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不能对漂浮物进行很好的过滤,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外壳、过滤滚筒、螺旋板、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外壳具有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过滤滚筒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过滤滚筒的轴线沿左右方向设置,过滤滚筒的周壁上设置有滤网。
螺旋板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外壳内,且螺旋板能够相对于外壳前后移动。螺旋板处于过滤滚筒内部,且螺旋板相对于过滤滚筒转动,螺旋板的横截面呈螺旋状,螺旋板的轴线沿着左右方向设置,螺旋板的内周壁上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沿着螺旋板的轴线设置。螺旋板靠近轴心的一侧为内侧,螺旋板远离轴心的一侧为外侧。螺旋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螺旋板的第一位置为螺旋板和过滤滚筒同心设置,螺旋板的第二位置为螺旋板和过滤滚筒偏心设置,且螺旋板的外侧和过滤滚筒的内壁相抵。
调节机构用于带动螺旋板由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并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过滤滚筒和螺旋板转动。
进一步地,螺旋板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螺旋板上固定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和螺旋板同心设置,中心轴沿着螺旋板的轴向设置。中心轴周壁上固定设置有凸块,凸块沿着中心轴的轴向设置。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调节组件,两个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螺旋板的左右两侧,每个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挡块和弹簧。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均呈弧形,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轴线均沿着左右方向设置。
外壳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架。第一弧形板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上,中心轴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弧形板上,且第一弧形板的凹面和中心轴的周壁相抵,第一弧形板凹面的半径大于中心轴的半径。第一弧形板的开口处于中心轴的前侧。第二弧形板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弧形板内,且处于第一弧形板的开口处,第二弧形板的凹面和中心轴的周壁相抵。挡块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上,且处于中心轴的前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挡块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弧形板的凸面。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组件,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螺旋板的左右两端,每个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传动带、张紧轮、固定杆和拉簧。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上,传动带沿着前后方向设置,传动带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中心轴的一端。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架,固定杆的一端和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张紧轮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杆的另一端,张紧轮和传动带的内侧相抵。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电机设置于外壳上,第一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固定设置于过滤滚筒左端的外侧,第二齿轮和过滤滚筒同轴设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外壳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进料口,外壳内固定设置有储水箱和过滤箱,过滤箱的右侧开设有排杂口,储水箱和过滤箱从左往右依次设置,过滤滚筒转动地设置于过滤箱内,第一进料口和储水箱连通。储水箱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过滤滚筒的左端开设有第二进料口,过滤滚筒的右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二出料口和排杂口连通。
进一步地,过滤箱内固定设置有支架,过滤滚筒的左端转动地设置于储水箱上,过滤滚筒的右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上。储水箱的右侧的第一出料口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弧形支撑板,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弧形支撑板。第一弧形支撑板和第二弧形支撑板的凹面朝上,第一弧形支撑板和第二弧形支撑板和过滤滚筒同轴设置,第一弧形支撑板和第二弧形支撑板的凹面内分别设置有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和过滤滚筒的外壁相抵。
进一步地,过滤滚筒的第二进料口处固定设有连接杆和套管,套管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且套管和过滤滚筒同轴设置,中心轴转动设置于套管内,且套管的半径大于中心轴的半径。
进一步地,外壳的右侧开设有清水排出口,清水排出口和滤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还包括收集模块,收集模块包括废渣收集箱和收集池,废渣收集箱设置于排杂口处,收集池设置于清水排出口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通过设置转动的过滤滚筒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设置相对过滤滚筒转动的螺旋板,螺旋板的外侧将过滤滚筒内壁上的过滤出的沉积物清除,清除后的沉积物被卷到螺旋板的内侧,并且螺旋板通过旋转能够将过滤滚筒内漂浮在水中上的漂浮物和卷入螺旋板的内侧,最终在螺纹槽的作用下,螺旋板将沉积物和漂浮物输送到过滤滚筒外,防止沉积物堆积和漂浮物的残留,有助于提高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
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带动螺旋板由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并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当螺旋板处于第二位置时,螺旋板的外侧会撞击过滤滚筒的内周壁,进而使得过滤滚筒发生振动,振动使依附在过滤滚筒内壁上的硬质颗粒脱离滤网,硬质颗粒通过螺旋板被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的过滤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的过滤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C-C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的过滤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的螺旋板的剖视图。
图中:100、外壳;110、排杂口;111、支撑架;130、清水排出口;140、第一进料口;150、支架;151、滚珠;210、螺旋板;211、中心轴;212、凸块;220、过滤滚筒;221、第二电机;223、套管;225、第一齿轮;226、第二齿轮;227、第二进料口;228、第二出料口;310、第一电机;320、传动带;330、第一弧形板;340、挡块;341、第二弧形板;400、储水箱;401、过滤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00、过滤滚筒220、螺旋板210、驱动机构和调节机构。外壳100具有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过滤滚筒220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外壳100内,过滤滚筒220的轴线沿左右方向设置,过滤滚筒220的周壁上设置有滤网。
螺旋板210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外壳100内,且螺旋板210能够相对于外壳100前后移动。螺旋板210处于过滤滚筒220内部,且螺旋板210相对于过滤滚筒220转动,螺旋板210的横截面呈螺旋状,螺旋板210的轴线沿着左右方向设置,螺旋板210的内周壁上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沿着螺旋板210的轴线设置。螺旋板210靠近轴心的一侧为内侧,螺旋板210远离轴心的一侧为外侧。螺旋板21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螺旋板210的第一位置为螺旋板210和过滤滚筒220同心设置,螺旋板210的外侧和过滤滚筒220的内壁不接触,且之间的距离较小,螺旋板210的第二位置为螺旋板210和过滤滚筒220偏心设置,且螺旋板210的外侧和过滤滚筒220的内壁相抵。
螺旋板210相对过滤滚筒220转动,螺旋板210的外侧将过滤滚筒220内壁上的过滤出的沉积物清除,清除后的沉积物被卷到螺旋板210的内侧,并且螺旋板210通过旋转能够将过滤滚筒220内漂浮在水中上的漂浮物卷入螺旋板210的内侧,最终在螺纹槽的作用下,螺旋板210将沉积物和漂浮物输送到过滤滚筒220外。
当螺旋板210处于第二位置时,螺旋板210的外侧会撞击过滤滚筒220的内周壁,进而使得过滤滚筒220发生振动,振动使依附在过滤滚筒220内壁上的硬质颗粒脱离滤网,硬质颗粒通过螺旋板210被排出。
调节机构用于带动螺旋板210由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并从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驱动机构用于带动过滤滚筒220和螺旋板21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板210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卷入螺旋板210内的水从通孔处被排出,杂质留在螺旋板210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板210上固定设置有中心轴211,中心轴211和螺旋板210同心设置,中心轴211沿着螺旋板210的轴向设置。中心轴211周壁上固定设置有凸块212,凸块212沿着中心轴211的轴向设置,且凸块212使得螺旋板210移动的方向和螺旋板210的内侧和外侧连线的方向一致。
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调节组件,两个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螺旋板210的左右两侧,每个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板330、第二弧形板341、挡块340和弹簧。第一弧形板330和第二弧形板341均呈弧形,第一弧形板330和第二弧形板341的轴线均沿着左右方向设置。
外壳100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架111。第一弧形板330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11上,中心轴211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弧形板330上,且第一弧形板330的凹面和中心轴211的周壁相抵,第一弧形板330凹面的半径大于中心轴211的半径。第一弧形板330的开口处于中心轴211的前侧。第二弧形板341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弧形板330内,且处于第一弧形板330的开口处,第二弧形板341的凹面和中心轴211的周壁相抵。挡块340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11上,且处于中心轴211的前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挡块340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弧形板341的凸面。
初始状态下,中心轴211处于第一位置,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弧形板341和中心轴211紧紧相抵,且中心轴211和第一弧形板330的后侧紧紧相抵。中心轴211在转动时,当凸块212和第一弧形板330的后侧相接触时,中心轴211向前移动,中心轴211会推动第二弧形板341进而挤压弹簧,中心轴211带动螺旋板210同步向前移动,此时螺旋板210偏心设置,螺旋板210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之后凸块212和第一弧形板330的后侧脱离接触后,在弹簧的作用下,中心轴211复位回到第一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组件,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螺旋板210的左右两端,每个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310和传动带320。第一电机310固定设置于支撑架111上,传动带320沿着前后方向设置,传动带32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电机310的输出轴,传动带320的另一端连接于中心轴211的一端。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11,固定杆的一端和拉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张紧轮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于固定杆的另一端,张紧轮和传动带320的内侧相抵。启动第一电机310,第一电机310带动传动带320转动,传动带320带动中心轴211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板210转动。并在张紧轮的作用下,第一电机310不受螺旋板210移动的影响。
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带320处于绷紧状态,第一电机310滑动地设置于支撑架111上,支撑架11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310。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21、第一齿轮225和第二齿轮226。第二电机221设置于外壳100上,第一齿轮225固定设置于第二电机221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226固定设置于过滤滚筒220左端的外侧,第二齿轮226和过滤滚筒220同轴设置,第二齿轮226和第一齿轮225啮合。启动第二电机221,第二电机221带动第一齿轮225转动,第一齿轮225带动第二齿轮226转动,进而带动过滤滚筒22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进料口140,外壳100内固定设置有储水箱400和过滤箱401,过滤箱401右侧开设有排杂口110。储水箱400和过滤箱401从左往右依次设置,过滤滚筒220转动地设置于过滤箱401内,第一进料口140和储水箱400连通。储水箱400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过滤滚筒220的左端开设有第二进料口227,过滤滚筒220的右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228。第一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227连通,第二出料口228和排杂口110连通。
污水从第一进料口140处进入储水箱400中,储水箱400中的污水依次通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227后进入过滤滚筒220内部。螺旋板210通过旋转能够将过滤滚筒220内漂浮在水中上的漂浮物和沉积物卷入螺旋板210的内侧,并在螺纹槽的作用下,将沉积物和漂浮物输送到过滤滚筒220的第二出料口228处,并最终从排杂口110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箱401内固定设置有支架150,过滤滚筒220的左端转动地设置于储水箱400上,过滤滚筒220的右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150上。储水箱400的右侧的第一出料口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弧形支撑板,支架150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弧形支撑板。第一弧形支撑板和第二弧形支撑板的凹面朝上,第一弧形支撑板和第二弧形支撑板和过滤滚筒220同轴设置,第一弧形支撑板和第二弧形支撑板的凹面内分别设置有多个滚珠151,多个滚珠151和过滤滚筒220的外壁相抵。多个滚珠151减小了第一弧形支撑板、第二弧形支撑板和过滤滚筒220外周壁之间的摩擦,以减小摩擦对过滤滚筒220造成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滚筒220的第二进料口227处固定设有连接杆和套管223,套管223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且套管223和过滤滚筒220同轴设置,中心轴211转动设置于套管223内,且套管223的半径大于中心轴211的半径,套管223起到安装定位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的右侧开设有清水排出口130,清水排出口130和过滤箱401连通。在过滤滚筒220内的污水通过过滤滚筒220的周壁上的滤网时被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过滤滚筒220的下方的过滤箱401中,最终从清水排出口130排出后流入收集池中。
在本实施例中,园林景观池水循环处理系统还包括收集模块,收集模块包括废渣收集箱和收集池,废渣收集箱设置于排杂口110处,从排杂口110排出的杂质落到废渣收集箱中。收集池设置于清水排出口130处,过滤后的清水通过清水排出口130排入收集池中。
工作过程:污水从第一进料口140处进入储水箱400中,储水箱400中的污水依次通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227后进入过滤滚筒220内部。
启动第一电机310,第一电机310带动传动带320转动,传动带320带动中心轴211转动,进而带动螺旋板210转动。启动第二电机221,第二电机221带动第一齿轮225转动,第一齿轮225带动第二齿轮226转动,进而带动过滤滚筒220转动。污水通过过滤滚筒220的周壁上的滤网时被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过滤滚筒220的下方的过滤箱401中,最终从清水排出口130排出后流入收集池中。
螺旋板210相对过滤滚筒220转动,螺旋板210的外侧将过滤滚筒220内壁上的过滤出的沉积物清除,清除后的沉积物被卷到螺旋板210的内侧,并且螺旋板210通过旋转能够将过滤滚筒220内漂浮在水中上的漂浮物卷入螺旋板210的内侧,在螺纹槽的作用下,螺旋板210将沉积物和漂浮物输送到过滤滚筒220的第二出料口228处,并最终从排杂口110排出后流入废渣收集箱内。同时螺旋板210在转动时,被卷到螺旋板210的内侧的水对螺旋板210有一定的清洗效果,螺旋板210主要起到运输杂质的作用。
初始状态下,中心轴211处于第一位置,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弧形板341和中心轴211紧紧相抵,且中心轴211和第一弧形板330的后侧紧紧相抵。中心轴211在转动时,当凸块212和第一弧形板330的后侧相接触时,中心轴211向前移动,中心轴211会推动第二弧形板341进而挤压弹簧,中心轴211带动螺旋板210同步向前移动,此时螺旋板210偏心设置,螺旋板210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之后凸块212和第一弧形板330的后侧脱离接触后,在弹簧的作用下,中心轴211复位回到第一位置。
当螺旋板210处于第二位置时,螺旋板210的外侧会撞击过滤滚筒220的内周壁,进而使得过滤滚筒220发生振动,振动使依附在过滤滚筒220内壁上的硬质颗粒脱离滤网,硬质颗粒通过螺旋板210被排出,同时振动也清理掉螺旋板210上部分残留的杂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