测模块501A工作状态的指示信号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输出端OUT所输出信号的类型和功能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图10C和图10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另一些电路模块示意图;参照图10C和图10D所示,烟杆还包括气流传感器60和雾化模块501B。
参照图10C和图10D所示,雾化模块501B包括接地端GND2、气流端CAP、输入端R_IN和雾化端AT,该气流端CAP与气流传感器60的一端连接,气流传感器60的另一端与接地端GND2连接,输入端R_IN与复位重启电路20中烟弹连接器203连接,雾化端AT与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或负极柱GND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雾化模块501B根据输入端R_IN接收到的信号确定烟弹是否插接在烟弹连接器203上,雾化模块501B在确定烟弹插接在烟弹连接器203时,根据气流传感器60上是否存在气流流动确定是否控制发热元件发热。
可理解,与上述图10A和图B中的类似,输入端R_IN的作用也是用于辨别烟弹连接器203上是否连接烟弹,当烟弹连接器203上连接烟弹时,输入端R_IN会接收到信号,使得雾化模块501B确定烟弹与烟杆已连接。因而,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端R_IN可以与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连接,也可以与烟弹连接器203的负极柱GND1连接,只要输入端R_IN能够辨别出烟弹连接器203上是否连接烟弹即可,此处不做赘述。
可选的,该雾化模块501B还包括指示端LED,指示端LED与微处理器30连接,该微处理器30用于连接指示灯,微处理器30根据指示端LED的输出信号控制指示灯的亮灭。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雾化模块501B中可以集成第二开关单元,当烟弹连接器203上连接烟弹且用户抽吸电子烟时,雾化模块501B确定气流传感器60上存在气流流动时,可以控制第二开关单元开启或者间歇式的开启(例如,PWM信号),使得雾化端AT与发热元件之间的电路导通,以控制发热元件发热,而在气流传感器60上无气流流动时,发热元件不发热。
可理解,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能设计中,第二开关单元也可以相对于雾化模块501B外置,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与烟弹连接器203的正极柱HOT或负极柱GND1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与电池10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雾化模块的雾化端连接。雾化模块501B可以确定是否通过雾化端AT输出雾化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单元开启或关闭。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第二开关单元的具体设置位置进行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作为一种示例,微处理器30连接的指示灯为发热电路的导通或关断的指示灯,这时,在气流传感器60上存在气流流动时,雾化模块501B控制发热元件发热时,可以通过指示端LED输出信号至微处理器30,以使微处理器30控制指示灯点亮,在气流传感器60上不存在气流流动时,雾化模块501B与发热元件发热时之间的通路断开,指示灯处于熄灭状态。
在本申请的再一种可能设计中,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再一种电路模块示意图。如图11所示,烟杆还包括气流传感器60、气流检测模块501A和第二开关单元502,当烟弹插接到烟弹连接器203上时,第二开关单元502和发热元件串联连接组成发热支路。
其中,气流检测模块501A包括接地端GND2、气流端CAP和输出端OUT,该气流端CAP与气流传感器60的一端连接,气流传感器60的另一端与接地端GND2连接,输出端GND2与微处理器30连接,该微处理器30与第二开关单元502的控制端连接,该气流检测模块501A在气流传感器60上存在气流流动时通过输出端OUT输出气流信号至微处理器30。
微处理器30包括输入端R_IN,该输入端R_IN与复位重启电路20中烟弹连接器203连接,该微处理器30根据输入端R_IN接收到的信号确定烟弹是否插接到烟弹连接器203上,该微处理器30根据烟弹是否插接到烟弹连接器203和微处理器30是否接收到气流信号,以控制第二开关单元502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发热支路导通或关断。
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30可以用于判断烟弹是否插接在烟弹连接器上。
可选的,气流检测模块501A也可以包括指示端,其设计方式可以与图10A至图10D中的任意一种设计方式类似,此处不做赘述。
可理解,在图10A至图10D、图11所示的示意图中,电子烟上设置的指示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指示灯的数量为一个时,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的亮灭方式来指示不同的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上述的指示灯还可以包括微处理器30上电和/或充电的指示灯,这时,微处理器30也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指示灯的亮灭,此处不做赘述。
可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0A、图10B和图11所示,气流检测模块501A还可以包括供电端VDD2,供电端VDD2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参见图10C和图10D所示,雾化模块501B还可以包括供电端VDD2,供电端VDD2与电池10的正极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在图10A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气流检测模块501A或雾化模块501B均可以是电子烟的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芯片,具有与气流传感器60连接的端子。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气流检测模块501A或雾化模块501B均不包括程序,主要是由模拟电路组成,因此,不管是气流检测模块501A,还是雾化模块501B均不存在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程序运行异常的技术问题。气流传感器60例如为电容咪头、开关咪头、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传感器等,用于监测电子烟内是否有气流流动。
对于可插拔的电子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利用电子烟原有的烟弹连接器和烟弹实现对微处理器的复位重启,例如,复位重启模块可以根据烟弹连接器输出信号的变化确定是否对微处理器进行复位重启,无需用户拆装设备的电池,也不需要增设需要用户手动操作的外围器件,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不会损坏外观,解决了由于设备死机且无法复位重启导致的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重启模块、第一开关单元和烟弹连接器;
所述复位重启模块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复位输入端,所述烟弹连接器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复位输入端与所述正极柱或所述负极柱连接;
当所述复位输入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所述复位重启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断开以使电池停止向微处理器供电,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开启以恢复电池向微处理器供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所述预设次数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输入端与所述正极柱连接,所述正极柱通过第一电阻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当所述烟弹连接器未连接烟弹时,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或高电平信号,当所述烟弹连接器连接烟弹时,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或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或低电平信号;或者,
所述复位输入端与所述负极柱连接,所述负极柱通过第二电阻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当所述烟弹连接器未连接烟弹时,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为下降沿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当所述烟弹连接器连接烟弹时,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或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为上升沿信号或高电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第一计时单元和计数单元;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复位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处于未计时状态且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者第一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所述计数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者第一电平信号时进行累加计数,所述第一边沿信号是从第二电平信号变为第一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次数,并在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第一计时单元、第二计时单元和计数单元;
所述第二计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复位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计时单元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一端和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二端、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
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停止计时,所述第一边沿信号是从第二电平信号变为第一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所述第二边沿信号是从第一电平信号变为第二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
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三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二计时到达信号给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和所述计数单元;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其停止计时时,若其计时时长小于第三预设时长,则进行计时清零;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处于未计时状态且接收到所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所述计数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进行累加计数;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次数,并在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第一计时单元、第二计时单元和计数单元;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计时单元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复位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计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计数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处于未计时状态且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所述第一边沿信号是从第二电平信号变为第一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
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时被触发停止计时,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其计时时长到达第三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二计时到达信号给所述计数单元;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在其停止计时时,若计时时长小于第三预设时长,则进行计时清零,所述第二边沿信号是从第一电平信号变为第二电平信号的边沿信号;
所述计数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时进行累加计数;
所述第一计时单元的计时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时输出第一计时到达信号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计数单元的计数次数,并在计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一开关单元断开第二预设时长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重启模块还包括第三计时单元,所述第三计时单元分别与所述复位输入端、所述第二计时单元和所述计数单元连接;
所述计数单元进行累加计数后对计数进行锁定;
所述第三计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计时到达信号且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二边沿信号或第二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开始计时,在所述复位输入端接收到第一边沿信号或第一电平信号时被触发停止计时,所述第三计时单元在计时时长到达第四预设时长时输出解锁信号给所述计数单元,以解除所述计数单元对计数的锁定,所述第三计时单元在停止计时时,若其计时时长小于第四预设时长,则进行计时清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秒且小于或等于5秒;和/或,
所述预设次数的范围为大于或等于2次且小于或等于6次;和/或,
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范围为小于或等于300ms;和/或,
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的范围为小于或等于600ms;和/或,所述第四预设时长的范围为小于或等于500ms。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电池保护电路;
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端、电池接地端和所述复位输入端;所述第一供电端、所述电池接地端分别对应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端或所述电池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包括复位重启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位于相同的芯片上,或者,所述复位重启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位于相异的芯片上。
11.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杆和烟弹,所述烟杆和烟弹可拆连接,所述烟弹包括发热元件,所述烟杆包括电池、微处理器和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复位重启电路;
当所述烟弹插接到所述复位重启电路的烟弹连接器上时,所述发热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烟弹连接器的正极柱连接,所述发热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烟弹连接器的负极柱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经由所述复位重启电路的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池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杆还包括气流传感器、气流检测模块和第二开关单元,当所述烟弹插接到所述烟弹连接器上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发热元件串联连接组成发热支路;
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包括接地端、气流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气流端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复位重启电路中的烟弹连接器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气流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烟弹是否插接在所述烟弹连接器以及用于确定所述气流传感器上是否存在气流流动;
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在确定所述烟弹插接在所述烟弹连接器且所述气流传感器上存在气流流动时,所述气流检测模块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气流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气流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所述发热支路导通或关断;或者
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在确定所述烟弹插接在所述烟弹连接器时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烟弹插接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在确定所述气流传感器上存在气流流动时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气流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烟弹插接信号和所述气流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所述发热支路导通或关断;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连接指示灯,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类型控制指示灯的显示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杆还包括气流传感器和雾化模块;
所述雾化模块包括接地端、气流端、输入端和雾化端,所述气流端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复位重启电路中的烟弹连接器连接,所述雾化端与所述烟弹连接器的正极柱或负极柱连接,所述雾化模块根据所述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烟弹是否插接在所述烟弹连接器上,所述雾化模块在确定所述烟弹插接在所述烟弹连接器时,所述雾化模块根据所述气流传感器上是否存在气流流动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发热元件发热;
所述雾化模块还包括指示端,所述指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连接指示灯,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指示端的输出信号控制指示灯的亮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杆还包括气流传感器、气流检测模块和第二开关单元,当所述烟弹插接到所述烟弹连接器上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发热元件串联连接组成发热支路;
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包括接地端、气流端和输出端,所述气流端与所述气流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流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气流检测模块在所述气流传感器上存在气流流动时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气流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包括输入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复位重启电路中烟弹连接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输入端接收到的信号确定所述烟弹是否插接到所述烟弹连接器上,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烟弹是否插接到所述烟弹连接器上和所述微处理器是否接收到所述气流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所述发热支路导通或关断。
CN202310180604.8A 2023-02-28 2023-02-28 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 Pending CN117426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0604.8A CN117426563A (zh) 2023-02-28 2023-02-28 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0604.8A CN117426563A (zh) 2023-02-28 2023-02-28 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6563A true CN117426563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45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0604.8A Pending CN117426563A (zh) 2023-02-28 2023-02-28 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265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36483C (en) Battery charger
US20100013442A1 (en) Charging system, electronic circuit device including secondary cell,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charging
CN111987772B (zh) 一种片上系统、电池组件及电子装置
US20050007711A1 (en) Power adapter interface circuitry for protecting a battery operated system
CN110954814B (zh) 一种继电器触片粘连检测系统
CN112117800A (zh)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电池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2117799B (zh)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电池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4850021A (zh) 一种开关机系统
CN114401468A (zh) 一种无线耳机组件
CN110736917B (zh) 负极保护型锂电池保护板的短路测试电路、测试仪及方法
CN210780140U (zh) 一种检测电路、数据线、及充电器
US11296517B2 (en) Battery and external component
CN117426563A (zh) 基于烟弹连接器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
CN107579562B (zh) 移动终端和电芯保护电路
CN117435390A (zh) 充电触发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装置
CN113676166B (zh) 一种电池低压自动切断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2291558A (zh) 一种电视机及其复位系统
CN117426562A (zh) 气流触发的复位重启电路和电子烟
US11119557B2 (en) Host hardware reset based on adapter removal pattern
CN112165246A (zh) 一种电源芯片自重启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2566724A (zh) 服务器重启电路
JP6791796B2 (ja) 充電装置
KR101529551B1 (ko) 이차전지 착탈형 배터리 보호장치
WO2022057596A1 (zh)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电池组件及电子装置
JP2001057247A (ja) 充電電池あるいは充電電池パ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