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0403A - 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00403A
CN117400403A CN202311417084.4A CN202311417084A CN117400403A CN 117400403 A CN117400403 A CN 117400403A CN 202311417084 A CN202311417084 A CN 202311417084A CN 117400403 A CN117400403 A CN 117400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liding frame
belt
discharging
h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170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德朝
曾石洪
张南
李智鸿
陈硕
钟保民
谢穗
陈昆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engho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ukou Dongp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engho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ukou Dongp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engho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ukou Dongp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engho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170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004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00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04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2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 B28B13/0215Feed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 measured quantities from a container or silo
    • B28B13/027Feed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 measured quantities from a container or silo by using a removable belt or conveyor transferr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o the moulding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002Apparatus for washing concrete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or similar surface treatments for exposing the tex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1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dividing shaped articles by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2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 B28B13/0205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supplied to the moulding device in form of a coherent mass of material, e.g. a lump or an already partially preshaped tablet, pastil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涉及生态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粉料打散设备、配送料设备、布料设备和模具输送设备;配送料设备包括安装架和若干个转运料斗,若干个转运料斗分别滑动安装于安装架的顶部,布料设备包括机架和若干个布料单元,布料单元包括若干个布料斗、若干个出料皮带、集料皮带、集料斗、压块装置、压块皮带、旋转切刀和出料齿板。本发明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能够自动布料,提高生产效率,并形成颜色丰富、纹理通体的不规则斑块状装饰效果,解决了目前生态石生产效率低和颜色不丰富、纹理不自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
背景技术
生态石是利用现有工业固废或矿山尾矿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免烧成型工艺,实现仿石材或其它特定图案纹理的一种新型装饰材料。生态石保留了天然石材的高贵、典雅气质,克服了天然石中常有的毛细孔、裂纹、色差、放射性等方面的缺陷。鉴于上述优点,生态石被广受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石制品的仿天然效果和纹理图案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生态石的制备通常包括配料和布料工艺,通过配送料设备将多个单一颜色的粉料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形成混合粉料,然后采用布料设备,将粉料按要求分布在模具中,最后压制固化后形成生态石。为了使生态石具有更丰富和自然的纹理和图案,通常需要配制多种混合粉料和进行多次布料,而现有的配送料设备和布料设备是单独的两个设备,而且配送料设备配料后还需要采用额外的搅拌机将单一颜色的粉料进行混合,再通过输送带将多个混合粉料输送到不同的布料工位进行布料,需要经过多次的上料和下料的操作,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而且现有的生态石的配料布料系统中,采用的布料设备通常包括下料装置、上料组件、搅料杆和拨料杆,通过下料装置将不同颜色的粉料落在上料组件中,在上料组件中将多种不同的粉料混合,并通过转动搅料杆可以使混合粉料产生不同的混合纹理,同时可以进一步通过拨料杆对混合粉料进行拨动,使生态石实现可变纹理和特殊纹理。由于现有的布料设备主要通过控制下料装置的下料速度以及通过转动搅料杆和拨料杆形成纹理图案,使得制得的生态石往往只能形成斜纹、波浪纹等连续性线性纹理,或者是类似花岗岩的纹理,使制得的生态石颜色不够不丰富、纹理不够自然,难以形成仿天然的斑块状图案,且形成的生态石很难做到如自然的石材纹理一般,仿天然效果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能够自动布料,提高生产效率,并形成颜色丰富、纹理通体的不规则斑块状装饰效果,解决了目前生态石生产效率低和颜色不丰富、纹理不自然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粉料打散设备、配送料设备、布料设备和用于输送模具的模具输送设备;
所述配送料设备包括安装架和若干个链条传动的转运料斗,若干个所述转运料斗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顶部,且若干个所述转运料斗分别沿所述安装架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若干个链条驱动装置,一所述链条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一所述转运料斗沿着所述安装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卸料工位,每个所述卸料工位设有若干个接料斗,位于同一个所述卸料工位的若干个接料斗分别位于若干个所述转运料斗的行走轨迹的下方;
所述粉料打散设备包括若干个粉料打散组件,所述粉料打散设备的出料端位于所述转运料斗的装料工位的上方,所述粉料打散组件用于将打散处理后的颜色料装入所述转运料斗内,所述转运料斗用于将颜色料输送至指定的卸料工位的接料斗中;
所述布料设备包括机架和若干个布料单元,若干个所述布料单元并排且间隔安装于所述机架,且若干个所述布料单元分别位于所述模具输送设备的上方,且若干个所述布料单元分别位于若干个所述卸料工位的下方;
所述布料单元包括若干个布料斗、若干个出料皮带、集料皮带、集料斗、压块皮带、压块装置、旋转切刀和出料齿板,若干个所述布料斗并排设置于所述机架,每个所述布料斗的出料口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出料皮带,若干个所述出料皮带分别设置于所述集料皮带的上方;一所述布料斗位于一所述接料斗的下方,且所述接料斗的出料口的位置和所述布料斗的入料口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集料斗设置于所述集料皮带的下方,且所述集料斗的上料口和所述集料皮带的输送方向末端相对应,所述压块皮带位于所述集料斗的下方,所述压块装置安装于所述压块皮带的上方,所述压块装置用于将所述压块皮带上的混合粉料预压成片状;
所述压块皮带的输送方向的末端的上方设置有旋转切刀,所述旋转切刀用于将片状的混合粉料切割成条状,所述压块皮带的输送方向的末端设置有所述出料齿板,切割后的条状粉料通过所述出料齿板的若干齿牙掉落至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和压板,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和所述压板连接;
所述旋转切刀包括转轴和若干个圆形刀片,若干个所述圆形刀片间隔套于所述转轴;
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件,所述压块皮带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支撑架,所述连接件能够上下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齿板靠近所述压块皮带的一侧设有依次连接的若干个齿牙,若干个所述齿牙的大小和形状不同;
相邻的两个所述齿牙之间设有凹陷,所述齿牙和所述凹陷圆滑过渡,若干个所述齿牙中相邻的所述齿牙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各不相同,所述齿牙呈圆弧状或转角状。
进一步的,所述配送料设备还包括若干个开闸装置、若干个关闸装置和若干个开闭组件;
所述转运料斗的底端开设有下料口,若干个所述开闭组件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转运料斗的底部,所述开闭组件用于遮挡和打开所述下料口;
所述开闭组件包括滑动框架和闸板,所述闸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框的中部,所述闸板的端部与所述滑动框架的端部之间形成出料空位,所述滑动框架的两端均具有所述出料空位;
所述滑动框架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转运料斗的底部,所述滑动框架滑动使所述闸板和所述出料空位分别与所述下料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接料斗位于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
所述开闸装置可升降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且若干个所述开闸装置的安装位置分别和若干个所述接料斗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使所述开闸装置升起时对行走中的所述滑动框架进行阻挡,使所述下料口自所述闸板移动至所述出料空位,使转运料斗中的颜色料卸料入接料斗;
若干个所述关闸装置可升降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且若干个所述关闸装置的位置和若干个所述粉料打散组件的出料端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关闸装置升起时,对所述滑动框架的两侧进行阻挡,通过所述链条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运料斗移动,使所述下料口自所述出料空位移动至所述闸板,进行装料。
进一步的,所述开闸装置包括第一翻转座、第一翻转臂和第一顶升气缸,所述第一翻转座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翻转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翻转座,所述第一翻转臂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阻挡块;所述第一顶升气缸位于所述第一翻转臂的下方,所述第一顶升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翻转臂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翻转座、所述第一翻转臂和所述第一顶升气缸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所述第二顶升气缸的伸缩端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第一翻转臂向下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一阻挡块下降至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所述第一顶升气缸的伸缩端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第一顶升气缸驱动所述第一翻转臂向上升起,带动所述第一阻挡块向上升起,所述第一阻挡块向上升起后的位置和所述滑动框架的位置相对应,使升起后的所述第一阻挡块对滑动框架进行阻挡。
进一步的,所述开闸装置还包括第一角度限制框,所述第一角度限制框呈倒“U”字形,所述第一角度限制框的开口朝下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翻转座,所述第一翻转臂靠近所述第一翻转座的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一角度限制框;
所述第一角度限制框位于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关闸装置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关闸组件,两个所述关闸组件分别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两个所述关闸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粉料打散组件的出料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关闸组件分别用于对所述滑动框架的两侧进行阻挡,使所述滑动框架的位置被固定,通过链条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运料斗移动,使所述下料口自所述出料空位移动至所述闸板;
所述关闸组件包括第二翻转座、第二翻转臂、第二顶升气缸、第二阻挡块和连接板,所述第二翻转座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翻转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翻转座,所述第二翻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阻挡块安装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顶升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二顶升气缸位于所述第二翻转臂的下方;
所述第二阻挡块的阻挡端朝向所述第二翻转座,所述第二阻挡块的阻挡端设有传感器;
所述第二翻转座、所述第二翻转臂和所述第二顶升气缸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所述第二顶升气缸的伸缩端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第二翻转臂向下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二阻挡块下降至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所述第二顶升气缸的伸缩端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第二顶升气缸驱动所述第二翻转臂向上升起,带动所述第二阻挡块向上升起,所述第二阻挡块向上升起后的位置和所述滑动框架的位置相对应,使升起后的所述第二阻挡块对滑动框架的其中一侧进行阻挡;
分别位于两个关闸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二阻挡块向上升起后的间距,和所述滑动框架的长度相对应,使升起后的两个所述第二阻挡块分别用于对所述滑动框架的两侧进行阻挡。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口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的转轴相对于滑动框架竖向设置,所述导轮的轮面设有导向凹槽;
所述滑动框架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条,两条所述第一导向条分别伸入所述导轮的导向凹槽内;
所述滑动框架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档条。
进一步的,所述布料单元还包括若干个第一调节机构和若干个第二调节机构,所述出料皮带的两侧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可调节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两侧;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料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呈竖向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出料皮带的安装高度;
所述集料皮带的两侧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两侧,且所述集料皮带位于所述出料皮带的下方,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集料皮带的安装高度;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螺杆和第二锁紧件,第二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机架,集料皮带的两侧分别设有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相配合的连接部,第二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和集料皮带的连接部连接,集料皮带能够沿着第二调节螺杆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固定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链条驱动装置包括传动链组件和承载轮组件;所述传动链组件包括传动链托架、传动电机和传动链,所述传动链安装于所述传动链托架;所述传动电机与所述传动链驱动连接;
所述转运料斗的外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传动链固定安装;
所述承载轮组件包括若干个承载轮,以及与所述传动链托架相平行的承载轨道;若干个所述承载轮安装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传动链的一侧,所述承载轮沿所述承载轨道滚动;
所述转运料斗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纵向导轮和横向导轮,所述纵向导轮通过支架安装于固定座,所述纵向导轮的转轴竖向设置,所述纵向导轮的轮面与所述传动链托架的侧壁贴合;
所述横向导轮通过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所述横向导轮位于所述承载轮的下方,所述横向导轮的转轴横向设置,所述承载轨道的底端设有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条沿着所述承载轨道的延申方向设置,所述横向导轮的轮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条相配合。
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通过将粉料打散设备、配送料设备、布料设备和模具输送设备从上至下依次设置,能够有效节约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能够缩短物料运输的距离,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技术方案通过三个转运料斗完成配料后,能直接在布料设备将各单一颜色的粉料(即颜色料)进行混合以及对混合粉料进行预加工,最后进行布料,无需采用额外的搅拌机对单一颜色的粉料进行混合,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布料设备中设置压块装置、旋转切刀和出料齿板,通过压块装置能够混合粉料压预制成片状,被压制后的片状粉料处于基本定型状态,经过旋转切刀将片状粉料进行切割后,会形成条状粉料,条状粉料通过出料齿板能被分散形成大小不一和形状不规则的小片状料,不规则地分布在模具上,后期压制成型后,在生态石的表面形成很自然的不规则的斑块状的图案,使制得的生态石的表面图案和纹理更符合自然石材的图案和纹理,仿天然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中配送料设备和粉料打散设备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配送料设备和粉料打散设备在另一个视角的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中布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S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布料设备中布料单元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布料单元的左视图;
图8是图7中出料皮带和集料皮带的传动方向示意图;
图9是图2中S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2所示配送料设备中转运料斗和开闭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开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所示配送料设备中转运料斗、开闸装置和开闭组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下料口位于接料斗所在的位置,此时第一顶升气缸的伸缩端向上伸出,带动第一阻挡块升起对开闭组件进行阻挡);
图13是图12中第一顶升气缸收回后,转运料斗、开闸装置和开闭组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第一顶升气缸收回后,整个开闸装置位于开闭组件的下方);
图14是图2所示配送料设备中转运料斗、关闸装置和开闭组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第二顶升气缸的伸缩端伸出将第二阻挡块顶起后的状态图);
图15是图14中第二顶升气缸收回后,转运料斗、关闸装置和开闭组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6是图2所示配送料设备在俯视视角下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图2所示配送料设备的正视图;
图18是采用图1所示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进行配料和布料后,制得的一个生态石产品的效果图;
图19是采用图1所示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进行配料和布料后,制得的另一个生态石产品的效果图;
其中:布料设备A、配送料设备B、粉料打散设备C、粉料打散组件C1;
机架A1、模具输送设备A2、布料单元A3、布料斗A31、出料皮带A32、集料皮带A33、集料斗A34、压块装置A35、压块皮带A36、旋转切刀A37、出料齿板A38、驱动气缸A351、压板A352、支撑架A361、转轴A371、圆形刀片A372、连接件A373、调节螺栓A374、齿牙A381、第一调节机构A391、第二调节机构A392、第三调节机构A393、导向槽A3611;
转运料斗B1、开闸装置B2、关闸装置B3、开闭组件B4、安装架B5、导轮B6、链条驱动装置B7、轨道刷B8、下料口B11、固定座B12、导向组件B13、第一翻转座B21、第一翻转臂B22、第一顶升气缸B23、第一阻挡块B24、第一角度限制框B25、关闸组件B31、滑动框架B41、闸板B42、出料空位B43、卸料工位B51、纵向导轮B131、横向导轮B132、第二翻转座B311、第二翻转臂B312、第二顶升气缸B313、第二阻挡块B314、连接板B315、第二角度限制框B316、第一导向条B411、限位档条B412、接料斗B511、传动链组件B71、承载轮组件B72、传动链托架B711、传动电机B713、传动链B712、承载轮B721、承载轨道B722、第二导向条B72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17,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
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粉料打散设备C、配送料设备B、布料设备A和用于输送模具的模具输送设备A2;
配送料设备B包括安装架B5和若干个转运料斗B1,若干个转运料斗B1分别滑动安装于安装架B5的顶部,且若干个转运料斗B1分别沿安装架B5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安装架B5上设有若干个链条驱动装置B7,一链条驱动装置B7用于驱动一转运料斗B1沿着安装架B5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架B5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卸料工位B51,每个卸料工位B51设有若干个接料斗B511,位于同一个卸料工位B51的若干个接料斗B511分别位于若干个转运料斗B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
配送料设备C包括若干个粉料打散组件C1,粉料打散组件C1的出料端位于转运料斗B1的移动轨迹的上方,每个转运料斗B1在特定的输送通道上进行移动,每个转运料斗B1对应的输送通道均设有装料工位,且粉料打散组件C1的出料端位于装料工位的上方,粉料打散组件C1用于将打散处理后的颜色料装入所述转运料斗内,转运料斗用于将颜色料输送至指定的卸料工位的接料斗B511中;
布料设备A包括机架A1和若干个布料单元A3,若干个布料单元A3并排且间隔安装于机架A1,且若干个所述布料单元分别位于所述模具输送设备的上方,若干个布料单元A3分别位于若干个卸料工位B51的下方;
布料单元A3包括若干个布料斗A31、若干个出料皮带A32、集料皮带A33、集料斗A34、压块装置A35、压块皮带A36、旋转切刀A37和出料齿板A38,若干个布料斗A31并排安装于机架A1,每个布料斗A31的出料口的下方均设置有出料皮带A32,若干个所述出料皮带分别设置于所述集料皮带的上方;一布料斗A31位于一接料斗B511的下方,且接料斗B511的出料口的位置和布料斗A31的入料口的位置相对应;
集料斗A34设置于集料皮带A33的下方,且集料斗A34的上料口和集料皮带A33的输送方向末端相对应,压块皮带A36位于集料斗A34的下方,压块装置A35安装于压块皮带A36的上方,压块装置A35用于将压块皮带A36上的混合粉料预压成片状;
压块皮带A36的输送方向的末端的上方设置有旋转切刀A37,旋转切刀A37用于将预压成片状的混合粉料切割成条状,压块皮带A36的输送方向的末端连接有出料齿板A38,切割后的条状粉料通过出料齿板A38的若干齿牙掉落至模具。
值得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通过将粉料打散设备C、配送料设备B、布料设备A和模具输送设备A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能够有效节约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能够缩短物料运输的距离,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方案通过该将若干个转运料斗B1滑动安装于安装架B5的顶部,并在安装架B5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卸料工位B51,每个卸料工位B51的下方一一对应有一个布料单元A3,同时,在配送料设备B的上方设有若干个粉料打散组件C1,每个粉料打散组件C1中分别运输有一种单一颜色的颜色料,通过转运料斗B1选取若干个单一颜色的粉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和配料,可获得多种混合粉料。具体的,若干个转运料斗B1分别将选取的一种颜色料(可以是相同颜色的颜色料,也可以是不同的颜色料),并将颜色料输送至卸料工位B51的不同接料斗B511中进行配料,即可完成配料,并且本技术方案中每辆转运料斗B1有独立的输送通道,使其能够到达各个卸料工位B51,从而使若干辆转运料斗B1的配料过程互不干扰。由于卸料工位B51是位于布料单元A3的上方,并且接料斗B511的出料口的位置和布料斗A31的入料口的位置是相对应,转运料斗B1中的物料通过接料斗B511可直接进入布料斗A31中,并通过集料皮带A33进行混合,即可得到混合粉料,混合粉料通过压块装置A35进行预压制后,通过旋转切刀A37切割,最后从出料齿板A38下落至模具中,即完成布料。本技术方案通过多个转运料斗B1完成配料后,能直接在布料设备A将各颜色料进行混合以及对混合粉料进行预加工,最后进行布料,无需采用额外的搅拌机对单一颜色的粉料进行混合,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是说明,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布料设备A中设置压块装置A35、旋转切刀A37和出料齿板A38,通过压块装置A35能够混合粉料压预制成片状,被压制后的片状粉料处于基本定型状态,经过旋转切刀A37将片状粉料进行切割后,会形成条状粉料,条状粉料通过出料齿板A38的若干齿牙掉落至模具,由于出料齿板A38的若干齿牙的分布和形状是不规则的,能够使条状粉料错开下料,不规则地分布在模具上,并且由于出料齿板A38设有不规则的若干齿牙,齿牙的端部是相对比较尖锐,并且条状粉料是处于基本定型状态(即粉料不是很结实),在通过出料齿板A38的若干齿牙下料时,条状粉料触碰到齿牙的端部,部分条状粉料会被分散,而形成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的小片状料,后期压制成型后,在生态石的表面形成很自然的不规则的斑块状的图案,使制得的生态石的表面图案和纹理更符合自然石材的图案和纹理,仿天然效果更好,解决了采用现有布料设备难以在生态石表面形成仿天然的斑块状图案的问题。
优选的,本技术方案的配送料设备B设有三个转运料斗B1和三个链条驱动装置B7,每个卸料工位B51设有三个接料斗B511,布料单元A3包括三个布料斗A31和三个出料皮带A32,配送料设备C包括四个粉料打散组件C1。在生态石制备过程中,为了提升生态石的仿天然效果,通常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颜色料,通过多种不同的颜色料混搭,得到多种不同的混合粉料,将多种不同的混合粉料进行布料,布料后在模具上形成的需要的色彩及纹理图案。本技术方案的配送料设备B设有三个转运料斗B1,布料设备A的布料单元A3设有三个布料斗A31,通过三个转运料斗B1分别三个颜色料运输至同一卸料工位B51的三个接料斗B511中,通过接料斗B511下落至同一个布料单元A3的三个布料斗A31中,三个颜色料分别通过不同的布料斗A31输送至对应的出料皮带A32中,出料皮带A32将三个颜色料洒落至位于出料皮带A32下方的集料皮带A33中,三个颜色料在集料皮带A33进行堆叠,经过堆叠的三个颜色料经过集料皮带A33输送至集料斗A34中,在集料斗A34中进行进一步的混合,并通过集料斗A34的下料口掉落在压块皮带A36,由于压块皮带A36的上方设置有压块装置A35,通过压块皮带A36将混合粉料继续输送至压块装置A35的下方所对应的位置上,此时压块装置A35向下压,将混合粉料预压成片状,压料后,压块皮带A36将片状的混合粉料继续输送至压块皮带A36的输送方向的末端,由于在压块皮带A36的输送方向的末端设置有旋转切刀A37,通过旋转切刀A37将片状的混合粉料进行切割,切割成的条状,条状粉料通过出料齿板A38掉落至模具上,由于出料齿板A38是不规则的,基于压块装置A35的压力,被压制后的片状粉料处于基本定型状态,经过出料齿板A38时,会被出料齿板A38的齿牙的端部分散形成大小不一和形状不规则的小片状料,并不规则地分布在模具上,后期压制成型后,在生态石的表面形成很自然的不规则的斑块状的图案,使制得的生态石的表面图案和纹理更符合自然石材的图案和纹理,仿天然效果更好。
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布料设备A包括若干个布料单元2,采用若干个布料单元2能依次进行多次布料,使制得的生态石的纹理和图案能够更丰富,以满足人们需求。
优选的,粉料打散组件C1为皮带式运输机,通过皮带将物料下落至转运料斗B1中。
进一步的说明,压块装置A35包括驱动气缸A351和压板A352,驱动气缸A351与机架A1连接,驱动气缸A351的伸缩端和压板A352连接;
旋转切刀A37包括转轴A371和若干个圆形刀片A372,若干个圆形刀片A372间隔套于转轴A371;
转轴A37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件A373,压块皮带A3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连接件A373相配合的支撑架A361,连接件A373能够上下调节地安装于支撑架A361。
具体来说,本技术方案的压块装置A35包括驱动气缸A351和压板A352,压板A352水平设置于压块皮带A36的上方,驱动气缸A35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机架,驱动气缸A351的伸缩端连接于压板A352。当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向外伸出时,带动压板A352向下压,将混合粉料预压成片状,压料后,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向内收回,完成压制,混合粉料被压制成片状。本技术方案通过调整驱动气缸的伸缩端伸出的速度,能够调节压板对混合粉料的压力,可根据需要的图案效果,调节压板对混合粉料的压力,例如,当需要形成面积较小的斑块状的图案时,可以相对的降低驱动气缸的伸缩端伸出的速度,使压板A352对混合粉料的压力较小,使压制得到的片状粉料的结实程度性对较低,经过出料齿板A38下料时,更容易被分散开,形成面积较小的小片状料,最终制得的生态石产品的表面的斑块状图案会比较小,也可能是形成一些小斑点图案;同理,通过加大驱动气缸的伸缩端的伸出速度,能够增大压板对混合粉料的压力,此时形成的片状粉料比较紧密结实,不容易被分散,经过旋转切刀A37切割以及出料齿板A38下料后,会形成比较大的片状料,后期制得的生态石产品表面的斑块状图案的面积会相对较大。
进一步的说明,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其他常规的方案调节压板A352对混合粉料压制时的压力。
具体来说,本技术方案中旋转切刀A37设有转轴A371和圆形刀片A372,圆形刀片A372间隔设置于转轴A371,通过转动旋转切刀A37,转动的圆形刀片A372能够对片状的混合粉料进行切割,由于相邻的两个圆形刀片A372之间是设置有一定间隔的,因此能将片状的混合粉料切割成条状。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改变相邻的两个圆形刀片A372之间的距离,可以进一步地调整切割后得到的条状粉料的大小。
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A373和支撑架A361的配合安装,使旋转切刀A37可上下调节地安装在压块皮带A36的上方,以达到需要切割的高度,从而能更好地对片块状的混合粉料进行切割。
值得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电机驱动旋转切刀A37转动,从而对片状粉料进行切割。
支撑架A361的上部设有导向槽A3611,转轴A371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件A373,位于相对应的导向槽A3611的内部;
连接件A373的顶部向靠近支撑架A361的一侧横向设置有安装板,旋转切刀A37还包括调节螺栓A374,调节螺栓A374的顶部和安装板固定连接,调节螺栓A374的底部可调节地安装于支撑架A361。
值得说明的是,基于本技术方案中调节螺栓A374的顶部和安装板固定连接的,调节螺栓A374的底部可调节地安装于支撑架A361的顶部,通过旋转螺栓,能够带动连接件A373上下移动,基于转轴A371和连接件A373固定连接,从而能够使转轴A371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旋转切刀A37的高度。同时,还可以在连接件A373上设置连接螺栓,连接螺栓横向设置,连接螺栓的的一端和连接件A373固定连接,另一端横向穿过支撑架A361,将旋转切刀A37的高度调节好以后,采用锁紧螺母将连接螺栓的位置固定,从而将旋转切刀A37更加牢固地安装在压块皮带A36的上方。
进一步的说明,出料齿板A38靠近压块皮带A36的一侧设有依次连接的若干个齿牙A381,若干个齿牙A381的大小和形状不同;
相邻的两个齿牙A381之间设有凹陷,齿牙A381和凹陷圆滑过渡,若干个齿牙A381中相邻的齿牙A381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各不相同,齿牙A381呈圆弧状或转角状。
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出料齿板A38上的每一个齿牙A381的大小和形状均是不同的,有些齿牙会比较长,有些比较短,有些齿牙A381比较宽,有些比较窄,使得条状粉料经过齿牙A381下落时,会错开下落,不规则地分散在模具中,并且由于本技术方案的条状粉料的处于基本定型状态(即条状结构不是很结实),经过齿牙A381下料时,条状粉料触碰到齿牙A381端部,容易使部分的条状粉料被齿牙A381端部分散开,并且由于粉料自身的重力,在掉落至模具时,也会有部分的条状粉料因撞击而散开,从而形成大小不一和形状不规则的小片状料,并不规则地分散开在模具中,从而提升产品中图案的随机性和不规则性,使整体表面效果更加自然。
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通过齿牙A381和凹陷,同时,使齿牙A381之间的间距各不相同以及齿牙A381的形状也各不相同,使得粉料能够呈不规则和形状大小不同的状态分布在模具中,从而使制得的生态石产品呈现更加自然的仿天然的斑块状图案。
进一步的说明,配送料设备B还包括若干个开闸装置B2、若干个关闸装置B3和若干个开闭组件B4,
转运料斗B1的底端开设有下料口B11,若干个开闭组件B4分别安装于若干个转运料斗B1的底部,开闭组件B4用于遮挡和打开下料口B11;
开闭组件B4包括滑动框架B41和闸板B42,闸板B42固定安装于滑动框的中部,闸板B42的端部与滑动框架B41的端部之间形成出料空位B43,滑动框架B41的两端均具有出料空位B43;
滑动框架B41可滑动的安装于转运料斗B1的底部,滑动框架B41滑动使闸板B42和出料空位B43分别与下料口B11的位置相对应;接料斗B511位于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
开闸装置B2可升降的安装于安装架B5,且若干个开闸装置B2的安装位置分别和若干个接料斗B511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使开闸装置B2升起时对行走中的滑动框架B41进行阻挡,使下料口B11自闸板B42移动至出料空位B43;
若干个关闸装置B3可升降的安装于安装架B5,且若干个关闸装置B3的位置和若干个粉料打散组件C1的出料端的位置一一对应,关闸装置B3升起时,对滑动框架B41的两侧进行阻挡,通过链条驱动装置B7驱动转运料斗B1移动,使下料口B11自出料空位B43移动至闸板B42。
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在转运料斗B1上没有设置用于打开和关闭下料口B11的动力机构,采用了无动力的开闭组件B4,使转运料斗B1整体重量更轻,对链条驱动装置的要求更低,在相同的转运料斗B1驱动功率的情况下,转运料斗B1配料的工作效果更高,同时,由于本技术方案在转运料斗B1上不设有驱动件,即不在转运料斗B1上设置用于驱动下料口B11打开或关闭的气缸或伺服电机,而是将开闸装置B2和关闸装置B3安装在安装架B5上,使得转运料斗B1的移动过程更加顺畅,防止电线和气源管路干扰转运料斗B1的移动,同时能够降低整个配送料设备的控制难度。
具体地,本方案在转运料斗B1的下料口B11的底端安装有滑动框架B41,滑动框架B41上设置了两个出料空位B43和一个堵住下料口B11的闸板B42,装料的时候滑动框架B41的闸板B42位于下料口B11的下方,把下料口B11封堵住,同时,基于开闭组件B4上是不设有动力动力机构的,所以在运料过程中,转运料斗B1带动开闭组件B4做同步运动,使得下料口B11在运料过程中始终被遮挡住,防止物料在输送过程中掉落;在下料的时候,滑动框架B41的其中一个出料空位B43与下料口B11的位置相对应,即下料口B11被打开,可使送转运料斗B1中的物料流出。
本技术方案的开闭组件B4遮挡和打开下料口B11的原理如下:开闭组件B4包括滑动框架B41和闸板B42,闸板B42固定安装于滑动框的中部,闸板B42的端部与滑动框架B41的端部之间形成出料空位B43,滑动框架B41的两端均具有出料空位B43。由于滑动框架B41是可滑动的安装于转运料斗B1的底部的,当下料口B11的位置和闸板B42位置相对应时,则下料口B11被遮挡,可用于接料和运料;当下料口B11的位置和出料空位B43相对应时,则下料口B11被打开,可将转运料斗B1中的物料卸落至指定的接料斗B511。当转运料斗B1接料后,此时下料口B11的位置和闸板B42的位置相对应,使得下料口B11被遮挡通过链条驱动装置将转运料斗B1输送至指定的卸料工位B51上的接料斗B511,并且,在转运料斗B1移动过程中,滑动框架B41和转运料斗B1做同步运动,使得下料口B11仍然被遮挡,基于接料斗B511的一侧设有开闸装置B2,当滑动框架B41靠近接料斗B511时,开闸装置B2向上升起,将滑动框架B41进行阻挡,使滑动框架B41停止运动,而此时转运料斗B1被链条驱动装置驱动继续移动,使转运料斗B1和滑动框架B41之间发生位移,无法保持同步运动,在链条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下料口B11自闸板B42的位置移动至出料空位B43,使下料口B11被打开,转运料斗B1中的物料通过下料口B11下落至指定的接料斗B511,完成下料。下料完成后,通过链条驱动装置B7驱动转运料斗B1移动至粉料打散组件C1的下方,准备下一次接料,由于关闸装置B3可升降的安装于安装架B5,且关闸装置B3的位置和粉料打散组件C1的位置相对应,当转运料斗B1移动至粉料打散组件C1所对应的位置时,关闸装置B3升起,对滑动框架B41的两侧进行阻挡,使滑动框架B41的位置被固定,此时链条驱动装置停止驱动,转运料斗B1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继续向前移动,直至转运料斗B1接触滑动框架B41的端部时,转运料斗B1停止移动,此时下料口B11的位置和出料空位B43相对应,通过链条驱动装置驱动转运料斗B1向反方向移动,使下料口B11自出料空位B43移动至闸板B42,下料口B11被遮挡,关闸装置B3下降,则可将粉料打散组件C1中的物料洒落至转运料斗B1中,装料完成后,即可通过链条驱动装置继续驱动转运料斗B1移动,直至到达指定的接料斗B511。
值得说明的是,位于同一个转运料斗B1的行走轨迹下方的若干个开闸装置B2分别位于,所对应的接料斗B511远离其对应的粉料打散组件C1的一侧,即当接料斗B511位于粉料打散组件C1的左侧时,则在接料斗B511的左侧设置开闸装置B2,当接料斗B511位于粉料打散组件C1的右侧时,则在接料斗B511的右侧设置开闸装置B2,从而使升起后的开闸装置B2能够对行走中的滑动框架B41进行阻挡。
进一步的说明,开闸装置B2包括第一翻转座B21、第一翻转臂B22和第一顶升气缸B23,第一翻转座B21连接于安装架B5,第一翻转臂B22的一端铰接于第一翻转座B21,第一翻转臂B2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阻挡块B24;第一顶升气缸B23位于第一翻转臂B22的下方,第一顶升气缸B23的伸缩端与第一翻转臂B22的位置相对应;
第一翻转座B21、第一翻转臂B22和第一顶升气缸B23分别位于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第二顶升气缸B313的伸缩端处于收回状态时,第一翻转臂B22向下倾斜设置,使第一阻挡块B24下降至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第一顶升气缸B23的伸缩端处于伸出状态时,第一顶升气缸B23驱动第一翻转臂B22向上升起,带动第一阻挡块B24向上升起,第一阻挡块B24向上升起后的位置和滑动框架B41的位置相对应,使升起后的第一阻挡块B24对滑动框架B41进行阻挡。
本技术方案通过开闸装置B2,使滑动框架B41和转运料斗B1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达到开阀的效果。开闸装置B2包括第一翻转座B21、第一翻转臂B22和第一顶升气缸B23,当滑动框架B41的一端靠近接料斗B511时,第一顶升气缸B23的伸缩端向上顶起,带动第一阻挡块B24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第一阻挡块B24能够阻挡滑动框架B41继续移动,基于转运料斗B1此时在链条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还会继续向靠近接料斗B511的方向移动,直至出料口从闸板B42移动至出料空位B43,使下料口B11被打开,从而使转运料斗B1中装的物料流出,完成下料。
值得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翻转座B21、第一翻转臂B22和第一顶升气缸B23均位于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同时,当第二顶升气缸B313的伸缩端处于收回状态时,由于第一翻转臂B22是铰接于第一翻转座B21的,因此,第一翻转臂B22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向下倾斜,抵住第二顶升气缸B313的伸缩端,使整个第一阻挡块B24下降至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此时整个开闸装置B2均位于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因此,当第二顶升气缸B313的伸缩端处于收回状态时,整个开闸装置B2不影响转运料斗B1的移动。当转运料斗B1达到指定的接料斗B511时,与指定的接料斗B511相对应的第一顶升气缸B23的伸缩端向上伸出,在第一顶升气缸B23的驱动下,第一翻转臂B22向上升起,带动第一阻挡块B24向上升起,基于第一阻挡块B24向上升起后的位置和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位置相对应,使得升起后的第一阻挡块B24能够对行走中的滑动框架B41进行阻挡,使滑动框架B41停止运动,此时,在链条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运料斗B1和滑动框架B41进行相对运动,转运料斗B1在滑动框架B41上运动,使下料口B11自闸板B42移动至出料空位B43,进行下料。因此,本技术方案的开闸装置B2中第一阻挡块B24处于下降状态时,整个开闸装置B2不影响转运料斗B1的移动,当第一阻挡块B24上升后,能完成对滑动框的阻挡。
进一步的说明,开闸装置B2升起后对滑动框架B41进行阻挡,此时,移动的滑动框架B41与阻挡块接触时,会对正而过开闸装置B2产生冲击,采用第一翻转臂B22结合第一翻转座B21这种承受载荷较强的结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
进一步的说明,开闸装置B2还包括第一角度限制框B25,第一角度限制框B25呈倒“U”字形,第一角度限制框B25的开口朝下固定安装于第一翻转座B21,第一翻转臂B22靠近第一翻转座B21的一端容纳于第一角度限制框B25;
第一角度限制框B25位于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
本技术方案的第一角度限制框B25用于约束第一翻转臂B22的翻转角度,限制第一翻转臂B22的翻转角度,保证第一阻挡块B24升起后后的位置和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位置相对应,以保证第一阻挡块B24能完成对滑动框架B41的阻挡,防止第一翻转臂B22因翻转的角度过大而无法对滑动框架B41进行阻挡。
进一步的说明,关闸装置B33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关闸组件B31,且两个关闸组件B31分别可升降地连接于安装架B5上,且两个关闸组件B31分别设置于粉料打散组件C1的出料端的左右两侧;两个关闸组件B31分别用于对滑动框架B41的两侧进行阻挡,使滑动框架B41的位置被固定,通过链条驱动装置驱动转运料斗B1移动,使下料口B11自出料空位B43移动至闸板B42;
关闸组件B31包括第二翻转座B311、第二翻转臂B312、第二顶升气缸B313、第二阻挡块B314和连接板B315,第二翻转座B311连接于安装架B5,第二翻转臂B312的一端铰接于第二翻转座B311,第二翻转臂B31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B315连接,第二阻挡块B314安装于连接板B315,第二顶升气缸B313安装于安装架B5上,且第二顶升气缸B313位于第二翻转臂B312的下方;
第二阻挡块B314的阻挡端朝向第二翻转座B311,第二阻挡块B314的阻挡端设有传感器;
第二翻转座B311、第二翻转臂B312和第二顶升气缸B313分别位于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第二顶升气缸B313的伸缩端处于收回状态时,第二翻转臂B312向下倾斜设置,使第二阻挡块B314下降至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第二顶升气缸B313的伸缩端处于伸出状态时,第二顶升气缸B313驱动第二翻转臂B312向上升起,带动第二阻挡块B314向上升起,第二阻挡块B314向上升起后的位置和滑动框架B41的位置相对应,使升起后的第二阻挡块B314对滑动框架B41的其中一侧进行阻挡;
分别位于两个关闸组件B31的两个第二阻挡块B314向上升起后的间距,和滑动框架B41的长度相对应,使升起后的两个第二阻挡块B314分别用于对滑动框架B41的两侧进行阻挡。
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通过关闸装置B3和链条驱动装置的配合实现关闭下料口B11的效果。关闸装置B3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关闸组件B31,关闸组件B31分别安装于安装架B5,且位于粉料打散组件C1的下方的左右两侧,当转运料斗B1需要接料时,转运料斗B1向靠近粉料打散组件C1的方向移动,转运料斗B1靠近粉料打散组件C1时,远离转运料斗B1的一侧的关闸组件B31升起,对滑动框架B41的其中一侧进行阻挡,此时,在链条驱动装置B7的驱动下,转运料斗B1继续运动,直至转运料斗B1的端部接触滑动框架B41,此时,另一个关闸组件B31升起(由于在第二阻挡块B314的阻挡端设有传感器,当传感器感应到被重击两次后,则另一个呈像对称设置的关闸组件B31升起,滑动框架B41的另一侧进行阻挡。同时,在设置控制程序时,也可以设置为当滑动框架B41触碰到关闸组件B31,则另一个呈像对称设置的关闸组件B31升起,对滑动框架B41的另一侧进行阻挡),对滑动框架B41的另一侧进行阻挡,使滑动框架B41的两端分别被两个关闸组件B31阻挡,此时使滑动框架B41的位置固定,然后通过链条驱动装置驱动转运料斗B1移动,使下料口B11自出料空位B43移动至闸板B42,从而使下料口B11被关闭,能够用于接料和输送物料。
本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关闸组件B31的配合,以及链条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来实现关闸的效果,由于本技术方案的两个关闸组件B31均安装于安装架B5,无需安装于转运料斗B1,能有效降低转运料斗B1的载重,并且使转运料斗B1的结构更简单,运输过程更快速且无干扰。并且,本技术方案的开闸装置B2、两个关闸组件B31和链条驱动装置均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可实现自动打开下料口B11和关闭下料口B11的效果。
具体说,本技术方案的两个关闸组件B31安装于安装架B5,且位于粉料打散组件C1的下方的左右两侧,本技术方案的安装架B5上设有光电传感器,当光电传感器感应到滑动框架B41进入粉料打散组件C1所对应的位置时,将信息传送至PLC自动控制系统,PLC自动控制系统将信息传达至位于滑动框架B41行走轨迹前方的关闸组件B31,该关闸组件B31的第二顶升气缸B313的伸缩端升起,带动第二翻转臂B312升起,从而带动第二阻挡块B314升起,当滑动框架B41移动到第二阻挡块B314所对应的位置时,第二阻挡块B314对行走的滑动框架B41的一端进行阻挡,且当对滑动框架B41的一端触碰到位于滑动框架B41行走轨迹前方的关闸组件B31后,位于滑动框架B41行走轨迹的后方的关闸组件B31的第二顶升气缸B313向上伸出,将第二翻转臂B312顶起,带动第二阻挡块B314升起对滑动框架B41的另一端进行阻挡的,此时滑动框架B41的两端被两个关闸组件B31所限位,使得滑动框架B41的位置被固定,待链条驱动装置驱动转运料斗B1在滑动框架B41上行走,并接触滑动框架B41的前端时,转运料斗B1停止向前移动,此时转运料斗B1的下料口B11的位置和出料空位B43相对应,而后,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链条驱动装置驱动转运料斗B1后退,直至下料口B11移动闸板B42所对应的位置中,下料口B11被闸板B42遮挡,即下料口B11关闭。
值得说明的是,相对于粉料打散组件C1的位置而言,有的接料斗B511是设置在粉料打散组件C1的左侧,有的接料斗B511是设置在粉料打散组件C1的右侧,因此,当转运料斗B1下料后,返回粉料打散组件C1接料时,有可能是从粉料打散组件C1的左侧向靠近粉料打散组件C1的方向移动,也有可能是从粉料打散组件C1的右侧向靠近粉料打散组件C1的方向移动,由于本技术方案中两个关闸组件B31是呈镜像对称设置的,使得本技术方案的关闸装置B3可适应上述的两种情况,均能对滑动框架B41进行阻挡和限位,从而使下料口B11至出料空位B43移动至闸板B42,实现关闭下料口B11的目的。
进一步的说明,关闸组件B31还包括第二角度限制框B316,第二角度限制框B316呈倒“U”字形,第二角度限制框B316的开口朝下固定安装于第二翻转座B311,第二翻转臂B312靠近第二翻转座B311的一端容纳于第二角度限制框B316内;
第二角度限制框B316位于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下方。
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关闸组件B31上设置第二角度限制框B316,第二角度限制框B316能够约束第二翻转臂B312的翻转角度保证第而阻挡块升起后的位置和滑动框架B41的行走轨迹的位置相对应,以保证第二阻挡块B314能完成对滑动框架B41的阻挡和限位,防止第二翻转臂B312因翻转的角度过大而无法对滑动框架B41进行阻挡和限位。
进一步的说明,下料口B1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导轮B6,导轮B6的转轴相对于滑动框架B41竖向设置,导轮B6的轮面设有导向凹槽;
滑动框架B4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条B411,两条第一导向条B411分别伸入导轮B6的导向凹槽内;
滑动框架B4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档条B412(避免导轮B6滑出于滑动框架B41的外部)。
值得说明的是,导轮B6通过安装板安装于下料口B11的两侧,通过导轮B6和导向条的配合关系,使得滑动框架B41可滑动的安装在转运料斗B1的底部,从而使下料口B11能够被打开和遮挡。
本技术方案滑动框架B41配合导轮B6的滑动结构,相比于滑槽结构,摩擦力更小,用更小的力就能移动滑动框架B41。
进一步的说明,布料单元A3还包括若干个第一调节机构A391和若干个第二调节机构A392,出料皮带A32的两侧通过第一调节机构A391可调节安装于机架A1的两侧;
第一调节机构A391包括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一锁紧件,第一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机架A1,第一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和出料皮带A32连接,第一调节螺杆呈竖向设置,第一调节机构A391用于调节出料皮带A32的安装高度;
集料皮带A33的两侧通过第二调节机构A392可调节地安装于机架A1的两侧,且集料皮带A33位于出料皮带A32的下方,第二调节机构A392用于调节集料皮带A33的安装高度;
第二调节机构A392包括第二调节螺杆和第二锁紧件,第二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机架A1,集料皮带A33的两侧分别设有和第二调节螺杆相配合的连接部,第二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和集料皮带A33的连接部连接,集料皮带A33能够沿着第二调节螺杆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第二锁紧件用于固定连接部。
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通过出料皮带A32将颜色料输送至集料皮带A33,集料皮带A33通过循环转动,将若干个颜色料进行堆叠和混合,然后将初步混合的粉料输送至集料斗A34中,在集料斗A34中进行进一步的混合。为了保证出料皮带A32中的颜色料能够完整地掉落至集料皮带A33中,需要控制出料皮带A32和集料皮带A33之间的配合高度,若出料皮带A32和集料皮带A33之间的间隔过大,容易导致出料皮带A32中的颜色料在掉落过程中飞溅至其他地方,导致颜色料浪费,也会影响设备的运行;若出料皮带A32和集料皮带A33之间的间隔过小,不利于出料皮带A32中的粉料掉落到集料皮带A33,通过有可能会导致出料皮带A32和集料皮带A33运行困难,因此需要控制出料皮带A32和集料皮带A33之间的配合高度。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A391,第一调节机构A391包括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一锁紧件,出料皮带A32能够沿着第一调节螺杆的高度方向移动,从而调节出料皮带A32的安装高度,将出料皮带A32的高度调整好以后,采用第一锁紧件将出料皮带A32的位置固定,从而将出料皮带A32固定在机架A1上。
优选的,第一锁紧件为锁紧螺母。
本技术的方案中通过第二调节机构A392,使得集料皮带A33的安装高度的安装高度也是可调节的,从而能够更好的调节出料皮带A32和集料皮带A33之间的配合位置,同时也能够调节集料皮带A33和集料斗A34之间的配合位置,从而确保集料皮带A33的混合粉料能够全部掉落至集料斗A34中。
具体来说,本技术方案的集料皮带A33能够沿着第二调节螺杆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将集料皮带A33高度调整好以后,采用第二锁紧件将集料皮带A33的位置固定,从而将集料皮带A33固定安装在机架A1上。本技术方案中第二锁紧件为锁紧螺母。
本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三调节机构A393,布料斗A31通过第三调节机构A393可上下调节地安装于出料皮带A32的上方。第三调节机构A393的安装方案和调节原理和第一调节机构A391相同。
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调节机构A391能够使出料皮带A32的安装高度可调节,通过该第二调节机构A392能够使集料皮带A33的安装高度可调节,通过第三调节机构A393能够使布料斗A31的安装高度可调节,从而能够调节布料斗A31、出料皮带A32和集料皮带A33相互之间的配合间隔,使得颜色料能够完好地传送到下一环节。
优选地,每个布料单元A3设有三个布料斗A31和三个出料皮带A32,三个布料斗A31的出料口分别位于三个出料皮带A32的上方,且三个布料斗A31的出料口分别和三个出料皮带A32的位置相对应。
三个出料皮带A32的接料斗B511置和集料皮带A33的接料位置相对应,使三种颜色料在集料皮带A33上进行堆叠。
当布料单元A3处于工作状态时,从左视视图看,集料皮带A33从右至左逆时针转动,此时,位于集料皮带A33的输送方向的前端的出料皮带A32从右至左做逆时针转动,使该出料皮带A32中的颜色料a掉落至集料皮带A33上,然后位于中间的出料皮带A32从左至右做顺时针转动,中间的出料皮带A32中的颜色料b掉落至至集料皮带A33上,且颜色料b堆叠在颜色料a的上方,然后,位于集料皮带A33的输送方向的末端的出料皮带A32从左至右做顺时针转动,使该出料皮带A32中的颜色料c掉落至集料皮带A33上,且颜色料c堆叠在单一颜色料b的上方,使得三种单一颜色粉料掉进行堆叠而混合在一起,形成色彩更丰富的混合粉料。
进一步的说明,出料皮带A32、集料皮带A33和压块皮带A36分别为皮带式运输机。
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出料皮带A32、集料皮带A33和压块皮带A36均采用电机进行驱动。
进一步的说明,链条驱动装置B7包括传动链组件B71和承载轮组件B72;传动链组件B71包括传动链托架B711、传动电机B713和传动链B712,传动链B712安装于传动链托架B711;传动电机B713与传动链B712驱动连接;
转运料斗B1的外部设有固定座B12,固定座B12与传动链B712固定安装;
承载轮组件B72包括若干个承载轮B721,以及与传动链托架B711相平行的承载轨道B722;若干个承载轮B721安装于固定座B12远离传动链B712的一侧,承载轮B721沿承载轨道B722滚动;
转运料斗B1还包括导向组件B13,导向组件B13包括纵向导轮B131和横向导轮B132,纵向导轮B131通过支架安装于固定座B12,纵向导轮B131的转轴竖向设置,纵向导轮B131的轮面与传动链托架B711的侧壁贴合;
横向导轮B132通过安装件安装于固定座B12,且横向导轮B132位于承载轮B721的下方,横向导轮B132的转轴横向设置,承载轨道B722的底端设有第二导向条B7221,第二导向条B7221沿着承载轨道B722的延申方向设置,横向导轮B132的轮面和第二导向条B7221相配合。
具体地,传动链组件B71和承载轮组件B72构成了链条驱动装置B7,驱动转运料斗B1移动,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转运料斗B1要往复运动,本技术方案使用成熟可靠的链传动,便于控制装置移动的距离和停止的位置。
具体来说,本技术方案中的传动电机B713为电机,电机和传动链B712传动连接,通过电机驱动传动链B712运动,带动转运料斗B1移动。
本技术方案的导向组件B13设置了纵向导轮B131和横向导轮B132,对转运料斗B1在横向和纵向方面的自由度进行约束,保证料斗1行走位置的可靠性,同时,通过纵向导轮B131、横向导轮B132、承载轮组件B72和传动链B712的配合,将转运料斗B1滑动安装于安装架B5。
优选的,配送料设备B还包括轨道刷B8,轨道刷B8安装于承载轮B721的安装座,轨道刷B8贴合于承载轨道B722的上表面。
本技术方案中轨道刷B8和承载轮B721的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承载轮B721移动时能够带动轨道刷B8移动,使轨道刷B8对承载轨道B722的上表面进行清洁,将洒落至承载轨道B722上的物料清扫走,防止洒落至承载轨道B722上的物料影响承载轮B721的移动,从而使转运料斗B1的移动过程更加顺畅,效率更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粉料打散设备、配送料设备、布料设备和模具输送设备;
所述配送料设备包括安装架和若干个链条传动的转运料斗,若干个所述转运料斗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顶部,且若干个所述转运料斗分别沿所述安装架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若干个链条驱动装置,一所述链条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一所述转运料斗沿着所述安装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卸料工位,每个所述卸料工位设有若干个接料斗,位于同一个所述卸料工位的若干个接料斗分别位于若干个所述转运料斗的行走轨迹的下方;
所述粉料打散设备包括若干个粉料打散组件,所述粉料打散组件的出料端位于所述转运料斗的装料工位的上方,所述粉料打散组件用于将打散处理后的颜色料装入所述转运料斗内,所述转运料斗用于将不同的颜色料输送至预设的卸料工位的接料斗中;
所述布料设备包括机架和若干个布料单元,若干个所述布料单元并排且间隔安装于所述机架,且若干个所述布料单元分别位于所述模具输送设备的上方,且若干个所述布料单元分别位于若干个所述卸料工位的下方;
所述布料单元包括若干个布料斗、若干个出料皮带、集料皮带、集料斗、压块皮带、压块装置、旋转切刀和出料齿板,若干个所述布料斗并排设置,每个所述布料斗的出料口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出料皮带,若干个所述出料皮带分别设置于所述集料皮带的上方;一所述布料斗位于一所述接料斗的下方,且所述接料斗的出料口的位置和所述布料斗的入料口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集料斗设置于所述集料皮带的下方,且所述集料斗的上料口和所述集料皮带的输送方向末端相对应,所述压块皮带位于所述集料斗的下方,所述压块装置安装于所述压块皮带的上方,所述压块装置用于将所述压块皮带上的混合粉料预压成片状;
所述压块皮带的输送方向的末端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旋转切刀,所述旋转切刀用于将预压成片状的混合粉料切割成条状,所述压块皮带的输送方向的末端设置有所述出料齿板,切割后的条状粉料通过所述出料齿板不规则掉落至模具框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和压板,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和所述压板连接;
所述旋转切刀包括转轴和若干个圆形刀片,若干个所述圆形刀片间隔套于所述转轴;
所述转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件,所述压块皮带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支撑架,所述连接件能够上下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齿板靠近所述压块皮带的一侧设有依次连接的若干个齿牙,若干个所述齿牙的大小和形状不同;
相邻的两个所述齿牙之间设有凹陷,所述齿牙和所述凹陷圆滑过渡,若干个所述齿牙中相邻的所述齿牙的顶端之间的间距各不相同,所述齿牙呈圆弧状或转角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料设备还包括若干个开闸装置、若干个关闸装置和若干个开闭组件;
所述转运料斗的底端开设有下料口,若干个所述开闭组件分别安装于若干个所述转运料斗的底部,所述开闭组件用于遮挡和打开所述下料口;
所述开闭组件包括滑动框架和闸板,所述闸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框的中部,所述闸板的端部与所述滑动框架的端部之间形成出料空位,所述滑动框架的两端均具有所述出料空位;
所述滑动框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转运料斗的底部,所述滑动框架滑动使所述闸板和所述出料空位分别与所述下料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接料斗位于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
所述开闸装置可升降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且若干个所述开闸装置的安装位置分别和若干个所述接料斗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使所述开闸装置升起时对行走中的所述滑动框架进行阻挡,使所述下料口自所述闸板移动至所述出料空位,使转运料斗中的颜色料卸料入接料斗;
若干个所述关闸装置可升降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且若干个所述关闸装置的位置和若干个所述粉料打散组件的出料端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关闸装置升起时,对所述滑动框架的两侧进行阻挡,使所述转运料斗的下料口闸板处于关闭位置,进行装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闸装置包括第一翻转座、第一翻转臂和第一顶升气缸,所述第一翻转座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翻转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翻转座,所述第一翻转臂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阻挡块;所述第一顶升气缸位于所述第一翻转臂的下方,所述第一顶升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翻转臂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翻转座、所述第一翻转臂和所述第一顶升气缸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所述第二顶升气缸的伸缩端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第一翻转臂向下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一阻挡块下降至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所述第一顶升气缸的伸缩端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第一顶升气缸驱动所述第一翻转臂向上升起,带动所述第一阻挡块向上升起,所述第一阻挡块向上升起后的位置和所述滑动框架的位置相对应,使升起后的所述第一阻挡块对滑动框架进行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闸装置还包括第一角度限制框,所述第一角度限制框呈倒“U”字形,所述第一角度限制框的开口朝下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翻转座,所述第一翻转臂靠近所述第一翻转座的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一角度限制框;
所述第一角度限制框位于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闸装置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关闸组件,两个所述关闸组件分别可升降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两个所述关闸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粉料打散组件的出料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关闸组件分别用于对所述滑动框架的两侧进行阻挡,使所述滑动框架的位置被固定,通过链条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运料斗移动,使所述下料口自所述出料空位移动至所述闸板;
所述关闸组件包括第二翻转座、第二翻转臂、第二顶升气缸、第二阻挡块和连接板,所述第二翻转座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翻转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翻转座,所述第二翻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阻挡块安装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顶升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二顶升气缸位于所述第二翻转臂的下方;
所述第二阻挡块的阻挡端朝向所述第二翻转座,所述第二阻挡块的阻挡端设有传感器;
所述第二翻转座、所述第二翻转臂和所述第二顶升气缸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所述第二顶升气缸的伸缩端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第二翻转臂向下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二阻挡块下降至所述滑动框架的行走轨迹的下方;当所述第二顶升气缸的伸缩端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第二顶升气缸驱动所述第二翻转臂向上升起,带动所述第二阻挡块向上升起,所述第二阻挡块向上升起后的位置和所述滑动框架的位置相对应,使升起后的所述第二阻挡块对滑动框架的其中一侧进行阻挡;
分别位于两个关闸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二阻挡块向上升起后的间距,和所述滑动框架的长度相对应,使升起后的两个所述第二阻挡块分别用于对所述滑动框架的两侧进行阻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的转轴相对于滑动框架竖向设置,所述导轮的轮面设有导向凹槽;
所述滑动框架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条,两条所述第一导向条分别伸入所述导轮的导向凹槽内;
所述滑动框架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档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单元还包括若干个第一调节机构和若干个第二调节机构,所述出料皮带的两侧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可调节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两侧;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料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呈竖向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出料皮带的安装高度;
所述集料皮带的两侧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两侧,且所述集料皮带位于所述出料皮带的下方,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集料皮带的安装高度;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调节螺杆和第二锁紧件,第二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机架,集料皮带的两侧分别设有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相配合的连接部,第二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和集料皮带的连接部连接,集料皮带能够沿着第二调节螺杆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固定所述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驱动装置包括传动链组件和承载轮组件;所述传动链组件包括传动链托架、传动电机和传动链,所述传动链安装于所述传动链托架;所述传动电机与所述传动链驱动连接;
所述转运料斗的外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传动链固定安装;
所述承载轮组件包括若干个承载轮,以及与所述传动链托架相平行的承载轨道;若干个所述承载轮安装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传动链的一侧,所述承载轮沿所述承载轨道滚动;
所述转运料斗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纵向导轮和横向导轮,所述纵向导轮通过支架安装于固定座,所述纵向导轮的转轴竖向设置,所述纵向导轮的轮面与所述传动链托架的侧壁贴合;
所述横向导轮通过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所述横向导轮位于所述承载轮的下方,所述横向导轮的转轴横向设置,所述承载轨道的底端设有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二导向条沿着所述承载轨道的延申方向设置,所述横向导轮的轮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条相配合。
CN202311417084.4A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 Pending CN1174004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7084.4A CN117400403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7084.4A CN117400403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0403A true CN117400403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17084.4A Pending CN117400403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004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5189A (zh) * 2024-03-15 2024-04-16 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板填料的纹理绘制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5189A (zh) * 2024-03-15 2024-04-16 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板填料的纹理绘制装置及方法
CN117885189B (zh) * 2024-03-15 2024-05-28 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板填料的纹理绘制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4603B (zh) 一种多功能布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7400403A (zh) 一种生态石干法多色配料布料系统
CN107839228A (zh) 一种铺粉系统及3d打印机
CN106239777B (zh) 一种定量布料系统
CN113059670A (zh) 砼构件预制的布料器、分料器、刮平器、顺行器及系统
CN117400402A (zh) 一种生态石干法布料的连续供料系统
US3540093A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f pressed ceramic articles
CN100569473C (zh) 一种陶瓷成型压机布料装置及其布料方法
CN203753766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105619495A (zh) 服饰商标吊卡全自动烫压机器人
CN211645047U (zh) 通体仿石玻璃马赛克成型设备
CN113000751B (zh) 具有自动下料功能的钢筋滚丝装置
CN213198132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广口布料器、分料器及生产系统
CN210418122U (zh) 一种喂料系统翻板式下料机构
CN210671865U (zh) 一种块状、条状饼干均适用的饼干自动生产线
CN117283698A (zh) 一种通体仿天然石材的生态石干法布料的高效生产线
CN100589949C (zh) 将双层粉末或者粒状材料输送到用于瓷砖生产的模具的腔中的设备
CN113506662A (zh) 一种盘形悬式瓷绝缘子加工用设备
CN201693652U (zh) 瓷砖生产设备
CN218689265U (zh) 一种分散上料装置
KR20120035753A (ko) 성형 장치 및 방법
CN219135358U (zh) 一种塑料上料传送带
CN117681309A (zh) 一种干法布料设备
CN217372853U (zh) 一种l型烟道自动化成型系统
CN220897807U (zh) 一种猪肉切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