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1137B -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1137B
CN117411137B CN202311396408.0A CN202311396408A CN117411137B CN 117411137 B CN117411137 B CN 117411137B CN 202311396408 A CN202311396408 A CN 202311396408A CN 117411137 B CN117411137 B CN 117411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rc
piece
magnet
arc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964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11137A (zh
Inventor
黄聿龙
杨杰
谢柏超
阮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uji Zhik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uji Zhik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uji Zhik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uji Zhik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964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11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11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1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11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1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充电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包括外壳、电缆线和检测模块,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散热槽,所述外壳的左侧内表面处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套管,四个所述连接套管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滑杆,其滑杆的左端贯穿至外壳的外部并安装有伸缩块,四根所述滑杆的右端均套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套管、第一限位环压迫接触。本发明通过在智能充电器上安装传感器,并且该传感器并非直接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或者表面,这样可以避免该智能充电器因自身发热而对传感器的监测造成影响,并且该传感器可以监测外部的环境并做出对充电器进行断电的操作,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充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智能充电器是通用型智能充电器,能够针对每一种电池的特性给出不同的充电模式以及相应的算法,以达到最佳的充电效果。大多数的智能充电器在使用时将设备放置在地面或桌面上,来对电动车、电气设备进行充电。智能充电器在充电的过程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但是这并不会太多影响充电的过程。而当外部环境出现高温环境时,则极易让充电器超过设有的阈值,从而导致智能充电器会出现短路的情况,导致智能充电器会出现自燃的情况
现有的智能充电器多将传感器等元件直接集成在内部的电路板上,此时传感器由于长时间受到充电器内部温度的影响,从而会使得该充电器难对外部环境温度做出判断。并且现有充电器少有设计针对外部环境做出的保护开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包括外壳、电缆线和检测模块,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散热槽,所述外壳的左侧内表面处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套管,四个所述连接套管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滑杆,其滑杆的左端贯穿至外壳的外部并安装有伸缩块,四根所述滑杆的右端均套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套管、第一限位环压迫接触,所述伸缩块的内表面处固定安装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内部套设有固定套,所述电缆线穿过固定套贯穿至外壳的内部,所述活动套管的右端贯穿至外壳的内部并套设有卡接弧形块,所述活动套管的两侧表面处均设有传感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左侧内表面处安装有两对连接环,每对所述连接环之间设有活动钩,所述活动钩包括头部倒钩和底部连接柱,其活动钩通过底部连接柱与连接环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块伸出后其活动钩的头部倒钩卡在卡接弧形块表面处。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且位于两侧连接环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间架,所述中间架包括有三个面,且中间架的三个面处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中间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弹簧,其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钩压迫接触,两个所述活动钩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拉绳的中间区域套设有两个中间环,且位于两个中间环之间设有拉伸环,所述拉伸环的表面连接有第一拉绳。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左侧内表面处且位于中间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表面套设有撬动杆和转动管,所述撬动杆与转动管共轴连接,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顺时针卷绕在转动管的表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处且位于中间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其第一磁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贯穿杆,且贯穿杆贯穿至第一电磁铁的另一端并套设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撬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中间隔板,其中间隔板背部设有固定扣,且电缆线穿过中间隔板表面处固定扣,所述中间隔板的左侧表面处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块,所述伸缩块收缩后其卡接弧形块收纳至弧块内侧,所述中间隔板的表面且位于弧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摆动弧杆,所述第二立柱的端部套设有第二限位环。
更进一步的,所述弧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贯穿槽,所述摆动弧杆的上下两侧内表面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挤压块、卡接块,所述挤压块通过挤压槽贯穿至弧块的内部,所述卡接弧形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开口槽,其卡接块可卡接在开口槽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隔板的表面且位于摆动弧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长杆和开关,所述限位长杆的表面设有负电极,所述摆动弧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正电极,所述正电极、负电极均与开关信号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隔板的表面且位于弧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的一端设有第二磁铁,其第二电磁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内部贯穿杆,且内部贯穿杆贯穿至第二电磁铁的另一端并连接有第三拉绳,所述第三拉绳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架,并通过第二连接架与摆动弧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摆动弧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拉簧,其第一拉簧的另一端与弧块连接。
本发明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在智能充电器上安装传感器,并且该传感器并非直接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或者表面,这样可以避免该智能充电器因自身发热而对传感器的监测造成影响,并且该传感器可以监测外部的环境并做出对充电器进行断电的操作,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能;
2、本发明通过改变摆动弧杆的三种姿态,并且利用摆动弧杆是否彻底发生偏转来对开关的通路和断路进行控制,而摆动弧杆的偏转则又由卡接弧形块是否位于弧块的内部来决定。这样在伸缩块被拉出之后,即可以保证该开关处于通路状态,并且利用其传感器对环境因素进行检测,在出现不利因素之后其伸缩块收纳且开关也会瞬间断路,该设计可以减小外部环境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活动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卡接弧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活动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区域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间隔板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B区域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流程变化图。
图中:1、外壳;2、伸缩块;3、电缆线;4、滑杆;5、活动套管;6、散热槽;7、中间隔板;8、固定扣;9、卡接弧形块;10、连接套管;11、第一弹簧;12、第一限位环;13、传感器;14、检测模块;15、撬动杆;16、开口槽;17、第一电磁铁;18、第一连接架;19、转动管;20、第一立柱;21、第一拉绳;22、第一磁铁;23、活动钩;24、连接环;25、第二拉绳;26、拉伸环;27、贯穿孔;28、中间架;29、中间环;30、第二弹簧;31、弧块;32、第一拉簧;33、第二连接架;34、第三拉绳;35、第二电磁铁;36、第二磁铁;37、第二限位环;38、摆动弧杆;39、挤压块;40、卡接块;41、正电极;42、限位长杆;43、负电极;44、第二立柱;45、固定套;46、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包括外壳1、电缆线3和检测模块14,外壳1的表面设有散热槽6,外壳1的左侧内表面处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套管10,四个连接套管10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滑杆4,其滑杆4的左端贯穿至外壳1的外部并安装有伸缩块2,四根滑杆4的右端均套设有第一弹簧11和第一限位环12,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套管10、第一限位环12压迫接触,第一限位环12能够限制滑杆4的一端距离;第一弹簧11能够保证伸缩块2被拉出之后能够自行复原。伸缩块2的内表面处固定安装有活动套管5,活动套管5的内部套设有固定套45,电缆线3穿过固定套45贯穿至外壳1的内部,活动套管5的右端贯穿至外壳1的内部并套设有卡接弧形块9,活动套管5的两侧表面处均设有传感器13,该传感器13并非直接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或者表面,这样可以避免智能充电器因自身发热而对传感器13的监测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左侧内表面处安装有两对连接环24,每对连接环24之间设有活动钩23,活动钩23包括头部倒钩和底部连接柱,其活动钩23通过底部连接柱与连接环24活动连接,伸缩块2伸出后其活动钩23的头部倒钩卡在卡接弧形块9表面处,即拉动电缆线3之后,其电缆线3表面上的伸缩块2可以被拉出,但是在第一弹簧11作用下会使其复原,这时候活动钩23卡在卡接弧形块9上可以避免伸缩块2发生复原。外壳1的内表面且位于两侧连接环24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间架28,中间架28包括有三个面,且中间架28的三个面处均开设有贯穿孔27,中间架2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弹簧30,其第二弹簧30的另一端与活动钩23压迫接触,两个活动钩23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25,第二拉绳25同时还可以限制两个活动钩23的张开角度。第二拉绳25的中间区域套设有两个中间环29,且位于两个中间环29之间设有拉伸环26,拉伸环26的表面连接有第一拉绳21,伸缩环26套在第二拉绳25的中间部位,这样可以确保第一拉绳21被拉动之后,第二拉绳25的两端能够均匀收缩。外壳1的左侧内表面处且位于中间架2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20,第一立柱20的表面套设有撬动杆15和转动管19,撬动杆15与转动管19共轴连接,第一拉绳21的另一端顺时针卷绕在转动管19的表面,外壳1的内表面处且位于中间架2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17,第一电磁铁17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22,其第一磁铁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贯穿杆,且贯穿杆贯穿至第一电磁铁17的另一端并套设有第一连接架18,第一连接架18与撬动杆1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撬动杆15发生偏转之后可以带动转动管19进行逆时针偏转,这样卷绕在转动管19表面的第一拉绳21就可以对第二拉绳25的中间部位进行拖拽。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中间隔板7,其中间隔板7背部设有固定扣8,且电缆线3穿过中间隔板7表面处固定扣8,中间隔板7的左侧表面处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块31,伸缩块2收缩后其卡接弧形块9收纳至弧块31内侧,中间隔板7的表面且位于弧块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44,第二立柱44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摆动弧杆38,第二立柱44的端部套设有第二限位环37,第二限位环37能够限制摆动弧杆38的位置,使其在第二立柱44上不会发生脱离。弧块3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贯穿槽,摆动弧杆38的上下两侧内表面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挤压块39、卡接块40,挤压块39通过挤压槽贯穿至弧块31的内部,卡接弧形块9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开口槽16,其卡接块40可卡接在开口槽16的内部,开口槽16的大小形状与卡接块40相同,这样可以方便卡接块40能够插接在开口槽16的内部。中间隔板7的表面且位于摆动弧杆3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长杆42和开关46,限位长杆42的表面设有负电极43,摆动弧杆3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正电极41,正电极41、负电极43均与开关46信号连接,中间隔板7的表面且位于弧块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35,第二电磁铁35的一端设有第二磁铁36,其第二电磁铁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内部贯穿杆,且内部贯穿杆贯穿至第二电磁铁35的另一端并连接有第三拉绳34,第三拉绳3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架33,并通过第二连接架33与摆动弧杆38的底端活动连接,摆动弧杆38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拉簧32,其第一拉簧32的另一端与弧块31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摆动弧杆38的三种姿态,并且利用摆动弧杆38是否彻底发生偏转来对开关46的通路和断路进行控制。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在伸缩块2处于收纳状态时,此时活动套管5上的卡接弧形块9收纳在弧块31内部(如图9上所示),此时的摆动弧杆38会在第一拉簧32的作用下,会使得摆动弧杆38逆时针偏转,其底端的卡接块40插入卡接弧形块9上的开口槽16内,摆动弧杆38顶端处的挤压块39则会远离弧块31。这时的正电极41与负电极43非接触,即开关46处于断开状态。
在该充电器接通电源,但是伸缩块2未被拽出并任然卡接在外壳1表面内,这时第二电磁铁35处于通电状态,即第二电磁铁35会牵引第三拉绳34,并使得摆动弧杆38克服第一拉簧32的拉力顺时针偏转(如图9中所示),此时的伸缩块2为被拽出,其卡接弧形块9任然卡在弧块31的内部。这就会使得摆动弧杆38在顺时针偏转过程中,其顶部的挤压块39会与卡接弧形块9的表面接触,进而阻碍摆动弧杆38顺时针偏转的进程,使其不能偏转彻底,这时候的正电极41与负电极43任然处于断开状态。
当拖拽电缆线3使得伸缩块2被抽出之后,此时的卡接弧形块9离开弧块31的内部(如图9下所示),此时摆动弧杆38彻底顺时针偏转,其正电极41与负电极43接触,即开关46处于通路状态,这样该充电器可以进行充电作业。
在该智能充电器接通电源之后并进行充电时,需要将伸缩块2一端连接的电缆线3向外拽动,伸缩块2伸出其活动套管5表面上的两个传感器13被露出。当在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者存在烟雾时,可以该类信息传递到检测模块14上,其检测模块14这时则可以激活两个第一电磁铁17,这样第一电磁铁17会拖拽撬动杆15发生偏转(如图5所示),撬动杆15上连接的转动管19可以进行逆时针偏转并对第一拉绳21进行卷绕,第一拉绳21的另一端就会拖拽第二拉绳25的中间部位,以是的第二拉绳25的两端可以牵引两侧的活动钩23相互靠拢,这样被活动钩23卡住的卡接弧形块9就可以脱离束缚,从而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撞击并挤压挤压块39(状态如图9中所示),并使得开关46断电。
其中本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文现实中存在的电器元件。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包括外壳(1)、电缆线(3)和检测模块(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表面设有散热槽(6),所述外壳(1)的左侧内表面处固定安装有四个连接套管(10),四个所述连接套管(10)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滑杆(4),其滑杆(4)的左端贯穿至外壳(1)的外部并安装有伸缩块(2),四根所述滑杆(4)的右端均套设有第一弹簧(11)和第一限位环(12),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套管(10)、第一限位环(12)压迫接触,所述伸缩块(2)的内表面处固定安装有活动套管(5),所述活动套管(5)的内部套设有固定套(45),所述电缆线(3)穿过固定套(45)贯穿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活动套管(5)的右端贯穿至外壳(1)的内部并套设有卡接弧形块(9),所述活动套管(5)的两侧表面处均设有传感器(13);
所述外壳(1)的左侧内表面处安装有两对连接环(24),每对所述连接环(24)之间设有活动钩(23),所述活动钩(23)包括头部倒钩和底部连接柱,其活动钩(23)通过底部连接柱与连接环(24)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块(2)伸出后其活动钩(23)的头部倒钩卡在卡接弧形块(9)表面处,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且位于两侧连接环(24)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间架(28),所述中间架(28)包括有三个面,且中间架(28)的三个面处均开设有贯穿孔(27),所述中间架(2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弹簧(30),其第二弹簧(30)的另一端与活动钩(23)压迫接触,两个所述活动钩(23)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25),所述第二拉绳(25)的中间区域套设有两个中间环(29),且位于两个中间环(29)之间设有拉伸环(26),所述拉伸环(26)的表面连接有第一拉绳(21),所述外壳(1)的左侧内表面处且位于中间架(2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20),所述第一立柱(20)的表面套设有撬动杆(15)和转动管(19),所述撬动杆(15)与转动管(19)共轴连接,所述第一拉绳(21)的另一端顺时针卷绕在转动管(19)的表面,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处且位于中间架(2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铁(17),所述第一电磁铁(17)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22),其第一磁铁(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贯穿杆,且贯穿杆贯穿至第一电磁铁(17)的另一端并套设有第一连接架(18),所述第一连接架(18)与撬动杆(1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中间隔板(7),其中间隔板(7)背部设有固定扣(8),且电缆线(3)穿过中间隔板(7)表面处固定扣(8),所述中间隔板(7)的左侧表面处固定安装有两个弧块(31),所述伸缩块(2)收缩后其卡接弧形块(9)收纳至弧块(31)内侧,所述中间隔板(7)的表面且位于弧块(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柱(44),所述第二立柱(44)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摆动弧杆(38),所述第二立柱(44)的端部套设有第二限位环(37),所述弧块(3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贯穿槽,所述摆动弧杆(38)的上下两侧内表面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挤压块(39)、卡接块(40),所述挤压块(39)通过挤压槽贯穿至弧块(31)的内部,所述卡接弧形块(9)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开口槽(16),其卡接块(40)可卡接在开口槽(16)的内部,所述中间隔板(7)的表面且位于摆动弧杆(3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长杆(42)和开关(46),所述限位长杆(42)的表面设有负电极(43),所述摆动弧杆(3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正电极(41),所述正电极(41)、负电极(43)均与开关(46)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7)的表面且位于弧块(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35),所述第二电磁铁(35)的一端设有第二磁铁(36),其第二电磁铁(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内部贯穿杆,且内部贯穿杆贯穿至第二电磁铁(35)的另一端并连接有第三拉绳(34),所述第三拉绳(3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架(33),并通过第二连接架(33)与摆动弧杆(38)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摆动弧杆(38)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拉簧(32),其第一拉簧(32)的另一端与弧块(31)连接。
CN202311396408.0A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 Active CN117411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6408.0A CN117411137B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6408.0A CN117411137B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1137A CN117411137A (zh) 2024-01-16
CN117411137B true CN117411137B (zh) 2024-04-12

Family

ID=89492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96408.0A Active CN117411137B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1113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0943A (zh) * 2017-06-08 2017-10-10 深圳市安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无线充电器
CN109747459A (zh) * 2019-02-20 2019-05-14 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CN110604377A (zh) * 2019-10-11 2019-12-24 深圳市海瑞泰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体大小可调的智能戒指
CN212660009U (zh) * 2020-08-31 2021-03-05 西安兆格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磁共振充电功能的辅助安全防护装置
CN113381248A (zh) * 2021-07-09 2021-09-10 江西络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动断电保护的充电头
CN114844136A (zh) * 2021-12-21 2022-08-02 西藏亿百佳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WO2023166856A1 (ja) * 2022-03-01 2023-09-07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リッド開閉装置
CN116814402A (zh) * 2023-03-27 2023-09-29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恙虫病快速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0943A (zh) * 2017-06-08 2017-10-10 深圳市安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无线充电器
CN109747459A (zh) * 2019-02-20 2019-05-14 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CN110604377A (zh) * 2019-10-11 2019-12-24 深圳市海瑞泰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体大小可调的智能戒指
CN212660009U (zh) * 2020-08-31 2021-03-05 西安兆格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磁共振充电功能的辅助安全防护装置
CN113381248A (zh) * 2021-07-09 2021-09-10 江西络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自动断电保护的充电头
CN114844136A (zh) * 2021-12-21 2022-08-02 西藏亿百佳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用充电装置
WO2023166856A1 (ja) * 2022-03-01 2023-09-07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リッド開閉装置
CN116814402A (zh) * 2023-03-27 2023-09-29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恙虫病快速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1137A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5815B (zh) 一种充电枪头带温度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CN201185273Y (zh) 一种具有电缆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插头
CN117411137B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充电器
CN216872378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以及输电线路防倒塔控制系统
CN207474781U (zh) 一种电连接器壳体
CN211577252U (zh) 一种电流感应装置
CN101572357A (zh) 预知感应接地线
CN109177756B (zh) 一种充电接口自动脱扣保护的直流充电桩
CN111302147A (zh) 一种具有线路检测功能的导线盒
CN216487927U (zh) 一种智能新型漏电保护插座
CN214588809U (zh) 一种防止引脚损坏的小家电用三极管
CN214627622U (zh) 一种改进的网络安全监测设备
CN210490011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插座
CN211698045U (zh) 一种电气线路绝缘检测辅助装置
CN210120099U (zh) 一种即插即用的线路保护装置
CN211015118U (zh) 一种微型磁感应开关接电控制装置
CN209641981U (zh) 一种动车组地面电源安全连接器
CN110530554A (zh) 内置式高压电缆接点无线测温装置
CN206725721U (zh) 继电器报警保护装置
CN112201533A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电源线的自动断电装置
CN215498247U (zh) 一种用于电机检测的电流保护装置
CN216355948U (zh) 一种内置有超负荷断电保护结构的电机
CN220042967U (zh) 一种集成式电涌保护器
CN215949054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用安全导电钢构件
CN22029072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漏电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