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6676A - 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6676A
CN117346676A CN202311152670.0A CN202311152670A CN117346676A CN 117346676 A CN117346676 A CN 117346676A CN 202311152670 A CN202311152670 A CN 202311152670A CN 117346676 A CN117346676 A CN 117346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hole
distributed optical
grouting body
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26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兵雄
侯炜
郑金伙
周美丽
许国平
李志伟
肖朝昀
翁秀荣
程继宝
黄山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1526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6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6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66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optical strain gau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optical strain gauge
    • G01B11/1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optical strain gauge using photoelastic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锚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所述装置设置于钻孔内的灌浆体中,所述钻孔内包括筋体,所述筋体上设置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穿纤孔,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调节丝杆和分布式光纤,所述调节丝杆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筋体上,所述调节丝杆沿轴线设置有贯通的中孔,所述分布式光纤穿过所述中孔和所述穿纤孔,并与所述中孔和所述穿纤孔固连,所述分布式光纤在所述灌浆体中形成U形回路。该装置具有装配化、便捷化的优点,可以对承压锚固段与受拉锚固段分段预张拉、精准预张拉,可快速计算拉压复合型锚杆抗拔承载力。

Description

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锚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中需要大量使用锚杆,其中以传统拉力型锚杆应用最多。对于永久性锚杆,尤其是长期在高水位、低高程中服役的抗浮锚杆,其灌浆体开裂将导致地下水及腐蚀介质渗入并引发钢筋锈蚀,进而危及锚固工程的安全。然而,目前在理论上,对灌浆体的拉应变计算缺乏有效可靠的计算方法,在实践上,同样缺乏可靠的技术手段对灌浆体全长范围的拉应变进行监测。
目前,对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监测存在以下技术难题:一方面,灌浆体应变监测的元件必须埋设在灌浆体中,导致该元件在锚杆制作安装时,与钢筋隔离并处于架空状态,传统元件难以制作安装;另一方面,若是采用分布式光纤直接测量光纤全长的应变,难以有效精准确定目标灌浆体长度范围及其应变,并且对于拉压复合型锚杆,承压锚固段灌浆体随锚杆受荷而受压,受拉锚固段灌浆体随锚杆受荷而受拉,如何协调一根分布式光纤兼容受压与受拉应变的精准测试,有待解决。
综上,如何采用分布式光纤对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进行监测,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采用分布式光纤监测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存在的难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于钻孔内的灌浆体中,所述钻孔内包括筋体,所述筋体上设置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以上的所述筋体设置有套管,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穿纤孔,所述装置包括导向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调节丝杆和分布式光纤,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筋体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筋体的近钻孔孔口处,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筋体的近孔底处,所述调节丝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调节丝杆沿轴线设置有贯通的中孔,所述分布式光纤穿过所述中孔和所述穿纤孔,并与所述中孔和所述穿纤孔固连,所述分布式光纤在所述灌浆体中形成U形回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包括杆体和灌浆体,杆体包括筋体和安装在筋体上的配件;在竖直方向上,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可以分为上部承压锚固段和下部的受拉锚固段;所述承压板位于承压锚固段和受拉锚固段分界处;上述的分布式光纤为完整、连续的一整根。
优选的,所述分布式光纤通过粘结胶固连在所述调节丝杆的中孔中。
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杆长度为60-100mm。
进一步的,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对称的穿纤孔和对称的穿管孔,所述穿纤孔和穿管孔垂直贯穿所述承压板。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对称的穿杆孔和对称的管槽,所述调节丝杆固定在所述穿杆孔中,所述面板中心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穿筋孔,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所述穿筋孔固定在所述筋体上。
再进一步,所述承压板的所述穿纤孔中固连有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的两端分别露出所述承压板,所述分布式光纤穿设在所述保护套管中并与所述保护套管固连。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管上端伸出所述承压板30-60mm。
保护套管露出承压板,可有效防止螺旋钢筋及其他增强构件直接在承压板平面剪切光纤,对光纤造成破坏。
通过在承压板的穿纤孔内固定保护套管、保护套管内采用粘接胶固定分布式光纤,可以分别对承压锚固段及受拉锚固段灌浆体范围内分布式光纤进行预张拉,并获得不同的初始应变值。受拉锚固段灌浆体在受荷后,灌浆体会随荷载的增大而受拉,且其拉应变随荷载增大而增大,光纤的应变会随荷载增大而增大;承压锚固段灌浆体在受荷后,灌浆体随荷载的增大而受压,且其压应变随荷载增大而增大,光纤的应变会随荷载的增大而减小,当应变减小到零时,就难以对灌浆体应变进行准确测量。因此,分别对承压锚固段和受拉锚固段灌浆体进行张拉,可以使承压锚固段光纤获得较大的初始拉应变,尽管应变随荷载增大而减小,但一直处于受拉状态,精准测量灌浆体的应变变化;同时可以使受拉锚固段光纤获得较小的初始拉应变,尽管应变随荷载增大而增大,但应变值不超过量程,持续测试获取灌浆体应变变化。
再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的穿杆孔、所述承压板的穿纤孔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穿杆孔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分布式光纤上端连接有铠装引测光纤,所述铠装引测光纤下端位于所述灌浆体内与所述分布式光纤上端相连,所述铠装引测光纤上端伸出灌浆体至地面。
优选的,所述分布式光纤和铠装引测光纤的连接方式为熔接。
通过设置铠装引测光纤,防止施工钢筋混凝土底板时损坏分布式光纤。
再进一步,所述分布式光纤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中调节丝杆之上的部分和所述分布式光纤与所述铠装引测光纤的连接处采用金属管进行保护。
通过套设金属管对所述分布式光纤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中调节丝杆之上的部分和所述分布式光纤与所述铠装引测光纤的连接处进行保护,可以防止施工造成的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分布式光纤底部的弧形段外周面包覆有保护软管。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弧形段指的是所述分布式光纤位于第二支架上的调节丝杆的下方部分。
优选的,所述保护软管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二支架上的两个调节丝杆的中孔内10-30mm。
再进一步,所述导向件包括开口向上的帽环,所述帽环内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插接口,所述筋体的底端与所述插接口配合,所述分布式光纤底部的弧形段位于所述帽环内。
通过在底部对绕弯的分布式光纤采用保护软管套接光纤,并插入调节丝杆的中孔内,再将保护软管放在导向帽的帽环内,可以对该段光纤进行充分保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测试锚杆灌浆体应变的方法,先将所述装置安装在筋体上,通过调节丝杆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面板两侧的出露长度预张拉分布式光纤,使分布式光纤的初始预拉应变值达到设计预拉应变值后,下放至钻孔内,按设计要求进行灌浆体注浆,灌浆体凝固后即可对其应变进行测试。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S1、筋体安装:在筋体上安装承压板,缠绕油脂条,施工热缩套管;然后在筋体顶部安装第一支架和底部安装第二支架,并使承压板上的穿纤孔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穿杆孔共轴;
S2、光纤配套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穿杆孔上安装调节丝杆,并通过螺帽临时固定;在承压板的穿纤孔中固定保护套管;在第二支架上的调节丝杆底部插入保护软管,使保护软管的两端分别伸入调节丝杆的中孔内;
S3、分布式光纤安装:量测好分布式光纤长度,先从筋体的一侧相应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的调节丝杆的中孔、承压板上的保护套管、第二支架的调节丝杆的中孔、保护软管,再对称绕回;在分布式光纤端头套入第一金属管,在铠装引测光纤的端头套入第二金属管,将铠装引测光纤的端头与分布式光纤的上端进行熔接;将调节丝杆布置在适当的位置,在第一支架上部将分布式光纤两端轻轻拉直后,向承压板的保护套管内、第一支架的调节丝杆的中孔内、第二支架的调节丝杆的中孔内注入快速凝固的粘结胶,在第一支架上的调节丝杆的中孔内插入第一金属管;将第二金属管的一端套入第一金属管,将第二金属管的另一端套入铠装引测光纤的近熔接端头,第二金属管与第一金属管和铠装引测光纤之间涂抹粘结胶;
S4、预张拉分布式光纤:粘结胶凝固后,先预张拉一侧的分布式光纤,在第二支架上,松开第二支架的面板上面的螺帽,逐步锁紧第二支架的面板下面的螺帽,向下移动调节丝杆,并测量移动距离至设计长度后,锁紧螺帽;在第一支架上,松开第一支架的面板下面的螺帽,逐步锁紧第一支架的面板上面的螺帽,向上移动调节丝杆,并测量移动距离至设计长度后,锁紧螺帽;再按同样的步骤预张拉另一侧的分布式光纤;
S5、分布式光纤预拉应变调节:在铠装引测光纤的端头连接数据采集线后,接入数据采集器,测试分布式光纤的初始预拉应变值,对比设计预拉应变值,若初始预拉应变值与设计预拉应变值不符,进一步移动调节丝杆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重新测试预拉应变值,至微调到设计预拉应变值后锁紧调节丝杆上的螺帽。
S6、在筋体底部安装导向件,将注浆管穿设入承压板的穿管孔至管底伸入导向件中,再将注浆管卡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管槽中并固定,向钻孔内下放完成分布式光纤预拉后的筋体,按设计要求进行灌浆体注浆,对铠装引测光纤进行布线、保护、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的装置,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类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的测试,通过将分布式光纤架设在钻孔内,与锚杆筋体隔离并随筋体一起下放入钻孔内,导向件可以对分布式光纤底部进行保护,具有装配化、便捷化的技术优点;
2.本发明通过调节丝杆拉动分布式光纤并固定,可以对测试段的光纤进行预张拉,使得测试段的光纤获得初始拉应变,而非测试段的光纤没有预张拉,在后期测试时,可以通过应变值的大小精准区分灌浆体应变测试段的光纤长度范围,并快速区分、获取测试段灌浆体的应变变化值及测试区所在位置。
3.本发明可以对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承压锚固段和受拉锚固段分布式光纤分别进行预张拉,可以预张拉不同的初始预拉应变值,一般受拉锚固段初始预拉应变小,承压锚固段初始预拉应变大,一方面,受拉锚固段灌浆体应变在受荷过程中因受拉而增大,但始终处于分布式光纤测量量程范围;另一方面,承压锚固段管浆体应变在受荷过程中因承压而减小,但始终保证分布式光纤处于受拉状态,显著提高压应变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架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架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中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压板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压板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架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向件俯视图。
附图标记:
11、承压锚固段;12、受拉锚固段;
100、钻孔;110、灌浆体;120、筋体;130、承压板;131、穿纤孔;132、穿管孔;133、安装孔;134、保护套管;140、油脂条;150、套管;
210、导向件;211、插接口;212、加劲肋;
220、第一支架;221、面板;222、穿筋孔;223、肋板;224、穿杆孔;225、管槽;226、螺帽;
230、第二支架;
240、调节丝杆;241、中孔;
250、分布式光纤;251、第一金属管;252、第二金属管;253、保护软管;
260、铠装引测光纤;261、熔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至图3所示,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拉压复合型锚杆包括设置于钻孔100内的灌浆体110和筋体120,筋体120上设置有承压板130,承压板130以上的筋体120设置有油脂条140和套管150,拉压复合型锚杆分为上部的承压锚固段11和下部的受拉锚固段12,承压板130位于承压锚固段11和受拉锚固段12分界处,承压板130上设置有穿纤孔131;装置包括导向件210、第一支架220、第二支架230、调节丝杆240和分布式光纤250,导向件210设于筋体120的底端,第一支架220固定在筋体120的近钻孔100孔口处,第二支架230固定在筋体120的近钻孔100孔底处,调节丝杆240固定在第一支架220和第二支架230上,调节丝杆240沿轴线设置有贯通的中孔241,分布式光纤250穿过中孔241和穿纤孔131,并与中孔241和穿纤孔131固连,具体例如通过粘结胶固连;分布式光纤250在灌浆体110中形成U形回路。
优选的,调节丝杆240长度为60-100mm。
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架220和第二支架230上均安装有两个调节丝杆240,且两个调节丝杆240分别对称设于筋体120的两侧,即两个调节丝杆240的夹角为180°。
第一支架220和第二支架230的结构相同,在此以第一支架220为例详细叙述,图4和图5所示,第一支架220包括面板221和自面板221向下延伸的穿筋孔222,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穿筋孔222内的螺丝固定在筋体120上,面板221下端和穿筋孔222外壁之间连接有肋板223,面板221上设置有对称的穿杆孔224和对称的管槽225,穿杆孔224垂直贯穿面板设置,调节丝杆240通过上下两个螺帽226锁固在穿杆孔224中,管槽225用于固定注浆管(未示出)。
图6所示,筋体120在承压锚固段11和受拉锚固段12的分界处周侧套设有一承压板130。图7和图8所示,承压板130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穿纤孔131和对称的两个穿管孔132,承压板130中部设有安装孔133,穿纤孔131和穿管孔132垂直贯穿承压板130,分布式光纤250穿设在穿纤孔131中并与穿纤孔131固连,穿管孔132用于固定注浆管(未示出),承压板130通过安装孔133与筋体120配合。
进一步的,继续参考图6,承压板130的穿纤孔131中固连有保护套管134,具体例如通过粘结胶固连,保护套管134的两端分别露出承压板130,分布式光纤250穿设在保护套管134中并与保护套管134固连,具体例如通过粘结胶固连。优选的,保护套管134上端伸出承压板130的长度为30-60mm。
同侧的第一支架的穿杆孔224、承压板130的穿纤孔131和第二支架的穿杆孔224同轴。
图3所示,分布式光纤250上端连接有铠装引测光纤260,铠装引测光纤260下端位于灌浆体110内与分布式光纤250上端相连,铠装引测光纤260上端伸出灌浆体110至地面。具体的,分布式光纤250和铠装引测光纤260的连接方式为熔接,且熔接点261位于第一支架220中调节丝杆240之上。
分布式光纤250位于第一支架220中调节丝杆240之上的部分和分布式光纤250与铠装引测光纤260的连接处采用金属管进行保护,图9所示,具体为分布式光纤250位于第一支架220中调节丝杆240之上的部分套接有第一金属管251,第一金属管251下端伸入调节丝杆240的中孔241内30-50mm,第一金属管251上端外露于调节丝杆240长度为50-100mm;分布式光纤250与铠装引测光纤260的连接处和第一金属管251外露于调节丝杆240的部分套接在第二金属管之中,铠装引测光纤260套接在第二金属管252内的长度为50-100mm。优选的,调节丝杆240内径6mm,第一金属管251外径5mm,第二金属管252内径6mm。
继续参考图2,分布式光纤250底部的弧形段外周面包覆有保护软管253。优选的,保护软管253两端分别伸入第二支架230上的两个调节丝杆240的中孔241内10-30mm。
图10和图11所示,导向件210包括开口向上的帽环,帽环内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插接口211,筋体120下端与插接口211配合,分布式光纤250底部的弧形段位于帽环内。优选的,插接口211侧壁与帽环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劲肋2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测试锚杆灌浆体应变的方法,先将装置安装在筋体120上,通过调节丝杆240在第一支架220和第二支架230的面板两侧的出露长度预张拉分布式光纤250,使分布式光纤250的初始预拉应变值达到设计预拉应变值后,下放至钻孔100内,按设计要求进行灌浆体110注浆,灌浆体110凝固后即可对其应变进行测试。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S1、筋体120安装:在筋体120上安装承压板130,缠绕油脂条140,施工热缩套管150;然后在筋体120顶部安装第一支架和底部安装第二支架230,并使承压板130上的穿纤孔131与第一支架220和第二支架230上的穿杆孔224共轴;
S2、光纤配套装置安装:在第一支架220和第二支架230的穿杆孔224上安装调节丝杆240,并通过螺帽226临时固定;在承压板130的穿纤孔131中安装保护套管134;在第二支架230上的调节丝杆240底部插入保护软管253,使保护软管253的两端分别伸入调节丝杆240的中孔241内;
S3、分布式光纤250安装:量测好分布式光纤250长度,先从筋体120的一侧相应依次穿过第一支架220的调节丝杆240的中孔241、承压板130上的保护套管134、第二支架230的调节丝杆240的中孔241、保护软管253,再对称绕回;在分布式光纤250端头套入第一金属管251,在铠装引测光纤260的端头套入第二金属管252,将铠装引测光纤260的端头与分布式光纤250的上端进行熔接;将调节丝杆240布置在适当的位置,在第一支架220上部将分布式光纤250两端轻轻拉直后,向承压板130的保护套管134内、第一支架220的调节丝杆240的中孔241内、第二支架230的调节丝杆240的中孔241内注入快速凝固的粘结胶,在第一支架220上的调节丝杆240的中孔241内插入第一金属管251;将第二金属管252的一端套入第一金属管251,将第二金属管252的另一端套入铠装引测光纤260的近熔接端头,第二金属管252与第一金属管251和铠装引测光纤260之间涂抹粘结胶;
S4、预张拉分布式光纤250:粘结胶凝固后,先预张拉一侧的分布式光纤250,在第二支架230上,松开第二支架230的面板221上面的螺帽226,逐步锁紧第二支架230的面板221下面的螺帽226,向下移动调节丝杆240,并测量移动距离至设计长度后,锁紧螺帽226;在第一支架220上,松开第一支架220的面板221下面的螺帽226,逐步锁紧第一支架220的面板221上面的螺帽226,向上移动调节丝杆240,并测量移动距离至设计长度后,锁紧螺帽226;再按同样的步骤预张拉另一侧的分布式光纤250;
S5、分布式光纤250预拉应变调节:在铠装引测光纤260的端头连接数据采集线后,接入数据采集器,测试分布式光纤250的初始预拉应变值,对比设计预拉应变值,若初始预拉应变值与设计预拉应变值不符,进一步移动调节丝杆24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重新测试预拉应变值,至微调到设计预拉应变值后锁紧调节丝杆240上的螺帽226。
S6、在筋体120底部安装导向件210,将注浆管穿设入承压板130的穿管孔132至管底伸入导向件210中,再将注浆管卡入第一支架220和第二支架230的管225槽中并固定,向钻孔100内下放完成分布式光纤250预拉后的筋体120,按设计要求进行灌浆体110注浆,对铠装引测光纤260进行布线、保护、测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钻孔内的灌浆体中,所述钻孔内包括筋体,所述筋体上设置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以上的所述筋体设置有套管,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穿纤孔,所述装置包括导向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调节丝杆和分布式光纤,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筋体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筋体的近钻孔孔口处,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筋体的近孔底处,所述调节丝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调节丝杆沿轴线设置有贯通的中孔,所述分布式光纤穿过所述中孔和所述穿纤孔,并与所述中孔和所述穿纤孔固连,所述分布式光纤在所述灌浆体中形成U形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对称的穿纤孔和对称的穿管孔,所述穿纤孔和穿管孔垂直贯穿所述承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对称的穿杆孔,所述调节丝杆固定在所述穿杆孔中,所述面板中心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穿筋孔,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所述穿筋孔固定在所述筋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的所述穿纤孔中固连有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的两端分别露出所述承压板,所述分布式光纤穿设在所述保护套管中并与所述保护套管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穿杆孔、所述承压板的穿纤孔和所述第二支架的穿杆孔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光纤上端连接有铠装引测光纤,所述铠装引测光纤下端位于所述灌浆体内与所述分布式光纤上端相连,所述铠装引测光纤上端伸出灌浆体至地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光纤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中调节丝杆之上的部分和所述分布式光纤与所述铠装引测光纤的连接处采用金属管进行保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光纤底部的弧形段外周面包覆有保护软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开口向上的帽环,所述帽环内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插接口,所述筋体底端与所述插接口配合,所述分布式光纤底部的弧形段位于所述帽环内。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测试锚杆灌浆体应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所述装置安装在筋体上,通过调节丝杆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面板两侧的出露长度预张拉分布式光纤,使所述分布式光纤的初始预拉应变值达到设计预拉应变值后,下放至钻孔内,按设计要求进行灌浆体注浆,所述灌浆体凝固后即可对其应变进行测试。
CN202311152670.0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73466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2670.0A CN117346676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2670.0A CN117346676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6676A true CN117346676A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58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2670.0A Pending CN117346676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66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4557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arth pressure and displacement of miniature steel pipe pile body
CN103673896B (zh) 坝体全断面水平位移监测的分布式光纤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CN107102352B (zh) 一种微震传感器可重复使用的微震监测系统
CN113701705B (zh) 隧洞断面绝对变形自动化监测方法
CN108643159A (zh) 软基深水筑堤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5863701B (zh) 一种锚杆传感器
CN117346676A (zh) 一种拉压复合型抗浮锚杆灌浆体应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3390361B (zh) 一种改进型矿用光纤顶板离层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CN205638513U (zh) 一种锚杆传感器
CN109029338B (zh) 一种埋入式混凝土应变测量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9512710U (zh) 深部位移预制式测斜装置
CN212254130U (zh) 基于光纤光栅的隧道安全监测结构
CN208606739U (zh) 一种埋入式混凝土应变测量装置
KR100704642B1 (ko) 지반보강재 인장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장시험방법
CN103234680B (zh) 斜井井壁钢筋受力测量方法
CN208501659U (zh) 预制式测斜装置
CN109256726B (zh) 一种竖直敷设管道的电缆敷设方法
CN111412937A (zh) 基于光纤光栅的隧道安全监测结构
CN114674367B (zh) 煤矿巷道围岩锚网支护施工质量检测的检测尺及应用方法
CN214033820U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检测装置
CN111827371A (zh) 钢结构基坑围护桩内力测量方法
CN111962509A (zh) 预应力监测锚杆结构及张拉方法
CN115288212B (zh) 一种既有桩墙的光纤植入装置及植入方法
CN111119925A (zh) 一种基于松动圈理论的深部巷道支护方法
CN113702158B (zh) 嵌岩管桩水平加载p-y曲线法数据精确采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