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9774A - 折叠麻将桌 - Google Patents

折叠麻将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9774A
CN117379774A CN202311604448.XA CN202311604448A CN117379774A CN 117379774 A CN117379774 A CN 117379774A CN 202311604448 A CN202311604448 A CN 202311604448A CN 117379774 A CN117379774 A CN 117379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folding
mahjong
plat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044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7379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97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0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20Dominoes or like games; Mah-Jongg g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0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20Dominoes or like games; Mah-Jongg games
    • A63F2009/205Mah-jongg g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折叠麻将桌。包括:主桌体,设置于主桌体内的洗牌盘、中心盘、活动承牌板、传送带、过牌口,折叠桌角,设置于折叠桌角内的堆牌机构,桌腿,推牌机构;所述主桌体上表面上设置有中心孔和边缘孔,主桌体的每个侧面分别与一个折叠桌角对应,所述折叠桌角上设置有与主桌体侧面相对应的连接面。本公开实现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麻将桌占用空间较多、造成空间浪费的问题,方便收纳和搬运。

Description

折叠麻将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麻将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麻将桌。
背景技术
麻将作为一种传统娱乐活动,具有极为广泛的受众。为方便进行麻将娱乐活动,相关技术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自动化麻将桌,通过添加各种功能,方便进行麻将的自动化洗牌、码牌等功能,并逐渐取代了传动的手动洗牌、切牌的方式。
但相关技术中的自动化麻将桌,为保证各种功能的实现,通常结构体积较大,较为笨重,在家用等并非持续进行麻将活动的场景中,存在收纳不便,占用室内空间较多的问题,造成极大的空间浪费。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折叠麻将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麻将桌占用空间较多、造成空间浪费的问题的折叠麻将桌。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折叠麻将桌,折叠麻将桌包括:
主桌体,设置于主桌体内的洗牌盘、中心盘、活动承牌板、传送带、过牌口,折叠桌角,设置于折叠桌角内的堆牌机构,桌腿,推牌机构;主桌体上表面上设置有中心孔和边缘孔,主桌体的每个侧面分别与一个折叠桌角对应,折叠桌角上设置有与主桌体侧面相对应的连接面;连接面的上端与相对应的主桌体侧面的上端相铰接,或者,连接面的下端与相对应的主桌体侧面的下端相铰接;每个主桌体侧面上设置有过牌口,连接面上设置有与过牌口对应的出牌口;中心盘的顶面与中心孔配合连接,中心盘的下部与洗牌盘中部相互套接,洗牌盘活动设置于主桌体的底面上,洗牌盘偏离中部的位置处与传送带的下端相邻接,传送带的另一端设置在邻近相邻侧面上的过牌口的位置;活动承牌板活动设置于邻近主桌体侧面的位置,活动承牌板的上表面与边缘孔配合连接;桌腿设置于主桌体底面或折叠桌角底面;推牌机构设置于折叠桌角内,或者,推牌机构设置于所述主桌体内。
本公开提供的折叠麻将桌,通过将麻将桌拆分为主桌体和折叠桌角的结合,使得可以通过将折叠桌角翻折至与主桌体上表面或底面贴合的状态,显著减小麻将桌面占据的空间,从而便于存放和移动麻将桌,当将折叠桌角翻折至主桌体侧面与折叠桌角连接面贴合时,就可以正常执行全自动麻将桌的洗牌、理牌等功能,方便使用;通过在主桌体内和折叠桌角之间设置过牌口和出牌口,以在折叠桌角和主桌体之间传递麻将,从而可以在折叠桌角内完成整理麻将的过程,在主桌体内完成洗牌过程和将整理好的麻将推出的过程,由此,通过减少主桌体所需执行的功能,以减少主桌体内零件数量,进而减小主桌体的体积,进一步方便移动和存放;通过设置中心盘,以便在中心盘顶面设置控制面板,完成常规麻将中的掷骰子、选庄家等操作,并通过中心盘相对于中心孔的升起,将主桌体上的麻将推入主桌体内,进行洗牌过程;通过设置洗牌盘,以进行洗牌操作;通过设置传送带,以将洗牌盘洗牌后的麻将传送到折叠桌角中,进行整理;通过设置堆牌机构,以接收传送带传送的麻将,通过设置推牌机构,以将麻将传送到堆牌机构上的麻将,以便完成麻将的整理通过设置活动承牌板,以接收从堆牌机构传送的麻将,并推送到主桌体上表面,以方便用户继续玩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折叠麻将桌呈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的另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折叠麻将桌整体结构的仰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主桌体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桌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洗牌盘的仰视图;
图8为图7中A-A面的剖视图;
图9为中心盘与支撑座的配合关系;
图10为中心盘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折叠桌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常规状态下折叠桌角与同侧主桌体内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整理麻将时折叠桌角与同侧主桌体内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活动承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折叠桌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第一推牌板与挡牌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8为第一推牌板与挡牌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9为具有活动挡板的主桌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常规状态下连接绳与活动挡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1为麻将桌折叠状态下连接绳与活动挡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主桌体和折叠桌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固定承牌架与传送带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折叠桌角内部结构与主桌体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折叠桌角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2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活动推牌板的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2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活动推牌板的极限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折叠麻将桌,
200、主桌体,201、主桌体底面,203、主桌体侧面,204、中心孔,205、边缘孔,206、过牌口,207、第一过牌口,208、第二过牌口,209、搭接条,210、洗牌盘,211、围板,212、通孔,213、翻牌器,214、翻牌条,215、承接环,216、连接凹槽,217、底部凹槽,218、环形齿槽,220、支撑座,221、连接凸缘,222、旁孔,223、中心盘电机,224、中心盘电机齿轮,225、洗牌盘电机,226、洗牌盘电机齿轮,230、中心盘,231、按钮,233、顶板,234、支撑柱,235、传动面,236、中心盘齿条,240、活动承牌板,241、活动支座,242、活动承牌板齿条,243、承牌板限位条,244、承牌板条形限位槽,245、承牌板电机,246、承牌板齿轮,247、承牌板限位架,248、承牌板挡板,249、第三纵向伸缩结构,250、传送带,251、传送带电机,252、支撑架,253、吸牌轮,254、顶架,255、传送带识别传感器,260、连接绳,261、活动挡板,270、固定承牌架,271、水平传动电机,280、第三推牌板架,281、第三推牌板,282、连接杆,283、水平连接齿条,290、第一升降挡板,291、第四纵向伸缩结构,292、第二升降挡板,293、第五纵向伸缩结构;
300、折叠桌角,301、连接面,302、出牌口,303、第一出牌口,304、第二出牌口,305、第一检测传感器,306、第二检测传感器,310、固定承牌板,311、临时承牌板,312、承牌板识别传感器,313、距离传感器,320、第一推牌板,321、水平连杆,322、活动底座,323、上部限位条,324、限位活动板,325、限位挡条,326、下部限位条,330、挡牌板,331、纵向连杆,332、纵向连接板,335、纵向限位架,336、纵向限位槽,340、第二推牌板,341、连接杆,342、水平电机,350、水平限位架,351、水平限位槽,360、主传动电机,361、纵向配合齿轮,362、水平配合齿轮,370、滑槽架,371、上滑槽,372、下滑槽,373、上收纳凹槽,374、下收纳滑槽,380、活动推牌板架,381、活动推牌板,383、水平转动电机;
400、桌腿,410、桌腿支座,420、桌腿凹槽。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麻将作为一种传统娱乐活动,具有极为广泛的受众。为方便进行麻将娱乐活动,相关技术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自动化麻将桌,通过添加各种功能,方便进行麻将的自动化洗牌、码牌等功能,并逐渐取代了传动的手动洗牌、切牌的方式。
但相关技术中的自动化麻将桌,为保证各种功能的实现,需要在麻将桌内设置各种各样的自动化结构,导致麻将桌的主体结构体积越来越大,越来越笨重,在家用等并非持续进行麻将活动的场景中,若不玩麻将时,就会存在麻将桌收纳不便的问题;且对于全自动麻将桌,由于内部自动化结构较多,也难以将其改造为折叠结构,导致自动化麻将桌始终存在占用室内空间较多的问题,造成极大的空间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麻将桌,通过将麻将桌拆分为主桌体和折叠桌角,并重新设置布置在主桌体和折叠桌角中的结构,由此,能够使得麻将桌在保证自动化的前提下,实现折叠效果,方便使用和收纳,节省占用的空间。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折叠麻将桌。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首先参考图1至图4,以对本申请提供的折叠麻将桌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在常规使用状态下,折叠麻将桌100的上部为主桌体200与折叠桌角300的结合,下部为桌腿400及其桌腿支座410。其中,桌腿400为可拆卸结构及其支座为可拆卸结构,当桌腿400拆卸后,即可将折叠桌角300折叠至与主桌体200贴合的状态,如图2所示,其为折叠麻将桌呈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其已被拆卸的桌腿及其桌腿支座410未示出。对比图1和图2可以看出,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100,能够通过折叠桌角300与主桌体200的配合,实现麻将桌的折叠,同时显著减小麻将桌占用的横向空间,方便收纳和存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的另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折叠麻将桌100的区别在于,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折叠麻将桌100的桌腿400有四个,此时就不需要在桌腿400下方再设置桌腿支座410,也能保证折叠麻将桌100的结构稳定性。可选的,如图4所示,其为折叠麻将桌整体结构的仰视图。在图4中,桌腿400设置于各个折叠桌角300下方并与折叠桌角300的底面相铰接(以使桌腿400可以相对折叠桌角300转动并折叠收纳),并在折叠桌角300底面上开设有桌腿凹槽420,以收纳折叠麻将桌100。
下面参考图5至图20,以对本申请提供的折叠麻将桌中的具体结构及其配合关系进行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主桌体内部结构俯视图。结合图2、图5,折叠麻将桌100包括:
主桌体200,设置于主桌体200内的洗牌盘210、中心盘230、活动承牌板240、传送带250、过牌口206,折叠桌角300,设置于折叠桌角300内的堆牌机构,桌腿400,推牌机构;
主桌体200上表面上设置有中心孔204和边缘孔205,主桌体200的每个侧面分别与一个折叠桌角300对应,折叠桌角300上设置有与主桌体侧面203相对应的连接面301;连接面301的上端与相对应的主桌体侧面203的上端相铰接,或者,连接面301的下端与相对应的主桌体侧面203的下端相铰接;每个主桌体侧面203上设置有过牌口206,连接面301上设置有与过牌口对应的出牌口302;
中心盘230的顶面与中心孔204配合连接,中心盘230的下部与洗牌盘210中部相互套接,洗牌盘210活动设置于主桌体200的底面上,洗牌盘210偏离中部的位置处与传送带250的下端相邻接,传送带250的另一端设置在邻近相邻侧面上的过牌口206的位置;活动承牌板240活动设置于邻近主桌体侧面203的位置,活动承牌板240的上表面与边缘孔205配合连接;
桌腿400设置于主桌体底面201或折叠桌角300底面;推牌机构设置于折叠桌角300内,或者,推牌机构设置于主桌体200内。
具体的,主桌体200和折叠桌角300均为内部中空的结构。
如图2所示,主桌体200上表面通常为正方形。但主桌体200也可以为包括四个直边的带弧形倒角的多边形(如折叠桌角300上表面与主桌体200的上表面共同构成一个圆形,此时每个直边对应一个主桌体侧面203),主桌体200顶面为平面,主桌体底面201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中部带有凸缘的结构(此时凸缘内可以布设电源模块,也可以用于与桌腿连接),也可以为弧面一类的非平面(此时连接面301的上端与主桌体侧面203的上端相铰接,折叠桌角300翻折时会叠放至主桌体200的上表面上)。
折叠桌角300的厚度与主桌体200相同,折叠桌角300的上表面可以为三角形(通常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三角形),也可以为弧形。
优选的,折叠桌角300的上表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图1、图3和图6中所示的形状),主桌体200为正方形,折叠桌角300的直角边对应的侧面即为连接面301。连接面301的下端与主桌体侧面203的下端相铰接,从而可以将折叠桌角300翻折至主桌体200下方,以减小折叠麻将桌100占用的横向空间(如图2中的状态),同时,相邻的两个折叠桌角300的相邻侧面间可以设置连接扣以固定折叠桌角300间的相对位置,和/或,连接面301与主桌体侧面203间设置有相配合的卡扣,以固定折叠桌角300与主桌体200间的相对位置。
中心孔204即设置于主桌体200上表面中间位置用于推入待洗牌的麻将的孔,中心孔204的形状与中心盘230顶面的形状相配合,中心孔204通常为圆孔,也可以为方孔或其他形状的孔。当中心盘230上升时,中心孔204显露出来,此时可以将麻将推入中心孔204,使麻将由中心孔204落入主桌体200内的洗牌盘210中进行洗牌;当中心盘230下降至最低位置时,中心盘230顶面与主桌体200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中心盘230顶面堵住中心孔204,此时可以在主桌体200及折叠桌角300的上表面正常进行麻将活动。
中心盘230的顶面可以配置常规全自动麻将桌中的控制按钮,如掷骰子、洗牌等按钮,还可以设置“筒”、“条”、“万”三个按钮,在玩特定规则的麻将娱乐时(如“缺一门”规则),需要缺某一种牌的一方就按对应按钮,使对应按钮高亮显示,以代表对应玩家所缺麻将种类,免去记忆牌型的麻烦,降低麻将新手难度。(也可以以触摸屏的方式实现上述功能)中心盘230内可以内置控制器,以与顶面的按钮和/或触摸屏配合,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
中心盘230下部与洗牌盘210中部套接,以实现相对于洗牌盘210的上升和下降(也即是相对于主桌体200上表面的上升和下降)。
洗牌盘210可以绕中心盘230转动,以带动其上的麻将滚动,实现洗牌效果;洗牌盘210上可以设置凸缘等结构,以辅助麻将翻滚,增强洗牌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洗牌盘210和中心盘230也可以选择现有结构,也能实现洗牌和升降功能。
传送带250用于将洗牌盘210上的麻将转运到相邻的折叠桌角300,以便在折叠桌角300内通过堆牌机构进行整理麻将的过程。
推牌机构用于将麻将推送到折叠桌角300内的堆牌机构上,以实现将麻将整理为牌堆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通过将麻将桌拆分为主桌体和折叠桌角的结合,使得可以通过将折叠桌角翻折至与主桌体上表面或底面贴合的状态,显著减小麻将桌面占据的空间,从而便于存放和移动麻将桌,当将折叠桌角翻折至主桌体侧面与折叠桌角连接面贴合时,就可以正常执行全自动麻将桌的洗牌、理牌等功能,方便使用;通过在主桌体内和折叠桌角之间设置过牌口和出牌口,以在折叠桌角和主桌体之间传递麻将,从而可以在折叠桌角内完成整理麻将的过程,在主桌体内完成洗牌过程和将整理好的麻将推出的过程,由此,通过减少主桌体所需执行的功能,以减少主桌体内零件数量,进而减小主桌体的体积,进一步方便移动和存放。
下面对折叠麻将桌100的各部件作进一步说明。如图6至图8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桌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洗牌盘的仰视图,图8为图7中A-A面的剖视图。结合图6至图8,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折叠麻将桌100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
主桌体200内还设置有支撑座220;支撑座220的底面固定设置于主桌体底面201,支撑座220的上端与洗牌盘210的底面铰接;洗牌盘210中心设有与中心盘230的下部配合的通孔212;洗牌盘210上表面邻近通孔212的位置高于偏离通孔212的位置;洗牌盘210底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底部凹槽217,底部凹槽217的侧面上设置有环形齿槽218;主桌体底面201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洗牌盘电机225和电源模块,洗牌盘电机225的输出端设置有与环形齿槽218配合的洗牌盘电机齿轮226。
具体的,如图7和图8,支撑座220为环形,支撑座220也与中心盘230下部套接。环形齿槽218所在平面为水平面,洗牌盘电机225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主桌体底面201,也可以通过连接结构架设在主桌体底面201上,以保证洗牌盘电机齿轮226与环形齿槽218的配合。
优选的,支撑座220上端为连接凸缘221,洗牌盘210下端为承接环215,承接环215底部设置有与连接凸缘221配合的连接凹槽216。可选地,连接凸缘221与连接凹槽216间设置有轴承,以便洗牌盘210相对于支撑座220的旋转,带动洗牌盘210上的麻将移动,以实现洗牌过程。
可选地,结合图6所示,洗牌盘210的边缘设置有围板211,以防止洗牌过程中麻将从洗牌盘210中掉出。
可选地,洗牌盘210的上表面设置有翻牌条214和/或翻牌器213,翻牌条214为布置在洗牌盘210上的若干环形凸缘或弧形凸缘(也可以为直线形凸缘),以使洗牌盘210上表面呈凹凸不平的状态,进而使洗牌盘210转动时,可以通过翻牌条214与麻将的碰撞,带动麻将翻滚,实现翻牌效果;翻牌器213通常为内置于洗牌盘210上表面内的磁铁,此时麻将内也内置有磁铁,通过翻牌器213在洗牌盘210旋转时,再结合翻牌条214,可以增强麻将翻滚效果,提高洗牌效果。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100对应的麻将的内部嵌设有磁性金属结构(如磁铁片或铁块),且磁性金属结构邻近麻将的一侧表面(所有麻将中的磁性金属结构都邻近同一侧表面),此时通过在翻牌器213中设置磁铁,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可以使洗牌盘210中的麻将变为同一面向上(若麻将的磁性金属结构所在一面朝下,麻将在运动到翻牌器213上时,会与翻牌器213间产生较强的斥力作用,使麻将产生翻转,反之,若麻将的磁性金属结构所在的一面朝上,麻将与翻牌器213间的斥力较小,麻将就不会翻转,由此,可以使麻将变为同一面向上的状态)。
如图9所示,其为中心盘与支撑座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其为中心盘顶板的结构示意图。中心盘230的顶面为顶板233,中心盘230的下部为与顶板233配合的支撑柱234,支撑柱234与设置于主桌体底面201上的第一纵向伸缩结构连接;顶板233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洗牌盘电机225、第一纵向伸缩机构电连接,控制面板、洗牌盘电机225、第一纵向伸缩机构分别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按钮231和/或触摸屏。
具体的,顶板233可以为平板结构,也可以为倒置的圆台或圆锥形结构(顶板233的上表面为平面,上表面以下的部位呈锥形)。
可选的,第一纵向伸缩机构为布置在主桌体底面201上的纵向电动推杆,此时纵向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支撑柱234末端连接,以带动中心盘230上升和下降。
可选的,第一纵向伸缩机构包括设置于主桌体底面201上的中心盘电机223,此时支撑座220的侧面开设有旁孔222,中心盘电机223的输出端穿过旁孔222伸入到支撑座220内侧,中心盘电机223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中心盘电机齿轮224,支撑柱234与中心盘电机齿轮224相接的部分为传动面235,传动面235为平面,传动面235上设置有与中心盘电机齿轮224配合的中心盘齿条236。由此,通过中心盘电机223驱动中心盘电机齿轮224转动,支撑柱234相对于主桌体底面201上升或下降。此时,支撑柱234底面可以通过牵拉弹簧或弹力绳(也可以为普通绳索)与主桌体底面201连接,防止中心盘点机223未工作时,中心盘230从主桌体200内向外掉出。
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支撑柱234的上部设置为横截面为圆柱形的状态,仅下部为传动面235,由此,使得支撑柱234上部可以与洗牌盘210套接,避免麻将从支撑柱234与洗牌盘210套接部的空隙处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推牌机构设置于折叠桌角300内,此时,堆牌机构包括设置于折叠桌角300中的固定承牌板310,推牌结构包括设置于折叠桌角300中的第一推牌板320、第二推牌板340,每个主桌体侧面203上的过牌口206的数量为一个,出牌口302的数量与过牌口206对应;固定承牌板310设置于折叠桌角300内邻近出牌口302的位置处,第一推牌板320活动设置于折叠桌角300内且与连接面301相平行,第二推牌板340活动设置于固定承牌板310上侧并与连接面301相垂直。
如图11所示,折叠桌角300内设置的固定承牌板310的一端与传送带250的上端相对应,以接收传送带250转运的麻将(可选的,如图16中所示,也可以在固定承牌板310一端设置一个单独的临时承牌板311,此时临时承牌板311会与传送带250的上端对应,并由临时承牌板311从传送带250接收转运的麻将,再转运到固定承牌板310上),并在固定承牌板310上将其叠放(传送带250的上端高于固定承牌板310,若有临时承牌板311,临时承牌板311的高度与固定承牌板310相同)上表面,从而将一个麻将转运到固定承牌板310上后,还可以将另一个麻将转运到前一个麻将的上侧,也即是实现了麻将的叠放(若有临时承牌板311,则麻将的叠放是在临时承牌板311上完成的),然后通过第二推牌板340推动叠放的麻将移动,第二推牌板340的表面与连接面301垂直,从而可以使第二推牌板340在与叠放的麻将接触后,将其调整至麻将的侧面与第二推牌板340表面平行的状态,进而实现的整理叠放好的麻将的效果,通过依次推动叠放后的麻将移动,使固定承牌板310上的麻将整理为设定数量的叠放麻将组成的牌堆(根据麻将具体规则不同,牌堆中麻将的数量可能存在差异)。
如图12所示,其为常规状态下折叠桌角与同侧主桌体内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其为整理麻将时折叠桌角与同侧主桌体内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这两个附图中,为方便展示和说明,仅展示主桌体200内与折叠桌角300同一侧的活动承牌板240、传送带250及相关结构,但实际使用中四个方向的活动承牌板240、传送带250的状态都是相同的)。
结合图12和图13,整理完毕的牌堆,可以通过第一推牌板320推动(图8中的第一推牌板320即推出状态),从固定承牌板310沿出牌口302、过牌口206(这两个结构参见图2,图7和图8中未示出)回到主桌体200内,并移动到相邻的活动承牌板240上(图8中的活动承牌板240即下降并等待接收整理完毕的牌堆的状态),通过升起活动承牌板240,将牌堆推动至主桌体200上表面(即恢复至图7的状态),从而可以完成麻将的一次洗牌和整理过程。
如图14所示,其为活动承牌板的结构示意图。活动承牌板240的下部为活动支座241,活动支座241与设置于主桌体底面201上的第二纵向伸缩结构连接,第二纵向伸缩结构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在图中未示出)。
具体的,活动承牌板240的尺寸与边缘孔205相配合,活动承牌板240通常为平板,以便承接从折叠桌角300推来的整理完毕的牌堆。
可选的,第二纵向伸缩结构为布置在主桌体底面201上的第二纵向电动推杆(区别于与中心盘230配合的纵向电动推杆),此时第二纵向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活动支座241下端连接,以带动活动承牌板240的上升和下降。
可选的,如图6所示,第二纵向伸缩机构包括设置于主桌体底面201上的承牌板电机245,承牌板电机245的输出端上设置有承牌板齿轮246,活动支座241的侧面上与承牌板齿轮246配合的活动承牌板齿条242。由此,通过承牌板电机245带动承牌板齿轮246转动,进而带动活动承牌板齿条242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活动承牌板240的上升和下降。此时,活动支座24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承牌板限位条243,主桌体底面201上设置有承牌板限位架247,承牌板限位架247内设置有与承牌板限位条243配合的承牌板条形限位槽244(承牌板限位架247对称设置于活动支座241两侧,以与承牌板限位条243配合),由此,以保证活动承牌板240在设定范围内垂直移动。
传送带250通过支撑架252与主桌体内部固定连接;主桌体200内设置有与传送带250配合的传送带电机251,传送带250邻近洗牌盘210的一端设置有吸牌轮253,吸牌轮253外侧与传送带250的下端的内侧面套接,传送带电机251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吸牌轮253与传送带电机251的输出端套接,或者,传送带250的内侧面与传送带电机251的输出端连接;传送带250的上端高于过牌口206的底边,通过将传送带250上端设置至高于过牌口206底边的状态,以便可以在固定承牌板310(或者临时承牌板311)上堆放两个麻将,实现理牌过程中将洗牌后的麻将叠放的过程,方便后续整理。
具体的,如图15所示,其为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和图14,支撑架252分别与相邻的主桌体底面201和主桌体200内部侧面连接,以固定传送带250,传送带250的上端与相邻侧面上的过牌口206相邻接。传送带电机251的输出端可以与吸牌轮253连接,也可以与传送带250上端的滚轮连接(滚轮和吸牌轮253两端与支撑架252铰接),还可以与传送带250中部的内侧面套接(此时传送带电机251的输出端上套接有齿轮,同时传送带250两端的滚轮上也设置有齿轮,传送带250内侧面上设置有与这些齿轮配合的齿条,齿条可以为柔性齿条)。
传送带电机251可以架设于主桌体底面201上,也可以与主桌体200内部侧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支撑架252上架设有顶架254,顶架254位于传送带250下端,顶架254上设置有传送带识别传感器255(一般为图像传感器),传送带识别传感器255的探测端朝向传送带250下端前方的位置,以识别传送带250是否存在麻将,若通过承牌板识别传感器312确定到达固定承牌板310上的麻将数量达到设定数量,且此时传送带识别传感器255识别到传送带250上还存在麻将,则可以通过传送带电机251反转,将传送带250的麻将转运回洗牌盘210上,以保证其他方位的固定承牌板310上能够接收到设定数量的麻将。
固定承牌板310(若存在临时承牌板311,则为临时承牌板311)上与传送带250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承牌板识别传感器312,固定承牌板310偏离承牌板识别传感器312所在位置的端部(也即是与临时承牌板311所在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313;承牌板识别传感器312通过折叠桌角300与主桌体200的连接部分别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承牌板识别传感器312和距离传感器313通过折叠桌角300与主桌体200的连接部分别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具体的,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固定承牌板310为一架设在折叠桌角300内部底面上的长条形平板,固定承牌板310的上表面与出牌口302的底边平行或略高于出牌口302的底边。承牌板识别传感器312和距离传感器313通常都为激光传感器,承牌板识别传感器312用于判断相邻的固定承牌板310(或临时承牌板311)上是否存在叠放的麻将(承牌板识别传感器312的探测端所在高度高于单个麻将的厚度且低于两个麻将的厚度之和,此时可以通过探测对应高度上是否存在麻将,以判断是否存在叠放的麻将,并可以对通过传送带250进入到折叠桌角300内的麻将进行计数),并记录传送到固定承牌板310(或临时承牌板311)上的麻将牌的数量,以便在麻将叠放完成时,通过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驱动第二推牌板340,推动麻将,以便继续接收传送带250传送的麻将,并在固定承牌板310上堆放的麻将达到设定数量时,停止通过传送带250向固定承牌板310传送麻将的动作,并控制传送带电机251反转,把遗留在传送带250上面的麻将返还到洗牌盘210中,供其他麻将数不够的位置使用,当传送带识别传感器255识别到传送带250上面没有麻将后,停止传送带电机251运转。
距离传感器313用于判断固定承牌板310上是否存在麻将(当固定承牌板上310不存在麻将时,距离传感器313能检测到的就只有第二推牌板340),若监测到不存在麻将时,说明第一推牌板320已经将麻将推送到活动承牌板240上了,此时就可以驱动主传动电机360反转,以使第一推牌板320、挡牌板330等结构回复到初始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整理和推牌过程。
第二推牌板340设置于固定承牌板310上与距离传感器313相对的一端,第二推牌板340与第一水平伸缩机构连接,第二推牌板340的运动方向为朝向距离传感器313的方向或背向距离传感器313的方向,第一水平伸缩机构通过折叠桌角300与主桌体200的连接部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具体的,第一水平伸缩机构为水平电动推杆,以带动第二推牌板340沿固定承牌板310的长边方向移动。水平电动推杆可以架设在折叠桌角300内,以直接推动第二推牌板340的移动,也可以设置在固定承牌板310的下方,此时水平电动推杆可以通过连接杆341带动第二承牌板340移动。通过第二推牌板340完成推动叠放好的麻将向距离传感器313移动,实现整理麻将的过程。
如图16所示,其为折叠桌角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其为第一推牌板与挡牌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18所示,其为第一推牌板与挡牌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结合图15至图18,第一推牌板320通过水平连杆321与活动底座322连接,活动底座322与固定承牌板310的上表面平行;活动底座322下方设置有限位活动板324,限位活动板324两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活动底座322移动的限位挡条325,活动底座322两侧设置有上部限位条323,限位活动板324两侧设置有下部限位条326,活动底座322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限位架350,水平限位架350上设置有与上部限位条323和下部限位条326配合的水平限位槽351;限位活动板324底面设置有活动板齿条,折叠桌角300内设置有主传动电机360,主传动电机360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活动板齿条配合的水平配合齿轮362,主传动电机360通过折叠桌角300与主桌体200的连接部分别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可选的,水平限位槽351可以只有一个,此时上部限位条323和下部限位条326均在同一个水平限位槽351内运动(如图15至图17),水平限位槽351也可以有两个,此时两个水平限位槽351为上下平行的两层,上不限位条323在上层水平限位槽351中移动,下部限位条326在下部水平限位槽351中移动,以方便活动底座322与限位活动板324间的相对移动。
也可以在第一推牌板320上偏离连接面301的一面上设置横向电动推杆,以直接推动第一推牌板320沿垂直于固定承牌板310长边的方向移动,以将整理好的牌堆推出。此时横向电动推杆可以直接架设在折叠桌角300内底面上。
主传动电机360的输出端设置有纵向配合齿轮361,纵向配合齿轮361与纵向连接板332上的连接板齿条配合连接;纵向连接板332通过纵向连杆331与挡牌板330连接,挡牌板330与第一推牌板320平行,且挡牌板330位于固定承牌板310与连接面301之间;折叠桌角300内设置有纵向限位架335,纵向限位架335内设置有与纵向连杆331配合的纵向限位槽336。
具体的,通过设置挡牌板330,可以在麻将未整理完毕时挡住麻将垂直于连接面301的移动,并在连接面301未与主桌体侧面203贴合时保护折叠桌角300的内部;通过主传动电机360带动纵向连接板332移动,进而带动挡牌板330上下移动;通过主传动电机360同时带动挡牌板330和第一推牌板320移动,由此,实现一个电机同时带动多个部件的工作。
可选的,挡牌板330的高度可以高于单个麻将牌的厚度但是低于叠好的两个叠放的麻将牌的厚度,由此,能够减少挡牌板330向下移动至上端与固定承牌板310相平齐时所需移动的距离,节省能量。
纵向连杆331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部分与水平部分,竖直部分的上端与挡牌板330相连,下端与水平部分的一端相连,水平部分的另一端与纵向连接板332相连,邻近纵向连接板332的水平部分与纵向限位架335中的纵向限位槽336配合。
可选的,也可以在挡牌板330下端设置纵向电动推杆(纵向电动推杆可以固定设置或架设于折叠桌角300的底面上),以直接推动挡牌板330沿垂直于固定承牌板310上表面的方向移动,以挡住整理中的牌堆,并保护出牌口302内的结构,以提高内部结构的使用寿命;并通过纵向电动推杆将挡牌板330向下拉,以暴露出整理好的牌堆。
通过限位活动板324与活动底座322的配合,在限位活动板324移动一段距离后,才会通过限位挡条325带动活动底座322移动,进而使得活动底座322的移动相对于与纵向连接板332的移动具有滞后性,从而使得挡牌板330先向下移动至不再挡住麻将,再使第一推牌板320推动整理好的麻将的移动;从而完成推出整理完毕麻将的过程。
桌腿400可拆卸地设置于主桌体底面201(如图1中所示),或者,桌腿400的顶端与主桌体底面201铰接,或者,桌腿400可拆卸地设置于折叠桌角300的底面,或者,桌腿400的顶端与折叠桌角300的底面铰接(如图3中所示)。
具体的,若桌腿400与主桌体底面201或折叠桌角300的底面铰接,则主桌体底面201或折叠桌角300设置有与桌腿400配合的桌腿凹槽420,以减小折叠麻将桌100折叠时,桌腿400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减小麻将桌折叠后占用的空间大小,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方便存放和移动运输;根据实际需求不同,桌腿400还可以设置为可伸缩结构,以调节折叠麻将桌100的高度。
活动承牌板240邻近过牌口206的一面设置有与过牌口206配合的承牌板挡板248(如图2和图6所示),或者,主桌体200内设置有与过牌口206配合的活动挡板261(如图19所示,其为具有活动挡板的主桌体结构示意图),活动挡板26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连接绳260连接(如图20所示,其为常规状态下连接绳与活动挡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如图21所示,其为麻将桌折叠状态下连接绳与活动挡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0和图21进行说明),活动挡板261上端的连接绳260穿过主桌体侧面203的上端与连接面301的下部连接,活动挡板261下端的连接绳260经主桌体侧面203的下端、穿过主桌体底面201并与折叠桌角300的底面连接。
具体的,通过移动承牌板挡板248或活动挡板261,可以防止主桌体200内的麻将外漏,并在折叠状态防止有东西进入折叠麻将桌100内部。
其中,通过设置连接绳260,可以通过连接绳260的牵引,根据折叠桌角300的折叠动作,带动活动挡板261挡住过牌口206,并在连接面301与主桌体侧面203贴合时,敞开过牌口206,从而实现过牌口206的自动遮挡。
除了前述实施例将推牌机构设置于折叠桌角300内的方案,推牌机构还可以位于主桌体200内,此时,主桌体200内的中心盘230和洗牌盘210与前述实施例保持不变,其他结构会存在一下差异,下面结合附图22至图27,对这一方案进行说明。其中,图2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主桌体和折叠桌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固定承牌架与传送带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24为折叠桌角内部结构与主桌体配合关系示意图;图25为折叠桌角内部结构俯视图;图26为活动推牌板的初始位置示意图;图27为活动推牌板的极限位置示意图。
当推牌机构设置于主桌体200内时,此时推牌机构包括设置于主桌体200内的第三推牌板281和固定承牌架270,堆牌机构包括设置于折叠桌角300内的滑槽架370;每个主桌体侧面203上设置的过牌口206均有两个,包括第一过牌口207和第二过牌口208,出牌口302包括与第一过牌口207对应的第一出牌口303和与第二过牌口208对应的第二出牌口304;固定承牌架270的上表面一端与第一过牌口207相邻接,第三推牌板架280设于固定承牌架270上,第三推牌板281与第一过牌口207相对设置,固定承牌架270的上表面一侧与传送带250的上端相对设置;滑槽架370包括连接第一出牌口303和第二出牌口304的上滑槽371。
具体的,如图22和图23所示,推牌机构位于主桌体200内时,推牌动作由第三推牌板281执行,此时麻将牌经由传送带250从洗牌盘210上转移到固定承牌架270上,并形成两个麻将叠放的状态,再由第三推牌板281将其推送出第一过牌口207,使麻将牌移动到上滑槽371中。当上滑槽371中的麻将数量达到设定数量时,此时,活动承牌板240会下降至一端与第二过牌口208相邻接的位置,再通过第二出牌口304转移回主桌体200内,以完成将麻将牌堆转移到活动承牌板240上的过程,再通过升起活动承牌板240,完成麻将牌堆的堆牌和整理过程。
可选的,活动承牌板240两侧邻近端部的位置与边缘孔205的内侧壁相铰接,活动承牌板240偏离铰接位置的另一端与第二过牌口208相对设置,活动承牌板240的下部与设置于主桌体底面201上的第三纵向伸缩结构249连接,第三纵向伸缩结构249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具体的,根据活动承牌板240与主桌体200的边缘孔205的配合方式不同,活动承牌板240及其附属结构可以由不同的实现方式。其中一种是在活动承牌板240一端的两侧设置转轴,并与边缘孔205的内侧壁铰接,由此可以使得活动承牌板240绕铰接部转动,当活动承牌板240下降至另一端与第二过牌口208高度相同(或相差小于设定高度差)的位置时,就可以将麻将牌堆推送到活动承牌板240上,再通过活动承牌板240上升,即可以完成将麻将牌堆移动到桌面上的过程。
其中,如图24所示,边缘孔205呈条形,且其邻近主桌体侧面203的侧边与主桌体侧面203相平行,其一端位于主桌体200边缘的中部(也即是与活动承牌板240相铰接的一端),另一端与主桌体侧面203上端相接;活动承牌板240的形状与边缘孔205形状相配合。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过牌口208处可以设置搭接条209,以与下降的活动承牌板240端部搭接,便于将麻将牌堆推送到活动承牌板240上。
第三纵向伸缩结构249可以为设置在主桌体底面201上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上端与活动承牌板240的底面铰接,下端与主桌体底面201铰接,并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以实现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带动活动承牌板240的升降;第三纵向伸缩结构249还可以是电机与齿轮齿条的组合结构,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活动支座241、活动承牌板齿条242、承牌板电机245、承牌板齿轮246的配合方式,区别在于需要在活动承牌板240底面也设置滑槽,并使活动支座241的上端与滑槽活动连接,由此,通过能够实现通过电机带动活动承牌板240升降的过程。
可选的,若活动承牌板240为可以转动的结构(结合图26和图27),活动承牌板240的长边还可能为与相邻主桌体侧面203非平行(即与相邻主桌体侧面203存在倾角),以使活动承牌板240长度延长,从而能够在活动承牌板240上放置更多麻将,满足不同麻将规则下,对麻将牌数量的差异化要求(此时,边缘孔205的长边也与主桌体侧面203非平行)。
可选的,活动承牌板240的下部为活动支座241,活动支座241与设置于主桌体底面201上的第二纵向伸缩结构连接,第二纵向伸缩结构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具体的,若活动承牌板240不与边缘孔205铰接,则活动承牌板240为竖直升降的结构,其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活动承牌板240相同(可以参考图14),同样包括活动支座241、活动承牌板齿条242、承牌板限位架247、承牌板电机245、承牌板齿轮246等相应结构,其原理在前述实施例中已充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但此时的边缘孔205仍在一端与主桌体侧面203相接的位置,而活动承牌板240的形状与边缘孔205相配合,因此,活动承牌板240相对于前述实施例中的位置会因边缘孔205的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实际位置与图22和图24中类似,此处未再单独通过附图展示)。
在上述活动承牌板240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在活动承牌板240的长边两侧设置遮挡结构,如挡板或遮挡网,以避免麻将牌堆在活动承牌板240上移动过程中掉出。挡板结构和遮挡网可以设置在边缘孔205两个长边的底面上,遮挡网也可以设置为连接活动承牌板240长边和相邻边缘孔205长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置遮挡结构,也可以不设置遮挡结构,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固定承牌架270下部设置有第二水平伸缩机构,第三推牌板281的下端通过连接杆282与第二水平伸缩机构连接。
具体的,固定承牌架270上表面呈长条形,上表面与第一过牌口207下端平齐(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固定承牌架270的上表面也可以与第一过牌口207的下端有较小的高度差),且固定承牌架270上表面的一端与第一过牌口207相接,传送带250上端会将麻将输送到固定承牌架270上表面,进行麻将叠放的步骤(传送带250上端比固定承牌架270上表面高一个麻将牌厚度,以便将第二个麻将牌传送至第一个麻将牌上方,实现叠放)。
结合图26和图27,第三推牌板281可以沿固定承牌架270上表面的长边方向移动,以推动麻将牌。第二水平伸缩机构可以为电动推杆,以推动连接杆281沿固定承牌架270上表面的长边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推牌板281移动;此时,固定承牌架270侧边可以与传送带250的支撑架252相抵接。
结合图23,第二水平伸缩机构也可以为水平传动电机271,此时连接杆281下端与水平连接齿条283连接,水平连接齿条283与水平传动电机271上的齿轮配合,以通过水平传动电机271的运动,带动水平连接齿条283的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281的移动,从而使得第三推牌板281移动,此时,连接杆281位于传送带250上端与固定承牌架270之间,固定承牌架270与传送带250之间存在容纳连接杆281通过的空隙。
可选的,第三推牌板281的前端向前突出(如在与麻将相接的表面设置有块状结构,以推动麻将,参考图23和图27),以便将固定承牌架270上的麻将完全推入上滑槽371中,以便在折叠桌角300内对麻将牌堆进行后续处理。
可选的,第三推牌板281上可以设置用于计数已推动的麻将牌数量的数量检测传感器(其作用与承牌板识别传感器312相同),当数量到达设定值时,通过传送带250配合,停止将麻将向固定承牌架270转移。也可以将数量监测传感器设置于固定承牌架270上的其他位置(如第一升降挡板290上),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主桌体200内位于固定承牌架270偏离传送带25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升降挡板290,主桌体200内位于固定承牌架270上与第一升降挡板29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升降挡板292;第一升降挡板290的下端设置有第四纵向伸缩结构291,第二升降挡板292下端设置有第五纵向伸缩结构293。
具体的,参考图23,为防止麻将移动到固定承牌架270上表面时从上表面左右两侧掉出,可以在固定承牌架270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升降挡板290和第二升降挡板292,第二升降挡板292与传送带250位于固定承牌架270的同一侧。
在实际布置时,第一升降挡板290和第二升降挡板292可能位于活动承牌板240下方,因此,需要设置第四纵向伸缩结构291和第五纵向伸缩机构292,这两个纵向伸缩机构可以为纵向的电动推杆,也可以为内部设置有弹簧的套管(内侧套管通过弹簧与外侧套管或主桌体底面201连接),以实现第一升降挡板290和第二升降挡板292的升降,当活动承牌板240下降时,可以使第一升降挡板290和第二升降挡板292下降(可以通过活动承牌板240将其向下压,也可以通过电动推杆主动收缩),以避免影响活动承牌板240从第二过牌口208接收麻将牌堆。
进一步地,滑槽架370包括邻近上滑槽371设置的下滑槽372,下滑槽372内架设有活动推牌板架380,活动推牌板架380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推牌板381,活动推牌板381位于上滑槽371内,活动推牌板架380的下端与下滑槽372活动连接;活动推牌板架380与第三水平伸缩机构连接,第三水平伸缩结构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具体的,参考图24至图27,上滑槽371用于供麻将牌堆通过,上滑槽371通常在折叠桌角300内呈弧形,下滑槽372的整体形状与上滑槽371相同。
活动推牌板架380的上端与活动推牌板381连接,活动推牌板381的边缘为薄板,中间设置有凸缘结构(凸缘结构以保证将麻将全部推送到活动承牌板240上),以推动麻将牌堆在上滑槽371中的移动。当通过数量检测传感器检测到麻将牌堆中的麻将牌数量到达设定值时,(此时控制传送带电机251反转,把遗留在传送带250上面的麻将返还到洗牌盘210,供其他麻将数不够的位置使用,当传送带识别传感器255识别到传送带250上面没有麻将后,停止该位置电机运转。叠好的麻将在上滑槽371中放置,当该局完后,进行下一局时才是把麻将推入活动承牌板240中,并送上桌面。然后开始洗叠另一幅麻将牌),活动推牌板架380带动活动推牌板381开始推动麻将牌堆移动,同时活动承牌板240下降到接收麻将牌堆的位置,直至活动推牌板381将全部麻将牌推送到活动承牌板240上(即图27中状态)。
第三水平伸缩机构可以包括水平转动电机383和水平伸缩推杆,水平转动电机383的输出端与水平伸缩推杆连接,水平伸缩推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推牌板架380连接,通过水平转动电机383的转动,带动水平伸缩推杆转动,水平伸缩推杆伸缩,以配合活动推牌板架380的下端在下滑槽372中移动,并通过水平转动电机383的转动,带动活动推牌板架380的转动,使活动推牌板381始终保持位于推动上滑槽371中麻将牌堆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第三水平伸缩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实现带动活动推牌板架380的移动和活动推牌板381的转动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上滑槽371邻近第一出牌口303的位置处设置有上收纳凹槽373,下滑槽372邻近第一出牌口30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上收纳凹槽373配合的下收纳滑槽374;折叠桌角300邻近上收纳凹槽373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活动推牌板架380配合的第一检测传感器305,折叠桌角300邻近第二出牌口304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活动推牌板架380配合的第二检测传感器306。
具体的,在上滑槽371中的麻将数量没有到达设定数量时,需要将活动推牌板381收纳至上收纳凹槽373中,以避免又影响麻将牌堆在上滑槽371中的移动(参考图26中状态);上收纳凹槽373和下收纳滑槽374均位于与连接面301相贴合的位置。
如图26,上收纳凹槽373邻近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检测传感器305,以使活动推牌板架380移动到上收纳凹槽373中时与第一检测传感器305相接触(第一检测传感器305可以为压力传感器),以便确定活动推牌板381收纳完成,此时,第三推牌板281才会将麻将推送到上滑槽371中,以避免活动推牌板381阻碍麻将牌的移动。
类似的,折叠桌角300的连接面301上设置有第二检测传感器306,以确定活动推牌板架380移动到第二出牌口304所在的位置,此时第二检测传感器306也可以为压力传感器,当活动推牌板架380与第二检测传感器306相接触时,即代表活动推牌板381将全部麻将推送到活动承牌板240上,此时,活动承牌板240就可以上升,以将麻将推送到主桌体200上表面,完成麻将的整理过程。
进一步地,本方案各个附图中为方便识别和标注,将各个侧壁均设置存在明显厚度的结构,但实际应用中,这些侧壁都可以是很薄的薄壁,包括主桌体200的侧壁、围板211、洗牌盘210、活动承牌板240、固定承牌架270、第三推牌板281、第一升降挡板290、第二升降挡板292、折叠桌角300的侧壁、固定承牌板310、临时承牌板311、第一推牌板320、第二推牌板340、挡牌板330、滑槽架370、活动推牌板381等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麻将桌,通过重新设计现有全自动麻将桌中的各个功能件,实现麻将桌中不同结构的重新布局,并使其分别设置在主桌体内和折叠桌角内。由此,能够避免各个部件集中在主桌体内,避免主桌体体积过大,无法起到通过折叠减小占用横向空间的效果;同时,通过使桌腿可拆卸或弯折(即铰接的状态),以进一步减小折叠麻将桌占用的空间,方便收纳和搬运。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麻将桌包括:
主桌体,设置于主桌体内的洗牌盘、中心盘、活动承牌板、传送带、过牌口,折叠桌角,设置于折叠桌角内的堆牌机构,桌腿,推牌机构;
所述主桌体上表面上设置有中心孔和边缘孔,主桌体的每个侧面分别与一个折叠桌角对应,所述折叠桌角上设置有与主桌体侧面相对应的连接面;
所述连接面的上端与相对应的主桌体侧面的上端相铰接,或者,所述连接面的下端与相对应的主桌体侧面的下端相铰接;
每个主桌体侧面上设置有过牌口,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过牌口对应的出牌口;
所述中心盘的顶面与所述中心孔配合连接,所述中心盘的下部与所述洗牌盘中部相互套接,所述洗牌盘活动设置于所述主桌体的底面上,所述洗牌盘偏离中部的位置处与所述传送带的下端相邻接,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设置在邻近相邻侧面上的过牌口的位置;
所述活动承牌板活动设置于邻近主桌体侧面的位置,所述活动承牌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边缘孔配合连接;
所述桌腿设置于所述主桌体底面或折叠桌角底面;
所述推牌机构设置于所述折叠桌角内,或者,所述推牌机构设置于所述主桌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桌体内还设置有支撑座;
所述支撑座的底面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桌体底面,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与所述洗牌盘的底面铰接;
所述洗牌盘中心设有与所述中心盘的下部配合的通孔;
所述洗牌盘底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底部凹槽,所述底部凹槽的侧面上设置有环形齿槽;
所述主桌体底面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洗牌盘电机和电源模块,所述洗牌盘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环形齿槽配合的洗牌盘电机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盘的顶面为顶板,所述中心盘的下部为与所述顶板配合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设置于主桌体底面上的第一纵向伸缩结构连接;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洗牌盘电机、所述第一纵向伸缩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洗牌盘电机、所述第一纵向伸缩机构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按钮和/或触摸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通过支撑架与主桌体内部固定连接;
所述主桌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传送带配合的传送带电机,所述传送带邻近所述洗牌盘的一端设置有吸牌轮,所述吸牌轮外侧与所述传送带的下端的内侧面套接,所述传送带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吸牌轮与所述传送带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或者,所述传送带的内侧面与所述传送带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传送带的上端高于所述过牌口的底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推牌机构设置于所述折叠桌角内,
所述堆牌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折叠桌角中的固定承牌板,所述推牌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折叠桌角中的第一推牌板、第二推牌板,
每个主桌体侧面上的过牌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出牌口的数量与所述过牌口对应;
所述固定承牌板设置于所述折叠桌角内邻近所述出牌口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推牌板活动设置于所述折叠桌角内且与所述连接面相平行,所述第二推牌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承牌板上侧并与所述连接面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承牌板的下部为活动支座,所述活动支座与设置于主桌体底面上的第二纵向伸缩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纵向伸缩结构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承牌板上与所述传送带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承牌板识别传感器,所述固定承牌板偏离所述承牌板识别传感器所在位置的端部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所述承牌板识别传感器通过所述折叠桌角与所述主桌体的连接部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承牌板识别传感器通过所述折叠桌角与所述主桌体的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牌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承牌板上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的一端,所述第二推牌板与第一水平伸缩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推牌板的运动方向为朝向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方向或背向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方向,所述第一水平伸缩机构通过所述折叠桌角与所述主桌体的连接部分别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牌板通过水平连杆与活动底座连接,所述活动底座与所述固定承牌板的上表面平行;
所述活动底座下方设置有限位活动板,所述限位活动板两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活动底座移动的限位挡条,所述活动底座两侧设置有上部限位条,所述限位活动板两侧设置有下部限位条,所述活动底座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限位架,所述水平限位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上部限位条和所述下部限位条配合的水平限位槽;
所述限位活动板底面设置有活动板齿条,所述折叠桌角内设置有主传动电机,所述主传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板齿条配合的水平配合齿轮,主传动电机通过所述折叠桌角与所述主桌体的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纵向配合齿轮,所述纵向配合齿轮与纵向连接板上的连接板齿条配合连接;所述纵向连接板通过纵向连杆与挡牌板连接,所述挡牌板与所述第一推牌板平行,且所述挡牌板位于所述固定承牌板与所述连接面之间;
所述折叠桌角内设置有纵向限位架,所述纵向限位架内设置有与所述纵向连杆配合的纵向限位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推牌机构设置于主桌体内,
所述推牌机构包括设置于主桌体内的第三推牌板和固定承牌架,所述堆牌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折叠桌角内的滑槽架;
每个主桌体侧面上设置的过牌口均有两个,包括第一过牌口和第二过牌口,所述出牌口包括与所述第一过牌口对应的第一出牌口和与所述第二过牌口对应的第二出牌口;
所述固定承牌架的上表面一端与所述第一过牌口相邻接,所述第三推牌板架设于所述固定承牌架上,所述第三推牌板与所述第一过牌口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承牌架的上表面一侧与所述传送带的上端相对设置;
所述滑槽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出牌口和所述第二出牌口的上滑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承牌板两侧邻近端部的位置与所述边缘孔的内侧壁铰接,所述活动承牌板偏离铰接位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牌口相对设置,所述活动承牌板的下部与设置于主桌体底面上的第三纵向伸缩结构连接,所述第三纵向伸缩结构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承牌板的下部为活动支座,所述活动支座与设置于主桌体底面上的第二纵向伸缩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纵向伸缩结构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活动承牌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过牌口相对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承牌架下部设置有第二水平伸缩机构,所述第三推牌板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水平伸缩机构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桌体内位于固定承牌架偏离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升降挡板,所述主桌体内位于固定承牌架上与所述第一升降挡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升降挡板;
所述第一升降挡板的下端设置有第四纵向伸缩结构,所述第二升降挡板下端设置有第五纵向伸缩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架包括邻近所述上滑槽设置的下滑槽,所述下滑槽内架设有活动推牌板架,所述活动推牌板架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推牌板,所述活动推牌板位于所述上滑槽内,所述活动推牌板架的下端与所述下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推牌板架与第三水平伸缩机构连接,所述第三水平伸缩结构分别与控制面板和电源模块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槽邻近第一出牌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上收纳凹槽,所述下滑槽邻近第一出牌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与上收纳凹槽配合的下收纳滑槽;
所述折叠桌角邻近上收纳凹槽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推牌板架配合的第一检测传感器,所述折叠桌角邻近所述第二出牌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推牌板架配合的第二检测传感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麻将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桌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桌体底面,或者,所述桌腿的顶端与所述主桌体底面铰接,或者,所述桌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折叠桌角的底面,或者,所述桌腿的顶端与所述折叠桌角的底面铰接;
或者,所述主桌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过牌口配合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连接绳连接,所述活动挡板上端的连接绳穿过主桌体侧面的上端与所述连接面的下部连接,所述活动挡板下端的连接绳经主桌体侧面的下端、穿过主桌体底面并与折叠桌角的底面连接。
CN202311604448.XA 2023-09-28 2023-11-28 折叠麻将桌 Pending CN1173797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5843 2023-09-28
CN2023112758438 2023-09-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9774A true CN117379774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3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04448.XA Pending CN117379774A (zh) 2023-09-28 2023-11-28 折叠麻将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977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7667B2 (en) Poker machine and card collat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8196759A1 (zh) 一种扑克机及其理牌装置、理牌方法
CN203001911U (zh) 全自动扑克机
CN109513202B (zh) 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麻将牌的整理方法
EP3868452B1 (en) Playing card machine and delivery mechanism thereof, and playing card shuffling method
CN103083898A (zh) 一种扑克机的翻牌出牌装置以及扑克机
CN109621395B (zh) 过山车式全自动麻将机的取牌叠牌和升牌承牌装置
CN103041584A (zh) 发牌装置和扑克机
CN117379774A (zh) 折叠麻将桌
CN103055500A (zh) 升牌方法、升牌装置和扑克机
CN203001897U (zh) 升牌装置和扑克机
CN203001908U (zh) 出牌机构、发牌装置和扑克机
CN212369534U (zh) 扑克机
CN103143161A (zh) 分拣框、扑克机分拣设备和扑克机
CN210251150U (zh) 过山车式全自动麻将机的取牌叠牌和升牌承牌装置
CN103083896A (zh) 一种用于扑克机的翻牌装置以及扑克机
CN203001902U (zh) 进牌装置和扑克机
CN203001906U (zh) 翻牌盒、翻牌装置和扑克机
CN203001905U (zh) 翻牌装置和扑克机
CN203001899U (zh) 理牌设备和扑克机
CN214512647U (zh) 复合式洗牌机
CN211798731U (zh) 扑克机及其翻牌机构
CN210302352U (zh) 一种磁吸带式拾牌叠牌机构
CN103083897A (zh) 翻牌盒、翻牌装置以及扑克机
CN216061970U (zh) 一种拉密牌洗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