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2400A - 连接建立与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 Google Patents

连接建立与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2400A
CN117412400A CN202311589213.8A CN202311589213A CN117412400A CN 117412400 A CN117412400 A CN 117412400A CN 202311589213 A CN202311589213 A CN 202311589213A CN 117412400 A CN117412400 A CN 117412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connec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tate management
func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92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佳颖
黄璇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15892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24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12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2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连接建立与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状态管理功能网元,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连接建立方法包括:UE向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请求建立所述UE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响应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所述连接后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所述UE进入连接态。

Description

连接建立与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接建立与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中,连接管理(Connection Management,CM)主要指基于N1接口建立和释放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之间的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信令连接。
为与5G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例如建立会话),UE需要与AMF网元建立连接,即UE需进入CM连接态(CM-Connected)才能与CN进行信令交互。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向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络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请求建立所述UE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响应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所述连接后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所述UE进入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向AMF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所述UE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会话建立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向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以请求释放所述UE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响应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所述连接后发送的连接释放响应,所述UE进入空闲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释放方法,包括:UE向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以请求释放所述UE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响应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所述连接后发送的连接释放响应,所述UE进入空闲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包括: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UE的连接建立请求;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与所述UE之间的连接;在所述连接建立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UE发送连接建立响应,以便所述UE进入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UE的连接释放请求;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与所述UE之间的连接;在所述连接释放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UE发送连接释放响应,以便所述UE进入空闲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释放的方法,包括: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UE的连接释放请求;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与所述UE之间的连接;在所述连接释放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UE发送连接释放响应,以便所述UE进入空闲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位于边缘侧网络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位于所述边缘侧网络中的基站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位于所述基站中的集中单元中。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户设备;以及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UE仅需向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一次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响应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与UE之间的连接后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即可进入连接态。如此,UE和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连接等同于UE和AMF网元之间建立连接,从而UE无需先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后再等待基站与AMF网元建立连接后才能与AMF网元建立连接,减少了UE与AMF网元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产生的信令开销。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UE的状态管理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UE的状态管理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连接释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连接释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UE的状态转移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相关技术中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连接建立方法包括步骤102至步骤108。
在步骤102,UE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RRC Connection Setup Request),以请求建立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这里,在步骤102之前,UE处于RRC空闲态(RRC-Idle)和CM空闲态(CM-Idle)。
在步骤104,UE接收来自基站的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
这里,UE根据来自基站的RRC连接建立消息进行相关的信道配置,以进入RRC连接态(RRC-Connected)。应理解,此时UE仍处于CM空闲态。即,此时UE处于RRC连接态和CM空闲态。
在步骤106,UE在进入RRC连接态后,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RRC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
在步骤108,基站通过N2接口向AMF网元发送UE初始消息(Initial UE Message),以建立基站与AMF网元之间的连接。
这里,在步骤108后,AMF网元与UE交互以使得UE进入CM连接态。即,此时UE处于RRC连接态和CM连接态。
图2是相关技术中UE的状态管理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相关技术中,UE与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之间存在Uu接口,UE与CN中的AMF网元之间存在N1接口,RAN和CN中的AMF网元之间存在N2接口。
基于图1所述的连接建立流程可知,UE需先通过Uu接口与RAN中的基站进行信令交互,以建立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在基站基于N2接口建立与AMF网元之间的连接后,UE才能进入CM连接态以基于N1接口与AMF网元进行信令交互,即UE需先进入RRC连接态,而后进入CM连接态。
这种方式下,UE和AMF网元之间CM状态管理包括CM空闲态和CM连接态。UE和RAN之间的RRC状态管理包含RRC空闲态、RRC连接态和RRC非活跃态(RRC-Inactive),并且CM状态和RRC状态存在耦合关系(例如若RRC状态为空闲态,即UE与RAN的RRC连接未建立,则无法进入CM连接态)。故,UE可能处于RRC空闲态和CM空闲态、RRC连接态和CM空闲态、RRC连接态和CM连接态、RRC非活跃态和CM连接态等多种状态,导致网络侧需对UE的各种状态进行状态管理。
请继续参考图2,相关技术中,在UE与AMF网元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涉及RRC状态和CM状态的状态管理,其中,RAN负责RRC状态的状态管理(例如包括RRC空闲态、RRC非活跃态和RRC连接态的管理),而CN中的AMF网元负责CM状态的状态管理(例如包括CM空闲态和CM连接态的管理)。如此,由于RRC状态和CM状态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RRC状态和CM状态的状态管理却是由RAN和AMF网元分别进行,导致UE与AMF网元建立连接的过程中进行状态维护和状态转换的信令开销较大。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如下解决方案,通过引入状态管理功能网元,能够简化网络中UE的状态管理,从而减小了UE与AMF网元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的信令开销。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302,UE向部署在RAN中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请求建立UE与AMF网元之间的连接。
这里,在步骤302之前,UE处于空闲态。UE向RAN中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是用于请求建立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网元之间的连接,而并非是用于请求建立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步骤304,响应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UE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后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UE进入连接态。
应理解,UE进入连接态后便可以与AMF网元进行信令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304后,UE可以向AMF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并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会话建立响应。
上述实施例中,UE仅需向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一次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响应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与UE之间的连接后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即可进入连接态。如此,UE和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连接等同于UE和AMF网元之间建立连接,从而UE无需先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后再等待基站与AMF网元建立连接后才能与AMF网元建立连接,减少了UE与AMF网元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产生的信令开销。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式下,在UE与AMF网元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仅涉及连接态和空闲态两种状态的状态管理,简化了为UE进行状态维护和状态转换的流程,从而降低了网络中UE的状态管理的复杂度,提高了状态管理的效率。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UE的状态管理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中融合了RAN中的RRC状态管理的功能以及下沉至RAN中的AMF网元中的CM状态管理的功能。本公开中,部署有状态管理功能网元的RAN又可以称为RAN-CN融合网络。
如此,在UE和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即UE与AMF网元之间的连接)建立后,UE只需维护与RAN-CN融合网络之间的连接状态,无需分别维护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状态以及与CN之间的CM连接状态,即无需对网络中N2接口的连接进行维护,也无需区分RRC状态和CM状态,实现了UE统一的状态管理,在减少了UE与AMF网元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令开销的基础上,简化了UE的状态管理,从而提高了状态管理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可以位于边缘侧网络中。即,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中融合了RAN中的RRC状态管理的功能以及下沉至边缘侧网络中AMF网元中的CM状态管理的功能。如此,有助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的部署。
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可以位于边缘侧网络中的基站中。如此,UE在与基站交互的过程中便可建立与AMF网元之间的连接,无需再与额外的网元进行交互,在有助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的部署的基础上,进一步有助于减少UE与AMF网元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令开销。
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可以位于基站中的集中单元(CentralizedUnit,CU)中。如此,由于基站中的CU可以更好地支持核心网下沉的部分功能以及边缘应用业务的部署,故将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部署在CU中,能够更便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的部署。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502,UE接收RAN中的接入功能网元广播的系统消息,以实现下行同步。
在步骤504,UE向RAN中的接入功能网元发送前导码,以触发随机接入流程。
在步骤506,UE接收来自RAN中的接入功能网元的随机接入响应。
在步骤508,UE向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请求建立UE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
在步骤510,UE响应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UE和AMF网元之间的连接后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进入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功能网元和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均位于RAN中的基站中。如此,UE通过和基站进行交互便可完成随机接入和与AMF网元之间连接的建立。
在步骤512,UE向AMF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
这里,在步骤512之前,UE还可以和CN中的其他功能网元进行信令交互,以实现例如网络鉴权和网络注册等功能。
在步骤514,UE接收来自AMF网元的会话建立响应。
如此,在UE接入RAN后,仅需向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便可根据来自状态管理功能网元的连接建立响应实现从空闲态到连接态的转移,简化了状态转移流程,从而降低了UE和AMF网元之间建立连接所产生的信令开销。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602,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UE的连接建立请求。
在步骤604,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与UE之间的连接。
在步骤606,在UE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建立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向UE发送连接建立响应,以便UE进入连接态。
图6所示方法的其他具体说明可以参见前述图3至图5中相关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连接释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702,UE向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以请求释放UE和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
这里,在步骤702之前,UE处于连接态。UE向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连接释放请求是用于请求释放UE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等同于请求释放UE与AMF网元之间的连接),而并非是用于请求释放与基站之间的RRC连接。
在步骤704,响应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和UE之间的连接后发送的连接释放响应,UE进入空闲态。
如此,UE仅需向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一次连接释放请求,并响应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与UE之间的连接后发送的连接释放响应,即可进入空闲态。如此,减少了UE释放与AMF网元的连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令开销。
应理解,图7所示的连接释放流程也适用于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例如在UE完成在图3所示的连接建立流程后,还可以执行图7所示的连接释放流程,以实现从连接态向空闲态的转移。如此,不仅减少了UE建立与AMF网元的连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令开销,还减少了UE释放与AMF网元的连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令开销。
图8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连接释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802,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UE的连接释放请求。
在步骤804,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与UE之间的连接。
在步骤806,在UE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释放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向UE发送连接释放响应,以便UE进入空闲态。
图8所示方法的其他具体说明可以参见前述相关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UE的状态转移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处于空闲态的UE通过执行前述图3所示的连接建立流程,即可从空闲态转移至连接态。处于连接态的UE通过执行前述图7所示的连接释放流程,即可从连接态转移至空闲态。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设备和网元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上述图3、图5和图7中任意一个实施例及其相关实施例的方法的模块。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用户设备1000包括发送模块1001和响应模块1002。
发送模块1001可以被配置为向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请求建立UE和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
响应模块1002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在建立与UE之间的连接后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进入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执行前述其他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其他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上述图6和图8中任意一个实施例及其相关实施例的方法的模块。
图1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状态管理功能网元11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01、连接建立模块1102和发送模块1103。
接收模块1101可以被配置为接收来自UE的连接建立请求。
连接建立模块1102可以被配置为建立与UE之间的连接。
发送模块1103可以被配置为在UE与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建立后,向UE发送连接建立响应,以便UE进入连接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管理功能网元1100还可以包括执行前述其他实施例中的其他方法的其他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图1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0包括存储器1201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1201的处理器1202。
存储器1201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固定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可以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以及其他程序等。
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1203、网络接口1204、存储接口1205等。这些接口1203、1204、1205之间、以及存储器1201与处理器1202之间例如可以通过总线1206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203为显示器、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输出设备提供连接接口。网络接口1204为各种联网设备提供连接接口。存储接口1205为SD卡、U盘等外置存储设备提供连接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200可以作为用户设备,并且处理器1202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201中的指令,执行前述图3、图5和图7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200可以作为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并且处理器1202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201中的指令,执行前述图6和图8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例如状态管理网元1100)。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例如用户设备1000)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例如状态管理网元1100)。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中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中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7)

1.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向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络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请求建立所述UE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
响应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所述连接后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所述UE进入连接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UE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
所述UE接收来自所述AMF网元的会话建立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UE向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以请求释放所述UE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
响应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所述连接后发送的连接释放响应,所述UE进入空闲态。
4.一种连接释放方法,包括:
UE向部署在RAN中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连接释放请求,以请求释放所述UE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之间的连接;
响应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所述连接后发送的连接释放响应,所述UE进入空闲态。
5.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包括:
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UE的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建立与所述UE之间的连接;
在所述连接建立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UE发送连接建立响应,以便所述UE进入连接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UE的连接释放请求;
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与所述UE之间的连接;
在所述连接释放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UE发送连接释放响应,以便所述UE进入空闲态。
7.一种连接释放的方法,包括:
部署在RAN侧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UE的连接释放请求;
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释放与所述UE之间的连接;
在所述连接释放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UE发送连接释放响应,以便所述UE进入空闲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位于边缘侧网络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位于所述边缘侧网络中的基站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管理功能网元位于所述基站中的集中单元中。
11.一种用户设备,包括: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12.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包括: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14.一种状态管理功能网元,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基站,包括:
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16.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用户设备;以及
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589213.8A 2023-11-27 2023-11-27 连接建立与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Pending CN117412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9213.8A CN117412400A (zh) 2023-11-27 2023-11-27 连接建立与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9213.8A CN117412400A (zh) 2023-11-27 2023-11-27 连接建立与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2400A true CN117412400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98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9213.8A Pending CN117412400A (zh) 2023-11-27 2023-11-27 连接建立与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1240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1859B2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13225695A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业务接收及指示方法、设备、介质
CN111417168A (zh) 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7277835A (zh) 处理用户平面演进式分组系统最佳化程序
WO2020224555A1 (zh) 一种建立用户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26039B (zh) 一种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37509A (zh) 信道传输状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77522B (zh) 一种信息前转方法及基站
KR20190108371A (ko)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서비스를 선택하는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통신 장치
CN107371238B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04734823A (zh)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中转台以及握手通信的方法
CN104301106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认证方法
CN110536332B (zh) 冗余会话、无线承载建立方法、装置、节点、终端及介质
CN117412400A (zh) 连接建立与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状态管理功能网元
WO2023051404A1 (zh) 数据订阅方法、装置及网元
CN108337659A (zh) 一种传输配置信息、监听消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4071790B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349502A (zh)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4501490A (zh) 业务转移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3007472B1 (en) Service scheduling method, system,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based on clustering system
CN105515724A (zh) 一种网络辅助终端盲检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7544989B (zh) 重定向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4071624B (zh) 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4041470A1 (zh) 系统信息消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2087739B (zh) 一种v2x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