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5334A -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5334A
CN117395334A CN202311298345.5A CN202311298345A CN117395334A CN 117395334 A CN117395334 A CN 117395334A CN 202311298345 A CN202311298345 A CN 202311298345A CN 117395334 A CN117395334 A CN 117395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camera
state
image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83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集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983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5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95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5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2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games or graphical anim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终端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可折叠的终端设备,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内显示屏不进行显示,第一图像为外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屏幕切换事件在终端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触发;响应于屏幕切换事件,内显示屏显示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不是外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第二图像也不是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终端处于展开态,内显示屏显示第三图像,第三图像为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折叠状态变化,在切换为展开态时在内屏显示内屏相机采集的图像,减少在展开态时使用外屏相机采集的图像情况,减少预览等界面的中断,增加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210023838.7,原申请日是2022年01月10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柔性屏技术的发展,柔性可折叠屏幕(也可称为折叠屏)已应用于手机等终端设备中,使得用户可以对手机做出折叠或展开的操作,满足用户对不同屏幕尺寸的使用需求。
可能的实现中,使用折叠屏的手机可以包括内屏、外屏和后背板,内屏可折叠。内屏、外屏和后背板均可以设置相机,内屏的相机和外屏的相机可以称为前置相机,后背板的相机可以称为后置相机。用户可以使用前置相机或后置相机进行预览、视频通话或者直播等。
但是,用户使用前置相机进行预览、视频通话或者直播等过程中,若手机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或手机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手机内屏或外屏中的预览界面、视频通话界面或者直播界面等可能中断,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折叠屏状态变化在内屏前置相机与外屏前置相机间进行切换,使得折叠屏状态变化时,折叠屏中显示的内容随之切换,提升视频业务的流程性,增加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外显示屏和内显示屏,外显示屏设置有外屏相机,内显示屏设置有内屏相机,终端设备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状态包括折叠态和展开态,终端设备的状态用于标识终端设备的折叠状态。
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内显示屏不进行显示,第一图像为外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屏幕切换事件在终端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触发;响应于屏幕切换事件,内显示屏显示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不是外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第二图像也不是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内显示屏显示第三图像,第三图像为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屏幕切换事件用于指示折叠屏状态从一个状态变为另外一个状态,例如,从折叠态变为展开态,或者从展开态变为折叠态。屏幕切换事件可以为确定折叠屏状态变化、接收到折叠屏状态变化消息,或者接收到用于指示折叠屏状态变化的信号。
折叠状态可以理解为下文的折叠屏状态。
这样,终端设备在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时,外屏相机可以切换为内屏相机,在内屏显示内屏相机采集的图像,减少终端设备在展开态使用外屏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的情况,减少使用相机的场景中相应界面的中断,增加用户体验。第二图像可以在内屏点亮与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的间隙显示,可以使得内屏点亮之后即能进行显示,减少相机无图像送显的情况,进一步减少相机使用中界面的中断,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第二图像为模糊图像。
在内屏显示内屏相机采集的图像前,可以将显示预设的模糊图像,这样,可以使得内屏点亮之后即能进行显示,减少内屏相机无图像送显的情况,减少预览等界面的中断,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第二图像为预置在终端设备的图像,或者,第二图像为基于外屏相机或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的,或者,第二图像为相册应用中的图像,或者,第二图像为基于相册应用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的。
这样,第二图像可以更换,并且可以有多种方式设置第二图像,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内显示屏或外显示屏显示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包括一张或多张图像;检测到对一张或多张图像中的第四图像的第一操作,设置第四图像为第二图像。
这样,可以自由选择设置第二图像,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用户界面还包括确认控件以及用于添加模糊效果的控件,检测到对一张或多张图像中的第四图像的第一操作,设置第四图像为第二图像,包括:通过对多张图像中的第四图像的第二操作和对确认控件的第三操作,设置第四图像为第二图像;或者,通过对多张图像中的第四图像的第二操作、对添加模糊效果的控件的第四操作和对确认控件的第三操作,设置对第四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后的图像为第二图像。
这样,可以对任意图像添加模糊效果,形成模糊图像,以模糊图像作为过渡,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之后,还包括:终端设备停止外屏相机出图,以及停止外屏相机已出图的图像送显;终端设备配置内屏相机出图;终端设备控制内显示屏点亮。
这样,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时,外屏相机可以切换为内屏相机,减少终端设备在展开态使用外屏相机出图的情况,减少使用相机的场景中相应界面的中断,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内显示屏显示第三图像,包括:在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且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时,终端设备在点亮的内显示屏显示内屏相机送显的图像。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在内屏点亮后显示内屏相机采集的图像,减少使用相机的场景中相应界面的中断,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内显示屏显示第三图像之后,还包括: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响应于屏幕切换事件,外显示屏显示第二图像;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显示屏显示第五图像。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在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时,内屏相机可以切换为外屏相机,在外屏显示外屏相机采集的图像,减少终端设备在折叠态使用内屏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的情况,减少使用相机的场景中相应界面的中断,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包括:在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时,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应用的使用相机的指示,外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
可选的,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应用的使用相机的指示包括: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应用启动预览功能的指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适用于预览场景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外显示屏和内显示屏,外显示屏设置有外屏相机,内显示屏设置有内屏相机,终端设备可折叠,终端设备的状态包括折叠态和展开态,终端设备的状态用于标识终端设备的折叠状态。
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内显示屏不进行显示,第一图像为外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屏幕切换事件在终端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触发;响应于屏幕切换事件,内显示屏显示外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一段时间;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内显示屏显示第三图像,第三图像为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屏幕切换事件用于指示折叠屏状态从一个状态变为另外一个状态,例如,从折叠态变为展开态,或者从展开态变为折叠态。屏幕切换事件可以为确定折叠屏状态变化、接收到折叠屏状态变化消息,或者接收到用于指示折叠屏状态变化的信号。
折叠状态可以理解为下文的折叠屏状态。
这样,终端设备在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时,外屏相机可以切换为内屏相机,在内屏显示内屏相机采集的图像,减少终端设备在展开态使用外屏相机采集的图像的的情况,减少使用相机的场景中相应界面的中断,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之后,还包括:终端设备配置内屏相机出图;终端设备保持外屏相机出图,直到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设备停止外屏相机出图;终端设备控制内显示屏点亮;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内显示屏显示第三图像,包括:在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且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时,终端设备在点亮的内显示屏显示内屏相机送显的图像。
这样,在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设备使用外屏相机出图,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设备使用内屏相机出图;终端设备持续有采集的图像显示等,防止某些情况下(如网络不佳或者手机型号不同或者连续切换折叠屏状态)切换时外屏相机启动时间过长,导致黑屏现象,使得录制、直播、视频等相机使用的场景不断流,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终端设备保持外屏相机出图,直到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设备停止外屏相机出图,包括:终端设备保持外屏相机出图以及送显,直到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时终端设备停止外屏相机出图,以及停止外屏相机已出图的图像送显;其中,在内显示屏点亮与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的间隙,内屏显示屏显示外屏相机送显的图像。
这样,在内屏点亮与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的间隙,显示外屏相机采集的图像,防止某些情况下(如网络不佳或者手机型号不同或者连续切换折叠屏状态)切换时外屏相机启动时间过长,导致黑屏现象,使得录制、直播、视频等相机使用的场景不断流,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终端设备保持外屏相机出图,直到满足预设条件时终端设备停止外屏相机出图,包括:终端设备保持外屏相机出图,直到在达到预设时长时停止外屏相机出图。
这样,外屏相机在内屏相机开启后关闭,终端设备持续有图像送显、录制等,使得录制、直播、视频等使用相机的场景不断流。
可选的,终端设备保持外屏相机出图,直到在达到预设时长时停止外屏相机出图,包括:终端设备保持外屏相机出图以及送显,直到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时终端设备停止外屏相机已出图的图像送显,以及在达到预设时长时停止外屏相机出图;其中,在内显示屏点亮与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的间隙,内屏显示屏显示外屏相机送显的图像。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达到预设时长时停止外屏相机出图,包括:终端设备在计数器达到阈值时停止外屏相机出图;其中,计数器的启动时机为内屏相机开始出图。
这样,采用计数器的方式确认预设时长,方式简单。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在终端设备保持外屏相机出图时,若终端设备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终端设备控制外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以及控制外显示屏点亮,并在外显示屏点亮时,显示外屏相机送显的图像。
这样,终端还可以在外显示屏显示外屏相机采集的图像,方便被拍摄的用户确认拍摄的状态,以方便被拍摄的用户调整位置、角度等,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终端设备保持外屏相机出图时,若终端设备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控制外屏相机重新保持预设时长出图。
这样,终端设备可以延长内屏相机和外屏相机均出图的时间,当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折叠屏状态再次发生变化时,内屏相机和外屏相机均采集图像,可以实现相机的快速切换出图,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终端设备控制外屏相机重新保持预设时长出图,包括:终端设备控制计数器重新计数。
这样,采用计数器重新计数的方式,延长内屏相机和外屏相机均采集图像的时间。在折叠屏状态的连续变化过程中(例如,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到展开态,再切换到折叠态),终端设备可以切换为外屏相机进行出图,外屏相机的无需关闭后重新启动,缩短相机的响应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包括:在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时,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应用的使用相机的指示,外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
可选的,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应用的使用相机的指示包括: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应用启动视频通话功能、录像功能或直播功能的指示。
这样,适用于视频通话、录像或直播等场景,可以减少视频通话、录像或直播等场景中相应界面的中断,增加用户体验。
可选的,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内显示屏显示第三图像之后,还包括: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响应于屏幕切换事件,外显示屏显示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一段时间;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显示屏显示第四图像。
这样,终端设备还可以在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时,内屏相机可以切换为外屏相机,减少终端设备在折叠态使用内屏相机出图的情况,减少预览、视频通话等使用相机的场景中相应界面的中断,增加用户体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该终端设备包括: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至第五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或者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能的实现中一种前置相机使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软件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显示方法涉及的模块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5A为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界面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显示方法涉及的模块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显示方法涉及的模块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屏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的相机切换时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折叠时相机切换时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示例性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折叠屏的终端设备的正视和后视示意图。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折叠态和展开态,折叠态可以理解为折叠屏的两侧屏幕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第一值,展开态可以理解为折叠屏的两侧屏幕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第二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值与第二值相等,该实现或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要么处于折叠态,要么处于展开态。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值大于第一值,该实现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过渡态,过渡态可以理解为折叠屏的两侧屏幕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值且小于第二值之间的状态。
如图1所示,在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时,正视图中面向用户的显示屏可以称为外屏,后视图中面向用户的可以称为后背板。在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时,正视图中面向用户的显示屏可以称为内屏(或折叠屏),后视图中外屏和后背板可以展开在一个平面。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时,内屏可以被折叠隐藏,外屏可以用于显示界面。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时,内屏可以展开,内屏可以用于显示界面。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的内屏、外屏和后背板中均可以设置相机。
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的相机可以分类为前置相机和后置相机。前置相机可以包括:设置在外屏的外屏相机,以及设置在内屏的内屏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外屏相机,和/或,一个或多个内屏相机。外屏相机可以设置在外屏的任意位置;内屏相机可以设置在内屏的任意位置,例如,内屏相机可以在内屏展开时两侧的显示屏上,或者内屏展开时任意一侧显示屏上。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内屏相机的数量、内屏相机的位置、外屏相机的数量,以及外屏相机的位置均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当终端设备为折叠态时,正视图中可以看到外屏101以及外屏上的外屏相机102;相应的后视图中,可以看到后置相机103。
当终端设备为展开态时,内屏打开,正视图中可以看到内屏104以及内屏上的内屏相机105;相应的后视图中,可以看到后置相机107,以及外屏上的外屏相机106。其中,内屏104可以分为左右两个部分。
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使用前置相机进行预览、视频通话或者直播等过程,当终端设备在折叠态时启动相机,外屏的外屏相机开启并在外屏上送显;当终端设备在展开态时启动相机,内屏的内屏相机开启在内屏上送显。
如果终端设备从展开态切换到折叠态,终端设备的内屏相机不会自动切换到外屏相机,如果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到展开态,终端设备的外屏相机不会自动切换到内屏相机,导致终端设备的预览界面、视频通话界面或者直播界面等出现中断。
示例性的,图2为可能的实现中一种前置相机使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在终端设备的展开态启动应用进行视频通话,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内屏相机实时拍摄画面(如图2中a所示的界面);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折叠操作时,终端设备从图2中的a所示的界面,进入图2中的b所示的界面,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内屏相机实时拍摄画面。
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折叠操作,继续折叠折叠屏时,终端设备进入图2中的c所示的界面。此时,手机外屏会遮挡内屏相机,外屏显示内屏相机实时拍摄画面,外屏显示黑屏,视频通话的界面被中断。
同理,若在使用前置相机进行预览、视频通话、直播或录制等过程,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时,手机外屏相机继续使用,进而导致终端设备的预览界面、视频通话界面、直播界面或录制界面等显示外屏相机传输的图像,这些界面也会被中断。
例如,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时,外屏相机从终端设备的正面变为终端设备的背面,外屏相机的位置发生改变,外屏相机拍摄到的图像位置也随之改变,进而终端设备无法从终端设备的正面进行拍摄。用户体验差。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屏幕显示方法和相关装置,根据折叠屏状态切换内屏相机与外屏相机,使得前置相机可以跟随折叠屏状态变化而变化,减少外屏遮挡内屏相机导致的黑屏、外屏相机位置改变导致拍摄的图像改变等问题,增加用户体验。
为方便理解,下面对终端设备的软件系统进行说明。终端设备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等,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软件架构示意图。其中,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安卓(android)系统分为五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framework)层、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内核层(kernel)、以及硬件(hardware)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终端相机应用、三方相机应用和日历等应用程序。其中,三方相机应用可以包括: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中可以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应用管理模块、显示管理模块、折叠屏管理模块传感器服务、相机框架和相机服务等。
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程序的显示内容,以准备折叠屏内屏的显示内容和折叠屏外屏的显示内容。
折叠屏管理模块可以进行折叠屏状态的管理。例如,折叠屏管理模块可以计算折叠屏状态,并向其他模块(例如终端相机应用、相机框架和显示管理模块等)通知折叠屏状态,以方便其他模块根据折叠屏状态进行处理(例如,相机切换和显示屏幕切换,等)。可以理解的是,折叠屏管理模块还可以响应于其他模块发送的用于获取折叠屏状态的命令,反馈折叠屏状态。
相机框架使得应用程序可以进行相机管理,访问相机设备。比如管理相机进行图像拍摄等。相机框架可以包括相机状态管理模块。
相机状态管理模块可以与折叠屏管理模块建立连接、接收折叠屏状态变化、与相机硬件抽象层建立连接、通知相机抽象层折叠屏状态变化等。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管理模块、传感器服务和相机服务也可以独立于应用程序框架层,设置于应用程序框架层与HAL之间。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HAL层的目的在于将硬件抽象化,可以为上层的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查询硬件设备的接口,或也可以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如图3所示,该HAL层可以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显示硬件抽象、传感器硬件抽象、相机硬件抽象等。
显示硬件抽象可以控制外屏和内屏。
相机硬件抽象包括:前置相机模块。前置相机模块用于确定需要打开的相机(出图相机)。相机硬件抽象中存储有折叠屏状态,例如,当折叠屏状态为折叠态时,前置相机模块确定开启外屏相机;当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时,前置相机模块确定开启内屏相机。
HAL层中的多个模块可以遵循硬件抽象层接口描述语言(HAL interfacedefinition language,HIDL)。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如图3所示,该内核层中可以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显示驱动、传感器驱动、相机驱动等。
如图3所示,该硬件层中可以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外屏、内屏、传感器、内屏相机、外屏相机等。其中,传感器可以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加速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等。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折叠动作的加速度。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折叠屏中配件的状态。
下面结合图3对折叠屏折叠过程中终端设备的显示、前置相机的调用过程进行说明。
当终端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终端设备的传感器检测终端设备的折叠屏状态等。传感器输出相应的信号经传感器驱动、传感器硬件抽象上报至折叠屏管理模块。折叠屏管理模块根据传感器上报的信号(折叠动作的加速度等)计算确认折叠屏状态信息,折叠屏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折叠态或展开态。
以折叠屏状态信息为折叠态为例,折叠屏管理模块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显示管理模块。显示管理模块将折叠屏状态信息下发至显示硬件抽象,显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折叠屏状态信息后确认折叠屏从内屏切换为外屏。显示硬件抽象向显示驱动下发用于指示关闭内屏的指令和用于指示开启外屏的指令。显示驱动驱动硬件层的内屏关闭和外屏开启。终端设备开始在外屏显示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硬件抽象可以同时下发用于指示关闭内屏的指令和用于指示开启外屏的指令;也可以先下发用于指示关闭内屏的指令,后下发用于指示开启外屏的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两个指令的执行先后顺序不做限定。
折叠屏管理模块还可以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框架的相机状态管理模块,相机状态管理模块在接受到折叠屏状态信息后,向相机硬件抽象发送折叠屏状态信息。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折叠屏状态信息后,保存折叠屏状态信息。可选,终端设备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折叠屏管理模块将折叠屏状态信息进行发送。其中,屏幕切换事件在终端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触发,或者,屏幕切换事件用于指示折叠屏状态从一个状态变为另外一个状态,例如,从折叠态变为展开态,或者从展开态变为折叠态。屏幕切换事件可以为确定折叠屏状态变化、接收到折叠屏状态变化消息,或者接收到用于指示折叠屏状态变化的信号。
相机硬件抽象的前置相机模块根据折叠态经相机驱动调用外屏相机。终端设备通过外屏相机进行拍摄。
本申请实施例中,相机状态管理模块可以是单独的模块,也可以复用于相机框架的其他模块上。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屏管理模块还可以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终端相机应用,从而终端相机应用可以根据折叠屏状态变化确认是否添加模糊动画等效果。
例如,当终端相机应用接收到折叠屏状态管理模块发送的折叠屏状态信息后,终端相机应用可以从相机框架中获取相机框架保存的图像信息,并增加模糊效果,得到模糊动画。终端相机应用将模糊动画发送至应用管理模块,应用管理模块在接收到模糊动画后,经显示管理模块、显示硬件抽象、显示驱动送至折叠屏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相机应用也可以不实现增加模糊动画的过程,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屏管理模块可以不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给三方相机应用,这样,三方相机应用可以对终端设备中内屏相机与外屏相机的切换无感知。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中前置相机的调用过程如下:终端设备在应用层的应用接收到打开前置相机的触发操作,三方相机应用(例如,微信、直播应用等)或终端相机应用经相机框架和相机服务调用相机硬件抽象中的前置相机模块。前置相机模块根据相机硬件抽象存储的折叠态确认需要打开的相机。
以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为例,前置相机模块确认打开外屏相机。前置相机模块向相机驱动发送用于指示打开外屏相机的指令。相机驱动在接收到该指令后,驱动外屏相机打开。外屏相机在打开后,开始出图。相机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接收外屏相机的出图。相机硬件抽象将预览、视频(video)等图像经相机服务、相机框架传输至相应的应用。应用在接收到预览、视频(video)等图像后,调用相应的模块进行送显、编码等操作。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应用场景包括两种,一种为预览场景,另一种为视频通话场景、直播场景或录制场景。
下面先对预览场景中的方法流程进行说明。示例性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显示方法涉及的模块交互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
S401、当终端设备在折叠态接收到用于指示开机的操作时,终端设备调用相机硬件抽象和折叠屏管理模块开启。
本申请实施例中开机是指从关机状态启动开机。
S402、折叠屏管理模块在开启后,计算折叠屏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折叠屏管理模块基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传输的信息计算折叠屏状态。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屏管理模块可以基于折叠屏的折叠角度确认折叠屏状态。示例性的,折叠角度满足0度-75度之间时,折叠屏状态为折叠态;折叠角度满足75度-180度之间时,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折叠角度,以及基于折叠角度确认折叠屏状态的方式仅作为一种示例,折叠屏状态还可以基于其他信息(例如,加速度等)进行确认,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折叠屏状态的确认方式不做限定。
S403、折叠屏管理模块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适应性的,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折叠屏状态信息后更新折叠屏状态。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屏管理模块可以基于预先设置的事件(例如,开机事件、相机框架的请求事件等)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
折叠屏管理模块也可以基于折叠屏状态变化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示例性的,当折叠屏状态变化时,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
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管理模块还会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终端相机应用。
S404、当终端相机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终端相机应用通过相机框架向相机硬件抽象发送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设备在主界面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终端相机应用的操作时,终端相机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或者,当终端设备在终端相机应用界面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预览功能的操作时,终端相机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
S405、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通过相机驱动驱动内屏相机上电和外屏相机上电。
S406、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根据折叠屏状态确认出图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折叠屏状态为折叠态,相机硬件抽象确认出图相机为外屏相机;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相机硬件抽象确认出图相机为内屏相机。
上述S403中,折叠屏状态为折叠态,S406确认的出图相机为外屏相机。终端设备执行S407和S408。
S407、相机硬件抽象经显示驱动驱动外屏相机出图。
S408、外屏相机将图像信息经相机驱动、相机硬件抽象、相机框架发送至终端相机应用。
适应性的,终端相机应用接收到图像信息。终端相机应用接收到图像信息后,进行绘制渲染等操作以在折叠屏上进行显示。
S409、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展开折叠屏的操作时,折叠屏管理模块接收到用于指示折叠屏展开的信息。
S410、折叠屏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折叠屏展开的信息后,计算折叠屏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S410中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
S411、折叠屏管理模块将S410计算的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和终端相机应用。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折叠屏状态改变时,折叠屏管理模块将S410计算的折叠屏状态信息。当折叠屏状态未改变,折叠屏管理模块不发送S410计算的折叠屏状态信息。
S412、终端相机应用在接受到折叠屏状态信息后,经相机框架向相机硬件抽象发送用于指示重新配置前置相机的指令。
S413、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用于指示重新配置前置相机的指令后,根据折叠屏状态确认出图相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412为可选步骤。终端设备可以执行S412也可以不执行S412。相机硬件抽象可以在接收到折叠屏状态信息后,根据折叠屏状态确认出图相机。
示例性的,以上述S411中,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S413确认的出图相机为内屏相机为例。终端设备执行S414-S416。
S414、相机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出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图可以理解为内屏相机或者外屏相机将采集的图像输出,或者说,相机的传感器采集图像,并将所采集的图像输出。
相机硬件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可以理解为:相机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采集图像,并停止传输图像信息至相机硬件抽象层。
S415、相机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配置内屏相机出图。
S416、内屏相机将图像信息经相机驱动、相机硬件抽象、相机框架发送至终端相机应用。
S417、当终端相机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关闭相机的指令时,终端相机应用通过相机框架向相机硬件抽象发送用于指示关闭相机的指令。
S418、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通过相机驱动停止出图相机出图,并驱动内屏相机下电和外屏相机下电。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以S413确认的出图相机为内屏相机,S418中相机硬件抽象相机驱动停止内屏相机出图为例进行说明。在终端设备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的实现流程中,可以将图4中内屏相机与外屏相机互换,具体的实现流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流程,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到展开态,终端设备的外屏相机可以自动切换到内屏相机,减少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后使用外屏相机出图的情况,进而减少终端设备无法预览正对面的场景。
图5A为一种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的方法示意图。下面结合图5B-图5C中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及显示界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5A中,第1-5行分别用于表示外屏显示状态、内屏显示状态、外屏相机的工作状态、内屏相机的工作状态以及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
以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预览,在B时刻折叠屏状态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为例。
A时刻,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屏点亮显示图像,内屏熄灭。当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预览时,外屏相机开始出图,内屏相机关闭。A时刻时,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5A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B时刻,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折叠屏状态改变,外屏熄灭,内屏开始点亮。外屏相机继续出图,内屏相机未启动为关闭状态,外屏相机拍摄的画面发生改变。
可以理解的是,内屏亮起需要经过一段点亮时间。C时刻,内屏亮起,开始显示图像。此时,终端设备中外屏相机继续出图,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5A中的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观看电视的画面。
D时刻,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图5A中的c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观看电视的画面。
从图5A中可以看出,终端设备在折叠屏状态变化后使用外屏相机出图。在C时刻与A时刻相比,折叠屏状态改变,终端设备外屏相机采集的图像发生变化,终端设备显示的画面改变。用户无法预览折叠屏状态改变之前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用户体验差。
示例性的,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示意图。图5B中,第1-5行分别用于表示外屏显示状态、内屏显示状态、外屏相机的工作状态、内屏相机的工作状态以及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
以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预览,在B时刻折叠屏状态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为例。
A时刻,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屏点亮显示图像,内屏熄灭。当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预览时,外屏相机开始出图,内屏相机关闭。A时刻时,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5B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B时刻,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折叠屏状态改变,外屏熄灭,内屏开始点亮。外屏相机继续出图,内屏相机未启动为关闭状态。
C时刻,终端设备响应折叠屏状态变化,开始开启内屏相机。可以理解的是,开启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间点执行的动作,从开启到内屏相机工作通常需要经过一段启动时间。例如,在D时刻,内屏相机启动完成,开始出图。
可以理解的是,内屏亮起需要经过一段点亮时间。E时刻,内屏亮起,开始显示图像。此时,内屏相机出图,终端设备显示如图5B中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F时刻,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图5B中的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相机切换后,终端设备在折叠屏状态改变后使用内屏相机出图,在C时刻及C时刻后拍摄的画面与折叠屏状态变化前的画面相符,符合用户预期,增加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内屏相机开启后,启动时间较长,可能出现内屏已点亮而内屏相机没能出图的情况。
示例性的,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示意图。如图5C所示,第1-5行分别用于表示外屏显示状态、内屏显示状态、外屏相机的工作状态、内屏相机的工作状态以及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
以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预览,在B时刻折叠屏状态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为例。
A时刻,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屏点亮显示图像,内屏熄灭。当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预览时,外屏相机开始出图,内屏相机关闭。
B时刻,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折叠屏状态改变,外屏熄灭,内屏开始点亮。外屏相机继续出图,内屏相机为关闭状态。
C时刻,终端设备响应折叠屏状态变化,开始开启内屏相机。可以理解的是,内屏相机启动需要经过一段启动时间。内屏亮起需要经过一段点亮时间。
内屏相机启动完成可能会在内屏亮起之后。例如,在D时刻,内屏亮起,内屏相机在启动中,没有出图,外屏相机关闭,没有图像送显。E时刻,内屏相机启动完成,开始出图,内屏显示图像。
从图5C中可以看出,在内屏点亮与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的间隙,即D-E时刻,终端设备可以没有图像送显。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内屏点亮与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的间隙,利用终端相机应用将预设内容送至内屏显示,这样可以使得内屏点亮之后即能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内容可以为任意图像预设界面。预设界面可以为包括过渡动画的界面,也可以为过渡图片的界面。过渡动画可以为模糊动画,也可以为清晰动画;过渡图片可以为模糊图片,也可以为清晰图片。
模糊动画可以理解为处于模糊状态的过渡动画,模糊图片可以理解为处于模糊状态下的过渡图片。模糊状态可以理解为非清晰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过渡动画和过渡图片可以为预先保存在终端设备中的,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保存在终端设备中的。用户可以通过相关的用户界面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或者自定义从相册中选择,或者使用相机拍摄得到动画或图片。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预设界面可以为包括预置在终端设备的图像的界面,基于外屏相机或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的图像的界面,或者,包括相册应用中的图像的界面,或者,包括基于相册应用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的图像的界面。
预置在终端设备的图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出厂前预置在终端设备中的图像;基于外屏相机或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的图像可以理解为基于用户拍摄的图像;相册应用中的图像可以理解为用户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图像、截屏生成的图像或者拍摄后保存在相册中的图像等存储在相册中的图像;基于相册应用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图像可以理解为基于相册的图进行处理得到图像,处理方式包括模糊化处理、美化处理、裁剪处理等。图像包括但不限于:过渡动画和过渡图片。
示例性的,在上述S401-S418的基础上,终端设备可能还执行有S419。
S419、终端相机应用在接收到折叠屏状态信息后,从相机框架中获取相机框架保存的图像信息增加模糊效果,得到模糊动画。
示例性的,相机框架中保存的图像信息可以为相机硬件抽象最近一次传输至相机框架的图像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相机应用接收到S411中的折叠屏状态信息后,可以立即执行S419;或者,终端相机应用也可以在接收到S411中的折叠屏状态信息的一段时间后,执行S419;或者,终端相机应用也可以在执行S412后,执行S419。
可以理解的是,S419为可选步骤,终端相机应用可以执行S419,也可以不执行S419。当终端相机应用不执行S419时,相机切换时序及显示界面可以参照上述图5B的相关说明或图5C的相关说明。当终端相机应用执行S419时,相机切换时序及显示界面可以参照下述图6A的相关说明。
下面结合图6A和图6B对上述S419中增加模糊动画的方式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示意图。如图6A所示,第1-5行分别用于表示外屏显示状态、内屏显示状态、外屏相机的工作状态、内屏相机的工作状态以及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
以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预览,在B时刻折叠屏状态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为例。
A时刻,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屏点亮显示图像,内屏熄灭。当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预览时,外屏相机开始出图,内屏相机关闭。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6A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B时刻,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折叠屏状态改变,外屏熄灭,内屏开始点亮。外屏相机继续出图,内屏相机未启动为关闭状态。
C时刻,终端设备响应折叠屏状态变化,开始开启内屏相机。可以理解的是,内屏相机启动需要经过一段启动时间。内屏亮起需要经过一段点亮时间。
内屏相机启动完成可能会在内屏亮起之后。在D时刻,内屏亮起,内屏相机在启动中,没有出图,外屏相机关闭,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图6A中的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中包括模糊动画。
E时刻,内屏相机启动完成,开始出图,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图6A中的c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从图6A中可以看出,在内屏点亮与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的间隙,即D-E时刻,终端设备显示模糊动画。这样,可以减少内屏在亮起时,内屏相机没有出图导致内屏没有图像显示的情况,增加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图6A中b所示的界面中模糊动画,可以替换为模糊图片,或者替换为其他过渡动画,或者替换为其他过渡图片。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界面进行预设内容中过渡图像的选择。过渡图像包括:过渡动画或者过渡图片。示例性的,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界面示意图。如图6B所示,界面中包括:动画601、图片602、更多选择项603、模糊效果控件604、确定控件605。
动画601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动画,图片602包括一个或多个图片。更多选择项603包括从相册中选择项、拍摄项。
当终端设备在图6B的界面中接收到用于触发动画601中的其中一个动画的操作后,接收到用于触发确认控件605的操作时,终端设备将该动画设置为过渡动画。
当终端设备在图6B的界面中接收到用于触发图片602中的其中一个过渡图片的操作后,接收到用于触发确认控件605的操作时,终端设备将该图片设置为过渡图片。当终端设备在图6B的界面中接收到用于触发更多选择项603中的从相册中选择项的操作时,终端设备调用相册中存储的图片、视频等,以供用户选择相册中存储的任意一个图片,或者相册中存储的任意一个动画。当终端设备触发更多选择项603中的从相册中选择项的操作后,接收到用于触发确认控件605的操作时,终端设备将该图片设置为过渡图片,或者将该动画设置为过渡动画。
当终端设备在图6B的界面中接收到用于触发更多选择项603中的拍摄项时,终端设备调用相机拍摄图片或者拍摄动画。当终端设备在之后接收到用于触发确认控件605的操作时,终端设备将拍摄的图片设置为过渡图片,或者将拍摄的动画设置为过渡动画。
当终端设备在图6B的界面中接收到用于触发模糊效果控件604中的操作时,将过渡动画或过渡图片增加模糊效果,使得过渡动画或过渡图片为模糊状态,得到模糊动画或模糊图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以终端相机应用的预览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现中,终端相机不仅可以为终端相机应用也可以为三方相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视频通话、直播或录制等场景。例如,图7A-图10对应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视频预览、视频通话、直播或录制等场景。
示例性的,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显示方法涉及的模块交互流程示意图。其中,图7A中的相机应用可以包括三方相机应用或终端相机应用,两种应用可以公用图7A的交互流程,为便于描述,下面以三方相机应用为例示例性说明图7A对应的实施例。如图7A所示,方法包括:
S701、当终端设备在折叠态接收到用于指示开机的操作时,终端设备调用相机硬件抽象和折叠屏管理模块开启。
S702、折叠屏管理模块在开启后,计算折叠屏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折叠屏管理模块基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传输的信息计算折叠屏状态。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屏管理模块可以基于折叠屏的折叠角度确认折叠屏状态。示例性的,折叠角度满足0度-75度之间时,折叠屏状态为折叠态;折叠角度满足75度-180度之间时,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折叠角度,以及基于折叠角度确认折叠屏状态的方式仅作为一种示例,折叠屏状态还可以基于其他信息(例如,加速度等)进行确认,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折叠屏状态的确认方式不做限定。
S703、折叠屏管理模块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适应性的,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折叠屏状态信息后更新折叠屏状态。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屏管理模块可以基于预先设置的事件(例如,开机事件、相机框架的请求事件等)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
折叠屏管理模块也可以基于折叠屏状态变化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示例性的,当折叠屏状态改变时,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
S704、当三方相机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三方相机应用通过相机框架向相机硬件抽象发送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设备在三方相机应用界面接收到用于指示启动视频通话功能、录像功能或直播功能的操作时,三方相机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
S705、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通过相机驱动驱动内屏相机上电和外屏相机上电。
S706、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根据折叠屏状态确认出图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折叠屏状态为折叠态,相机硬件抽象确认出图相机为外屏相机;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相机硬件抽象确认出图相机为内屏相机。
上述S703中,折叠屏状态为折叠态,S706确认的出图相机为外屏相机。终端设备执行S707和S708。
S707、相机硬件抽象经显示驱动驱动外屏相机出图。
S708、外屏相机将图像信息经相机驱动、相机硬件抽象、相机框架发送至三方相机应用。
适应性的,三方相机应用接收到图像信息。三方相机应用接收到图像信息后,进行绘制渲染等操作以在折叠屏上进行显示。
S709、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展开折叠屏的操作时,折叠屏管理模块接收到用于指示折叠屏展开的信息。
S710、折叠屏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折叠屏展开的信息后,计算折叠屏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S710中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
S711、折叠屏管理模块将S710计算的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
S713、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折叠屏状态信息后,根据折叠屏状态确认出图相机。
上述S711中,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S713确认的出图相机为内屏相机。相机硬件抽象在确认出图相机后,终端设备执行S714-S716、S721和S722。
S714、相机硬件抽象在确认出图相机后,相机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出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图可以理解为将采集的图像输出。
相机硬件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可以理解为:相机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采集图像,并停止传输图像信息至相机硬件抽象层。
S715、相机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配置内屏相机出图。
S716、内屏相机将图像信息经相机驱动、相机硬件抽象、相机框架发送至三方相机应用。
S717、当三方相机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关闭相机的指令时,三方相机应用通过相机框架向相机硬件抽象发送用于指示关闭相机的指令。
S718、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通过相机驱动停止出图相机出图,并驱动内屏相机下电和外屏相机下电。
上述S713确认的出图相机为内屏相机,S718中相机硬件抽象相机驱动停止内屏相机出图。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及显示界面与上述图4的流程中终端设备的相机切换时序类似,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图5B和图5C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流程,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到展开态,终端设备的外屏相机可以自动切换到内屏相机,减少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后使用外屏相机出图的情况,进而减少终端设备无法录制、直播、视频正对面的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相机的过程中,终端设备从展开态切换到折叠态的实现流程与上述在使用相机的过程中,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到展开态的实现流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根据折叠屏状态配置用于出图的前置相机,使得前置相机可以随着折叠屏状态变化而变化,进而减少前置相机的错误使用,增加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设备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的实现流程中,可以将图7A中内屏相机与外屏相机互换,具体的实现流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先关闭外屏相机再开启内屏相机,在内屏相机未开启完成时可能会有图像的断流。因此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启动内屏相机后关闭外屏相机的方式,减少内屏相机未开启时的图像断流。这样,在内屏点亮且内屏相机未启动完成前,内屏可以显示外屏相机采集的图像,减少没有图像显示的情况,进一步增加用户体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下文中图7B-图10的相关说明。
示例性的,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显示控制方法涉及的模块交互流程示意图。仍以三方相机应用为例,如图7B所示,方法包括:
S801、当终端设备在折叠态接收到用于指示开机的操作时,终端设备调用相机硬件抽象和折叠屏管理模块开启。
S802、折叠屏管理模块在开启后,计算折叠屏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折叠屏管理模块基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传输的信息计算折叠屏状态。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屏管理模块可以基于折叠屏的折叠角度确认折叠屏状态。示例性的,折叠角度满足0度-75度之间时,折叠屏状态为折叠态;折叠角度满足75度-180度之间时,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折叠角度,以及基于折叠角度确认折叠屏状态的方式仅作为一种示例,折叠屏状态还可以基于其他信息(例如,加速度等)进行确认,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折叠屏状态的确认方式不做限定。
S803、折叠屏管理模块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适应性的,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折叠屏状态信息后更新折叠屏状态。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屏管理模块可以基于预先设置的事件(例如,开机事件、相机框架的请求事件等)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
折叠屏管理模块也可以基于折叠屏状态变化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示例性的,当折叠屏状态改变时,将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
S804、当三方相机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三方相机应用通过相机框架向相机硬件抽象发送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设备在三方相机应用界面接收到用于指示启动视频通话功能、录像功能或直播功能的操作时,三方相机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
S805、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通过相机驱动驱动内屏相机上电和外屏相机上电。
S806、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根据折叠屏状态确认出图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折叠屏状态为折叠态,相机硬件抽象确认出图相机为外屏相机;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相机硬件抽象确认出图相机为内屏相机。
上述S803中,折叠屏状态为折叠态,S806确认的出图相机为外屏相机。终端设备执行S807和S808。
S807、相机硬件抽象经显示驱动驱动外屏相机出图。
S808、外屏相机将图像信息经相机驱动、相机硬件抽象、相机框架发送至三方相机应用。
适应性的,三方相机应用接收到图像信息。三方相机应用接收到图像信息后,进行绘制渲染等操作以在折叠屏上进行显示。
S809、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展开折叠屏的操作时,折叠屏管理模块接收到用于指示折叠屏展开的信息。
S810、折叠屏管理模块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折叠屏展开的信息后,计算折叠屏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S810中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
S811、折叠屏管理模块将S810计算的折叠屏状态信息发送至相机硬件抽象。
S813、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折叠屏状态信息后,根据折叠屏状态确认出图相机。
上述S811中,折叠屏状态为展开态,S813确认的出图相机为内屏相机。
S814、相机硬件抽象在确认出图相机后,相机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配置内屏相机出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图可以理解为将采集的图像输出。
相机硬件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可以理解为:相机硬件抽象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采集图像,并停止传输图像信息至相机硬件抽象层。
S815、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外屏相机经相机驱动传输的图像信息时,经相机框架向应用传输外屏相机的图像信息。
S816、内屏相机启动后,经相机驱动向相机硬件抽象传输图像信息。
S817、当相机硬件抽象接收到内屏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后,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出图。
可以理解的是,相机硬件抽象接收到内屏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后,立即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出图;相机硬件抽象也可以在相机硬件抽象接收到内屏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的预设时长后,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出图。
S818、当三方相机应用接收到用于指示关闭相机的指令时,三方相机应用通过相机框架向相机硬件抽象发送用于指示关闭相机的指令。
S819、相机硬件抽象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打开相机的指令时,通过相机驱动停止出图相机出图,并驱动内屏相机下电和外屏相机下电。
上述S813确认的出图相机为内屏相机,S819中相机硬件抽象相机驱动停止内屏相机出图。
这样,折叠屏为展开态时,内屏相机出图后停止外屏相机出图,可以使得终端设备的相机持续拍摄传输图像,进而终端设备持续显示图像,减少断流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7B所示的流程中三方相机应用也可以替换为终端相机应用,具体的实现流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此外,上述图7B所示的流程中还可以适用于预览场景。具体的实现流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设备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的实现流程中,可以将图7B中内屏相机与外屏相机互换,具体的实现流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流程,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到展开态,终端设备的外屏相机可以自动切换到内屏相机,减少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后使用外屏相机出图的情况,进而减少终端设备无法录制、直播、视频正对面的场景。此外,外屏相机在内屏相机开启后关闭,终端设备持续有图像送显、录制等,使得录制、直播、视频等场景不断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817中,相机硬件抽象接收到内屏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后,立即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出图。
示例性的,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7B所示的流程对应的一种时序图。图8中,第1-5行分别用于表示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外屏显示状态、内屏显示状态、外屏相机的工作状态和内屏相机的工作状态。
以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视频通话,在B时刻折叠屏状态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为例。
A时刻,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屏点亮显示图像,内屏熄灭。当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视频通话时,外屏相机开始出图,内屏相机关闭。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8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B时刻,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折叠屏状态改变,外屏熄灭,内屏开始点亮。外屏相机继续出图。终端设备响应折叠屏状态变化,退出低功耗(low powerconsumption,LPM)模式,开始开启内屏相机。其中,LPM模式可以理解为启动一个相机的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开启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间点执行的动作,从开启到内屏相机工作需要经过一段启动时间。C时刻,内屏相机启动完成,开始出图。终端设备在C时刻关闭外屏相机,终端设备进入LPM模式,减少耗电量。
可以理解的是,内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亮起。D时刻,内屏亮起,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图8中的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E时刻,内屏相机出图,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图8中的c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图8所示的时序图中,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到展开态,外屏相机在内屏相机开启后关闭,终端设备持续有相机出图,视频通话场景不断流,视频通话不会中断。
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设备启动外屏相机或内屏相机中的一个时,可以理解为处于低功耗模式。相比较于,外屏相机开启且内屏相机启动时,以及外屏相机和内屏相机均开启时,低功耗模式的耗电量更小。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817中,相机硬件抽象也可以在相机硬件抽象接收到内屏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的预设时长后,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出图。
下面结合图9和图10分别对屏幕显示方法中折叠屏状态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的情况,以及折叠屏状态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7B所示的流程对应的一种时序图。图9中,第1-5行分别用于表示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外屏显示状态、内屏显示状态、外屏相机的工作状态、内屏相机的工作状态。
以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视频通话,在B时刻折叠屏状态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为例。
A时刻,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屏点亮显示图像,内屏熄灭。当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视频通话时,外屏相机开始出图,内屏相机关闭。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8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B时刻,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折叠屏状态改变,外屏熄灭,内屏开始点亮。外屏相机继续出图。终端设备响应折叠屏状态变化,终端设备退出低功耗LPM模式,开始开启内屏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开启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间点执行的动作,从开启到内屏相机工作通常需要经过一段启动时间。C时刻,内屏相机启动完成,开始出图。终端设备C时刻的预设时长后关闭外屏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内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亮起。D时刻,内屏亮起,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图9中的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此外,由于预设时长未到,内屏相机和外屏相机均出图。
E时刻,预设时长结束,关闭外屏相机,终端设备进入LPM模式,减少耗电量。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图9中的c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图9所示的时序图中,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到展开态,外屏相机在内屏相机开启后关闭,终端设备持续有相机出图,防止某些情况下(如网络不佳或者手机型号不同或者连续切换折叠屏状态)切换时内屏相机启动时间过长,导致黑屏现象,使视频通话场景不断流,视频通话不会中断,提高用户体验。
上述图9对屏幕显示方法中折叠屏状态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的情况进行说明。下面结合图10对屏幕显示方法中折叠屏状态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0中,第1-5行分别用于表示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外屏显示状态、内屏显示状态、外屏相机的工作状态、内屏相机的工作状态。
以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视频通话,在B时刻折叠屏状态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为例。
A时刻,终端设备处于展开态,内屏点亮显示图像,外屏熄灭。当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视频通话时,内屏相机开始出图,外屏相机关闭。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图10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B时刻,终端设备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折叠屏状态改变,内屏熄灭,外屏开始点亮。内屏相机继续出图。终端设备响应折叠屏状态变化,终端设备退出低功耗LPM模式,开始开启外屏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开启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间点执行的动作,从开启到外屏相机工作通常外需要经过一段启动时间。C时刻,外屏相机启动完成,开始出图。终端设备C时刻的预设时长后关闭内屏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外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亮起。D时刻,外屏亮起,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10中的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此外,由于预设时长未到,内屏相机和外屏相机均出图。
E时刻,预设时长结束,关闭内屏相机,终端设备进入LPM模式,减少耗电量。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10中的c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图10所示的时序图中,终端设备从展开态切换到折叠态,外屏相机在外屏相机开启后关闭,终端设备持续有相机出图,防止某些情况下(如网络不佳或者手机型号不同或者连续切换折叠屏状态)切换时外屏相机启动时间过长,导致黑屏现象,使视频通话场景不断流,视频通话不会中断,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外屏相机和内屏相机均出图的形式可以理解为双流模式。示例性的,如图9中的C-E时刻或者图10中的C-E时刻,终端设备处于双流模式。外屏相机和内屏相机均出图的时间可以理解为双流时间。当终端设备启动外屏相机或启动内屏相机中的一个时,可以理解为低功耗模式。相比较于双流模式,低功耗模式的耗电量更小。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计数器、计时器等方式确定预设时长。
可以理解的是,当相机硬件抽象接收到内屏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后,相机硬件抽象启动计数器。当计数器计数达到阈值后,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出图。或者,当相机硬件抽象接收到内屏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后,相机硬件抽象启动计时器。当计时器计时结束后,经相机驱动停止外屏相机出图。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阈值可以为任意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阈值的取值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计数器可以对内屏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进行计数,也可以对外屏相机传输的图像信息进行计数。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计数器的技术方式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图9和图10结合的基础上,为从折叠态到展开态,又从展开态到折叠态的变化过程中,当折叠屏状态发生变化时终端设备还可以在折叠屏状态变化后,重新保持预设时长的出图。这样,当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折叠屏状态再次发生变化时,内屏相机和外屏相机均采集图像,可以实现相机的快速切换出图。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在折叠屏状态变化后,重置计数器或计时器,以延长外屏相机和内屏相机均出图的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当相机硬件抽象在计数器未达到阈值时,确定折叠屏状态再次发生变化,相机硬件抽象重置计数器,以延长外屏相机和内屏相机均出图的时间。或者,当相机硬件抽象在计时器计时为结束时,确定折叠屏状态再次发生变化,相机硬件抽象重置计时器,以延长外屏相机和内屏相机均出图的时间。这样,当终端设备在计数器启动后折叠屏状态再次发生变化时,内屏相机和外屏相机均采集图像,可以实现相机的快速切换出图。
下面结合图11对计数器的应用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第1-5行分别用于表示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外屏显示状态、内屏显示状态、外屏相机的工作状态和内屏相机的工作状态。
以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视频通话,在B时刻折叠屏状态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E时刻折叠屏状态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为例。
A时刻,终端设备处于折叠态,外屏点亮显示图像,内屏熄灭。当终端设备在A时刻启动相机进行视频通话时,外屏相机开始出图,内屏相机关闭。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11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B时刻,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为展开态,折叠屏状态改变,外屏熄灭,内屏开始点亮。外屏相机继续出图。终端设备响应折叠屏状态变化,开始开启内屏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开启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间点执行的动作,从开启到内屏相机工作通常需要经过一段启动时间。C时刻,内屏相机启动完成,开始出图。终端设备开启计数器,在计数器计数达到阈值后关闭外屏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内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亮起。D时刻,内屏亮起,终端设备在内屏显示图11中的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此外,由于计数器计数未达到阈值,内屏相机和外屏相机均出图。
E时刻,终端设备从展开态切换为折叠态,折叠屏状态改变,内屏熄灭,外屏开始点亮。终端设备将计数器重置,计数器重新计数,在计数器计数达到阈值后关闭内屏相机。
外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亮起。G时刻,外屏亮起,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11中的c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H时刻,计数器计数达到阈值后,内屏相机关闭。终端设备在外屏显示图11中的d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包括用户在台阶上的画面。
图11中,若计数器不能重置,终端设备可能在E点,关闭外屏相机,再启动外屏相机。外屏相机可能无法在G时刻外屏亮起时出图,外屏相机的响应时间长。而计数器重置后,延长了双流时间。当终端设备的折叠屏状态在短时间内再次改变时,外屏相机无需再次启动,外屏相机的响应时间缩短。
这样,在折叠屏状态的连续变化过程中(例如,终端设备从折叠态切换到展开态,再切换到折叠态),终端设备可以切换为外屏相机进行出图,外屏相机的无需关闭后重新启动,缩短相机的响应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以终端设备的折叠屏分左右两侧实现2折、终端设备包括折叠态和展开态两种状态为例进行说明,可能的实现中,折叠屏也可以为能实现3折或4折等的折叠屏(图中未示出)。终端设备的状态还可以包括折叠态、过渡态和展开态三种。
示例性的,折叠屏可以为实现N折的折叠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折叠屏对应的内屏相机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则终端设备在折叠屏状态发生变化时,也可以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类似的方法实现外屏相机到任意内屏相机的切换,或者实现从任意内屏相机到外屏相机的切换,或者实现任意内屏相机之间的切换,不做具体赘述。
例如,内屏相机为两个时,终端设备在折叠屏状态发生变化时,可以实现外屏相机与左侧内屏相机切换、外屏相机与右侧内屏相机切换、或左侧内屏相机与右侧内屏相机的切换,等。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内屏相机与外屏相机均为前置相机之间的切换,可能的实现中,终端设备也可以实现前置相机与后置相机之间的联动。例如,前置相机和后置相机同时拍摄时,终端设备在折叠屏状态发生变化时,还可以实现前置相机之间的切换,后置相机之间的切换,或者前置相机与后置相机的切换。
示例性的,以终端设备的折叠屏为3折的折叠屏为例,折叠屏中间的一块屏幕背后可以设置不包括屏幕的后背板,后背板中可以包括多个后置相机。该折叠屏折叠时,不包括屏幕的后背板可以隐藏,折叠屏的其中一块屏幕可以作为后背板,该作为后背板的屏幕中的相机也可以理解为后置相机;展开时,该作为后背板的屏幕中的相机可以转换为前置相机,中间屏幕的后背板的相机为后置相机。该实现中,终端设备在折叠屏状态发生变化时,也可以实现前置相机之间的切换,后置相机之间的切换,或者前置相机与后置相机的切换。
可能的实现中,在终端设备的状态包括折叠态、过渡态和展开态三种时,在过渡态,终端设备可以控制内屏和外屏均点亮,内屏显示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外屏显示外屏相机出图的图像。示例性的,可以定义折叠屏相邻两块屏幕之间的夹角为0-30度时为折叠态,30-45度时为过渡态,45-180度时为展开态。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的相机切换控制还可以适用于双镜录像等拍摄模式,该拍摄模式中,外屏显示后置相机拍摄的图像,内屏类似画中画形式显示前置相机和后置相机的图像,在折叠状态发生变化时,终端设备也可以实现前置相机之间的切换,后置相机之间的切换,或者前置相机与后置相机的切换。
上面已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屏幕显示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上述屏幕显示方法的终端设备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方法和装置可以相互结合和引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屏幕显示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显示方法,可以应用在具备折叠屏的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传感器模块180,以及显示屏194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中至少可以包括:角度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触摸传感器180C和加速度传感器180D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终端设备充电,也可以用于终端设备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
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中的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终端设备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显示屏194可以为折叠屏、或者大屏等。
一些实施例中,折叠屏可以为能实现2折、3折或4折等的折叠屏,折叠屏也可以为能实现3折或4折等的折叠屏(图中未示出)。示例性的,折叠屏为可以实现左右2折的折叠屏。
折叠屏状态可以包括折叠态和展开态两种状态;折叠屏状态还可以包括折叠态、过渡态和展开态三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屏194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外屏,该外屏的理解可以参照如上述实施例中对外屏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屏194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屏,该内屏的理解可以参照如上述实施例中对内屏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终端设备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
角度传感器180A用于测量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为折叠屏手机时,该角度传感器180A用于确定折叠屏手机的折叠角度。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运动姿态。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横屏状态或终端设备的竖屏状态。当终端设备为折叠屏手机时,该陀螺仪传感器180B也可以用于确定折叠屏手机的上半屏或者下半屏。
触摸传感器180C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C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或称“触控屏”。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触摸传感器180C用于接收用户针对触摸屏的触摸操作,例如接收用户用于开启视频应用、用于开启短视频应用、或者针对应用中的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
加速度传感器180D用于监测折叠动作的加速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为折叠屏手机时,该加速度传感器180D用于确定折叠屏折叠时的加速度,或者折叠屏展开时的加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该终端设备包括: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目标介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目标于承载的任何其它介质或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所需的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访问。而且,任何连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技术(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光盘,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的处理单元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外显示屏和内显示屏,所述外显示屏设置有外屏相机,所述内显示屏设置有内屏相机,所述终端设备可折叠,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包括折叠态和展开态,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用于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折叠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折叠态,所述外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所述内显示屏不进行显示,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外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
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所述屏幕切换事件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触发;
响应于所述屏幕切换事件,所述内显示屏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展开态,所述内显示屏显示第三图像,所述第三图像为所述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屏幕切换事件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内屏相机出图;
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外屏相机出图,直到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终端设备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出图;
所述终端设备控制所述内显示屏点亮;
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展开态,所述内显示屏显示第三图像,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展开态,且所述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时,所述终端设备在点亮的所述内显示屏显示所述内屏相机送显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外屏相机出图,直到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终端设备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出图,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外屏相机出图以及送显,直到所述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时所述终端设备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出图,以及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已出图的图像送显;
其中,在所述内显示屏点亮与所述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的间隙,所述内屏显示屏显示所述外屏相机送显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外屏相机出图,直到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终端设备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出图,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外屏相机出图,直到在达到预设时长时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出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外屏相机出图,直到在达到预设时长时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出图,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外屏相机出图以及送显,直到所述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时所述终端设备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已出图的图像送显,以及在达到所述预设时长时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出图;
其中,在所述内显示屏点亮与所述内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的间隙,所述内屏显示屏显示所述外屏相机送显的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达到预设时长时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出图,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计数器达到阈值时停止所述外屏相机出图;其中,所述计数器的启动时机为所述内屏相机开始出图。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外屏相机出图时,若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所述屏幕切换事件,所述终端设备控制所述外屏相机出图的图像送显,以及控制所述外显示屏点亮,并在所述外显示屏点亮时,显示所述外屏相机送显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保持所述外屏相机出图时,若所述终端设备检测到所述屏幕切换事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控制所述外屏相机重新保持所述预设时长出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控制所述外屏相机重新保持所述预设时长出图,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控制计数器重新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折叠态,所述外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折叠态时,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应用的使用相机的指示,所述外显示屏显示第一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目标应用的使用相机的指示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目标应用启动视频通话功能、录像功能或直播功能的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展开态,所述内显示屏显示第三图像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屏幕切换事件;
响应于所述屏幕切换事件,所述外显示屏显示所述内屏相机所采集的图像;
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所述折叠态,所述外显示屏显示第四图像。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298345.5A 2022-01-10 2022-01-10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395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8345.5A CN117395334A (zh) 2022-01-10 2022-01-10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3838.7A CN115623099B (zh) 2022-01-10 2022-01-10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CN202311298345.5A CN117395334A (zh) 2022-01-10 2022-01-10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3838.7A Division CN115623099B (zh) 2022-01-10 2022-01-10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5334A true CN117395334A (zh) 2024-01-12

Family

ID=8485700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8345.5A Pending CN117395334A (zh) 2022-01-10 2022-01-10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CN202410046057.9A Pending CN118042039A (zh) 2022-01-10 2022-01-10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CN202210023838.7A Active CN115623099B (zh) 2022-01-10 2022-01-10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46057.9A Pending CN118042039A (zh) 2022-01-10 2022-01-10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CN202210023838.7A Active CN115623099B (zh) 2022-01-10 2022-01-10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739533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24958A (zh) * 2023-09-15 2024-01-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相机显示界面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424957A (zh) * 2023-09-15 2024-01-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相机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9843B1 (ko) * 2014-02-10 2020-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이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CN104699391B (zh) * 2015-04-07 2018-10-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06998428B (zh) * 2017-04-21 2019-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506386B (zh) * 2019-09-16 2023-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63005B (zh) * 2020-01-21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的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799522A (zh) * 2021-02-24 2021-05-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3099A (zh) 2023-01-17
CN118042039A (zh) 2024-05-14
CN115623099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13477A1 (zh) 多路录像的取景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CN115623099B (zh) 屏幕显示方法和装置
EP4030276B1 (en) Content continu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543644B2 (ja) ビデオ処理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EP34021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age service
KR20220130197A (ko) 촬영 방법, 장치, 전자설비 및 저장매체
WO2021129640A1 (zh) 拍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30008199A1 (en) Remote Assistance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050062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69308A (zh) 拍摄照片的方法及装置
EP394549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video,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798622A (zh) 一种共享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30350631A1 (en) Projectio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845035A (zh) 一种分布式拍摄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JP5868045B2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4363678A (zh) 一种投屏方法及设备
CN114449134B (zh) 一种拍摄方法和终端设备
KR102108246B1 (ko) 휴대 단말에서의 영상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2367467B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6454542A (zh) 投影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66131A (zh) 一种跨设备的拍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55328B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RU2809660C1 (ru) Способ кадрирования для записи многоканального видео, графический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терфейс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4423561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处理设备
CN114615362B (zh) 相机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