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5397A - 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5397A
CN117415397A CN202311665016.XA CN202311665016A CN117415397A CN 117415397 A CN117415397 A CN 117415397A CN 202311665016 A CN202311665016 A CN 202311665016A CN 117415397 A CN117415397 A CN 117415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arget electrode
parameter
discharge
basic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650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新开
王建辉
田东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u Fu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u Fu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u Fu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u Fu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650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53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15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5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HWORKING OF METAL BY THE ACTION OF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ON A WORKPIECE USING AN ELECTRODE WHICH TAKES THE PLACE OF A TOOL; SUCH WORK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WORKING OF METAL
    • B23H1/00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e. removing metal with a series of rapidly recurr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n electrode and a workpiece in the presence of a fluid dielectric
    • B23H1/04Electrod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or their manufa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火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预存储的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目标工件的第二基础数据;生成电极平面度检测程序的第一参数和电极水平度检测程序的第二参数,生成电极分中程序的第三参数;采集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若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目标电极的水平度均在误差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三参数运行电极分中程序。本申请具有有效减少由于手动操作失误引发的参数校验异常、自动运行分中程序、提高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火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ED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加工方式,常见的应用包括模具腔体加工、复杂轮廓加工、切割细小孔洞等。
相关技术中,电火花加工的电极在放电前,需要通过检测电极的水平度和电极的平面度,操作的步骤较多;手动分中需要人工完全参与操作,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手动操作若操作失误,会导致电极\工件受损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包括:
获取预存储的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目标工件的第二基础数据;
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平面度检测程序的第一参数和电极水平度检测程序的第二参数,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二基础数据,生成电极分中程序的第三参数;
采集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若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目标电极的水平度均在误差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三参数运行电极分中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获取各数据的期望值,即理论设定值,其中,放电关系可以包括放电坐标、放电深度 、C角象限等数据,第一基础数据可以包括目标电极的长度、宽度、高度、材质、形状轮廓等数据,第二基础数据可以包括目标工件的长度、宽度、高度、材质、形状轮廓等数据;
然后根据各数据的期望值,计算需要进行自动校验的参数,其中,第一参数可以包括拟合平面各点的坐标、平面度公差、平均平面度、最大平面度、平面度曲线等用于描述电极平面度的参数,第二参数可以包括拟合平面与x轴相交的各点的坐标、水平度公差、平均水平度、最大水平度、水平度曲线等用于描述电极水平度的参数,第三参数可以包括加工路径参数、目标工件的中心坐标、目标电极的放电参数等在内的用于描述如何实现控制电极进行自动分中的参数;
采集放电关系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以在后续步骤中,将通过目标值得到的参数与测量值进行比较,继而完成参数校验,其中,测量值可以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激光扫描仪、触发式测量仪、光学传感器等得到,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计算和分析,数据处理可能包括数据滤波、数据配准、数据拟合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或水平度时,需要确定一个基准面或基准轴线作为参考,这可以是目标电极本身的某个平面或轴线,也可以是事先设定的标准基准面或基准轴线;
当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水平度的误差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时,则参数自动校验通过,根据第三参数运行分中程序,即可实现对目标工件分中,并在后续进一步进行电火花加工。
可选的,获取预存储的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的步骤包括:
访问电火花加工数据库;
在所述电火花加工数据库中读取目标电极的放电坐标、放电深度和C 角象限作为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
在所述电火花加工数据库中读取目标电极的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作为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获取到进行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所需的理论数据;
其中,放电坐标通常用于描述电极在工件上进行放电的位置,它是一个具体的坐标值,表示了电极放电点的位置在工件表面上的位置,放电坐标可以使用工件表面上的坐标系或参考点来确定,例如使用直角坐标系中的X、Y坐标或极坐标系中的径向和角度;
C角是指电极上放电的角度与电极轴线之间的夹角,根据夹角大小,C 角象限被划分为第一至第四象限,划分四个象限的角度与直角坐标系划分四个象限的角度相同,电极的C角和C角象限的设定值和测量值在电火花加工中非常重要,可以用来控制放电角度和位置,从而实现精确加工;
放电深度表示目标电极对应的目标工件需要电腐蚀的深度值;
电极的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主要包括电极的外形和尺寸等数据,通常以三维坐标系中的点、线和曲面来表示,以及材料属性、放电区域、表面处理等数据;
上述理论数据后续将进一步处理得到需要进行校验的参数。
可选的,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平面度检测程序的第一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平面数据集;
在所述第一平面数据集中选取至少三个点,通过拟合算法构建目标电极对应的第一平面并将所述第一平面中各个点的坐标作为所述第一参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得到理论数据对应的、用于检测平面度的第一参数,其中,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平面插值法或样条插值法等拟合算法构建第一平面,在后续步骤中,通过第一参数可以进一步检测平面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平面数据集;
计算所述第二平面数据集中各放电点和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的最大值或平均值得到目标电极对应的第一平面度;
计算预设的第二平面度与所述第一平面度之间的第一误差;
判断所述第一误差是否在预设的平面误差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第一距离的最大值或平均值越小,对应的第一平面度就越高,其中,预处理可以包括异常值去除、缺失值插补、卡尔曼滤波等方式,平面误差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可选的,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水平度检测程序的第二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水平数据集;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放电坐标的期望值,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一中心点的坐标;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C角象限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边界范围,得到位于目标电极边界上的两个第一基准点并将两个所述第一基准点的坐标作为所述第二参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得到理论数据对应的、用于检测水平度的第二参数,其中,第一边界范围是通过理论数据得到的理论边界,而在后续步骤中,通过第二参数可以进一步检测水平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水平数据集;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放电坐标的测量值,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二中心点的坐标;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二边界范围;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C角象限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二边界范围,得到位于目标电极边界上的两个第二基准点;
计算两个所述第一基准点和两个所述第二基准点之间的第二误差;
判断所述第二误差是否在预设的水平误差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同样,预处理可以包括异常值去除、缺失值插补、卡尔曼滤波等方式,水平误差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通过两对基准点,能够得到两条直线,通过计算两条直线之间的第二距离的标准差,能够得到目标电极对应的水平度,标准差越小,水平度越高。
可选的,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二基础数据,生成电极分中程序的第三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二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分中数据集;
根据分中数据集生成目标工件的中心坐标、目标电极的加工路径参数和目标电极的放电参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得到包括加工路径参数、目标工件的中心坐标、目标电极的放电参数等在内的用于描述如何实现控制电极进行自动分中的参数,若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水平度均合格,则对应的参数均通过校验,采用第三参数可以进行准确地自动分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存储的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目标工件的第二基础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平面度检测程序的第一参数和电极水平度检测程序的第二参数,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二基础数据,生成电极分中程序的第三参数;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执行模块,用于若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目标电极的水平度均在误差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三参数运行电极分中程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能够实现自动检测电极平面度和水平度,有效减少由于手动操作失误引发的参数校验异常;
能够实现自动运行分中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工作经验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一种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一种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的实施例,参照图1,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包括:
S1、获取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的理论数据,具体为获取预存储的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目标工件的第二基础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放电关系可以包括放电坐标、放电深度 、C角象限等数据,第一基础数据可以包括目标电极的长度、宽度、高度、材质、形状轮廓等数据,第二基础数据可以包括目标工件的长度、宽度、高度、材质、形状轮廓等数据;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获取预存储的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的步骤包括:
访问电火花加工数据库;
在电火花加工数据库中读取目标电极的放电坐标、放电深度和C 角象限作为放电关系的期望值;
在电火花加工数据库中读取目标电极的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作为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
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取各数据的期望值,即理论设定值,在后续进一步处理得到进行校验所需要的基准值;
能够获取到进行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所需的理论数据;
其中,放电坐标通常用于描述电极在工件上进行放电的位置,它是一个具体的坐标值,表示了电极放电点的位置在工件表面上的位置,放电坐标可以使用工件表面上的坐标系或参考点来确定,例如使用直角坐标系中的X、Y坐标或极坐标系中的径向和角度;
C角是指电极上放电的角度与电极轴线之间的夹角,根据夹角大小,C 角象限被划分为第一至第四象限,划分四个象限的角度与直角坐标系划分四个象限的角度相同,电极的C角和C角象限的设定值和测量值在电火花加工中非常重要,可以用来控制放电角度和位置,从而实现精确加工;
放电深度表示目标电极对应的目标工件需要电腐蚀的深度值;
电极的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主要包括电极的外形和尺寸等数据,通常以三维坐标系中的点、线和曲面来表示,以及材料属性、放电区域、表面处理等数据;
上述理论数据后续将进一步处理得到需要进行校验的参数。
S2、生成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的基准参数,具体为根据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平面度检测程序的第一参数和电极水平度检测程序的第二参数,根据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第二基础数据,生成电极分中程序的第三参数;
本实施例中,第一参数可以包括拟合平面各点的坐标、平面度公差、平均平面度、最大平面度、平面度曲线等用于描述电极平面度的参数,第二参数可以包括拟合平面与x轴相交的各点的坐标、水平度公差、平均水平度、最大水平度、水平度曲线等用于描述电极水平度的参数,第三参数可以包括加工路径参数、目标工件的中心坐标、目标电极的放电参数等在内的用于描述如何实现控制电极进行自动分中的参数;
S3、采集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的测量数据,具体为采集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
采用本实施方式,采集放电关系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以在后续步骤中,将通过目标值得到的参数与测量值进行比较,继而完成参数校验,其中,测量值可以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激光扫描仪、触发式测量仪、光学传感器等得到,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计算和分析,数据处理可能包括数据滤波、数据配准、数据拟合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或水平度时,需要确定一个基准面或基准轴线作为参考,这可以是目标电极本身的某个平面或轴线,也可以是事先设定的标准基准面或基准轴线;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平面度检测程序的第一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平面数据集;
在第一平面数据集中选取至少三个点,通过拟合算法构建目标电极对应的第一平面并将第一平面中各个点的坐标作为第一参数;
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理论数据对应的、用于检测平面度的第一参数,其中,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平面插值法或样条插值法等拟合算法构建第一平面,在后续步骤中,通过第一参数可以进一步检测平面度;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水平度检测程序的第二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水平数据集;
根据目标电极的放电坐标的期望值,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一中心点的坐标;
根据目标电极的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目标电极的C角象限的期望值和第一边界范围,得到位于目标电极边界上的两个第一基准点并将两个第一基准点的坐标作为第二参数
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理论数据对应的、用于检测水平度的第二参数,其中,第一边界范围是通过理论数据得到的理论边界,而在后续步骤中,通过第二参数可以进一步检测水平度。
S4、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具体为根据第一参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第一参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对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平面数据集;
计算第二平面数据集中各放电点和第一平面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第一距离的最大值或平均值得到目标电极对应的第一平面度;
计算预设的第二平面度与第一平面度之间的第一误差;
判断第一误差是否在预设的平面误差区间内;
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自动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第一距离的最大值或平均值越小,对应的第一平面度就越高,其中,预处理可以包括异常值去除、缺失值插补、卡尔曼滤波等方式,平面误差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S5、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具体根据第二参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时方式,根据第二参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对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水平数据集;
根据目标电极的放电坐标的测量值,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二中心点的坐标;
根据目标电极的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二边界范围;
根据目标电极的C角象限的测量值和第二边界范围,得到位于目标电极边界上的两个第二基准点;
计算两个第一基准点和两个第二基准点之间的第二误差;
判断第二误差是否在预设的水平误差区间内
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自动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同样,预处理可以包括异常值去除、缺失值插补、卡尔曼滤波等方式,水平误差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通过两对基准点,能够得到两条直线,通过计算两条直线之间的第二距离的标准差,能够得到目标电极对应的水平度,标准差越小,水平度越高。
S6、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通过,自动进行分中,具体为若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目标电极的水平度均在误差范围内,则根据第三参数运行电极分中程序;
采用本实施方式,当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水平度的误差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时,则参数自动校验通过,根据第三参数运行分中程序,即可实现对目标工件分中,并在后续进一步进行电火花加工;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第二基础数据,生成电极分中程序的第三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第二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分中数据集;
根据分中数据集生成目标工件的中心坐标、目标电极的加工路径参数和目标电极的放电参数;
采用本实施方式,当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水平度的误差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时,则参数自动校验通过,根据第三参数运行分中程序,即可实现对目标工件分中,并在后续进一步进行电火花加工能够得到包括加工路径参数、目标工件的中心坐标、目标电极的放电参数等在内的用于描述如何实现控制电极进行自动分中的参数,若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水平度均合格,则对应的参数均通过校验,采用第三参数可以进行准确地自动分中。
因此,综上,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能够实现自动检测电极平面度和水平度,有效减少由于手动操作失误引发的参数校验异常;
能够实现自动运行分中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工作经验的要求。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装置的实施例,参照图2,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存储的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目标工件的第二基础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平面度检测程序的第一参数和电极水平度检测程序的第二参数,根据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第二基础数据,生成电极分中程序的第三参数;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参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参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执行模块,用于若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目标电极的水平度均在误差范围内,则根据第三参数运行电极分中程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某个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计算机设备的实施例,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存储的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目标工件的第二基础数据;
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平面度检测程序的第一参数和电极水平度检测程序的第二参数,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二基础数据,生成电极分中程序的第三参数;
采集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若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目标电极的水平度均在误差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三参数运行电极分中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预存储的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的步骤包括:
访问电火花加工数据库;
在所述电火花加工数据库中读取目标电极的放电坐标、放电深度和C 角象限作为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
在所述电火花加工数据库中读取目标电极的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作为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平面度检测程序的第一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平面数据集;
在所述第一平面数据集中选取至少三个点,通过拟合算法构建目标电极对应的第一平面并将所述第一平面中各个点的坐标作为所述第一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平面数据集;
计算所述第二平面数据集中各放电点和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的最大值或平均值得到目标电极对应的第一平面度;
计算预设的第二平面度与所述第一平面度之间的第一误差;
判断所述第一误差是否在预设的平面误差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水平度检测程序的第二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水平数据集;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放电坐标的期望值,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一中心点的坐标;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C角象限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边界范围,得到位于目标电极边界上的两个第一基准点并将两个所述第一基准点的坐标作为所述第二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二水平数据集;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放电坐标的测量值,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二中心点的坐标;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三维模型数据或表面轮廓数据,计算目标电极的第二边界范围;
根据目标电极的所述C角象限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二边界范围,得到位于目标电极边界上的两个第二基准点;
计算两个所述第一基准点和两个所述第二基准点之间的第二误差;
判断所述第二误差是否在预设的水平误差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二基础数据,生成电极分中程序的第三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二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分中数据集;
根据分中数据集生成目标工件的中心坐标、目标电极的加工路径参数和目标电极的放电参数。
8.一种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存储的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期望值、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目标工件的第二基础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生成电极平面度检测程序的第一参数和电极水平度检测程序的第二参数,根据所述放电关系的期望值、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期望值和所述第二基础数据,生成电极分中程序的第三参数;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电极与目标工件之间的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目标电极的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平面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参数、所述放电关系的测量值和所述第一基础数据的测量值,检测目标电极的水平度是否在误差范围内;
执行模块,用于若目标电极的平面度和目标电极的水平度均在误差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三参数运行电极分中程序。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311665016.XA 2023-12-06 2023-12-06 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415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65016.XA CN117415397A (zh) 2023-12-06 2023-12-06 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65016.XA CN117415397A (zh) 2023-12-06 2023-12-06 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5397A true CN117415397A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25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65016.XA Pending CN117415397A (zh) 2023-12-06 2023-12-06 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153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9703B (zh) 用于自动成型冷却孔测量的方法和系统
US8090557B2 (en) Quality assurance method when operating an industrial machine
Srinivasan et al. Automatic part localization in a CNC machine coordinate system by means of 3D scans
CN109903333B (zh) 机器人工件的坐标系修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562161B (zh) 一种基于在线监测的刀具切削路径加工误差补偿方法
de Araujo et al. Computer vision system for workpiece referencing in three-axis machining centers
TWI754888B (zh) 校準方法及校準系統
CN105665922A (zh) 一种不规则形状三维件的特征点的寻找方法
CN111536876A (zh) 一种三偏心蝶阀密封面的在位测量方法
TWI659205B (zh) 即位量測系統、基準校準方法、誤差量測方法與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US10852709B2 (en) Machine tool certification for part specific working volume
CN108332642B (zh) 一种直角头精度检测方法
US11287800B2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machin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526928A (zh) 数控电火花设备零件在机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7415397A (zh) 电火花参数自动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Mazur et al. Accuracy analysis of the curved profile measurement with CMM: A case study
Yuewei et al. A strategy to automatically planning measuring path with CMM offline
Achelker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machine tool probe for in-process inspection of 2d and 3d geometries
JP2023035004A (ja) 工作機械における運動誤差の補正パラメータの算出方法、工作機械
CN110362038B (zh) 识别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线检测能力的试件与检测方法
CN110021027B (zh)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切边点计算方法
CN109186991B (zh) 纵树型叶根自动拟合与匹配的方法
KR100264968B1 (ko) 치공구와 가공부품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Ravishankar et al. AIWIN—a fast and jigless inspection technique for machined parts
US119214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chining a compon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