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3367A - 用于光伏模块膜的反射网格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伏模块膜的反射网格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3367A
CN117413367A CN202180098464.9A CN202180098464A CN117413367A CN 117413367 A CN117413367 A CN 117413367A CN 202180098464 A CN202180098464 A CN 202180098464A CN 117413367 A CN117413367 A CN 117413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rsion
polyolefin
ethylene
pigment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84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宇岩
郭云龙
孙亚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17413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3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54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H01L31/0547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comprising light concentrating means of the reflecting type, e.g. parabolic mirrors, concentrators using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81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ncapsulation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9Protective back she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提供水性颜料‑聚烯烃分散体(P‑P分散体)以及将该水性P‑P分散体的网格图案施加到后包封膜上。该方法包括将该网格图案干燥成网格层以形成网格化后包封膜。该方法包括将多个光伏电池和前包封膜放置在该网格化后包封膜上以形成叠堆,以及将该叠堆层压以形成反射光伏(PV)模块。本公开还提供了通过该方法产生的反射光伏模块。

Description

用于光伏模块膜的反射网格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PV)模块的特征在于它们可以将入射的太阳能转化成有用的电能的效率。利用晶体硅光伏电池的PV模块已经实现约23.5%或更高的效率。
用于提高PV模块效率的已知方法是在PV模块中提供反射层以增强光反射。向PV模块添加反射层的常规技术包括(i)将反射材料熔融粘结到包封膜上,(ii)向PV模块添加额外的结构层诸如反射背片,以及添加接合层以实现(i)和/或(ii)。这些常规方法赋予PV模块复杂的化学性质和/或额外的结构要求。
还已知的是,PV模块制造过程缓慢且麻烦,PV模块制造需要非常耗能且耗时的层压程序。层压步骤通常是PV模块制造过程中的瓶颈。上述用于生产反射层的常规技术中的负担未能解决PV模块制造的问题,而只是增加了PV模块制造的缺点。
本领域认识到需要一种用于将反射层添加到PV模块的简化技术,该简化技术减少PV制造时间、减少PV模块生产能量并且减少PV模块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提供水性颜料-聚烯烃分散体(P-P分散体)以及将该水性P-P分散体的网格图案施加到后包封膜上。该方法包括将该网格图案干燥成网格层以形成网格化后包封膜。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伏(PV)模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PV模块包括网格化后包封膜、前包封膜和夹置在该网格化后包封膜与该前包封膜之间的多个光伏电池。该网格化后包封膜具有面层表面和粘附到该面层表面的网格层。该网格层具有(i)网格区域,其是由聚烯烃和颜料构成的反射材料,和(ii)由该网格区域限定的多个陆地区域。每个陆地区域均没有反射材料。PV模块包括多个光伏电池,每个光伏电池位于相应的陆地区域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后包封膜的面层表面上的反射材料的网格层的俯视平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网格化后包封膜、光伏电池和前包封膜的叠堆的分解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与前包封膜和后包封膜直接接触的反射光伏模块和网格层的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与后包封膜直接接触而不与前包封膜直接接触的网格层的反射光伏模块的正视图。
定义
对元素周期表的任何提及都是如由CRC出版社公司(CRC Press,Inc.)于1990-1991年出版的元素周期表。通过用于对各族进行编号的新记号法来提及该表中的一组元素。
出于美国专利实践的目的,任何提及的专利、专利申请或公布的内容均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或其等效美国版本以引用的方式如此并入),尤其是关于本领域中的定义(在不会与本公开中具体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的情况下)和常识的公开内容。
本文公开的数值范围包含从下限值到上限值的所有值,并且包含下限值和上限值。对于含有明确值的范围(例如,1或2、或3至5、或6、或7),包括任何两个明确值之间的任何子范围(例如,上述范围1至7包括1至2;2至6;5至7;3至7;5至6等的子范围)。
除非相反地陈述、由上下文暗示或在本领域中是惯常的,否则所有份数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计,并且所有测试方法都是截至本公开的提交日期的现行方法。
如本文所用,术语“共混物”或“聚合物共混物”是两种或更多种聚合物的共混物。此共混物可以是或可以不是可混溶的(在分子水平上不是相分离的)。这种共混物可以是或可以不是相分离的。此共混物可以含有或可以不含有一种或多种域配置,如由透射电子光谱法、光散射、x射线散射以及本领域已知的其他方法所确定的。
术语“组合物”是指包含组合物的材料的混合物,以及由组合物的材料形成的反应产物和分解产物。
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和其衍生词并不旨在排除任何额外组分、步骤或程序的存在,无论所述组分、步骤或程序是否具体地被公开。为了避免任何疑问,除非相反地陈述,否则通过使用术语“包含”要求保护的所有组合物可以包括任何额外的添加剂、佐剂或化合物,无论是聚合形式还是其他形式。相反,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将任何其他组分、步骤或程序(除了对可操作性来说并非必不可少的组分、步骤或程序之外)排除在任何随后陈述内容的范围之外。术语“由……组成”排除未具体叙述或列出的任何组分、步骤或程序。除非另外陈述,否则术语“或”是指单独的以及呈任何组合形式的所列成员。对单数的使用包括对复数的使用,并且反之亦然。
“弹性体”和类似术语是指可以伸展到其原始长度的至少两倍,并且当施加伸展的力被释放时,极其快速地收缩到大致其原始长度的橡胶状聚合物。在未交联状态下在室温下使用ASTM D638-72的方法,弹性体的弹性模量是约10,000psi(68.95MPa)或更小并且伸长率通常大于200%。
“乙烯弹性体”和类似术语是指由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构成的弹性体。
“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是含有超过50wt%(wt%)的聚合乙烯单体(按可聚合单体的总量计)并且任选地可以含有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聚合物。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包括乙烯均聚物和乙烯共聚物(意指衍生自乙烯和一种或多种共聚单体的单元)。术语“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和“聚乙烯”可互换使用。基于乙烯的聚合物(聚乙烯)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聚乙烯。线性聚乙烯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极低密度聚乙烯(VLDPE)、多组分基于乙烯的共聚物(EPE)、乙烯/α-烯烃多嵌段共聚物(也称为烯烃嵌段共聚物(OBC))、基本上线性或线性塑性体/弹性体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一般来讲,聚乙烯可以使用非均相催化剂系统(诸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包含第4族过渡金属和配体结构的均相催化剂系统(诸如茂金属、非茂金属的金属中心、杂芳基、异价芳氧基醚、膦亚胺等)在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液相浆液法反应器或液相溶液法反应器中生产。在单反应器或双反应器配置中还可以使用非均相和/或均相催化剂的组合。
“乙烯塑性体/弹性体”是含有均相短链分支分布的基本上线性或线性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包括衍生自乙烯的单元和衍生自至少一种C3-C10α-烯烃共聚单体的单元。乙烯塑性体/弹性体具有0.870g/cc至0.917g/cc的密度。乙烯塑性体/弹性体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AFFINITYTM塑性体和弹性体(可购自陶氏化学公司(The Dow Chemical Company))、EXACTTM塑性体(可购自埃克森美孚化学(ExxonMobil Chemical))、TafmerTM(可购自三井(Mitsui))、NexleneTM(可购自鲜京化学公司(SK ChemicalsCo.))和LuceneTM(可购自乐金化学有限公司(LG Chem Ltd.))。
“高密度聚乙烯”(或“HDPE”)是乙烯均聚物或与至少一种C4-C10α-烯烃共聚单体或C4-C8α-烯烃共聚单体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并且密度为0.940g/cc、或0.945g/cc、或0.950g/cc、0.953g/cc至0.955g/cc、或0.960g/cc、或0.965g/cc、或0.970g/cc、或0.975g/cc、或0.980g/cc。HDPE可以是单峰共聚物或多峰共聚物。“单峰乙烯共聚物”为在示出分子量分布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中具有一个明显的峰的乙烯/C4-C10α-烯烃共聚物。“多峰乙烯共聚物”为在示出分子量分布的GPC中具有至少两个明显的峰的乙烯/C4-C10α-烯烃共聚物。多峰包含具有两个峰(双峰)的共聚物以及具有超过两个峰的共聚物。HDPE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DOWTM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可购自陶氏化学公司)、ELITETM增强型聚乙烯树脂(可购自陶氏化学公司)、CONTINUUMTM双峰聚乙烯树脂(可购自陶氏化学公司)、LUPOLENTM(可购自利安德巴塞尔(LyondellBasell))以及来自北欧化工(Borealis)、英力士(Ineos)和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的HDPE产品。
“低密度聚乙烯”(或“LDPE”)由乙烯均聚物或包含密度为0.915g/cc到小于0.940g/cc的至少一种C3-C10α-烯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成,并且含有具有宽MWD的长链分支。LDPE通常通过高压自由基聚合(具有自由基引发剂的管式反应器或高压釜)而产生。LDPE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MarFlexTM(雪佛龙菲利普斯(Chevron Phillips))、LUPOLENTM(利安德巴塞尔),以及来自北欧化工、英力士、埃克森美孚等的LDPE产品。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或“LLDPE”)是包含非均相短链分支分布的线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包含衍生自乙烯的单元和衍生自至少一种C3-C10α-烯烃共聚单体的单元。LLDPE的特征在于与常规LDPE相比长链支化(如果存在的话)极少。LLDPE具有0.910g/cc至小于0.940g/cc的密度。LLDPE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TUFLINTM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能够从陶氏化学公司(The Dow Chemical Company)获得)、DOWLEXTM聚乙烯树脂(能够从陶氏化学公司获得)和MARLEXTM聚乙烯(能够从雪佛龙菲利普斯(Chevron Phillips)获得)。
“烯烃类聚合物”或“聚烯烃”是含有超过50wt%的聚合烯烃单体(按可聚合单体的总量计)并且任选地可以含有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聚合物。基于烯烃的聚合物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和基于丙烯的聚合物。
“聚合物”是通过使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单体聚合来制备的化合物,所述单体以聚合形式提供构成聚合物的多个和/或重复的“单元”或“单体单元”。因此,通用术语聚合物涵盖通常用于指代仅由一种类型的单体制备的聚合物的术语均聚物和通常用于指代由至少两种类型的单体制备的聚合物的术语共聚物。其还涵盖所有形式的共聚物,例如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术语“乙烯/α-烯烃聚合物”和“丙烯/α-烯烃聚合物”表示如上所述的通过分别使乙烯或丙烯和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可聚合α-烯烃单体聚合来制备的共聚物。应当注意的是,尽管聚合物通常被称为“由”一种或多种指定单体“制成”、“基于”指定单体或单体类型、“含有”指定单体含量等,但是在本上下文中,术语“单体”应理解为指代指定单体的聚合残余物而不是未聚合物质。通常,本文的聚合物被称为基于作为对应单体的聚合形式的“单元”。
“基于丙烯的聚合物”是包含超过50重量%的聚合丙烯单体(按可聚合单体的总量计)以及任选地可包含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聚合物。丙烯类聚合物包括丙烯均聚物和丙烯共聚物(意指衍生自丙烯和一种或多种共聚单体的单元)。术语“丙烯类聚合物”和“聚丙烯”可互换使用。合适的丙烯共聚物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丙烯抗冲共聚物和丙烯无规共聚物。
“超低密度聚乙烯”(或“ULDPE”)和“极低密度聚乙烯”(或“VLDPE”)各自为包含非均相短链分支分布的线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包含衍生自乙烯的单元和衍生自至少一种C3-C10α-烯烃共聚单体的单元。ULDPE和VLDPE各自具有0.885g/cc到0.915g/cc的密度。ULDPE和VLDPE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ATTANETM超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可购自陶氏化学公司)和FLEXOMERTM极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可购自陶氏化学公司)。
测试方法
平均体积粒径是指如使用Beckman LS230粒度分析仪测量的体积平均粒度,结果以微米(或微米(micron))报告。
PV模块样品的电流-电压(IV)特性用脉冲太阳能模拟器(Burger PS8/PSS8)并用IEC 60904中描述的程序评估。光照强度设定为1000W/m2。使用在CPVT下校准的标准模块来校准仪器。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填充因子(FF)和最大功率输出(Pmax)都是从IV曲线确定的参数。获得的Pmax用作PV模块的初始功率输出,结果以瓦特-峰值(W)报告。
密度根据ASTM D792方法B测量。结果以克/立方厘米(g/cc)为单位记录。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可用于测量聚合物在宽温度范围内的熔融、结晶和玻璃化转变行为。例如,使用配备有冷藏冷却系统(refrigerated cooling system;RCS)和自动取样器的TA仪器Q1000 DSC进行这一分析。在测试期间,使用50ml/min的氮气吹扫气流。将每个样品在约175℃下熔融压制成薄膜;然后将熔融的样品空气冷却至室温(约25℃)。从冷却的聚合物中抽取3-10mg 6mm直径试样,称重,放置在轻铝盘(大约50mg)中,并且进行卷曲关闭。接着执行分析以确定其热特性。
通过使样品温度斜升和斜降以产生热流对温度的曲线来确定样品的热行为。首先,将样品快速加热到180℃并且保持等温3分钟以便去除其热历程。接下来,以10℃/分钟的冷却速率将样品冷却到-40℃,并且在-40℃下保持等温3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加热速率将样品加热到180℃(这是“第二加热”斜坡)。记录冷却曲线和第二加热曲线。通过设置从结晶开始到-20℃的基线终点来分析冷却曲线。通过设置从-20℃到熔融结束的基线终点来分析加热曲线。测定的值是熔融的外推起始温度Tm和结晶的外推起始温度Tc。熔化热(Hf)(以焦耳/克为单位)和使用以下等式计算聚乙烯样品的结晶度%:结晶度%=((Hf)/292J/g)×100
熔化热(Hf)(也称为熔融焓)和峰值熔融温度由第二热曲线报告。
通过首先在熔融转变的开始与结束之间绘制基线,从DSC加热曲线确定熔点Tm。接着对熔融峰的低温侧上的数据绘制切线。此切线与基线相交的地方为熔融(Tm)的外推起始点。这如在Bernhard Wunderlich,《聚合材料的热表征中的热分析基础(The Basis ofThermal Analysis,in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92,277-278(Edith A.Turi编辑,1997年第2版)中所述。
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其中一半样品已经得到液体热容的DSC加热曲线确定,如Bernhard Wunderlich,《聚合材料的热表征中的热分析基础(The Basis of ThermalAnalysis,in Therm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92,278-279(EdithA.Turi编辑,1997年第2版)中所述。基线从玻璃化转变区下方和上方绘制,并且通过Tg区外推。样品热容在这些基线之间的中点处的温度是Tg。
使用ASTM D1238(190℃/2.16kg)测量以g/10分钟计的熔体指数(MI)(I2)。
使用ASTM D1238(230℃/2.16kg)测量以g/10分钟计的熔体流动速率(MFR)。
具体实施方式
1.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将水性颜料分散体与水性聚烯烃分散体混合以形成水性颜料-聚烯烃分散体(P-P分散体)。该方法包括将水性P-P分散体的网格图案施加到后包封膜上。该方法包括将网格图案干燥成网格层以形成网格化后包封膜。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提供水性聚烯烃分散体和提供水性颜料分散体。该方法包括将水性颜料分散体与水性聚烯烃分散体混合以形成水性颜料-聚烯烃分散体(P-P分散体)。
将水性颜料分散体与水性聚烯烃分散体混合。如本文所用,“水性聚烯烃分散体”是由以下构成的分散体:(i)水,(ii)一种或多种聚烯烃的颗粒(或“聚烯烃颗粒”),(iii)一种或多种由羧酸、羧酸酯和/或至少一种羧酸的盐构成的分散剂,和(iv)具有0.1微米至5.0微米、或0.1微米至3.0微米、或0.1微米至2.0微米、或0.3至1.5微米、或0.5微米至1.4微米的体积平均粒度的聚烯烃颗粒。
合适的聚烯烃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基于丙烯的聚合物(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和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亚乙基降冰片烯三元共聚物(ENB))。合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乙烯弹性体、乙烯/C3-C8α-烯烃共聚物、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C4-C8α-烯烃多嵌段共聚物、官能化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马来酸酐(MAH)基于乙烯的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水性聚烯烃分散体由以下构成:(i)水,(ii)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颗粒(单独或与基于丙烯的聚合物的颗粒组合),(iii)选自长链C12-C40脂肪酸、乙烯丙烯酸、磺酸盐以及它们的任何组合的分散剂,并且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颗粒(单独或与基于丙烯的聚合物的颗粒组合)具有0.1微米至5.0微米、或0.1微米至3.0微米、或0.1微米至2.0微米、或0.3微米至1.5微米、或0.3微米至1.5微米、或0.5微米至1.4微米的体积平均粒度。
通过选择分散剂,可控制或改变以下特性:(i)分散体粒度,(ii)成膜特性,(iii)剪切和贮存稳定性,(iv)润湿性(在基材上流动而不在基材上回抽或成珠的能力);和(v)对基材的粘合性。
水性聚烯烃分散体可通过如US 8,318,257、US7,947,776或US 7,803,865中所述的连续双螺杆挤出方法制备。机械分散技术包括与背压调节器、熔体泵或齿轮泵联接的双螺杆挤出机。提供了碱储集器和初始水储集器,每个储集器包括泵。从碱储集器和初始水储集器提供期望量的碱和初始水。将聚烯烃(即,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树脂或基于丙烯的聚合物树脂)和分散剂装入与背压调节器联接的双螺杆挤出机(TSE)中,背压为1.5MPa至2.5MPa、或2.0MPa。将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树脂(基于丙烯的聚合物树脂)和分散剂熔融并且共混,随后在150℃的温度和600rpm螺杆旋转下注入TSE中的氢氧化钾(KOH)溶液和少量初始水。在该过程中形成高内相乳液(HIPE),然后在背压阀之前稀释至40重量%至60重量%。在乳液冷却到低于100℃之后,将输出物转移到容器中,该容器用于收集由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树脂或基于丙烯的树脂构成的微粒的分散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粒由丙烯/乙烯共聚物(和分散剂)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丙烯/乙烯共聚物具有以下特性中的一种、一些或全部:
(i)0.850g/cc至0.9g/cc、或0.870g/cc至0.880g/cc的密度;和/或
(ii)6.0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FR;和
(iii)具有0.1微米至2.0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的颗粒。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粒由乙烯/丙烯/ENB三元共聚物(和分散剂)构成。乙烯/丙烯/ENB三元共聚物具有以下特性中的一种、一些或全部:
(i)65重量%至75重量%的乙烯和4.0重量%至6.0重量%的ENB;和/或
(ii)20MU至30MU的门尼粘度;和/或
(iii)具有0.1微米至2.0微米、或0.3微米至1.5微米、或0.5微米至1.4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的颗粒。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粒由乙烯/辛烯多嵌段共聚物(和分散剂)构成。乙烯/辛烯多嵌段共聚物(仅由乙烯和辛烯共聚单体组成)具有以下特性中的一种、一些或全部:
(i)1.7至3.5、或1.8至2.5的Mw/Mn;和/或
(ii)0.860g/cc至0.890g/cc、或0.870g/cc、或0.880g/cc的密度;和/或
(iii)118℃至125℃、或120℃至123℃的熔点Tm;和/或
(iv)0.5g/10分钟至10.0g/10分钟、或1.0g/10分钟至6g/10分钟的熔体指数(MI);和
(v)具有0.1微米至2.0微米、或0.3微米至1.5微米、或0.5微米至1.4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的颗粒。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粒由为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和分散剂)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乙烯/辛烯共聚物具有以下特性中的一种、一些或全部:
(i)0.850g/cc至0.90g/cc、或0.860g/cc至0.880g/cc的密度;和/或
(ii)2g/10分钟至10g/10分钟、或3g/10分钟至7g/10分钟的MI;和
(iii)具有0.1微米至2.0微米、或0.3微米至1.5微米、或0.5微米至1.4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的颗粒。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微粒由MAH官能化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和分散剂)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MAH官能化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具有以下特性中的一种、一些或全部:
(i)0.860g/cc至0.880g/cc的密度;和/或
(ii)600g/10分钟至700g/10分钟、或630g/10分钟至690g/10分钟的熔体指数;和/或
(iii)2.0至2.2的MWD;和
(iv)具有0.1微米至2.0微米、或0.3微米至1.5微米、或0.5微米至1.4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的颗粒。
水性颜料分散体通过用水将一种或多种颜料的颗粒浆化而形成。颜料颗粒具有0.10微米至0.8微米、或0.2微米至0.7微米、或3.0微米至0.6微米、或0.4微米至0.5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合适的颜料颗粒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硫酸钡、硫化锌、碳酸钡、锌钡白、磷酸锌、碳酸钙、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以及它们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颜料的颗粒由二氧化钛(TiO2)构成。合适的二氧化钛的颗粒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可购自科慕公司(Chemours Company(“Chemours”))的TI-PURETMR-104TiO2、TI-PURE R-105TiO2和TI-PURETMR-90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将颜料颗粒和颜料分散剂在水中浆化。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用颜料分散剂将颜料颗粒浆化,该颜料分散剂是马来酸酐共聚物在水中的钠盐。
将水性颜料分散体与水性聚烯烃分散体混合以形成水性颜料-聚烯烃分散体(或“P-P分散体”)。在P-P分散体中,固体颗粒(颜料颗粒、聚烯烃颗粒)均匀地悬浮在连续水相中。该方法包括形成pH小于12的水性聚烯烃分散体。水性聚烯烃分散体包含(A)分散的聚烯烃相、(B)分散剂和(C)水,并且分散的聚烯烃相具有0.1微米至2.0微米的体积平均粒度。P-P分散体具有固体含量。“固体含量”是聚烯烃微粒、颜料颗粒、分散剂和任选的颜料分散剂的总组合重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P-P分散体具有以下固体含量:(i)50重量%、或60重量%、或70重量%至90重量%、或95重量%的聚烯烃微粒;(ii)5重量%、或10重量%至15重量%、或20重量%、或40重量%的颜料颗粒;(iii)1重量%、或5重量%至15重量%、或20重量%的分散剂;以及(iv)0重量%、或0.05重量%至2重量%、或5重量%的颜料分散剂,按固体含量的总重量计。应当理解,聚烯烃颗粒、分散剂和任选的颜料分散剂的量为固体含量的总重量的100重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将颜料颗粒配混到聚烯烃中,随后形成由聚烯烃和颜料构成的微粒。配混步骤在形成水性聚烯烃分散体之前或期间进行。该方法包括形成具有小于12的pH并且由(A)分散的聚烯烃-颜料相、(B)分散剂、(C)水构成的水性颜料-聚烯烃分散体。分散的颜料-聚烯烃相具有0.1微米至2.0微米、或0.2微米至1.5微米、或0.3微米至1.4微米的体积平均粒度。
该方法包括将水性P-P分散体的网格图案施加到后包封膜上。后包封膜是透明的并且由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构成。适用于后包封膜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乙烯均聚物、乙烯/C3-C8共聚物、乙烯/C4-C8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二烯互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EnB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以及它们的组合。
通过丝网印刷、喷墨印刷、辊式印刷、移印(tampo printing)和移印(padprinting)将水性P-P分散体的网格图案施加到后包封膜上。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将水性P-P分散体的网格图案丝网印刷到后包封膜的面层表面上。
该方法包括将水性P-P分散体施加到后包封膜10上,如图1所示。将水性P-P分散体的网格图案施加到后包封膜10的面层表面上。网格图案包括陆地区域和网格区域。网格区域是围绕多个陆地区域的边界,网格区域完全包围并包封每个陆地区域以限定多个离散且封闭的陆地区域。每个陆地区域均没有水性P-P分散体。网格图案变成网格层12,网格图案陆地区域变成网格层12的陆地区域14,并且网格图案网格区域变成网格层12的网格区域16,如下所述。
该方法包括将后包封膜(其上具有网格图案)干燥以形成网格层。网格层由施加到后包封膜上的水性P-P分散体的网格图案形成。通过将网格图案干燥来形成网格层。将具有网格图案的后包封膜放置在温度为40℃至80℃的烘箱中1分钟至60分钟的持续时间,以从水性P-P分散体中除去水并干燥网格图案。随着水的去除,聚烯烃的颗粒和颜料的颗粒仍然存在。在升高的温度(40℃至80℃)下将网格图案干燥导致聚烯烃颗粒软化和聚结,从而形成连续的或基本上连续的网格层。
在图1中,网格层12具有与由水性P-P分散体形成的网格图案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陆地区域14和网格区域16。网格层12包括网格区域16,该网格区域是由聚烯烃(和分散剂)的颗粒和来自水性P-P分散体的颜料的颗粒构成的基本上连续的或连续的层,网格层12由聚烯烃颗粒(来自水性分散体)聚结成一层而形成。颜料颗粒(和颜料分散剂)也均匀地分散在形成网格层12的整个聚结的聚烯烃中。陆地区域14没有聚烯烃(分散剂),并且没有颜料(和任选的颜料分散剂)。如本文所用,术语“网格化后包封膜”是其上粘附有网格层的后包封膜,诸如图1所示的具有网格层12(具有陆地区域14和网格区域16)的后包封膜1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网格层12具有1密耳至10密耳、或1密耳至5密耳的厚度。按网格层的总重量计,网格区域16由50重量%至90质量%的聚烯烃(0.5重量%至5重量%的分散剂)和10重量%至50重量%的颜料构成,或由55重量%至90质量%的聚烯烃和45重量%至10重量%的颜料(和任选的颜料分散剂)构成。
该方法包括将多个PV电池和前包封膜放置在网格化后包封膜上以形成叠堆。“光伏电池”(或“PV电池”)是指含有几种无机或有机类型中任一种的一种或多种光伏效应材料的结构。光伏效应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晶体硅、多晶硅、无定形硅、铜铟镓(二)硒化物(CIGS)、铜铟硒化物(CIS)、碲化镉、砷化镓、染料敏化材料和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
该方法包括将多个光伏电池18放置在后包封膜10的相应陆地区域14上,如图2所示。光伏电池18在陆地区域14上间隔开,使得当从俯视平面图观察后包封膜时,网格区域16在光伏电池18之间可见。随后将前包封膜20放置在多个光伏电池18的顶部上。前包封膜20叠加在后包封膜10上,以将光伏电池18夹置在后包封膜10与前包封膜20之间。该组件(从底部向顶部移动)包括网格化后包封膜10、光伏电池18和前包封膜20,并且形成“叠堆”,如图2中的叠堆22所示。前包封膜20和后包封膜10通常具有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和形状,使得当将前包封膜20放置在后包封膜10上或以其他方式叠加在后包封膜10上(其中光伏电池设置在其间)时,前包封膜20的边缘和后包封膜10的边缘形成叠堆22的共同周边边缘。
前包封膜是透明的,并且可由与后包封膜相同的材料构成或由与后包封膜中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前包封膜由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构成。合适的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乙烯均聚物、乙烯/C3-C8共聚物、乙烯/C4-C8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二烯互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EnB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以及它们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后包封膜10和前包封膜20各自由聚合物组合物构成,该聚合物组合物单独地选自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基于丙烯的聚合物、基于乙烯的聚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该方法包括将叠堆层压以形成反射光伏模块。层压步骤包括将叠堆放置在层压机中。层压机包括在真空室中的相对的加热金属板。将叠堆放置在真空室中。关闭真空室并从真空室中排出空气。金属板对叠堆施加足够的热和足够的压力,使得金属板在真空下熔融并将后包封膜压在前包封膜上,以完全包围并完全包封后包封膜10和前包封膜20内的光伏电池1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在层压之前将额外的结构层添加到叠堆中。可在后包封膜10的下面或以其他方式在其下添加背片。粘合剂材料的粘结层可存在于背片与后包封膜之间以促进它们之间的粘合。相对的盖片(诸如放置在前包封膜上的前盖片材和置于后包封膜10下的后盖片材)可包括在待层压的叠堆中(单独或与背片组合)。
本方法是水基的,并且有利地避免了将反射层熔融或以其他方式熔融粘结到包封膜上的需要。本生产步骤是有利的,因为与需要将反射层熔融并挤出到包封膜上的常规方法相比,它们是最少的。本生产步骤是有利的,因为与需要向PV模块添加反射背片的常规方法相比,它们被简化并且最少。
2.光伏模块
本方法产生一种光伏(PV)模块。PV模块是包括PV电池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光反应性表面的层压结构,该光反应性表面通常在户外应用中将入射光转换成电流。PV模块还可包括前盖片材、前包封膜、后包封膜、背片或后盖片材,其中PV电池夹置在前包封膜与后包封膜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PV模块。PV模块包括网格化后包封膜、前包封膜和夹置在后包封膜与前包封膜之间的多个光伏电池。网格化后包封膜具有面层表面。网格层粘附到后包封膜的面层表面。网格层具有:(i)网格区域,其是由聚烯烃和颜料构成的反射材料;和(ii)由网格区域限定的多个陆地区域,每个陆地区域均没有反射材料。PV模块包括多个光伏电池,每个光伏电池位于相应的陆地区域上。这样,PV模块是“反射PV模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PV模块24,其包括前盖片材26、前包封膜20、光伏电池18、后包封膜片材和后盖片材28,如图3所示。PV电池18被后包封膜10和前包封膜20包围或完全包封。前盖片材26覆盖设置在PV电池18上的前包封膜20的前表面。后盖片材28支撑设置在PV电池18的后表面上的后包封膜10的后表面。前盖片材26和后盖片材28各自由玻璃或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前盖片材26和后盖片材28各自由玻璃构成。
在PV模块24中,前包封膜20的一部分直接接触PV电池18,并且前包封膜20的另一部分直接接触网格区域16,如图3所示。术语“直接接触”是指第一层紧邻第二层定位并且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不存在中间层或中间结构的层配置。后包封膜10的一部分也直接接触PV电池18的后侧。这样,前包封膜20和后包封膜10完全包封PV电池18。如图3所示,前包封膜20直接接触前盖片材26,并且后包封膜10直接接触后盖片材28。PV电池18夹置在前包封膜20与后包封膜10之间,使得前包封膜20和后包封膜10均与PV电池18直接接触。前包封膜20和后包封膜10也与网格区域16直接接触。
在不具有反射网格层的PV模块中,入射光撞击PV电池之间的间隙,入射光穿过前盖片材、前包封膜、后包封膜、后盖片材,最终离开PV模块并且不将光能传递到PV电池上。如图3所示,光线30入射并撞击存在于PV电池18之间的间隙处的网格区域16。光线30从存在于网格区域16中的聚烯烃/颜料共混物反射材料反射,光线30向后行进穿过前包封膜20和前盖片材26。残余光线32在前包封膜-前盖片材界面处产生,残余光线32接触PV电池18。与不含反射层的相同PV模块相比,残余光32对PV电池18的额外光冲击改善或以其他方式增加光伏模块24的转换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提供PV模块34。如图4所示,PV模块34包括网格化后包封膜10,其被倒置或以其他方式翻转,使得网格层12位于叠堆的最后的面层上。在PV模块34中,网格层12不与PV电池18直接接触,并且网格层12不与前包封膜20直接接触。相反,网格层12与后盖片材28和后包封膜10直接接触。在PV模块34中,前包封膜20的一部分直接接触PV电池18,并且前包封膜20的另一部分直接接触后包封膜10。后包封膜10的一部分也直接接触PV电池18的后侧。这样,前包封膜20和后包封膜完全包封PV电池18。如图4所示,前包封膜20直接接触前盖片材26,并且后包封膜10直接接触后盖片材28。PV电池18夹置在前包封膜20与后包封膜10之间,使得前包封膜20和后包封膜10均与PV电池18直接接触。
如图4所示,光线36入射并撞击存在于PV电池18之间的间隙处的网格区域16。光线36从存在于网格区域16中的聚乙烯/颜料共混物反射材料反射,光线36向后行进穿过后包封膜10、前包封膜20和前盖片材26。残余光线38在前包封膜-前盖片材界面处产生,残余光线38接触PV电池18。与不含反射层的相同PV模块相比,残余光38对PV电池18的额外光冲击改善或以其他方式增加光伏模块34的转换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光伏模块包括:
(A)前盖片材;
(B)前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i)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和/或
(ii)乙烯聚合物共聚物,其具有10重量%至40重量%(按共聚物的总重量计)的共聚单体含量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并且选自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C)光伏电池;
(D)网格化后包封膜,其具有
(i)后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a)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和/或
(b)乙烯聚合物共聚物,其具有10重量%至40重量%(按共聚物的总重量计)的共聚单体含量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并且选自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ii)网格层,其具有由聚烯烃、分散剂和二氧化钛的共混物构成的网格区域;
(E)后盖片材;并且
光伏模块具有3W至6W或4.0W至5.9W的Pmax/W值。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光伏模块包括:
(A)前盖片材;
(B)前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i)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C)光伏电池;
(D)网格化后包封膜,其具有
(i)后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a)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ii)网格层,其具有由选自以下的共混物构成的网格区域:
(a)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和二氧化钛;或
(b)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和二氧化钛;或
(c)乙烯/辛烯多嵌段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或
(d)乙烯/辛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和二氧化钛;或
(e)MAH官能化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和C18-C26羧酸(分散剂)和二氧化钛;
(E)后盖片材;并且
光伏模块具有3W至6W的Pmax/W值。在一个实施方案中,PV模块是双面PV模块并且具有5.0W至5.5W、或大于5.0W至5.3W的Pmax/W值。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光伏模块包括:
(A)前盖片材;
(B)前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i)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C)光伏电池;
(D)网格化后包封膜,其具有
(i)后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a)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ii)网格层,其具有由选自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和二氧化钛的共混物构成的网格区域;
(E)后盖片材;并且
光伏模块具有3W至6W的Pmax/W值。在一个实施方案中,PV模块是双面PV模块并且具有5.0W至5.5W、大于5.0W至5.3W的Pmax/W值。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光伏模块包括:
(A)前盖片材;
(B)前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i)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C)光伏电池;
(D)网格化后包封膜,其具有
(i)后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a)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ii)网格层,其具有由选自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和二氧化钛的共混物构成的网格区域;
(E)后盖片材;并且
光伏模块具有3W至6W的Pmax/W值。在一个实施方案中,PV模块是双面PV模块并且具有5.0W至5.5W、大于5.0W至5.3W的Pmax/W值。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光伏模块包括:
(A)前盖片材;
(B)前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i)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C)光伏电池;
(D)网格化后包封膜,其具有
(i)后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a)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ii)网格层,其具有由选自乙烯/辛烯多嵌段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和二氧化钛的共混物构成的网格区域;
(E)后盖片材;并且
光伏模块具有3W至6W的Pmax/W值。在一个实施方案中,PV模块是双面PV模块并且具有5.0W至5.5W、大于5.0W至5.3W的Pmax/W值。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光伏模块包括:
(A)前盖片材;
(B)前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i)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C)光伏电池;
(D)网格化后包封膜,其具有
(i)后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a)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ii)网格层,其具有由选自乙烯/辛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和二氧化钛的共混物构成的网格区域;
(E)后盖片材;并且
光伏模块具有3W至6W的Pmax/W值。在一个实施方案中,PV模块是双面PV模块并且具有5.0W至5.5W、大于5.0W至5.3W的Pmax/W值。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光伏模块包括:
(A)前盖片材;
(B)前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i)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C)光伏电池;
(D)网格化后包封膜,其具有
(i)后包封膜,其由选自以下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a)乙烯/C4-C8α-烯烃共聚物,其具有0.850g/cc至0.900g/cc的密度和1g/10分钟至100g/10分钟的MI,
(ii)网格层,其具有由选自MAH官能化的乙烯/辛烯共聚物和C18-C26羧酸(分散剂)和二氧化钛的共混物构成的网格区域;
(E)后盖片材;并且
光伏模块具有3W至6W的Pmax/W值。在一个实施方案中,PV模块是双面PV模块并且具有5.0W至5.5W、大于5.0W至5.3W的Pmax/W值。
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现在将在以下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
实施例
下表1A和表1B中提供了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
表1A
表1B
实验程序
1.水性聚烯烃分散体的制备
分散体A由热塑性丙烯/乙烯共聚物(VersifyTM3200,陶氏公司(Dow Inc.))制成。通过如US7947776中所述的挤出方法将丙烯/乙烯共聚物分散到水中。使用氢氧化钾中和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rimacorTM5980i,鲜京化学(SK Chemical))作为分散剂。聚合物与分散剂的比率为85/15,最终非挥发性含量为55%。通过Coulter LS230颗粒分析仪测量的分散的聚合物相具有0.86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
分散体B由热塑性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NordelTM4725P,陶氏公司(Dow Inc.))制成。通过如US7947776中所述的挤出方法将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分散到水中。使用氢氧化钾中和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rimacorTM5980i,鲜京化学(SK Chemical))作为分散剂。聚合物与分散剂的比率为80/20,最终非挥发性含量为46%。通过Coulter LS230颗粒分析仪测量的分散的聚合物相具有1.24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
分散体C由热塑性乙烯/辛烯多嵌段共聚物(INFUSETM9500,陶氏公司(Dow Inc.))制成。通过如US7947776中所述的挤出方法将乙烯/辛烷多嵌段共聚物分散到水中。使用二甲基乙醇胺中和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rimacorTM5980i,鲜京化学(SK Chemical))作为分散剂。聚合物与分散剂的比率为80/20,最终非挥发性含量为50%。通过Coulter LS230颗粒分析仪测量的分散的聚合物相具有0.56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
分散体D由热塑性乙烯/辛烯共聚物(ENGAGETM8200,陶氏公司(Dow Inc.))制成。通过如US7947776中所述的挤出方法将乙烯/辛烷共聚物分散到水中。使用氢氧化钾中和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NucrelTM960,陶氏公司(Dow Inc.))和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蜡(LicoceneTM4351,科莱恩(Clariant))作为分散剂。聚合物与分散剂的比率为70/30,最终非挥发性含量为44%。通过Coulter LS230颗粒分析仪测量的分散的聚合物相具有1.09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
分散体E由热塑性马来酸酐接枝的聚烯烃弹性体(AFFINITYTM1000R,陶氏公司(DowInc.))制成。通过如US7947776中所述的挤出方法将马来酸酐接枝的聚烯烃弹性体分散到水中。使用氢氧化钾中和的C26羧酸(Unicid 350,贝克休斯(Baker Hughes))作为分散剂。聚合物与分散剂的比率为95/5,最终非挥发性含量为40%。通过Coulter LS230颗粒分析仪测量的分散的聚合物相具有0.21微米的平均体积直径。
2.水性颜料分散体的制备
R902浆液制备方法:将90g R902 TiO2(体积平均粒度=0.42微米,科慕(Chemours))和1.2g Orotan 731A(马来酸酐的钠盐作为分散剂,陶氏公司(Dow Inc.))添加到60g水中,并在1000RPM下搅拌混合物5分钟以形成60% TiO2浆液,其为水性颜料分散体。
3.配制P-P水性分散体
水性P-P分散体实施例通过将分散体A、B、D或E中的一者各自与水性颜料分散体(TiO2浆液)一起在1000rpm下混合5分钟以形成P-P 1、P-P 3、P-P 5和P-P 6来配制。另外,将水性PU分散体与水性颜料分散体以及分散体A和分散体C各自一起在1000rpm下混合5分钟以形成P-P 2和P-P 4。P-P 1至P-P 6各自的组分提供于下表2中。详细组分可见于表2中。
表2P-P水性分散体实施例的配方
4.丝网印刷网格层
然后将配制的P-P水性分散体丝网印刷在后包封膜上,随后在60℃下干燥20分钟以形成网格化后包封膜。
5.PV模块的制备
玻璃/玻璃双面PV模块用以下程序来制备。
使用水清洗尺寸为25cm×25cm的光伏压花玻璃,然后在使用前干燥。所使用的基膜是商业化的POE或EVA膜,其具有对玻璃的粘合性(高于80N/cm)、高透明度(高于89%)和商业化的PV包封膜所要求的其他特性。切割POE和EVA基膜以配合光伏压花玻璃的尺寸。然后,将前玻璃/包封膜/焊接的太阳能电池/网格图案包封膜/后玻璃依次叠堆在一起成为夹层结构,然后使用在中间具有孔的透明胶带对其进行镶边。
层压在Shunhong SH-X-1000层压机上在150℃下进行20分钟,包括4分钟真空过程和16分钟压制。然后,将PV模块从层压机中取出并在室温下冷却。
测量Pmax/W值,结果示于下表3中。通过BERGER太阳能模拟器在标准测试条件下、1000W/m2光、25℃下测量Pmax值。对于每个样品,测量Pmax/W三次,平均Pmax/W值示于下表3中。
表3-光伏模块的平均Pmax/W值
对于两种类型的PERC双面电池,即一种类型的单面PERC电池和一种类型的N-Topcon电池,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8的POE网格化后包封膜,PV模块的功率输出提高每PV模块0.14W-0.22W,范围为每模块2.42%-4.56%。
尤其期望的是,本公开不限于本文所含有的实施方案和说明,而是包括那些实施方案的修改形式,该等修改形式包括如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出现的实施方案的部分和不同实施方案的要素的组合。

Claims (14)

1.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水性颜料-聚烯烃分散体(P-P分散体);
将所述水性P-P分散体的网格图案施加到后包封膜上;以及
将所述网格图案干燥成网格层以形成网格化后包封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水性聚烯烃分散体并且提供水性颜料分散体;以及
将所述水性聚烯烃分散体与所述水性颜料分散体混合以形成所述水性颜料-聚烯烃分散体(P-P分散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具有小于12的pH并且包含(A)分散的聚烯烃相、(B)分散剂和(C)水的水性聚烯烃分散体,并且所述分散的聚烯烃相具有0.1微米至2.0微米的体积平均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颜料分散剂和水将颜料颗粒浆化以形成所述水性颜料分散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包括
将颜料颗粒与所述聚烯烃配混;以及
形成具有小于12的pH并且包含(A)分散的聚烯烃-颜料相、(B)分散剂、(C)水的水性颜料-聚烯烃分散体,并且所述分散的颜料-聚烯烃相具有0.1微米至2.0微米的体积平均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施加包括将所述水性P-P分散体的网格图案丝网印刷到所述后包封膜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燥包括
形成具有多个陆地区域和网格区域的网格层,以及
形成作为所述聚烯烃和所述颜料的共混物的连续层的所述网格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多个光伏电池放置在相应的多个陆地区域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前包封膜放置在所述PV电池和所述网格化后包封膜上以形成叠堆;以及
将所述叠堆层压以形成反射光伏(PV)模块。
10.一种光伏模块,所述光伏模块包括:
网格化后包封膜、前包封膜和夹置在所述网格化后包封膜与所述前包封膜之间的多个光伏电池;
所述网格化后包封膜具有面层表面和粘附到所述面层表面的网格层,所述网格层具有
(i)网格区域,所述网格区域是由聚烯烃和颜料构成的反射材料,和
(ii)由所述网格区域限定的多个陆地区域,每个陆地区域均没有所述反射材料;和
多个光伏电池,每个光伏电池位于相应的陆地区域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模块,其中所述网格层直接接触所述前包封膜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模块,其中在所述网格层与所述前包封膜之间不存在直接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模块,其中所述网格区域是粘附到所述后包封膜的所述面层表面的连续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模块,其中所述网格区域由聚烯烃、颜料和分散剂的共混物构成。
CN202180098464.9A 2021-05-28 2021-05-28 用于光伏模块膜的反射网格和方法 Pending CN1174133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96927 WO2022246835A1 (en) 2021-05-28 2021-05-28 Reflective grid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film and proces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3367A true CN117413367A (zh) 2024-01-16

Family

ID=8422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8464.9A Pending CN117413367A (zh) 2021-05-28 2021-05-28 用于光伏模块膜的反射网格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48719A1 (zh)
KR (1) KR20240011743A (zh)
CN (1) CN117413367A (zh)
BR (1) BR112023024514A2 (zh)
WO (1) WO202224683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17568A1 (en) * 2010-08-16 2013-07-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olyolefin-based solar backsheet
WO2018132491A1 (en) * 2017-01-10 2018-07-19 Ubiquitous Energy, Inc. Window-integrated 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module
CN109796806A (zh) * 2018-12-28 2019-05-24 苏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图案化光伏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28595B (zh) * 2019-10-30 2022-03-29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格化光伏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18661B (zh) * 2020-06-09 2022-06-07 苏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网格化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48719A1 (en) 2024-04-10
WO2022246835A1 (en) 2022-12-01
BR112023024514A2 (pt) 2024-02-15
KR20240011743A (ko)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0609B2 (en) Multilayered polyolefin-based films having a layer comprising a crystalline block copolymer composite or a block copolymer composite resin
US10566480B2 (en) Sealing material for solar cell modul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449060B (zh) 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和使用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US8865835B2 (en) Solar cell sealing material and solar cell module produced using the same
CN104137277B (zh) 太阳能电池密封用片组件
RU2592608C2 (ru) Материал для герметизации солнечных батарей и модуль солнечной батареи, изготовленный с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CN104823285B (zh) 太阳能电池密封材料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4334631B (zh) 太阳能电池密封材及太阳能电池模块
WO2011108600A1 (ja) 太陽電池封止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8835519B2 (en) Sheet for a sealing member of a solar cell,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US9923110B2 (en) Solar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TWI553050B (zh) 太陽電池密封材及太陽電池模組
JP5801733B2 (ja) 太陽電池封止材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6463556A (zh) 包含有机粘土的光伏模块
JP2016021433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封止材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413367A (zh) 用于光伏模块膜的反射网格和方法
JP6747474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615776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有色封止材シート
JP6287006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封止材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716878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シー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446868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封止材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21439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封止材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