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4939A - 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4939A
CN117394939A CN202210794130.1A CN202210794130A CN117394939A CN 117394939 A CN117394939 A CN 117394939A CN 202210794130 A CN202210794130 A CN 202210794130A CN 117394939 A CN117394939 A CN 117394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frame header
frame
offset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41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晓娜
李颖
梁柏青
黄云飞
梁力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41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4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94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4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6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1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8Tim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基于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向第一基站发送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基站时间同步的效率。

Description

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站的本地时间往往因各项原因而逐渐产生偏差,因此,需要通过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的方式来提高基站时间的准确性。
现阶段,往往需要通过复杂的软件计算来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实现复杂,时间同步效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基站时间同步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基于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向第一基站发送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一个偏移量取值范围,各个偏移量取值范围之间不重叠;
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判断帧头偏移量是否处于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内;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任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包括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包括将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调整第一调整量,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第一偏移量取值范围为大于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且小于第一门限值的取值范围,第一门限值大于0;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任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一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基于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包括:
将第一调整量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其中,第一调整量为固定值,或者是帧头偏移量与第一调整因子的乘积,第一调整因子小于1且大于0。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包括第二帧头调整策略,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包括将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调整第二调整量,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第二偏移量取值范围包括: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门限值的第一取值子范围以及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且大于第二门限值的相反数的第二取值子范围;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任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二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第二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基于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包括:
计算帧头偏移量与第二调整因子的乘积,得到第二调整量;
将第二调整量作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其中,第二调整因子大于第一调整因子,第二调整因子小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包括第三帧头调整策略,第三帧头调整策略包括将第一基站的时间值同步为标准时间,第三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第三偏移量取值范围包括大于第二门限值的第三取值子范围以及小于第二门限值的相反数的第四取值子范围;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任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三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第三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基于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包括:
将授时源提供的标准时间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之前,方法还包括:
向第一基站发送状态查询请求,以使第一基站响应于状态查询请求,查询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正常,得到查询结果;
接收第一基站返回的查询结果;
判断查询结果是否为表征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正常的第一查询结果;
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在查询结果为第一查询结果的情况下,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在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查询结果是否为表征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正常的第一查询结果之后,方法还包括:
在查询结果为表征授时信号接收模块异常的第二查询结果的情况下,向第一基站发送授时源提供的标准时间,以使第一基站利用标准时间进行时间同步;
返回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之前,方法还包括:
接收待处理无线帧;
对待处理无线帧进行解析,得到待处理无线帧的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
判断基站标识是否为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在基站标识为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的情况下,确定待处理无线帧为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
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包括:
确定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基站标识是否为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之后,方法还包括:
在基站标识不是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的情况下,基于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发送基站是否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
在发送基站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的情况下,向第一基站发送携带有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的告警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发送基站是否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之前,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处理无线帧的信号强度参数;
基于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发送基站是否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包括:
基于信号强度参数以及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发送基站是否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获取基准时钟信号;
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
确定无线帧的帧头位置;
其中,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包括:
根据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和基准时钟信号,确定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包括:
偏移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策略确定单元,用于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参数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
以及,上述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可以在确定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之后,可以选取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来确定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来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由于无线帧的实际帧头偏移量能够准确反映第一基站的时间偏差,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调整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偏移量的方式可以对第一基站进行方便快捷的时间同步,以及,可以根据帧头偏移量来选择合适的帧头调整策略来适应性生成目标帧头调整参数,能够提高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的灵活性,进而可以对第一基站进行方便快捷且灵活的时间同步,从而提高了基站时间同步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和
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申请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申请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在通信技术领域中,诸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等技术对基站的时间同步要求却日益严格,往往对时间同步要求精度较高。
然而,基站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往往因各种主观或者客观的因素产生偏差(即时间失步)而对通信等产生影响。比如,若基站间时间不同步,往往会导致手机在基站间通信切换时会产生诸如切换失败等影响,进而影响手机用户通信质量。又比如,若基站的GPS接收机等基准时间接收模块发生损坏,将会使服务的基站处于孤岛模式,不能与授时系统同步,产生诸如自由震荡、时间频率失步、对其他基站产生干扰等影响。
因此,如何对基站进行时间同步成为了研究方向之一。
在一种相关技术中,采用帧同步技术来进行基站时间同步的方式可以包括:基站记录同步时的状态信息,以及在失步时利用软件进行帧头对齐的方式来对基站自身的时间进行修正。
然而,对基站帧头对齐情况的判定,涉及授时、本地晶振、以及1588(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实现的准确性,软件实现复杂,流程繁琐,且不能准确可靠的从设备整体判定系统帧头是否对齐。
基于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可以应用于诸如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5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6G)等通信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确定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之后,可以选取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来确定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来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从而提高了基站时间同步的效率。
为了便于整体了解本申请,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系统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系统可以包括第一基站10和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
对于第一基站10,其可以是需要利用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进行帧头调整的基站,比如可以是拓展型基站。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站10还可以是宏基站、小基站等各类基站,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对于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其可以设置于第一基站10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可以为至少一个第一基站10提供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基站10可以向外发送无线帧。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可以接收第一基站10发送的无线帧,以及确定该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以及,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以及基于所确定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10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及将所确定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发送给第一基站10。第一基站10接收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之后,可以按照目标帧头调整参数进行帧头调整,以通过帧头调整的方式来进行时间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第一基站10可以包括通信天线11、射频拉远模块12、基带处理模块13。
对于射频拉远模块(Remote Radio Unit,RRU)12,其可以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高频(射频)信号,并将高频(射频)信号传输到通信天线11辐射出去。
对于基带处理模块(Building Baseband Unit,BBU)13,其可以实现信道编解码、基带信号的调制解调、协议处理等功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带处理模块13可以接收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发送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及根据目标帧头调整参数进行无线帧的帧头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中,基带处理模块13还可以接收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发送的状态查询请求,以及查询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正常,以及向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返回表征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正常的查询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站10还可以包括授时信号接收模块。示例性地,继续参见图2,在授时信号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信号的情况下,授时信号接收模块可以包括第一GPS天线14和第一GPS接收机15。
在说明了第一基站10的具体结构之后,接下来对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2,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天线21、射频接收机22、信号处理模块23、帧头调整模块24。
对于信号接收天线21,其可以接收空中的无线电信号格式的无线帧。以及将无线电信号格式的无线帧发送给射频接收机。
对于射频接收机22,其可以将无线电信号格式的无线帧转换为有线电格式的无线帧。以及将有线电信号格式的无线帧发送给信号处理模块23。
对于信号处理模块23,其用于接收有线电信号格式的无线帧,以及对无线帧进行解析,得到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确定无线帧对应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以及对SSB进行解析,得到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可选地,还可以解析得到诸如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等信息。
以及信号处理模块23还可以计算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和基准时钟信号的差值,以及将该差值作为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对于帧头调整模块24,其根据帧头偏移量的偏移情况,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选择合适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来确定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及将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发送给基站。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准时钟信号可以是对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获取得到的GPS信号解调得到的1秒脉冲(Pulse Per Second,PPS)信号。
相应地,如图2所示,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20还可以包括第二GPS天线25和第二GPS接收机26。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GPS天线25可以安装于屋顶等建筑物的顶部,以便于接收空中的GPS信号等授时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GPS接收机26可以对第二GPS天线25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处理,得到1PPS授时脉冲信号。可选地,还可以得到诸如世界统一时间(Universal TimeCoordinated,UTC)等标准时间。
在初步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系统之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由诸如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等任意具备无线帧的帧头调整参数的计算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执行。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10至S340。
S310,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在S310中,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可以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以及确定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可以通过信号接收天线来接收无线帧。示例性地,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采用空口技术来接收无线帧,从而能接收到在接收到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同时,还可以接收到其他基站的无线帧。
对于帧头偏移量,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帧头偏移量可以是无线帧相较于基准时钟信号的偏移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准时钟信号可以是对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接收得到的授时信号解析得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授时信号可以是GPS、北斗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等授时源提供的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在授时信号为GPS信号的情况下,基准时钟信号可以是1PPS授时脉冲信号。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帧头偏移量可以是无线帧相较于帧头基准位置的偏移量。对于帧头基准位置,其可以是个预设值,或者是根据无线帧的历史帧头位置计算得到的,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介绍了帧头偏移量之后,接下来对S310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基准时钟信号和无线帧的帧头位置的步骤,即下述步骤A1至步骤A3。
步骤A1,获取基准时钟信号。
在步骤A1中,可以通过对授时信号解析的方式来获取基准时钟信号。示例性地,可以通过第二GPS天线接收授时信号,以及利用第二GPS接收机对接收到的授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基准时钟信号。
对于基准时钟信号,其可以是具有可信度的时钟信号。示例性地,基准时钟信号可以是对授时源提供的授时信号解析得到的。
在一个示例中,为了便于对基站间进行基站时间同步,第一基站和与其相邻的相邻基站可以帧头对齐。示例性地,第一基站和与其相邻的相邻基站可以使用使用对应于同一基准时间的不同授时信号。相应地,第一基站和与相邻基站可以采用使用对应于同一基准时间的不同授时信号进行帧头对齐。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帧头对齐时,当用户的终端设备在第一基站与相邻基站之间进行基站切换时,不会因基站时间不同步而切换失败以致通信中断,从而保证了用户的通信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A1可以包括步骤A11和步骤A12。
步骤A11,通过授时信号接收天线接收授时信号。示例性地,在授时信号为GPS信号的情况下,授时信号接收天线可以为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GPS天线(比如图2中的第二GPS天线25)。
步骤A12,对授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基准时钟信号。
在步骤A12中,可以通过授时信号接收机来对授时信号进行解析。示例性地,在授时信号为GPS信号的情况下,授时信号接收机可以为GPS接收机(比如图2中的第二GPS接收机26)。
在一个示例中,在授时信号为GPS信号的情况下,基准时钟信号可以为1PPS授时脉冲信号。可选地,还可以对授时信号解析得到诸如UTC等标准时间。
步骤A2,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
在步骤A2中,可以通过信号接收天线(比如图2中的信号接收天线21)来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
步骤A3,确定无线帧的帧头位置。
在步骤A3中,可以利用信号处理模块(比如图2中的信号处理模块23)确定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A3可以包括确定无线帧对应的SSB。对SSB进行解调,得到无线帧的帧头位置。示例性地,可以按照协议恢复出SSB的解调信息,其中,解调信息可以包括波束信息,然后根据波束信息确定无线帧的帧头位置。比如,可以确定SSB的8个波束,然后根据8个波束的起始位置,然后根据波束起始位置与无线帧的帧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无线帧的帧头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还可以对无线帧解析得到的诸如PCI、RSRP、SYN等解调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对此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无线帧格式,解析得到其他参数,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步骤A2之后以及在步骤A3之前,为了便于后续信号传输,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A4。
步骤A4,将无线电信号格式的无线帧转换为有线电信号格式的无线帧。
在步骤A4中,可以利用射频接收机(比如图2中的射频接收机22)对无线帧进行无线电信号格式至有线电格式的无线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后续诸如信号处理模块、帧头调整模块等有线连接,通过上述无线电信号格式到有线电信号格式的转换,可以使得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能够继续在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中进行后续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
相应地,步骤A3可以包括:对有线电信号格式的无线帧进行解析,得到无线帧的帧头位置。
在介绍了步骤A1至步骤A3之后,接下来继续对S310进行说明。
相应地,在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包括步骤A1至步骤A3的情况下,S310可以包括下述步骤B11。
步骤B11,根据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和基准时钟信号,确定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在步骤B11中,可以利用信号处理模块(比如图2中的信号处理模块23)确定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计算无线帧的帧头位置与基准时钟信号的差值,以及将该差值确定为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具体地,帧头偏移量可以为正值或者负值。示例性地,当帧头偏移量为正值时表示无线帧的帧头位置滞后于基准时钟信号。相应地,若帧头偏移量为负值时,表示无线帧的帧头位置提前于基准时钟信号。
在另一个示例中,为了便于后续计算,帧头偏移量可以为无线帧的帧头位置与基准时钟信号的绝对差值。可选地,为了便于调整,在S310中确定帧头偏移量的同时,还可以确定帧头偏移方向。比如,帧头偏移方向可以包括提前(于基准时钟信号)或者滞后(于基准时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帧头偏移量,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其他以基准时钟信号为时间基准的方式来确定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320,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在S320中,可以利用无线帧调整装置的帧头调整模块(比如图2中的帧头调整模块24)确定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对于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不同调整策略可以对应着不同的帧头调整粒度。从而可以根据帧头偏移情况,对帧头进行不同调整粒度的帧头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的每一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可以对应一个偏移量取值范围,各个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前不重叠。
示例性地,在帧头偏移量为帧头位置与基准帧头位置的绝对差值的情况下,第一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可以为(0,m1),第二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可以为[m1,m2),……,第n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可以为[mn,+∞)。其中,m1表示第一门限值,m2表示第二门限值,mn表示第n门限值。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又一示例性地,在帧头偏移量为帧头位置与基准帧头位置的差值的情况下,第一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可以为(-m1,m1),第二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可以为(-m2,-m1]∪[m1,m2),……,第n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可以为(-∞,-mn]∪[mn,+∞)。其中,m1表示第一门限值,-m1表示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m2表示第二门限值,-m2表示第二门限值的相反数;mn表示第n门限值,-mn表示第n门限值的相反数。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对于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可以包括下述策略中的至少二者。
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又可称为微调策略,其可以包括将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调整第一调整量。示例性地,第一调整量可以是一个固定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整量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和具体需求设置为一个较小值,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一示例性地,第一调整量可以是帧头偏移量与第一调整因子的乘积。其中,第一调整因子大于0且小于1,比如可以小于50%。示例性地,第一调整因子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和具体需求设置为一个较小的调整因子,比如可以为5%、10%等,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又一示例性地,第一调整量可以是一个随着调整次数逐渐减小的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整量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为一个较小的调整量,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又可称为快调策略,其可以包括将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调整第二调整量,其中第二调整量可以为帧头偏移量与第二调整因子的乘积。其中,第二调整因子大于0且小于1,比如可以大于或等于50%。第二调整因子大于第一调整因子。第二调整因子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和具体需求设置为一个较大的调整因子,比如可以为50%等,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三帧头调整策略,又可称为重新同步策略,其可以包括将第一基站的帧头位置同步为标准时间对应的帧头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和具体需求,设置其他帧头调整策略,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S320可以包括下述步骤C1和步骤C2。
S321,判断帧头偏移量是否处于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内。
S322,在帧头偏移量处于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任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示例性地,若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的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m1,m1)内,则将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即对第一基站的帧头位置进行缓慢细微调整。
另一示例性地,若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二帧头调整策略的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m2,-m1]∪[m1,m2)内,则将第二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即对第一基站的帧头位置进行快速调整。
又一示例性地,若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三帧头调整策略的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m2]∪[m2,+∞)内,则将第三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即利用标准时间(比如UTC时间)对第一基站重新进行时间同步。
S330,基于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在S330中,可以利用无线帧调整装置的帧头调整模块(比如图2中的帧头调整模块24)来确定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对于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其可以是用于调整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位置的参数。示例性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可以为诸如第一调整量、第二调整量等表征无线帧的帧头位置的移动距离的参数。又一示例性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可以为标准时间对应的目标帧头位置。
以及,不同的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着不同的帧头调整参数,若将某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则可以将该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帧头调整参数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若目标帧头调整策略为上述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则可以将第一调整量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在另一个示例中,若目标帧头调整策略为上述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则可以将第二调整量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在又一个示例中,若目标帧头调整策略为上述第三帧头调整策略,则可以将标准时间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S340,向第一基站发送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在S340中,可以利用无线帧调整装置的帧头调整模块(比如图2中的帧头调整模块24)向第一基站发送目标帧头调整参数。比如,可以由无线帧调整装置的帧头调整模块向第一基站的基带处理模块(比如图2中的基带处理模块13)发送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对于第一基站,若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为第一调整量或者第二调整量,第一基站可以在接收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之后,可以根据朝着帧头偏移方向的反方向将帧头位置调整目标帧头调整参数。比如,若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位置提前于基准时钟信号,则可以将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延迟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又比如,若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位置滞后于基准时钟信号,则可以将无线帧的帧头位置提前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以及,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为标准时间的情况下,第一基站可以将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位置调整为标准时间对应的帧头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可以在确定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之后,可以选取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来确定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来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由于无线帧的实际帧头偏移量能够准确反映第一基站的时间偏差,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调整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偏移量的方式可以对第一基站进行方便快捷的时间同步,以及,可以根据帧头偏移量来选择合适的帧头调整策略来适应性生成目标帧头调整参数,能够提高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的灵活性,进而可以对第一基站进行方便快捷且灵活的时间同步,从而提高了基站时间同步的效率。以及,针对不同的帧头偏移量可以采用不同的帧头调整策略对帧头偏移量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拉回,从而达到帧头对齐状态。
以及,可以根据第一基站输出的无线帧来判定第一基站是否同步,从而可以从第一基站和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所构成的系统整体上判定基站是否同步,使得时间同步更准确。
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无需复杂的基带处理功能,仅通过对无线帧进行解析,处理方式简单,降低了基站时间同步的成本。
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射频模块(如图2所示的射频接收机)只利用接收机功能,无需发射信号,功耗低。
接下来将以帧头偏移量是帧头位置与基准时钟信号的绝对差值,即帧头偏移量为非负值为例,分别对目标帧头调整策略为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第二帧头调整策略以及第三帧头调整策略下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展开具体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帧头调整策略为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的情况下,S320可以包括下述步骤C1。
步骤C1,在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一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其中,第一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设置为一个大于0的值,比如,可以为1.5us(微秒)。
示例性地,可以在帧头偏移量大于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且小于第一门限值的情况下,将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S330可以包括下述步骤C2。
步骤C2,将第一调整量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通过上述步骤C1和步骤C2,当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时,可以认为帧头偏移量处于微小波动范围,发生了较小偏差,此时通过将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位置调整一个较小调整量的方式,可以对第一基站的帧头位置进行精细调整,从而提高了第一基站的时间同步精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帧头调整策略为第二帧头调整策略的情况下,S,20可以包括下述步骤D1。
步骤D1,在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二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第二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其中,第二门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设置为一个大于0的值,比如,可以为10us。
可选地,可以在帧头偏移量大于第二门限值的相反数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或者帧头偏移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门限值的情况下,将第二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S330可以包括下述步骤D2和D3。
步骤D2,计算帧头偏移量与第二调整因子的乘积,得到第二调整量。
步骤D3,将第二调整量作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其中,第二调整因子大于第一调整因子,第二调整因子小于1。
通过上述步骤D1至步骤D3,当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时,可以认为帧头偏移量处于中等幅度的波动范围,发生了中等幅度的偏差,此时通过将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位置调整一个较大调整量的方式,将可以对第一基站的帧头位置进行快速调整,比如,可以利用二分法(即将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位置调整为帧头偏移量的二分之一)对第一基站的时间偏差进行快速修正,从而提高了第一基站的时间同步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帧头调整策略为第三帧头调整策略的情况下,S320可以包括下述步骤E1。
步骤E1,在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三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第三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可选地,可以在帧头偏移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或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的情况下,将第三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S330可以包括下述步骤E2。
步骤E2,将授时源提供的标准时间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通过下述步骤E1和步骤E2,可以在第一基站的时间偏移幅度过大时,利用标准时间重新进行同步,从而保证了时间同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320之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F1至步骤F3。
步骤F1,向第一基站发送状态查询请求,以使第一基站响应于状态查询请求,查询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正常,得到查询结果。
对于状态查询请求,其用于请求查询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正常。其中,授时信号接收模块为第一基站用于接收外部授时源发送的授时信号的模块。示例性地,在授时信号为GPS信号的情况下,授时信号接收模块可以为GPS信号接收模块。比如,GPS信号接收模块可以包括第一GPS天线和第一GPS接收机。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向第一基站的基带处理模块(比如图2中的基带处理模块13)发送状态查询请求。第一基站的基带处理模块可以查询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比如图2中的第一GPS接收机)是否正常。
步骤F2,接收第一基站返回的查询结果。
对于查询结果,其可以为表征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正常的第一查询结果,或者可以为表征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异常的第二查询结果。
步骤F3,判断查询结果是否为表征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正常的第一查询结果。
相应地,在方法包括上述步骤F1至F3的情况下,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步骤F4,在查询结果为第一查询结果的情况下,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通过上述步骤F1-F4,在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发生偏移时,可以先排除掉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故障所导致的帧头位置偏移,从而可以避免在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故障时对帧头位置的无效调整,保证了帧头调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F3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F5和步骤F6。
步骤F5,在查询结果为表征授时信号接收模块异常的第二查询结果的情况下,向第一基站发送授时源提供的标准时间,以使第一基站利用标准时间进行时间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F5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本申请实施例上述部分对步骤E1和E2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F6,返回步骤S310。
在步骤F6中,可以在授时信号接收模块异常时,终止本轮对帧头调整量的计算,进新的帧头调整流程,即返回执行步骤S310。
通过上述步骤F5和步骤F6,可以在第一基站因授时信号接收模块异常而无法接收授时信号时,将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作为第一基站的备用授时信号接收模块,保证了第一基站的授时连续性,以及确保了第一基站的同步稳定性。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各个可选方案结合。
如图4所示,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S410至S480。
S410,接收待处理无线帧。
其中,待处理无线帧可以是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所接收到的、未判别其所属基站的无线帧。
S420,对待处理无线帧进行解析,得到待处理无线帧的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待处理无线帧进行解析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本申请实施例上述部分结合信号处理模块23的相关说明。示例性地,可以在对待处理无线帧对应的SSB进行解析时,获取基站标识。
对于基站标识,其用于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的各个基站进行标识。示例性地,基站标识可以为PCI。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标识还可以是其他能够标识基站的标识信息,对此不作限定。
S430,判断待处理无线帧的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是否为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对于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内预设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示例性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可以是第一基站的基带处理模块发送至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帧头调整模块的。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采用在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帧头调整模块预先存储或写入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等方式,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S430可以包括:判断待处理无线帧的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与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是否相同。若二者相同,则确定待处理无线帧的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为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S440,在基站标识为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的情况下,确定待处理无线帧为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相应地,可以确定待处理无线帧的发送基站为第一基站。
S450,确定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其中,S450与S310类似,可以参见S310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S460,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其中,S460与S320类似,可以参见S320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S470,基于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其中,S470与S330类似,可以参见S330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S480,向第一基站发送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其中,S480与S340类似,可以参见S340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可以在确定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之后,可以选取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来确定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来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由于无线帧的实际帧头偏移量能够准确反映第一基站的时间偏差,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调整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偏移量的方式可以对第一基站进行方便快捷的时间同步,以及,可以根据帧头偏移量来选择合适的帧头调整策略来适应性生成目标帧头调整参数,能够提高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的灵活性,进而可以对第一基站进行方便快捷且灵活的时间同步,从而提高了基站时间同步的效率。
以及,可以在接收到待处理无线帧之后,可以通过从中解析出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的方式来判断待处理无线帧为第一基站的无线帧之后,再执行针对第一基站的帧头调整参数,从而保证了帧头调整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当第一基站的相邻基站的帧头偏移量过大时,其将会对第一基站产生信号干扰。比如,在TDD场景下,第一基站的上行信号往往较弱,若相邻基站的帧头偏移量过大,则相邻基站的下行信号将可能会对第一基站的上行信号产生干扰,从而影响第一基站的通信。
基于此,在S430之后,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步骤G1和步骤G2。
步骤G1,在基站标识不是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的情况下,基于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发送基站是否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判断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是否处于预设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来确定待处理无线帧的发送基站是否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示例性地,若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处于该预设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外,则确定待处理无线帧发生较大的帧头偏移,从而确定待处理无线帧的发送基站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
其中,预设偏移量取值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设置,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待处理无线帧的信号强度参数以及帧头偏移量判断发送基站是否对第一基站产生干扰。
相应地,在步骤G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G3。
步骤G3,获取待处理无线帧的信号强度参数。
对于信号强度参数,其可以是用于反映信号强弱的参数值,比如可以是RSRP等,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地,可以在对待处理无线帧对应的SSB进行解析时,得到无线帧的RSRP。
相应地,在包括步骤G3时,步骤G1可以具体包括步骤G11。
步骤G11,基于信号强度参数以及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发送基站是否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在信号强度参数大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且帧头偏移量处于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之外时,确定发送基站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
其中,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设置,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对信号强度参数和帧头偏移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一个计算值,然后根据计算值与预设阈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通过设置计算函数等方式来进行判断,本申请实施例对具体判断方式不作限定。
步骤G2,在发送基站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的情况下,向第一基站发送携带有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的告警信息。
在步骤G2中,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帧头调整模块可以向第一基站的基带处理模块发送该告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在接收到告警信息之后,可以记录一条记录有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的log日志,以便于在对第一基站进行排查时,能够根据log日志确定第一基站的通信异常原因为发送基站的干扰,从而便于后续通信异常处理。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接下来将通过一个示例对此进行说明。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S501至S508。
S501,确定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其中,可以利用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信号处理模块来测出该帧头偏移量。
S502,判断该帧头偏移量是否处于第一偏移量取值范围。可选地,可以判断帧头偏移量是否小于第一门限值且大于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示例性地,第一门限值可以为0.15us。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跳转步骤S503,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跳转步骤S504。
S503,采用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即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调整量,以使第一基站进行细微的帧头调整。
S504,查询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是否异常。比如,可以向第一基站发送一条用于查询第一基站的GPS接收机是否正常的消息(即上述状态查询请求),第一基站可以响应于该消息返回查询结果。若判断结果为是,即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异常时,则跳转步骤S505。若判断结果为否,即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正常时,则跳转步骤S506。
S505,利用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比如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GPS接收机接收外部授时源发送的授时信号,并利用授时信号对第一基站重新进行授时。
S506,判断帧头偏移量是否处于第二偏移量取值范围。可选地,可以判断帧头偏移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门限值、或者判断帧头偏移量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且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相反数。示例性地,第二门限值可以为10us。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跳转步骤S507,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跳转步骤S508。
S507,采用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即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调整量,以使第一基站进行快速的帧头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对第一基站发生快调之后将第一基站的帧头偏移量调整至第一门限值之内,则可以继续利用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帧头偏移量进行细微调整。
S508,采用第三帧头调整策略,即向第一基站发送标准时间(比如UTC时间),以对第一基站重新授时。
通过上述步骤S501-S508,可以在帧头偏移量较小时,利用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对第一基站的帧头进行细微调整,以及在帧头偏移量中等幅度偏移时,采用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对第二基站的帧头进行快调。以及在帧头偏移量较大时,可以放弃利用帧头偏移量进行调整,可以利用标准时间重新对第一基站进行授时。由于直接利用标准时间对第一基站进行授时存在着会导致上下行业务中断的风险,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偏移量处于可控范围内时,通过选择第一帧头调整策略或者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将帧头拉齐,以及在偏移量处于不可控范围时,选择第三帧头调整策略重新授时,从而兼顾了调整效率和业务质量。
以及,当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一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外,即帧头偏移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时,此时认为第一基站存在着因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比如图2中的第一GPS接收机15)异常而导致失步的可能性,此时,可以通过查询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是否异常的方式,在排除掉因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故障而引起的时间失步之后再继续执行帧头调整策略。以及,若确定时间失步原因为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故障,则可以将自身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比如图2中的第二GPS接收机26)作为备用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来为第一基站进行授时,从而保证了第一基站的授时连续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600包括:偏移量确定单元611、策略确定单元621、参数确定单元622和参数发送单元623。
偏移量确定单元611,用于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策略确定单元621,用于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参数确定单元622,用于基于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参数发送单元623,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一个偏移量取值范围,各个偏移量取值范围之间不重叠。
策略确定单元621,具体被配置为:
判断帧头偏移量是否处于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内;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任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包括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包括将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调整第一调整量,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第一偏移量取值范围为大于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且小于第一门限值的取值范围,第一门限值大于0;
策略确定单元621,具体被配置为: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一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参数确定单元622,具体被配置为:
基于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包括:
将第一调整量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其中,第一调整量为固定值,或者是帧头偏移量与第一调整因子的乘积,第一调整因子小于1且大于0。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包括第二帧头调整策略,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包括将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调整第二调整量,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第二偏移量取值范围包括: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门限值的第一取值子范围以及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且大于第二门限值的相反数的第二取值子范围;
策略确定单元621,具体被配置为: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二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第二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参数确定单元622,具体被配置为:
计算帧头偏移量与第二调整因子的乘积,得到第二调整量;
将第二调整量作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其中,第二调整因子大于第一调整因子,第二调整因子小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包括第三帧头调整策略,第三帧头调整策略包括将第一基站的时间值同步为标准时间,第三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第三偏移量取值范围包括大于第二门限值的第三取值子范围以及小于第二门限值的相反数的第四取值子范围;
策略确定单元621,具体被配置为:
在帧头偏移量处于第三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第三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参数确定单元622,具体被配置为:
将授时源提供的标准时间确定为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600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状态查询请求,以使第一基站响应于状态查询请求,查询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正常,得到查询结果;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基站返回的查询结果;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查询结果是否为表征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正常的第一查询结果;
相应地,策略确定单元621,具体被配置为:
在查询结果为第一查询结果的情况下,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600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查询结果为表征授时信号接收模块异常的第二查询结果的情况下,向第一基站发送授时源提供的标准时间,以使第一基站利用标准时间进行时间同步;
处理单元,用于返回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600还包括:
信号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待处理无线帧;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待处理无线帧进行解析,得到待处理无线帧的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以及,用于判断基站标识是否为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以及,用于在基站标识为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的情况下,确定待处理无线帧为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
偏移量确定单元611,具体被配置为:
确定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基站标识不是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的情况下,基于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发送基站是否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
在发送基站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的情况下,向第一基站发送携带有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的告警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待处理无线帧的信号强度参数;
基于信号强度参数以及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发送基站是否对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还包括:
授时信号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基准时钟信号;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无线帧的帧头位置;
其中,偏移量确定单元611,具体被配置为:
根据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和基准时钟信号,确定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可以在确定第一基站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之后,可以选取与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来确定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来对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由于无线帧的实际帧头偏移量能够准确反映第一基站的时间偏差,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调整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偏移量的方式可以对第一基站进行方便快捷的时间同步,以及,可以根据帧头偏移量来选择合适的帧头调整策略来适应性生成目标帧头调整参数,能够提高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的灵活性,进而可以对第一基站进行方便快捷且灵活的时间同步,从而提高了基站时间同步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600可以执行图3至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并且实现图3至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和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600可以包括:
信号处理模块610、帧头调整模块620、信号接收模块630、授时信号接收模块640。
其中,信号处理模块610可以包括偏移量确定单元611。
帧头调整模块可以包括策略确定单元621、参数确定单元622和参数发送单元623。
信号接收模块630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天线631和射频接收机632。
授时信号接收模块640可以包括第二GPS天线641和第二GPS接收机642。
需要说明的是,图7示出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本申请实施例上述部分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以及第一基站。
其中,第一基站和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本申请实施例上述部分的相关描述,对此不再赘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8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800。图8显示的电子设备8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8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8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8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820和处理单元810)的总线830。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8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8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存储单元8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8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8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8203。
存储单元8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8205的程序/实用工具8204,这样的程序模块8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8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8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8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8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8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850进行。
并且,电子设备8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8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
如图8所示,网络适配器860通过总线830与电子设备800的其它模块通信。
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8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申请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本申请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
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在一些示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各种可选方式中提供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
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
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
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5)

1.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所述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基于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所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一个偏移量取值范围,各个偏移量取值范围之间不重叠;
所述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所述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判断所述帧头偏移量是否处于所述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内;
在所述帧头偏移量处于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包括第一帧头调整策略,所述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包括将所述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调整第一调整量,所述第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第一偏移量取值范围为大于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且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取值范围,所述第一门限值大于0;
所述在所述帧头偏移量处于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在所述帧头偏移量处于所述第一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包括:
将所述第一调整量确定为所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调整量为固定值,或者是所述帧头偏移量与第一调整因子的乘积,所述第一调整因子小于1且大于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包括第二帧头调整策略,所述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包括将所述第一基站的无线帧帧头调整第二调整量,所述第二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第二偏移量取值范围包括: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且小于第二门限值的第一取值子范围以及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相反数且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相反数的第二取值子范围;
所述在所述帧头偏移量处于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在所述帧头偏移量处于所述第二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包括:
计算所述帧头偏移量与第二调整因子的乘积,得到所述第二调整量;
将所述第二调整量作为所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调整因子大于第一调整因子,所述第二调整因子小于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包括第三帧头调整策略,所述第三帧头调整策略包括将所述第一基站的时间值同步为标准时间,所述第三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第三偏移量取值范围包括:大于第二门限值的第三取值子范围以及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相反数的第四取值子范围;
所述在所述帧头偏移量处于任一帧头调整策略对应的偏移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在所述帧头偏移量处于所述第三偏移量取值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三帧头调整策略确定为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以及,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包括:
将授时源提供的标准时间确定为所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所述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状态查询请求,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响应于所述状态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是否正常,得到查询结果;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返回的所述查询结果;
判断所述查询结果是否为表征所述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正常的第一查询结果;
所述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所述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包括:
在所述查询结果为第一查询结果的情况下,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所述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查询结果是否为表征所述第一基站的授时信号接收模块正常的第一查询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查询结果为表征所述授时信号接收模块异常的第二查询结果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授时源提供的标准时间,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利用所述标准时间进行时间同步;
返回所述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待处理无线帧;
对所述待处理无线帧进行解析,得到所述待处理无线帧的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
判断所述基站标识是否为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在所述基站标识为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处理无线帧为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
所述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包括:
确定所述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基站标识是否为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基站标识不是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所述发送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
在所述发送基站对所述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发送基站的基站标识的告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于所述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所述发送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无线帧的信号强度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所述发送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包括:
基于所述信号强度参数以及所述待处理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判断所述发送基站是否对所述第一基站存在信号干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基准时钟信号;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
确定所述无线帧的帧头位置;
其中,所述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包括:
根据所述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和所述基准时钟信号,确定所述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12.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偏移量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基站发送的无线帧的帧头偏移量;
策略确定单元,用于在多个预设帧头调整策略中,确定与所述帧头偏移量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策略;
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帧头调整策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目标帧头调整参数;
参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以利用所述目标帧头调整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进行帧头调整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时间同步。
13.一种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以及,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装置。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
CN202210794130.1A 2022-07-05 2022-07-05 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7394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4130.1A CN117394939A (zh) 2022-07-05 2022-07-05 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4130.1A CN117394939A (zh) 2022-07-05 2022-07-05 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4939A true CN117394939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6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4130.1A Pending CN117394939A (zh) 2022-07-05 2022-07-05 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949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2524B2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1202269B2 (en) Deviation-base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202142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WO202206767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US11832202B2 (en) Clock stat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275727A1 (en)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low power tracking
US11553444B2 (en) Method, network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posi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CN117394939A (zh) 帧头偏移量的无线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US20130279359A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e and base station
EP412895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CN113810144A (zh)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差动保护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252045A1 (en) Timing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JP2010074755A (ja) 送信データ出力タイミング調整方法及び基地局
CN114342452A (zh) 无线电资源管理测量放松和小区重选
US20110039549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40147254A1 (en) Positioning beam management
EP3742814A1 (en) Frequency point configur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23033731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for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20110051690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KR20230067011A (ko) 스몰셀, 스몰셀의 동기화 방법 및 스몰셀의 동기화 방법을 수행하기 위하여 매체에 저장된 프로그램
WO2021057285A1 (zh) 小区搜索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0515984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情報交換方法
WO2023077473A1 (en) Report of validity status on ul synchronization
WO2021200100A1 (ja) 無線基地局、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276519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