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3579A -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3579A
CN117413579A CN202180098901.7A CN202180098901A CN117413579A CN 117413579 A CN117413579 A CN 117413579A CN 202180098901 A CN202180098901 A CN 202180098901A CN 117413579 A CN117413579 A CN 117413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ld
link
frame
access point
s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89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浩源
侯蓉晖
黄磊
卢刘明
罗朝明
周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413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35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carrier sensing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针对soft AP MLD的NSTR特性,设计了在soft AP MLD场景下触发多个独立非接入点设备的上行同步传输。本申请实施例放宽上行接入限制,在不影响主链路上单链路设备传输质量的条件下,提高了soft AP MLD中上行同步传输的成功率,同时提供了高吞吐量的传输服务。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802.11be标准中引入了软接入点多链路设备(soft access point multi-link device,soft AP MLD),soft AP MLD常见的用例就是WiFi热点或网络共享。由于soft AP MLD具有非同步发送和接收(Non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NSTR)特性,在soft AP MLD场景下获得多链路增益较为困难,如何提升soft AP MLD的多链路性能,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在soft AP MLD场景下触发多个独立Non-AP之间进行上行同步传输,提高了soft AP MLD中上行同步传输的成功率,提供了高吞吐量的传输服务。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P MLD在主链路上向第一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或者,AP MLD在主链路上向第一Non-AP STA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及
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第二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将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该第二Non-AP STA;
其中,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为soft AP MLD。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接收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信息,或者,第一Non-AP STA设备接收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信息;
其中,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为soft AP MLD。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接收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二信息;
该第二信息用于将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该第二Non-AP STA,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为soft AP MLD。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主链路上向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一非接入点站点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以及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所述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一非接入点站点Non-AP STA接收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接收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在建立与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该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 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装置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中的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AP MLD将其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第二Non-AP STA,以及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并指示第一Non-AP STA和第二Non-AP STA的同步上行传输。放宽了上行接入限制,在不影响单链路设备在主链路上传输质量的条件下,提高了AP MLD中上行同步传输的成功率,提供了高吞吐量的传输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性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链路与非主链路的接入优先级相同所存在的问题的示意性图。
图3和图4分别是本申请提供的soft AP MLD下行传输的两种情况的示意性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soft AP MLD与Non-AP MLD关联架构下存在的上行传输问题的示意性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soft AP MLD与传统STA和Non-AP MLD关联架构下存在的上行传输问题的示意性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性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性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包装帧的帧结构的示意性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A帧的帧结构的示意性图。
图12至图21分别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同步传输的示意性图。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Non-AP MLD的示意性框图。
图2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Non-AP STA的示意性框图。
图2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 MLD的示意性框图。
图2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流程图。
图2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性图。
图27至图33分别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Non AP MLD内不同Non AP STA之间上行同步传输的示意性图。
图3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3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3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3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3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4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4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针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110,以及通过接入点设备110接入网络的站点(Station,STA)设备1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TA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TA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设备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TA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AP和两个STA,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AP以及包括其它数量的STA,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接入点110和站点120,接入点110和站点12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网关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比如预定义可以是指协议中定义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协议”可以指通信领域的标准协议,例如可以包括WiFi协议以及应用于未来的WiFi通信系统中的相关协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相关的技术进行说明。
无线局域网因其低成本、灵活性、易扩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企业、家庭等场景。现在一种名为“软接入点(soft AP)”的无线产品在市场上十分常见,由于不用部署专用AP,soft AP几乎可在任何需要的地点组建无线网络并且成本较低,特别适用于在小型办公室及家庭环境中为少量用户提供一种经济、快捷的联网方式,同时也适用于工地、展览会、运动会等需要临时组网的场所。在802.11be标准草案的多链路部分中,提出了一种NSTR AP MLD的操作机制,并将其实例化为soft AP MLD,这种soft AP MLD通常位于由电池供电的移动设备中,对于此类soft AP MLD,最常见的用例就是Wi-Fi热点或网络共享。
对于802.11be而言,性能优于传统802.11至关重要,比如将同步发送和接收(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STR)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ccess point multi-link device,AP MLD)连接到同步发送和接收(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STR)或非同步发送和接收(Non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NSTR)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 access point multi-link device,non-AP MLD)时,能更容易获得多链路增益。但是,实例化为soft AP MLD连接的non-AP MLD不具有STR能力,而且在有关soft AP MLD的拟议草案文本(Proposed Draft Text,PDT)文件中对soft AP MLD做出了明确限制,比如将 soft AP MLD支持的链路分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soft AP MLD仅在主链路上与单链路设备通信,支持802.11be的多链路设备可在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与soft AP MLD进行通信,为了保证单链路设备的传输质量,soft AP MLD想在非主链路上进行传输,必须在主链路上是传输机会(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持有者(holder)。由于这些接入规则限制,在soft AP MLD场景下获得多链路增益就要困难得多,实现多链路性能提升是一项挑战。因此,需要对NSTR的soft AP MLD在同步接入方面进行设计和优化。
对于支持同步发送接收(Synchronous Transmit Receive,STR)功能的STA MLD,STA MLD的各个附属STA可以单独执行EDCA竞争机制,而且各个附属STA之间的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检测不受影响,因此比较容易实现多链路聚合技术。但是,对于不支持STR功能的MLD,此类设备可以称为Non-STR MLD,由于Non-STR MLD的附属STA工作的频带间隔太小,存在设备内共存(In Device Coexistence,IDC)干扰,使得STA之间无法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MLD设备的工作性能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当一个STA发送数据时,另外一个STA无法接收数据,从而对多链路聚合功能的实现带来困难。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相关的一种NSTR AP操作流程进行说明。
soft AP MLD不能在一对NSTR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接收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发送或者在一对NSTR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接收,其可用于服务传统STA和802.11be中的站点多链路设备(station multi-link device,STA MLD),主链路和非主链路可根据soft AP MLD设备自身性能进行定义,但单链路设备仅在主链路上与soft AP MLD进行通信。在实际传输中,如果非主链路和主链路的接入优先级如果一样,可能出现如图2中所示问题,AP1和AP2为一个soft AP MLD中的两个附属AP,链路2(非主链路)上的AP2先获得TXOP并开始下行传输,之后链路1上的AP1获得TXOP也准备进行下行传输,由于soft AP MLD是NSTR的,所以AP1将无法收到STA1在链路1上回复的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CTS),导致无法向单链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为了保证单链路设备的传输质量,规定soft AP MLD想在非主链路上进行传输,必须在主链路上先是TXOP holder。
对于soft AP MLD的下行传输给出两种情况,情况1如图3所示,当soft AP MLD获得主链路上信道访问权后,会检查非主链路是否可用,如果非主链路可用,则两条链路同步下行传输(如传输聚合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ggregate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A-MPDU)),否则只在主链路上进行下行传输(如传输A-MPDU)。情况2如图4所示,当soft AP MLD获得非主链路上信道访问权后,会检查主链路是否可用,如果主链路可用,则两条链路同步下行传输(如传输A-MPDU),否则非主链路放弃本次传输机会,重置增强分布式信道接入(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EDCA)。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相关的soft AP MLD在PDT的规定进行说明。
non-AP MLD中的附属STA与soft AP MLD中的附属AP相关联,当STA打算在非主链路上传输时,应该遵守“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PPDU)开始时间对齐”并遵守以下额外限制:
1.只有non-AP MLD的STA在主链路上作为TXOP holder发起PPDU时,与soft AP相关联的non-AP MLD的另一个附属STA才能在非主链路上发起PPDU传输。
2.只有soft AP MLD的AP在主链路上作为TXOP holder发起PPDU时,与non-AP STA相关联的soft AP MLD的另一个附属AP才能在非主链路上发起PPDU传输。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及其缺点进行说明。
在Soft AP MLD场景下,当soft AP MLD获得主链路上信道访问权后,会检查非主链路是否可用,如果非主链路可用,则两条链路同步下行传输,否则只在主链路上进行下行传输。当soft AP MLD获得非主链路上信道访问权后,会检查主链路是否可用,如果主链路可用,则两条链路同步下行传输,否则非主链路放弃本次传输机会,重置EDCA。
然而,对上行同步传输却没有进行详细描述。根据PDT中描述的Soft AP MLD接入规则,只有non-AP MLD的STA在主链路上作为TXOP holder发起PPDU时,与soft AP相关联的non-AP MLD的另一个附属STA才能在非主链路上发起PPDU传输,在如图5所示的场景中,soft AP MLD内有两个附属AP设备,分别为AP1和AP2,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关联non-AP MLD1中的STA1和non-AP MLD2中的STA3,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关联non-AP MLD1中的STA2和non-AP MLD2中的STA4,如果STA4想要进行上行传输,则STA3必须是链路1(主链路)的TXOP holder,如果链路1(主链路)的上行TXOP holder是STA1,则整个non-AP MLD2都将无法进行上行传输,在STA2没有上行数据要传输时造成链路2(非主链路)的上行资源浪费。
在另一个场景中,如图6所示,soft AP MLD的两个附属AP在链路1(主链路)上关联单链路设备STA1(传统STA)和non-AP MLD中的STA3,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关联non-AP MLD中的STA2,根据PDT中的soft AP MLD接入规则,如果STA2想要进行上行传输,则STA3必须是链路1(主链路)的TXOP holder,如果链路1(主链路)的上行TXOP holder是单链路设备STA1,则整个non-AP MLD都将无法进行上行传输,造成链路2(非主链路)的上行资源浪费。
在上述两个场景中根据现有的soft AP MLD接入规则都会使得接入条件过于严格,上行链路资源利用率较低,基于此,通过本发明对NSTR的soft AP MLD的同步接入进行设计和优化,可以做到更改soft AP MLD接入规则,放宽上行接入限制,在第一个场景中如图5所示,能够实现STA1是链路1(主链路)的上行TXOP holder时,non-AP MLD2中的STA4也能进行同步上行传输,在第二个场景中如图6所示,能够实现单链路设备STA1是链路1(主链路)的上行TXOP holder时,non-AP MLD中的STA2也能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最终在不影响单链路设备传输质量的条件下,提高了soft AP MLD中上行同步传输的成功率,提供了高吞吐量的传输服务。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链路设备传输的方案,AP MLD将其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第二Non-AP STA,以及限制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并触发该第一Non-AP STA和该第二Non-AP STA的同步上行传输。放宽了上行接入限制,在不影响单链路设备在主链路上传输质量的条件下,提高了AP MLD中上行同步传输的成功率,提供了高吞吐量的传输服务,实现在AP MLD场景下触发多个独立Non-AP上行同步传输。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200的示意性交互图,如图7所示,该无线通信的方法200包括如下至少部分内容:
S210,AP MLD在主链路上向第一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或者,AP MLD在主链路上向第一Non-AP STA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其中,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S220,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第二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将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该第二Non-AP STA,且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S230,该第一Non-AP STA接收该第一信息;
S240,该第二Non-AP STA接收该第二信息。
也即,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MLD中的该第一Non-AP STA根据该第一信息在主链路上发送上行数据,以及该第二Non-AP MLD中的该第二Non-AP STA根据该第二信息在非主链路上发送上行数据。或者,该第一Non-AP STA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在主链路上发送上行数据,以及该第二Non-AP MLD中的该第二Non-AP STA根据该第二信息在非主链路上发送上行数据。
由于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了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因此,该第一Non-AP MLD中的该第一Non-AP STA和该第二Non-AP MLD中的该第二Non-AP STA分别根据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所进行的上行数据传输是同步的;或者,该第一Non-AP STA设备和该第二Non-AP MLD中的该第二Non-AP STA分别根据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所进行的上行数据传输是同步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链路上的Non-AP可以是单链路Non-AP(如传统(legacy)STA),也可以是Non-AP MLD中的Non-AP,非主链路上的Non-AP是Non-AP MLD中的Non-A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AP MLD和Non-AP MLD关联的场景下,AP MLD可以将其获取的TXOP共享到多个独立的Non-AP中(也即,分别属于不同的Non-AP MLD的多个Non-A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AP MLD包括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该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该主链路和该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为soft AP MLD。以下以该AP MLD为soft AP MLD为例进行说明,也即,以下出现的AP MLD与soft AP MLD为同一设备的不同名称。
具体的,Non-AP MLD和soft AP MLD具有NSTR链路对的,即soft AP MLD和与之关联的Non-AP MLD不能在一对NSTR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接收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发送,或者,soft AP MLD和与之关联的Non-AP MLD不能在一对NSTR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仅举例说明了soft AP MLD有一条主链路和一条非主链路的情况,当然soft AP MLD中有多条主链路和/或多条非主链路,本申请中的方案也适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MLD可以包括NSTR链路对,也可以包括STR链路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Non-AP MLD可以包括NSTR链路对,也可以包括STR链路对。
需要说明的是,NSTR这个性质一般是针对一对链路对来说的,比如5GHz和6GHz,如果soft AP MLD中存在这个NSTR链路对,那么soft AP MLD就不能在这对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接收,如果soft AP MLD中存在2.4GHz和6GHz链路对,那么soft AP MLD就有可能可以在这对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接收。也就是说,soft AP MLD只有工作在NSTR链路对的情况下,才不能同时收发。NSTR不是设备的性质,而是链路的性质。
还需要说明的是,多链路设备在NSTR链路对上是否能进行同时收发,主要看设备的性能,对于正常的AP MLD设备,即使工作在一对NSTR链路对上,但AP MLD可以解决设备内共存(in-device coexistence,IDC)干扰问题,那么其就能在这对NSTR链路对上同时收发,而soft AP MLD就不具备可以解决IDC干扰问题的能力,所以其不能在这对NSTR链路对上同时收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10中,AP MLD在主链路上向第一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也即,该第一Non-AP STA为该第一Non-AP MLD中的一个Non-AP STA,此种情况下,本实施例所用的网络架构可以如图8所示,AP MLD内有两个附属AP设备,分别为AP1和AP2,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关联第一Non-AP MLD中的STA1(即第一Non-AP STA)和第二Non-AP MLD中的STA3,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关联第一Non-AP MLD中的STA2和第二Non-AP MLD中的STA4(即第二Non-AP STA),并且链路1和链路2是一对NSTR链路对,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让第一Non-AP MLD中的STA1(第一Non-AP STA)和第二Non-AP MLD中的STA4(第二Non-AP STA)分别在链路1和链路2上进行同步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10中,AP MLD在主链路上向第一Non-AP STA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也即,该第一Non-AP STA为一个单链路设备(如传统(legacy)STA),此种情况下,本实施例所用的网络架构可以如图9所示,AP MLD内有两个附属AP设备,分别为AP1和AP2,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关联单链路设备STA1(即第一Non-AP STA设备)和第二Non-AP MLD中的STA3,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关联第二Non-AP MLD中的STA2(即第二Non-AP STA),并且链路1和链路2是一对NSTR链路对,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让单链路设备STA1(第一Non-AP STA)和第二Non-AP MLD中的STA2(第二Non-AP STA)分别在链路1和链路2上进行同步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携带,和/或,该第二信息通过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携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控制包装(Control Wrapper)帧或块确认(Block Ack,BA)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包括触发帧或多用户请求发送(Multiple Users Request-To-Send,MU-RTS)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控制包装(Control Wrapper)帧发送。此种情况下,例如,该第二信息通过触发帧或多用户请求发送(Multiple Users Request-To-Send,MU-RTS)帧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控制包装帧发送,且该第二信息通过触发帧或MU-RTS帧发送。具体的,该控制包装帧包括高吞吐量(High Throughput,HT)控制(Control)字段,该高吞吐量控制字段中的聚合控制(Aggregation Control,A-Control)子字段包括上行同步指示(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子字段和上行长度(Uplink length)子字段,其中,该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的取值用于指示该第一Non-AP STA进行同步上行传输,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该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也即,该第一信息指示的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该第二信息指示的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进一步地,该控制包装帧包括携带的帧(carried frame)字段,该携带的帧字段包括BA帧子字段,该BA帧子字段用于对该第一Non-AP STA之前发送的第一PPDU进行确认。
具体的,该控制包装帧的帧结构可以如图10所示,控制包装帧的携带的帧(carried frame)字段用来携带BA地址1字段后面的字段,可以实现BA的功能(即对第一Non-AP STA之前发送的第一PPDU进行确认)。该第一信息包含在控制包装帧包括的HT控制字段的A-Control子字段,该第一信息主要包含4比特的控制标识(Control ID)、1比特的上行同步指示(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US indication)、12比特的上行长度以及2比特或者更多比特位(不会超过13比特,因为A-Control长度为30比特)预留位(Reserved)。在该第一信息中,Control ID为固定值“0111”,表示后续子字段用来指示同步上行传输的信息;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子字段长度为1比特,表示AP MLD请求第一Non-AP STA后续需要进行同步上行传输,具体来说,若AP MLD需要第一Non-AP STA后续进行同步上行传输,则将其对应比特设置为“1”,否则,将其对应比特设置为“0”;上行长度子字段长度为12比特,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承载该第二信息的触发帧或MU-RTS帧 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是AP MLD用来限制第一Non-AP STA后续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所用PPDU的长度。
具体的,如图10所示,该控制包装帧可以包括以下字段:
帧控制(Frame Control)(占用2个字节)、时长(duration)/ID(占用2个字节)、地址1(Address1)(占用6个字节)、携带的帧控制(Carried Frame Control)(占用2个字节)、HT控制(占用4个字节)、携带的帧(Carried Frame)(占用的字节数可变)、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占用4个字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控制包装帧发送,且该第二信息通过触发帧或MU-RTS帧发送。具体的,该控制包装帧包括高吞吐量控制字段,该高吞吐量控制字段中的聚合控制子字段包括上行数据符号(Uplink Data Symbol)子字段,其中,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承载该第二信息的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进一步地,该控制包装帧包括携带的帧字段,该携带的帧字段包括BA帧子字段,该BA帧子字段用于对该第一Non-AP STA之前发送的第一PPDU进行确认。
具体的,控制包装帧的携带的帧(carried frame)字段用来携带BA1地址1字段后面的字段,可以实现BA1的功能(即对第一Non-AP STA之前发送的第一PPDU进行确认)。控制包装帧包括的HT控制字段的A-Control子字段设置为Control ID为“0000”的触发响应方案(triggered response scheduling,TRS)控制,TRS Control为802.11ax标准中引入的Control字段,本用实施例中对其格式不做任何改动,其中包含的上行数据符号(Uplink Data Symbol)子字段可以实现AP MLD限制第一Non-AP STA后续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所用PPDU的长度的功能,具体例如,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承载该第二信息的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从而,能做到两个不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即第一Non-AP MLD和第二Non-AP MLD)后续发送的PPDU长度保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BA帧发送,且该第二信息通过触发帧或MU-RTS帧发送。具体的,该BA帧包括BA控制字段,该BA控制字段中的预留子字段包括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和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其中,该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的取值用于指示该第一Non-AP STA进行同步上行传输,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该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
具体的,该BA帧的帧结构可以如图11所示,该BA帧包括可以包括以下字段:
帧控制(Frame Control)、时长(duration)、接收端地址(Receiver Address,RA)、发送端地址(Transmitter Address,TA)、BA控制(BA Control)、BA信息(BA information)、FCS。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上述各个字段所占的字节数依次为2、2、6、6、2、可变和4。
如图11所示,该BA帧的BA control字段还可以包括如下子字段:
BA确认策略(BA ACK Policy)、多(Multi)数据流标识(traffic identification,TID)、压缩位图(Compressed Bitmap)、携带重传的组播(Groupcast with retries,GCR)、预留(Reserved)、TID信息(TID_INFO)。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上述各个子字段所占的比特数依次为1、1、1、1、8和4。即预留子字段可以占BA control字段中B11~B4。
具体的,上行同步(Uplink synchronization,US)指示子字段长度为1比特,表示AP MLD请求第一Non-AP STA后续需要进行同步上行传输,具体来说,若AP MLD需要第一Non-AP STA后续进行同步上行传输,则将其对应比特设置为“1”,否则,将其对应比特设置为“0”;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长度为5比特,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与802.11ax标准中TRS Control中的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功能保持一致,指示后续数据帧数据字段中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的数目,并且被设置为OFDM符号的数目减1,AP MLD可以通过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限制第一Non-AP STA后续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所用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也即,该第一Non-AP STA先获取TXOP,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后获取TXOP。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也即,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先获取TXOP,该第一Non-AP STA后获取TXOP。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该第二Non-AP STA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的情况下,该第一Non-AP STA在其获取的TXOP上与该第一Non-AP MLD中的其他Non-AP同步传输上行数据,或者,该第一Non-AP STA在其获取的TXOP上传输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帧发送,该第二信息通过第二帧发送,该第一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该第二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和/或,该第二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也即,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先获取TXOP,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后获取TXOP。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该第二Non-AP STA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向该第二Non-AP STA发送MU-RTS帧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的情况下,该AP MLD在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进行同步下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且该第一Non-AP STA和/或该第二Non-AP STA存在紧急的待发送上行数据,该AP MLD放弃在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进行同步下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根据该第一Non-AP STA的请求,将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该第二Non-AP STA。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MLD在建立与该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该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和/或,该第二Non-AP MLD在建立与该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该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8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12所示,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非主链路上接入点设备(AP2)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4(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a-1至S a-7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a-1,第一Non-AP MLD中的附属非接入点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第一Non-AP MLD检查附属非接入点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上行传输的需求且退避计数器是否递减到零,若有且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则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同一个多链路设备内的上行同步传输;否则,STA1向AP MLD中的附属AP1正常发送上行数据。
S a-2,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a-3,AP1和AP2在同一个AP MLD中,所以二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若与AP MLD中附属AP2关联的STA4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AP1在链路1(主链路)收到PPDU1后准备开启同步上行传输,AP2生成用来触发STA4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通过触发帧发送(该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4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AP1生成第一信息并对PPDU1进行确认,这些信息(第一信息和针对PPDU1的确认信息(即BA1))包含在控制包装帧或BA帧中,并有如下方式一至方式三等三种设置方式。
方式一,在控制包装帧的高吞吐量(HT)控制字段的聚合控制(A-Control)子字段中添加第一信息,控制包装帧的携带的帧(carried frame)字段用来携带BA1地址1字段后面的字段,可以实现BA1的功能(对PPDU1进行确认)。第一信息包含在控制包装帧包括的HT控制字段的A-Control子字段,主要包含4比特的Control ID,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0111(表示后续子字段用来指示同步上行传输的信息);1比特的上行同步指示(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本实施例中设置为1(AP MLD需要STA1后续进行同步上行传输);12比特的上行长度,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和链路2(非主链路)上由AP2发送的触发帧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一样的值;以及2比特或者更多位(不会超 过13比特,因为A-Control长度为30比特)预留位(Reserved)。
方式二,在控制包装帧的HT Control字段的A-Control子字段中使用已有的TRS Control字段中复用上行数据符号(Uplink Data Symbol)子字段作为第一信息,控制包装帧的携带的帧(carried frame)字段用来携带BA1地址1字段后面的字段,可以实现BA1的功能(对PPDU1进行确认)。控制包装帧包括的HT控制字段的A-Control子字段设置为Control ID为“0000”的TRS Control,TRS Control为802.11ax标准中已有的Control字段,本实施例中对其格式不做任何改动,其中包含的上行数据符号(Uplink Data Symbol)子字段可以实现AP MLD限制STA1后续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所用PPDU的长度的功能,本实施例通过AP1设置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的值,AP2设置触发帧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值,能做到两个不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STA1和STA4)后续发送的PPDU长度保持一致。
方式三,在BA1帧的BA控制字段包括的预留子字段中添加第一信息。具体的,BA1帧的BA Control字段的Reserved子字段中,该第一信息主要包含1比特的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本用例中设置为1;5比特的上行数据符号,本用例中设置为和链路2上由AP2发送的触发帧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能指示后续PPDU一样长度的值(也就是说AP1通过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指示STA1后续发送的PPDU长度和AP2通过上行长度子字段指示STA4后续发送的PPDU长度保持一致);以及2比特的预留位(Reserved)。
S a-4,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回复控制包装帧或BA1帧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触发帧(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
S a-5,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如果收到控制包装帧,解析其A-Control子字段里的第一信息,若第一信息的设置采用的是Sa-3中的方式一,判断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子字段是否为1,若为“1”,表示AP MLD指示STA1后续需要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操作,继续解析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若第一信息的设置采用的是Sa-3中的方式二,则解析TRS Control字段中的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如果收到BA1帧,则解析其BA control子字段reserved子字段里的第一信息,判断US指示子字段是否为1,若为“1”,表示AP MLD指示STA1后续需要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操作,继续解析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
S a-6,STA4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收到触发帧后,解析其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
S a-7,STA1和STA4在分别收到控制包装帧和触发帧的短帧间间隔(Short Inter frame Space,SIFS)时间后,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上行PPDU2和PPDU3。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8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13所示,非主链路上接入点设备(AP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4(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b-1至S b-6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b-1,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b-2,AP MLD中的附属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AP MLD检查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下行传输的需求,若有,则可结合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下行同步传输;若与AP1关联的STA1或与AP2关联的STA4有大量紧急的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AP MLD中的附属AP1和AP2放弃下行传输机会,通过后续操作触发上行同步传输。
S b-3,AP1和AP2在同一个AP MLD中,所以二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AP1生成用来触发STA1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通过第一触发帧发送(该第一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1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AP2生成用来触发STA4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通过第二触发帧发送(该第二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4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具体的,该第一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和该第二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设置为同样的值。
S b-4,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第一触发帧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第二触发帧(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
S b-5,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收到第一触发帧后,解析其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STA4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收到第二触发帧后,解析其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
S b-6,STA1和STA4分别在收到第一触发帧和第二触发帧的SIFS时间后,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上行PPDU1和PPDU2。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8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14所示,非主链路上接入点设备(AP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4(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c-1至S c-7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c-1,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c-2,第一Non-AP MLD中的附属非接入点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第一Non-AP MLD检查附属非接入点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上行传输的需求且退避计数器是否递减到零,若有且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则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同一个多链路设备内的上行同步传输;否则,STA1向AP MLD中的附属AP1正常发送上行数据。
后续S c-3至S c-7分别与S a-3至S a-7相同,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8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15所示,考虑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RTS)、CTS交换的场景,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非主链路上接入点设备(AP2)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4(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d-1至Sd-7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d-1,第一Non-AP MLD中的附属非接入点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第一Non-AP MLD检查附属非接入点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上行传输的需求且退避计数器是否递减到零,若有且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则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同一个多链路设备内的上行同步传输;否则,STA1向AP MLD中的附属AP1正常发送上行数据,其中包括RTS、CTS交换过程。
S d-2,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CTS时,由于链路1和链路2的NSTR特性,AP2在CTS发送的持续时间里会处于盲状态,退避计数器停止退避,AP1发送完CTS后,AP2退出盲状态,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当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时,此时AP MLD中的AP1在链路1上正在接收数据,所以AP2由于链路1和链路2的NSTR特性不能发送下行数据,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后续S d-3至S d-7分别与S a-3至S a-7相同,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8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16所示,考虑RTS、CTS交换的场景,非主链路上接入点设备(AP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4(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e-1至S e-6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e-1,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e-2,AP MLD中的附属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AP MLD检查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下行传输的需求,若有,则可结合AP MLD的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下行同步传输;若与AP1关联的STA1或与AP2关联的STA4有大量紧急的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AP MLD中的附属AP1和AP2放弃下行传输机会,通过后续操作触发上行同步传输。
S e-3,AP1和AP2在同一个AP MLD中,所以二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AP1生成用来触发STA1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通过第一触发帧发送(该第一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1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AP2生成用来触发STA4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通过第二触发帧发送(该第二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4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具体的,该第一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和该第二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设置为同样的值。
S e-4,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MU-RTS帧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MU-RTS帧(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后续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第一触发帧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第二触发帧(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
S e-5,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收到第一触发帧后,解析其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STA4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收到第二触发帧后, 解析其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
S e-6,STA1和STA4分别在收到第一触发帧和第二触发帧的SIFS时间后,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上行PPDU1和PPDU2。
需要说明的是,图16中的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MU-RTS帧可以替换第一触发帧,即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MU-RTS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1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同理,图16中的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发送MU-RTS帧可以替换第二触发帧,即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发送MU-RTS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4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9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17所示,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非主链路上接入点设备(AP2)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f-1至S f-7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f-1,传统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STA1向AP MLD中的附属AP1正常发送上行数据。
S f-2,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f-3,AP1和AP2在同一个AP MLD中,所以二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若与AP MLD中附属AP2关联的STA2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AP1在链路1(主链路)收到PPDU1后准备开启同步上行传输,AP2生成用来触发STA2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通过触发帧发送(该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2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AP1生成第一信息并对PPDU1进行确认,这些信息(第一信息和针对PPDU1的确认信息(即BA1))包含在控制包装帧或BA帧中,并有如下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等三种设置方式。
方式一,在控制包装帧的高吞吐量(HT)控制字段的聚合控制(A-Control)子字段中添加第一信息,控制包装帧的携带的帧(carried frame)字段用来携带BA1地址1字段后面的字段,可以实现BA1的功能(对PPDU1进行确认)。第一信息包含在控制包装帧包括的HT控制字段的A-Control子字段,主要包含4比特的Control ID,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0111(表示后续子字段用来指示同步上行传输的信息);1比特的上行同步指示(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本实施例中设置为1(AP MLD需要STA1后续进行同步上行传输);12比特的上行长度,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和链路2(非主链路)上由AP2发送的触发帧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一样的值;以及2比特或者更多位(不会超过13比特,因为A-Control长度为30比特)预留位(Reserved)。
方式二,在控制包装帧的HT Control字段的A-Control子字段中使用TRS Control指示信息作为第一信息,控制包装帧的携带的帧(carried frame)字段用来携带BA1地址1字段后面的字段,可以实现BA1的功能(对PPDU1进行确认)。控制包装帧包括的HT控制字段的A-Control子字段设置为Control ID为“0000”的TRS Control,TRS Control为802.11ax标准中已有的Control字段,本实施例中对其格式不做任何改动,其中包含的上行数据符号(Uplink Data Symbol)子字段可以实现AP MLD限制STA1后续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所用PPDU的长度的功能,本实施例通过AP1设置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的值,AP2设置触发帧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值,能做到两个不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STA1和STA2)后续发送的PPDU长度保持一致。
方式三,在BA1帧的BA控制字段包括的预留子字段中添加第一信息。具体的,BA1帧的BA Control字段的Reserved子字段中,该第一信息主要包含1比特的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本用例中设置为1;5比特的上行数据符号,本用例中设置为和链路2上由AP2发送的触发帧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能指示后续PPDU一样长度的值(也就是说AP1通过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指示STA1后续发送的PPDU长度和AP2通过上行长度子字段指示STA2后续发送的PPDU长度保持一致);以及2比特的预留位(Reserved)。
S f-4,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回复控制包装帧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触发帧(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
S f-5,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收到控制包装帧后,解析其A-Control子字段里的第一信息,若第一信息的设置采用的是S f-3中的方式一,判断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子字段是否为1,若为“1”,表示AP MLD指示STA1后续需要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操作,继续解析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若第一信息的设置采用的是S f-3中的方式二,则解析TRS Control字段中的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如果收到BA1帧,则解析其BA control子字 段reserved子字段里的第一信息,判断US指示子字段是否为1,若为“1”,表示AP MLD指示STA1后续需要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操作,继续解析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
S f-6,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收到触发帧后,解析其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
S f-7,STA1和STA2在收到控制包装帧和触发帧的SIFS时间后,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上行PPDU2和PPDU3。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9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18所示,非主链路上接入点设备(AP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g-1至S g-6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g-1,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g-2,AP MLD中的附属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AP MLD检查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下行传输的需求,若有,则可结合AP MLD的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下行同步传输;若与AP1关联的STA1或与AP2关联的STA2有大量紧急的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AP MLD中的附属AP1和AP2放弃下行传输机会,通过后续操作触发上行同步传输。
S g-3,AP1和AP2在同一个AP MLD中,所以二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AP1生成用来触发STA1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通过第一触发帧发送(该第一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1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AP2生成用来触发STA2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通过第二触发帧发送(该第二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2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具体的,该第一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和该第二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设置为同样的值。
S g-4,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第一触发帧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第二触发帧(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
S g-5,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收到第一触发帧后,解析其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收到第二触发帧后,解析其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
S g-6,STA1和STA2分别在收到第一触发帧和第二触发帧的SIFS时间后,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上行PPDU1和PPDU2。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9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19所示,非主链路上接入点设备(AP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h-1至S h-7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h-1,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h-2,传统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STA1向soft AP MLD中的附属AP1正常发送上行数据。
后续S h-3至S h-7分别与S f-3至S f-7相同,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9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20所示,考虑RTS、CTS交换的场景,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非主链路上接入点设备(AP2)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i-1至S i-7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i-1,传统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STA1向soft AP MLD中的附属AP1正常发送上行数据,其中包括RTS、CTS交换过程。
S i-2,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CTS时,由于AP MLD的NSTR特性,AP2在CTS发送的持续时间里会处于盲状态,退避计数器停止退避,AP1发送完CTS后,AP2退出盲状态,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当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后续S i-3至S i-7分别与S f-3至S f-7相同,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9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21所示,考虑RTS、CTS交换的场景,非主链路上接入点设备(AP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j-1至S j-6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j-1,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j-2,AP MLD中的附属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AP MLD检查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下行传输的需求,若有,则可结合AP MLD的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下行同步传输;若与AP1关联的STA1或与AP2关联的STA2有大量紧急的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AP MLD中的附属AP1和AP2放弃下行传输机会,通过后续操作触发上行同步传输。
S j-3,AP1和AP2在同一个AP MLD中,所以二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AP1生成用来触发STA1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通过第一触发帧发送(该第一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1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AP2生成用来触发STA2进行上行传输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通过第二触发帧发送(该第二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STA2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具体的,该第一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和该第二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设置为同样的值。
S j-4,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MU-RTS帧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MU-RTS帧(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后续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第一触发帧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第二触发帧(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
S j-5,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收到第一触发帧后,解析其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收到第二触发帧后,解析其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
S j-6,STA1和STA2分别在收到第一触发帧和第二触发帧的SIFS时间后,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上行PPDU1和PPDU2。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P MLD将其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第二Non-AP STA,以及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放宽了上行接入限制,在不影响单链路设备在主链路上传输质量的条件下,提高了AP MLD中上行同步传输的成功率,提供了高吞吐量的传输服务,实现在AP MLD场景下触发不同Non-AP MLD的多个独立Non-AP STA之间的上行同步传输。也为802.11be标准中soft AP MLD的接入规则提供修改意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第一Non-AP MLD可以包括解析单元11、数据发送单元12。
解析单元11,收到控制包装帧或触发帧之后解析AP MLD发送的第一信息,若接收到的Control ID值为“0111”,判断上行同步指示(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子字段是否为1,若为“1”,表示AP MLD指示第一Non-AP MLD后续需要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操作,继续解析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若接收到的Control ID值为“0000”,表示AP MLD指示第一Non-AP MLD后续需要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操作,继续解析TRS控制字段中的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
数据发送单元12,用于根据AP MLD发送的第一信息来发送后续的上行PPDU,具体来说,在收到控制包装帧或触发帧的SIFS时间后,发送限制过长度的上行P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第一Non-AP STA(传统Non-AP)可以包括解析单元21、数据发送单元22。
解析单元21,收到控制包装帧或触发帧之后用于解析AP MLD发送的第一信息,若接收到的Control ID值为“0111”,判断上行同步指示(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子字段是否为1,若为“1”,表示AP MLD指示第一Non-AP STA后续需要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操作,继续解析上行长度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若接收到的Control ID值为“0000”,表示AP MLD指示第一Non-AP STA后续需要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操作,继续解析TRS控制字段中的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并根据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的内容设置后续发送PPDU的长度。
数据发送单元22,用于根据AP MLD发送的第一信息来发送后续的上行PPDU,具体来说,在收到控制包装帧或触发帧的SIFS时间后,发送限制过长度的上行P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AP MLD可以包括数据接收单元31、处理单元32、生成单元33、数据发送单元34。
数据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来自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或单链路设备的上行数据。
处理单元32,用于在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如果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检查AP MLD在主链路上是不是TXOP holder,如果不是,则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生成单元33,用于在主链路上生成控制包装帧,实现对PPDU的确认并携带同步上行传输指示信息,其中控制包装帧的携带的帧(carried frame)字段用来携带BA1地址1字段后面的字段,可以实现BA1的功能(对PPDU进行确认);第一信息有两种设置方式,一种是在控制包装帧的HT Control字段的A-Control子字段包含4比特的Control ID、1比特的上行同步指示(Uplink synchronization indication)、12比特的上行长度,另一种在HT控制字段的A-Control子字段中使用现有的TRS控制指示信息,其中包含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
生成单元33也用于在主链路或非主链路上生成触发帧,该触发帧中的上行长度子字段可以限制Non-AP后续发送的上行PPDU长度。
数据发送单元34,用于AP MLD在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控制包装帧和触发帧,或用于在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触发帧,用来触发两个独立站点的同步上行传输。
图2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300的示意性交互图,如图25所示,该无线通信的方法300包括如下至少部分内容:
S310,AP MLD在主链路上向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以及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该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发送第二信息;其中,该第二信息用于将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该第二Non-AP STA,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S320,该Non-AP MLD中的该第一Non-AP STA接收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该第一信息,以及该Non-AP MLD中的该第二Non-AP STA接收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该第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Non-AP MLD中的该第一Non-AP STA根据该第一信息在主链路上发送上行数据,以及该Non-AP MLD中的该第二Non-AP STA根据该第二信息在非主链路上发送上行数据。
由于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了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因此,该Non-AP MLD中的该第一Non-AP STA和该Non-AP MLD中的该第二Non-AP STA分别根据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所进行的上行数据传输是同步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包括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该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该主链路和该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为soft AP MLD。以下以该AP MLD为soft AP MLD为例进行说明,也即,以下出现的AP MLD与soft AP MLD为同一设备的不同名称。
具体的,Non-AP MLD和soft AP MLD具有NSTR链路对的,即soft AP MLD和与之关联的Non-AP MLD不能在一对NSTR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接收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发送,或者,soft AP MLD和与之关联的Non-AP MLD不能在一对NSTR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仅举例说明了soft AP MLD有一条主链路和一条非主链路的情况,当然soft AP MLD中有多条主链路和/或多条非主链路,本申请中的方案也适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Non-AP MLD可以包括NSTR链路对,也可以包括STR链路对。
需要说明的是,NSTR这个性质一般是针对一对链路对来说的,比如5GHz和6GHz,如果soft AP MLD中存在这个NSTR链路对,那么soft AP MLD就不能在这对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接收,如果soft AP MLD中存在2.4GHz和6GHz链路对,那么soft AP MLD就有可能可以在这对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接收。也就是说,soft AP MLD只有工作在NSTR链路对的情况下,才不能同时收发。NSTR不是设备的性质,而是链路的性质。
还需要说明的是,多链路设备在NSTR链路对上是否能进行同时收发,主要看设备的性能,对于正常的AP MLD设备,即使工作在一对NSTR链路对上,但AP MLD可以解决设备内共存(in-device coexistence,IDC)干扰问题,那么其就能在这对NSTR链路对上同时收发,而soft AP MLD就不具备可以解决IDC干扰问题的能力,所以其不能在这对NSTR链路对上同时收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用的网络架构可以如图26所示,AP MLD内有两个附属AP设备,分别为AP1和AP2,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关联Non-AP MLD中的STA1,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关联Non-AP MLD中的STA2,并且链路1和链路2是一对NSTR链路对,通过本实施例可以让Non-AP MLD中的STA1(即第一Non-AP STA)和STA2(即第二Non-AP STA)分别在链路1和链路2上进行同步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Non-AP MLD中的该第一Non-AP STA在主链路上向该AP MLD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AP MLD辅助该第二Non-AP STA监听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辅助该第二Non-AP STA监听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第一帧中,其中,该第一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控制包装帧,管理帧,数据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包含在第二帧中,其中,该第二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触发帧、MU-RTS帧、BA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息包含在第三帧中,其中,该第三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触发帧、MU-RTS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Non-AP MLD在建立与该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该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26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27所示,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非主链路上Non-AP(STA2)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k-1至S k-5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k-1,Non-AP MLD中的附属非接入点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Non-AP MLD检查附属非接入点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上行传输的需求且退避计数器是否递减到零,若有上行传输的需求但退避计数器未递减到零,STA1向AP MLD中的附属AP1正常发送上行数据,由于在STA1向AP1发送数据期间STA2会进入盲状态从而无法正常退避,需要AP2来辅助获取传输机会并将TXOP转让给STA2,所以在发送PPDU1之前,STA1需要向AP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AP1收到该信息后启用AP2辅助监听链路2,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一个新帧(new frame)中。例如,该新帧为一个控制包装帧或管理帧或数据帧。
S k-2,AP MLD中的附属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收到STA1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后,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k-3,AP1和AP2在同一个AP MLD中,所以二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AP1在链路1(主链路)收到PPDU1后准备开启同步上行传输(生成第一信息),AP2生成用来触发STA2进行上行传输的MU-RTS帧(携带第二信息)。
S k-4,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回复BA1(携带第一信息)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MU-RTS(携带第二信息)(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
S k-5,STA2在收到MU-RTS的SIFS时间后,STA1和STA2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PPDU2和PPDU3进行同步上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26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28所示,非主链路上Non-AP(STA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l-1至S l-5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l-1,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l-2,AP MLD中的附属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AP MLD检查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下行传输的需求,若有,则可结合AP MLD的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下行同步传输;若与AP1关联的STA1或与AP2关联的STA2有大量紧急的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AP MLD中的附属AP1和AP2放弃下行传输机会,通过后续操作触发上行同步传输。
S l-3,AP1和AP2在同一个AP MLD中,所以二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AP1生成用来触发STA1进行上行传输的MU-RTS(携带第一信息),AP2生成用来触发STA2进行上行传输的MU-RTS(携带第二信息)。
S l-4,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MU-RTS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MU-RTS(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
S l-5,STA1和STA2在收到MU-RTS的SIFS时间后,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上行PPDU1和PPDU2。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26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29所示,非主链路上Non-AP(STA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m-1至S m-5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m-1,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m-2,Non-AP MLD中的附属非接入点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Non-AP MLD检查附属非接入点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上行传输的需求且退避计数器是否递减到零,若有上行传输的需求但退避计数器未递减到零,STA1向AP MLD中的附属AP1正常发送上行数据,由于在STA1向AP1发送数据期间STA2会进入盲状态从而无法正常退避,需要AP2来辅助获取传输机会并将TXOP转让给STA2,所以在发送PPDU1之前,STA1需要向AP1发送第一指示信息,AP1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启用AP2辅助监听链路2,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new frame中。
后续S m-3-S m-5分别与S k-3至S k-5相同,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26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30所示,非主链路上Non-AP(STA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n-1至S n-4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n-1,Non-AP MLD中的附属非接入点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因为Non-AP MLD与AP MLD关联,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Non-AP MLD的附属STA1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STA2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n-2,AP MLD中的附属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若与AP1关联的STA1有大量紧急的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AP MLD中的附属AP1放弃下行传输机会,通过后续操作触发STA1上行传输。
S n-3,AP1生成用来触发STA1进行上行传输的MU-RTS(携带第一信息),并在链路1(主链路)上将其发送给STA1。
S n-4,STA1在收到MU-RTS的SIFS时间后,通过STA1和STA2在链路1和链路2上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上行PPDU1和PPDU2。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26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31所示,非主链路上Non-AP(STA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o-1至S o-3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o-1,Non-AP MLD中的附属非接入点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因为Non-AP MLD与AP MLD关联,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Non-AP MLD的附属STA1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STA2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o-2,Non-AP MLD中的附属非接入点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Non-AP MLD检查附属非接入点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上行传输的需求且退避计数器是否递减到零,若有且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则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同一个多链路设备内的上行同步传输。
S o-3,STA1和STA2在链路1和链路2上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PPDU1和PPDU2,保证结束时间对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26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32所示,考虑RTS、CTS交换的场景,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非主链路上Non-AP(STA2)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p-1至S p-5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p-1,Non-AP MLD中的附属非接入点STA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Non-AP MLD检查附属非接入点STA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上行传输的需求且退避计数器是否递减到零,若有且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则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同一个多链路设备内的上行同步传输;否则,STA1向AP MLD中的附属AP1正常发送上行数据,其中包括RTS、CTS交换过程。
S p-2,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CTS时,由于链路1和链路2的NSTR特性,AP2在CTS发送的持续时间里会处于盲状态,退避计数器停止退避,AP1发送完CTS后,AP2退出盲状态,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当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时,此时AP MLD中的AP1在链路1上正在接收数据,所以AP2由于链路1和链路2的NSTR特性不能发送下行数据,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后续S p-3-S p-5分别与S k-3至S k-5相同,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图26所示的网络架构,如图33所示,考虑RTS、CTS交换的场景,非主链路上Non-AP(STA2)的退避计数器先到零,主链路上Non-AP(STA1)的退避计数器后到零,STA1(第一Non-AP STA)和STA2(第二Non-AP STA)可以基于如下S q-1至S q-5实现上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S q-1,AP MLD中的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此时根据AP MLD的接入规则,由于AP MLD在主链路上不是TXOP holder,所以AP2根据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保持退避计数器为零。
S q-2,AP MLD中的附属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执行EDCA机制,退避计数器递减到零,获得传输机会,此时AP MLD检查附属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是否有下行传输的需求,若有,则可结合AP MLD的多链路信道接入规则进行下行同步传输,后续操作不在本发明的考虑范围内;若与AP1关联的STA1或与AP2关联的STA2有大量紧急的上行数据需要发送,则AP MLD中的附属AP1和AP2放弃下行传输机会,通过后续操作触发上行同步传输。
S q-3,AP1和AP2在同一个AP MLD中,所以二者可以进行信息交互,AP1生成用来触发STA1进行上行传输的MU-RTS(携带第一信息),AP2生成用来触发STA2进行上行传输的MU-RTS(携带第二信息)。
S q-4,当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发送MU-RTS时,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MU-RTS(保证二者结束时间对齐)。
S q-5,STA1和STA2在收到MU-RTS的SIFS时间后,同步发送长度相同的上行PPDU1和PPDU2。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P MLD将其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第二Non-AP STA,以及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放宽了上行接入限制,在不影响单链路设备在主链路上传输质量的条件下,提高了AP MLD中上行同步传输的成功率,提供了高吞吐量的传输服务,实现在AP MLD场景下触发同一个Non-AP MLD内不同Non-AP STA之间的上行同步传输。也为802.11be标准中soft AP MLD的接入规则提供修改意见。
图3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400的示意性交互图,如图34所示,该无线通信的方法400包括如下至少部分内容:
S410,Non-AP MLD在建立与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该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包括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该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该主链路和该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为soft AP MLD。以下以该AP MLD为soft AP MLD为例进行说明,也即,以下出现的AP MLD与soft AP MLD为同一设备的不同名称。
具体的,Non-AP MLD和soft AP MLD具有NSTR链路对的,即soft AP MLD和与之关联的Non-AP MLD不能在一对NSTR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接收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发送,或者,soft AP MLD和与之关联的Non-AP MLD不能在一对NSTR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仅举例说明了soft AP MLD有一条主链路和一条非主链路的情况,当然soft AP MLD中有多条主链路和/或多条非主链路,本申请中的方案也适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Non-AP MLD可以包括NSTR链路对,也可以包括STR链路对。
需要说明的是,NSTR这个性质一般是针对一对链路对来说的,比如5GHz和6GHz,如果soft AP MLD中存在这个NSTR链路对,那么soft AP MLD就不能在这对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接收,如果soft AP MLD中存在2.4GHz和6GHz链路对,那么soft AP MLD就有可能可以在这对链路对的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同时在另一条链路上接收。也就是说,soft AP MLD只有工作在NSTR链路对的情况下,才不能同时收发。NSTR不是设备的性质,而是链路的性质。
还需要说明的是,多链路设备在NSTR链路对上是否能进行同时收发,主要看设备的性能,对于正常的AP MLD设备,即使工作在一对NSTR链路对上,但AP MLD可以解决设备内共存(in-device coexistence,IDC)干扰问题,那么其就能在这对NSTR链路对上同时收发,而soft AP MLD就不具备可以解决IDC干扰问题的能力,所以其不能在这对NSTR链路对上同时收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用的网络架构可以如图26所示,AP MLD内有两个附属AP设备,分别为AP1和AP2,AP1在链路1(主链路)上关联Non-AP MLD中的STA1,AP2在链路2(非主链路)上关联Non-AP MLD中的STA2,并且链路1和链路2是一对NSTR链路对。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on-AP MLD在建立与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从而优化基于AP MLD的多链路连接建立流程。
上文结合图7至图34,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文结合图35至图39,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
图3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5所示,该无线通信的设备500为AP MLD,该无线通信的设备500包括:
通信单元510,用于在主链路上向第一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或者,在主链路上向第一Non-AP STA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及
该通信单元510,还用于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第二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将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该第二Non-AP STA;
其中,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包括至少一个非同时发送和接收NSTR链路对,该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该主链路和该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携带,和/或,该第二信息通过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携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控制包装帧或块确认BA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包括触发帧或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控制包装帧,该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包括触发帧或MU-RTS帧;其中,
该控制包装帧包括高吞吐量控制字段,该高吞吐量控制字段中的聚合控制子字段包括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和上行长度子字段,其中,该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的取值用于指示该第一Non-AP STA进行同步上行传输,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该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或者,
该控制包装帧包括高吞吐量控制字段,该高吞吐量控制字段中的聚合控制子字段包括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其中,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该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包装帧包括携带的帧字段,该携带的帧字段包括块确认BA帧子字段,该BA帧子字段用于对该第一Non-AP STA之前发送的第一PPDU进行确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BA帧,该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包括触发帧或MU-RTS帧;其中,
该BA帧包括BA控制字段,该BA控制字段中的预留子字段包括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和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其中,该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的取值用于指示该第一Non-AP STA进行同步上行传输,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该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 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消除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该第二Non-AP STA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的情况下,该第一Non-AP STA在其获取的TXOP上与该第一Non-AP MLD中的其他Non-AP同步传输上行数据,或者,该第一Non-AP STA在其获取的TXOP上传输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帧发送,该第二信息通过第二帧发送,该第一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该第二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和/或,该第二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该第二Non-AP STA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或者,
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向该第二Non-AP STA发送MU-RTS帧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的情况下,该通信单元还用于在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进行同步下行传输;或者,
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且该第一Non-AP STA和/或该第二Non-AP STA存在紧急的待发送上行数据,该通信单元510还用于放弃在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进行同步下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单元51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Non-AP STA的请求,将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该第二Non-AP STA。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MLD在建立与该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该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和/或,该第二Non-AP MLD在建立与该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该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或者是通信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设备5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AP MLD,并且无线通信的设备5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7至图24所示方法200中AP MLD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3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6所示,该无线通信的设备600为第一Non-AP STA设备,或者,该无线通信的设备600为第一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该无线通信的设备600包括:
通信单元610,用于接收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信息;
其中,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包括至少一个非同时发送和接收NSTR链路对,该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该主链路和该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携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控制包装帧或块确认BA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控制包装帧;
该控制包装帧包括高吞吐量控制字段,该高吞吐量控制字段中的聚合控制子字段包括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和上行长度子字段,其中,该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的取值用于指示该第一Non-AP STA进行 同步上行传输,该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承载第二信息的触发帧或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或者,
该控制包装帧包括高吞吐量控制字段,该高吞吐量控制字段中的聚合控制子字段包括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其中,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承载第二信息的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包装帧包括携带的帧字段,该携带的帧字段包括块确认BA帧子字段,该BA帧子字段用于对该第一Non-AP STA之前发送的第一PPDU进行确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BA帧;
其中,该BA帧包括BA控制字段,该BA控制字段中的预留子字段包括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和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其中,该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的取值用于指示该第一Non-AP STA进行同步上行传输,该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承载第二信息的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消除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的情况下,该通信单元610还用于在其获取的TXOP上与该第一Non-AP MLD中的其他Non-AP同步传输上行数据,或者,该通信单元610还用于在其获取的TXOP上传输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帧发送,该第一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第二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该第二帧承载有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和/或,该第二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单元61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信息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MLD在建立与该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该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或者是通信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设备6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并且无线通信的设备6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7至图24所示方法200中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3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7所示,该无线通信的设备700为第二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该无线通信的设备700包括:
通信单元710,用于接收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二信息;
该第二信息用于将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该第二Non-AP STA,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P MLD包括至少一个非同时发送和接收NSTR链路对,所述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主链路和该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息通过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携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包括触发帧或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通过触发帧或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消除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该第二Non-AP STA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息通过第二帧发送,该第二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第一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其中,该第一帧承载有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和/或,该第二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该第二Non-AP STA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或者,
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向该第二Non-AP STA发送MU-RTS帧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单元710还用于根据该第二信息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Non-AP MLD在建立与所述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或者是通信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设备7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并且无线通信的设备7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7至图24所示方法200中第二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3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设备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8所示,该无线通信的设备800为AP MLD,该无线通信的设备800包括:
通信单元810,用于在主链路上向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一非接入点站点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以及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该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该第二信息用于将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该第二Non-AP STA,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包括至少一个非同时发送和接收NSTR链路对,该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该主链路和该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单元810还用于接收该Non-AP MLD中的该第一Non-AP STA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AP MLD辅助该第二Non-AP STA监听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通信的设备800还包括:处理单元820,
该处理单元820用于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辅助该第二Non-AP STA监听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第一帧中,其中,该第一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控制包装帧,管理帧,数据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消除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包含在第二帧中,其中,该第二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触发帧、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块确认BA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息包含在第三帧中,其中,该第三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触发帧、MU-RTS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Non-AP MLD在建立与该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该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或者是通信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设备8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AP MLD中,并且无线通信的设备8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5至图33所示方法300中AP MLD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3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设备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9所示,该无线通信的设备900为Non-AP MLD,该无线通信的设备900包括:
通信单元910,用于通过Non-AP MLD中的第一非接入点站点Non-AP STA接收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信息,以及通过该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接收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第二信息;
其中,该第二信息用于将该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该第二Non-AP STA,该第一信息和该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包括至少一个非同时发送和接收NSTR链路对,该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该主链路和该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单元910还用于通过该Non-AP MLD中的该第一Non-AP STA在主链路上向该AP MLD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AP MLD辅助该第二Non-AP STA监听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第一帧中,其中,该第一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控制包装帧,管理帧,数据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第 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消除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该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该第二信息之前,该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包含在第二帧中,其中,该第二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触发帧、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块确认BA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息包含在第三帧中,其中,该第三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触发帧、MU-RTS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Non-AP MLD在建立与该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该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或者是通信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设备9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Non-AP MLD中,并且无线通信的设备9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5至图33所示方法300中Non-AP MLD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4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1000示意性结构图。图40所示的通信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10,处理器10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通信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20。其中,处理器1010可以从存储器10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0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0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01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通信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030,处理器10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10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10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10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10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AP MLD,并且该通信设备10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10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并且该通信设备10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10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Non-AP MLD,并且该通信设备10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10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Non-AP MLD,并且该通信设备10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4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1所示的芯片1100包括处理器1110,处理器11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1所示,芯片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20。其中,处理器1110可以从存储器11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1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1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11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11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130。其中,处理器11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1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11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140。其中,处理器11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1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P MLD,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Non-AP MLD,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Non-AP MLD,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P MLD,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Non-AP MLD,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Non-AP MLD,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 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P MLD,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Non-AP MLD,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Non-AP MLD,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P MLD,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Non-AP STA设备或第一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Non-AP MLD,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Non-AP MLD,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Non-AP MLD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7)

  1.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主链路上向第一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一非接入点站点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或者,AP MLD在主链路上向第一Non-AP STA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及
    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第二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包括至少一个非同时发送和接收NSTR链路对,所述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所述主链路和所述非主链路。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携带,和/或,所述第二信息通过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携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控制包装帧或块确认BA帧。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包括触发帧或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
  6. 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控制包装帧,所述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包括触发帧或MU-RTS帧;其中,
    所述控制包装帧包括高吞吐量控制字段,所述高吞吐量控制字段中的聚合控制子字段包括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和上行长度子字段,其中,所述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的取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Non-AP STA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所述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所述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或者,
    所述控制包装帧包括高吞吐量控制字段,所述高吞吐量控制字段中的聚合控制子字段包括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其中,所述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所述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包装帧包括携带的帧字段,所述携带的帧字段包括块确认BA帧子字段,所述BA帧子字段用于对所述第一Non-AP STA之前发送的第一PPDU进行确认。
  8. 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BA帧,所述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包括触发帧或MU-RTS帧;其中,
    所述BA帧包括BA控制字段,所述BA控制字段中的预留子字段包括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和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其中,所述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的取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Non-AP STA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所述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所述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
  9. 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消除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11. 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12. 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所述第二Non-AP STA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13. 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Non-AP STA在其获取的TXOP上与所述第一Non-AP MLD中的其他Non-AP同步传输上行数据,或者,所述第一Non-AP STA在其获取的TXOP上传输上行数据。
  1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帧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通过第二帧发送,所述第一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所述第二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和/或,所述第二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
  16. 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所述第二Non-AP STA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或者,
    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向所述第二Non-AP STA发送MU-RTS帧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18. 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的情况下,所述AP MLD在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进行同步下行传输;或者,
    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且所述第一Non-AP STA和/或所述第二Non-AP STA存在紧急的待发送上行数据,所述AP MLD放弃在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进行同步下行传输。
  19. 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P MLD根据所述第一Non-AP STA的请求,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
  20. 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Non-AP MLD在建立与所述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和/或,所述第二Non-AP MLD在建立与所述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21.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一非接入点站点Non-AP STA接收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信息,或者,第一Non-AP STA设备接收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包括至少一个非同时发送和接收NSTR链路对,所述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所述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23. 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携带。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控制包装帧或块确认BA帧。
  25. 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控制包装帧;
    所述控制包装帧包括高吞吐量控制字段,所述高吞吐量控制字段中的聚合控制子字段包括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和上行长度子字段,其中,所述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的取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Non-AP STA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所述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承载第二信息的触发帧或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或者,
    所述控制包装帧包括高吞吐量控制字段,所述高吞吐量控制字段中的聚合控制子字段包括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其中,所述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承载第二信息的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包装帧包括携带的帧字段,所述携带的帧字段包括块确认BA帧子字段,所述BA帧子字段用于对所述第一Non-AP STA之前发送的第一PPDU进行确认。
  27. 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回复数据传输的帧包括BA帧;
    其中,所述BA帧包括BA控制字段,所述BA控制字段中的预留子字段包括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和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其中,所述上行同步指示子字段的取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Non-AP STA进行同步上行传输,所述上行数据符号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与承载第二信息的触发帧或MU-RTS帧中所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所指示的上行PPDU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28. 如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消除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30. 如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31. 如权利要求2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Non-AP STA在其获取的TXOP上与所述第一Non-AP MLD中的其他Non-AP同步传输上行数据,或者,所述第一Non-AP STA在其获取的TXOP上传输上行数据。
  32. 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帧发送,所述第一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第二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所述第二帧承载有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33. 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和/或,所述第二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
  34. 如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35. 如权利要求2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Non-AP STA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发送上行数据。
  36. 如权利要求2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Non-AP MLD在建立与所述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37.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接收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38.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包括至少一个非同时发送和接收NSTR链路对,所述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主链路和所述非主链路。
  39. 如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通过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携带。
  40. 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TXOP之后发送的帧包括触发帧或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
  41. 如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42. 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消除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43. 如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44. 如权利要求4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 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所述第二Non-AP STA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45. 如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通过第二帧发送,所述第二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与第一帧中携带的上行长度子字段的取值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帧承载有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PPDU的长度。
  46. 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和/或,所述第二帧为触发帧或MU-RTS帧。
  47. 如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
  48. 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所述第二Non-AP STA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或者,
    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向所述第二Non-AP STA发送MU-RTS帧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49. 如权利要求37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Non-AP STA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发送上行数据。
  50. 如权利要求37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Non-AP MLD在建立与所述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51.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主链路上向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一非接入点站点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以及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所述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52. 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包括至少一个非同时发送和接收NSTR链路对,所述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所述主链路和所述非主链路。
  53. 如权利要求51或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P MLD接收所述Non-AP MLD中的所述第一Non-AP STA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AP MLD辅助所述第二Non-AP STA监听非主链路。
  54. 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P MLD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辅助所述第二Non-AP STA监听非主链路。
  55. 如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56. 如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57. 如权利要求53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第一帧中,其中,所述第一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控制包装帧,管理帧,数据帧。
  58. 如权利要求51或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59. 如权利要求51或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60. 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消除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61. 如权利要求51或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62. 如权利要求51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含在第二帧中,其中,所述第二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触发帧、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块确认BA帧。
  63. 如权利要求51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含在第三帧中,其中,所述第三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触发帧、MU-RTS帧。
  64. 如权利要求51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on-AP MLD在建立与所述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65.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一非接入点站点Non-AP STA接收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接收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66. 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包括至少一个非同时发送和接收NSTR链路对,所述至少一个NSTR链路对中的一个链路对包括所述主链路和所述非主链路。
  67. 如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Non-AP MLD中的所述第一Non-AP STA在主链路上向所述AP MLD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AP MLD辅助所述第二Non-AP STA监听非主链路。
  68. 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69. 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70. 如权利要求67至6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第一帧中,其中,所述第一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控制包装帧,管理帧,数据帧。
  71. 如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72. 如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Non-AP STA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73. 如权利要求7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消除发送CTS帧的过程中停止退避;以及在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发送完CTS帧之后,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继续递减。
  74. 如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先递减至零,所述AP MLD中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后递减至零,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维护的退避计数器递减至零之后,且在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所述AP MLD中非主链路上的接入点设备保持其维护的退避计数器为零。
  75. 如权利要求65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含在第二帧中,其中,所述第二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触发帧、多用户请求发送MU-RTS帧、块确认BA帧。
  76. 如权利要求65至7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含在第三帧中,其中,所述第三帧为以下中的一种:
    触发帧、MU-RTS帧。
  77. 如权利要求65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on-AP MLD在建立与所述AP MLD之间的多链路连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AP MLD的指示确定主链路和非主链路。
  78. 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为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在主链路上向第一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或者,通信单元,用于在主链路上向第一Non-AP STA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及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第二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79. 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为第一Non-AP MLD中的第一Non-AP STA,或者,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为第一Non-AP STA,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80. 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为第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81. 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为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在主链路上向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中的第一非接入点站点Non-AP STA发送第一信息,以及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向所述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发送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82. 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为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所述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Non-AP MLD中的第一非接入点站点Non-AP STA接收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在主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信息,以及在所述Non-AP MLD中的第二Non-AP STA接收所述 AP MLD在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将所述AP MLD在非主链路上获取的传输机会TXOP共享给所述第二Non-AP STA,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分别指示主链路和非主链路上同步发送的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
  83. 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2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37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51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65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4.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37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51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65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5.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37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51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65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6.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37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51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65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7. 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37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51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65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98901.7A 2021-06-02 2021-06-02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74135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98025 WO2022252166A1 (zh) 2021-06-02 2021-06-02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3579A true CN117413579A (zh) 2024-01-16

Family

ID=84322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8901.7A Pending CN117413579A (zh) 2021-06-02 2021-06-02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7606A1 (zh)
CN (1) CN117413579A (zh)
WO (1) WO202225216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2364B2 (en) * 2019-06-19 2022-03-08 Nxp Usa, Inc. Security in a multi-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89435B2 (en) * 2019-07-12 2024-01-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Enhanced high-throughput synchronous and constrained multi-link transmissions in WLAN
US11445431B2 (en) * 2019-07-12 2022-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US11432326B2 (en) * 2019-10-29 2022-08-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ulti-link channel access and operation with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multi-link resour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07606A1 (en) 2024-03-28
WO2022252166A1 (zh)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0595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99740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US9461792B2 (en) Signaling and procedure design for cellular cluster contending on license-exempt bands
US9025544B2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WO2019213971A1 (zh) 上行信号的发送方法和终端设备
JP2016534597A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応答インジケーション延期を動的に設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WO2022110233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92044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16548039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7413579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EP375193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harq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23279403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237629A1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CN113765642B (zh) Harq码本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125573A1 (zh) 一种时域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23279399A1 (zh) 侧行传输资源的确定方法、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150990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22036617A1 (zh) 信道资源的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110071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143638A1 (zh)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21293A1 (zh) 信道侦听的方法及设备
CN117378280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16762365A (zh) 侧行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7956603A (zh) 一种协作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242851A (zh) 无线通信方法、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