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7238A -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7238A
CN117377238A CN202210674576.0A CN202210674576A CN117377238A CN 117377238 A CN117377238 A CN 117377238A CN 202210674576 A CN202210674576 A CN 202210674576A CN 117377238 A CN117377238 A CN 117377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taining wall
transmitting portion
transmitt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45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英超
林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45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7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7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7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16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using photoplethysmograph signals, e.g. generated by infrared radiation
    • A61B5/02427Details of sensor
    • A61B5/02433Details of sensor for infrared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壳体包括壳体本体、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以及挡墙;第二透光部与第一透光部间隔设置;挡墙设于第一透光部与第二透光部之间,并且,挡墙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的折射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可以避免第一透光部内的光线对第二透光部造成干扰,当该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检测准确度;另外,该壳体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以耐受外力冲击,从而提升包含该壳体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选择在设备中集成光学元件,依据PPG(photoplethysmographic,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原理测量用户的心率和血氧浓度等生理数据。
智能穿戴设备通常包括壳体、光发射器和光检测器,壳体上设有透光区,光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穿过壳体的透光区到达人体皮肤,从人体皮肤反射回来的光信号穿过透光区到达光检测器,通过对光检测器检测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得人体生理数据。然而,光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可能会未经皮肤反射直接被光检测器接收,此时会导致光检测器检测的光信号出现误差,进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该壳体可以避免第一透光部内的光线对第二透光部造成干扰,当该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检测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包括:
壳体本体;
第一透光部;
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与所述第一透光部间隔设置;
挡墙,所述挡墙设于所述第一透光部与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并且,所述挡墙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的折射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上所述的壳体,包括:
将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所述挡墙的材料按照所述壳体本体、所述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所述挡墙的位置进行排列;
对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所述挡墙的材料进行挤压,使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所述挡墙的材料相连,得到所述壳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如上所述的壳体;
光发射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射入所述第一透光部后经由所述第一透光部传输至所述壳体上远离所述光发射器的一侧;
光检测器,与所述光发射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从所述壳体上远离所述光检测器的一侧入射至所述第二透光部中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透光部传输后进入所述光检测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通过在第一透光部与第二透光部之间设置挡墙,并且设置挡墙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的折射率,从而可以在第一透光部和挡墙的界面处形成全反射条件,使得进入第一透光部中的光线仅能够在第一透光部内部传播,而不能进入挡墙和第二透光部中,避免了光线直接从第一透光区进入第二透光区。当该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第一透光部对应光发射器设置,第二透光部对应光检测器设置时,可以避免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从第一透光区经过第二透光区直接进入光检测器,减少其他光线对光检测器的干扰,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检测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壳体本体的材料、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挡墙的材料按照图1中壳体本体、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挡墙的位置进行排列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壳体本体的材料、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挡墙的材料按照图2中壳体本体、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挡墙的位置进行排列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壳体本体的材料、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挡墙的材料按照图3中壳体本体、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挡墙的位置进行排列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壳体本体的材料、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挡墙的材料按照图4中壳体本体、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挡墙的位置进行排列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将壳体本体的材料、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挡墙的材料按照图5中壳体本体、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挡墙的位置进行排列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110,包括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以及挡墙40;第二透光部30与第一透光部20间隔设置;挡墙40设于第一透光部20与第二透光部30之间,并且,挡墙40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的折射率。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本体10是连续的一体结构,从而可以保证壳体110的机械强度。
请结合图1,第一透光部20和第二透光部30可以均与壳体本体10相连;示例性地,壳体本体10可以围绕第一透光部20和第二透光部30设置,或者,第一透光部20和/或第二透光部30也可以设置于壳体本体10的边缘,即第一透光部20的外周边缘的一部分和/或第二透光部30的外周边缘的一部分与壳体本体10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以及挡墙40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结构相连,以保证壳体110为一体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110,通过在第一透光部20与第二透光部30之间设置挡墙40,并且设置挡墙40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的折射率,从而可以在第一透光部20和挡墙40的界面处形成全反射条件,使得进入第一透光部20中的光线仅能够在第一透光部20内部沿着第一透光部20的延伸方向传播,而不能进入挡墙40和第二透光部30中,因此可以避免第一透光部20内的光线对第二透光部30造成干扰,当该壳体110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第一透光部20对应光发射器设置,第二透光部30对应光检测器设置时,可以避免第一透光部20内的光信号对第二透光部30内的光信号造成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光检测器检测的光信号的准确度,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检测准确度;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壳体本体10为连续的一体结构,因此可以提升壳体110的机械强度,该壳体110可以耐受外力冲击,从而提升包含该壳体110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当第一透光部20内的光线入射至挡墙40时,挡墙40可以对光线进行全反射,也即是说,挡墙40对第一透光部20内的光线没有产生吸收损耗,因此可以提升光发射器的光线发射效率。
示例性地,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以及挡墙40的材料可以均为玻璃材料或者均为树脂材料。
示例性地,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和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即是说,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和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的折射率均大于挡墙40的材料的折射率,光线在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或第二透光部30与挡墙40的界面处均可以实现全反射。
示例性地,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可以均为普通透明玻璃材料,此时,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的折射率均为1.5,此时,挡墙40的材料的折射率可以为1.0~1.5,例如1.0、1.05、1.1、1.15、1.2、1.25、1.3、1.35、1.4、1.45、1.5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以及挡墙40的材料的折射率进行具体限定,只要光线在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或第二透光部30与挡墙40的界面处可以发生全反射即可。
请结合图1,第二透光部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透光部30环绕第一透光部20排列。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等。
请参阅图1和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挡墙40可以包括第一挡墙41和第二挡墙42;第一挡墙41环绕第一透光部20设置,并且,第一挡墙41呈闭环状或者第一挡墙4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缺口411;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透光部30之间均设有第二挡墙4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相邻的第二透光部30之间设置第二挡墙42,可以避免相邻的第二透光部30之间发生光线串扰。
请结合图1和图2,第二透光部30的外周边缘的所有区域可以均与壳体本体10相连;请结合图2,壳体本体10可以于第一缺口411处与第一透光部20相连。
示例性地,第二挡墙42与第一挡墙41可以相连或者不相连。
请结合图1,当第二挡墙42与第一挡墙41相连时,挡墙40对第一透光部20和第二透光部30的隔离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一透光部20和第二透光部30之间的光串扰现象的发生。
请结合图2,当第二挡墙42与第一挡墙41不相连时,壳体本体10上环绕任意一个第二透光部30的部分与壳体本体10上环绕相邻的第二透光部30的部分可以相连,从而可以提升壳体本体10自身的机械强度;并且,壳体本体10上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透光部30之间的部分可以在第一缺口411处与第一透光部20相连,由于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以及壳体本体1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挤压得到,由于相同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同,因此壳体本体10的材料与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和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经过加热软化和挤压在一起之后,不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可以提升壳体110的机械强度。
请结合图1和图2,由于壳体本体10为连续的一体结构,第二透光部30、第一挡墙41和第二挡墙42均与壳体本体10相连,第一透光部20与第一挡墙41相连,从而可以保证壳体110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请结合图1,第一挡墙41可以呈闭环状,第二挡墙42与第一挡墙41可以相连,此时,由于壳体本体10与第二透光部30相连并且二者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挤压得到,由于相同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同,因此壳体本体10的材料与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经过加热软化和挤压在一起之后,不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相关技术中,第一透光部的外周边缘和第二透光部的外周边缘均被由低折射率材料构成的外围区域围绕,此时,由于外围区域的材料与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不同,也即是说,外围区域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当外围区域的材料与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的材料经过加热软化和挤压在一起之后,在后续冷却的过程中,由于两种材料的收缩率不同,因此两种材料容易出现分离的现象,从而使得壳体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请结合图2,第一挡墙41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缺口411,第二挡墙42与第一挡墙41可以不相连,此时,由于第一透光部20和多个第二透光部30均与壳体本体10相连,并且,由于第一透光部20、多个第二透光部30以及壳体本体1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挤压得到,由于相同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同,因此壳体本体10的材料与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和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经过加热软化和挤压在一起之后,不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可以提升壳体110的机械强度。
请结合图2,第二挡墙42可以对应于第一缺口411设置,此时,由于第二挡墙42与第一挡墙41不相连,可以看出,第二挡墙42与第一挡墙41之间填充有壳体本体10的部分区域,使得壳体本体10可以在第一缺口411处与第一透光部20相连,以增强壳体110的机械强度。
请结合图2,当第二挡墙42与第一挡墙41不相连时,第二挡墙42与第一挡墙41之间被壳体本体10上的部分区域间隔开。
示例性地,第二挡墙42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即一个或多个,具体根据第二透光部30的数量而定。
请结合图2,第二挡墙4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此时,多个第二挡墙42可以在第一透光部20的周围呈发射状分布。示例性地,第二挡墙42上远离第一透光部20的一端与壳体本体10的边缘之间存在间隔,即第二挡墙42没有延伸至壳体本体10的边缘,从而可以避免壳体本体10被分裂为多个部分,保证壳体本体10为连续的一体结构。
请结合图1,多个第二挡墙42可以均与第一挡墙41相连,请结合图2,多个第二挡墙42可以均与第一挡墙41不相连,或者,多个第二挡墙42中的一部分与第一挡墙41相连,另一部分与第一挡墙41不相连。
请结合图1,第一挡墙41可以呈闭环状,此时,第一挡墙41的形状可以为正六边形、正五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扇形等各种形状。
请结合图2,第一挡墙41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一缺口411,此时,第一挡墙41可以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挡墙单元412组成,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挡墙单元412之间形成第一缺口411。可以看出,当第一挡墙41上设有第一缺口411时,第一透光部20与壳体本体10可以直接相连,由于第一透光部20与壳体本体1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挤压得到(即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同),因此可以提升壳体110的机械强度,使壳体110不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挡墙40可以包括第三挡墙43和第四挡墙44;第三挡墙43环绕第一透光部20设置,并且,第三挡墙43呈闭环状或者第三挡墙43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缺口431;第四挡墙44环绕第二透光部30设置,并且,第四挡墙44呈闭环状或者第四挡墙44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四缺口441。
请结合图3和图4,由于壳体本体10为连续的一体结构,第三挡墙43和第四挡墙44均与壳体本体10相连,第一透光部20与第三挡墙43相连,第二透光部30与第四挡墙44相连,从而可以保证壳体110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请结合图3,第三挡墙43可以呈闭环状,第四挡墙44可以呈闭环状。
请结合图4,第三挡墙43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缺口431,第四挡墙44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第四缺口441,此时,第一透光部20、多个第二透光部30以及壳体本体10相连,并且,由于第一透光部20、多个第二透光部30以及壳体本体1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挤压得到,由于相同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同,因此壳体本体10的材料与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和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经过加热软化和挤压在一起之后,不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可以提升壳体110的机械强度。
请结合图4,壳体本体10可以于第三缺口431处与第一透光部20相连,同时,壳体本体10可以于第四缺口441处与第二透光部30相连。
请结合图3和图4,第三挡墙43和第四挡墙44不相连,当第一透光部20的数量为多个,即第四挡墙44的数量也为多个时,任意两个相邻的第四挡墙44均不相连。
请结合图3,第三挡墙43可以呈闭环状,此时,第三挡墙43的形状可以为正六边形、正五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扇形等各种形状。
请结合图3,第四挡墙44可以呈闭环状,此时,第四挡墙44的形状可以为正六边形、正五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扇形等各种形状。
示例性,第三挡墙43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缺口431,请结合图4,当第三挡墙43上设有多个第三缺口431时,第三挡墙43可以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挡墙单元432组成,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挡墙单元412之间形成第三缺口431。
示例性,第四挡墙44上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第四缺口441,请结合图4,第四挡墙44上可以设有一个第四缺口44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挡墙44上也可以设有多个第四缺口441,当第四挡墙44上设有多个第四缺口441时,第四挡墙44可以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四挡墙44单元组成,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挡墙单元412之间形成第四缺口441。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挡墙40可以包括第五挡墙45,第五挡墙45环绕第二透光部30设置,并且,第五挡墙45呈闭环状或者第五挡墙45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五缺口451,第一透光部20的外周边缘与壳体本体10相连。
请结合图5,第一透光部20的外周边缘的所有区域可以均与壳体本体10相连,即,第一透光部20的外围未设置任何挡墙。壳体本体10可以于第五缺口451处与第二透光部30相连。
请结合图5,由于壳体本体10为连续的一体结构,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和第五挡墙45均与壳体本体10相连,第五挡墙45与第二透光部30相连,因此壳体110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且,由于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以及第二透光部3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挤压得到,由于相同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同,因此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以及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经过加热软化和挤压在一起之后,不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壳体110的机械强度。
请结合图5,第五挡墙45上可以设有一个第五缺口4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挡墙45上也可以设有多个第五缺口451,当第五挡墙45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五缺口451时,第五挡墙45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五挡墙单元组成。
示例性地,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和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的热膨胀系数与挡墙40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为第一差值,第一差值与挡墙40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20%(例如比值为20%、17%、15%、12%、10%、8%、5%、3%、1%、0.5%、0等),和/或,第一差值与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和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的热膨胀系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20%(例如比值为20%、17%、15%、12%、10%、8%、5%、3%、1%、0.5%、0等)。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差值与挡墙40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20%,和/或,第一差值与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和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的热膨胀系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20%,可以使壳体本体10的材料、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以及挡墙40的材料经过加热软化和挤压在一起之后,不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示例性地,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以及挡墙40均由棒状材料挤压得到。
示例性地,壳体110的整体结构可以为平板状、曲面状、弯折状等各种形状,壳体110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椭圆形、扇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正五边形、不规则形状等各种形状。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壳体110,壳体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
S100,将壳体本体的材料、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挡墙的材料按照壳体本体、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挡墙的位置进行排列。
请参阅图7,同时结合图1,将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按照图1中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挡墙40的位置进行排列,之后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进行挤压,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壳体110。
请参阅图8,同时结合图2,将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按照图2中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挡墙40的位置进行排列,之后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进行挤压,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壳体110。
请参阅图9,同时结合图3,将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按照图3中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挡墙40的位置进行排列,之后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进行挤压,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壳体110。
请参阅图10,同时结合图4,将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按照图4中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挡墙40的位置进行排列,之后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进行挤压,可以得到如图4所示的壳体110。
请参阅图11,同时结合图5,将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按照图5中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挡墙40的位置进行排列,之后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进行挤压,可以得到如图5所示的壳体110。
需要说明的是,图7至图11中,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外围的黑色加粗线条仅用来示意材料72的设置区域范围,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外围的黑色加粗线条仅用来示意材料73的设置区域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在常温下为非软化状态时,在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进行挤压之前,需要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进行软化处理。
示例性地,当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为玻璃或树脂等加热可以软化的材质时,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进行软化处理。
示例性地,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和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中的任意一种的软化点温度与挡墙40的材料74的软化点温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例如差值的绝对值为5℃、4℃、3℃、2℃、1℃、0.5℃、0等),以避免在加热的过程中,当一种材料已经达到软化状态时,另一种材料已经熔化或者还处于硬化状态。
示例性地,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均为棒状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棒状材料指的是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横截面上任意方向的宽度的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中,棒状材料的直径可以为0.01mm~50mm,例如0.01mm、0.03mm、0.05mm、0.07mm、0.1mm、0.3mm、0.5mm、0.7mm、1mm、3mm、5mm、7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等。
示例性地,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的直径可以相同,也不可以不相同,即,每种材料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直径的棒状材料,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直径的棒状材料的搭配,在大的棒状材料之间填充小的棒状材料,以最大程度的缩小棒状材料之间的间隙,提升挤压之后棒状材料之间的紧密度,防止制得的壳体110出现开裂的现象。示例性地,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均可以包括直径3mm的棒状材料和直径0.46mm的棒状材料,直径0.46mm的棒状材料可以填充于直径3mm的棒状材料之间的间隙中,提升挤压之后棒状材料之间的紧密度。
S200,对壳体本体的材料、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挡墙的材料进行挤压,使壳体本体的材料、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挡墙的材料相连,得到壳体。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棒体的结构示意图。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进行挤压,使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相连之后,可以得到复合棒体80,对复合棒体80进行处理后,得到壳体110。示例性地,可以采用切割或者切削等方式对复合棒体80进行处理,以得到壳体110。
示例性地,得到复合棒体80之后,还可以对复合棒体80进行拉拔,以缩小复合棒体80的截面尺寸,从而得到符合产品设计的尺寸,拉拔之后可以对复合棒体80进行处理,以得到壳体110。示例性地,经过拉拔后,复合棒体80的直径可以缩小为1.2mm、1mm等。
示例性地,“将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按照壳体本体10、第一透光部20、第二透光部30、挡墙40的位置进行排列,对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进行挤压”可以分一次或多次进行,即通过一次排棒或多次排棒形成复合棒体8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次排棒形成复合棒体80,即将壳体本体10的所有棒材、第一透光部20的所有棒材、第二透光部30的所有棒材以及挡墙40的所有棒材排列在一起(一次排棒),经过一次挤压形成复合棒体80;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二次排棒形成复合棒体80,即,首先将壳体本体10的材料71、第一透光部20的材料72、第二透光部30的材料73以及挡墙40的材料74各自分为多份,将每份棒材排列在一起(第一次排棒)并挤压形成第一棒体(第一次挤压),对多个第一棒体进行排列(第二次排棒),之后对多个第一棒体进行挤压(第二次挤压),形成复合棒体80,或者,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三次排棒、四次排棒等。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多次排棒可以缩小棒材之间的空气间隙,提升挤压之后的棒材之间的紧密度。
请参阅图13,同时结合图1至图5,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10、光发射器50以及光检测器60,壳体11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壳体110;光发射器50设置于壳体110的一侧,光发射器50发出的光线射入第一透光部20后经由第一透光部20传输至壳体110上远离光发射器50的一侧;光检测器60与光发射器50设置于壳体110的同一侧,从壳体110上远离光检测器60的一侧入射至第二透光部30中的光线经由第二透光部30传输后进入光检测器60。
示例性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手表、手环、戒指、臂套、服装等;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健康监测功能,健康监测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血氧监测功能、心率监测功能等,电子设备100的健康监测功能可以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实现。
示例性地,壳体110可以作为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的后盖(即靠近皮肤一侧的盖板)。
示例性地,光发射器50可以包括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光检测器60可以包括光传感器。
请结合图13,电子设备100的工作原理为:光发射器50发射的光线穿过壳体110的第一透光部20后进入皮肤,一部分光线被皮肤吸收,一部分光线在皮肤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穿过壳体110的第二透光部30后进入光检测器60中,通过对光检测器60接收的光信号进行换算后可以获得人体的相关生理信息,例如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通过采用上述壳体110,可以避免光发射器50发射的光线从第一透光部20串入第二透光部30中进而被光检测器60接收,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请结合图13,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遮挡件90,遮挡件90与光发射器50、光检测器60设置于壳体110的同一侧,并且,遮挡件90设置于光发射器50与光检测器60之间,以避免光发射器50发出的光线直接进入光检测器60中造成串光;示例性地,遮挡件90的顶面可以与壳体110的底面抵接,以最大程度的起到遮光作用;示例性地,遮挡件90的材料可以为玻璃、陶瓷或塑料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本体;
第一透光部;
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与所述第一透光部间隔设置;
挡墙,所述挡墙设于所述第一透光部与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并且,所述挡墙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透光部环绕所述第一透光部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包括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
所述第一挡墙环绕所述第一透光部设置;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二挡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墙呈闭环状或者所述第一挡墙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挡墙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挡墙在第一透光部的周围呈发射状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墙与所述第一挡墙不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包括第三挡墙和第四挡墙;
所述第三挡墙环绕所述第一透光部设置,所述第三挡墙呈闭环状或者所述第三挡墙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缺口;
所述第四挡墙环绕所述第二透光部设置,所述第四挡墙呈闭环状或者所述第四挡墙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四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包括第五挡墙,所述第五挡墙环绕所述第二透光部设置,并且,所述第五挡墙呈闭环状或者所述第五挡墙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五缺口,所述第一透光部的外周边缘与所述壳体本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的热膨胀系数与所述挡墙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为第一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挡墙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20%,和/或,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的热膨胀系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2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所述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以及所述挡墙均由棒状材料挤压得到。
11.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所述挡墙的材料按照所述壳体本体、所述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所述挡墙的位置进行排列;
对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所述挡墙的材料进行挤压,使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所述挡墙的材料相连,得到所述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所述挡墙的材料进行挤压之前,对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所述挡墙的材料进行软化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的材料、所述第一透光部的材料、所述第二透光部的材料以及所述挡墙的材料均为棒状材料。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光发射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射入所述第一透光部后经由所述第一透光部传输至所述壳体上远离所述光发射器的一侧;
光检测器,与所述光发射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从所述壳体上远离所述光检测器的一侧入射至所述第二透光部中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透光部传输后进入所述光检测器。
CN202210674576.0A 2022-06-14 2022-06-14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377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4576.0A CN117377238A (zh) 2022-06-14 2022-06-14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4576.0A CN117377238A (zh) 2022-06-14 2022-06-14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7238A true CN117377238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398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4576.0A Pending CN117377238A (zh) 2022-06-14 2022-06-14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72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52783A1 (zh) 盖板的制备方法、盖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05379306A (zh) 光导装置和包含光导装置的监测装置
JPWO2014045774A1 (ja) 生体センサ、及び、生体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CN117377238A (zh)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77133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hat can be worn on the bod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O2019232042A1 (en) Biometric sensor head assembly
CN113597280A (zh) 具有高信噪比的ppg传感器
CN216310299U (zh)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血氧测量装置
CN216724540U (zh) 电子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117395902A (zh)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5017347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432868A (zh) 一种人体生理参数监测组件和穿戴设备
JP2012254194A (ja) 生体センサーおよび生体情報検出装置
US20210038161A1 (en) Ear gel modules and earpiece monitoring devices incorporating same
WO2023168859A1 (zh) 生命体征信号光电变换装置与方法
CN216310551U (zh) 一种手表用光学检测心率的窗口盖板
EP1923682A2 (en) Collision detection optical fiber sensor
EP3904306A1 (en) Multi-fiber light guide, device with a multi-fiber light guid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16211262A (zh) 壳体、壳体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Wu et al. Role of human and domestic animal reservoirs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in Dongting and Boyang Lake regions
US20200146559A1 (en) Elastic Photoelectric Sensor Module
CN220212904U (zh) 穿戴设备
CN213957859U (zh) 手表
CN217693963U (zh) 底壳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16840948B (zh) 一种光学透镜、光体积描记器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