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8708A - 一种唤醒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唤醒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8708A
CN117348708A CN202311295923.XA CN202311295923A CN117348708A CN 117348708 A CN117348708 A CN 117348708A CN 202311295923 A CN202311295923 A CN 202311295923A CN 117348708 A CN117348708 A CN 117348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ke
resistor
signa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59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倩
孙晓平
毛琼琴
亓西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Tianm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Tianm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Tianm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Tianm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959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87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8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8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唤醒电路,应用于主机对显示设备的唤醒中,唤醒电路包括设置于主机中的唤醒信号发射电路以及连接在主机和显示设备之间的差分信号线;唤醒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设置于主机中的第一主控芯片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接地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电连接,且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电阻。以上技术方案,以减少唤醒信号谐波,提高唤醒电路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唤醒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唤醒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车载显示器的唤醒系统中,在主机与车载显示器连接的低电压差分信号线上注入仪表显示屏的唤醒信号,此唤醒信号利用低频特性进行信号传输,但是唤醒信号发射电路发射的唤醒信号仍存在大量谐波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对其差分信号线上传输的其他信号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唤醒系统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唤醒电路,以减少唤醒信号的谐波含量,降低功耗,提高整个唤醒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机对显示设备的唤醒中,所述唤醒电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中的唤醒信号发射电路以及连接在所述主机和所述显示设备之间的差分信号线;
所述唤醒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设置于所述主机中的第一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向所述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输出第一电信号,且响应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控制而调节所述第一电信号;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电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向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输出唤醒信号,且响应于所述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的控制而调节所述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设置唤醒电路包括设置于主机中的唤醒信号发射电路以及连接在主机和显示设备之间的差分信号线,使得唤醒信号发射电路发射的唤醒信号通过差分信号线传输至显示设备,以对显示设备进行唤醒。唤醒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设置于主机中的第一主控芯片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接地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向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输出第一电信号,且响应于第一主控芯片的控制而调节第一电信号,如此,在第一开关单元导通时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与接地端之间的路径导通,此时第一电信号即为接地信号。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电连接,且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电阻,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向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输出唤醒信号,且响应于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的控制而调节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如此,在第一开关单元导通后,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可以对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速率进行调节,从而控制第二开关单元向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输出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减少唤醒信号的谐波,降低功耗,同时可避免对差分信号线上传输的其他信号产生影响,提高整个唤醒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虽然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器件结构,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的基本概念,拓展和延伸到其它的结构和附图,毋庸置疑这些都应该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基本概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唤醒电路10应用于主机100对显示设备200的唤醒中,唤醒电路10包括:设置于主机100中的唤醒信号发射电路11以及连接在主机100和显示设备200之间的差分信号线12;唤醒信号发射电路11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1、第二开关单元11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第一开关单元111的控制端与设置于主机100中的第一主控芯片20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11的输入端接地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11的输出端通过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11用于向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输出第一电信号,且响应于第一主控芯片20的控制而调节第一电信号;第二开关单元11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端VCC1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11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子线121电连接,且第二开关单元112的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电阻R1,第二开关单元112用于向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子线121输出唤醒信号,且响应于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的控制而调节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
其中,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其阻值为1kΩ第二电阻R2作为唤醒信号的输入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当主机100需要唤醒显示设备200时,可通过主机100中的第一主控芯片20提供相应的电信号并传输至唤醒信号发射电路11,使得唤醒信号发射电路根据该电信号输出相应的唤醒信号,并传输至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子线121,由此传输至显示设备200,达到唤醒显示显示设备200的目的。具体的,主机100和显示设备200之间通过差分信号线12进行信号传输,包括但不限于传输唤醒信号,还可以传输其他信号,例如视频信号等,为避免显示设备200通过差分信号线12接收到的信号无法有效辨认是否为唤醒信号,显示设备200中会设置相应的信号处理电路(图1中未示出)以进行识别处理。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为唤醒信号的传输在主机100和显示设备200之间额外设置一根硬线,可简化布线,降低成本。
参考图1,唤醒信号发射电路11中的第一开关单元111可响应于第一主控芯片20的控制而导通或断开,并调节向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输出的第一电信号,若当第一开关单元111导通时,接地端G1提供的接地信号可通过导通的第一开关单元111传输至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即第一电信号为接地端G1提供的接地信号,通常该接地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例如0V),而当第一开关单元111断开时,其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则保持为当前状态。
由于第一电阻R1的存在,在第一开关单元111导通前,第二开关单元112的输入端和控制端的电压相同,均为第一电源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源信号,此时第二开关单元112处于断开状态,无法将有效的唤醒信号(即第一电源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源信号)提供至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子线121。当第一开关单元111导通时,第一开关单元111向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提供第一电信号(即接地端G1提供的接地信号),使得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调节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的电位,进而控制第二开关单元112的导通速率,使得第二开关单元112导通时输出唤醒信号的电压的斜率可控,减少第二开关单元112导通时输出的唤醒信号的谐波,进而避免对差分信号线12上传输的其他信号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唤醒电路包括设置于主机中的唤醒信号发射电路以及连接在主机和显示设备之间的差分信号线,使得唤醒信号发射电路发射的唤醒信号通过差分信号线传输至显示设备,以对显示设备进行唤醒。唤醒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设置于主机中的第一主控芯片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接地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向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输出第一电信号,且响应于第一主控芯片的控制而调节第一电信号,如此,在第一开关单元导通时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与接地端之间的路径导通,此时第一电信号即为接地信号。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电连接,且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设置有第一电阻,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向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输出唤醒信号,且响应于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的控制而调节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如此,在第一开关单元导通后,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可以对第二开关单元的导通速率进行调节,从而控制第二开关单元向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输出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减少唤醒信号的谐波,降低功耗,同时可避免对差分信号线上传输的其他信号产生影响,提高整个唤醒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第一开关单元包括N型晶体管,第二开关单元包括P型晶体管。
具体的,当第一开关单元111断开时,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的电位为第一电源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源信号,第一电源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例如3.3V),使得第二开关单元112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唤醒信号发射电路11无法向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子线121提供唤醒信号,而当第一主控芯片20提供的电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可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11导通,使得接地端G1提供的接地信号提供至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并在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的调节控制下,调整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的电位,即逐渐降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的电位,使得第二开关单元112逐渐打开,从而使得第二开关单元112逐渐输出的唤醒信号,避免第二开关单元112的输出的唤醒信号直接从低电平信号阶跃跳变为高电平信号,产生谐波,而对差分信号线12上传输的其他信号产生影响。
可选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113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一电容C1;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开关单元11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极板接地连接。
具体的,当第一开关单元111断开时,第二开关单元112的输入端和控制端的电位为第一电源端VCC1提供的高电平信号(例如3.3V),使得第二开关单元112处于断开状态,同时第一电源端VCC1提供的高电平信号向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当第一主控芯片20提供的电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11导通时,第三电阻R3与接地端G1之间形成导通路径,此时第一电容C1会通过第三电阻R3和导通的第一开关单元111向接地端G1进行放电,使得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的电位逐渐下降,根据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阻R3的具体取值不同,第一电容C1的放电速率也会不同,放电速率越快,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的电位下降的速率就越快,从而使得第二开关单元112打开的速率就越快,第二开关单元112输出的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就越大。如此,可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阻R3的设置实现调节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进一步的,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越大,越利于快速对显示设备200进行唤醒,但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越大其存在的谐波也会越大,而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小,其存在的谐波分量就越小,但会延迟会显示设备200进行唤醒,如此,可根据实际情况折中考虑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的设置,以兼顾既能减小唤醒信号中谐波分量,又能快速对显示设备200进行唤醒两者的有益效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k满足:k=(V1-VG)/(r*c),其中,V1为第一电源端提供的电压值,VG为接地端提供的电压值,r为第三电阻的阻值,c为第一电容的容值。
具体的,当第一开关单元111导通时,第一电容C1存储的电压与接地端之间存在电压差ΔV=V1-VG,通常VG为0V,如此使得第一电容C1存储的电压会通过第三电阻R3向接地端G1放电,放电时间常数τ=r*c,如此可进一步计算得到第一电容C1的放电速率等于(V1-VG)/(r*c),即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控制端的电位以(V1-VG)/(r*c)的放电速率逐渐下降,进而使得第二开关单元112以该速率逐渐打开,从而使得唤醒信号开始以(V1-VG)/(r*c)阶跃变化斜率由低电平信号升高至高电平信号,并传输至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性子线121。
其中,第三电阻R3的阻值r和第一电容C1的容值c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第三电阻R3的阻值r为30.1kΩ,第一电容C1的容值c为1μF。
可选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唤醒信号发射电路11还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2和第二滤波电容C3;第一滤波电容C2的第一极板耦接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输入端,第二滤波电容C3的第一极板耦接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输出端,第一滤波电容C2的第二极板和第二滤波电容C3的第二极板均接地连接。
其中,第一滤波电容C2和第二滤波电容C3的具体容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第一滤波电容C2的容值为4.7μF,第二滤波电容C2的容值为0.1μF。
具体的,第一滤波电容C2用于对第一电源端VCC1提供的第一电源信号(即唤醒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同时,第二滤波电容C3用于对第二开关单元112输出的唤醒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如此通过在唤醒信号发射电路11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滤波电容,可使唤醒信号发射电路11最终发射的唤醒信号的波动范围很小,既能减少整个线路功耗,又能保证发出的唤醒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避免对其他信号造成干扰影响。
可选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唤醒电路10还包括:设置于显示设备200中的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第一输入端和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子线121电连接,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第二输入端和差分信号线12的负极子线122电连接,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输出端与设置于显示设备200中的第二主控芯片30电连接;第二主控芯片30用于根据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输出的信号唤醒显示设备200。
具体的,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用于获取差分信号线12上传输的信号,并提取唤醒信号,然后将获取的唤醒信号经过进一步处理后传输至第二主控芯片30,以使第二主控芯片30接收到的唤醒信号无其他信号干扰,能够快速准确地唤醒显示设备。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4,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包括光耦隔离模块131、第四电阻R4和信号驱动模块132;光耦隔离模块131包括光耦二极管D1和第一三极管Q1;光耦二极管D1的阳极为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第一输入端,光耦二极管D1的阴极为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第二输入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二电源端VCC2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信号驱动模块132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驱动模块132的输出端为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输出端。
其中,第一电源端VCC1的电压可以与第二电源端VCC2的电压相同,例如均为3.3V。
具体的,唤醒信号经过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子线121传输至光耦二极管D1的阳极,而差分信号线12的负极子线122通常接低电位信号端(例如通过电阻接地连接),如此使得光耦二极管D1发光,进而控制第一三极管Q1导通。当第一三极管Q1导通后,第二电源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一三极管Q1传输至信号驱动模块132,使信号驱动模块132根据接收的第二电源信号向第二主控芯片30提供唤醒信号,以唤醒显示设备200。
进一步,由于光耦隔离模块131只能接收直流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如此可隔离其他交流信号对唤醒信号进行干扰,实现电气隔离,提高整个唤醒电路抗干扰能力。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信号驱动模块132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为信号驱动模块132的输入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三电源端VCC3电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三电源端VCC3电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为信号驱动模块132的输出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连接;第二三极管Q2包括NPN型三极管,第三三极管Q3包括PNP型三极管。
其中,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中各电阻的具体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第三电源端VCC3的电压可以与第二电源端VCC2的电压相同,例如均为3.3V。
具体的,当光耦隔离模块131中的第一三极管Q1导通后,第二电源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通过第五电阻R5传输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电源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从而控制第二三极管Q2导通。当第二三极管Q2导通后,接地端G2提供的接地信号传输至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从而控制第三三极管Q3导通,使得第三电源端VCC3提供的第三电源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三三极管Q3输出至第二主控芯片30,从而使得第二主控芯片30唤醒显示设备200。如此,通过设置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两级三极管,可以有效降低光耦暗电流对唤醒信号误触发的影响。
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信号驱动模块132包括N型晶体管T、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第十电阻R10一端为信号驱动模块132的输入端,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N型晶体管T的栅极电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N型晶体管T的栅极电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连接;N型晶体管T的第一极与第三电源端VCC3电连接,N型晶体管T的第二极为信号驱动模块132的输出端;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N型晶体管T的第二极电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具体的,采用N型晶体管T替代图5中的两级三极管(即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的结构,可简化电路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二电源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信号驱动模块132还可以包括P型晶体管,此时,与该P型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的第三电源端VCC3提供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以使得在信号驱动模块132处于导通状态时,将第三电源端VCC3提供高电平信号提供至第二主控芯片30,从而唤醒显示设备。
继续参考图6,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其中,第十电阻R10的取值可以与第五电阻R5的取值相同,第十一电阻R11的取值可以第六电阻R6的取值相同,第十二电阻R12的取值可以与第九电阻R9的取值相同,但不限于此。
具体的,当光耦隔离模块131中的第一三极管Q1导通后,第二电源端VCC2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通过第十电阻R10传输至N型晶体管T的栅极后,可控制N型晶体管T导通,使得第三电源端VCC3提供的第三电源信号通过导通的N型晶体管T输出至第二主控芯片30,从而使得第二主控芯片30唤醒显示设备200。如此,通过设置N型晶体管T同样可以有效降低光耦暗电流对唤醒信号误触发的影响。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5和图6,显示设备200一端的接地端G2和主机100一端的接地端G1可以为同一接地端,可以为不同的接地端,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优选的,可以设置显示设备200一端的接地端G2和主机100一端的接地端G1为不同的接地端,可实现主机100和显示设备200之间的地完全隔离,且减少布线,并且由于光耦隔离模块131的存在,即使主机100和显示设备200之间不共地,导致参考地偏移,也不影响显示设备200对于唤醒信号的识别,保证整个唤醒电路的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均以图5所示的结构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可选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主机100还包括:串行器40、第二电容C4和第三电容C5;串行器40第一端与第二电容C4的第一极板电连接,串行器40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5的第一极板电连接;第二电容C4的第二极板与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子线121电连接;第三电容C5的第二极板与差分信号线12的负极子线122电连接。
具体的,主机100和显示设备200之间还可以通过差分信号线12传输视频信号,视频信号通常为高频信号,由串行器40解析输出至差分信号线12,如此可在串行器40与差分信号线12之间分别设置第二电容C4和第三电容C5,用于阻隔唤醒信号传输至串行器40,避免唤醒信号会对串行器40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7,显示设备200还包括:解串器50、第四电容C6和第五电容C7;解串器50的第一端与第四电容C6的第一极板电连接,解串器50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C7的第一极板电连接;第四电容C6的第二极板与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子线121电连接;第五电容C7的第二极板与差分信号线12的负极子线122电连接。
具体的,解串器50用于接收差分信号线12传输的视频信号,同样的,在解串器50和差分信号线12之间设置第四电容C6和第五电容C7,用于阻隔唤醒信号传输至解串器50,避免唤醒信号会对解串器50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可选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显示设备200还包括第一滤波单元60和第二滤波单元70;第一滤波单元60包括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六电容C8,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差分信号线12的正极子线121电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和第六电容C8的第一极板均与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六电容C8的第二极板接地连接;第二滤波单元70包括第十四电阻R14和第七电容C9,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差分信号线12的负极子线122电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和第七电容C9的第一极板均与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第七电容C9的第二极板接地连接。
其中,第十三电阻R13、第六电容C8、第四电阻R14和第七电容C9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四电阻R14的阻值均为1kΩ,第六电容C8和第七电容C9的容值均为0.1μF。
具体的,第一滤波单元60和第二滤波单元70均为由电阻和电容构成的一阶低通滤波,可将差分信号线12上传输的其他高频信号(例如视频信号)进行滤除,避免高频信号对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使得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接收到的唤醒信号更加准确。
可选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显示设备200还包括第三滤波电容C10;第三滤波电容C10的第一极板与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滤波电容C10的第二极板与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具体的,第三滤波电容C10的具体容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第三滤波电容C10的容值为1nF。通过在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三滤波电容C10,可以进一步对唤醒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保证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最终接收到的唤醒信号为直流信号,进而保证对显示设备200唤醒的精准性。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8和图9,主机100还包括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二开关单元11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差分信号线12的负极子线122电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其中,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阻R16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第十五电阻R15的阻值为7.2kΩ,第十六电阻R16的阻值为1kΩ。
具体的,当唤醒信号发射电路11将唤醒信号通过差分信号线12传输至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后,唤醒信号将会对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中的第六电容C8、第七电容C9,以及对第三滤波电容C10进行充电,一旦唤醒信号发射电路11停止发射唤醒信号后,第六电容C8、第七电容C9和第三滤波电容C10需要进行放电,如此,设置第十五电阻R15作为第六电容C8和第三滤波电容C10的放电电阻,第十六电阻R16作为第七电容C9的放电电阻,可在唤醒信号停止发射后,对第六电容C8、第七电容C9和第三滤波电容C10上电荷实现快速放电目的,从而避免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接收到的唤醒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波形出现拖尾,进而保证显示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外,继续参考图8或图9,对于唤醒信号接收电路13的光耦隔离模块131,第十六电阻R16还可以作为光耦隔离模块131中光耦二极管D导通时电流回路电阻,即光耦二极管D的阳极接收唤醒信号,使得电流经过差分信号线12的负极子线122流经第十六电阻R16回到主机100一端的接地端G1,与现有技术中额外显示设备200端单独设置光耦二极管D的电流回路电阻,减少了器件设置数量,简化电路结构,利于降低成本。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机对显示设备的唤醒中,所述唤醒电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中的唤醒信号发射电路以及连接在所述主机和所述显示设备之间的差分信号线;
所述唤醒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设置于所述主机中的第一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接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向所述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输出第一电信号,且响应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控制而调节所述第一电信号;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电连接,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向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输出唤醒信号,且响应于所述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的控制而调节所述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阶跃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的阶跃变化斜率k满足:k=(V1-VG)/(r*c),其中,V1为所述第一电源端提供的电压值,VG为接地端提供的电压值,r为第三电阻的阻值,c为第一电容的容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发射电路还包括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一极板耦接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一极板耦接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极板和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极板均接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设备中的唤醒信号接收电路;
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电连接,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所述差分信号线的负极子线电连接,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设置于所述显示设备中的第二主控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用于根据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输出的信号唤醒所述显示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光耦隔离模块、第四电阻和信号驱动模块;
所述光耦隔离模块包括光耦二极管和第一三极管;所述光耦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光耦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第二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信号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信号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为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驱动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为所述信号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连接;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八电阻与第三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为所述信号驱动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包括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包括PNP型三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驱动模块包括N型晶体管、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
所述第十电阻一端为所述信号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N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N型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三电源端电连接,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极为所述信号驱动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N型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串行器、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串行器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串行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差分信号线的负极子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解串器、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
所述解串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所述解串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极板电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差分信号线的负极子线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
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十三电阻和第六电容,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正极子线电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极板均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连接;
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第十四电阻和第七电容,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差分信号线的负极子线电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极板均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极板接地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三滤波电容;
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唤醒信号接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任一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
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差分信号线的负极子线电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P型晶体管。
CN202311295923.XA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唤醒电路 Pending CN117348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5923.XA CN117348708A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唤醒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5923.XA CN117348708A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唤醒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8708A true CN117348708A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55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5923.XA Pending CN117348708A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唤醒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87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65016A1 (en) 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for Bootstrap Circuit
CN1877350B (zh) 电子产品异常通断电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290555A (zh) 一种自动开机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7348708A (zh) 一种唤醒电路
CN219123925U (zh) 放电系统
CN216485439U (zh) 一种天线检测电路
US10868420B2 (en) Input protection circuit
CN114069375A (zh) 可寻址激光驱动电路和可寻址激光仪
CN217883395U (zh) 隔离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956772U (zh) 一种信号输出电路及智能功率模块
CN217935580U (zh) 脉冲信号输出电路及电子计量装置
CN220368610U (zh) 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及电压转换装置
US20240061018A1 (en) Voltage detection device
CN220399631U (zh) 一种抗干扰电能脉冲接收电路
CN216013588U (zh) 开关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CN211087484U (zh) 一种基于r7f0c004m2dfb的119防反报警电路
EP4030583A1 (en) Circui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6565111U (zh) 数字输出电路和数字输出装置
CN213185490U (zh) 一种智能电容的掉电检测电路
CN212012608U (zh) 频率信号变换电路与电子装置
CN219417761U (zh) 一种红外发射管检测电路及系统
CN213484842U (zh) 一种敏感信号抗干扰的电路结构
CN217404857U (zh) 看门狗电路及电子设备
US1192285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system thereof
CN219758374U (zh) 上电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