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6265A - 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6265A
CN117376265A CN202311560277.5A CN202311560277A CN117376265A CN 117376265 A CN117376265 A CN 117376265A CN 202311560277 A CN202311560277 A CN 202311560277A CN 117376265 A CN117376265 A CN 117376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data
sequence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602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周钊
曹付广
郭小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602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6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6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6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using pree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能够通过车辆状态来实现对异常事件的实时监控,进而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以便及时将信号发出,提高发送效率。然后,在存在多个目标异常事件时,通过抢占仲裁来确定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避免目标异常事件之间无序抢占数据发送通道,避免了资源过渡占用和资源浪费,并保证信号可以顺利的发送。最后,在信号排序完成后进行待发送事件的发送。通过抢占仲裁和信号排布实现了使用少量的CAN发送资源,完成多个事件数据的发送。运用事件抢占策略可以保证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异常事件优先发送数据,高效的完成了数据的采集与发送,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联网功能在汽车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CAN网络上的信号通过TBOX(数据采集设备)发送到云端。在车辆网数据采集的链路中,各控制器将需要采集的信号发送到所在域的CAN总线上,网关将该信号转发至TBOX所在的信息娱乐域的CAN总线上,再由TBOX进行信号采集发送至云端。TBOX的采样周期一般为1秒,甚至更长的采样周期。TBOX在采集信号时,需要明确CANID和采集信号所在CANID的位置,每个信号所在的位置是固定的,即CANID确认后,同一个位置只能用于一个信号,如果需要进行异常事件的紧急发送,就需要使用额外的资源进行信号的发送,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因为通道占用等情况导致信号发送失败,影响用户的驾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用于解决发送异常事件数据时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信号发送失败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状态,并根据所述车辆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
对所述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抢占仲裁,确定所述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
根据所述传输顺序确定待发送事件,并在所述数据发送通道中对所述待发送事件进行信号排布,得到信号排布顺序;
根据所述信号排布顺序发送所述待发送事件。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监控和发送装置,包括:
异常判定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车辆状态,并根据所述车辆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
抢占仲裁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抢占仲裁,确定所述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
信号排布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输顺序确定待发送事件,并在所述数据发送通道中对所述待发送事件进行信号排布,得到信号排布顺序;
事件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号排布顺序发送所述待发送事件。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装置或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能够获取车辆状态,并根据车辆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通过车辆状态来实现对异常事件的实时监控,进而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以便及时将信号发出,提高发送效率。然后对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抢占仲裁,确定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在存在多个目标异常事件时,需要通过抢占仲裁来确定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避免目标异常事件之间无序抢占数据发送通道,避免了资源过渡占用和资源浪费,并保证信号可以顺利的发送。根据传输顺序确定待发送事件,并在数据发送通道中对待发送事件进行信号排布,得到信号排布顺序;并根据信号排布顺序发送待发送事件。通过抢占仲裁和信号排布实现了使用少量的CAN发送资源,完成多个事件数据的发送,通过信号排布能够正确在云端完成事件数据的解析。运用事件抢占策略可以保证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异常事件优先发送数据,并在发送完成时再次进行下一次目标异常事件的抢占仲裁,高效的完成了数据的采集与发送,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车联网数据发送与采集的链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TBOX采集的信号与数据发送通道的位置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判断异常事件是否被触发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抢占仲裁模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异常事件数据排布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车辆异常事件数据监测和发送方法的整体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确定目标异常事件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确定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确定信号排布顺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同级事件排序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数据的监控和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的描述,相关技术中还存在如下的情况:
根据如图1所示的车联网数据发送与采集的链路,可以看出,随着车联网功能在车辆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上的信号通过,数据采集设备(Telematics Box,TBOX)发送到云端。图1描述了相关技术中车辆数据采集的链路,各电子控制器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将需要采集的信号根据一定的频率(例如ms级或百ms级)发送到所在域的CAN总线上,然后通过CAN总线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至网关,通过网关将采集到的信号转发至TBOX所在域的CAN总线(例如娱乐系统总线Infomercial CAN,简称Info CAN)上,再由TBOX进行信号采集并发送至云端。受限于量产车辆的TBOX成本控制,相关技术中大部分的TBOX的采样周期为1秒,甚至更长的采样周期。
其中,CAN总线包括以下种类:
动力总成CAN总线(PowerTrain CAN,PT CAN),PT CAN负责车辆动力,是整车CAN网络信号优先级及信号传输速率最高的一条CAN总线,PT CAN总线上一般有以下ECU:发动机控制模块(Engine Control Module,ECM),电子安全气囊(SupplementalRestraintSystem,SRS),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EPB,电子驻车系统(ElectronicPark Brake,EPB)等。
底盘控制CAN总线(Chassis CAN,CH CAN),CH CAN负责汽车底盘及4个轮子的制动/定/转向,由于涉及整车制动/助力/转向等,所以其网络信号优先级也是较高的。CH CAN总线上一般有以下ECU: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ABS),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电子转向助力(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等。
车身控制总线Body CAN,Body CAN负责车身上的一些提高话语沟通或安全性的智能硬件的管理与控制,其网络信号优先级较低,Body CAN总线上一般有以下ECU:空调(AirCondition,AC),360°环视(Around View Monitor,AVM),车身(例如天窗、车窗、雾灯、转向灯、雨刮)控制模块(Body Control Module,BCM),发动机防盗系统(Immobilizer,IMMO),胎压监控系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等。
娱乐系统总线Info CAN,Info CAN是辅助可选设备,所以优先级也是较低的,主要负责车身上的一些提高娱乐性的智能硬件的管理与控制,Info CAN总线上一般有以下ECU:车载娱乐系统(中控)(Video Audio Entertainment System,VAES),组合仪表(lnstrumentPack,IPK),其中,组合仪表中的数字仪表具有音乐,地图,通话等娱乐功能。
诊断控制总线(Diagnose CAN,DiagCAN),DiagCAN总线主要提供远程诊断功能,通常只有一个TBOX。对于电动汽车的CAN网络模型,其控制单元主要以整车控制模块(VehicleControl Module,VCM)为控制中心。
进一步地,根据如图2所示的TBOX采集的信号与数据发送通道的位置对应关系,可以看出,TBOX在采集信号时,需要明确数据发送通道(可以是一个完整的CANID资源,也可以是一帧CAN信号里的某一部分,可以根据事件发送的数据量灵活变化,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完整的CANID为例进行说明)CANID和采集信号所在CANID中的位置,即第几个byte(或bit)到第几个byte(或bit),每个信号所在的位置是固定的,即CANID确认后,同一个位置只能用于一个信号。
如果需要进行异常事件的紧急发送,就需要使用额外的数据发送通道进行信号的发送,造成资源浪费,对于只有一个数据发送通道的TBOX来说,甚至因为通道占用或无序抢占通道等情况导致信号发送失败,影响用户的驾驶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能够获取车辆状态,并根据车辆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通过车辆状态来实现对异常事件的实时监控,进而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以便及时将信号发出,提高发送效率。然后对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抢占仲裁,确定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在存在多个目标异常事件时,需要通过抢占仲裁来确定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避免目标异常事件之间无序抢占数据发送通道,避免了资源过渡占用和资源浪费,并保证信号可以顺利的发送。根据传输顺序确定待发送事件,并在数据发送通道中对待发送事件进行信号排布,得到信号排布顺序;并根据信号排布顺序发送待发送事件。通过抢占仲裁和信号排布实现了使用少量的CAN发送资源,完成多个事件数据的发送,通过信号排布能够正确在云端完成事件数据的解析。运用事件抢占策略可以保证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异常事件优先发送数据,并在发送完成时再次进行下一次目标异常事件的抢占仲裁,高效的完成了数据的采集与发送,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种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车辆状态,并根据车辆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
具体实施时,车辆状态为车辆在行驶过程的各个部件的运行状态,例如,车窗状态、门锁状态、钥匙孔状态、车内生命状态、电池静态流量、安全气囊状态、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状态、发动机的油量状态、动力电池的电量状态、车辆的车速状态等,且车辆状态会随时车辆的行驶发生改变。示例性地,车辆刚启动时动力电池电力充足,则动力电池的电量状态为饱和状态(电量大于等于80%);在行驶一段距离后,动力电池的电量消耗了一部分时,动力电池的电量状态变为充足状态(电量小于80%且大于等于30%);随着车辆的继续行驶,动力电池的电量状态变为缺电状态(电量小于30%)。
异常事件包括故障事件,预警事件、提示事件等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检测到非常规信号。例如,电池热失控故障信号、超速预警信号、电量过低提示信号等。其中,每个异常事件至少一个单独的触发条件,每个触发条件是否被触发具有单独的判断逻辑。全部触发条件均被触发的异常事件即为目标异常事件。而触发条件是否被满足需要根据车辆状态进行判断,因为每个触发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发状态,触发状态是否被满足需要根据车辆状态进行确定。
示例性地,以电量过低提示事件为例进行说明,电量过低提示事件对应一个触发条件:电池电量过低;电池电量过低的触发条件对应一个触发条件:动力电池的电量状态为缺电状态。
根据车辆状态可以确定动力电池的电量状态,当动力电池的电量低于一定的电量阈值时,车辆状态中动力电池的电量状态为缺电状态;如果动力电池的电量高于该电量阈值时,车辆状态中动力电池的电量状态为正常状态。如果动力电池的电量状态为缺电状态,确定满足触发状态,即当检测到与触发状态相同的车辆状态时,触发状态被满足。当同一触发条件的全部触发状态均被满足时,确定触发条件满足,异常事件被触发,即检测到缺电状态时,确定电量过低提示事件被触发。
如图4所示,示例性地,当异常事件1的触发条件被满足时,确定异常事件1被触发,将异常事件1的事件标志位进行置位;并将置位后的异常事件的value值赋值为优先级数值,赋值完成后,将赋值后异常事件确定为目标异常事件。置位表示通过外部强制改变输入,从而把输入映射到输出的一种方式;复位就是通过程序把输入的值变为通电时候的初始状态,简单来讲就是:复位就是清0,置位就是置1。置位需要强制性给定一个输入。
示例性地,事件标志位的value值初始状态为0值,在置位后,通过将value值置为不同的数值来确定异常事件的优先级,所以可以将value值置为异常事件优先级数值。如果异常事件的优先级为3级,对应的优先级数值为3(值越大,优先级越高,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值进行等级的划分,例如A,B,C……)。则将value值由初始状态的0值置3。如果异常事件的优先级为5级,对应的优先级数值为5。则将value值由初始状态的0值置5。其中,也可以对优先级等级进行细分,例如,异常事件的优先级为5.1级,优先级数值为5.1。异常事件赋值完成后成为目标异常事件,会触发下游的抢占仲裁。
步骤302:对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抢占仲裁,确定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
具体实施时,目标异常事件可能出现同时触发的可能,或者当前事件正在发送过程中,此时数据发送通道被占用,在当前事件的传输过程中,可能已经存在了多个目标异常事件需要进行发送,此时,就需要根据目标异常事件的优先级对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排序,以确定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因为,优先级较高的目标异常事件对应实际问题对车辆驾驶会具有更大的安全威胁,所以优先进行优先级较高的目标事件的传输。
抢先仲裁过程如图5所示,通过定义各目标异常事件的优先级,即给每个目标异常事件赋一个优先级数值,该优先级数值越大,则表示优先级越高。当目标异常事件的标志位置位时,将对应的value值赋值为该目标异常事件的优先级数值;当该目标异常事件的标志位不置位时,则将value值赋值为初始值0。当数据发送通道空闲时,抢占仲裁模块工作,进行优先级数值最大值的判断,将当前空闲的数据发送通道资源给予当前目标异常事件中优先级最高的事件;当数据发送通道繁忙时,由于数据发送通道被占用,抢占仲裁模块不工作,即保证当前占用数据发送通道的事件将数据发送完成后,再进行抢占仲裁。即在数据发送通道空闲时,优先发送传输顺序中排序第一的目标异常事件。
步骤303:根据传输顺序确定待发送事件,并在数据发送通道中对待发送事件进行信号排布,得到信号排布顺序。
具体实施时,传输顺序中排序第一的目标异常事件即为待发送事件,为了满足全部情况下的使用,如图6所示,以只存在一条数据传输通道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数据发送资源只有一个CANID,但是需要发送不同的目标异常事件数据,且每个目标异常事件的信号排布不同。因此需要在CANID中的某个预设位置(例如开头的第一个位置)通过添加事件标识ID来确认数据发送通道中当前发送的待发送事件,其中,ID全称为Identity document,表示身份标识号,事件标识ID则表示异常事件的身份标识号。当事件标识ID为1时,目标异常事件1即为待发送事件,数据发送通道发送的即为异常事件1的数据。信号排布顺序则如图6所示,byte1为事件标识ID1,从byte2开始的信号排布都是属于异常事件1的数据。同理,在云端进行数据解析时,也需要先判断事件标识ID后,再进行对应数据的解析。
通过添加事件标识ID的方式区分不同异常事件的数据,以便云端在做数据解析时可以在同一帧CANID的同样的位置,解析出不同异常事件对应的数据,从而实现了用较少的资源占用来实现较高的数据发送的效率,精准高效的将低概率发生的异常事件数据进行采集并发送至云端。
步骤304:根据信号排布顺序发送待发送事件。
具体实施时,在确定信号排布顺序后,据根据信号排布顺序发送待发送事件,例如由byte1至byten(最后一位)进行信号的传输,当位于byten信号数据被发送完成后,待发送事件发送完成,信号发送通道进入空闲状态。在发送完待发送事件后,将异常事件1的事件标志位置为初始状态,即将value值复位为0。由于发送待发送事件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发送完待发送事件后,数据发送通道空闲,此时需要对对传输顺序进行更新,并根据更新后的传输顺序确定新的待发送事件进行发送。
而对于存在多条数据发送通道情况,优先考虑是否存在空闲的数据发送通道,如果存在则优先使用高通道进行事件数据的传输,如果不存在,则使用最先进入空闲状态的数据发送通道进行事件数据的发送,任意一个数据发送通道中数据的排布方式均可以使用如步骤303所示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如图7所示,每个异常事件根据各自的判断逻辑进行事件触发的判断,抢占仲裁模块根据被触发的目标异常事件的发送数据的需求,结合事件优先级以及数据发送通道的占用情况,判断当前资源应该用于哪个异常事件的发送。在事件数据发送时,以一帧CANID为单位,该CANID的固定位置,通过添加事件标识ID的方式,区分不同异常事件的数据,以便云端在做数据解析时可以在同一帧CANID的同样的位置,解析出不同事件对应的数据,从而实现了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高的效率将待发送事件的数据进发送至云端。
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能够通过车辆状态来实现对异常事件的实时监控,进而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以便及时将信号发出,提高发送效率。然后,在存在多个目标异常事件时,通过抢占仲裁来确定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避免目标异常事件之间无序抢占数据发送通道,避免了资源过渡占用和资源浪费,并保证信号可以顺利的发送。最后,在信号排序完成后进行待发送事件的发送。通过抢占仲裁和信号排布实现了使用少量的CAN发送资源,完成多个事件数据的发送,通过信号排布能够正确在云端完成事件数据的解析。运用事件抢占策略可以保证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异常事件优先发送数据,并在发送完成时再次进行下一次目标异常事件的抢占仲裁,高效的完成了数据的采集与发送,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根据车辆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包括:
步骤801:确定与异常事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发条件。
具体实施时,由于每个异常事件均会对应至少一个触发条件,所以确定异常事件是否被触发,就需要确定异常事件对应的全部触发条件是否均被触发。示例性地,异常事件1具有两个触发条件,分别为触发条件1和触发条件2。当只有触发条件1或触发条件2被单独触发时,异常事件1不会被触发。只有触发条件1和触发条件2均被触发时,异常事件1才会被触发。
步骤802:确定与触发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发状态。
具体实施时,由于每个触发条件均会对应至少一个触发状态,所以确定触发条件是否被满足,就需要确定触发条件对应的全部触状态件是否均被检测到。示例性地,触发条件1具有两个触发状态,分别为触发状态1和触发状态2。当只有触发状态1或触发状态2被单独检测到时,触发条件1不会被触发。只有触发状态1和触发状态2均被检测到时,触发条件1才会被满足。
步骤803:响应于车辆状态满足触发条件的全部触发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
具体实施时,当车辆状态中包括与触发条件对应的全部触发状态时,说明触发条件的全部触发条件均被检测到了,此时可以确定触发条件被满足。
步骤804:响应于异常事件的全部触发状态被满足,将异常事件的事件标志位进行置位。
具体实施时,当全部触发条件均被满足后,可以确定足触发条件,需要进行对该异常事件的传输,且该异常事件被确定为目标异常事件。而对于需要被进行传输的异常事件,在将其确定为目标异常事件之前,需要对异常事件进行简单的初步处理,即将异常事件的事件标志位进行置位。置位表示通过外部强制改变输入,从而把输入映射到输出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讲,置位需要强制性给定一个输入。所以将事件标志位进行置位后,事件标志位处于可输入状态,可以将给定输入置于事件标志位。
步骤805:根据事件标志位将置位后的异常事件的value值赋值为优先级数值,并将赋值后异常事件确定为目标异常事件。
具体实施时,将优先级数值作为事件标志位置位后的给定输入,每个异常事件对应一个优先级数值,其中,如果每个异常事件对应一个唯一优先级数值,优先选择为每个异常事件分配不同的优先级数值,其异常事件的重要程度越大该优先级数值越大。如果存在优先级数值相同的异常事件,则需要根据其触发时间确定其在抢先仲裁时的顺序。
示例性地,事件标志位的value值初始状态为0值,在置位后,通过将value值置为不同的数值来确定目标异常事件的优先级,所以可以将value值置为异常事件优先级数值。如果异常事件的优先级为3级,对应的优先级数值为3(值越大,优先级越高,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值进行等级的划分,例如A,B,C……)。则将value值由初始状态的0值置3。如果异常事件的优先级为5级,对应的优先级数值为5。则将value值由初始状态的0值置5。其中,也可以对优先级等级进行细分,例如,目标异常事件的优先级为5.1级,优先级数值为5.1。异常事件赋值完成后,成为目标异常事件,会触发下游的抢占仲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根据目标异常事件的优先级进行抢占仲裁,确定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包括:
步骤901:确定目标异常事件的优先级数值。
具体实施时,首先需要读取每个目标异常事件的事件标志位,以确定与每个目标异常事件对应的优先级数值,并通过该优先级数值来确定每个目标异常事件的排序。
步骤902:获取数据发送通道在当前时刻的占用情况。
具体实施时,由于数据发送通道可能正在传输其他数据,所以在进行抢先仲裁前需要先确定发送通道在当前时刻的占用情况,如果数据发送通道被占用,则不进行抢占仲裁,直至数据发送通道变为未被占用状态,开始进行抢占仲裁。因为抢占仲裁需要保证时效性,如果在数据发送通道被占用时进行抢占仲裁,在数据发送通道由占用状态变为空闲状态的时间段内,可能会触发新的目标异常事件,此时就需要重新进行抢占仲裁,以确定新的排序。导致在数据发送通道由占用状态变为空闲状态的时间段内,每触发一个新的目标异常事件,就需要进行一次抢占仲裁,浪费计算资源。若不再次进行抢占仲裁,可能导致优先级较高的目标异常事件别靠后传输,导致数据传输不及时,所以,直至数据发送通道由占用状态变为空闲状态时,再进行抢占仲裁,保证抢占仲裁具有时效性的同时避免了多次仲裁的资源浪费。
步骤903:根据优先级数值和占用情况进行抢占仲裁,得到传输顺序。
具体实施时,步骤903包括:
步骤9031:根据优先级数值进行降序排序,得到排列顺序。
具体实施时,首先需要将读取的每个目标异常事件的优先级数值进行降序排序,得到优先级数值的排列顺序。
步骤9032:响应于占用情况为数据发送通道未被占用,根据排列顺序对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排序,得到传输顺序。
具体实施时,如果数据发送通道的占用情况为数据发送通道未被占用,确定数据发送通道为空闲状态,可以进行数据或信号的传输,由于优先级数值与目标异常事件一一对应,根据优先级数值的排列顺序和对应关系对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排序,得到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在进传输时,优先选取位于第一顺位的目标异常事件进行传输。
步骤9033:响应于占用情况为数据发送通道被占用,在数据发送通道将当前事件发送完毕后,更新排列顺序,并根据新的排列顺序对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排序,得到传输顺序。
具体实施时,如果数据发送通道的占用情况为数据发送通道被占用,确定数据发送通道处于占用状态,此时无法进行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此时需要等待数据发送通道将当前正在传输事件数据传输完毕,在传输完毕后,更新排列顺序(如果在数据发送通道由占用状态变为空闲状态的时间段内没有触发新的目标异常事件,可以不进行更新),并根据新的排列顺序对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排序,得到传输顺序。该传输顺序即为目标异常事件的发送顺序,但是,每成功发送一次目标异常事件,就需要更新一次传输顺序,以保证不会遗漏新触发的目标异常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数据发送通道中对待发送事件进行信号排布,得到信号排布顺序,包括:
步骤1001:确定待发送事件的事件标识ID和事件发送数据,其中,事件发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信号。
具体实施时,传输顺序中排序第一的目标异常事件即为待发送事件,每个异常事件均对应一个唯一的事件标识ID和唯一的用于表征异常事件内容的事件发送数据。且事件发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信号,通常情况下,事件发送数据由多个数据信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
步骤1002:确定事件发送数据中信号数据的信号排布顺序。
具体实施时,如图6所示,事件发送数据中信号数据具有一定的信号排布顺序,且每个信号数据至少占用数据发送通道的一个byte位,例如排在首位的信号1,占用了byte2。信号排布顺序可以理解为图6中由左到右的信号1到信号n。
步骤1003:在数据发送通道中确定标识位和信号数据位。
具体实施时,为了满足全部情况下的使用,以只存在一条数据传输通道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图6中的CANID-1,选择将CANID-1中首位byte确定为标识位,将其余的byte确定为信号数据位。标识位用于添加事件标识ID,信号数据位用于添加事件发送数据。
步骤1004:将事件标识ID添加至标识位中,并根据信号排布顺序将事件发送数据添加至信号数据位中,得到信号排布顺。
具体实施时,数据发送资源只有一个CANID-1,但是需要发送不同的目标异常事件数据,且每个目标异常事件的信号排布不同。因此需要在CANID-1中的某个预设位置(例如开头的第一个位置)添加事件标识ID,用以确认数据发送通道中当前发送的待发送事件对应的异常事件。当事件标识ID为1时,异常事件1即为待发送事件,数据发送通道发送的即为异常事件1的数据。信号排布顺序则如图6所示,byte1添加事件标识ID“1”,即将1置位于标志位,从byte2开始的信号排布都是属于异常事件1的事件发送数据,排布的顺序即为事件发送数据中信号数据的信号排布顺序。同理,在云端进行数据解析时,也需要先判断事件标识ID后,再进行对应数据的解析。
而对于存在多条数据发送通道情况,优先考虑是否存在空闲的数据发送通道,如果存在则优先使用高通道进行事件数据的传输,如果不存在,则使用最先进入空闲状态的数据发送通道进行事件数据的发送,任意一个数据发送通道中数据的排布方法均相同。
通过添加事件标识ID的方式区分不同异常事件的数据,以便云端在做数据解析时可以在同一帧CANID的同样的位置,解析出不同异常事件对应的数据,从而实现了用较少的资源占用来实现较高的数据发送的效率,精准高效的将低概率发生的异常事件数据进行采集并发送至云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待发送事件发送完毕,将待发送事件的value值赋值为默认值,并将待发送事件的事件标志位恢复至默认状态,并再次进行抢占仲裁。
具体实施时,在作为待发送事件的异常事件1发送完毕后,将异常事件1的事件标志位进行复位,即将待发送事件的value值赋值为默认值,例如,复位为0值。然后将待发送事件的事件标志位恢复至默认状态,默认状态下事件标志位智能保持为默认值,不能进行置位,即不允许进行赋值,只有异常事件的全部触发条件被满足时,允许进行置位,允许根据优先级数值进行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还包括:
步骤1101:响应于存在优先级相同的目标优先级数值,确定与目标优先级数值对应的至少两个同级事件。
具体实施时,不同的异常事件可能存在相同的优先级数值,该优先级数值即为目标优先级数值,对于具有相同目标优先级数值的异常事件来时,仅仅根据优先级数值的大小进行排序将无法实现,所以此时需要将具有相同目标优先级数值的异常事件筛选出来,即确定与目标优先级数值对应的至少两个同级事件。
步骤1102:确定每个同级事件的置位时间,根据时间顺序对置位时间进行排序,得到时间排列顺序。
具体实施时,对于同级事件来说,可以根据异常事件的触发时间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触发时间可以理解为每个同级事件的置位时间,在确定每个同级事件的置位时间后,根据时间顺序对置位时间进行排序,得到时间排列顺序。
步骤1103:根据时间排列顺序对传输顺序中的同级事件进行排序。
具体实施时,同级事件中的每个异常事件对应一个时间排列顺序中的置位时间,根据置位时间在时间排列顺序中的位置对传输顺序中的同级事件进行排序,实现了对优先级数值相同的同级事件的排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的监控和发送装置。
参考图12,所述数据的监控和发送装置,包括:
异常判定模块10,被配置为:获取车辆状态,并根据车辆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
抢占仲裁模块20,被配置为:对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抢占仲裁,确定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
信号排布模块30,被配置为:根据传输顺序确定待发送事件,并在数据发送通道中对待发送事件进行信号排布,得到信号排布顺序;
事件发送模块40,被配置为:根据信号排布顺序发送待发送事件。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
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装置或电子设备,并通过数据的监控和发送装置或电子设备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本公开中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之前,均会通过恰当的方式对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的类型、使用范围、使用场景等告知用户,并获得用户的授权。
例如,在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主动请求时,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以明确的提示用户,其请求执行的操作将需要获取和使用到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来自主的选择是否向执行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操作的电子设备、应用程序、服务器或存储介质等软件或硬件提供个人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但非限定的实现方式,响应于接受到用户的主动请求,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的方式例如可以是弹窗的方式,弹窗中可以以文字的方式呈现提示信息。此外,弹窗中还可以承载供用户选择“同意”或者“不同意”向电子设备提供个人信息的选择控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知和获取用户授权过程仅是示意性的,不对本公开的实现方式构成限定,其他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也可应用于本公开的实现方式中。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申请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申请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状态,并根据所述车辆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
对所述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抢占仲裁,确定所述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
根据所述传输顺序确定待发送事件,并在所述数据发送通道中对所述待发送事件进行信号排布,得到信号排布顺序;
根据所述信号排布顺序发送所述待发送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包括:
确定与异常事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发条件;
确定与触发条件对应的至少一个触发状态;
响应于所述车辆状态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全部触发状态,确定满足所述触发条件;
响应于所述异常事件的全部触发状态被满足,将所述异常事件的事件标志位进行置位;
根据所述事件标志位将置位后的异常事件的value值赋值为优先级数值,并将赋值后异常事件确定为所述目标异常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异常事件的优先级进行抢占仲裁,确定所述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异常事件的优先级数值;
获取所述数据发送通道在当前时刻的占用情况;
根据所述优先级数值和所述占用情况进行抢占仲裁,得到所述传输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优先级数值和所述占用情况进行抢占仲裁,得到所述传输顺序,包括:
根据所述优先级数值进行降序排序,得到排列顺序;
响应于所述占用情况为所述数据发送通道未被占用,根据所述排列顺序对所述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排序,得到所述传输顺序;
响应于所述占用情况为所述数据发送通道被占用,在所述数据发送通道将当前事件发送完毕后,更新所述排列顺序,并根据新的排列顺序对所述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排序,得到所述传输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数据发送通道中对所述待发送事件进行信号排布,得到信号排布顺序,包括:
确定所述待发送事件的事件标识ID和事件发送数据,其中,所述事件发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信号;
确定所述事件发送数据中所述信号数据的信号排布顺序;
在所述数据发送通道中确定标识位和信号数据位;
将所述事件标识ID添加至所述标识位中,并根据所述信号排布顺序将所述事件发送数据添加至所述信号数据位中,得到所述信号排布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待发送事件发送完毕,将所述待发送事件的value值赋值为默认值,并将所述待发送事件的所述事件标志位恢复至默认状态,并再次进行抢占仲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存在优先级相同的目标优先级数值,确定与所述目标优先级数值对应的至少两个同级事件;
确定每个同级事件的置位时间,根据时间顺序对所述置位时间进行排序,得到时间排列顺序;
根据所述时间排列顺序对所述传输顺序中的所述同级事件进行排序。
8.一种数据的监控和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异常判定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车辆状态,并根据所述车辆状态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异常事件;
抢占仲裁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目标异常事件进行抢占仲裁,确定所述目标异常事件的传输顺序;
信号排布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传输顺序确定待发送事件,并在所述数据发送通道中对所述待发送事件进行信号排布,得到信号排布顺序;
事件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号排布顺序发送所述待发送事件。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的监控和发送装置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CN202311560277.5A 2023-11-21 2023-11-21 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Pending CN1173762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0277.5A CN117376265A (zh) 2023-11-21 2023-11-21 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0277.5A CN117376265A (zh) 2023-11-21 2023-11-21 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6265A true CN117376265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39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60277.5A Pending CN117376265A (zh) 2023-11-21 2023-11-21 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62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3772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tilizing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multiple sensors to protect a vehicle from malware and attacks
US9919715B2 (en) Vehicle mode scheduling with learned user preferences
EP3451174B1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verification devic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verification method
CN110214312A (zh) 共享备用单元和控制系统
CN111311914B (zh) 车辆行驶事故监控方法、装置和车辆
JP698668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20220161744A1 (en) Elastic computing for in-vehicle computing systems
US10423430B2 (en) Operating system startup acceleration
CN110186793A (zh) 用于轮胎磨损预测的系统和方法
US10379871B2 (en) Operating system startup acceleration
US20160148447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managing abnormal state of vehicle
US10776130B2 (en) Operating system startup acceleration
CN111739291B (zh) 道路路况计算中的干扰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7376265A (zh) 数据的监控和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US20230007033A1 (en) Attack analyzer, attack analysis method and attack analysis program
CN114172686B (zh) 车载can总线报文入侵检测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140147298A (ko) 디지털 운행기록 장치
CN114035549A (zh) 一种检测汽车故障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4841514A (zh) 模型训练和车辆舒适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5301A (zh) 一种车辆中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162648A1 (ja) 車載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1604679B2 (en) Dynamic workload shifting within a connected vehicle
JP2019125947A (ja) 監視装置、監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578804A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07009977B (zh) 用于车辆的两阶段事件驱动的移动装置追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