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6997A - 用户迁移方法、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户迁移方法、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6997A
CN117376997A CN202210764072.8A CN202210764072A CN117376997A CN 117376997 A CN117376997 A CN 117376997A CN 202210764072 A CN202210764072 A CN 202210764072A CN 117376997 A CN117376997 A CN 117376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hss
target
curre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40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有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7640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69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4692 priority patent/WO20240015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6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6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户迁移方法,包括: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所属的号段为第一号段;将现网路由代理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通信处理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归属用户服务器、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Description

用户迁移方法、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迁移方法、一种通信处理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归属用户服务器、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通信业务中通常涉及到私有用户标识(PVI,Private User Identity)和公有用户标识(PUI,Public User Identity),其中,PVI一般对应用户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PUI一般对应用户的移动台国际用户目录号(MSISDN,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Subscriber Directory Number)。通信业务中的信令可以携带PVI/PUI,也可以携带MSISDN/IMSI。
通常,IMSI/PVI段和MSISDN/PUI段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IMSI以46001开头的段,可以对应MSISDN以135、136等开头的多个段;IMSI以46002开头的段,也可以对应MSISDN以135、136等开头的多个段。当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用户数据产品由传统设备向虚拟化设备演进、或进行HSS设备替换时,用户迁移的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迁移方法、一种通信处理方法、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归属用户服务器、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迁移方法,包括:
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所属的号段为第一号段;
将现网路由代理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将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所述目标HSS,其中,用户标识包括第一用户标识;
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签约当前批次的割接批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现网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将现网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
将批次标识设置为当前批次的割接批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将第二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所述目标HSS,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所属的号段为第二号段;
将所述现网DRA中第三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其中,用户标识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所述第三目标用户为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关联的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标识为私有用户标识PVI,第二用户标识为公有用户标识PUI;或第一用户标识为PUI,第二用户标识为PVI。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标识为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第二用户标识为移动台国际用户目录号MSISDN;或第一用户标识为MSISDN,第二用户标识为IMISI。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之前,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从现网HSS中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之前,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目标HSS与所述现网DRA之间的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现网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之前,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包括:
将所述修改指令同时发送到所述现网HSS和所述目标HSS,以对所述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和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包括:
获取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
在所述目标HSS中执行所述修改指令,以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用户信令;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迁移到当前HSS;
若所述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将所述用户信令转发到现网HSS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迁移到当前HSS,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信令携带的用户标识,判断当前HSS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
若当前HSS中不存在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判定所述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迁移到当前HSS,还包括:
若当前HSS中存在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判断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是否完成;
若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未完成,判定所述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是否完成,包括:
将所述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与批次标识进行比较;
若所述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大于所述批次标识,判定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未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处理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迁移到当前HSS,在当前HSS中对所述用户信令进行处理。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归属用户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者:
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将用户迁移过程分为用户数据导入和用户路由切换两个阶段,上述两个阶段可以在同一个时间段执行,也可以在不同时间段执行,有利于根据需求安排用户迁移,特别是在存在大量用户或有数据安全考量时,有利于拉长用户迁移的时间;此外,用户迁移过程中的目标HSS在接收到用户的用户信令时,若用户未迁移到目标HSS,则将用户信令转发到现网HSS进行处理,确保用户迁移过程中业务不中断,也使得用户迁移过程能够分为用户数据导入和用户路由切换两个阶段执行,提高了用户迁移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了用户迁移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用户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用户迁移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用户迁移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用户迁移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通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通信处理方法中部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框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归属用户服务器的组成框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用户迁移方法、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归属用户服务器、计算机可读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条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第一方面,参照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迁移方法,包括:
S11、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所属的号段为第一号段;
S12、将现网直径路由代理(DRA,Diameter Routing Agent)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
本公开实施例对用户标识不做特殊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标识为IMSI/PVI。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标识为MSISDN/PUI。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迁移是将用户从现网HSS迁移到目标HSS的过程。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用户迁移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至少一个批次执行,每一个批次中都至少执行步骤S1和S2。每一个批次将一个号段的用户的用户迁移到目标HSS,其中,第一号段是指当前批次中待迁移的用户的用户标识所属的号段;相应地,第一目标用户是指当前批次中待迁移的用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号段可以为现网HSS中全部用户的用户标识归属的号段,也可以是现网HSS中部分用户的用户标识归属的号段。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现网DRA中用户的路由切换到目标HSS后,现网DRA会将用户的用户信令路由到目标HSS,从而将业务由现网HSS切换到目标HSS。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和步骤S2可以在同一时间段执行,也可以在不同时间段执行。例如,用户迁移通常在晚上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执行,可以在同一晚先将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然后将目标用户路由到目标HSS;也可以在第一晚将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在第二晚将目标用户路由到目标HSS。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迁移方法中,将用户迁移过程分为用户数据导入和用户路由切换两个阶段,上述两个阶段可以在同一个时间段执行,也可以在不同时间段执行,有利于根据需求安排用户迁移,特别是在存在大量用户或有数据安全考量时,有利于拉长用户迁移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用户迁移的难度,提高用户迁移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拉长用户迁移的时间有利于利用充裕的时间进行数据核对、路由切换后的业务测试等,从而提高用户迁移的可靠性、安全性,避免用户切换对业务的影响。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用户迁移过程分为用户数据导入和用户路由切换两个阶段时,能够确保业务不中断。例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目标HSS接收到用户的用户信令时,对于该用户,若只执行了用户数据导入阶段或未执行用户数据导入阶段,目标HSS将用户信令转发到现网HSS处理;若用户数据导入和用户路由切换两个阶段都已执行完毕,目标HSS在本地对用户信令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为用户签约割接批次号,并设置和修改批次标识来对用户迁移进行到的阶段进行标识。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包括:
S111、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将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所述目标HSS,其中,用户标识包括第一用户标识;
S112、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签约当前批次的割接批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标识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用户标识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标识为IMSI/PVI,第二用户标识为MSISDN/PUI,基于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用户迁移时,根据IMSI/PVI的第一号段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标识为MSISDN/PUI,第二用户标识为IMSI/PVI,基于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用户迁移时,根据MSISDN/PUI的第一号段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HSS中为用户签约当前批次的割接批次号。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签约割接批次号后,当目标HSS接收到该用户的用户信令时,能够确定该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用于标识在用户迁移过程中该用户对应的批次。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将现网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包括:
S121、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将现网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
S122、将批次标识设置为当前批次的割接批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标识为IMSI/PVI,第二用户标识为MSISDN/PUI,基于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用户迁移时,根据IMSI/PVI的第一号段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后,根据IMSI/PVI的第一号段将现网DRA中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目标HS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标识为MSISDN/PUI,第二用户标识为IMSI/PVI,基于第一用户标识进行用户迁移时,根据MSISDN/PUI的第一号段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后,根据MSISDN/PUI的第一号段将现网DRA中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目标HSS。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设置批次标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将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并将用户路由到款目标HSS之后,将批次标识设置为与该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相同,从而使批次标识能够指示已经执行完毕用户数据导入和用户路由切换两个阶段的用户的批次。
例如,当前批次目标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为2,在将目标用户路由到目标HSS之前,批次标识的值为1。当目标HSS接收到任意用户的用户信令时,若该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为1,表示该用户的用户数据已经导入目标HSS,并且该用户已经路由到目标HSS,则目标HSS在本地处理该用户的用户信令;当目标HSS接收到任意用户的用户信令时,若该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为2,表示该用户的用户数据已经导入目标HSS,但是该用户还没有路由到目标HSS,则目标HSS将该用户的用户信令转发到现网HSS进行处理;当目标HSS接收到任意用户的用户信令时,若目标HSS中不存在该用户的用户数据,则目标HSS将该用户的用户信令转发到现网HSS进行处理。通过上述过程,能够确保用户迁移过程中业务不中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将用户迁移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至少一个批次执行时,还支持在至少一个批次中,根据第一用户标识将该批次待迁移的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同时将该批次第一用户标识关联的第二用户标识所对应的用户的路由全部切换到目标HSS。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S131、根据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将第二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所述目标HSS,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所属的号段为第二号段;
S132、将所述现网DRA中第三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其中,用户标识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所述第三目标用户为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关联的用户。
例如,第一用户标识为IMSI/PVI,第二用户标识为MSISDN/PUI,根据IMSI/PVI的第二号段将第二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然后将IMSI/PVI的第二号段所波及的全部MSISDN/PUI的号段对应的第三目标用户的路由都切换到目标HSS。
例如,第一用户标识为MSISDN/PUI,第二用户标识为IMSI/PVI,根据MSISDN/PUI的第二号段将第二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然后将MSISDN/PUI的号段所波及的全部IMSI/PVI的号段对应的第三目标用户的路由都切换到目标HSS。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IMSI/PVI段和MSISDN/PUI段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将IMSI/PVI的第二号段所波及的全部MSISDN/PUI的号段对应的第三目标用户的路由都切换到目标HSS时,可能将第二目标用户以外的用户的路由也切换到目标HSS,即第三目标用户包括第二目标用户,也可能包括第二目标用户以外的用户。将MSISDN/PUI的第二号段所波及的全部MSISDN/PUI的号段对应的第三目标用户的路由都切换到目标HSS时,可能将第二目标用户以外的用户的路由也切换到目标HSS,即第三目标用户包括第二目标用户,也可能包括第二目标用户以外的用户。
在将用户迁移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至少一个批次执行时,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对哪一个批次进行整体迁移不做特殊限定。例如,可以对至少一个批次中的任意一个批次的用户进行整体迁移。例如,可以对用户迁移时第一个批次的用户进行整体迁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31之后,还包括:为第二目标用户签约该批次的割接批次号;在步骤S132之后,还包括:将批次标识设置为该批次的割接批次号。
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标识为私有用户标识PVI,第二用户标识为公有用户标识PUI;或第一用户标识为PUI,第二用户标识为PVI。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标识为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第二用户标识为移动台国际用户目录号MSISDN;或第一用户标识为MSISDN,第二用户标识为IMISI。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在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之前,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S14、从现网HSS中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在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之前,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S15、建立所述目标HSS与现网DRA之间的链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用户进行整体迁移,能够确保目标HSS能够对整体迁移后的用户的用户信令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在将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路由到所述目标HSS之前,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S16、响应于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用户的用户数据已经导入目标HSS,而该用户还未路由到目标HSS时,当对现网HSS中该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时,通过步骤S16同时对目标HSS中该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能够确保现网HSS中的用户数据与目标HSS中的用户数据保持一致,从而使用户正确迁移到目标HSS。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如何响应于对现网HSS中的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对目标HSS中的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需要对用户数据进行修改时,向现网HSS和目标HSS同时发送修改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现网HSS发送修改指令对用户数据进行修改,通过采集现网HSS中执行的修改指令并在目标HSS中再次执行,从而对目标HSS中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包括:将所述修改指令同时发送到所述现网HSS和所述目标HSS,以对所述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和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包括:获取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在所述目标HSS中执行所述修改指令,以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
第二方面,参照图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包括:
S21、接收用户的用户信令;
S22、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迁移到当前HSS;
S23、若所述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将所述用户信令转发到现网HSS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1至S23在用户迁移过程中的目标HSS中执行。即,当前HSS为用户迁移过程中的目标HSS。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用户迁移过程分为用户数据导入和用户路由切换两个阶段,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可以是用户的用户数据未导入当前HSS,用户也未路由到当前HSS;也可以是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当前HSS,而用户未路由到当前HSS。也就是说,步骤S21中接收到的用户信令,在用户迁移过程中目标HSS接收到的用户信令。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迁移过程中的目标HSS在接收到用户的用户信令时,若用户未迁移到目标HSS,则将用户信令转发到现网HSS进行处理,确保用户迁移过程中业务不中断,也使得用户迁移过程能够分为用户数据导入和用户路由切换两个阶段执行,提高了用户迁移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了用户迁移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是指用户的用户数据未导入当前HSS。在将用户迁移过程分为用户数据导入和用户路由切换两个阶段情况下,该用户也未路由到当前HSS。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迁移到当前HSS,包括:
S221、根据所述用户信令携带的用户标识,判断当前HSS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若当前HSS中不存在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判定所述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是指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未完成。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迁移到当前HSS,还包括:
S222、若当前HSS中存在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判断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是否完成;若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未完成,判定所述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
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如何判断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是否完成不做特殊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迁移过程中,为用户签约割接批次号,并设置和修改批次标识来对用户迁移进行到的阶段进行标识,当前HSS能够根据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与批次标识,判断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是否完成。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是否完成,包括:将所述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与批次标识进行比较;若所述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大于所述批次标识,判定所述用户未路由到当前HSS。
例如,当前批次目标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为2,在将目标用户路由到目标HSS之前,批次标识的值为1。当目标HSS接收到任意用户的用户信令时,若该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为1,表示该用户的用户数据已经导入目标HSS,并且该用户已经路由到目标HSS,则目标HSS在本地处理该用户的用户信令;当目标HSS接收到任意用户的用户信令时,若该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为2,表示该用户的用户数据已经导入目标HSS,但是该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还没有完成,则目标HSS将该用户的用户信令转发到现网HSS进行处理;当目标HSS接收到任意用户的用户信令时,若目标HSS中不存在该用户的用户数据,则目标HSS将该用户的用户信令转发到现网HSS进行处理。通过上述过程,能够确保用户迁移过程中业务不中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用户迁移到当前HSS,则在当前HSS本地对用户信令进行处理。
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通信处理方法还包括:
S24、若所述用户迁移到当前HSS,在当前HSS中对所述用户信令进行处理。
第三方面,参照图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
存储器102,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
一个或多个I/O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其中,处理器101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等;存储器102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I/O接口(读写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间,能实现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的信息交互,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线(Bu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I/O接口103通过总线104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第四方面,参照图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归属用户服务器,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1;
存储器202,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
一个或多个I/O接口203,连接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其中,处理器201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等;存储器202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I/O接口(读写接口)203连接在处理器201与存储器202间,能实现处理器201与存储器202的信息交互,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线(Bu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I/O接口203通过总线204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第五方面,参照图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方法中的至少一者:
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用户迁移的处理流程包括:
301、首次割接时,现网HSS中部分IMSI-1/PVI-1号段的用户割接到新建HSS(目标HSS)中,并在现网DRA上将波及的全部MSISDN-ALL/PUI-ALL路由到新建HSS。
302、第二批割接第一次,从现网HSS中导出部分IMSI-2/PVI-2号段的用户的用户数据,再将用户数据导入到新建HSS中。此时现网DRA还未将这部分IMSI-2/PVI-2的信令切换到新建HSS,信令处理保持不变,还是发往现网HSS。
303、第二批割接第二次,现网DRA修改IMSI-2/PVI-2号段对应的用户路由到新建HSS,此时对应的业务也要切换到新建HSS上进行处理;
304、如果还有IMSI/PVI号段需要割接,重复302和303,直到所有用户数据迁移成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用户迁移的处理流程包括:
迁移前准备工作:
401、按照IMSI/PVI段获取当前批次待割接用户的用户数据。
402、增加新建HSS和现网DRA之间的Diameter链路;
403、新建HSS已经支持为用户签约一定数值范围内的割接批次号,且网管系统支持修改和查询同样一定数值范围内的割接批次号配置值(批次标识)。
用户迁移过程:
501、首次割接,新建HSS导入第一批次IMSI-1/PVI-1号段待割接用户数据,每个割接用户签约本批次的割接批次号数值为1,在新建HSS的网管系统上修改本次割接批次号配置数值为1。
502、现网DRA切换波及的全部MSISDN-ALL/PUI-ALL路由到新建HSS。新建HSS收到已经割接IMSI-1/PVI-1或者MSISDN-1/PUI-1的用户信令时,业务处理模块判断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是否小于等于当前配置的割接批次号配置数值,若是等于,则用户信令在本地处理,其余未割接的MSISDN/PUI的用户信令修改目的主机名为现网HSS,并转发给现网HSS处理。
503、第二批割接第一次,新建HSS导入第二批次IMSI-2/PVI-2号段用户数据,每个割接用户签约本批次的割接批次号为2。新建HSS收到IMSI-2/PVI-2或者MSISDN-2/PUI-2的用户信令时,业务处理模块判断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是否大于当前网管系统配置的割接批次号配置数值,若是大于,则将用户信令修改目的主机名为现网HSS,并转发给现网HSS处理,否则,若是小于等于,则用户信令在本地处理。
504、第二批割接第二次,现网DRA修改IMSI-2/PVI-2号段对应的用户路由到新建HSS,新建HSS上网管系统修改割接批次号配置为2。新建HSS收到IMSI-2/PVI-2或者MSISDN-2/PUI-2的用户信令时,业务处理模块判断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是否小于等于当前网管系统配置的割接批次号配置数值,若是小于等于,则用户信令在本地处理,否则将用户信令修改目的主机名为现网HSS,并转发给现网HSS处理。IMSI-2/PVI-2号段的用户搬迁成功。
505、第二批割接时,2次或者多次操作之间,如果受理修改了这一批次用户数据,受理指令同时发给现网HSS和新建HSS处理。如果受理系统不支持将受理指令同时发给现网HSS和新建HSS,采集这一批次割接期间这一批次用户的受理指令,在新建HSS上再次执行,确保用户搬迁成功之前现网HSS和新建HSS上用户数据一致。
506、还有需要继续割接号段用户时,继续重复503、504、505,修改签约的割接批次号和网管系统上配置的割接批次号配置数值。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它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本文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或可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19)

1.一种用户迁移方法,包括:
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所属的号段为第一号段;
将现网路由代理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其中,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HSS,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将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所述目标HSS,其中,用户标识包括第一用户标识;
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签约当前批次的割接批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其中,将现网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将现网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
将批次标识设置为当前批次的割接批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将第二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所述目标HSS,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所属的号段为第二号段;
将所述现网DRA中第三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其中,用户标识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所述第三目标用户为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目标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关联的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其中,第一用户标识为私有用户标识PVI,第二用户标识为公有用户标识PUI;或第一用户标识为PUI,第二用户标识为PVI。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其中,第一用户标识为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第二用户标识为移动台国际用户目录号MSISDN;或第一用户标识为MSISDN,第二用户标识为IMISI。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其中,在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之前,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从现网HSS中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其中,在将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导入目标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之前,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建立所述目标HSS与所述现网DRA之间的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其中,在将现网DRA中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路由切换到所述目标HSS之前,所述用户迁移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其中,响应于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包括:
将所述修改指令同时发送到所述现网HSS和所述目标HSS,以对所述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和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其中,响应于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对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包括:
获取对现网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
在所述目标HSS中执行所述修改指令,以所述目标HSS中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修改。
12.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用户信令;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迁移到当前HSS;
若所述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将所述用户信令转发到现网HSS进行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迁移到当前HSS,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信令携带的用户标识,判断当前HSS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
若当前HSS中不存在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判定所述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判断所述用户是否迁移到当前HSS,还包括:
若当前HSS中存在所述用户的用户数据,判断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是否完成;
若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未完成,判定所述用户未迁移到当前HSS。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判断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是否完成,包括:
将所述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与批次标识进行比较;
若所述用户签约的割接批次号大于所述批次标识,判定所述用户由现网HSS到当前HSS的迁移过程未完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其中,所述通信处理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迁移到当前HSS,在当前HSS中对所述用户信令进行处理。
1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
18.一种归属用户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迁移方法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处理方法。
CN202210764072.8A 2022-06-30 2022-06-30 用户迁移方法、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介质 Pending CN1173769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4072.8A CN117376997A (zh) 2022-06-30 2022-06-30 用户迁移方法、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介质
PCT/CN2023/094692 WO2024001589A1 (zh) 2022-06-30 2023-05-17 用户迁移方法、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4072.8A CN117376997A (zh) 2022-06-30 2022-06-30 用户迁移方法、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6997A true CN117376997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383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4072.8A Pending CN117376997A (zh) 2022-06-30 2022-06-30 用户迁移方法、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6997A (zh)
WO (1) WO20240015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1014B2 (en) * 2009-03-25 2015-04-28 Tekelec,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proxy
CN106332043A (zh) * 2015-06-17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hlr用户分批割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61526B (zh) * 2018-10-26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策略控制的路由方法、pcrf/pcf以及dra
CN110536279B (zh) * 2018-10-31 2021-10-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数据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用户数据演进系统
CN111698675B (zh) * 2019-11-13 2021-03-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1589A1 (zh)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18877A1 (en) Data writing and rea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loud storage system
CN108681459B (zh) 一种智能硬件设备的固件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53213B (zh) 一种鉴权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4268957B (zh) 异常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283987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区块链网关、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169867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173070A1 (zh) 一种终端搜网方法及终端
CN117376997A (zh) 用户迁移方法、通信处理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介质
CN109587121B (zh) 安全策略的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11372224A (zh) eSIM共享种子码号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401934B (zh) 一种管理设备的方法、管理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24316A (zh) 存储空间的共享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2536A (zh) Sim卡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84510A (zh) 目标服务节点接入总线的方法、服务节点的信息交互方法
CN110932884B (zh) 云物理机添加多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28303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14048457A (zh) 多平台用户关系创建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298830A (zh) 批量业务的处理方法、装置与批量业务处理平台
WO2020259045A1 (zh) 一种异常终端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6559439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1641940B (zh) 限制eSIM卡跨国下载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37792B (zh) 一种业务识别参数的验证方法、装置及网关
CN110769424B (zh) 一种非法终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012255A (zh) 移动终端号码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08462967B (zh) 移动终端及其数据业务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