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55970A - 电极结构和包括电极结构的棱柱形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极结构和包括电极结构的棱柱形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55970A
CN117355970A CN202380011432.XA CN202380011432A CN117355970A CN 117355970 A CN117355970 A CN 117355970A CN 202380011432 A CN202380011432 A CN 202380011432A CN 117355970 A CN117355970 A CN 117355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rismatic battery
dummy
positive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800114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千熙
李镇树
成周桓
郑京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55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55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48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一对层叠型电极组件的电极结构;以及包括棱柱形结构的棱柱形电池。棱柱形电池能够应用于具有各种形状因素的棱柱形二次电池并且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极结构和包括电极结构的棱柱形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棱柱形电池,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包括一对层叠型电极组件的棱柱形电池。
本申请要求基于2022年2月1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2-0018632的优先权,并且在韩国专利申请的文献中公开的所有内容被包括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不同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是可再充电的,并且由于紧凑尺寸和高容量的可能性,正在进行对二次电池的大量研究。由于技术发展和对移动装置的需求的增加并且还由于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的出现符合时代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所以二次电池作为能量源的需求更快速地增加。
二次电池根据棱柱形电池外壳的形状被分类为硬币型电池、圆柱型电池、棱柱形电池和袋型电池。在这样的二次电池中,安装在棱柱形电池外壳中的电极组件是具有电极和隔膜层叠的结构的可充电和可放电的发电装置。
电极组件可以被大致分类成卷芯型电极组件、层叠型电极组件和层叠/折叠型电极组件,在所述卷芯型电极组件中,隔膜被插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正极和负极中的每一个以涂覆有活性材料的片材的形式提供,并且然后正极、隔膜和负极被卷绕,在所述层叠型电极组件中,顺序地层叠具有插置在其间的隔膜的多个正极和负极,在层叠/折叠型电极组件中,层叠型单元电芯在具有较长长度的分隔膜的情况下被卷绕。
卷芯型电极组件通常用于棱柱形二次电池中。然而,随着棱柱形二次电池的尺寸和容量最近增加,在应用卷芯型电极组件时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即,为了制造卷芯型电极组件,需要专用于卷绕的装置,并且为了增加电极组件的尺寸,应当相应地提供新的卷绕装置。由于新的卷绕装置是增加制造成本的因素,现有的棱柱形二次电池使用增加卷芯型电极组件的数量并将卷芯型电极组件封装在棱柱形电池外壳中的方法。然而,存在可组装性降低并且应当添加单独的电线的缺点。因此,存在卷芯型电极组件不适合于对各种形状因素作出响应的问题。
此外,当卷芯型电极组件的尺寸增大时,卷绕质量下降,并且在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卷芯(jelly-roll)膨胀或凹陷,这对二次电池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在棱柱形电池外壳中形成了用于卷芯型电极组件的电连接的空间和由于电解质的所需喷射量而导致的少量自由空间,因此,发生了棱柱形电池外壳中的电极组件由于外部冲击而晃动或滑动的现象(滑移现象)。当电极组件出现滑移现象时,可能存在由于电接触而发生短路或者由于电极接头上的应力集中而撕裂电极接头的各种问题。
[相关技术文档]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No.10-2019-0102816(2019年9月4日公布)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随着棱柱形二次电池的尺寸和容量增加而在常规的卷芯型电极组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本发明还涉及通过抑制在棱柱形二次电池内部容纳的电极组件由于外部干扰而滑移来改善棱柱形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然而,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描述的其他目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电极结构包括: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以及集流器板,所述集流器板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中的每一个电极组件包括多个单元电芯,所述多个单元电芯中的每一个单元电芯包括正极和负极以及位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其中,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接头和虚设正极接头,并且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接头和虚设负极接头,其中,所述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被设置在所述多个单元电芯的第一侧上,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正极电连接到所述正极端子,并且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负极电连接到所述负极端子,其中,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被设置在所述多个单元电芯的除所述第一侧之外的侧上。
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单元电芯的数量可以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单元电芯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可以以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作为中心朝向所述集流器板折叠。
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还可以包括半电芯,所述半电芯在隔膜上方具有正极或负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电极结构包括:根据上述的电极结构;棱柱形电池外壳,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具有接纳所述电极结构的开口;以及电解质,其中,所述集流器板密封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中的所述开口。
所述虚设负极接头可以相对于所述集流器板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绝缘。
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可以被固定到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以支撑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
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二者都可以被设置在所述多个单元电芯的所述第一侧的相对侧上。
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可以被固定到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内表面。
一对所述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正极接头以及一对所述负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各自可以被对准以定位在沿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高度方向的直线上。
一对所述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正极接头以及一对所述负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各自可以被设置成相对于沿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高度方向的直线未对准。
例如,一对所述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以及一对所述负极接头和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各自可以被对准以定位在沿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高度方向的直线上。
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中的任一虚设接头可以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
与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的任一虚设接头可以具有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极性相反的极性。
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的任一虚设接头可以被固定到安装在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内表面上的绝缘体。
所述绝缘体可以包括接头插入槽,并且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的任一虚设接头可以被插入并固定到所述接头插入槽。
不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的虚设接头可以被焊接到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内表面。
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极性可以为中性,并且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各自可以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
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可以被固定到安装在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内表面上的绝缘体。
所述绝缘体可以包括接头插入槽,并且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各自可以被插入并固定到所述接头插入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是包括上述二次电池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电动车辆。
有益效果
通过使用层叠型电极组件,具有本发明的上述配置的棱柱形二次电池可以灵活地对棱柱形二次电池的各种形状因数作出响应,该棱柱形二次电池遵循大尺寸和高容量的趋势,并且由于层叠型电极组件的形状在其使用期间保持良好,所以即使在安全性方面也可以确保优异的质量。
此外,当使用常规的卷芯型电极组件的棱柱形二次电池被充电和放电时,诸如,厚度膨胀的变形发生在卷芯的一些区域中,但是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厚度膨胀的不均匀性而降低模块/组件的尺寸稳定性的问题。
此外,在本发明的棱柱形二次电池中,电极组件包括在面对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的一侧的虚设正极接头和虚设负极接头,并且虚设正极接头和虚设负极接头被固定到棱柱形电池外壳。因此,电极组件沿两个方向固定在棱柱形电池外壳内部,从而提高了支撑结构。因此,在使用期间抑制了容纳在棱柱形二次电池内部的电极组件的滑移现象,从而防止了诸如由于接头的电接触或撕裂而导致的短路的各种问题,以显著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然而,通过本发明可获得的技术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以下描述将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描述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与以下详细描述一起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进一步理解。然而,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限于附图。
图1是示出常规的卷芯型电极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2是示出常规的卷芯型电极结构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型电极结构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层叠型电极结构的视图。
图5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层叠型电极结构的棱柱形二次电池的示例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层叠型电极结构的视图。
图7至图9是示出虚设正极接头和虚设负极接头的各种布置结构的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棱柱形二次电池中的电极组件的支撑结构的一个示例的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棱柱形二次电池中的电极组件的支撑结构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可以不同地改变并且具有各种实施方式,但是下面将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而是包括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包括的所有变型、等同物和替换物。
在本申请中,应当理解,诸如“包括”或“具有”的术语旨在指示在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部件、零件或其组合的存在,并且它们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或数量、步骤、操作、部件、零件或其组合的可能性。
而且,当诸如层、膜、区域、板等的部分被称为“在”另一部分“上”时,这不仅包括该部分是“直接在”另一部分“上”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又一部分插置在其间的情况。另一方面,当诸如层、膜、区域、板等的部分被称为“在”另一部分“下方”时,这不仅包括该部分在另一部分“直接下方”的情况,而且还包括又一部分插置在其间的情况。此外,本申请中的要设置在“上”可以包括设置在底部以及顶部处的情况。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结构。在一个示例中,该电极结构包括: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在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中,包括具有插置在其间的隔膜的正极和负极的单元电芯被竖直地层叠,并且每个单元电芯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被设置在同一侧上;以及集流器板,所述集流器板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中的每一个电极组件还可以包括半电芯,该半电芯具有在隔膜上方的正极和负极。
这里,第一电极组件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被设置为面对第二电极组件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其中,集流器板被插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之间,并且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中的每一个电极组件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被联接到集流器板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层叠型电极组件,本发明的棱柱形二次电池能够灵活地对遵循大尺寸和高容量的趋势的棱柱形二次电池的各种形状因素作出响应,并且由于层叠型电极组件的形状在其使用期间很好地保持,所以可以解决常规的卷芯型电极组件的各种缺点。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模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电极结构和包括该电极结构的棱柱形二次电池。作为参考,用于指定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相对位置的前后方向或上、下、左和右方向是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且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向,除非没有具体限定。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常规的卷芯型电极结构10的示例的视图。
在常规的卷芯型电极结构10中,一对卷芯型电极组件11和12(即,第一卷芯型电极组件11和第二卷芯型电极组件12)具有集流器板20插置在其间的蝶形联接结构(也称为蝶形结构)。
这里,电极结构是通过电极组件与集流器板组合而形成的结构,并且电极结构的定义同样适用于以下详细描述。
此外,第一卷芯型电极组件11和第二卷芯型电极组件12是具有每个单元电芯的正极接头13和负极接头14被设置在同一侧上的单向结构的电极组件11和12。在卷芯型电极组件11和12中,正极接头13和负极接头14中的每一个彼此面对,其中,集流器板20被插置在第一卷芯型电极组件11和第二卷芯型电极组件12之间。
彼此面对的正极接头13和负极接头14分别联接并且电连接到集流器板20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从而完成卷芯型电极结构10。
常规的卷芯型电极结构10的缺点在于,其不能自由地增加卷芯型电极组件11和12的尺寸以增加容量并放大卷芯型电极组件11和12。这是因为需要专用的卷绕装置来将卷芯型电极组件11和12卷绕成预定尺寸,并且还因为,当卷芯型电极组件11和12的尺寸增加时,卷绕质量会降低,并且卷芯在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膨胀或凹陷,这对二次电池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卷芯型电极结构10的这种限制和缺点,现在,不再增加卷芯型电极组件11和12本身的尺寸,如图2所示,具有相同尺寸的多个卷芯型电极结构10已被连接以克服该限制和缺点。
然而,这种方法在响应具有各种尺寸的二次电池方面非常有限,并且具有降低了可组装性的缺点,并且还应当添加单独的电线。
本发明涉及解决常规的卷芯型电极结构10的缺点,并且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配置。
本发明涉及层叠型电极结构100。层叠型电极结构100包括第一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第二层叠型电极组件120以及集流器板200,其中,包括正极和负极以及插置在其间的隔膜的单元电芯竖直地层叠,并且每个单元电芯的正极接头130和负极接头140被设置在同一侧上。
第一层叠型电极组件110的正极接头130和负极接头140被设置成分别面对第二层叠型电极组件120的正极接头130和负极接头140,其中,集流器板200被插置在所述第一层叠型电极组件110与所述第二层叠型电极组件120之间。第一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第二层叠型电极组件120中的每一个电极组件的正极接头130和负极接头140分别接合到集流器板200的正极端子210和负极端子220。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极结构是电极结构100。换句话说,在本发明中,使用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120,而不是常规的卷芯型电极组件,在所述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120中,包括插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隔膜的单元电芯被竖直地层叠。
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制造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120时不需要专用的卷绕装置,因此可以通过免于尺寸限制而灵活地对各种尺寸和形状因素作出响应。
另外,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120的优点在于,即使当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120被放大时,也容易保持均匀的形状和质量。由于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120的形状甚至在二次电池的使用期间保持良好,所以即使在安全性方面也可以确保优异的质量。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结构100的视图,并且示出了与图3的电极结构100相比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的尺寸近似加倍的情况。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电极结构100中,即使当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的容量增加时,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120的数量也总是为二,并且使用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本身的尺寸来调整容量。换句话说,即使当根据多种规格设计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的层叠单元电芯的数量和/或单元电芯的尺寸时,第一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第二层叠型电极组件120总是作为一对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120而被提供。
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在制造层叠型电极组件110和120时不需要专用的卷绕装置,因此几乎没有尺寸限制。因此,本发明的电极结构100可以主动地对具有市场所需的各种尺寸和容量的棱柱形二次电池作出响应。
同时,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电极结构100中,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以正极端子210和负极端子220作为中心朝向集流器板200对折,并且在这种折叠状态下,形成棱柱形电池1000。
即,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棱柱形电池1000包括对半折叠的电极结构100、具有六面体形状的棱柱形电池外壳300和电解质400,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的一个表面被形成为开口表面以容纳电极结构100,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300被填充有所述电解质400。
这里,电极结构100被容纳在棱柱形电池外壳300中,并且棱柱形电池1000通过密封集流器板200与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的开口表面之间的空间来完成。作为参考,在集流器板200与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的开口表面之间的空间被密封之后,作为棱柱形电池1000的部件的电解质400通常被注入棱柱形电池外壳300中。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结构100的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棱柱形电池1000涉及单向二次电池,在该单向二次电池中,正极端子210和负极端子220二者都被设置在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的一个表面上,即,在所示的示例中的上表面上(参见图5)。相应地,正极接头130和负极接头140也被设置在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的上部分上。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电极结构100还包括与集流器板200的正极端子210和负极端子220电分离的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在面对形成正极接头130和负极接头140的未涂覆部分的未涂覆部分处形成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基于附图,正极接头130和负极接头140被设置在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的上端处,并且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被设置在其下端处。
图10是示出棱柱形电池1000中的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的支撑结构的视图。虽然在图10中仅示出了第一电极组件110,但是同样的支撑结构也被应用于第二电极组件120。如图所示,正极接头130和负极接头140通过焊接固定到集流器板200的正极端子210和负极端子220,并且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被固定到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的下表面。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棱柱形电池1000中,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二者都被固定到棱柱形电池外壳300。更具体地,正极接头130、负极接头140、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通过四点支撑结构将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固定到棱柱形电池外壳300。四点支撑结构是对外部干扰(冲击、振动等)施加强支撑的结构。防止在四个点处支撑的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滑移以防止诸如由于电极接头130和140的电接触或撕裂而导致的短路的各种问题,从而显著地改善棱柱形电池1000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与第一电极组件110和第二电极组件120的正极和负极一体地形成,因此当棱柱形电池外壳300具有极性时,虚设接头132或142中的至少一个需要与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电绝缘,以便防止内部短路。例如,当棱柱形电池外壳300为电气正的时,虚设负极接头142应当与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电绝缘,并且相反,当棱柱形电池外壳300为负时,虚设正极接头132应当与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绝缘。当棱柱形电池外壳300需要电中性时,虚设接头132和142二者都需要与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绝缘。
图10示出了棱柱形电池外壳300为电气负(例如,接地)的情况的示例。虚设正极接头132被固定到安装在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的内表面上的绝缘体500,并且通过绝缘体500固定到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的虚设正极接头132与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电分离。例如,绝缘体500可以包括接头插入槽510,并且虚设正极接头132可以通过插入到绝缘体500的接头插入槽510中并被按压而固定。
另外,虚设负极接头142也可以使用绝缘体500固定到棱柱形电池外壳300,但是由于虚设负极接头142不需要与为电气负的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绝缘,所以虚设负极接头142可以被焊接并直接固定到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的内表面。
图11示出了棱柱形电池外壳300为电中性的情况。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二者都被固定到安装在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的内表面上的绝缘体500。即使在图11中,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也可以被插入并固定到绝缘体500的接头插入槽510中。
同时,图7至图9是示出了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的各种布置结构的视图。可以确认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相对于正极接头130和负极接头140的各种布置关系,并且甚至在各种布置结构中,电极组件110和120的四点支撑结构保持相同。作为参考,尽管图7至图9示出了第一电极组件110,当然,相同的布置可以应用于第二电极组件120。
首先,参照图7,一对正极接头130和虚设正极接头132以及一对负极接头140和虚设负极接头142可以各自被对准以定位在横跨第一电极组件110的一个表面和面对表面的直线上(即,沿棱柱形电池外壳300的高度方向的直线)。也就是说,虚设正极接头132直接面对正极接头130,并且虚设负极接头142也直接面对负极接头140。
与图7的第一电极组件110相比,在图8的第一电极组件110中,一对正极接头130和虚设正极接头132以及一对负极接头140和虚设负极接头142各自被设置和偏置为相对于竖直横跨第一电极组件110的直线未对准。也就是说,图8的第一电极组件110具有虚设正极接头132和虚设负极接头142分别与正极接头130和负极接头140未对准的面对结构。通过打破四点支撑的垂直对称结构,改变固有频率,因此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振动作出响应。
图9是图8的变型,一对正极接头130和虚设负极接头142以及一对负极接头140和虚设正极接头132各自被对准以定位在横跨第一电极组件110的一个表面和对面表面的直线上。也就是说,虚设负极接头142具有面对正极接头130的结构,并且虚设正极接头132具有面对负极接头140的结构。图9示出了分别面对电极接头130和140的虚设接头132和142的类型(极性)不限于图7的实施方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棱柱形电池100可以用于诸如电动车辆(EV)的各种装置。
在上文中,通过附图和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然而,附图中描述的配置或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本发明的所有技术思想。因此,应当理解,在提交本申请时,可以有各种等同物和变型来代替它们。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极结构110:第一电极组件
120:第二电极组件130:正极接头
132:虚设正极接头140:负极接头
142:虚设负极接头200:集流器板
210:正极端子220:负极端子
300:棱柱形电池外壳400:电解质
500:绝缘体510:接头插入槽
1000:棱柱形电池
工业可用性
本发明可用于改善棱柱形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Claims (21)

1.一种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
第一电极组件;
第二电极组件;以及
集流器板,所述集流器板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中的每一个电极组件包括多个单元电芯,所述多个单元电芯中的每一个单元电芯包括正极和负极以及位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
其中,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接头和虚设正极接头,并且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接头和虚设负极接头,
其中,所述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被设置在所述多个单元电芯的第一侧上,
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正极电连接到所述正极端子,并且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负极电连接到所述负极端子,
其中,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被设置在所述多个单元电芯的除所述第一侧之外的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单元电芯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单元电芯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以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作为中心朝向所述集流器板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还包括半电芯,所述半电芯在隔膜上方具有正极或负极。
5.一种棱柱形电池,所述棱柱形电池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结构;
棱柱形电池外壳,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具有接纳所述电极结构的开口;以及
电解质,
其中,所述集流器板密封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中的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相对于所述集流器板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电绝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被固定到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以支撑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二者都被设置在所述多个单元电芯的所述第一侧的相对侧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被固定到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一对正极接头和虚设正极接头以及一对负极接头和虚设负极接头各自被对准以定位在沿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高度方向的直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一对正极接头和虚设正极接头以及一对负极接头和虚设负极接头各自被设置成相对于沿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高度方向的直线未对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一对所述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以及一对所述负极接头和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各自被对准以定位在沿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高度方向的直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中的任一虚设接头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的任一虚设接头具有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极性相反的极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的任一虚设接头被固定到安装在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内表面上的绝缘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
所述绝缘体包括接头插入槽,并且
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的任一虚设接头被插入并固定到所述接头插入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不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的虚设接头被焊接到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内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
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极性为中性,并且
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各自与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电绝缘。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被固定到安装在所述棱柱形电池外壳的内表面上的绝缘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棱柱形电池,其中,
所述绝缘体包括接头插入槽,并且
所述虚设正极接头和所述虚设负极接头各自被插入并固定到所述接头插入槽。
21.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棱柱形电池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是电动车辆。
CN202380011432.XA 2022-02-14 2023-02-13 电极结构和包括电极结构的棱柱形电池 Pending CN1173559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20018632 2022-02-14
KR10-2022-0018632 2022-02-14
PCT/KR2023/002083 WO2023153901A1 (ko) 2022-02-14 2023-02-13 전극 구조체, 그리고 전극 구조체를 포함하는 각형 전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55970A true CN117355970A (zh) 2024-01-05

Family

ID=87558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80011432.XA Pending CN117355970A (zh) 2022-02-14 2023-02-13 电极结构和包括电极结构的棱柱形电池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1338A1 (zh)
EP (1) EP4310968A1 (zh)
JP (1) JP2024515139A (zh)
KR (1) KR102601959B1 (zh)
CN (1) CN117355970A (zh)
WO (1) WO202315390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3308B1 (ko) * 2006-06-05 2008-12-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두 개 이상의 유닛 셀들을 포함하고 있는 고용량 전지셀
US8557411B2 (en) * 2009-08-14 2013-10-15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with a connection tab folded around an insul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798926B1 (ko) * 2015-01-26 2017-11-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외력에 대한 구조적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절연부재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JP6530819B2 (ja) * 2015-09-30 2019-06-1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JP7160435B2 (ja) * 2016-09-30 2022-10-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080507B1 (ko) * 2016-10-06 2020-02-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외부 충격으로부터 단위셀들을 보호하여 단위셀들의 적층 구조와 전극 형태 변형을 최소화할 수 있는 보강부재가 구비된 전극조립체
CA3087315C (en) 2017-12-29 2024-04-16 Shanghai Dianb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attery holder, power transfer device, electric vehicl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KR102578860B1 (ko) 2018-02-27 2023-09-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2596537B1 (ko) * 2018-03-07 2023-10-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KR20200114805A (ko) * 2019-03-29 2020-10-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61338A1 (en) 2023-08-17
KR20230122562A (ko) 2023-08-22
WO2023153901A1 (ko) 2023-08-17
JP2024515139A (ja) 2024-04-04
EP4310968A1 (en) 2024-01-24
KR102601959B1 (ko)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3483B (zh) 电池和使用该电池的电池组
US20050287427A1 (en) Battery module
CN104885255A (zh) 设有切口部分的电池单体和包括该电池单体的电池组
KR20200043402A (ko) 배터리 단자 용 리드 탭
US20230089670A1 (en) Battery cell having a plurality of electrodes and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20230395949A1 (en) Battery unit,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battery unit
US11545705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80093330A (ko) 전극단자 접속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팩
US11637309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lectrode assembly,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assembly
US20220085465A1 (en) Current collecting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ttery module, and apparatus
CN117355970A (zh) 电极结构和包括电极结构的棱柱形电池
KR102167431B1 (ko) 두께가 상이한 단일 전극리드로 결합된 전지셀 어셈블리
KR20200091687A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차 전지
US20240162572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369728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same,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apparatus
US20240030496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4114131A1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US20240154251A1 (en) Current collecting component,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KR102523946B1 (ko) 버스바 프레임 및 이를 갖는 배터리 모듈
WO2024055167A1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US20230133032A1 (en) Secondary battery
EP4336646A1 (en) Prismatic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improved safety
EP4258441A1 (en)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and battery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7855697A (zh) 包括排放单元的棱柱形二次电池
JP2023541349A (ja) 短絡防止用コーティング部を備えた電極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